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6282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汽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docx

《汽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docx

汽车

目  录

2楼    新车使用保养攻略说明书中未强调的问题

1.冷车要不要预热后起步

2.多少公里才可拉高速    

3.新车什么时候做首保最好?

4.新车要不要去换更好点火花塞或其它?

5.有无必要加尾翼

6.铺塑料地毯好不好?

    

7.可不可以加音响和低音炮?

    

8.经常洗车打蜡好不好?

    

3楼    磨合期的注意事项    

1.提车(此类文章较多,请参照)    

2.行进间的磨合    

2.1.磨合初始期    

2.2.磨合中期    

2.3.磨合结束期    

4楼    冬季驾车如何防静电    

5楼    冬季怎样预热发动机    

1.起步时应注意什么?

2.手挡车应怎样选择挡位?

    

3.冬季车辆在道路行驶时怎样选择合适的路线,超车、转弯时又该注意哪些?

    

4.冬天踩刹车都会感觉硬,怎样踩刹车才能达到好的制动效果?

    

5.停车位置也要选择吗?

    

6楼    开车好习惯    

1.检车    

2.热车    

3.行车    

4.超车    

5.跟车    

6.停车    

7楼    养车好习惯    

1.动态保养    

2.静态保养    

8楼    升温除雾防干燥冬天巧用空调应这么做    

1.如何快速提升车内温度?

    

2.如何巧用汽车空调除雾?

    

3.车内开暖气如何防干燥?

    

9楼    养护知识-----如何正确选择车蜡    

1.根据车蜡的作用来选择。

    

2.根据漆面的质量来选择。

    

3.根据漆面的新旧来选择。

    

4.根据季节不同来选择。

    

5.根据车辆行驶环境选择。

    

10楼    四种车蜡的对比(SOFT99、龟博士、3M、帕坦汀)    

1.龟博士    

2.小日本的SOFT99    

3.3M蜡    

4.帕坦汀    

5.下面就比较一下使用中4者的区别吧    

6.使用建议:

    

11楼    关于乐车问题及注意事项!

(较为全面,1.7重要更新)    

1.现象:

共振的问题比较多,我的是1.6从来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2.现象:

当车速超过120KM/H时,车外的胎噪和风噪偏大。

    

3.现象:

大灯罩有被灼烧或是起泡的现象,而且好像较早一批1.4的乐风比较明显,后来的以及1.6的基本这种情况较少。

4.现象:

车门的密封条粘结的不是很紧,有部分压根没有粘胶,有时上下车时,衣服或是包上的带子挂扣之类很容易挂到密封胶。

我的车就已经被我挂起一条了。

(有图)    

5.现象:

后围估计是树脂材料,在倒车时小心不要蹭到了,尤其冬天还是比较麻烦的,我朋友的车后围已经蹭裂了。

    

6.现象:

车门处钢板较薄,且里面有部分是空心,轻轻抵那一部分就会凹进去。

平时使用时注意一下比较好,比如有些人总喜欢把大屁屁靠在那扇门上,时间长了是会为形的。

    

7.现象:

使用靠驾驶员这侧的杯架时,有可能会影响挂档,而且因为杯驾并不能完全紧固杯子,尤其是比较靠近腿,万一掉落塞到刹车踏板下,那是比较危险的。

据说有人曾发生这样的事情。

    

8.现象:

A柱、B柱、C柱感觉相对其它车有点宽,转弯并线时特别注意死角。

    

9.现象:

座位包裹性不好,长时间驾驶容易疲劳。

(个人感受)

10.现象:

个人感觉乐风车的方向盘转动角度相对小,转弯半径稍微偏大。

    

11.现象:

尾箱内顶部的密封包裹覆盖不好,有些机件和孔洞都暴露在外。

    

12.现象:

据有车友说后箱被撬,而且被撬痕迹不是特别厉害,不知是容易撬还是小偷手段高,但是提醒乐友注意后箱被撬!

