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5347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1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docx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复习题

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2.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作用的一组细胞是()

①食用的糖醋蒜的细胞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③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⑤蓝藻细胞

A.①⑤B.②③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

3.将人的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半小时之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依照红细胞外形的变化判断蔗糖溶液的浓度,下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

C.丙>丁>甲>乙D.丙>乙>丁>甲

4.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cm的新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

B.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细胞不能吸收蔗糖

C.实验说明萝卜细胞膜上运载甘油的载体比葡萄糖载体数量多

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

5.下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等浓度的同种溶液,且a溶液浓度

A.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

B.图B中的5、4、6相当于图A中的2

C.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

D.图B中的7与图A中的2通透性不同

6.红苋菜叶片呈红色,是液泡中的色素所致。

将新鲜的红苋菜叶片放入蒸馏水中,水无变化;若先用盐酸处理这些叶片,再放入蒸馏水中,则水变为红色,原因是

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

C.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D.色素溶于盐酸而不溶于水

7.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图3所示生理过程的发生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

B.图2特定受体蛋白与特定信号分子结合,说明细胞间可进行信息交流

C.从图1、图3所示的生理过程可知,伴随H+的运输有ATP生成

D.图1~3中生物膜功能不同,主要因为生物膜上蛋白质种类不同

8.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9.如图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Ⅱ→Ⅰ

C.物质B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

D.罗伯特森提出电镜下细胞膜是亮﹣暗﹣亮的结构

10.对下列示意图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则①内溶液的浓度高于②内溶液的浓度

B.对应图乙(b)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中的Na+

C.图丙曲线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4

D.图丁中的①是mRNA,该过程最终形成的②③④⑤具有不同的结构

11.下图是几种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运输速度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曲线图,下列与此图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氧气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③、⑤

B.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符的图有①、④、⑥

C.与K+进入神经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④、⑤

D.与蛋白质类物质进出细胞相符的图有②、③、⑥

12.下列实验中选用的试剂或材料,合理的是

13.将大小、长势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

两组植物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6h时,两组幼苗都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失水和根细胞失水

B.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一般情况下,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3-是主动运输,需要根细胞呼吸作用提供ATP

14.在许多生物实验中都需要活的细胞作实验材料,否则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下列处于生活状态的细胞有()

①浸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

②放在10%的HCl溶液中,浸泡10~15分钟的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③放在0.1%的盐水中的人的红细胞

④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15.如图表示一个神经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离子的浓度差能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通过主动转运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维持浓度差

B.Na+通过主动转运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维持浓度差

C.Mg2+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

D.C1—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的过程中相应载体蛋白不发生形状改变

16.扩散作用实验装置如图,甲、乙两管的口径相同,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淀粉分子无法通过,当达到扩散平衡时,下列有关甲、乙两管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管中水位高度低于乙管

B.甲管中的葡萄糖浓度低于乙管

C.甲管中的淀粉浓度高于乙管

D.两管的葡萄糖浓度皆为8%,淀粉皆为4%

17.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速度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18.关于下列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19.将新鲜马铃薯切成粗细相同的5cm长条,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约为30g/L;

②当溶液浓度为40g/L时,细胞开始质壁分离;

③在溶液浓度为30g/L~90g/L的范围内,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④在溶液浓度为20g/L,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

A.②B.③C.①③D.②④

20.2014年6月8日,清华大学宣布:

该校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这在人类攻克重大疾病的探索道路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下列关于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基本连接键是肽键

B.葡萄糖转运蛋白是部分镶嵌在膜中的膜蛋白

C.葡萄糖转运蛋白会与被转运的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改变形状,完成分子转运

D.阻碍肿瘤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功能,可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21.如图甲、乙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物质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

22.(9分)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

如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b。

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最终液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b。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填序号),结构②中充满的液体是。

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A.细胞液>外界溶液B.细胞液<外界溶液

C.细胞液=外界溶液D.都有可能

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

原因是。

(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也在增大。

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23.下面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

请据图回答。

(1)鉴定甲细胞是否为活细胞有一种实验方法是,假设甲图细胞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填图中标号);蓝藻与甲图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

(2)图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和(填标号)中,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的物质是。

(3)影响图乙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和。

(4)若已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分泌物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涉及的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在细胞内穿梭往来,繁忙运输货物的是,而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24.如图所示的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某同学欲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及功能。

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简易实验。

①选取人体的_______作为获得细胞膜纯净物的来源。

A.成熟的红细胞B.神经细胞C.白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

②将选取的材料放入_______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③提取其中细胞膜成分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所占面积为S,请预测:

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________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3)变形虫的运动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性,这是因为。

(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一结构?

