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5992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5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docx

初中地理会考考前辅导资料

考前复习

一、地球与地图(5分)

在经纬网图上判断任意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和任意两点的相对方向、高中低纬区域、半球位置。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比例尺的计算,地面高度的计算,简单的时区计算。

在各种地图上正确辨别方向。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地形部位。

人类活动布点。

例题:

1、读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中箭头所示的地球运动方向可判断出A为_____点(极点名称)。

B点在_____(极圈名称)上。

(2)一个人站在该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朝着什么方向?

(3)图中A、B、C、D四点均有________现象。

(4)我国科考人员要到D点进行科学考察,最适宜的时间应选在________。

A、3~5月B、6~8月C、8~10月D、11月~次年2月

(5)一个人若由B点沿直线到达C点,则他行走的方向是先向_____方向走再向______方向走。

【答案】

(1)南极南极圈

(2)北方(3)极昼极夜(4)D(5)东南东北

2、读某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山脊线为,山谷线为。

(2)D点的高程为米,P点的高程为米。

(3)若在甲乙之间修一条铁条铁路,正确的选线

是,原因是。

【答案】

(1)AB,CD

(2)180,160(3)EHF,

基本沿等高线修建,坡度较小

二、世界地理(20分)

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和相对位置,世界著名的地形区,归纳各大洲的地形特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识别天气符号、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的含义、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根据相关图表正确判断气候类型,描述特点。

影响气候的因素。

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

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

三大人种、主要语言、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识别聚落类型,描述聚落差异,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国界划分的方法和依据。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分布特点、差异,重要国际组织。

亚洲濒临的大洋和相邻的大洲。

亚洲的气候类型。

亚洲重要地形区、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人口超过一亿的6个国家,亚洲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填写日本四大岛屿、关东平原、富士山的名称;分析日本气候南北差异的原因;分析日本工业发展和特点。

俄罗斯的经纬度位置;濒临的海洋和主要的地形区、河流、湖泊;俄罗斯矿产资源的分布及对发展工业的影响;主要工业区和城市的分布;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澳大利亚大陆、塔斯玛利亚岛、主要城市;农牧业和工矿业;用气候资料说明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地形区、山脉、河流、湖泊、邻国和主要城市;总结美国地形特点,用降水量分布图说明降水量分布特点;美国农业分布及其与地形和气候的关系。

南亚的范围、濒临的海洋、主要国家及其首都,主要地形区、河流、平原和岛屿,印度地理位置特点和地形地貌特征,人口概况,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气候类型;世界最大热带雨林区位置、成因和保护;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工业的发展与分布

例题:

1.读东西半球图回答:

(1)既被赤道穿过,又被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

(2)既有阳光直射,又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大洲是、。

(3)既被赤道穿过,又被极圈穿过的大洲是。

(4)既跨东西半球,又跨南北半球的大洲是。

(5)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

(6)从赤道与0°经线交点自东向西绕地球一周经过的大洲是、、、。

【答案】

(1)非洲大洋洲

(2)亚洲北美洲(3)亚洲(4)亚洲大洋洲(5)南极洲亚洲(6)南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

2、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图中B是___板块,以(海洋、陆地)为主;G是板块,以(海洋、陆地)为主。

(2)E、D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B、E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_______。

E、D两大洲的西部有一条巨大的山系叫,包括E大洲上的_____山脉和D大洲上的山脉。

(3)在板块G周围有一条火山地震带是_______火山地震带。

(4)由于板块在地球的内力作用下不断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A、B板块间_________海将不断扩大形成新的海洋,________海将消失。

(5)B板块上有2个大洲,他们分别是___洲,____洲,其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A大洲的地形以______为主。

(7)被赤道所穿过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洲被南、北回归线和赤道穿过,从温度带来看该洲没有______带。

(8)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E大洲是____(季节),昼___夜____,在E大洲的北部北极圈内有____出现。

【答案】

(1)亚欧板块陆地太平洋板块海洋

(2)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安第斯山脉(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4)红海地中海(5)欧洲亚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6)高原(7)非洲亚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寒带(8)冬季短长极夜

3、图甲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图乙中与此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城市是(B)