    

13.现象:

新车买回来一段时间,总觉得雨刷不好使,刮不干净而且有声音。

    

14.现象:

乐风车的做工基本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但是细细看的话还是有许多接缝地方的缝隙较大……比如仪表盘盘面的下边缘,我看了几辆乐风车,这地方的缝隙都比较大。

有些人喜欢将一些小东西放在仪表盘盘面,小心掉到缝里。

还有中控台那个票据盒,在靠近乘员这边的下沿有一条不到1CM的缝,有一次放在里面的笔就掉到那里面,虽然没掉太深,但当时费了好大劲才弄出来。

等等。

    

15.现象:

有些TX觉得乐风悬挂一套偏软,但我觉得这也是为了舒适性的考虑,乐风车本来就是一款家庭经济车,别用它来体验速度与激情!

    

16.现象:

发动机的水温表反应感觉太迟钝,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种情况,我的感觉有时不能及时地反应水温。

    

17.现象:

铺完地胶,回装塑料壳及门边条时,如果地胶稍厚将不太好回装。

    

18.现象:

防盗系统报警只在三种情况下触发:

1车门被强行打开;2强行打开行李箱;3强行打开发动机舱盖。

但是玻璃出现状况或是车体其它部分出现问题时是不报警的。

    

19.提示:

时间屏的旁边有一个安全指示红灯,好多人说没见闪过,其实只有在使用遥控锁时那个灯才会亮,而且也只有用遥控锁门才能启动防盗系统。

1.6是这个样子,1.4就不知道了。

    

20.提示:

以前也有人讨论过乐风车是否会自动落锁,现在可以确定是可以的。

但如果要自动落锁必须有三个前提条件:

1当遥控钥匙解锁后,不开车门;2点火开关未接通;3行李箱盖未开启;4发动机舱盖未打开。

也就是说当你用遥控钥匙开锁后没有以上四个动作,那车门将会在30秒后自动重新锁定。

    

21.重要提示:

乐风车的遥控门锁使用滚动代码技术。

该技术可防止任何人记录从发射器发出的信息并使用该信息进入车辆。

这样虽然安全,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当发射器的信息与接收器的信息不同步时,将无法打开车门!

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在发射器按钮在车辆遥控范围以外按下255次后,所以大家在遥控范围以外不要闲得没事乱按解锁按钮!

切记!

    

22.提示:

防盗系统启动后,如果车门未关好、发动机舱盖未关好、后备箱盖未关好、钥匙未拨车会自动提示信号,所以大家下车后在上锁后也要注意一下是否该关的都关好了。

    

23.补充:

往后备箱里装东西的时候别碰伤那两个大喇叭了。

    

24.补充:

音响(尤其低音重的时候)驾驶侧的门易发生共振,到4S修理过,问题仍没有解决,技工说是设计的缺陷?

一、新车使用保养攻略说明书中未强调的问题

关于新车的使用和保养,我的意见还是主张以新车的使用说明书和保养手册为准,要熟悉其中的内容,一下子记不住,可以碰到问题时再去仔细翻阅。

我认为这两本书已经包含了所有你要注意的事项。

只有书上特别强调的你才需要去严格做到,书上没有特别强调的,你也不必惶惶不可终日,去四周打听、道听途说,最后自己也无所适从,倒底怎么办才好,自己也拿不定主意,要是最终听错了道听途说,结果还是害了自己的车。

说明书强调的注意事项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这里我讲讲说明书中不强调,而大家又普遍关心的问题;

1.冷车要不要预热后起步

这个问题在过去的老爷车中,答案是必须的。

大家在我过去的帖中已经知道了,汽车各配合部件因各材质的热涨系数不同,设计时是取95度左右的热涨系数来计算配合公差的,所以只有在这个温度环境中,配合最科学,磨损也就最小。

(另外:

雾化效果、电火时间等略)

但是现代车的用材和制造工艺已经基本解决了上述的弊端。

所以在说明书中自豪地写上了冷车就可马上起步。

但是,老的传统和习惯还是有很大的势力和影响,所以冷车能不能起步的争论始终是困惑我们的一个老问题。

  我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我的看法是:

在工程上立即造成损坏和缩短使用周期的损伤才叫作危害,然而危害是相对的,损伤才是绝对的,就如轮胎在路面上滚动,它就有损伤。

但是只要是正常滚动,这样的损伤就不会影响正常的使用周期。

发动机也一样,既然现在是说明书上说了,就应该相信冷车起步是不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使用周期。

冷车可以立即起步在我国大概还是七十年代末才出现的新事物,当时还把它作为一个新亮点来宣传。

可见冷车可以立即起步是种技术进步,也同样可以看出冷车立即起步对车的损伤是很大的。

因此我现在的观点是这样的:

如果要赶时间我会毫不犹豫地立即起步行驶,如果时间不是很急,我就热一下车,毕竟发动机不比轮胎,总希望它的寿命越长越好,故障概略越少越好。

那以热多久为最好呢?

