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589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docx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

苏军二战进攻作战述评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并不是一篇单纯叙述战役过程的军事史实文章仅是从苏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进攻战役和战役法的发展角度来写的。

笔者一直认为,只有较深入地了解了战争中双方的战略战术,就能更加透彻地了解战争史本身。

战争史很大程度上就是战略、战役法和战术的发展史。

但愿这篇拙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果这样,就足以对笔者最大的褒奖。

  那场60多年前结束历时近6年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空前绝后的大厮杀。

有关二战的著作汗牛塞屋,不可数计。

有关这场面战争的意义,笔者没有必要再多着笔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我们的巨大的遗产中,苏军实施的大纵深、高速度的大规模进攻战役显然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苏军在二战中形成并发展成熟的进攻战役战法构成了二战后苏联陆军战略的基础,它直接影响了二战后苏军编制体制,武器装备、教育训练的发展,甚至间接决定了西方国家的军事战略和军队建设的方向。

在中苏关系恶化后,面对苏联压在我国边境上的百万大军,对付苏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大规模进攻也成为了我军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下面,我们通过若干典型战例分三个时期来了解一下二战苏军进攻战役的发展历程。

  

  战前和战争第一阶段

  

  (1941年夏——1942年底)  

    众所周知,苏德战争于1941年6月22日爆发,但是苏德双方针对对方的战争准备几乎在希物勒上台时就已经开始了。

苏联经过大规模的社会Z義建设,国力大增,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强国。

苏联红军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数量最为庞大的坦克机械化部队,与这支强大部队相对应的战役法也建立了起来。

    当时的红军信奉“进攻至上”思想,自称为“用高度进攻精神武装起来的红军”,防御被认为是胆小怯懦的表现。

不论谁动手,红军都要以进攻手段来打击敌人。

而进攻作战的“主角:

自然是坦克机械化部队。

坦克机械化部队最擅长的就是机动作战,进攻战役中的机动作战的主要表现形式即是纵深作战。

在30年代的苏联红军中称纵深作战为深远战斗和深远战役。

早在1929年,苏联军事学家特里安多菲洛夫就在他的著作《现代集团军战役的性质》一书中,提出了深远战役和向最大限度的纵深(军队上气、人员体力和物质技术条件所许可的限度)实施坚决突击的问题。

在1932年版的摩托机械化条令和1934年版的纵深战斗特别细则中,比较充分地体现了纵深作战的思想。

譬如,条令和细则认为,独立的摩托机械化兵群和骑兵械化兵群是变战术突破为战役突破和向大纵深发展战役的基本手段。

还认为,进攻战役的开始阶段是对战术防御作纵深空破,突破由步兵以优势兵力在坦克、炮兵和航空兵的密集火力支援下实施正面突击来完成,然后发展胜利梯队进入突破口,摧垮防御整个战役纵深。

同时认为,正面突击可以发展为机动,以包围、合围和彻底消灭敌人。

这些都是二战中苏军大纵深进攻战役的基本思想。

归结起来,就是两大任务:

用步兵、坦克、炮兵和航空兵对敌人整个战术纵深同时实施突击,以摧毁敌人的防御;用快速部队和空降兵的迅猛行动和航空兵的突击,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

  但是,30年代的纵深作战理论是很不完善的,尤其是在对坦克兵的运用方式上。

比如,当时的条令和细则将坦克部队分为三个坦克群:

支援步兵的坦克群(用以直接支援步兵),运战支援步兵坦克群(用以在1.5~3公里的浅近纵深内与敌军火器作斗争),以及远战坦克群(用以在5—7公里的纵深内消灭敌军炮兵、指挥所和浅近预备队)。

从这里可以看出,尽管提出了纵深作战思想,其纵深对于后来的战争实践来说,显得有些过小了。

而且,三个坦克群投入战斗的队形也有问题。

1934年的纵深战斗特别细则规定,首先由远战坦克群进行突破,其后远战支援步兵坦克群进行冲击,最后是支援步兵的坦克协同步兵进攻。

其投入战斗的次序,正好与后来的实际次序相反。

试想,远战坦克群担负着纵深作战任务,它却第一个投入战斗进行突破,如果遭到激烈抵抗,受到了很大损失、建制混乱、精疲力尽的远战坦克群如何去完成最重要的纵深战斗。

之所以采取这种队形,笔者认为是当时红军无法解决后梯队超越前梯队战斗队形这一复杂机动时产生的问题(就是在苏德战争后期,苏军也尽量避免实施这种复杂机动,因为它会带来很大混乱),只能把作战任务纵深大的部队先投入战斗,作战任务纵深小的部队后投入战斗,这就避免了上述问题。