A.①B.②C.③D.④

4.下面是某地区等温线分布图,由图可得出(C)。

A.a>b>cB.a<b<cC.一定是7月份前后D.一定是1月份前后

5、工厂选址一般应选在(B)

A.市内交通便利的地方B.河流的下游,城市的下风方向

C.市郊交通便利的地方D.河流的上游,城市的上风方向

6.填表,写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现象

新加坡终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冰雪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新疆多

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乞拉朋齐世界的雨极

主要因素

 

【答案】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地形因素

7.读下面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回答:

(1)A、B两地中,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2)A、B两地中,年降水量多的是。

(3)A地位于带,B地位于带。

(4)A地的气候特征是,其气候类型是。

(5)B地的气候特征是。

(6)导致A、B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

(1)B

(2)A(3)热南寒(4)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5)全年低温少雨,年较差大(6)纬度位置

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寒带

(2)此图反映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3)此气候类型是气候。

9.读下图,回答问题。

(1)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上面甲图表示________聚落,这种聚

落类型的房屋建筑特点是____________,居民主要从事___________等工作;乙图表示_________聚落。

(2)如果甲图是北京的景观图,你认为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对待传统民居——四合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不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丙图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当地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口最多的是(填字母),是。

(2)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是(填字母),是。

(3)有赤道穿过的国家是(填字母),是。

(4)面积居世界第四位的国家是(填字母),是。

(5)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填字母),是。

(6)发展中国家有、(填字母)

(7)主要使用英语的国家有、、(填字母)。

(8)以白种人为主的国家有个。

11.读亚洲和欧洲部分地区轮廓图,回答问题上。

(1)下表是某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表,图中A、B、C、D四地中与之最相符合的是__________。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5.2

4.7

5.2

7.2

10.1

12.8

14.4

14.1

12.6

9.6

7.3

5.4

降水量(mm)

101

81

71

64

69

70

76

102

89

130

119

136

(2)近些年来,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引水灌溉,导致P湖泊大面积缩小,从而引起周围生态环境恶化。

试写出P湖泊大致的地理位置。

(3)结合所学知识,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简要分析欧洲西部内河支流发达的原因_____________。

(4)法国的葡萄酒驰名全球,主要是因为其优质的原料和独特的生产工艺。

法国的葡萄生产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60°E,45°N(3)地势平坦,水流平缓;降水量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水量丰富、平稳(4)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少,光照充足,所产葡萄糖分含量较高。

12.2008年我国海军护航编队抵达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索马里位于洲的东部。

(2)图中①运河为亚洲和非洲的界线。

②是世界最大沙漠沙漠。

(3)我海军护航编队从海南三亚出发,首先经过我国的海域A海,后穿越B海峡,最终到达C洋。

(4)西亚丰富的石油集中在及其沿岸。

(5)我军途中见到许多向东航行的满载油轮,这些油轮最有可能到达的国家是

A.美国B.俄罗斯C.日本D.英国

(6)我军途中最有可能见到的景观是()和()

A.马来群岛上热带雨林遮天蔽日B.印度洋上浮冰漂流

C.阿拉伯半岛上,沙漠广布  D.非洲东岸袋鼠成群

(7)到达亚丁湾后,护航编队与位于三亚的总部联系,发现该地的时间与祖国时间不同,产生这样差异的原因是。

[答案]

(1)非

(2)苏伊士撒哈拉(3)南马六甲印度(4)波斯湾(5)C(6)A C (7)由于地球自转,两地所跨经度广。

或两地所处时区不同。

13.读“法国”和“日本”两幅简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本初子午线是指  度经线。

从纬度位置看,法国位于半球(东或西)。

从海陆位置看,日本东临 洋。

(2)法国和日本均位于位于“五带”中的带。

同属于(低、中、高)纬度。

(3)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 )

(4)读右图,请说出马赛和东京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相同点:

  。

不同点  。

(5)试分析法国畜牧业发达的有利条件:

(6)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和洋沿岸.

(7)下图中属于法国的景观图片是图。

属于日本的是图.

