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6622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 第十二章检测题.docx

七年级生物下册北师大版第四单元第十二章检测题

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章末检测题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C.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

D.神经元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两部分

2.人体感知外界环境需要神经系统参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纤维B.脊髓C.神经元D.大脑

3.神经纤维传导的是()

A.感觉B.刺激C.兴奋D.信息

4.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A.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B.手偶然碰到火会突然缩回

C.皮肤出血后逐渐凝固D.皮肤经日光长时间照射变黑

5.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6.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有关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②是传出神经

B.⑤是感受器

C.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①→②→③→④→⑤

D.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⑤→④→③→②→①

7.构成眼球壁外膜的是()

A.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B.视网膜

C.前方透明的角膜和后方白色的巩膜D.角膜、巩膜、晶状体和玻璃体

8.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

A.晶状体B.房水C.玻璃体D.瞳孔

9.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物像是()

A.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正立的缩小的虚像

C.倒立的放大的虚像D.正立的放大的实像

10.感受头部位置的感受器是()

A.小脑B.大脑C.耳蜗D.半规管和前庭

11.鼓膜的作用是()

A.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

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

12.组成眼球壁中膜的是()

A.虹膜、角膜和脉络膜B.角膜和巩膜

C.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D.视网膜、脉络膜和睫状体

13.人的听觉产生于()

A.外耳道内B.耳蜗内C.听觉中枢D.鼓膜

14.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活细胞都能产生激素

B.激素对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

C.激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

D.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只有百分之几毫克

15.下列不属于近视眼的特点的是()

A.眼球前后径过短B.晶状体凸度过大

C.成像于视网膜之前D.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16.瞳孔位于()的中央。

A.角膜B.虹膜C.巩膜D.脉络膜

17.揉眼睛、抠鼻孔、掏耳道是某些人的“习惯动作”。

下列对这些习惯的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习惯对人的健康都是有益处的

B.有的人揉眼后眼球发红,说明他的角膜血管充血了

C.用手指抠自己的鼻孔时一定会擦伤自己的嗅黏膜

D.掏外耳道过深、过猛有可能损坏鼓膜

18.甲、乙、丙三个容器内依次装有冷水、温水、热水。

把左手伸进甲盆,右手伸进丙盆。

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右手伸进乙盆,双手的感觉是()

A.两手都感到温B.左手感到热,右手感到冷

C.左手感到冷,右手感到热D.两手都感到冷

19.足球场上正在进行点球大战,裁判员哨声一响,守门员立即摆出准备扑球的姿势,全神贯注地盯着点球主罚者脚边蓄势待发的球。

就在对方起脚射门的刹那,守门员也几乎同时鱼跃而起,飞身扑住了射过来的足球。

请你判断,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守门员在注视足球过程中眼睛的晶状体凸度变化的是()

20.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角膜B.视网膜C.视神经D.大脑

21.脊髓从胸段折断的病人,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是()

A.排尿、排便的信息不能传导到脊髓B.大脑不能控制脊髓的反射活动

C.脊髓灰质失去反射功能D.大小便活动不受脊髓控制

22.下列各组腺体中,全为内分泌腺的一组是()

A.胰腺、性腺、肾上腺B.性腺、胸腺、皮脂腺

C.胸腺、甲状腺、肾上腺D.肠腺、胃腺、唾液腺

23.下列有关胰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许多胰岛联合在一起构成胰腺

B.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

C.胰岛能分泌胰液,消化食物

D.胰岛分泌物通过导管运输入血液,调节血糖浓度

24.正常人进食后一小时左右,体内肝门静脉内血糖浓度和胰岛素分泌量的变化情况

是()

A.血糖浓度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B.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减少

C.血糖浓度不变,胰岛素分泌增加D.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

25.下列各组疾病中,全部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的一组是()

A.呆小症、侏儒症B.夜盲症、白化病

C.脚癣、糖尿病D.冠心病、佝偻病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26.(10分)下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部分。

(2)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且把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

(3)多数神经纤维是由[①]和[③]以及外面套着的髓鞘共同组成的。

27.(10分)下图为眼球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外界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的折光系统是[]、房水、[]、[]到达[]形成物像。