结果形成了这种只有在阅兵中才能看到了“分列式”的队形。

  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远战坦克群也不是后来那种整建制使用的坦克部队,它也被分割配属到步兵军和步兵师使用。

1936年红军的野战条令即规定,远战坦克群至少是一个加强的坦克营,它既可以隶属于军长,也可以隶属于师长。

将坦克兵分为三个坦克群,造成了红军战斗队形的复杂。

所以,红军在1937年和1940年分别取消了远战支援步兵坦克群和远战坦克群。

直到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坦克部队才开始区分为两个基本梯队,即直接支援步兵的梯队和发展胜利的梯队。

  战前,红军规定集团军进攻地带宽度为50—80公里,突破地段宽度为20—30公里,战役纵深为100公里。

实际上,在战争中苏军为了集中压倒优势兵力、兵器,集团军进攻地带宽度大多在20一40公里之间,突破地带宽度在6—12公里之间,越到战争后期缩小的趋势越明显。

以上就是苏联红军在战前时期进攻战役的基本特征。

×××××××××××××××××××××××××××××××××××××××

附:

苏军战前大纵深作战主要原则

根据苏军1935年的《大纵深战斗细则》以及1936年12月30日颁布的《工农红军暂行野战条令》,强调“只有实施追击的进攻,才能全歼敌人兵力兵器。

应该钳制、合围和歼灭全纵深的敌人。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在主要方向上建立对敌优势,保障战斗中各兵种的协同动作,行动突然而迅速。

×××××××××××××××××××××××××××××××××××××××

    战争初期,苏军不顾被突然袭击的不利情况,倔强地以进攻来回应进攻。

把整个军、整个集团军甚至数个集团军以进攻者的姿态送人德军的装甲铁钳中,一个一个的被“夹碎”。

苏军愚蠢的进攻行动,等于变相增大了德军装甲部队突人自己翼侧的纵深。

德军装甲突击部队肯定惊讶地发现,苏军正在“主动”地把自己暴露的翼侧和后方送到德军部队的脚下。

在遭受了巨大的兵力、兵器、物资损失后,苏军转入了防御,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在顶住德军最初的进攻后,苏军开始以有组织的进攻行动来打击入侵者。

而这也是本文将要论述的正题。

  如果撇开战争初期那些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无组织的反突击的话,苏军最初的进攻战役,应该就是在1941年7月至8月实施的斯摩棱斯克进攻战役了。

这时的苏联红军,由于受到了极其巨大的损失,部队编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由于指挥人员不足和通讯器材缺乏,苏军撤销了机械化军、步兵军、骑兵军和航空兵军这一级建制。

由集团军直接下辖若干个师(一般在3—8个之间),坦克师划归各集团军指挥。

后在8月份开始组建独立坦克旅和坦克营,这主要是因为坦克损失巨大,无力维持原有的庞大编制。

这样,红军集团军的战斗编成缩减到了战前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为了实施斯摩棱斯克进攻战役,苏军组建了四个集团军级集群(每个集群编有8一6个师)。

每个集团军级集群的进攻地带宽30—50公里,纵深100公里。

苏军指挥员当时还十分缺乏实施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经验,他们力图在兵力很少的情况下,从几个方向发起行进间进攻,这只能使兵力更加分散。

例如霍缅科将军指挥的集群中,规定每个师的进攻地带宽十公里左右,而没有规定统一的突破地段,加里宁集群和罗科索夫斯基集群在五十公里的进攻地带内,建立了三个各有一、两个师的突击群,各突击群之间的间隔居然有12—15公里。

在炮兵数量很少的情况下,苏军指挥员又将它们平均分配至整个进攻正面上。

理由很简单,哪里的进攻部队都需要炮兵“壮胆”,既然步兵平均分配,那么炮兵谁也不能缺,也要平均分配,结果每公里进攻正面上的火炮和迫击炮密度平均不超过4—6门(只有战争末期的五十分之一到八十分之一左右)。

