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64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3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docx

言有尽而意无穷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本科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目:

——浅谈影视作品开放式结尾艺术

姓名:

345

学院:

动漫与传媒学院

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

班级:

10级2班

学号:

20100674

指导教师:

孙云宽

 

2014年6月11日

目录

摘要……………………………………………………………………………Ⅰ

Abstract………………………………………………………………………Ⅱ

前言……………………………………………………………………………1

一、普通结尾:

言且尽,意亦穷……………………………………………1

(一)封闭式结尾:

不够开放………………………………………………1

(二)循环式结尾:

不够准确………………………………………………2

二、开放式结尾:

言虽尽,意无穷…………………………………………2

(一)疑团重重………………………………………………………………3

(二)新的挑战………………………………………………………………3

(三)何去何从………………………………………………………………4

三、言虽尽,意何以无穷?

——以毕业作品为例…………………………5

(一)欧•亨利式结尾推波助澜………………………………………………6

(二)开放式结局画龙点睛…………………………………………………6

结论……………………………………………………………………………7

参考文献………………………………………………………………………8

致谢……………………………………………………………………………9

言有尽而意无穷

——浅谈影视作品的开放式结尾艺术

广播电视编导2010级2班徐立

指导教师:

孙云宽

【摘要】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影视作品的片头结尾就是故事的开头和结尾,片头具有序幕和预示的作用,结尾则是结束对故事的讲述,片头和结尾都是影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拥有一个好的结尾,不仅仅能让故事给观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勾起观众对整个故事的遐想,因此经典的结尾往往对一部好的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就叙事结构上而言,影视作品结尾方式有多种,最常见的有封闭式、开放式、循环式等三种结尾方式。

而开放式结尾,能够让观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

结尾,是整部影视作品中观众最受关注的部分,影视作品结尾的好坏,对小说的情节是否完整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影视作品的结构是否完美。

本文通过对毕业作品《蓝色的跑鞋》的结尾进行分析,结合其他优秀作品的结尾艺术,探究影视作品如何结尾,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观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关键词】开放式结尾悬念影视作品回味

 

Statementsweremadebythefinitenessandinfinity

——Onthefeaturefilmopenendart

Class2,Grade2010,BroadcastingandTelevisionDirector,XuLi

Tutor:

SunYunkuan

【Abstract】Withtheinsandouts,endtoend,withknowledge,youcutcorners.Endtitlesoffeaturefilmsisthebeginningandendofthestory,hasaprologueandasignofthetitlerole,istoendattheendtotellstories,andisanintegralpartofthefilmattheendofthetitle.Haveagoodending,tomakethestoryleftadeepimpressiontotheaudience,toremindtheaudienceofthewholestoryofaftertaste,classicworksareoftenbetterattheendofpointclear.Onthenarrativestructure,featurefilmendthereareavarietyofways,themostcommonareclosed,open,threewaysattheendofthecycle.Openendthatletsaudienceeventthatcan,enjoy,playtheroleoffinishingtouch,Finitenessandinfinity,anddoingnothingatall.

Theend,it'sabouttheaudience'smostcloselywatchedpartofthefeaturefilms,featurefilmtheendofthegoodorbad,haveadirectimpactontheplotforthenoveliscomplete,anddirectlyrelatestothestructureofthefeaturefilmisperfect.Basedontheprojectanalysisoftheendofthebluerunningshoes,incombinationwithotheroutstandingworksofartattheend,explorehowthestoryended,toactasa"finishingtouch"roletotheaudience"speechandfinitenessandInfinity"feeling.

【Keywords】OpenendSuspenseFilmsAftertaste

前言

今年3月,香港著名导演彭发的作品大型惊悚悬材网络剧《探灵档案》上映。

该影视剧自上映以来点播率飙升,观众的评论异常火爆。

《探灵档案》之所以深受观众欢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结局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当观众还沉浸在其中的故事情节里面、继续品味动人的情节时,全集却已经结束了,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一开放式的结尾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观众纷纷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给《探灵档案》写续集,加尾巴。

有人认为都是陈侦探幻认想出来的,有人认为侦探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观众五花八门的答案,无不吸引着更多人竞相猜测和回应。

可见有一个好的结尾是一部影视作品的生命。

如果说“叙述的开端是一个问题的提出,那么其结尾便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当然并非所有的结局都只是一种期待的落空,那种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结尾本身就具有接受魅力”。

[]影视剧作该如何结尾?

