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5613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3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docx

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

 

XXXX股份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XXXX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4月

颁布令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措施落实,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要求,我公司对《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现予以发布,并于发布之日起实施。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目录

1总则1

1.1编制目的1

1.2编制依据1

1.3适用范围1

1.4应急工作原则2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3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3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3

3组织机构与职责6

3.1应急组织体系6

3.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7

4预防与预警9

4.1危险源监控9

4.2预警行动11

4.3信息报告与处置11

5应急响应13

5.1响应分级13

5.2响应程序14

5.3应急措施17

5.4应急结束18

6信息发布18

6.1发布信息的原则18

6.2信息发布部门、负责人19

6.3通报原则及程序19

6.4信息发布内容19

7后期处置19

7.1现场监测和恢复19

7.2生产秩序恢复19

7.3善后处置20

7.4经验教训总结、应急救援评估及改进建议20

8保障措施20

8.1通信与信息保障20

8.2应急队伍保障20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0

8.4经费保障21

8.5治安保障21

8.6医疗保障21

8.7交通运输保障21

8.8后勤保障21

8.9人员防护保障21

8.10工作生活保障22

9培训演练22

9.1培训22

9.2演练22

9.3应急预案修订23

10奖惩23

10.1奖励23

10.2责任追究23

附件一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联系方式25

附件二外部求援电话一览表26

附件三应急物资明细27

附件四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28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序、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和已发生的危险化学品突发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环境影响,把事故伤害降低到最低点,维护公司和社会的安全稳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XXXX股份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2014]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第6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014]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2011]52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2016]第88号)

《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冀安办[2009]13号)

《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8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9639-2013)

《危险化学品目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十部委[2015]第5号公告)

《化学品作业场所安全警示标志规范》(AQ3047-201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等过程中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的应急响应。

1.4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切实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职工群众的基础作用。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现场指挥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企业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快速响应,果断处置。

危化品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扩散和爆炸,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快速、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采用先进的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做好危化品事故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

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6)应急响应中遵循的原则

①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员应立即报告。

②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应急队伍,按事先制定的预案立即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外部救援力量求救,并密切配合外部救援力量。

③疏通事故发生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到安全地带。

④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⑤切断电源、危险物料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

⑥应急信息中心设主任一名,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作。

⑦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应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

(7)自救与援救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微型消防站的作用,在发生事故时快速反应,组织消防队员自救;在超出公司应急能力时,立即报请救援力量救援并积极予以全力配合。

(8)科学指挥降低损失的原则

应急救援工作应贯彻科学合理指挥,本着降低损失不因盲目指挥扩大灾害损失的原则。

(9)重视次生灾害的原则

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充分考虑生产安全事故导致次生灾害的严重性,防止安全事故扩大化,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XXXX股份有限公司位于XXX,从业人员在300人左右,是河北省重点支持企业,主要原材料XXXXX,主要外购件有XXXX,主要产品为XXXXXX,主要生产设备有中频熔炼炉、熔铝炉、机加工设备、钣金设备等,厂区自南向北有三个车间,分别为4#、5#、6#车间,车间东西向长150米,南北向长54米,4#与5#车间中间有危化品库,4#车间东有高低压配电室、食堂、消防水机房,厂办公楼设在5#车间西侧,厂门口设在厂区西侧,保卫组设在门岗。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危害特性分析

本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储存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是煤油、油漆、稀料、液氮、液氧、酒精,其主要的危险有害特性如下:

表2-1公司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特性汇总表

名称

火灾

危险性

危险性分类

CAS号

危险特性

主要分布点

煤油

乙类

易燃液体,类别3*

吸入危害,类别1

8008-20-6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急性中毒:

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

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仓库、机加车间、铸铝车间

液氧

乙类

氧化性气体,类别1;

加压气体

7782-44-7

危险特性:

当氧气接触易燃物、油、润滑油或其它碳氢化合物时会形成爆炸物质。

有些物质在空气中不会燃烧,但在富氧出现的环境中就会燃烧(氧的浓度超过23%)。

防火的衣服在氧气含量过高的空气中也会燃烧,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

与液态的氧接触,容易造成冻伤。

遇明火时,周围温度升高,容器中压力上升,一旦压力释放装置失灵,即会使容器破裂,氧蒸气云会使人视线模糊。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液氧可致冻伤。