因为每次的环境温度不一样,没固定不变的时间。

我是以水温表的指针刚一动为准,没必要等到指针动到标准位置。

因为等水温全部上来要有一个传导时间,指针刚一动就说明配合部分已经到了适合温度,接着是把多余的热量给冷却液散热,这就没必要浪费汽油而等它了。

2.多少公里才可拉高速

这个问题也和上面的热车问题一样,说明书上也没有明确地说。

换言之,没有明确地禁止就说明可以跑高速,过去老爷车不但强调不可以,而且还加了限速片强制性地不让你去跑,非要跑满规定里程后才能拆去限速片,从这个规定中也可看出新车跑高速也是种损伤。

原因是什么?

原因就是新车配合部分没有磨合,许多地方还是很紧,不适合新车立即跑高速。

现代车又解决了这个问题,有的车在出厂前还作过热磨合,基本上和走合期后的车一样,立即跑高速也无妨。

  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

不要硬性规定多少公里后才能跑高速,更不要规定多少公里后非要去跑高速,高速永远是种损伤,但也不要怕去跑高速,建议是二千公里后跑高速,但你有事赶时间在1000公里时跑过高速天就坍下来啦?

不会的,损伤不一定就是损害,能不跑就不跑,跑过了也不怕。

  但是这里要提的:

新车200公里内不宜跑高速,因为轮胎、刹车还没磨合,影响制动。

2000公里内最好还是避免跑高速,非跑不可时也最好不要长时间地连续跑,连续15分钟后跑一段非高速后再跑高速,当然这也是建议,同样对旧车也适合。

  无论新车和旧车,90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是最省油,也最省车。

但事实上做不到,日常中,90公里/小时的机会并不多,但我们平时能做的就是,尽量合理控制车速。

不要人为地过高或过低地去控制车速和转速,车没那么娇气、油耗也没有那么明显。

只有安全才是硬道理。

这里顺便要提一下:

有人给我提问说新车只有通过拉高速,日后才能跑得快。

我说那是无稽之谈,车跑多快是设计时决定的,不是日后拉出来的,千万不要去信。

3.新车什么时候做首保最好?

新车什么时候做首保,手册上都有了,为什么还要问呢?

原因就是爱车心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爱车受到更好地保养,以利车的长寿。

有很多人总爱在规定的里程不到就急着要去作首保,做例保、心里才踏实些。

我说没这必要,手册上规定的里程老实说已经是很保守了,你就是超过规定的里程的50%我看也没关系,当然你要“微观强调”,我也无话可说,但我可以回答你:

你就是天天去作保养,车也不见得寿命比我的车长多少,但你化的这些冤枉钱累积起来可以买台新的发动机。

这个道理同样也用于日后的例保。

至于用的机油是否一定要比厂方规定的档次要高才好?

我说如果高档次的机油价格不贵,那当然好,然而这个“好”字只有“性”的概念,没有“量”的概念。

你要问我用档次高的机油,发动机可多用几年?

我就答不上了。

因为影响发动机寿命的原因很多,而相对机油的档次高一点,哪简直是微不足道了。

这里强调的是不要道听途说,听别人介绍朝三暮四地去换机油的品牌,各品牌的机油有各不同的化学特性,经常混用、万一堵了油道可不是闹着玩的!

4.新车要不要去换更好点火花塞或其它?

有人问我:

新车要不要去换更好点火花塞、缸线、或其它,要不要去做隔音或换胎噪低的高级轮胎?

我的看法是:

不否认高挡产品的高性能,但汽车是个系统工程,不因为采用了某几个高挡产品就会使整车性能有所突飞猛进的提高。

不是么?

深圳的老寿星曾化了四五千换了四条高挡缸线,柏金火化塞、响喉(排气管)整个改造超过了一万元。

结果是什么呢?