当时,苏军的航空兵都隶属于各集团军。

由于巨大的损失,西方面军一共只有186架轰炸机和102架歼击机,能用于支援各集群进攻的只有118架轰炸机和48架歼击机。

各集群几乎平分了这些飞机,又由于选定的突击目标过多,进一步分散了航空兵火力,造成航空兵火力密度过低。

这样的火力突击,不仅不能压制敌整个战术纵深,甚至连压制敌前沿火力也不能保证。

自然,进攻除了徒增伤亡,没有明显的战役效果。

    对斯摩棱斯克的第二次进攻于8月中旬进行。

这次进攻纠正了第一次进攻的许多缺点。

在集团军级集群基础上组建了几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编有5至6个师。

第19和第30集团军的突击方向靠近了,使得整个进攻的重点变得比较清楚。

各集团军的突破地段宽度分别为:

第30集团军10公里,第19集团军12公里,第16集团军5公里。

各师进攻地带缩小到1.3至3公里,只有第一次进攻的八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兵力、兵器密度也得到相应增加,火炮密度达到了每公里正面20门。

在第30集团军内,建立了由第107坦克旅和第45骑兵师组成的第二梯队,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纵深战役理论原则。

尽管如此,由于德军加强了防御和苏军本身的优势并不明显(只有步兵数量占优,坦克、炮兵、航空兵均处劣势),苏军的第二次进攻也只是在某些地段推进了6至12公里,而没能在德军防线上打开缺口,更不用说纵深作战了。

  经历了最严重的危机后,苏军终于在莫斯科城下站住了脚跟,并在12月5日转入了进攻。

苏军所面临的防御,是德军进攻受挫并遭到重大损失后仓促建立起来的。

德军的防御没有形成绵亘的正面,只是在居民点、道路交叉点和具有战术意义的高地建立了独立支撑点和防御枢纽部。

在道路交叉点组织了环形防御,并以炮兵、机枪火力控制防御枢纽部的间隙。

其主要缺点是:

防御枢纽部间隙较大,在图拉附近间隙有的宽达数公里;在纵深内没有构筑好的防御地区;没有战役预备队;军队已疲惫不堪,冬季训练差等。

苏军虽然掌握了战役主动权,但在兵力、兵器方面并不占有很大优势,加上进攻作战经验不足,想完成合围德军重兵集团的任务还是很困难的。

苏军总的战役企图是,以三个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西方面军、西南方面军)的兵力,在600多公里的地带内,实施四个方向的突击,每个方向投入二至四个集团军,分别实施两个钳形突击,力图歼灭莫斯科以北的德军克林集团和图拉以南的坦克第2集团军。

虽然苏军企图合围在莫斯科以北和图拉以南突出部内的德军,但从整个莫斯科附近战线来看,却是以正面分割突击为主。

而且给各方面军的任务纵深只有30—60公里,后续任务也未规定(主要原因是苏军最紧迫的任务是将德国人从莫斯科附近赶走)。

这样一来,苏军的正面分割突击只能威胁德军侧后方,迫使其撤退,而不能达成战役合围的目的。

苏军这次改变了以前那种每个突击方向上只使用一个集团军的做法,使突击方向上的兵力得到了集中。

但是,苏军在每个突击方向上的2—4个集团军并没有进行纵深梯次配置,而是把每个突击方向上的方面军突击分解为在若干独立方向上实施的集团军突击。

这又使本来集中到一个方向上的兵力,又被重新分散开来。

加里宁方面军方向的突击,是由第29和31集团军在彼此相隔20公里的两个孤立地段上实施的,与加里宁方面军相向突击的西方面军右翼,各集团军之间的间隔,小的10公里,大的有30公里。

在本来强大的统一的方面军突击方向,又被分解成若干小型突击,兵力、兵器依旧平均分配。

  不难看出,此时德军的防御是薄弱的一线式防御且间隙很大易被渗透迂回,苏军的进攻还是取得了较大成果。

×××××××××××××××××××××××××××××××××××××××

附:

莫斯科反攻双方兵力比较

苏军:

作战部队75万人,装备火炮6315、坦克670、飞机760

德军:

作战部队80余万人,装备火炮10400、坦克1000多、飞机600多

苏军部分集团军实力

西方面军第30集团军:

10个师,火炮656、坦克35

西方面军第16集团军:

7个师,火炮643、坦克125

西方面军第10集团军:

6万人,火炮735

×××××××××××××××××××××××××××××××××××××××

  莫斯科反攻中,苏军的战役密度仍然不高,大部分师的突破地段宽度在2—7公里之间,少数师达到了9—12公里。

每公里正面火炮、迫击炮只有10门左右;在主要突击方向上可达到20—30门,坦克只有1—2辆,这样的密度是无法保证进攻的高速度进行的。

各战役军团的战役态势,绝大多数为一个梯队和不大的一个预备队,没有编组发展胜利用的第二梯队。

各兵团和部队则大多分为两个梯队。

这就使苏军在战术纵深内可以展开积极行动,而到了战役纵深内侧,就会变得“后劲不足”。

  

×××××××××××××××××××××××××××××××××××××××

注:

军团、兵团、部队与分队-苏军军语的解释

军团:

方面军(集团军群、舰队)和集团军(区舰队),

兵团:

各兵种的军、师、旅和海军的分舰队

部队:

所有的团、不在团建制内的独立营

分队:

指营、连、排、班

×××××××××××××××××××××××××××××××××××××××

  由于炮兵数量少,只有少数集团军建立于炮兵群,其它集团军只是在步兵师内根据团的数量建立了若干支援步兵的炮兵群(1—2个炮兵营)。

在个别师内,建立了远战炮兵群,以压制敌炮兵和预备队。

第10集团军由于炮兵数量太少,只好把炮兵主要配属给分队,作为随伴火炮使用。

由于战前储备大量损失和军工生产的大幅下滑,此时苏军彈藥供应十分困难。

到12月6日,苏军炮弹只剩下一到一点四个基数,只有82mm迫击炮和152mm榴弹炮彈藥稍多一些。

由于缺乏彈藥,一部分火箭炮只得撤往后方。

彈藥消耗量被严格限制在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个基数内。

进攻的第一天,统帅部预备队炮兵每门炮只准发射4—5发炮弹,有些火炮一昼夜的消耗标准才1—2发。

在整个莫斯科附近战线上,各方面军一昼夜的炮弹消耗量还不到1000吨,而战争后期一个方面军一昼夜可以发射3万余吨炮弹。

在这种消耗标准下,大多数集团军的炮火准备只能实施10—15分钟的急袭射击,少数集团军可以达到30—60分钟。

甚至个别集团军没有进行炮火准备,就发起了进攻。

对步兵和坦克的冲击和纵深战斗,没有计划炮火支援。

地面炮兵如此,空中的航空兵火力亦不乐观。

苏军前线航空兵共有515架飞机,西方面军可以使用的飞机只有177架。

由于突击目标过多,严重分散了航空兵力量。

炮兵和航空兵在突破地段上未形成强大的火力突击,突破敌人防御的任务实际只有由步兵承担。

这就大大增加了步兵攻击的难度和伤亡。

  在突破德军战术防御地带后,出现了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的有利时机。

但大多数集团军没有发展胜利的第二梯队或快速集群,无法利用这个时机,只能从正面一点一点地“啃”德军防御阵地,进攻速度无法得到提高。

第30集团军认识到了这一缺点,在战役进程中建立于一个扩张战果的梯队,由1个摩步师、1个骑兵师、1个步兵团和1个坦克营组成。

该梯队投入战斗后,进攻速度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天之内,推进了36公里,将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突破。

第16集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将军为了从南、北两面迂回德军伊斯特拉阵地,建立了两个快速集群,一个由列佐夫将军指挥,由第44骑兵师、第17步兵师第145坦克旅组成;一个由卡图科夫将军指挥,由近卫第1坦克旅、第17坦克旅、独立第89坦克营和第40步兵旅组成。

两个快速集群的迂回,迫使德军向沃洛科拉姆斯克退却,从正面进攻的第16集团军主力顺利渡过了伊斯特拉水库。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集团军快速集群最大的作用在于,迅速进入敌纵深威胁敌后方,迫使敌防守部队退却,使集团军顺利完成战役突破。