(2)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会使[]的调节负担过重,处于收缩状态,致使[]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失去调节的灵活性,从而造成假性近视。

(3)有的失明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看不见周围的物体。

请你推断,原因可能是或发生了病变。

28.(5分)下图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直接接受声波刺激的是[],它把声音的振动转变为机械振动,然后通过[]传到内耳,刺激[]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传导到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9.(10分)科学家对人眼球进行了解剖后,绘出了眼球结构示意图(如下图甲),并根据眼球结构特点,进行了模拟成像的实验(如下图乙)。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成像实验中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的[]。

(2)模拟实验中,调节并固定蜡烛、白纸板、透镜的位置后,此时可在白纸板上看见一清晰蜡烛倒像,可以说明:

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填“虚像”或“实像”)。

(3)在蜡烛、透镜、白纸板位置固定不变的情况下,换上焦距稍大的透镜,观察蜡烛倒像由清晰变得模糊了,若要使像恢复清晰,可将透镜向移动(填“左”或“右”)。

由此而得出:

眼睛是通过调节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

(4)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会使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种眼睛可以配戴加以矫正。

30.(10分)人体能够依靠自身的调节能力对外界刺激进行灵敏地感知。

请回答下列有关人体调节方面的问题。

(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2)一铁钉刺入某人的脚底,此人在未感觉到刺痛之前就有了抬脚缩腿反应,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内;随后此人感觉到疼痛难忍,这说明

(3)一位盲人“阅读”盲文小说后感动得泪流满面,他完成“阅读”和“理解”这两项反射活动的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分别是、。

31.(5分)将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4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含少量甲状腺激素的饲料,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苍蝇般大小的小型青蛙,而不饲喂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的B组蝌蚪则正常发育。

(1)此实验说明。

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是。

(2)某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

的可能性较大。

 

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参考答案

1.D解析:

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神经纤维中的突起属于神经元的构成部分,但包在外面的髓鞘并不是神经元的结构。

2.C解析:

神经纤维、脊髓和大脑都是由神经元构成的。

3.C解析: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兴奋就是一种能传导的生物电流,它传导的途径是神经纤维。

4.B解析:

此题考查对反射这一概念的理解。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必须有神经系统的参与。

草履虫不具有神经系统,它对盐分的反应属于应激性;血液凝固和皮肤变黑都没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只有B项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称为缩手反射。

5.B解析:

反射是动物或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弧是指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它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不能进行。

如果有完整的反射弧,还需要有适宜的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6.C解析: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

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构成,效应器包括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反射弧传导冲动的方向是:

感受器(①)→传入神经(②)→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⑤)。

7.C解析:

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三层结构。

外膜是由角膜和巩膜构成的。

角膜是透明的,位于眼球的前方;巩膜是白色的,位于后方。

晶状体和玻璃体属于眼球的内容物,不参与构成眼球壁;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构成眼球壁的中膜;视网膜构成眼球壁的内膜。

8.A解析:

眼球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其中能改变折光度的主要是晶状体。

晶状体在眼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9.A解析:

根据双凸透镜实验可知,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眼的角膜、晶状体与凸透镜一样,光线由物体反射入眼球时,最初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然后到达视网膜形成倒像。

而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都是直立的物像,这是受生活经验的影响,是视觉已经由大脑皮层根据经验做了调整的结果。

10.D解析:

大脑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等;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体的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外界传来的兴奋,与听觉的形成有关;在半规管和前庭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11.D解析:

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再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

可见,鼓膜的作用是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到内耳。

12.C解析:

眼球壁的结构中,最外层后部呈白色的是巩膜,前面呈透明的是角膜;中间黑色的一层是脉络膜,此膜延伸到巩膜前部内面变厚,成为环形的睫状体,睫状体向前变为圆板状的薄膜——虹膜,虹膜中央有一圆孔便是瞳孔;最内层是薄而呈灰白色的视网膜。

