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624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1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docx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模块1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作  者:

李松晶//丛大成//姜洪洲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可以手把手地教会你:

如何分析液压系统原理图?

如何将一个油路连接关系复杂、分支众多的液压系统原理图逐步分解、整理和简化?

如何以便于阅读的方式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

全书通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六个具有代表性的液压系统实例(包含多种基本回路并涵盖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的各种应用领域),采取模块化的编排形式,详细地介绍了液压系统原理图的分析技巧及步骤,包括了解系统,初步分析、整理和简化原理图,划分子系统,子系统分析等内容。

通过阅读此书,可以使你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液压这门神奇的技术。

本书适合液压技术初学者以及对液压系统原理图不太熟悉的业内读者使用,也可作为液压技术的培训用书以及广大液压技术爱好者的自学读物。

本书目录

模块一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方法及步骤

1.1概述

1.2了解系统

1.3粗略分析

1.4整理和简化油路

1.5将系统分解成子系统

1.6分析子系统

1.7确定子系统的连接关系

1.8总结系统特点

模块二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

2.1汽车起重机概述

2.2了解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

2.3初步分析整个液压系统

2.4整理和简化油路

2.5将系统分解成子系统

2.6分析各子系统

2.7子系统间连接关系分析

2.8总结整个系统特点及分析技巧

模块三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

3.1组合机床概述

3.2了解系统的工作任务和动作要求

3.3初步分析

3.4整理和简化油路

3.5划分子系统

3.5.1子系统划分及编号

3.5.2绘制子系统原理图

3.6分析各子系统

3.6.1滑台I子系统分析

3.6.2滑台Ⅱ子系统分析

3.6.3滑台Ⅲ子系统分析

3.6.4夹紧子系统分析

3.6.5定位子系统分析

3.6.6工件输送子系统分析

3.7子系统连接关系分析(子系统间连接关系)

