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866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docx

一课一帖司马光文档资料

一课一帖:

司马光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课前透视:

司马光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

这篇课文讲的是他七岁的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

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利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感召作用。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相对熟悉,但是城乡学生会存在差别,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突出以读为主的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同时应结合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挂图或课文故事的VCD、课件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

这节课我们来拜访一位古人,他是谁呢?

(板书:

司马光),这个人你了解吗?

相机教认生字“司”,介绍复姓“司马”以及司马光。

(创设谈话情境,引发提问,组织学生谈话交流,了解学生对人物及课文内容的感知,为新课展开做铺垫。

2、观察:

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把观察与谈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质疑,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对话平台:

自读:

(扫清字词障碍,打下读悟基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培养自我读书能力,确保读书活动有效,应该从一点一滴抓起。

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识字(多种方法巩固识字,促进学生记忆。

1、同桌利用字卡,互读检测。

借助“我会认”和“我会写”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2、开火车读生字,读词语。

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强调重点字“玩、司”的读音,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课标指出:

识字和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二年级语文教育的重点。

多形式的识字与交流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写字(突出重点字的指导,培养良好写字习惯。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会写”中的六个字,发现六个字的规律:

左右结构。

组织学生讨论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

2、自由练写,教师有意识地指导难点字:

如“那、都”两字中的“右双耳”的写法。

3、书写展示,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

(课标指出: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扎扎实实的加强写字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讨论(读书交流,理清故事内容。

1、指名分段读文,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如:

小孩子是怎样掉时缸里的?

当时情况怎样?

是谁救了他?

是怎样救的?

等。

2、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懂的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自读交流的优势,实现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阅读、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导入(自然引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司马光是个聪明、机智的孩子,那么在救小伙伴的过程中,他是怎样表现的?

这节课让我们来更加深入地阅读课文。

读议(通过读书,想像讨论。

1、自由读文,引导学生体会那口水缸在哪?

是什么样的水缸?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相关的语句,以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

2、观察插图,认真读书,想像思考: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破”缸救小朋友?

教师相机引志学生想像:

小孩子落水的情景和他落水后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融观察、想像、朗读、表达于一体,以读促思,以读悟情,进面初步体会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读演(读书体会,表演,感悟司马光的勇敢。

1、引导学生阅读“怎样救”的段落,画出相关的句子及重点词语,如:

“没有慌”“使劲砸”“几下子”等。

重点体会读一读。

2、组织学生表演体会司马光救小伙伴时的表情动作,同学之间互相评议,也可组织学生在读4、5节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掉进缸的小孩、其他小伙伴、司马光),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体会。

(阅读与表演的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最阅读能力,促进了他们对课文及人物品质的感悟。

背诵(练习背诵,促进积累。

1、采用自由背诵、小组比赛、师生共背等形式,练习背诵。

2、同学之间互相配合检查背诵情况。

互相评议。

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引发想像,深化认识,拓展思维。

1、从司马光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请你对司马光或那个被救的小朋友说句话。

2、如果你在场,你还会有什么方法救那个小朋友吗?

组织学生讨论表达。

3、假如你身边发生了意外的事,你会怎么办?

(如:

一家长到校想要把一名同学带走,而老师不在怎么办?

在热闹的大街上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办?

(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想像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并对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形成起到指引作用。

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

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注意引导学生的把句子说通顺,把意思表达清楚。

司马光:

(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宝元二年进士,官至左仆射兼门下待郎。

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

司马光从政近五十年,对北宋的国计民生、典章制度发表过不少独特的见解。

诸如虚心纳谏、崇尚务实、注意民心、知人善用等治国主张,长期不懈地编纂《资治通鉴》,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史学史上一座高耸的丰碑,为历代统治者所借鉴。

自古光山山水素有“浮光熠彩”之誉,所以县名也以“光山”命名。

又因司马光在光山出生,故其父为其取名为“光”。

司马光为其出生地光山县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古往今来,光山人民无不以此为自豪。

