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5589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回声》教学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声》教学反思.docx

《《回声》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声》教学反思.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回声》教学反思.docx

《回声》教学反思

《回声》教学反思

《回声》教学反思1

  教材分析

  新课标中要求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友谊的回声》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

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旋律层层上升又缓缓落下,仿佛是视线随着景物而在移动,音乐富有动感。

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转变重复,采用了切分节奏,通过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第三乐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不但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

第二段落音乐转为平稳,表现了对友谊的赞美,前一乐段末句在这里在现,突出了“友谊是美好的”这一主题。

学习这一课让学生掌握体会力度记号,是一个有自然到人为加工的过程,让学生对力度记号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音乐发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一阶段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加强。

在欣赏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等方面有了认识,并能准确的回答出来,课外知识面也宽一些。

本课歌曲优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美好的向往。

学生很容易接受并与歌曲产生情感共鸣,共同感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音乐情景及游戏中实践中掌握力度记号“f、p”,并利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2.有情感的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并能完整而有感情的演唱。

  二.过程与方法

  在聆听、探究回声的特点,掌握力度记号,通过合作进行模仿,将所获得的经验在歌曲中得以体现,并有情感的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

  三.情感态度

  1.通过探究与实践,感受充满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自然现象,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通过歌曲的演唱,在感受到大自然神奇的同时,对真挚的友谊充满了向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力度记号;学会歌曲《友谊的回声》,歌曲的旋律及力度记号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呼唤友谊

  1.故事导入:

在大山深处,有一只小兔叫淘淘。

一天,它和小伙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小伙伴们都不理它,于是,它来到了湖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

是谁在和淘淘说话呢?

(回声)

  进行游戏:

引导学生体验回声。

  小结,力度记号:

用f表示强,用p表示弱;用ff表示很强,用pp表示很弱。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的方式,知道力度记号fp,从自然的声音到人为加工的过程,让学生对力度记号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二.寻找友谊

  导入:

哪里有回声?

让我们一起来找找。

  1.初听歌曲,随音乐划拍。

  提问:

你看到歌谱中有那些认识的音乐记号?

  设计意图:

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为后面情感的引导做铺垫。

  2.再听歌曲,用母音随音乐哼唱旋律。

  3.教唱第一段歌曲。

  注意唱准八分休止符、及切分节奏。

  4.听琴跟唱第二段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视唱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比较直观的掌握带休止符的切分音的节奏型,并且完成歌曲的表演。

  三.赞美友谊

  设疑:

后来小兔淘淘又怎么样了?

(播放课件)

  小结:

心相映,心相通,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

让我们带着对友谊的赞美来歌唱人间最美好的回声吧!

  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受友谊的美好,并用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珍惜友谊

  聆听:

音乐家拉索创作的无伴奏合唱《回声》。

总结全课。

《回声》教学反思2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蕴涵了浓厚的语文因素.课文都是由字.词.句组成的,抓好词句的教学能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如在教学中,由”圈”字,带出词语,”一圈圈”.一圈圈波纹,然后再过度到句子.段落.从而实现识字与阅读相结合,以识字促阅读.2: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验人物的情感.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敏锐感受的表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感悟理解,体会小青蛙的情感变化,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表现出来.

  3:

从图入手,通过直观的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回声的形成原因是难点,在这里采用了小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

  4鼓励学生质疑.学生是多元化的,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让他们说出自身的想法.

  5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到生活中体验回声,并合作表演回声,不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体现出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充满了童趣

《回声》教学反思3

  《回声》一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这篇童话故事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

本课课文的语言浅显,内容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带动作读、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渎、学读、练读美读的提升过程。

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

童话是学生最爱读的,我在本课教学中创造了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边读边悟小青蛙的不同语气和青蛙妈妈的语气。

很多学生都能读出小青蛙的欢快和奇怪的语气。

学生各个都积极踊跃要参与分角色朗读,学习气氛很活跃。

  回声较为抽象。

学生能听得见但看不见,摸不着。

要理解它的产生原因是重难点。

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这些抽象的文字,让静变动化难为易呢?