3.8总结整个系统特点及分析技巧

3.8.1系统特点

3.8.2分析技巧

模块四推土机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

4.1推土机概述

4.2了解系统的工作任务和动作要求

4.3初步分析

4.3.1浏览整个系统

4.3.2模块划分

4.4分析各个模块的组成元件及功能

4.4.1转向泵模块

4.4.2转向马达模块

4.4.3旁通和压力控制模块

4.4.4工作泵模块

4.4.5工作装置(机具)阀组模块

4.4.6推土器模块

4.4.7裂土器模块

4.4.8转向先导阀模块

4.4.9油箱模块

4.5整理和简化油路

4.5.1缩短油路连线

4.5.2省略元件

4.5.3重新绘制原理图

4.5.4元件重新编号

4.6将系统分解成子系统

4.6.1子系统划分及命名

4.6.2绘制子系统原理图

4.7分析各子系统

4.7.1转向子系统分析

4.7.2裂土器子系统分析

4.7.3铲斗举升子系统分析

4.7.4铲斗倾斜子系统分析

4.8子系统连接关系分析

4.9总结整个系统特点及分析技巧

4.9.1系统特点

4.9.2分析技巧

模块五热压机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

5.1热压机概述

5.2了解热压机液压系统的工作任务和动作要求

5.3初步分析

5.3.1粗略浏览

5.3.2给元件编号

5.4整理和简化油路

5.4.1简化油路连线

5.4.2去掉不必要的元件

5.4.3使用等效元件

5.4.4绘制等效原理图

5.4.5给元件重新编号

5.5划分子系统

5.5.1子系统划分及编号

5.5.2绘制子系统原理图

5.6分析各子系统

5.6.1热压机子系统分析

5.6.2装板机子系统分析

5.6.3卸板机子系统分析

5.6.4推板器子系统分析

5.6.5挡板器子系统分析

5.6.6同步闭合子系统分析

5.6.7油源子系统分析

5.7分析子系统连接关系

5.8总结整个系统特点及分析技巧

5.8.1系统特点

5.8.2分析技巧

模块六炮塔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

6.1概述

6.2了解工作要求和动作循环

6.3初步分析

6.3.1确定系统的组成元件及功能

6.3.2特殊元件分析

6.3.3重新编号

6.4简化油路

6.4.1缩短油路连线

6.4.2去掉某些元件

6.4.3重新绘制油路

6.4.4给元件重新编号

6.5划分子系统

6.5.1子系统划分及编号

6.5.2绘制子系统原理图

6.6分析各子系统

6.6.1油源子系统分析

6.6.2高低子系统分析

6.6.3方位子系统分析

6.7子系统连接关系分析

6.8总结整个系统特点及分析技巧

6.8.1系统特点

6.8.2分析技巧

模块七遥控式装载机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

7.1概述

7.2了解系统

7.2.1工作机构的运动要求

7.2.2行走驱动

7.3初步分析

7.3.1粗略浏览

7.3.2简化油路

7.3.3重新编号

7.4划分子系统

7.4.1子系统划分及编号

7.4.2绘制子系统原理图

7.5分析各子系统

7.5.1油源子系统

7.5.2左侧行走驱动子系统

7.5.3铲斗举升子系统

7.5.4铲斗倾斜子系统

7.6子系统连接关系分析

7.7总结整个系统特点及分析技巧

7.7.1系统特点

7.7.2分析技巧

附录新标准液压图形符号

参考文献

模块一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方法及步骤

在液压技术的学习、交流及使用过程中,都离不开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因此能够正确而迅速的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无论对于液压设备的设计、分析及研究,还是液压装置的使用、维护及调整都是十分重要的。

采取正确的阅读方法以及必要的阅读步骤是正确而迅速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的关键,而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的使用和配合,为液压系统原理图的阅读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

本章着重介绍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的基本方法及步骤,在后续章节中,结合本章的基本阅读方法及步骤,对几个典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1.1概述

液压系统原理图是使用连线把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连接起来的一张简图,用来描述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要做到正确而又迅速的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首先要很好地掌握液压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各种液压元件(特别是各种液压阀和各种变量机构)的工作原理、功能和特性;熟悉各种液压系统各种基本回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基本性质;熟悉液压系统的各种控制方式;由于液压系统原理图是由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组成的,因此还要熟悉液压元件的标准图形符号。

其次要在实际工作中联系实际,多读多练,通过各种典型的液压系统,了解不同场合下各种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特点,以此为基础阅读新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如果在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时,系统图附有说明书,则根据说明书的介绍逐步看下去,这样能够比较容易地阅读清楚液压系统原理图所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如果所阅读的液压系统原理图没有配备说明书,只有一张液压图,或者在系统原理图上还附有工作循环表、电磁铁工作表或者其他简单的说明,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必要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步骤,通过分析各种元件的作用及油路的连通情况来弄清楚系统的工作原理。

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可以采取图1-1所示的步骤。

图1-1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步骤

图1-1所示的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过程中,应结合具体的系统原理图适当调整或简化分析步骤,使液压系统原理图的分析更加正确和迅速。

根据图1-1液压系统原理图的分析步骤,本章的后续内容将对各个分析步骤中应该采用的分析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且在后续的章节中结合的分析实例作进一步论述。

在下述情况下需要对液压系统原理图进行分析和阅读,不同情况下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的难易程度不同。

①新购液压系统设备的使用和操作。

在使用新购置的液压设备时,首先应阅读液压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液压系统原理图,了解液压设备的工作原理,以便更好地操作液压设备。

对于新购置的液压设备,其液压系统原理图、电气控制图以及使用说明书应该很齐全,因此在分析液压系统原理图时可结合其他文件进行阅读,因此在此种情况下,液压系统原理图的阅读是相对容易的。

②旧液压设备的维修。

使用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旧液压设备出现故障时,要对故障排查和维修,首先应阅读该设备的液压系统原理图,掌握该设备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旧液压设备的技术资料和说明书文件往往不会齐全,使用过程中会丢失某些资料,有可能只能够参考液压系统原理图(通常液压设备上都会留有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标牌),而没有电气控制图或说明书作辅助的参考,此时液压系统原理图的阅读会相对困难。

此外,在1993年新标准的国家标准规定的液压元件图形符号发布之前制造的液压设备,其原理图采用的是旧标准的液压元件图形符号,因此在阅读时存在新、旧标准图形符号转化的问题,增加了液压系统原理图阅读的难度。

③进口液压设备的国产化。

在消化和吸收进口液压设备的基础上,对进口设备进行国产化的设计时,首先应了解进口设备的工作原理。

此时,该进口液压设备可能配备了齐全的技术资料和说明文件,有时也可能会缺少某些技术文件,使液压系统原理图的阅读困难。

此外,进口液压设备的液压系统原理图中液压元件图形符号往往与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图形符号不同,存在国外标准图形符号和我国国家标准图形符号的转化问题。

④液压技术的学习和培训。

在学习液压技术的过程中或进行某些方面的液压技术培训中,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是很重要的学习阶段。

在学习或培训过程中遇到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往往都是典型的液压系统,在教科书或液压资料中往往能够找到详细的介绍资料,因此在学习或培训过程中,阅读典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时,能够找到相应的参考资料帮助阅读,相对容易。