这个问题人们从电影诞生时就被提上议题。

到今天逐渐转化成让整个电影文化来共同认定,答案只有一个——观众来评判。

一部电影的结尾如何虽然是由导演来决定,但是还必须接受文化的评判和观众的裁定,即观众对故事结局的关注程度以及对故事结束之后的遐想。

一、普通结尾:

言且尽,意亦穷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指出,艺术美的发展动力不在外部,而在其自身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统一。

[]让作者替观众总结整个故事,这就是结尾的作用。

而开放式结尾就是要调动观众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

共同挖掘影视作品的意旨。

[]言有尽,这个“尽”即是故事结尾。

影视作品结尾有多种方式结尾,最常见的有封闭式、开放式、循环式等三种结尾方式。

下面略做比较。

开放式结尾,就是在结尾处故意让故事情节中断,并通过制造较大矛盾冲突来设置悬念,从而造成剧情空白,留给观众充足的空间来进行想像。

(一)封闭式结尾:

不够开放

封闭式结尾就是在影视剧的结尾处有明确的故事结局。

如电视剧《亮剑》的结尾,给出了明确的结局:

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人从军事学院毕业,被授予少将军衔。

再如电视剧《雪豹》的结尾,日本无条件向中国军队投降,周卫国等人一行准备去东北受降。

在这两部抗战片中,两位“独立团团长”都是从刀山火海中走出来,整个剧中两位团长都是一次次出生入死:

李云龙被一发炮弹炸成重伤,周卫国在战斗中失去一条胳膊……他们也一次次地深入敌后,向观众讲述着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李云龙跟魏和尚化装深入敌后,成功解决掉日本宪兵队长平田一郎,利用其生日宴会的机会将其干掉;周卫国凭借其一口流利的日语,化装成日本军官,带领雪豹突击队炸掉了日军军火库,打掉了日军细菌武器试验基地……整个行动过程扣人心弦。

而观众最多关注的就是主人公的结局如何。

因此,大家都带着这个疑问,对故事的结局翘首以待。

当然,这两部片子给出的结局是圆满的。

与开放式结尾相比,结局虽然能够吸引观众,但是没用给观众自由想像的余地,告诉观众结果之后就随之结束,很容易是观众产生“看了过后就忘了”这种结果。

(二)循环式结尾:

不够准确

循环式结尾就是一个故事没用结局一直在开头和结局之间往复循环。

在《人猿星球》中,男主角在人猿星球上把赛德关入了母舰,可当他回到属于他时代的地球时,地球已经被猿类统治。

当男主角回到地球,猿已经征服了人类。

而这时的男主角又像是刚到未来人猿星球的时候一样,结尾又回到了开头,剧情可以再演绎一个轮回了这便是《人猿星球》这部电影的经典之处,即使整部影片中面目狰狞的猿人无处不在,但如果看明白了结尾的妙处,一定会拍案叫绝。

与《猩球崛起》相比,那早它十年的这部《人猿星球》以无解的循环式的结局,给现代的视觉系电影上了很好的一堂剧情课。

但是与封闭式结尾相比《人猿星球》并没有告诉观众猿人跟人类的矛盾冲突究竟在哪里,想要说明什么问题。

虽然两种结局都没有准确的结果,但是这种无解的循环式的结果,不容易让观众了解主题思想,甚至有的观众不明白剧情,对主题的理解很难产生误解。

2、开放式结尾:

言虽尽,意无穷

开放式结尾就是没有结尾的故事,让观众意犹未尽,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如《我是特种兵之子弹上膛》的结尾,主人公庄焱接到了命令,去解救被国际贩毒组织绑架的苗连长。

在小庄上了直升飞机之后,剧情随之结束,观众也不知道小庄这次的行动是否成功,留给了观众更多的想像余地。

再如《雪豹》姊妹篇《黑狐》的结局,一个字幕,告诉观众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做出了如何战略布局,然后本片主角方天翼站在党旗下,向观众庄严地敬礼,暗示着方天翼的独立团永远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至于后来将发生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至于后来方天翼带领的独立团怎样与日寇继续斗争,接下来将面对哪些挑战,给观众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感到回味无穷。

(一)疑团重重

故事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什么?