  这节课我利用多媒体动画先来演示青蛙妈妈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又碰到河岸又一圈圈荡回来的动画。

让学生根据画面和文中句子来描述一下画面。

并且还让学生用动作演示波纹的形成和碰岸荡回来的样子。

接着我又让学生看多媒体中一个人叫喊的声音碰到石壁返回来的画面,让学生再结合青蛙妈妈的答案来让学生了解回声产生的原因。

两组动画很形象,很直观地把回声的形成与水的波纹的回荡加以联系和比较,很容易地让学生就明白了回声产生的道理了。

  我感觉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一)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朗读。

(二)在讲回声产生的道理时,如果能让学生看过两组动画演示后,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中去讨论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身的声音,那样效果会更好。

在教学实施中,我看表只剩8分钟。

本课了解回声产生的过程是重点,但在这一环节中我很仓促地就结束了。

《回声》教学反思4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

学生在探究、设疑以及师生合作中学会歌曲;在倾听、实践、评价等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表现歌曲,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学会“f”、“pp”强弱记号,并能自信的,自如地利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二.教学材料分析

  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

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旋律层层上升又缓缓落下,第二乐句是第一个乐句的转变重复,采用了切分节奏,通过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第三乐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不但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复习反复记号“||:

||”。

  3.掌握前半拍休止2/4OXXX|……

  教学难点:

  1.学习使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

  2.认识并掌握力度记号“f”、“p”。

  2.了解“ff”、“pp”、“mf”、“mp”。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1.看动画片《回声》片段。

  2.看后回答大山里神秘的声音是什么吗?

(生答:

回声)

  4.师:

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声音是最美妙而复杂的。

他能将大自然中很多的声音表现出来,例如:

回声!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向大自然学习这美妙的回声。

  二.解决难点,感受“回声”

  1.分两组进行模仿“回声”练习

  fp

  噢噢(交换练习)

  2.师:

大家声音的表现力可真棒,我们能为回声加音高吗?

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fpp

  i60|i60|

  噢噢

  fpp

  750|750|

  噢噢

  fppfpp

  i60|i60|750|750|

  噢噢噢噢

  3.大家想不想知道,在音乐中,用什么记号来表示“强”?

什么记号来表示“弱”?

  师讲解:

  “f”表示强,“p”表示弱。

  引申:

  “ff”表示极强,“pp”表示极弱。

  4.让我们大家再一次的来感受一下美妙的回声。

  2/4

  fppfpp

  i60|i60|750|750|

  噢,噢。

噢,噢。

  (师生对唱——生生对唱——加上动作唱)

  5.小结:

这真是美妙的回声,我们仿佛就在跟大山对话一样,可爱的回声,友谊的回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

《友谊的回声》

  三.新课教学,学习“回声”

  1.竖起你的耳朵,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

  2.复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聆听歌曲,思考)

  3.现在,让我们一起划着二拍子,再次聆听歌曲。

  4.自身任选歌中的一句来学唱,学会后唱给同学们听

  5.在唱谱过程中,如果你遇到难唱的乐句请举手示意,我们请“小老师”或老师来帮助你。

  (生明确提出难点乐句,如果可以,让学生自身解决;如果有难度,可以通过教师范唱解决难点乐句)

  6.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歌曲的旋律(学生轻轻跟唱)

  7.填唱歌词

  8.完整演唱歌曲

  9.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把歌曲学会了,真棒!

10.山谷的回声仿佛还在歌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伴奏,合着山谷的回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教学,情感升华

  1.拓展延伸,再次观看《回声》片段。

  友谊的回声真美啊!

让我们来当一回大山和小兔淘淘来一次亲密对话(当小兔淘淘对着大山喊一声时,我们来当大山轻轻地回应他一声)。

  刚刚我们和小兔淘淘共同喊出了“友谊的回声”,那请你们也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朋友之间友谊的存在。

  2.请学生讲述。

  3.分组做游戏“回声”

  4.让我们用最优美的歌声和舞蹈动作来表现“友谊的回声”。

  5.是啊!

友谊的回声无处不在,就像兔妈妈说的:

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同样会对你好。

  友谊是一朵鲜花,只有在双方的浇灌下,才能越开越美,愿友谊的回声永远飘荡在我们周围!

《回声》教学反思5

  《回声》是二年级人教版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第八单元的主题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热爱科学,这篇童话故事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的语气。

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一.重视识字写字指导。

  识字写字是二年级的重点,在指导“藏”和“荡”时,引导学生学习两个草字头的字,“藏”:

上面是草字头,下面先写“厂”字,“荡”:

上面是草字头,下半部左边是三点水,右边的“扬”是一笔,不要写成两笔。

在学习“游”字时,因为以往的学生总是把“游”中子写成反文,因此,在指导学生时,我编了儿歌帮助学生识记,“一个小孩子,头顶荷叶在方形的游泳池中游泳。

”学生听了老师编的儿歌后非常感兴趣,很开心地记住了这个生字,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全班同学都能在第一遍写对这个字。

  二.重视对重要段落的理解

  文中青蛙妈妈的话共有四句话,鉴于同学们对回声的理解比较模糊,我首先让学生读懂每一句话,并让学生理解声波虽然看不见,但道理和水的波纹是一样的,紧接着让学生通过观察水的波纹,理解“荡”“返”,更加深了学生对声波的理解,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取得较好的效果。

最后,我让学生复述青蛙妈妈的话,学生既清楚了语言的顺序,又能掌握声波的道理,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开放式地朗读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本课课文的语言浅显,但学生理解起内容来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自读、练读、做动作读、同位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回声。

通过检查同学们的朗读,学生能读出小青蛙的欢快和奇怪的语气,达到了与文本对话。

  课堂总是留有遗憾,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时间上有一些拖拉,尤其是在理解回声时,还是有牵着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成分,今后还要多学习,多探索此类文章的更好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回声》教学反思6

  《回声》合作片段:

  以“合”为主,学习生字

  师:

接下来我们就要好好学习这个故事,你们愿意吗?