1.2了解系统

在对给定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进行分析之前,对被分析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了解系统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要达到的工作要求以及要实现的动作循环。

了解系统的动作情况后,就能够按照系统的工作要求和动作循环,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去分析液压系统在工作原理上是如何满足液压设备的工作任务和动作循环的,从而分析清楚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如果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时,只有原理图,而没有其他技术资料或说明文件,则需要查找参考书、液压技术手册、期刊文献或其他同类液压设备的技术资料,也可向有关专家寻求帮助。

此外,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如果从参考资料上无法得到帮助,也可以借助现代化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寻求帮助。

有时有些液压系统原理图上会同时给出该液压系统要实现的动作循环,此时液压系统的分析就会相对容易,只要按照系统的动作循环,分析清楚不同动作情况下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即可。

1.2.1了解系统的工作任务

所有的液压设备都是为了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液压设备的应用场合不同,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也不同。

因此了解液压设备或系统的工作任务,最主要的是了解该设备的应用场合。

对于常用液压设备的液压系统,例如汽车起重机或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其应用场合和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往往是阅读者所熟悉的;但对于某些专用设备或者不常用的设备,则需要通过查找参考书或咨询有关专家,了解其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不同应用场合液压设备的工作任务如下:

①农牧渔业液压设备,完成农牧渔业操作机构的升降、折叠、回转动作,自行式机械的转向和行走驱动动作。

②冶金和建材行业液压设备。

完成轧制、锻打、挤压、送料等工作任务;

③交通运输行业液压设备,完成行走驱动、转向、摆舵、减振等工作任务;

④金属加工液压设备,完成铸造、焊接以及车、铣、刨、磨等机械加工任务;

⑤工程机械液压设备,完成搬运、吊装、挖掘、清理等工作任务以及实现行走驱动和转向动作;

⑥国防军事液压设备,完成跟踪目标、转向、定位、行走驱动等工作任务。

1.2.2了解系统的工作要求

对于所有的液压系统,设计或者使用过程中应该能够满足一些共同的工作要求,例如系统故障率高、节能、安全等要求。

同时不同的应用场合对于液压设备或系统也提出了不同的工作要求,液压系统原理图的设计就是为了使液压系统在工作原理上满足不同应用场合对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

例如组合机床液压系统要完成工件的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因此就要求液压系统能够以稳定的速度进给、实现循环往复的动作。

了解组合机床的这些工作要求后,才能进一步分析组合机床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从液压系统的操纵控制方式,可以把液压系统划分为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两类,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有各自不同的工作要求。

此外不同的应用场合又要求液压系统能够满足某些特殊的工作要求。

对于液压传动系统,通常有如下工作要求:

①能够实现过载保护;

②液压泵卸荷;

③工作平稳、换向冲击小;

④自动化程度高、实现自动循环;

⑤系统效率高、损失小,能够实现能源元件输出的能量与执行元件所需的能量匹配。

对于液压控制系统,除了具有上述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要求外,通常还应满足如下的工作要求:

①控制精度高;

②稳定性好;

③响应速度快。

不同的应用场合对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如下:

①农牧渔业液压设备,工作效率高、能量消耗少、具有一定的自动化程度、对农牧渔业产品的损害少;

②冶金和建材行业液压设备,输出力大,控制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能够适应高温、多尘的环境;

③交通运输行业液压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

④金属加工液压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循环、工作效率高、调速性能好、系统效率高;

⑤工程机械液压设备,占用空间少、效率高、发热少、安全性高、动作灵活、易于操纵、能够实现遥控操作;

⑥国防军事液压设备,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

1.2.3了解系统的工作循环

不同的工作任务要求液压系统能够完成不同的工作循环,了解液压系统要求完成的动作循环是分析液压系统原理图的关键,只有了解液压系统的动作循环才能依据动作循环,分析动作循环中各个动作过程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如果液压系统要完成的动作循环比较复杂,则往往把动作循环用动作循环图的形式表示,例如机床液压系统进给液压缸的动作可以表示为如图1-2所示的动作循环图,并且为了便于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通常把这一动作循环图与液压系统原理图绘制在同一幅图上。

如果液压系统原理图中没有给出动作循环图,可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任务推测出液压系统所要完成的动作循环,或者根据液压系统的经验知识,从同类系统其他设备的动作循环推测出该液压系统的动作循环,还可以查找有关资料,对液压系统的动作循环进行了解。

图1-2机床进给液压缸动作循环

往往同类设备要完成的动作循环是相类似的,例如金属切削加工设备的液压系统经常要完成的动作循环如图1-3所示,冶金行业压力液压设备要完成的动作循环如图1-4所示。

待分析的液压设备有可能不需要完成同类液压设备动作循环的所有环节,而只需完成其中的某些环节,因此需根据具体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进行具体的分析。