13.C解析: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

鼓膜的振动通过三块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根据听觉的形成过程可知,听觉应产生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有的同学误认为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故听觉形成于耳蜗,而错选B项。

14.C解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其他细胞则不能分泌激素。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只有百分之几微克,而不是毫克,它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起调节作用,但对人体生理活动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神经系统,而不是激素。

15.A解析:

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样看到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物像。

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

16.B解析:

瞳孔是位于中膜——虹膜中央的一个圆孔。

17.D

18.B解析:

皮肤内的冷感受器和温感受器分别能感受温度的降低和升高。

左手放在冷水中,右手放在热水中,过一会儿,两手同时伸入温水中,对于左手来说温度升高了,对于右手来说温度降低了,因而左手感到热,右手感到冷。

19.B解析:

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由于睫状肌不断调节晶状体的凸度。

当看远物时,睫状肌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

守门员注视由远处射过来的球并飞身跃起是一个由远到近的过程,故晶状体凸度由小变大。

20.D解析: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最后在视网膜上成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21.B解析:

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胸段以下,因此排尿反射仍能完成,但由于脊髓从胸段折断,使排尿中枢和大脑之间的联系中断,排尿反射失去了大脑的控制,造成大小便失禁现象。

22.C解析:

本题涉及的腺体中,属于内分泌腺的有性腺、肾上腺、胸腺、甲状腺;属于外分泌腺的有皮脂腺、肠腺、胃腺、唾液腺;既属于内分泌腺又属于外分泌腺的是胰腺。

23.B解析:

胰岛是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细胞散布于胰腺中,能分泌胰岛素,但不能分泌消化液。

胰岛不具有导管,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调节血糖浓度。

24.D解析:

正常人进食一小时左右,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吸收,在肝门静脉中血糖浓度升高,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引起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使血糖在肝脏中转化成肝糖元,从而使血糖浓度仍维持在正常范围。

25.A解析:

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脚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冠心病是一种心血管病;佝偻病与钙吸收不足有关。

26.

(1)细胞体突起

(2)兴奋兴奋(3)树突轴突

解析: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细胞体上有分枝状的树突①,突起还包括长的轴突③,长树突和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元的结构适于接受刺激,并产生、传导兴奋。

27.

(1)1角膜2晶状体9玻璃体8视网膜

(2)4睫状体2晶状体

(3)大脑中产生视觉的部位(视觉中枢)视神经

解析:

眼球的成像是外界光线进入眼里,经折光系统的折射后,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长时间的看书学习,会使睫状肌持续收缩,造成晶状体凸度过大,失去调节能力,造成近视;失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眼球完好无损,则可能是视神经或者是大脑皮层上产生视觉的部位受伤导致的。

28.3鼓膜5听小骨8耳蜗7听神经

解析:

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首先接受声波刺激的是鼓膜,在声波的撞击下,引起鼓膜的振动;然后经过中耳的三块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发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然后形成了听觉。

29.

(1)4视网膜

(2)实像(3)左晶状体(4)凹透镜

解析:

视觉的形成过程是:

光线经角膜通过瞳孔,经晶状体调节曲度,光线折射后经玻璃体形成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产生兴奋并经视神经传递到大脑中枢形成视觉。

正常人的眼球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近视者应通过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30.

(1)反射

(2)脊髓脚底感受器所形成的神经冲动沿脊髓传达到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3)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

解析:

(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生来就有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

一铁钉刺入某人的脚底,此人在未感觉到刺痛之前就〖JP〗有了抬脚缩腿反应,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

(3)盲人“阅读”盲文小说后感动得泪流满面是对语言文字产生反应,其神经中枢分别位于躯体感觉中枢和语言中枢。

31.

(1)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选择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一组蝌蚪,切除甲状腺(或切除甲状腺,不饲喂甲状腺激素),观察其现象

(2)呆小症

解析:

由题意知,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蝌蚪生长发育的作用。

要想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应选择一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切除甲状腺且不饲喂甲状腺激素(其他条件都与B组相同),观察其现象;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若饮食中缺碘,就会影响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从而使得成人患大脖子病,婴幼儿则会因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少而患呆小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