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6553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docx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化学方程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两条原则,能初步掌握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配合阅读。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2.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是相等的呢?

(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说明。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映出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

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化学方程式。

〔板书〕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设疑〕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否只要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就可以呢?

请看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板书〕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改成化学式)

P+O2P2O5

〔组织讨论〕这个式子能称为化学方程式吗?

为什么?

(由学生回答。

怎样才能把上式改为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提问〕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具体的书写步骤是怎样的?

〔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然后指定学生回答问题。

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板书〕1.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

P+O2─P2O5

2.配平化学方程式用最小公倍数法确定系数。

(根据是质量守恒守律)。

把短线改等号。

4P+5O2===2P2O5

3.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4P+5O22P2O5

(介绍“△”’“↑”“↓”等符号表示的意义,及“↑”“↓”符号的使用范围)。

〔讲解〕反应条件常见的有:

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号的使用范围:

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强调要防止随意乱标)

〔板书〕例如:

CuSO4+2NaOH===Na2SO4+Cu(OH)2↓

〔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步骤(韵语)

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

写好化学式,方程要配平

短线改等号,条件要注明

生成气体或沉淀,上下箭头来分清。

强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和难点是方程式的配平,并要注意其规范化。

〔板书〕三、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和读法

〔讲解〕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讲解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质和量方面的涵义

〔板书〕4P+5O22P2O5

质的方面:

量的方面:

〔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可以用于化学计算,这将在下一节讲。

〔总结〕略

化学方程式教案(B)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并通过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2.使学生能正确书写并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书写和配平。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教学过程

〔提问〕请学生用微观说法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讲述〕我们已经学过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的过程,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那么什么叫做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例〕C+O2CO2

〔读法〕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提问〕怎样才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l.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

〔板书〕P+O2→P2O5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通过配平的方法建立方程式,使两边原子个数相等。

〔注意〕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配平。

确定系数,符号连结。

〔板书〕4P+5O22P2O5

〔注意〕△表示点燃或加热、高温。

催化剂等条件须注在等号上方。

若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态物质化学式右边注上“↑”;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而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CuSO4+2NaOH=Na2SO4+Cu(OH)2↓

〔练习〕

1.下列方程式是否正确

KMnO4===K2MnO4+MnO2+O2

错误①没配平②没标条件③O2后没有打↑

C2H2+O2CO2+H2O

错误没配平

2HgO2Hg+O2↑正确

Zn+CuSO4===Cu↓+ZnSO4

错误Cu后不应标↓。

2.课本有关习题

 

化学方程式——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中学化学的十大记忆方法

中学化学的十大记忆方法

一、简化记忆法

这是记忆化学实验的主要步骤的有效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关键的字或词组成一句精炼的话来记忆。

如:

用六个字组成:

“一点、二通、三加热”,这一句话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大大简化了记忆量。

二、理解记忆法

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总结,找出内在联系及规律,然后记忆这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如:

在记忆元素符号、分子式、原子等概念,必须在理解的意义前提下去记忆。

三、趣味记忆法

为了分散难点,提高兴趣,要采用趣味记忆方法来记忆有关的化学知识。

如: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要诀可用:

“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

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

四、重复记忆法

要利用必要的重复来加深记忆事物的印象也是跟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方法,所以在记住某些知识时常常用默默重复、叙述再现方法来加深印象。

五、编顺口溜记忆法

六、归类记忆法

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类,抓住特征。

如:

记各种酸的性质时,首先归类,记住酸的'通性,加上常见的几种酸的特点,就能知道酸的化学性质。

七、对比记忆法

对新旧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八、联想记忆法

九、关键字词记忆法

这是记忆概念有效方法之一,在理解基础上找出概念中几个关键字或词来记忆整个概念,如:

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二不变)这一催化剂的内涵可用:

“一变二不变”几个关键字来记忆。

十、知识网络记忆法

用表格或图示进行归纳、整理,使看似零散的知识结成网络。

学化学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

学化学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总结范文

23-25日,全国和省中学化学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在金华市第一中学开展,共有来自全省各地区的12所中学教师代表参加优质课比赛。

湖州市各个中学都有教师代表参加了听课,下面我把本次活动记录总结如下:

1、情况简介

在优质课评比活动之前,大会请来了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祖浩教授,做了一个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改革重点及实施中的问题探讨”专题报告,他就21世纪高中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本次活动共分两个小组同时进行,我于24日下午和25日上午共听了第一组的6堂课,内容是有关“氯气”两堂课、“电解”一堂课、“乙炔”三堂课,由于两个小组是同时上课的,另外小组的课没听,内容也是上述三个。