想不想像刚才这位老师一样地来读读这个故事?

不过课文中可有不少拦路虎呢?

(出示课文中的6个生字)。

你们有信心把他们打败么?

(有)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这些生字吧!

  一.学生小组学习识记生字。

  师:

合作之前我们把要求和步骤再来复习一下吧!

  第一步:

自由读课文,思考怎样记住生字。

在课后“我会认”中简单地写出自身的识字方法。

  第二步: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记住每个生字,在表格上记下来(简单)。

  第三步:

组长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全对(优);错一个(合):

二个以上(待)。

  师:

刚才的要求都清楚了吗?

现在就请大家先自身读课文,识记生字吧!

  学生开始学习生字,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发放组长记录表)

  二.识字情况反馈。

  1.展示生字的识记方法。

  2.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师:

现在我们就来考考大家对这些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出示词语)

  小组朗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

  3.集体朗读课文。

  师:

看来大家已经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解除了拦路虎,相信接下来我们一定能把课文读得美美地。

  生:

集体读课文。

  师:

小朋友们真是厉害,课文中的每一个生字宝宝都能读得这么标准。

老师把大拇指奖给你们。

  反思:

  《回声》是一篇科学性很强的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形象地告诉了学生,和回声有关的知识。

网上找了很多教案,都是把重点放到了向学生介绍回声的形成这一块上。

但我认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识字朗读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作为这课的第一课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到了识字和朗读上。

本课的生字是“呱、哩、圈、纹、碰、返”六个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而且很有规律,呱(口+瓜)哩(口+里)圈(口+卷)纹(纟+文)返(辶+反),他们的读音有类似的地方。

而且有三个口字旁的字,识字是很有规律的。

我的教案中设计了两个合作的环节,小组合作识字和小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主要体现合作的是第一个环节——小组合作识字。

在这节课中我花的时间最多的就是这个环节,总结了一下,觉得原因还是有很多:

  1.让学生把方法写出来比较耗时,可以改成口头交流,比较省时,效果也应该会不错。

还有个别学生组词时有错误。

  2.反馈花了大量的时间,是否可以寻找更好的方法。

  3.学生对这个方法掌握得还是不够好。

  4.任务分配还没有到位。

  我想通过这堂课,在以后的班级小组合作中,我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找一些更为省时的方法,学生之间的配合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尝试琢磨。

《回声》教学反思7

  《友谊的回声》这首歌以回声为主的歌曲,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

歌曲一共分为两个部分。

整首歌曲的教唱有一定的难度,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先整体欣赏音乐,感受歌曲结构——自主学习,解决难点乐句——整体表现,感受歌曲的美”这三大环节,跟学生一起体验音乐课的轻松愉快的课堂。

  我在开头导入,主要是为加深学生对回声的理解,并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我再让学生练习加了旋律的回声。

在这个环节里,学生练习得不是很好。

本来是应该先示范一下,然后再让学生感受一下回声的感觉,这样从而让学生注意到了音强弱的利用,学生就可以比较容易解决难点了。

  第二部分在学习旋律的时候,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歌谱有一定难度,而且花了很多时间,以至于后面的歌词学得不是很好。

可能应该让学生先用la、lu等哼唱旋律比较好。

在学习歌曲时采用了让学生自学的方式,其实效果也不是很好,学生对歌曲的旋律好像还不是很了解。

另外对歌曲的处理也不是很到位,例如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八分休止符、渐慢等都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整首歌显得不那的完整。

《回声》教学反思8

  回声这这种现象每个同学几乎都碰到过,只不过有些同学不清楚这就是回声。

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对同学们说:

“小时候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拉长声音大声地叫,你是谁?

谁在学我说话?

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

你们碰到过这种情况吗?

有什么感受?