就是在结尾处解决开头所提出的问题。

这是大部分影视作品较为传统的思路。

而开放式结尾,开头仅仅是提出问题以及制造矛盾,在结局的时候这个矛盾和冲突并没有解决,观众是无法得到答案的。

下面以本山传媒集团的《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为例。

在《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中,每一部的结尾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结尾。

每一部里面,都采用多线式叙事方式,反映了当代新型农村生活。

但是每一部的结尾都有开放式的结局,比如王天来与李秋歌感情的悲欢离合,总是跌宕起伏,而且都在即将结局的时候出现感情问题;谢永强和王小蒙的感情纠葛不断,到了结尾只是相对缓和,但是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刘能和谢广坤是一对生死冤家;王长贵与谢大脚一直吵吵闹闹,王长贵去世后谢大脚将何去何从……这些都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结局。

这样,期待圆满大结局的观众可能会失望,把希望寄托在下一部。

比如在《乡村爱情圆舞曲》中,不能生育的王小蒙怀孕,但后来如何却不得而知;王香秀跟李大国虽然离婚,但是在结尾王香秀的怀孕使二人有了复婚的苗头……总体来说,《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每逢结局,都不会有个真正的结局,都要留下一定的悬念。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给观众留下充足的想像余地,而且也为了给下一部的播出做好铺垫。

正是因为《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每一部都有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才导致其多年来每一部的收视率都居高不下,同时也为写下一部曲打下基础。

(二)新的挑战

有的影视作品结尾,能够解决片头所提出的问题和矛盾,但是接着又会出现没有解决的新的矛盾和冲突,有一个“不了了之”的结果。

这样,又给观众留下了充足的想像空间。

《黑狐》的结局,一个字幕,告诉观众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军部重建,然后本片主角新四军独立团团长方天翼站在党旗下敬礼。

预示着方天翼带领他的独立团迎来了新的挑战,全剧终。

至于接下来方天翼将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我们不得而知。

方天翼的代号就是“黑狐”,他机智勇敢、嫉恶如仇、正直、讲义气。

方天翼出色地完成了特务处交给他的各项刺杀任务。

南京被日军占领后,方天翼与俞梅一同潜入南京搜集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罪证。

他所执行的任务,都是一些扣人心弦的高风险、高难度的任务,都是在日军戒备森严、号称“铜墙铁壁”的场所进行的。

因此整个片子显

得惊心动魄。

方天翼受在爱人俞梅的影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新四军新编一团副团长,并组建了特战队——黑狐突击队。

他率领黑狐突击队多次对日军进行渗透、袭扰,仅仅三个人趁黑夜深入敌后,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们机智勇敢,成功炸毁了虹桥机场……让日军闻风丧胆,充分展示他军事指挥上的造诣。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部重组,他又率部踏上新的征程。

图2.黑狐结尾

故事只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事,也没用众多不同的叙事声音,也没有跨越时空界限,只是从单一的的叙事视角来完成叙事,让过去与现在完全分离。

整部电视剧中,方天翼一次次执行的任务都是九死一生的任务。

在每一次任务成功完成后,接着又一个挑战展现在眼前。

似乎每一次任务对于方天翼来说都是有惊无险,这一点对于观众来说似乎已经预料到了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

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在日军浅田正雄联队的围剿下,“黑狐”突击队原来的队员几乎全部牺牲。

后重组“黑狐”突击队,消灭了坂田之助和浅田正雄。

但是,在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军部重组,方天翼带领他的独立团开始迎接着新的挑战,这个新的挑战是什么,他们将要面临什么样的敌人、什么样的困难,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战胜敌人,新组建的“黑狐”突击队能否经受住重重考验,这些都给观众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留下了更多的回味余地。

(三)何去何从

开放式结尾,不仅仅是要给观众留下回味的余地,更多的是要给观众更多的联想空间。

真正能够让观众感到“意无穷”的影视作品,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在浩如烟海的影视作品中一枝独秀,获得较高的评价。

这样,每当提起这部作品时候,在既能引起观众遐想的同时,设下悬念又能引起观众的回忆和思考,真正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接近尾声的剧情中,主人公何晨光喜欢的唐心怡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幸中了毒气变成了植物人;原被国际刑警通缉的要犯王亚东为将功补过,忍辱负重加入敌方队伍做中国警方卧底,后为了配合中国警方的整个的部署,壮烈牺牲,连自己新生的儿子都没见上一面;特战旅参谋长范天雷为救前妻而光荣牺牲……悲情充斥着整个故事结局。