很遗憾地告诉大家:

几年来汽车无力一直是他的心病,老头也为他费过不少心思。

(可以见过去的帖)。

当然这是个特例,有很多人会说,他换了柏金火化塞后汽车有力了,省油了。

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发动机有力倍数决不会是我8元钱一个火化塞的倍数。

省下的油也远远抵不上这个差价。

至于换低噪胎和做隔音,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例如米其林低噪胎确实是比我们的佳通轮胎的噪音要低,我用的就是米其林胎,这点体会还是有的,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奇瑞的发动机噪音严严实实地盖过了米其林胎,它的低噪优点一点也没突出,忧如老头穿了套低档的西装,却配了条名牌领带。

一点没有显示高贵。

相反,米其林低噪胎就如它用幼儿作的广告,这个广告设计者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

米其林低噪胎的胎面就象幼儿的皮肤——特别嫩!

我这个米其林低噪胎是人送的,想要我花二千元去买是不可能的。

至于做隔音我也不主张,而且还反对。

汽车静音处理不但是个系统工程,而且还是个要求特高的系统工程。

静音处理的重点是事先消除和减少噪音源,不是仅仅用隔音材料事后去挡木以成舟形成了的噪音。

当然,用隔音材料去挡噪音会有一点效果,然而你的代价是对车从面板开始,大卸八块、对所有的内装饰要伤筋动骨,整个过程对于爱车心切的人来说简直是惨不忍睹。

至于日后么,老噪音可能会低一点,新噪音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越来越多,我见过作过隔音这种车,不少都是三五年后莫名其妙的噪音车,而且这些噪音往往就是来源于室内,想找也找不到,简直就是不治之症,只能靠忍受来渡日。

5.有无必要加尾翼

尾翼又称尾风翼,最早见于装在高速赛车上,后来有些轿车生产厂也在部分三箱、两箱车上也有应用。

尾风翼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对于高速行驶的车辆确有稳定车辆尾部的作用,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汽车的风阻外形和设定车速要有个精确的配合,否则就是徒劳无益。

由于尾风翼的出现,引起了一部分车迷的注意和爱好,更重要的是一些做汽车装潢生意的老板认为这是个市场,而且大有可图。

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千姿百态的风翼可以选装,但有一个共同点:

没有一个尾风翼能适用于城市道路的常规车速,也不可能在高速时适应包罗万象的各种外形。

所以说;目前各种尾风翼只有欣赏价值,没有任何实用意义。

至于欣赏价值还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好看,有人认为难看。

6.铺塑料地毯好不好?

在南方叫铺塑料地毯,在北方叫加地胶。

塑料地毯耐湿而且打扫卫生又很方便,因此得到了大部分车主的青睐。

但是我们说家用轿车铺塑料地毯不好,原因是铺塑料地毯透气性不好。

汽车底盘最怕的是潮气,底盘一但破了防腐层(难以预计的各种原因)你铺了塑料地毯后,底盘锈烂的更快,又由于铺了塑料地毯后,你不容易看到,等到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

况且轿车底盘是和车架为一体的,代价特别大。

因此一般都建议用脚垫而不加地胶。

7.可不可以加音响和低音炮?

从汽车电器安全理论上说,是不允许擅自添加任何电器用具的。

原因就是汽车是个运动物体,它又用极易燃烧的汽油作为燃料,所以它的用电器和导线必须要有抗震和防爆、阻燃的要求。

但在实践中,有许多车都加了防盗器、倒车雷达、音响、低音炮、电台、GPS等等。

所以我们一定要按汽车用电的规范,不从电瓶直接取电,各接点接触要经受得住震动考验。

选用阻燃线、尽量不破坏原线束。

能装能不装的附加电器尽量不装,这里要提的是低音炮,低音炮一般都要加功放,而功放的瞬间电流都很大,这对电瓶来说是种很大的负担。

如果不启动发动机用低音炮,那么电瓶的电很快就会放完,放完了再充对电瓶是种极大的伤害。

8.经常洗车打蜡好不好?

