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6669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docx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

钢琴练习步骤七步走

1.慢速训练:

没经过调整的学生大多心态浮躁,以上琴就想弹出完整的乐曲,恰恰这种心态会成为学习的障碍,心态急躁弹琴就不细心,就容易出现错误;急躁容易在弹琴时肌肉紧张,使弹琴的动作不自然,造成肌肉僵硬,反而弹不出快的速度;急躁心态就不静,就很难形成弹琴的良好状态。

所以在初学弹琴时,首先注意的就是慢速的问题,是学琴的基础。

另外在学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容易出现浮躁的现象,自认为已经具有一定的程度了,人就容易变得轻浮,这时的主要特点也是慢不下来,慢速练习应该一直贯穿学琴的始终。

只不过随着程度的提高,用于慢速练习的时间可以减少。

慢速练习时形成弹琴状态的基础,学生出问题的大部分原因就在于没有慢速练习。

2.大声数拍子:

慢速练习有一个弱点就是速度慢下来的同时,学生容易没有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昏昏欲睡,那么大声、兴奋的书拍子可以避免以上的问题发生。

同时由于节奏在学琴初期比较难掌握,不象音符和指法那么直观,经常是节奏错了也不知道。

而数拍子可以达到节奏基本上不错,而且因为数拍子可以有效的控制学生的情绪状态。

慢速和数拍子就象是空调器一样,用来调节学生练琴时的情绪状态,过于兴奋就用慢速来调节;过于懒散就用大声数拍来调节。

3.动作标准:

通过连、断、跳的动作训练可以达到掌握基本演奏方法的目的,统一的动作标准一方面可以时弹琴的声音取得一致,另一方面可以达到调节和控制情绪的作用。

人的情绪是多变的,每一天的情绪都不一样,情绪的变化就会影响弹琴的效果。

比如:

情绪兴奋时人的动作就会加大,弹琴时也会如此,而情绪低落时人的动作就会减小,同样也影响到弹琴的动作。

如果不对学生的弹奏动作进行标准的训练,那么学生由于情绪的影响就会出现动作飘忽不定,从而使弹奏的声音也不停的变化。

所以动作标准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摆脱情绪的影响,达到稳定声音的效果。

4.手腕稳定:

表面上看手腕稳定是一个技术练习,就是手腕不动。

实际上手腕稳定的练习时最重要的。

首先手腕的稳定可以使手指独立的运动,从而取得快速演奏的能力。

另一方面就是演奏状态的问题,专业的演奏状态就是极投入和认真的状态,学生要想达到手腕的不动就需要平心静气,注意力集中,而这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

也就是说手腕稳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达到认真、投入的演奏状态。

手腕稳得练习是最重要的,通过稳定不仅可以取得技术的能力,同时也为音乐训练打基础,当学生以极其认真的神态弹琴时手腕稳的目的就达到了。

5.语气训练:

音乐是一种语言,而语气就相当于音乐感,语气的训练就是要让学生把弹琴变为说话一样,要有明确的说话对象,每一个音符都说得很明确、很清楚。

这是音乐训练的第一步。

6.音乐语汇:

既然音乐是一种语言,就需要教师把学生所弹奏的乐曲以语言的方式讲解,让学生明确每一个乐句、每一个音符的语气和情绪,并指导学生根据乐曲的内容在弹奏中加入各种语气和情绪。

这种练习是需要教师有较高的音乐修养,并对音乐内在的表现方式十分了解,否则是无法对学生进行语汇训练的。

7.综合演奏能力:

动作标准的训练会使学生在弹琴是具有一定的技术痕迹,会对自如的音乐表现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音乐感训练时一定要放弃所有的技术动作,一切以音乐为目的,手臂的动作仅仅是音乐表现的一种手段,不能成为障碍。