“悲剧情节的发展过程就是克服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红细胞特别行动小组的特种兵们痛定思痛,但是他们正是在这种悲痛中逐渐成长起来。

范天雷一直在启迪何晨光,让他继承父亲的遗志,做最好的特种兵。

王艳兵在入伍之前就是一个社会青年,在特种兵队伍里经过了烈火的淬炼、不断成长之后,突然得知父亲原来是卧底警察,他真正了解父亲真正的高大形象,时刻为自己的父亲而骄傲,在他克服了身世上心结之后,受父亲影响,知道了真正的男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怎样承担。

范天雷的牺牲更让每一个人都明白:

为国奉献是一个特种兵的信念。

结尾给观众留下了几点悬念。

1、何晨光和唐心怡。

唐心怡变成了植物人,何晨光依然无微不至的照顾她,不离不弃。

结尾处,何晨光给坐在轮椅上的唐心怡戴上戒指之后,原本植物人的唐心怡居然有所反应,出现了恢复的迹象。

而后来如何,他们两人的爱情故事又会何去何从。

2、王艳兵的未来。

王艳兵由原来的一个社会青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特种兵,特别在大家知道了王艳兵父亲的英雄事迹之后,加上他的出色表现,王艳兵已经成为特战旅重点培养的对象。

至于王艳兵是否可以成为像他父亲一样的英雄,我们也不得而知。

3、林晓晓和她刚出生的孩子。

她的丈夫王亚东为了配合中国警方的整个的部署,壮烈牺牲,她们母子接下来将会怎样,何去何从,结尾也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4、范天雷牺牲后,红细胞特别行动小组将何去何从。

范天雷给红细胞特别行动小组树立了高大的形象,他虽然牺牲了,但是这位经历过无数次战斗的老兵已经成为红细胞特别行动小组全体成员心中的一座山峰,他的牺牲并不是山峰的倒塌,因为他没有牺牲,范天雷高大的形象已经成为特别行动组的一种精神,永远激励着年轻的中国士兵一往无前,为祖国和人民而战斗,真正成为一把国之利刃。

开放式结局在《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中的运用,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虽然故事讲完了,但是观众对剧情后面的遐想却不会结束。

开放式结局的运用,更多的是让观众们记住那些为了祖国的和平和人民幸福而牺牲自我的勇士们。

三、言虽尽,意何以无穷?

——以毕业作品为例

毕业作品《蓝色的跑鞋》主要讲述了兄弟二人在荣誉和利益面前对于情谊该该如何选择的故事。

王毅和赵强都是田径队的短跑队员,他们在一起训练且二人在一个宿舍生活,两人形影不离亲如兄弟。

但不久这样的状况却发生了不晓得改变,一次关乎到两人命运前途的比赛不仅赛出了兄弟俩面对情谊和荣耀时的态度。

也诠释了兄弟间的包容与真情。

王毅和赵强都是队里成绩突出的选手,而马上到来的一次大学生运动会更是他们二人期待已久的。

当他们得知在短跑项目上只能选拔一名选手参赛时,他们都非常痛苦。

为了公平,教练准备对他们进行一次成绩测试。

赵强知道,要战胜王毅不是简单的,而且这个比赛机会对于想要考体育大学研究生的王毅非常重要。

但是在女友的重压下,他在王毅跑鞋里塞了一块玻璃渣。

罪恶的虚荣心战胜了他们兄弟间的情义。

王毅受伤了,但王毅不敢和教练说,他怕教练取消他的比赛资格。

在测试成绩踏上起跑器时,脸上布满了汗水,而同样在起跑线上旁边的赵强满脸的坚定,他抱定了胜利的信心。

发令枪响了,没有什么奇迹可以发生。

后来赵强看到了血迹斑斑的鞋子想起他们曾经在一起美好的日子,他后悔了,知道自己错了。

王毅也原谅了他。

后来因其他短跑队有人弃权,王毅获得了本次大运会参赛资格,兄弟俩又开始并肩战斗了……

(一)欧•亨利式结尾推波助澜

在故事即将结尾时突然情节有了出人意料的变化,使主人公命运突然峰回路转,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就是欧•亨利式结尾。