1.3粗略分析

粗略分析整个液压系统的步骤首先是浏览待分析液压系统原理图,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的复杂程度和组成元件的多少,决定是否对原理图进行进一步划分;如果组成元件多、系统复杂。

则首先把复杂系统划分为多个单元、模块或元件组;然后明确整个液压系统或各个单元的组成元件,判断那些元件是熟悉的常规元件,哪些元件是不熟悉的特殊元件。

其次,尽量弄清楚所有元件的功能及工作原理,以便根据系统的组成元件对复杂的液压系统进行分解,把复杂液压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再次是对液压系统原理图中的所有元件进行编号,以便根据元件编号给出液压系统原理图的分析说明及各个工作阶段中液压子系统的进油和回油路线。

1.3.1粗略浏览整个系统

粗略浏览整个液压系统的目的是确定液压系统的组成元件,根据液压系统的组成元件初步确定组成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

浏览整个液压系统原理图后,可以把组成所有元件按照能源元件、执行元件、控制调节元件以及辅助元件的顺序和分类列写出来。

如果液压系统的组成元件个数和种类较多,可以先把整个系统原理图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或元件组,然后再按照元件的种类分别列写各个模块的组成元件。

分解的原则是尽可能把同一类元件划分在一个元件组中,例如可以把变量泵变量控制系统中的所有元件与变量泵化为一个元件组。

有时复杂的液压系统原理图中有可能已经把元件划分成不同的模块,此时也可以按照已经划分好的模块列写各个模块的组成元件。

列写组成元件的目的是明确待分析的液压系统原理图中哪些元件是熟悉的元件,哪些是不熟悉的或不常用的元件,以便对元件的功能进行初步分析。

1.3.2分析元件功能

明确液压系统的组成元件后,应仔细了解原理图中各个液压元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弄清各个液压元件的类型、功用、性能甚至规格,其中尤其应重点分析不熟悉的元件和专用元件。

液压元件的类型和功能是容易从给出的液压系统原理图中分析清楚的,而液压元件的性能和规格有时无法直接从液压系统原理图中搞清楚,有可能还需要参考其他的说明文件。

分析各个组成元件的功能及用途时,如果原理图中有半结构图表示的液压元件或专用液压元件,首先应该分析这一部分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用途,其次分析能源元件和执行元件,然后分析控制元件(各类液压阀)以及各种控制装置和变量机构,最后分析辅助元件。

这也是有些参考书中提出的“先看两头、后看中间”,“先看主回路、后看辅助回路”的原则,所谓“两头”就是回路两头的能源元件和执行元件,“中间”是指能源元件和执行元件之间的控制调节元件。

分析元件功能的前提是熟悉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如果不熟悉液压系统的图形符号,可参考我国的GB/T786.1-1993国家标准,对照标准中的图形符号确定液压元件的名称和用途。

进口液压设备中的液压元件图形符号与我国标准存在一定差别,但差别不大。

对于熟悉的液压元件可根据元件的工作原理分析该元件在系统中的功能。

对于不熟悉的专用液压元件,可根据原理图中给出的该元件的图形符号,利用网络、参考书、期刊文献、手册、我国国家标准或国外标准查找有关的参考资料,搞清楚该元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如果找不到相关的参考资料,也可以根据液压系统原理图中给出的元件图形符号推断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虽然无法从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判断该元件的具体结构,但几乎所有的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都能够表现出该液压元件的功能及工作原理。

在液压系统原理图中,液压泵或液压马达和液压缸的图形符号往往是熟悉的,容易识别,而各种液压阀或液压辅助元件的图形符号有时有可能是不熟悉的。

但各种液压阀的图形符号与其功能和工作原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按照这一规律就能够推断出液压元件的功能。

例如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溢流阀的图形符号如图1-5所示,其中方框1表示溢流阀的阀体,箭头2表示溢流阀的阀芯,弹簧3代表溢流阀的调压弹簧,虚线4表示溢流阀的控制油,实线5表示溢流阀的进口,回油箱符号6表示溢流阀的出口直接接油箱。

图1-15溢流阀的图形符号图1-6三位四通换向阀图形符号

图1-5中代表阀芯的箭头与进油和回油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表示溢流阀阀芯处于使溢流阀关闭的位置,溢流阀控制油与弹簧同时作用在溢流阀阀芯的两侧,控制油是从溢流阀的进口引出的,因此溢流阀的开启由进口压力控制。