这是学生会根据音乐的需要自由的加入一些手臂、手腕的协调动作。

钢琴是练出来的

练习,反复的练习,艰苦的练习,不间断的练习,不但贯穿于从初学者到钢琴家的成长过程,而且贯穿于一位钢琴家的整个艺术生涯。

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真正可以变通为“琴不离手"。

一旦离开经常不断的练习,钢琴家的手指机能、指触感觉、技术水准立刻会退化,直退到“完全不会"弹琴为止。

这对于一位以钢琴演奏为职业的人来说,不但是严峻的,甚至是残酷的。

因此,“练琴,,成为钢琴家终身不可摆脱的使命,成为他赖以生存的关键。

练习的时间因人而异。

有着极快视奏能力的人,有着超凡音乐记忆的人,有着天生柔顺而迅捷的手指机能的人,均可比常人大大地缩短练熟一首乐曲或一套音乐会曲目所需的时间。

然而,要想掌握钢琴演奏中的全部艰深的技巧,其需要付出的努力却大致在总量上相等。

也就是说,若以一天不少于7小时计算,一天也不止歇,至少需要10年时间。

以小时计算,大约在25000至26000小时之间。

这大概是一般造就一位钢琴演奏家所需时间的概率。

倘若每天练习时间减少,那么总量不变,年数就会延长。

犹如烧开水。

只要把水烧开后,即便冷却,也还是“冷开水"。

而仅烧到六七十度的水永远不是开水。

大致上“25000',小时的时间才可把“钢琴家',这壶水烧开。

作为钢琴家的生涯,每人有着不同的练习习惯。

有人每天练7~8小时,有人每天练10至14~15小时,也有的平时每天只练3~4小时,只在开音乐会前1~2个月才集中练习更长的时间。

不论钢琴家们在他们的回忆录中如何声称自己“从来不练琴,,或者“从来不超过3小时"之类,千万别信这类宣言。

因为一场两小时的独奏会节目是无论如何不可能通过每天3~4小时的练习所能掌握的。

一位伟大的钢琴家在灌制贝多芬三十二首奏鸣曲或肖邦全集唱片的时候,怎么可以想象他每天只练几小时琴呢?

因此,练琴,长时间的不知疲倦的练习,不但是造就一位钢琴家的关键之关键,同时也是钢琴家本人献身于艺术的崇高精神的集中体现。

同样坐在琴凳上,练习方法的不同,将导致效果的截然不同。

其“效率”却大相径庭。

在练习中,钢琴家应当掌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一:

慢练

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

通过慢练,应当使演奏者在一接触乐曲的开始就走上一条正确演奏的轨道。

慢练犹如“放大镜,',把乐曲中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使演奏者能谨慎地注意到音乐的每一个细胞。

在慢练中,要随时注意解决以下基本问题:

1.确定指法。

最好在视谱阶段即记下正确的指法。

有些段落式经过句需要考虑、几种指法可能性F再参考不同版本中编者所注明的指法$最后确定自己拟采用的方案。

千万不要任意更改指法。

只有在困难片断无法克服的情况下,才研究通过更改指法使之“由难变易"的可能性。

一般情况下,一定要在视谱阶段即按最佳指法弹奏,并且通过慢练将它固定下来。

2.确定分句。

分句是音乐的语气、语调和呼吸。

分句是否正确,表现出演奏者音乐素养的高低。

从视谱阶段开始,慢练的斗个基本要求和目的即是正确地划分乐句。

这是一个说来容易实际十分复杂与困难的问题。

在不少情况下,演奏者一开始不曾正确地划分乐句,致使养成错误习惯而影响整个演奏的质量。

3.确定基本的动作走向。

慢练相当于做慢动作、看慢镜头。

整个演奏动作都被夸张地放大了。

慢练能够促进演奏动作的连贯,使演奏者清楚地明了动作的走向,如向上,还是向下,左右之间弧线有多大,等等。

还要通过慢练,加强全身动作的配合与一致,如同进行深呼吸一般,使音乐的气息变得更为延绵漫长。

4.确定困难片断的弹奏方法。

对于困难片断,当然不可能仅仅通过慢练达到演奏要求。

然而,慢练在一开始却是十分重要。

要有足够的耐心把一首飞快的肖邦高难度练习曲当作夜曲中缓慢的经过句来演奏。

凡有这种耐心把快速的艰难片断放慢八至十倍练习的人,必定比较容易达到人们望之生畏的峰巅。

二、分解细部练习。

学生容易犯的一个最普遍的毛病,就是不断地一遍一遍从头到尾演奏一首乐曲。

殊不知,这种从头至尾的演奏实在是百弊无一利,极难从中获益或得到长进。

好的练习方法是把音乐分解为细部,一小块一小块地练习,好比先仔细地把每个零件磨光铿平一般。

1.分手练。

不少人一开始就两个手一起练。

牢记:

任何乐曲在一开始都要分开左右手练习。

即使一首简单的练习曲或圆舞曲,左右手也都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和职能。

演奏者尤其是学生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音符多的部分。

殊不知,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音符“少"的而容易被忽略的东西,恰是音乐的灵魂。

不但在熟悉乐曲的初步阶段需要分手练习,而且在准备音乐会的全过程中,即使对乐曲的了解、掌握与处理都趋向成熟,也仍然要随时穿插分手的练习。

2.分声部练。

应当养成把音乐中的各个声部、各个层次区分开来练习的习惯。

有时一个声部、线条或层次并不在一只手上。

有时一只手又要演奏几个不同的声部、线条或层次;有时声部会相互交叉;有时不同的层次需用不同的音色演奏。

所有这些都是音乐表现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要做到把每个声部、线条与层次的音色有所区别,或音响有所不同,或体现出它们各自的独立意义,都只有通过分声部、分层次练习的方法才能达到。

通常,人们会认为只有在练习复调音乐作品时才需要分声部。

这是不正确的。

即使在主调音乐中,有时在一个声部或线条中实际包含着几个不同的层次。

应当通过分声部的练习,使每个隐伏的层次各自完美地连接起来。

3.分乐句练。

一句一句地练,是每个教师告诫学生的老生常谈。

然而,不幸的是,大多数学生仍习惯于从头到尾一遍又一遍地弹。

从练习的角度而言,这种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方式是难以得到真正提高的。

要提高演奏水平,唯一的有效途径是把音乐分解为一个一个乐句,集中注意力,以最大的耐心,一句又一句地仔细磨炼。

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地提高整体演奏水平。

因为,在从头至尾一遍遍弹的过程中,无数细节被忽略,被带过,甚至还反而会养成许多不该有的错误习惯。

那就不仅仅是“欲速不达",简直是“南辍北辙”。

只有真正了解每个细节的正确演奏习惯都必须经过无数次重复练习才能养成的时候,钢琴演奏者才算真正掌握了“练琴"的真谛。

必须强调指出,练习不等于演奏,它们完全是两码事。

不应当在练习的时候像演奏那样地弹琴。

练习的目的是克服难点,培养正确的弹奏习惯,寻找所需要的声音与指触,等等。

这一切,只有通过慢练、细练、分开“零件"练,才能达到目标。

三、把感觉练顺。

练习的第一步目标,基本的目标,不是把手指跑得飞快,或是盲目地加上许多表情。

作为练习一首乐曲的基础,首先应该把这首乐曲理顺。

所谓理顺,指每个音都要弹到,不溜掉,不虚脱,不飘浮;手腕、手臂都配合自如z所有音之间的连接十分平滑,匀称。

比如对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来说,均匀是比速度更为重要的第一位的要求。

为做到这一点,可采取以下方法:

1.低指贴键练习。

许多教师在教初学者时强调高抬指的练习方法。

无疑,适度的高抬指练习是十分重要的。

这种练习方法可以使手指第三关节积极运动,手指动作迅捷有力。

但若片面强调高抬指,会造成音与音之间缺乏联系,音质粗糙,漏音,手指满天飞却不能把力量集中到键上之类的毛病。

为克服这类弊病,需要采取低指贴键的练习方法。

手指的高级功夫不在于抬得高、飞得动、跑得快,而在于控制住每一个手指,使之仅仅从琴键表面到键底的有限距离内,依靠微小而精确的动作,把音弹得结实、有力、集中和均匀。

手指一点都不离开键盘表面,全部动作只是在键面与键底之间交替进行。

通过长时间的低指贴键练习,可以掌握并强化手指第一关节的动作。

这对于获得集中而圆润的优良音质是非常重要的。

2.用中等速度与力度,不快不慢、不轻不响、不用踏板地去习。

在大多数练习时间内,应当十分仔细地用耳朵倾昕每一个音的音质,检查每个手指的触键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使用踏板。