经常洗车打蜡保持汽车的干净卫生当然好,但对发动机和车体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发动机不因为你把外表洗的很干净而故障率降低。

相反,如果经常用含有硷性的洗车液洗车,日后油漆会暗然无光。

我建议倒是常用鸡毛帚,用鸡毛帚掸灰效果比较好,特别是前挡玻璃的灰要是用雨刮去刮,那么一两次就可以把雨刮上胶条磨有微小的缺口,今后刮雨再也不干净了。

经常这样刮,还可以把前挡玻璃刮毛,这样只有换玻璃了。

对于汽车的使用和日常的保养,我的意见还是按说明书上说的去老老实实地做。

不要异想天开地去改装,因为插满凤凰毛的乌鸦还是乌鸦,不会变成凤凰。

如果有去改装的实力,我认为还不如把这点实力保存起来,为日后再买车时选个更高的挡次,怎么改装都赶不上原装的好!

二、   磨合期的注意事项

如何让爱车更好地度过磨合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本人查阅了一些资料加上个人在用车时的一些经验,与各位切磋。

1.提车(此类文章较多,请参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第一次,挑车并不是很重要(除非特殊情况,一般来说车辆出厂时的品质基本上相差不大),主要是观察外观、内饰、车门、后备箱(备胎)、随车工具、说明书、轮胎、机油、水等等,着车后听发动机声音有无杂音、灯光是否完好、手刹、电动升降玻璃、公里表(液晶显示无法自己调整,一般不超过80{不准确}公里)。

当交完一切苛捐杂税后准备把车开上街的时候,那心情,比进次洞房都差不到那儿去。

但这个时候一定要抑制一下自己的心情,因为从此时起,你已经开始在给车辆进行磨合了,另外没牌子的车辆,保险也不起作用,此时如果出现意外就不好了,就跟进了洞房还没干什么就被踢出来的感觉相去不远。

2.行进间的磨合

说到磨合,应该注意的事情还是比较多的。

这个时候,车辆内部的各个部件还处在比较“脆弱”的时期。

一般来说,车辆磨合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以及油耗的大小,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车走同样的路油耗却比别的车高的原因之一。

现在生产的汽车在出厂以前,均对发动机进行了冷磨处理,即发动机自身的磨合,但由于时间和成本的考虑,这段时间并不会太长,同时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原装发动机及原装变速器除外),磨合得不可能彻底,因此大家在初始磨合阶段还应注意对发动机的保护。

根据车型的不同,厂家要求的磨合期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为1500至3000公里(个别和进口车辆更长)。

为了便于理解,我(仅以磨合期为3000公里的车辆为例)将磨合期分为三个阶段:

磨合初始期、磨合中期和磨合结束期。

2.1.磨合初始期

爱车刚到手,新鲜劲儿还没过,恨不得开上车就不下来了,这是磨合大忌。

磨合初始期是指从零公里到五百公里这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各位应该辛苦些,每次出车以前都应对车辆进行检查。

首先是机油和水(特别是车下的地面上是否有漏出液体),其次是轮胎气压和轮毂,最后是电瓶和制动液。

着车时请注意,应先将钥匙拧到第二挡5到10秒钟,这时全车通电,机油泵、汽油泵开始工作。

如果马达点火正时准确的话,拧一次钥匙即可着车(注意:

电喷车着车不要踩油门),接着检查灯光仪表,听发动机各部件是否异响。

电喷车驻车预热时间不应过长,否则会造成气门积碳,一般是当水温表针开始上升的时候就可以行驶了。

但是此时由于发动机还未到达工作温度,应保持抵挡行驶(二挡不超过30公里/小时为宜)至水温正常(80-90度),然后转入高挡行驶。

前五百公里的车速应保持在车辆最高设计时速的1/2(70公里/小时)以内,首次行驶距离不超过50公里,而且在行驶时应在20至70公里/小时之间变化速度行驶,不要在同一个挡位上长时间行驶。

这时各位还要留心车内零件的工作情况:

挡位是否清晰、离合器行程是否合适、转向机响应是否及时,松开方向盘是否跑偏、车内外是否异响等等。

另外还要注意车辆不要满载、使用空调、急刹车(非要如此的话,应先踩下离合器)以及使用高挡位低速行驶或低挡位高速行驶等。

收车后,不要立即熄灭发动机,怠速10至20秒再灭车(如果是夜间应先关灯再灭车),此时需检查发动机声音是否正常、轮毂是否发热以防刹车蹄片抱死。

2.2.磨合中期

经过了五百公里的悉心照料,你的爱车也在渐渐变得强壮起来。

此时车辆的发动机、传动系、润滑系、冷却系、转向系,包括人与车之间的磨合(我一直认为车是会适应人的)已经初步完成。

金属表面开始形成坚硬的氧化膜,此时你可以稍微给你的爱车施加些“压力”,车速可以短时间提高到90公里(持续时间不要超过一分钟,这段时间仍不可急加速),目的是让发动机慢慢适应更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其它的要求与磨合初始期的要求基本一样。