 

[答案]

(1)0 东太平洋

(2)北温中(3)A(5°E、45°N)(4)相同点:

气温变化相同,或同样是冬暖夏凉,不同点:

降水季节分配不同,或马赛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而东京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5)法国平原广布,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牧草生长,故畜牧业发达  (6)濑户内海  太平洋  (7)A  C

14.读俄罗斯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形图上分析可知,俄罗斯的地势特点是。

(2)俄罗斯河流众多,但除伏尔加河外,航运价值都不高,其原因是。

(3)由右图分析可知,俄罗斯的工业多分布在丰富的地区。

(4)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却为什么沿南部山区修建?

[答案]

(1)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由于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长,东部经济欠发达等(3)矿产资源(4)南部地区,气温较高,农作物分布、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

阅读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及其所占比重和出口的主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重表,回答15—16小题:

进口原料

铁矿石

棉花

石油

铜矿石

天然气

煤炭

所占比重(%)

100

100

99.7

99.8

96.4

95.2

出口产品

摩托车

船舶

录像机

轿车

车床

照相机

所占比重(%)

78.1

72.6

77.3

43.1

57.2

87

15.由图可知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   B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B.自然资源贫乏

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D.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过剩

16.由图可知日本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是( B   )

A.大量进口工业产品,出口原料和燃料B.大量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产品

C.大量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农业产品

D.大量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

三、中国地理(20分)

我国的邻国、海洋、半岛、岛屿、海峡。

我国地理位置特征及简单评价。

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轮廓。

人口分布特点。

据人口增长图分析原因。

判读少数民族风情。

重要山脉、主要地形区、三级阶梯界限、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冬夏气温分布规律、降水时空变化特点。

河流的水文受地形特征和气候特点的影响。

河流的开发治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自然资源的特征和分类。

重要矿产地。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重要地理界线。

农业的分类、农业发展原则、主要种植业区及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主要牧区和林区的分布、主要商品粮棉和农业产业带建设。

主要工业带的分布和沿海四大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分布。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主要铁路干线和重要铁路枢纽。

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和划分依据、名称、景观差异。

南北方地区的比较。

西北和青藏地区地形和气候特征和该地区发展农牧业的限制因素、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

西北荒漠化。

北京的气候、城市职能。

港澳的位置及组成和经济特点。

台湾的位置、范围、地形、经济发展特色、主要城市。

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主要城市、外向型经济、前店后厂。

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西部地区的范围、主要矿产地、特色农业、主要城市和工业中心、主要铁路和公路、重大工程经过省区、旅游资源分布、主要自然保护区的位置。

例题:

1、下面4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与我国实际相符的是(A)

2、读图回答:

(1)C、D、E三条曲线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增长幅度最小的是,造成其增长幅度小的原因是。

(A——我国耕地B——我国人均耕地C——我国人口D——我国粮食总产量E——我国人均粮食产量)

(2)A、B两条折线下降幅度大的是,造成下降的原因是。

(3)对比我国与世界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产量,要提高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人口方面应采取的政策是。

[答案]

(1)DE人口增长过快号

(2)B人口增长过快,耕地又不断减少(3)实行计划生育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四个省中,临海的有,陆上同邻国接壤的是、,纬度最高的是。

(2)图中四个省中,地理位置最偏东的是,最偏西的是。

【答案】

(1)①②④④

(2)④(3)云南省

4、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漫画“所剩无几”。

材料二:

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之一,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煤炭资源分居世界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

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水平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土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月,人均水资源为1川,人均森林面积为1乃。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2010年11月1日我国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是亿,是世界人口第大国。

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的自然资源将更加短缺。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实行怎样的基本国策?

[答案]

(1)自然资源总量十分丰富,但由于人口特别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

(2)12.95一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

5、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目前上海每年消耗煤炭4200多万吨,占全市一次能源总量的70%左右,超大量用煤使上海市跨入煤烟型污染城市之列。

一组数字显示,上海市每年酸雨发生率为11%,江苏省为21%,浙江杭州等主要城市高达如饰。

过量使用煤炭是造成这种状况的罪魁祸首。

西气东输工程的启动,加快了我国发展天然气的步伐。

一条横穿新疆、甘肃、宁夏、陕西。

山西、河南、安徽。

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市的输气管线全面开放,必然会使沿线9个省(区)市地区的经济迅速取,沿线小城镇将迎来一轮新的服高潮。