在练习中过多使用踏板,容易造成耳朵对音响的错觉,从而忽略了最关键的手指触键动作的细微变化与差别。

不用踏板,可以使每个音的真正质量毫不遮掩地暴露出来,耳朵也能十分敏锐地注意到由于触键的不同而造成的音质差别。

由此,既能通过检验音质来调整指触,又能通过改变指触来调整声音。

运用中等i速度与力度的目的,是使所有乐句都能演奏得清晰与准确。

如前所说,均匀平滑是练琴所应当达到的第一位与最基本的要求。

除了慢练以外,这种既不太快又不太慢、既

不太轻又不太响的演奏;法,十分有利于把整首乐曲弹得匀称。

这对于真正上台时,在紧张气氛与状态下保持对演奏动作每个细节的严密控制,具有十分重要而实际的作

用。

3.变速练习。

一般说,对于快速的乐曲或片断,应由较慢速度逐步加快到实际演奏的速度。

比如,一首连续十六分音符的快速跑动乐曲,需要达到J=132的速度。

那可以从100开始,经过104,108,112,116,120,126等不同速度,最终达到132。

然后又可超速度地以138、144甚至152或160的速度练习。

再倒过来,回到比较慢的速度。

这对于克服手指连续跑动的困难是十分有效的办法。

一般说,这一类乐曲需要掌握五种速度:

①正常速度,如132。

②稍慢于正常速度,如126。

③略快于正常速度,如138。

④大大慢于正常速度,如120或116。

⑤大大快于正常速度,如144或152。

如果这五种速度都能演奏自如,置于严密的控制之下,那么,就可以避免在舞台上由于速度略快或略慢于习惯的速度而发生意外。

四、运用“有谱无琴、有谱有琴、无谱有琴、无谱无琴"的练习方法。

其中第一项“有谱无琴",即读谱,已是本篇第一节所论。

第二项“有谱有琴"即看谱练,实际包含本节上述所有内容。

第三项“无谱有琴"实际上就是背谱练习,将在下一节详述。

所以,这里仅仅讨论第四项“无谱无琴"的练习方法。

所谓“无谱无琴",就是“心练"。

这是练琴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心练,',乃是演奏者随时随地,凝思默想自己所演奏的音乐,仿佛眼睛看见乐谱,耳朵听见音响。

所有表现的要素,包括渐强、渐弱,指法、触键,高潮、低潮,渐快、渐慢,等等各个方面,都能尽收眼底,蓄藏心内。

演奏家在一整天中,除去吃饭、睡觉,凡是不坐在钢琴旁的时候,无不可以进行“心练"。

通过“心练,应达到如下几个目的:

①加深对乐谱的记忆。

②强化对动作的控制。

③贯通对音乐的处理。

④明确对音响的要求。

沉思默想的“心练"方式,实际上既不玄也不难。

最重要的是集中精神,摒除杂念,把所演奏的曲目如放电影一般在脑海中“过场。

"这种方法,在入睡前做特别有效。

“无谱无琴"的冥想,之所以是如此重要的练习环节,是因为这种冥想能使被演奏的音乐真正在演奏家心中扎下根来,逐步演化为演奏者本人的“作品,',并最终溶化到他的血与肉之中,成为他生命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以上所有练琴方式都需要极大的耐心,而耐心是意志力的一种表现。

凡能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心猿意马"、“心荡神迷',一类的不专心,排除“只快不慢、“活络屁股",一类的不耐烦,坐得住,慢得起,听得清,看得明,以“细致严密"为座右铭,反复地、严格地、长时间地一个片断一个片断、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练,并且数十年如一日的练,那么,他才真正掌握了“练琴”的真谛。

世界著名钢琴家谈练习钢琴的方法

在教学上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之说。

其意思是教师应该善于使用教材,但是又不要照本宣科,为教材所束缚住。

钢琴的练习方法上,也可以说,“练习有法,但无定法”。

练习者大都是从基本技巧开始,其方法却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

每个练习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和具体对待。

世界著名的钢琴家,他们的练习方法也不尽相同”。

美籍奥地利钢琴家塞金鲁道夫说:

应该十分重视音阶、琶音等基本技术的练习,没有技术

就没有音乐。

每天都进行长时间的练习,在练过五小时之后才进入状态。

用慢速及快速练习乐曲,不用中速,但要加上表情。

即使慢练也要有音乐的进行”。

德国钢琴家巴克豪斯说:

“应该强调音阶、琶音及巴赫作品的练习。

每天都练半小时以上的音阶、琶音,但都要加上表情。

只练那些旋律动听、自己非常喜欢的作品是很有害的,不能认为只把技术上困难的地方练好就是达到了目的了。

即使是最简单的乐曲,要做得完美也是困难的,也要多加练习。

法国钢琴家瓦尔特基瑟金说:

要多练习音阶、琶音,能弹出从ppp――fff之间的各种

不同的音量,以及用最快的速度演奏音阶、琶音。

练习时要求绝对的正确,每个音都要想到,注重自己耳朵的训练,注意倾听自己的弹奏,找出错误和不足的地方。

他还强调,练习时要用每个人走路时最自然,放松的姿势来弹奏”。

智利钢琴家克劳迪阿劳说:

在十二三岁的时候,每天练习三小时的基本练习,十四岁以后

改为练习曲的困难部分。

他认为每天练习的时间应随着每个人的体力、精力而定。

最重要的是身体不觉得疲劳,提倡要身体放松,精神集中地演奏音乐。

他还强调在初学阶段必须进行很多的技巧练习”。

西班牙女钢琴家艾丽琪亚拉罗查说:

练好音阶、琶音是必须的,练习时要根据自己的弱点,需要而有所不同。

练习和弦是要用很慢的速度来弹,把手放在键盘上感受它的扩张。

她主张手小的学生应时常做一些呢手指伸展练习的动作。

前苏联钢琴家斯罗伯得亚尼克说:

“练习时重要的不光有技巧,还有声音。

好的声音是从内心、大脑,也是从手中发出来的。

要重视触键的训练,使之圆滑、均匀。

要用耳朵来监督踏板的运用。

奥地利钢琴家卡沙德修斯说:

“练习时要弹得很慢,不用踏板,听清乐曲中的每个音,然后用‘心'来弹奏。

如果需要一些特别的技巧,如八度就找一些八度的曲子来练。

在弹一首新曲子时先做重点练习,分段练习。

熟练后再合起来练,要多练音阶。

美籍奥地利钢琴家亚瑟史纳伯尔说:

在学生时代要多注重技巧练习。

有了技巧后把它放在第二位,否则就要变成技巧家而不是音乐家了。

用自己全部的感情和理智去理解音乐,这也是一种练习,但不一定要在琴上进行,它可以在任何时候,散步、休息,甚至吃饭时也可以进行。

这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上的练习。

如何学钢琴,怎样学弹钢琴

2

要注意的很多,指甲之类的不说了,主要是手型,指法一类的。

1、手型要正呵,要求指尖落在琴键上,不能用指肚;手腕不要摇晃,除非是练“落滚”;手不能趴在琴上。

2、指法嘛,你就得跟着谱子上的弹了。

下面是从网上摘抄的一段:

每首乐曲的一些音符上方会有小小的阿拉伯数字,这就是指法提示,如标1的,就用大

拇指;2,就用食指弹,以此类推。

下面的这些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钢琴指法练习

以下的几组手指和手腕练习是平常不弹钢琴时的手部灵活练习。

在您闲暇时刻的任何地点都可以尝试这种练习。

下臂弯曲,以肘部到第三指尖为轴心线做回转动作。

掌部保持和弦谈奏的姿势,五指伸展,仿佛持一大圆圈。

动作应该柔软、缓慢,回转幅度相当于八分之一的圆周。

最重要的是使手臂动作始终围绕着想象的轴心线进行。

两臂轮流进行。

手心向内,腕部上下活动(恻向动作)。

轻轻握拳(拇指放拳内,但不要使其余各制紧压着它),然后用力伸开手指,使其往后展,初期本练习可做数十次,以后可逐渐增加次数,手指伸展和握拢所用力量要相等。

本练习还可以这样做,只是在伸展手指是使用力量,而握拢时只靠惯性,以及相反。

要注意使动作不至于氛围分为两部分。

(以后再遇到这种可以用上述三种方法进行练习时,我们将称之为"三重练习。

)本练习只可双手同时进行。

掌握之后,可与练习2结合在一起做:

既加上手臂划圆圈的动作,手臂工作训练与手臂划圆圈的动作。

手臂工作训练与手臂划圆圈动作同时进行,可为连奏做准备工作,因为正式在连奏中手指进行积极谈奏的同时整个手臂进行大幅度的同意动作,此外,本练习还可培养各种动作的总体协调性。