对于司马光这样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光山人自然给予更多的挚爱,自宋代以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弄巷、水井、书院随处可见;为他建词立碑、题诗、作记,更是代不乏人。

宋时,光山县署在东北大街(现司马光大道与正大街交叉口的东段)的路北。

明代初,县署迁移,遗址被改建为学宫(现为司马光宾馆)。

原署内有一口水井,司马光出生满三天时,用这口井的水洗浴(光山当地风俗,叫“洗三”)。

后来这口井被叫做“司马光井”,简称“司马井”,迄今仍完好存在,另外,世人皆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司马光砸缸新传

天气晴朗,司马光和一大群孩子一起出去玩,路上,有一位孩子提议大伙来玩捉迷藏,输的人要翻跟斗,大家都同意了。

“石头剪子布!

“哇!

司马光你输啦!

你来抓!

说完,孩子们一下没了踪影,藏得非常隐秘,只有一个躲在假山后面的孩子在探头探脑地张望,可一不留神,“扑通”一声掉进了缸里。

大家闻声而来,不由得着急了,在那儿议论纷纷,有的说想把水舀干;有的则慌张得不得了,询问是否要叫大人过来。

只有司马光镇定自若,只听他大喝一声:

“慢!

”说着就拿起大石头砸去。

他知道,时间紧迫,不能让人离水,就让水离人。

一,二……

“等一下!

等一下!

”村长闻讯赶来对司马光说:

“孩子,缸砸不得!

这是咱地区的利税大户。

”司马光定睛一看,缸上印着“酒”这个字。

村长对司马光搬出了“地方保护主义理论”:

“虽然是假酒,但咱们得靠它谋生哪,孩子死了不要紧,酒才是最重要的……”

面对这样的场面,如果你是司马光,你该怎么办?

的确,这真是现代社会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生命与财产,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20《司马光》(第一教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积累一些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启发学生遇到问题时,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品格。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并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揭题走近人物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

(板书课题,让学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产生亲近感,并从中认识生字“司”)

2.司马光自我介绍:

我是古时候的宋朝人,姓司马,名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呢!

(1)听了他的自我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相机指导了解复姓,理解“古时候”)

(2)把写这个意思的句子读读。

(出示第一自然段)

(3)对司马光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鼓励质疑,梳理问题,板书:

事?

人?

3.司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来和我们见面,如果我们想要认识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从读懂课文开始。

二、初读观察人物

1.自读课文:

边看插图边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多读几遍,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交流会认的生字,挑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相互读读评评。

三、朗读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

看图,这里谁是司马光?

你是怎样认出他的?

2.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

(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和同伴玩:

出示:

有一回,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机动)

△砸缸救人(重点):

出示第五自然段

(1)自己读读,根据句子的意思你会做做动作吗?

(2)讨论:

你学着司马光做了什么动作?

(师走到学生群中,询问了解学情)

(3)情景感悟:

请一学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这样的动作想说“砸”是什么意思?

其余学生再作补充。

②通过朗读体会,让学生提建议怎样把砸这个动作做得再好些。

(如要举双手,要对准了,要用力等)

(4)司马光这样用力砸,想干什么?

(想砸缸──想救人)

①引入学习第3自然段,得出结论:

这时候不救人,一件危险的事就要发生了。

②指导读出担心、焦急的语气。

(5)司马光举起石头砸缸时,心里怎么样?

对照别的小朋友的表现,说说怎样做是“慌”了?

①结合学习第4自然段,了解哭的、叫的、喊的、跑的都是慌的表现。

②想象一下,他们慌张的时候会一边哭一边喊些什么?

③读出他们慌的样子来。

(6)继续探寻司马光心理,他不喊不叫不慌,砸缸之前在想什么呢?

(7)小结:

原来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

司马光的这口缸砸得好!