常压下氧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引起氧中毒;当吸入40%-60%,会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当吸入浓度在80%以上,会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跳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期处于氧分压60KPa-100KPa(相当于吸入浓度40%左右)的环境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钣金车间

液氮

戊类

加压气体

7727-37-9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液氨可致冻伤。

如在常压下汽化产生的氮气过量,可使空气中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钣金车间

油漆

乙类

易燃液体,类别3

吸入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

有刺激性气味,长期接触其高浓度蒸气可引起头昏、头晕,对皮肤、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

危险特性:

本品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仓库、喷漆房、浸漆

稀料

乙类

易燃液体,类别3

吸入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急性,吸入1000ppm以上会抑制神经系统,严重时会昏厥,100ppm会刺激眼鼻喉,250ppm会催泪。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仓库、喷漆房、浸漆、三包

酒精

甲类

易燃液体,类别2

64-17-5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

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铸铁车间、仓库

2.2.2危险源

公司生产储存过程中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煤油、液氮、液氧、油漆、稀料和酒精。

煤油、油漆、稀料和酒精均为易燃液体,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蒸气与空气可行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均对人体有健康危害,可引起急性中毒,若无保护措施长时间接触严重的会引起职业病。

液氮、液氧均为低温液体,皮肤接触可引起冻伤,氮气为窒息性气体,浓度过高会引起人员窒息,氧气为助燃性气体,富氧环境中物体燃点降低,易引起火灾,氧气浓度过高会引起氧中毒。

2.2.3风险分析

(1)火灾:

煤油、油漆、稀料、酒精均为易燃液体,在储存使用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引起泄漏,遇明火、高热可能引起液体燃烧,造成火灾事故。

若液氧储罐或管道破裂造成液氧泄漏,造成周围产生富氧环境,周围木包装品与明火可能造成火灾事故。

机加用煤油冷却液切削工件时,工件过硬加工时产生火花引起煤油燃烧。

(2)爆炸:

煤油、油漆、稀料、酒精均为易挥发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可能引起爆炸事故。

空油桶、油漆桶等未及时清理,遇明火、高热引起爆炸。

油漆、稀料在喷漆过程中通风不畅,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电火花或明火引起爆炸。

(3)中毒和窒息:

煤油、油漆、稀料、酒精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吸入高浓度蒸气或食入会造成中毒事故。

氧气泄漏造成空气氧浓度过高会造成氧中毒,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

氮气泄漏若空气流通不畅通会引起窒息事故。

(4)职业危害:

长期接触蒸气,若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会造成职业病危害。

3组织机构与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应急组织机构由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信息中心和现场指挥组组成。

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如图所示。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企业内部领导机构。

公司董事长领导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公司有关领导按照业务分工和在相关应急指挥机构中担任的职务,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公司应急救援信息中心履行值守应急职责,综合协调信息发布、情况汇总分析等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现场指挥组由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和员工组成。

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

 

图3.1本公司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图

3.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事故救援工作的综合组织、指挥和协调

1、组成: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信息中心设在人事行政部,负责事故信息接收与报告,指挥部指令的传达,与外部联系并获取相关资料,及时通知各应急救援组和事故现场,确保应急救援顺利进行。

3.2.2相关机构与职责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组、应急救援队伍保障组、通信保障组、物资保障组、交通运输保障组、治安和道路保障组、善后处理组。

1、由总指挥全面指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和事故现场组成现场指挥组,副总指挥任组长,办公室设在设备部。

职责是制定救援方案的制定工作,负责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现场抢险指挥工作。

3、应急救援队伍保障组职责是接到发生事故信息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做到反应快速,常备不懈,要经常性的展开培训各有关方面的知识。

4、通信保障组由XX负责。

职责负责应急值守,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各组织体系和有关方面的及时联络和对外各增援部门的联系,值班电话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保证各有关方面的通信畅通。

5、物资保障组由XX负责。

职责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

调拔及紧急配送体系,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6、交通运输保障组由XX负责。

职责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建立紧急情况交通运输工具的征用程序,确保抢险救援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

7、治安和道路保障组由XX负责。

职责要加强对重点区域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维护现场秩序,及时对无关人员的疏散和介入,保障主要路段的畅通,确保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的建立,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8、善后处理组由XX负责。

职责是接待、安抚伤亡人员家属,进行有关善后处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解释、防止矛盾激化,确保社会稳定,办理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索赔。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1、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落实监控措施。