(1)材料中所说的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工程。

(2)上海主要的消耗能源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水能

材料中提到的因该能源的大量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是。

(3)此了程将在和(填起止点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之间架起一道地下长城,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4)该工程的气源主要位于我国第一大盆地,终点位于我国第一大河的下游地区。

(5)该工程的作用是()

A.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B.为东部能源结构乃至经济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C.减少污染,改善城市环境D.缓解东部能源短缺状况,促进经济的发展

[答案]

(1)西气东输

(2)A酸雨(3)新沪(4)塔里木盆地长江(5)ABCD

6.下图序号所代表地形区的有关内容,叙述正确的是(D)

①地区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主要牲畜有三河马、三河牛;②地区以肥沃的“黑土”著称;③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④地区有“水乡”、“鱼米之乡”的称号;

⑤地区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⑥黄河是塑造⑥地区的主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④⑤⑥

7、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墙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材料二: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描述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材料二中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提到的“一桥飞架南北”是指当时正在兴建的____________大桥。

(3)毛泽东同志笔下的“高峡”指的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它自上而下依次为瞿塘峡、_________和西陵峡。

(4)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高峡出平湖”的设想如今已变为现实,这就是举世瞩目的水利枢纽工程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发源省区①____________;中下游分界点是____________(③或④),位于____________省。

(6)图示河流上中下游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上游主要的问题是荒漠化和发生在初春时节的____________现象。

【答案】

(1)长江黄河

(2)武汉(3)巫峡(4)长江三峡(5)青海④河南(6)凌汛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河流abcd;以上河流中是我国最长河流的是(填字母);最长内流河是(填字母)。

有人说,青藏高原是中国的“水塔”,你认为这话是否有道理?

请说明理由。

(2)填出图中灌溉农业区的名称:

e,f,g,h,i;引黄河水灌溉的农业区是(填字母),利用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的农业区是(填字母)

(3)j地形区名称是,其内部分布着我国最大的沙漠

(4)图中字母代表的四大牧区分别是ABCD

(5)某日某时上海以东海平面上的气温是28℃,此刻拉萨某地(海拔3200M)的气温是。

有人告诉生活在上海的小明,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小明听后感到疑惑,青藏高原气温不是比上海地区低吗?

为什么太阳能还最丰富呢?

你能为小明揭开疑惑吗?

[答案]

(1)雅鲁藏布江长江黄河塔里木河bd有道理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多发源于青藏高原

(2)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湟水谷地天山山麓efhgi(3)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4)内蒙古牧场新疆牧场西藏牧场青海牧场(5)7.8℃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洁净、日照强烈、日照时间长

8、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三通”正式启动。

2009年3月28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0周年纪念日。

阅读有关地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

(1)读图甲,青藏铁路起于西宁,途经盆地,最后到达(城市)。

(2)读图乙南方地区局部图,A省,B省行政中心是。

该地区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3)西藏自治区形成以水电为主,等新能源(写出其中一种)互补的能源体系。

南方地区大力建设的新能源有风能、潮汐能和能等。

(4)读图丙,西藏50年来第产业的增长幅度最大。

“两岸三通”促进了海峡两岸经贸往来,读图丁,高雄市主要重工业部门有(写出其中1种),有一批大型机械设备从台北运往上海,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丙丁

材料: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重视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

其中在天然草地和林木方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实行限额采伐措施;对采伐迹地及时更新恢复;还大力推广能源替代工程。

(5)请根据材料,简要说说西藏自治区在保护林木和天然草地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至少两方面)

[答案]

(1)柴达木盆地,拉萨

(2)A湖南省,B南昌,沿海或沿江分布(3)地热能(或太阳能),核能(4)第三产业,海运,钢铁化学造船任写一个(5)限额采伐,对采伐迹地及时更新恢复,大力推广能源替代工程等等

9.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河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_。

B是该河诚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位于_________省。

(2)南京市某中学生要乘火车到济南参加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请你写出他所经过的铁路干线名称________________。

(3)近年来,A河流含沙量不断增多,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趋势,请你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长江湖北

(2)京沪线(3)原因:

A河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措施:

保护植被,营造水土保持林: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经济林和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开发新能源,解决燃料来源

四、乡土地理(5分)见资料

五、时事地理:

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