(8)了解结果,引读第6自然段。

(9)学着司马光的样子,把他遇事不慌、奋力救人的心情和样子读出来。

3.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4.从他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小朋友?

想对他说什么话?

(把“会想办法”、“聪明”、“勇敢”等星送给他。

四、延伸走进人物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几百年后我们也一直记得他。

课后你们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你会更加了解司马光。

板书设计:

没有慌

司马光────举石头砸缸救人

想办法

20司马光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十课

课前透视:

司马光是我国宋代伟大的史学家。

这篇课文讲的是他七岁的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

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利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感召作用。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文内容相对熟悉,但是城乡学生会存在差别,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故事性强的特点,突出以读为主的线索,促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读中感悟,读中思考,进而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同时应结合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书,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能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3、能从课文插图中观察出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挂图或课文故事的VCD、课件等。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

这节课我们来拜访一位古人,他是谁呢?

(板书:

司马光),这个人你了解吗?

相机教认生字“司”,介绍复姓“司马”以及司马光。

(创设谈话情境,引发提问,组织学生谈话交流,了解学生对人物及课文内容的感知,为新课展开做铺垫。

2、观察:

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把观察与谈话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质疑,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对话平台:

自读:

(扫清字词障碍,打下读悟基础。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培养自我读书能力,确保读书活动有效,应该从一点一滴抓起。

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识字(多种方法巩固识字,促进学生记忆。

1、同桌利用字卡,互读检测。

借助“我会认”和“我会写”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猜字谜、组词识字等。

2、开火车读生字,读词语。

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强调重点字“玩、司”的读音,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课标指出:

识字和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二年级语文教育的重点。

多形式的识字与交流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写字(突出重点字的指导,培养良好写字习惯。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会写”中的六个字,发现六个字的规律:

左右结构。

组织学生讨论在书写中应注意什么?

2、自由练写,教师有意识地指导难点字:

如“那、都”两字中的“右双耳”的写法。

3、书写展示,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把不好写的字多写几遍。

(课标指出: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扎扎实实的加强写字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讨论(读书交流,理清故事内容。

1、指名分段读文,引导学生思考课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如:

小孩子是怎样掉时缸里的?

当时情况怎样?

是谁救了他?

是怎样救的?

等。

2、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读懂的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自读交流的优势,实现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阅读、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自然引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司马光是个聪明、机智的孩子,那么在救小伙伴的过程中,他是怎样表现的?

这节课让我们来更加深入地阅读课文。

读议(通过读书,想像讨论。

1、自由读文,引导学生体会那口水缸在哪?

是什么样的水缸?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相关的语句,以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

2、观察插图,认真读书,想像思考: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破”缸救小朋友?

教师相机引志学生想像:

小孩子落水的情景和他落水后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融观察、想像、朗读、表达于一体,以读促思,以读悟情,进面初步体会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读演(读书体会,表演,感悟司马光的勇敢。

1、引导学生阅读“怎样救”的段落,画出相关的句子及重点词语,如:

“没有慌”“使劲砸”“几下子”等。

重点体会读一读。

2、组织学生表演体会司马光救小伙伴时的表情动作,同学之间互相评议,也可组织学生在读4、5节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掉进缸的小孩、其他小伙伴、司马光),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体会。

(阅读与表演的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最阅读能力,促进了他们对课文及人物品质的感悟。

背诵(练习背诵,促进积累。

1、采用自由背诵、小组比赛、师生共背等形式,练习背诵。

2、同学之间互相配合检查背诵情况。

互相评议。

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引发想像,深化认识,拓展思维。

1、从司马光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请你对司马光或那个被救的小朋友说句话。

2、如果你在场,你还会有什么方法救那个小朋友吗?

组织学生讨论表达。

3、假如你身边发生了意外的事,你会怎么办?

(如:

一家长到校想要把一名同学带走,而老师不在怎么办?

在热闹的大街上和家人走散了,你会怎么办?