当车辆公里数到了一千到一千五时,你就可以稳定的使用90-100公里/小时这个速度了。

在这个时候,建议大家做一次保养(不是首保),更换一次机油三滤、清洗油底壳,有条件的话,还要换转向机齿轮油和变速箱齿轮油(不是必须的),另外还要请师傅帮忙检查一些重要的外露螺栓(不一一赘述)。

自此以后你就可以踏踏实实使用到3000公里了,只是避免重载和车速太快,一般不超过最高车速和最高载重量的3/4就可以了。

还有,我比较反对磨合期出长途,一是油料品质得不到保证,二是车辆长距离行驶磨损较大,三是车万一抛在外地维修比较困难等。

仅代表个人意见。

说了半天机械保养和维护,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请大家也不要忽略:

那就是轮胎。

气压检查:

轮胎的气压应按照车厂的规定进行加气,平时应经常检查轮胎的气压,气压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轮胎的不正常磨损。

气压过高,会造成轮胎中间过度磨损;气过低,则会造成轮胎两侧过度磨损。

另外,轮胎的气压不正确,还会造成乘坐舒适性降低,转向沉重,刹车跑偏等故障。

2.3.磨合结束期

当车辆行驶公里数达到厂家规定的首保期限时,请大家按规定到指定地点进行保养,此时车辆容易出现的早期症状应如实向师傅反映(一定要客气哟,防止他说“就这样”一类的话)。

个别车辆出现的点火不准、缺缸、空调不制冷、跑偏、怠速不稳、转向机沉、减震异响、易熄火、离合器行程、发动机漏油或者是什么什么灯亮等等问题应在首保中得到解决,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有条件的话,还应做一次四轮定位、轮胎的动平衡、清洗电喷嘴和更换火花塞,另外由于长期在市内行驶,此时气门的积碳也可清理一下。

首保后,你的车辆应该变得非常轻快,心情随之豁然开朗,当然下一步的工作即将开始,即拉高速(实际上拉高速不如叫拉转速)。

有的人会问车辆一定就要拉高速吗?

不一定。

如果是老同志或MM开车永远开不到100,拉高速自然没多大用处,因为拉高速是新车为改善车辆在高转速时的行驶性能有一定作用的,为的是让发动机和车载电脑承受一下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以改善其高强度下的稳定性,降低高速行驶的发动机噪音。

(听说没有拉高速的车后来连提速都比较肉,但未经本人证实)但是,拉高速不要在首保之后立刻进行,应在正常行驶2000-3000公里后进行。

拉高速之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急提速。

除了一挡2000转以内换挡以外,其它挡位换挡应尽量延后,一般来说3000到3500转为宜,目的是为了气门逐渐适应全开状态,然后观察车辆各部件工作情况,反复做几次。

然后将车辆每挡(1挡除外)转速提升至4000-4500转,并保持30秒-1分钟。

挡位越高,可相应加长持续时间。

仔细观察车辆各部件工作情况,观察水温表。

也可以高挡位低挡位结合交替拉高,但有一点请注意,拉高速不等于拉极速,不要长时间超过设计时速。

实验证明,2K在4挡时就可以达到130公里/小时,不过别试,此时转速已经超过5500转,这个转速对发动机来说是有害的。

拉高速结束后,低速行驶10公里以上停车,怠速60秒,观察发动机、水温、轮毂有无异常。

曾经一位网友提出一个检验车辆磨合的方法,大家可以借鉴:

找一条平直的公路,在微风或无风的情况下,把车辆时速保持在50公里/小时,然后摘挡滑行直至停下,距离在600米以上说明车辆磨合较好。

车辆出了磨合期后,如果你经常是在市内行驶,还应不定期的跑跑高速,有利于消除积碳。

三、冬季驾车如何防静电

寒冷干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