毕业作品《蓝色的跑鞋》中,根据剧情发展,王毅去参加大学生运动会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按照规定,他在选拔赛中输给了赵强,直接淘汰出局。

本来王毅的实力比赵强略胜一筹,但是却因为赵强的故意陷害而不得不甘拜下风。

很多观众会对此感到惋惜,也许是对王毅怀才不遇的同情,也许是对赵强的卑劣行为的谴责。

王毅不能去参加大学生运动会,不仅仅意味着他这么多年的努力功亏一篑,还将意味着他与他所向往的东南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这一理想失之交臂。

这一点也许对于出身贫寒的王毅来说无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也给不少支持王毅的观众一种绝望之感。

特别是陷入绝望的王毅,还原谅了赵强,并且要一直陪他训练,给整个剧情加入了一个泪点。

在影片的结尾处,配上背景音乐《永远的兄弟》,将整个故事推向高潮,会让不少观众更为之感动。

就在王毅陷入绝境的时候,剧情峰回路转——李教练打电话通知王毅,其他短跑队有一名参赛选手因受伤弃权,又给了李教练一个参赛名额,王毅意外获得了大运会的参赛机会。

这对于很多支持王毅的观众来说,特别意外,剧情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无疑是喜出望外。

增强了故事情节的曲折性,让观众被情节深深吸引。

拥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并且能在结尾处有个出其不意地逆转,更能给观众猛然的心理一击,使观众在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对故事情节产生认同感,进而迫切期待着故事的结局。

[]

(二)开放式结局画龙点睛

在《蓝色的跑鞋》的结尾,有这样一个镜头:

大学生运动会比赛开始,裁判员的发令枪响起,随之影片立即结束。

这给观众又设下了一个悬念:

王毅和赵强都是短跑运动员中的佼佼者,他们狭路相逢,真正的结果会怎样;他们在高手林立的大学生运动会上,最终能够能否获得他们理想的成绩;王毅能否借大学生运动会的机会获得报考他向往的东南体育大学研究生……这一系列都是未知,这也给观众留下了充足的想像空间。

开放式结尾不仅仅是强化作品的艺术效果,而且不是对作品叙事的强行结束,更重要的是对影片故事的进一步扩展,至于如何拓展,要靠观众自己的想像,这就叫“言有尽而意无穷”。

图2.毕业作品《蓝色的跑鞋》结尾

 

结 论

电影的片头结尾是一部影片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片尾是对整部影视作品进行“画龙点睛”,开放式结局,让观众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结尾的处理上,当一个影视作品力求给观众一个圆满的结局时,应该考虑一下其现实意义,让观众感觉到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仍然要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之中,特别是在片尾出故意留有一点点寓意或者歧义,让观众觉得回味无穷,这样观众才会觉得故事没有结束,它是继续发展的。

结尾是叙述艺术中重要的一项。

“我们渴望简单的结尾,我们不希望在影视作品的结尾处看到一个故事的结束,而是希望看到一个全新的故事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

言有尽而意无穷,故事虽然讲完了,剩下的留给观众。

参考文献

[1]孙云宽.《黑格尔悲剧理论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0-8-1.

[2]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庸》中华书局2006-9-1.

[3]毛信德.《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演说词汇编》南昌: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927.

[4]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1.

[5]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北京:

中目埘外翻译出版社,2002:

255.

[6]伊哈布·哈桑.《后现代主义的突破》[M].兰州:

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

22.

[7]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8.

[8]邹广胜.《读者的主体性与文本的主体性》.外国文学研究,2001第4期:

5.

[9]Mckay,Nellie.AnInterviewWithToniMorrison.ToniMorris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astandPresent.Ed.HenryLouisGates,Jr.andK.A.Appiah.NewYork:

Amistad。

1993:

396.

[10]托·莫里森.《宠儿》[M].海南出版社,2006.

[11]Davis。

Christina.InterviewwithToniMorrison[M].GatesandAppiah,1998:

261

[12]盖利肖.《小说写作技巧十二讲》[M].北京:

月文艺出版社,1987

[13]李洁平,张福勇《<宠儿>开放式结尾之艺术魅力》.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致 谢

在作为应届毕业生即将毕业之时,我由衷的感谢四年大学生活给予过我帮助的老师与同学。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

尤其要强烈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孙云宽博士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

另外,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