  在莫斯科反攻中,坦克部队仍然被以坦克旅或坦克营为单位分散配属给各步兵师,用来直接支援步兵突破。

只有少数用来组成快速集群的基本力量。

在追击中,坦克常被编入先遣支队来截断敌军的退路或迂回敌支撑点。

在作战使用中,坦克部队最大的缺点,仍然是不加侦察就投入战斗,以小分队单独作战,有时撇下步兵卷入与敌坦克的战斗,未能与步兵进行有效协同。

  纵观莫斯科反攻中的苏军进攻战役,比战争初期有了较大改观。

而且越高层次改观愈明显。

比如方面军突击方向的集中、快速集群的建立等。

但在低层次兵种运用和作战协同上,仍然比较差。

×××××××××××××××××××××××××××××××××××××××

附:

苏军对莫斯科反攻的评价

苏军认为反攻存在如下缺点:

炮兵沿正面平均分配

炮兵火力只用于炮火准备期间

坦克兵团与部队兵力分散,同步兵和炮兵协同不够等

×××××××××××××××××××××××××××××××××××××××

  在经历了1942年初并不成功的全线总反攻后,苏德战场全线比较平静。

双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夏季决战进行准备。

苏军抓紧时间进行编制体制调整。

首先,为了加强步兵火力,为每个步兵师增加了129支冲锋枪和4门迫击炮。

炮兵团由2营制改为3营制,步兵师的火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所有的骑兵师都被编入重新组建的骑兵军。

坦克部队也进行了大规模整编。

为了集中使用坦克,苏军在1942年春夏季开始组建坦克军和坦克集团军。

坦克军编有3个坦克旅、1个摩步旅、1个侦察营、1个高炮营、1个喷火器营和一些保障分队。

共装备168辆坦克、96门火炮和迫击炮、8门火箭炮。

到5月,共编成25个坦克军,其中14个属于最高统帅部预备队。

  根据国防人民委员1942年5月29日的命令,坦克集团军编有3个坦克军、1个独立坦克旅、1至2个步兵师。

但实际编成的坦克集团军,与上述编制有很大不同,都是根据具体条件和担负任务的性质决定的。

独立坦克旅和独立坦克营也进行了改编,调整并充实了装备。

并开始组建用于突破作战的独立重坦克团,这种团共编4个连,每连5辆KV重型坦克。

1942年秋季,又开始组建机械化军。

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炮兵统一整编为突破炮兵师、加农炮兵师、高射炮兵师及独立的加农炮兵旅、榴弹炮兵旅、迫击炮兵旅和反坦克炮兵旅,使大量集中使用炮兵成为可能。

    苏联空军也进行了改编。

原有的前线航空兵以混合航空兵师(即1个航空兵师中编有若干个不同机种的航空兵团)的形式隶属于集团军,它们被视作集团军的“私有财产”,被用来掩护集团军的部署和攻击集团军感兴趣的目标。

而最重要的争夺制空权和打击对整个苏军战线危胁最大的目标等这类任务,却无人关心。

这造成了航空兵力量的极度分散,多机种师在指挥协同上也相当不便。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苏联空军着手编组单一机种的航空兵师,并将全部前线航空兵都编为空军集团军,隶属方面军指挥,使航空兵运用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除了进行编制调整外,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还根据进攻战役中存在的缺点,以指示信的形式进行指导。

在1942年1月10日的指示信中,提出了集中兵力、兵器于突击方向和以火力歼敌的问题。

指示信指出“为保障突破敌防线的全纵深,至少需要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在我集团军和方面军的实际作战中,以集中各突击集群于一个方向的作战方法,来取代将各师一线摆开,各自为战的作战方法;第二,必须以炮兵进攻来取代所谓的炮火准备。

”指示信还要求集中使用炮兵,在集团军突破地段上火炮密度应达到60至80门,在方面军突破地段上应达到150至200门火炮。

指示信要求炮兵改变只在进攻前压制敌人的作法(即炮火准备),改以在步兵、坦克整个进攻过程中,不停顿的给以支援(即炮火进攻)。

要求坦克兵团和部队必须集中使用,并与步兵、炮兵和航空兵密切协同动作,未经周密的对敌侦察不得投入战斗。

工兵部队必须按其自身用途使用,不得当成普通步兵使用。

  1942年夏秋战局中,苏军总体上处于防御状态,在南部战线,铁木辛哥元帅利用巴尔文科沃突出部,组织了哈尔科夫进攻战役,试图歼灭哈尔科夫附近的德军第6集团军。

西南方面军从沃尔昌斯克和巴尔文科沃突击部两个方向实施向心突击,以合围哈尔科夫。

从攻击方向的选择来看,是比较正确的。

苏军利用巴尔文科沃突击部的有利条件作为主攻方向,对德军侧后进行突击。

战役布势也比较合理。

沃尔昌斯克助攻方向的第28集团军第一梯队投入10个师,其中8个师组成进攻的主力,在26公里地段上实施突破。

每个师的突破地段宽度在2.5至4.5公里之间,火炮密度达到了45至60门,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密度为12辆。