首先用指尖弹击第一关节的指根,然后弹击手掌中部,最后弹击手掌的下部。

手指不应并紧,但也不要互相分开。

手指抬起的程度要正好适于进行下一个动作的需要,双手同时练习,也可加上手臂的划圆圈动作。

五指伸直,合理散开并略略伸展。

拇指的第一和第二关节,其余各指的第二和第三关节弯曲成九十度(三重练习,只能双手同时进行,可加上手臂划圆圈动作)。

第五指弯曲,尽可能地接近腕部,接触手掌、然后指尖沿手掌磨擦而过,一直到手指部,其余各指依次做此动作。

左手四指并紧,右手各指与手各指图68编制在一起,使左手的第三和第五指在上面,第二和第四指在下面,然后迅速地更换手指,使二---四指在上面,三---五指在下面。

要注意使右手拇指始终在左手拇指下面,否则它将妨碍各手指的迅速更换,左手也是如此,本练习初期可做得缓慢,只可做数次,以后,当已经掌握较快的速度时,两手可各做四十---五十次。

本练习能很好地为谈奏交替三度做准备。

手指沿手掌通过,然后猛然地张开。

本练习可以加上手臂的划圆圈动作。

轮流使每个手指向侧面张开,距离尽可能张大。

本练习可连续反复多次,但不得使手指过分疲劳。

各指靠拢,然后使第三和第四指分开。

与上一个练习相同,只是使二--三和四--五指分开,而三和四指并拢。

逐个使各指在第二关节处弯曲成直角。

如果注意力高度集中,第二关节可达到异常坚实的程度,第三关节则相反,十分松弛,假如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击它,它只是震抖几下之后又归复原处。

轮流使各手指在第三关节上弯曲。

要做到这一点不可能不使第二关节弯曲,甚至其余各指也都可能弯曲。

弯曲度不应超过50度—60度,因为超过这个角度就不可能把注意力集

中在第三关节上。

逐个将手指从第一关节上抬起。

要获得这样的感觉,仿佛手指是用拴在指尖上的线提起似的。

动作时全部注意力只集中在指尖上,手指的第一关节完全放松。

将手指尖抬起后,立

即将它“扔掉”,仿佛是线断了一样。

必须是扔掉,而不是使其弹击。

本练习的目的在于抬指时产生这样的感觉,仿佛手指是一个整体。

从第一关节上使拇指弯曲。

许多人的这个关节只能做很小的动作,但这根本不是什么缺陷。

问题不在于动作的幅度大小,而在于动作本身的自觉性。

使拇指的第二关节弯曲。

手掌向内,然后使拇指在基底关节上起落,(拇指的指肚应放松)。

用拇指依次磨擦其余各指。

伸展开五指,第二指不动,其余各指逐个地向它靠拢。

五指作扇形散开和靠拢,第二指保持不动。

再使第三和第四指相继保持不动。

拇指在与手掌垂直的平面上移动。

二和四指在第三指上方靠紧,然后再它的下方靠紧。

三和五指在第四指上方和下方做同样动作

使二——四和三——五指靠紧,先是第二——四指上,而后是三——五指在上。

使拇指和第二指指尖靠拢,然后沿着想象中的半圆形分开。

继之再加上手臂划圆圈动作。

手指散开要异常迅速,同时手臂动作要平稳、均匀。

手臂划动一圈,手指散开十二——二十次,其顺序是:

二——三——四——五——四——三——二——三等等。

拇指尖、然后其余各指在空中划三角形和四角形。

依次用两指划圆(每个手指划半圆)。

手腕和手臂都不应协助,动作只用手指完成。

各指依次弹击拇指。

拇指完成侧向动作。

本练习可加上手臂划圆圈动作。

左手手心向内,右手手心向下,右手第三指轻轻接触左手手心。

从接触点起不停顿地抬起右手(上臂不参与动作)。

腕部消极活动,动作由下臂控制。

腕部柔软地弯曲,下臂的弯曲面向上。

腕部伸直,同时五指撑开。

与前一练习相反:

手臂从伸直到弯曲。

右手手心向内。

下臂做纵向动作,腕部做消极的侧向动作。

本练习由两手轮流做(各做五——十次弯曲)。

腕部不动,手指第一排关节做消极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