2、建立危险源台账、档案。

3、重点关键部位设置摄像头监控。

4、全厂和各部门对危险源定期安全检查,查“三违”,查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5、制订日常点检表,专人巡检,作好点检记录。

6、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并保持完好。

7、做好交接班记录。

4.1.2预防措施

(1)煤油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重。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干粉灭火器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要集中摆放处理。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炎热季节库温不得超过25℃。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液氮

操作注意事项:

工作场所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3)液氧

操作注意事项:

工作场所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液氧泄漏到工作场所中。

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4)油漆

操作注意事项:

作业场所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容器破损,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空桶要集中处理。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5)稀料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罩。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作业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空桶集中收集处理。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

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6)酒精

操作注意事项:

作业场所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仓库应备有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关键部位的安全监控,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为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4.2预警行动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后,根据其严重程度逐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各单位接到指挥部发出的安全生产事故信息和指令后,要立即按既定方案采取应对行动,有效遏止事故,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当本单位的应急救援资源无法满足救援需要时,或事故有可能涉及到外单位的人员、设施的安全,应请求应急升级,启动上一级预案,依此类推,直至启动政府预案。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所有职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发生的任何安全事故和重大安全隐患负责人报告,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3.1信息报告与通知

(1)当出现险情或重大安全隐患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上报,由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或采取何种处置措施。

(2)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所在单位和部门要立即启动本单位现场处置预案实施自救,同时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事故现状、抢险情况及事故发展预测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3)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记录报告时间、对方姓名、双方的主要交流内容。

(4)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立即进入应急救援工作程序,值班调度应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和副总指挥报告,同时通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或现场临时指挥部地点,组成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及各救援队伍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4.3.2信息上报

总指挥(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事故中伤亡人员人数和可能造成的损失,防损部在经应急救援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审核后,在1小时内分别向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相关部门进行上报。

事故上报程序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应急报告程序如下图:

 

事故报告内容:

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负责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不得谎报、瞒报。

事故报告时,应详尽描述以下内容:

①公司详细名称、地址、负责人及联系电话。

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

③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大致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

④事故简要经过。

⑤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判断。

⑥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及事故的控制情况。

⑦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相关事宜。

⑧报告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4.3.3信息传递

内部信息传递:

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接到安全生产事故的报告后,应立即按照响应分级的要求,首先确定应急响应的级别,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急方案,并立即通知负责应急抢险、应急保障组的相关人员,按预案要求展开救援行动,控制事故的恶化;当判断事故较大,已超出公司控制范围,为一级响应级别及以上事故时,应及时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请求援助。

外部信息传递:

当事故上升为一级响应时,由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负责向XXXX县政府、XX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石家庄市政府、石家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相关部门通报,请求救援,报告方式通过电话汇报的形式,汇报要详尽、准确地报告事故情况,最迟不能超过1小时。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1)三级响应

公司内危险化学品发生火灾、爆炸,但未引起连锁爆炸,依靠公司内灭火设备器材短时间内能消除危险;

(2)二级响应

事故安全影响限制在厂界边界,环境影响控制在公司内现场周边地区,出现人员中毒现象,但未引起人员重伤、死亡;

(3)一级响应

当由于一般事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引发更为严重的火灾、爆炸或中毒窒息事故对企业的生产安全和作业人员造成严重威胁,需要调动全公司的资源进行控制。

5.2响应程序

本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的过程可分为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步骤。

针对应急响应分步骤制定应急程序,并按实际情况制定响应程序以指导各类事故的应急响应。

(1)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当本单位接到职工报警电话,必须立即向本单位应急总指挥汇报。

(2)若作业现场灾害发生已超出本公司微型消防站的控制范围,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及应急救援部门求助,请求救援,响应级别为一级响应。

(3)当发生一级响应级别的生产安全事故时,应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逐级上报的原则,立即报告XXXX县政府、XX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相关部门,由其逐级进行上报石家庄市政府、石家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相关部门,同时应急救援指挥权转到XXXX县应急救援指挥部或XXXX县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1)迅速组织事故发生地或险情危险区域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协同地方政府维护好社会治安及撤离危险区域内群众的生活安置工作。

2)协同地方政府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同时设法保护周边重要的生产、生活设施,防止发生次生事故。

3)事故现场如有人员伤害,立即向当地相关的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救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