巴尔文科沃主攻方向的第6集团军第一梯队为5个半师,其中3个用于主攻方向,师突破地带宽度为4至10公里,火炮密度30至51门,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密度为6.4辆。

这一密度比以前的历次进攻战役都要高出许多,这也是苏军在战役初期顺利突破的主要原因。

第28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都成两个梯队,第28集团军建立于由第3近卫骑兵军和1个摩步旅组成的快速集群,第6集团军建立于由两个坦克军和一个骑兵军(以一个坦克旅予以加强)组成的快速集群,两个坦克军计划在战役第三天进入突破口,骑兵军则计划于战役第二天,在敌纵深内10—12公里处投入战斗。

  进攻的炮火准备,计划实施1个小时,消耗0.5—0.8个基数彈藥。

为此准备了0.6—1.5个基数的彈藥。

这点彈藥对于进攻作战来说,还是很有限的。

为了提高射击效果,所有的营、团属炮兵都抽出4—6门火炮用于直接瞄准射击。

炮兵进攻计划规定,炮兵在支援步坦冲击时,采用逐次集中射击方法;支援步坦进行纵深战斗时,则采用按呼唤射击的方法。

炮兵的使用效率得到了较大提高。

在西南方面军中,航空兵部队尚天编成航空集团军,约占作战飞机百分之五十的337架作战飞机,分属各集团军挥挥。

这又形成了多头指挥、力量分散的老问题,加上西南方面军百分之七十的轰炸机都是波一2夜航轻型轰炸机,对战防御的压制能力极为有限。

故而,航空兵火力不能有效弥补炮兵火力的不足。

  5月12日进攻发起后,第28集团军发展很不顺利,一天之内只推进了2—4公里,被阻于德军第二阵地上。

这时应尽快将快速集群投入战斗,以突破第二阵地,进入战役纵深。

可惜的是,第28集团军没有这样做,快速集群仍呆在原地,远离前线30—35公里处。

至日终前,第一梯队部队由于伤亡和抽调兵力,掩护两翼,降低了进攻速度。

德军获得了喘息的机会,立即调来战术预备队和从未受冲击地段上调来兵力,加强被突破的地段。

投入快速集群的机会丧失了,因为快速集群要突破德军已稳固的第二阵地,就要遭受很大损失,无力执行纵深作战任务了。

巴尔文科沃方向的第6集团军进展顺利。

日终前,第一梯队前出到了敌第二阵地,骑兵军投入战斗,当日前进了12公里,这时,应该将快速集群的2个坦克军(约300辆坦克)投入战斗,因为德军防御已陷入混乱,并开始匆忙向这里调集各步兵军和集团军预备队。

这样,快速集群有可能在行进间粉碎德军各预备队,以进入广阔的战役后方。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德军只能从别处调部队来封堵苏军快速集群,那么很有可能后来的德军反击也就告吹了。

对德军来说,幸运的是苏军快速集群仍在35公里之外,还未向第一梯队靠拢,第6集团军第二梯队也未投入战斗。

第二天,第一梯队显然突破了德军第二阵地,但只前进了3—5公里,进攻速度已明显下降。

这时,第一梯队已前出到坦克军预定投入战斗的地区。

但是非但没有把坦克军投入战斗,还在5月13日夜把坦克军预定投入战斗的地区改划在敌纵深30公里处的后方防御地域之后。

直到5月15日,第一梯队夺取了德军后方防御地域的许多地段后,西南方面军司令员和第6集团军司令员才命令坦克军5月16日3时前进入突破口。

但是,坦克军迟至5月17日晨,即战役第六天才投入战斗。

这时,德军已发起反攻,力图在巴尔文科沃突击部根部截断苏军进攻部队。

此时,坦克军应调转头对付身后的德军进攻部队,但是两个坦克军是在进攻了两天后,于5月19日才调头去封锁德军突破口,为时太晚了!

  哈尔科夫战役的失败,原因很多。

仅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