当进口压力达到溢流阀调压弹簧的调定压力时,溢流阀阀芯上端控制油产生的作用力大于下端弹簧的作用力,此时溢流阀处于使溢流阀的进、出油口连通的位置,表示溢流阀开启。

再如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图形符号如图1-6所示。

换向阀的图形符号有如下规律:

①方框表示阀体,同时也表示阀的工作位置,有几个方框就表示有几“位”;

②方框内的箭头表示通路处于接通状态,但箭头方向不一定表示流体的实际流动方向;

③方框内的符号“┷”或者“┯”表示该通路不通;

④方框外部连接的接口数有几个,就表示几“通”;

⑤通常,阀与系统连接的进口用字母P表示,阀与系统连接的出口用字母O(有时用T)表示,而阀与执行元件连接的通路用字母A、B等表示,有时在图形符号上用L表示泄漏口;

⑥三位换向阀中位的油路连通方式称为换向阀的中位机能。

换向阀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位置,通常呈现出阀的常态位,即阀芯未受到操纵力时所处的位置,图形符号中的中位是三位阀的常态位。

利用弹簧复位的二位阀则以靠近弹簧的方框内的通路状态为常态位。

绘制系统图时,通路一般应连接在换向阀的常态位上。

对于图1-6的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当操作手柄使阀芯向右移动时,换向阀工作在左位,油口P口接A口,B口接O口;当操作手柄使阀芯向左移动时,换向阀工作在右位,油口P口接B口,A口接O口;当操作手柄不动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阀工作在中位,该阀的中位机能为O型机能。

可见,从图1-5中溢流阀的图形符号和图1-6中换向阀的图形符号能够推断出该阀的工作原理。

1.3.3给元件重新编号

往往待分析的液压系统原理图中并没有对元件进行编号,或者有些元件给出了编号、有些元件没有编号,为了便于分析和说明,此时可以对液压系统原理图中所有元件进行重新编号。

此外,即使待分析的液压系统原理图中已经对所有元件进行了编号,为了分析方便,也可以采用有利于分析的方法对所有元件进行重新编号。

对元件进行重新编号时,最好采用相关元件进行相关编号的原则,使用字母或数字进行编号,例如为同一机构服务的元件可以采用相关的字母或数字进行编号,油源元件或同时为多个机构服务的元件可以单独编号。

图1-7为由进给和夹紧回路组成的某机床液压系统原理图,对原理图中各个元件进行重新编号,采用字母的编号方式和采用数字的编号方式分别如图1-8和图1-9所示。

图1-7待编号的机床液压系统原理图图1-8字母编号方式图1-9数字编号方式

图1-8中用字母把同一机构的服务的元件以及油源元件进行相关编号,字母采用各个机构的汉语拼音首字母。

图1-8表明,采用字母编号方式时,编号字数多,但从编号的字母能够很直观地看出该元件是为哪个机构服务的。

图1-9中采用数字编号方式,编号字数少,但从编号的数字不能够直观地看出该元件是为哪个机构服务的。

因此上述两种编号方法各有利弊。

1.4整理和简化油路

待分析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往往油路复杂,连线交错,因此对复杂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进行必要的整理和简化是十分必要的,将有助于提高液压系统原理图阅读的准确性和快速性。

在对原理图进行整理时,首先对原理图中油路进行整理,然后对原理图中的元件进行简化,其次对整个原理图的绘制方法进行变换。

1.4.1简化油路

为了使原理图的绘制整齐、美观,在待分析的液压系统原理图中往往把所有的供油和回油连线连接到一条总的供油线或是一条总的回油线上,这样就使得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油路连线交错,油路关系复杂,不易于分析。

因此,为使复杂的液压系统原理图简单明了、看上去清晰、易于阅读,通常采用缩短油路连线、采用单独供油或单独回油的油路连线、删除某些油路连线等方法,使复杂的液压系统得到简化。

例如图1-10(a)中液压系统原理图,如果缩短各个操纵阀的回油连线,使各个操纵阀的回油单独回油箱,如图1-10(b)所示,则系统原理图的油路连线交叉少,回路易于阅读。

图1-10简化油路连线的方法

1.4.2整理元件

对液压系统原理图中的液压元件进行整理或简化时,主要考虑去掉对系统动作原理影响不大的元件、合并重复出现的元件或元件组、用少量简单的元件符号代替复杂的元件符号。

在液压系统原理图中,有些只起到辅助作用,对整个液压系统的动作原理影响不大,此时可以考虑先记录下该类元件所起的辅助作用,然后删除这类元件,使系统原理尽可能简化。

液压系统中的辅助元件,例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