(从课内走向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想像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并对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形成起到指引作用。

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

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注意引导学生的把句子说通顺,把意思表达清楚。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司马光:

(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宝元二年进士,官至左仆射兼门下待郎。

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撰了大型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等。

司马光从政近五十年,对北宋的国计民生、典章制度发表过不少独特的见解。

诸如虚心纳谏、崇尚务实、注意民心、知人善用等治国主张,长期不懈地编纂《资治通鉴》,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史学史上一座高耸的丰碑,为历代统治者所借鉴。

自古光山山水素有“浮光熠彩”之誉,所以县名也以“光山”命名。

又因司马光在光山出生,故其父为其取名为“光”。

司马光为其出生地光山县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古往今来,光山人民无不以此为自豪。

对于司马光这样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光山人自然给予更多的挚爱,自宋代以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弄巷、水井、书院随处可见;为他建词立碑、题诗、作记,更是代不乏人。

宋时,光山县署在东北大街(现司马光大道与正大街交叉口的东段)的路北。

明代初,县署迁移,遗址被改建为学宫(现为司马光宾馆)。

原署内有一口水井,司马光出生满三天时,用这口井的水洗浴(光山当地风俗,叫“洗三”)。

后来这口井被叫做“司马光井”,简称“司马井”,迄今仍完好存在,另外,世人皆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阅读在线:

司马光砸缸新传

天气晴朗,司马光和一大群孩子一起出去玩,路上,有一位孩子提议大伙来玩捉迷藏,输的人要翻跟斗,大家都同意了。

“石头剪子布!

“哇!

司马光你输啦!

你来抓!

说完,孩子们一下没了踪影,藏得非常隐秘,只有一个躲在假山后面的孩子在探头探脑地张望,可一不留神,“扑通”一声掉进了缸里。

大家闻声而来,不由得着急了,在那儿议论纷纷,有的说想把水舀干;有的则慌张得不得了,询问是否要叫大人过来。

只有司马光镇定自若,只听他大喝一声:

“慢!

”说着就拿起大石头砸去。

他知道,时间紧迫,不能让人离水,就让水离人。

一,二……

“等一下!

等一下!

”村长闻讯赶来对司马光说:

“孩子,缸砸不得!

这是咱地区的利税大户。

”司马光定睛一看,缸上印着“酒”这个字。

村长对司马光搬出了“地方保护主义理论”:

“虽然是假酒,但咱们得靠它谋生哪,孩子死了不要紧,酒才是最重要的……”

面对这样的场面,如果你是司马光,你该怎么办?

的确,这真是现代社会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生命与财产,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

简介司马光。

二、范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

2、思考讨论:

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

三、看图回答,出示生字词

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

古时候)

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

(出示:

一口水缸)

3、图上画了哪些人?

他们在干什么?

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

都找大人砸那口缸)

四、教学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

要求:

看出示的词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检查乍学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评析:

字音是否主导准,句子是否读通。

五、指导写字

1、巩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

3、指导书写。

4、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

找()候()司()园()

划()后()丝()圆()

掉()流()使()爬()

桌()留()是()爪()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

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

干什么?

2、自读第1节。

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导朗读。

二、学习2~3自然段

1、这时发生了什么事?

自读第2节。

2、出示句子。

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这时情况怎么样?

谁来读?

(2)语汇议:

是否读出了危险的语气。

(3)指导诗词:

“一不小心”。

(4)指读,个别读,章读。

3、在这危险紧急关头,小朋友和司马光他们的表现和做法一样吗?

用“—”画出有关句子。

自读2~3节。

4、反馈、交流、讨论。

(1)出示句子: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导读词。

②引读,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他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③谁来学他们喊一喊?

怎么喊?

喊些什么?

④表演读这句话。

⑤且扩“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话吗?

(2)谁画了司马光怎么做的句子?

①指导读词:

“没有慌”、“使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