这样,我通过联系学生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情况,拉近了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愿望,自然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中。

感觉这一环节的教学顺利。

  《回声》的第四自然段,讲青蛙妈妈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河里,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纹,又荡了回来。

课文从这一自然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显然,理解第四自然段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我利用小实验,化静为动,突破难点,取得较好的效果。

小实验的操作过程如下:

先在投影仪上放一个圆形水槽,槽内盛入适量带色的水(清水中放入一两滴红墨水)。

通过投影,学生观察并口述水面静止的状态。

接着,教师随手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圆形水槽内,要求学生观察、口述水面的转变:

槽内的水被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槽壁,又荡了回来。

随后,再要求学生朗读本段,找出动词,加以体会。

演示实验,口述过程,想象回声并反复进行。

演示小实验,展示水面波纹活动的景象,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读“贯穿于全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孩子们的朗读热情。

例如:

、师生互读、齐读、默读、表演读、赛读、带动作读等等。

经过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能根据小青蛙对回声的认识的转变,读出不同的语气。

由赞美到奇怪到欢乐。

读出青蛙妈妈耐心、亲切的语气。

《回声》教学反思9

  教材分析:

《友谊的回声》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七课《回声》中的表演歌曲。

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

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旋律层层上升又缓缓落下,仿佛是视线随着景物而在移动,音乐富有动感。

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转变重复,采用了切分节奏,通过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第三乐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不但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

第二段落音乐转为平稳,表现了对友谊的赞美,前一乐段末句在这里再现,突出“友谊是美好的”这一主题。

  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在乐理知识,识谱都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并且能独立理解,解释歌曲的大意和基本内容,就是学生的掌握程度有些参差不齐,在这方面我将尽量弥补。

在唱歌、视唱和听音练习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每班还有个别学生有跑调现象,我们要多给这些同学一些关心和爱心,使他们尽快地喜欢起音乐来,让他们高兴地唱起来,尽快脱掉“乐盲”的帽子。

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了解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教学目标:

  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情感态度)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

学生在倾听、实践、师生合作中理解歌曲、学唱歌曲和表现歌曲,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3.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学会“f”、“p”强弱记号,并能自信的,自如地利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知识与技能)

  教学重点:

掌握力度记号;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教学难点:

前半拍休止的准确演唱以及歌曲中回声处的自然准确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大山吗?

在大山里,如果你大喊一声,会有怎样的反应?

(会有一种回声)

  师:

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当我们向山谷发出声音时,声音传到山谷中的物体上被反射回来形成了回声。

回声和我们发出的声音相比,有什么不同?

(原声比较重,回声比较轻)

  (设计意图:

通过山谷回声创设情境,为歌曲教学做铺垫。

  2.初次表现回声

  师:

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模仿一下“回声”怎么样?

老师是发声源,你们来表现回声。

谁能告诉我怎样表现出回声呢?

(练习:

喂,噢,你好)

  3.加旋律表现回声

  师:

大家声音的表现力可真棒,那我们为回声加上旋律怎样?

(师钢琴演奏,生跟琴模唱。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4.师:

同学们的表演真棒!

尤其是加入旋律后,声音就更动听了。

刚才我们做的小游戏中,老师发出的较重的音,在音乐中用f表示(强音),回声比较轻,在音乐中用p表示(弱音)

  引申:

老师给他们各添上个朋友“ff”表示极强,“pp”表示极弱。

  5.师:

让我们大家再一次来感受一下美妙的回声(分组表现强弱)

  ﹝设计意图:

本课的难点是掌握并在实践中利用力度记号。

唱准“回音”这一乐句。

掌握回声的强弱特点。

依据学生活泼好动特点,设计了与学生做回声的游戏。

难点得到突破。

学生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

感受回声的强弱、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对回声的深刻体验。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

  师:

同学们的演唱将回声表现的惟妙惟肖,现在老师想为同学们唱一首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这段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师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生答,师总结

  这段音乐带给大家如此多的感受,我想大家非常的想学会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

《友谊的回声》

  2.复听歌曲

  师:

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听完以后你来说说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两个部分)找出歌曲中回声的部分。

  3.师演唱歌曲,回声处学生来唱。

  4.演唱歌曲。

  学生随琴轻声慢速用“u“哼唱并及时处理困难句。

(两遍)

  切分处(打拍子感受强弱)

  八分休止

  注意:

掌握回声处的两个力度记号f、pp。

  5.师进行歌曲处理。

  v1)结束句练唱,渐慢的处理。

  结束句:

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声音。

  ﹙2﹚、歌曲情感处理。

  为什么说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

  师: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友谊?

  生:

友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生:

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就是友谊。

  生:

友谊就是同学间的交情。

  师:

友谊就是你和同学间的那份感情、那份互助的精神。

  师:

为什么说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

  生:

我们同学间心相应情相通就是友谊的回声。

  ﹝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欣赏歌曲、学生演唱歌曲。

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通过学生的体验、感受、学生能更加准确把握歌曲的力度、速度、声音、情绪。

  6.有感情的演唱。

  四.拓展

  分组轮唱

  一.二组先唱,三.四组过一小节进入

  (设计意图:

通过轮唱更好的表现歌曲,在歌曲中渗透合唱这一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