2、活动收获

通过听取王教授的报告,获得了很多的`信息,比如,在目前的化学学科论文中,存在着关于“课堂教学”的内容过多,而有关“定量数据处理”和“通过实验来探究”等方面的文章却相对较少,对于指导化学课程的论文写作很有指导意义。

另外,王教授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说在现在的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老师经常引用一些化学药品的中毒事件,造成学生对化学的情感是不积极向上的,提到化学就想到中毒或爆炸,他提出应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积极情感,化学有很多正面的例子和生活实例。

另外,来自全省的优秀青年教师所上的优质课也给人很大的启发,在课堂组织和调动上,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尤其是在这次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宁波二中范彬彬老师,她的课堂组织受到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她把化学反应和学生游戏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

3、启发和反思

听了王教授的报告,在我了解了新课程改革情况介绍以后,我充分的认识到老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感受化学,首先老师自己要学会,以往通过化学污染或中毒事件来进行化学引课的做法要有及时改正,并注意和新课程改革的衔接。

对比自己的课堂教学和所观摩的省优质课,我觉得自己要反思的实在太多,包括课堂的任何细节问题,都要精心设计。

初中化学期末竞赛模拟试题之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初中化学期末竞赛模拟试题之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初中化学期末竞赛模拟试题练习:

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二)

1.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采取以下操作步骤:

①装入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③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倒入稀盐酸。

则正确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填序号)。

思路解析:

此题考查制取二氧化碳操作步骤。

答案:

③①④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B.石灰石和稀盐酸

C.大理石和稀硫酸D.大理石和浓盐酸

思路解析:

选择一种物质的实验室制法,不仅要考虑其理论上是否可行,还要考虑反应速率是否适度,操作上是否简便,价格是否合算,生成物的纯度等诸多因素,并非所有能生成该物质的反应都可以作为制备方法。

答案:

B

同学们上面的试题很不错吧,在完成题目之后一定要仔细的看看答案的思路解析,分析他们的答题方向。

初三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简答题)

关于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的知识内容讲解,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下面的练习知识。

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

简答题

36.用纯净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新生成的铜由红色又变为黑色,正确

37.如右图所示,沿烧杯壁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

38.暴露在空气中较长时间的氢氧化钠固体滴加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

39.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右图所示。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

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

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某同学收集一试管氢气,按右图所示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

火焰,移开拇指点火,检验氢气的纯度,结果没有听到任何声

音,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简答题:

36.⑴先熄灭酒精灯;⑵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

37.⑴CO2不支持燃烧;⑵CO2本身不燃烧;⑶CO2比空气重(密度比空气大)

38.⑴2NaOH+CO2→Na2CO3+H2O;⑵Na2CO3+2HCl→2NaCl+H2O+CO2↑

39.⑴O2有助燃性;⑵O2比空气重(密度比空气大)

40.氢气密度比空气小,试管口向上时,移开拇指,氢气很快逃逸(或氢气纯度过低)

初三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填空题)

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是对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的学习,供大家完成哦。

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

填空题

26.某同学用已调零点的天平称量药品时,错将称量药品放在了右盘,10g砝码放在了左盘,游码移至0。

2g处,天平达到平衡,那么被称量药品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g。

27.混有少量氢氧化钠的氯化钠固体,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现欲除去杂质,只需用一种试剂是_______。

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硝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和硝酸钡杂质,除去氯化钠可选用________溶液。

除去硝酸钡可选用________溶液。

29.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和H2,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的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和无水硫酸铜时,依次出现石灰水变浑浊,氧化铜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的现象。

由此可以推断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

30.已知(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室制氨气可以和制__________装置相同

⑵氨气可以用___________法收集,收集氨气的集气瓶必须十分干燥,这是因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现欲制取并收集一瓶氨气,除已有试管、带导气管的橡皮塞、铁架台(附铁夹)外,要完成该实验,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以下实验过程和现象,判断该混合溶液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

3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NaCl、CaCl2、Na2SO4、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⑴将白色粉末放入足量的水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⑵向得到的无色澄清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⑶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并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根据以上实验可知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

33.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⑴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内黑色固体逐渐变为_______色,试管口有_____________生成。

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欲完成此实验,实验室仅提供以下实验用品(数量不限):

稀硫酸、氧化铜、锌粒

试管、烧杯、药匙、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漏斗、带导气管的单孔塞、玻璃导管、橡皮赛

滤纸、火柴、纸槽

学生甲认为这个实验不能完成,学生乙认为这个实验可以完成。

试分析:

学生甲遇到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完成了此实验。

34.试根据下图回答(a-g为接口代号,A-E为装置代号):

⑴写出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⑵制取氢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应选用的装置___________

⑶当用浓盐酸跟锌粒反应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氢气时,装置的接口顺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为了验证溶液中一定含有,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甲⑴在一只试管中取溶液2mL,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⑵再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乙⑴在一只试管中取溶液2mL,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⑵再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请评价:

上面两个方案中_______学生的方案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6.9。

8

27.HCl有无色气泡产生

28.AgNO3Na2SO4

29.CO2,H2CO

30.⑴O2

⑵向下排空气氨气极易溶于水

⑶酒精灯、集气瓶

31.Na2CO3、Na2SO4NaCl

32.Na2SO4、K2CO3CuSO4、CaCl2NaCl

33.⑴红无色液滴

⑵H2+CuO2Cu+H2O

⑶无酒精灯点燃氢气加热

34.⑴试管长颈漏斗

⑵BDE

⑶b→gf→ed→c

35.甲甲方案中白色沉淀可能是Ba2SO4或AgCl,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以上对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的知识练习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讲解的知识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更好。

初三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多选题)

关于初三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下面的多选题目。

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

多选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21.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中,不可行的是()

A.稀盐酸与铜反应制氢气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制二氧化碳D.稀硫酸与锌反应制氢气

22.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硫酸B.稀盐酸C.氯化钙溶液D.氢氧化钡溶液

23.某学生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

5mL水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的质量为16。

7g

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

5%

24.遇到下列情况,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不慎滴在手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水浇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不可以让试管口对着自己和旁人

C.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

答案:

ACBCBCD

上面对初三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的练习学习,同学们都已经能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上面的知识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哦。

初三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选择题)

下面是针对化学实验出的专项测试题,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单选题。

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气体既能用浓H2SO4干燥,又能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A.H2B.HClC.CO2D.SO2

2.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区别开,该试剂是()

A.石蕊试液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D.氯化铁溶液

3.只用一种试剂鉴别硝酸银、氯化钡、碳酸钠三种无色溶液,可选()

A.氯化钙溶液B.稀盐酸

C.稀硝酸D.硝酸钠溶液

4.分离下列混合物时,按溶解、过滤、蒸发、洗涤的顺序进行操作的是()

A、硝酸钾中混有氯化钠B、铜和氧化铜粉末

C、酒精和水D、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5.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A.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滴入紫色石蕊试液D.将燃着的木条移至集气瓶口

6.鉴别空气、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7.鉴别H2和CO的最佳方法是()

A.通入水中B.通入澄清石灰水

C.检验燃烧后的产物D.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8.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切实可行的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D.将混合气体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9.在实验室用下列方法制取两瓶气体,其中可行又快捷的是()

A.燃烧天然气制CO2B.加热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O2

C.用电解水的方法制H2、O2D.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CO2

10.下列制取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A.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B.用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制氢氧化钠

C.用铜和稀硫酸制氢气D.用铁和稀盐酸制氯化铁

11.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采用固体FeS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据此判断,下列装置可用于制取硫化氢气体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B.木炭还原氧化铜的装置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D.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

12.下列不能用于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是()

A.燃着的木条B.颜色、气味

C.紫色石蕊试液D.澄清石灰水

13.NO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

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排水取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A.④③②①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

15.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B.氯化钙溶液

C.二氧化碳气体D.澄清石灰水

16.有四种固体:

CuSO4、Na2CO3、BaCO3、NaNO3,用下列试剂中的一种经过一步实验操作即可将他们鉴别,此试剂是()

A.H2OB.H2SO4溶液

C.NaCl溶液D.NaOH溶液

17.除去混在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选择的试剂(括号内的物质)合理的是()

A.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钡(H2SO4)

B.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铜(BaCl2)

C.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稀HCl)

D.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氢氧化钠(HNO3)

18.下列物质附在玻璃仪器的内壁,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饱和石灰水后留下白色固体的试剂瓶

B.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残留在试管壁上的红褐色固体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玻璃管内留下的固体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红色固体

19.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

A.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加微热、过滤、洗涤

B.加强热或在空气中灼烧

C.加适量的水,加热、过滤、洗涤

D.加适量的'稀硫酸,加微热,蒸发、洗涤

20.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并得到中性的氯化钙溶液,在没有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A.纯碱B.生石灰C.熟石灰D.石灰石粉末

答案:

ABBDDDCCBBCBADDBCDAD

相信上面对化学实验专项测试题的练习学习,同学们都已经能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上面的题目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更好。

初三化学试题: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选择题)

下面是对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的相关选择题目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4.把一定量的热水倒入适量的冷水中,冷水吸收了5000J的热量,那么()

A.热水的内能一定减少了5000JB.热水一定放出了5000J的热量

C.冷水的热量增加了5000JD.热水的内能至少减少了5000J

5.一个物体的内能是指()

A.单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B.少数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C.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

D.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

6.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B.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C.0℃的物体内能为零

D.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增加

7.冬天,家中的热水瓶常常会出现跳塞现象,这是由于()

A.瓶内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