(填序号)

(5)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

25.图甲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乙示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过程。

请据图回答。

(1)能使图甲中③染色质着色的染料呈性。

中学实验常用的这类染色剂有等溶液(举一例)。

(2)蓝藻细胞与甲图中的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无结构(用图中标号回答)。

(3)图乙中的a表示;c相当于图甲中的(用图中标号回答)。

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特点。

(4)细胞器a、b、c的膜结构可相互转化说明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26.如图甲表示生物膜的结构,图中A、B、C表示某些物质,a、b、c、d、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表示物质运输不同方式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可选用的方法是,构成膜的基本骨架的物质是图中的(用图中字母表示)。

(2)图甲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细胞间的识别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植物细胞间可通过结构进行信息传递,动物细胞则不能。

(3)图甲中物质B的这种排列方式与有密切的关系。

(4)若图甲是线粒体膜,则b过程运输的气体是,该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所示的曲线;若图甲是人体神经细胞膜,则该图中表示K+在膜内积累的运输方式是(填字母),这种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所示的曲线。

(5)若图甲是人体红细胞膜,则该图中表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填字母)。

27.下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表皮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

请据图回答:

(1)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材料,理由是:

①;

②。

(2)你认为该实验有无对照实验(有/无)。

(3)B步骤主要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原生质体)的位置。

(4)在F步骤时,若观察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

(5)某同学认为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体积较大,容易观察,还可用于观察线粒体的形态。

你认为该同学实验能否成功?

原因是:

参考答案

1.B

【解析】红色花瓣细胞的液泡呈红色,比白色花瓣更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A项正确;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项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都相同,用相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项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含有色素,呈紫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D项正确。

2.D

【解析】

试题分析:

①食用的糖醋蒜是由糖和醋酸腌制而成,醋酸可以杀死细胞,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即不能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和③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都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液泡,由液泡膜和细胞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的原生质层可以看做是一层半透膜,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导致质壁分离;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⑤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中央液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D

【解析】

试题分析:

水分子是从低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到达高浓度的一侧。

甲中的红细胞吸水而破裂,说明其所处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最低;乙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状态,说明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进而说明其所处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与细胞质的浓度相等;丙中红细胞失水而皱缩,说明其所处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最高;丁中的红细胞吸水膨胀但没有破裂,说明其所处的蔗糖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质浓度,但高于甲所处的蔗糖溶液的浓度,即蔗糖溶液的浓度为:

丙>乙>丁>甲。

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C

【解析】

试题分析:

对照组中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导致细胞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所以细胞体积增大较小,A项正确;细胞不能吸收蔗糖,且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所以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B项正确;甘油是脂质小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细胞膜上没有运载甘油的载体蛋白,C项错误;蔗糖组的萝卜条只是失水,所以细胞液浓度会变大,甘油组和葡萄糖组的萝卜条由于都吸收了溶质进入细胞,所以细胞液浓度也会变大,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和识图分析能力。

5.B

【解析】

试题分析:

渗透作用中半透膜两侧的液体浓度差越大,则跨膜扩散的水分子数越多,根据题意可知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A正确;图B中4-8分别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隙、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由6、7、8构成原生质层,相当于图A中的2半透膜,B错误;图B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C正确;液泡膜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与半透膜的通透性不同,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6.C

【解析】

试题分析:

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防止液泡中的物质外流。

原生质层被破坏,液泡中的色素流出细胞。

考点:

本题考查原生质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A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图1中能发生[H]和O2的结合应是线粒体内膜,图3中发生水的光解应是类囊体薄膜,但不是叶绿体内膜,故A错误。

图2特定受体蛋白与特定信号分子结合,可以说明细胞间能进行信息交流,故B正确。

由图1、图3所示的生理过程即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能产生能量,可以说明伴随H+的运输有ATP生成,故C正确。

生物膜功能的不同,主要是因为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膜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8.D

【解析】

试题分析:

流动镶嵌模型:

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结构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且认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

解:

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

B、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组成,而且是静态的结构,B正确;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D、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而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D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9.D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物质A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需要物质B的协助,则B物质表示载体蛋白,因此该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右图中Ⅰ侧含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外,则Ⅱ表示膜内.

解:

A、据图判断,该物质运输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需要物质B的协助,则B物质表示载体蛋白,因此该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

B、图中Ⅰ侧含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外,因此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Ⅱ→Ⅰ,B正确;

C、物质B为载体,载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C正确;

D、罗伯特森提出电镜下细胞膜是暗﹣亮﹣暗的结构,D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以及细胞膜的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根据图中物质运输的特点判断其运输的方式,并且根据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判断细胞膜的内外;能够识记细胞膜的模型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因此罗伯特森提出电镜下细胞膜是暗﹣亮﹣暗的结构.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细胞失水,故细胞外液①的浓度高于细胞液②的浓度,A正确;图乙表示物质由细胞膜外通过主动运输由低浓度进入高浓度的细胞膜内,有糖蛋白存在的为细胞膜外出,而Na+细胞外浓度高,细胞内浓度低,浓度不符合乙图,B错误;1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其酶促反应速率应低于最适温度,即变化后的曲线4,C错误;①是mRNA,链上连接的是四个核糖体,表示四个核糖体以同一条模板链,进行翻译形成相同的肽链②③④⑤,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图形识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氧气进出细胞方式为自由扩散,符合的有①、③、⑤;故A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符合的有②、③、⑥;故B错误.K+进入丽藻细胞的为主动运输,符合的有④、⑥;故C错误.蛋白质进出细胞方式为内吞外排,需要消耗能量,符合的是④;故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12.A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甲基绿可使DNA呈绿色,用吡罗红可使RNA呈红色,盐酸可使染色体DNA与蛋白质分离,A正确;黑藻属于真核细胞,B错误;DNA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氧化钠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氯化钠的物质浓度为2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大,C正确;盐酸会杀死细胞,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6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就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故A正确;从一开始时甲组幼苗根系就可以吸收K+、NO3—,故B错误;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因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可能会吸水,其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因失水过多将死亡,故C正确;植物从土壤中吸收K+、NO3—的过程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失水和吸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0.3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如果放在清水中又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因此是活细胞,故①符合题意;在盐酸溶液中,细胞会失去活性,故②错误;在0.9%的盐水中,红细胞能保持活性,而0.1%的盐水中,红细胞会吸水涨破,故③错误;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中用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健那绿是活细胞染料,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B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15.A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钾离子在细胞内的浓度高于细胞外,说明是钾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故A正确。

钠离子是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说明钠离子应是通过协助扩散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故B错误。

镁离子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应是通过主动运输来维持浓度差,主动运输需要ATP和载体蛋白,故C错误。

氯离子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在维持其浓度差时载体蛋白会发生性状改变,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因为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而淀粉不能通过半透膜,在扩散作用下,两管的液面高度,葡萄糖含量均相等,A错误;因为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两侧的葡萄糖通过扩散作用达到平衡,B错误;淀粉不能通过,所以淀粉的浓度与扩散前相同,即甲管5%,乙管3%,甲管高于乙,C正确;淀粉不能通过,所以淀粉的浓度与扩散前相同,即甲管5%,乙管3%,甲管高于乙,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察渗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膜外某物质浓度增加,该物质跨膜运输速度加快,超过一定范围后,由于受载体数量限制,运输速度达到最大,不再随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说明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故B项正确;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水或甘油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故A项、C项错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使物质由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主动运输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使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所以该物质可能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也可能从低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