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7812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docx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修改稿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便道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项目,起始于银坑村附近高程为521.015m的3#隧道进口,起点桩号为K7+680,终于横坑坞附近高程为854.250m的10#隧道出口,终点桩号为K14+380,路线全长6.7km,其中隧道有8座,总长5808m。

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项目分为,银坑工区和外长龙山工区两个工区施工。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高程350m以上段目前无通车道路至工区,为加快施工进度,多工作面施工需修建临时便道开辟工作面。

银坑工区需要修建银坑1#施工便道和银坑2#施工便道,银坑1#施工便道起于现状银坑机耕路,终点与主线K5+550处衔接;银坑2#施工便道起点与1#施工便道衔接,终点与3#隧道出口衔接。

外长龙山便道起于外长龙山现有机耕路,终点与8#隧洞出口(K12+815)处衔接。

1.2工程内容及主要工程量

便道施工包括:

现有道路修整、道路地形测量及选线、施工影响范围内征地、清除灌木及杂草、珍稀植物及景观防护、土方开挖、石方开挖、土石方填筑、管涵施工、排水沟施工及浆砌石和钢筋石笼挡墙等便道施工相关内容。

主要工程量待施工便道征地红线范围内清表工作完成,地形测量及道路定线后,进行测量计算。

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对已开挖便道道路沿线,需增设排水沟、涵管、钢筋石笼和浆砌石挡墙等防护及排水设施,以下为已开挖便道部分防护及排水设施工程量,后续施工便道增加工程量参见后续技术通知及现场相关签证单。

1.2.1银坑工区

序号

项目名称

部位

单位

工程量

1

便道硬化

K0+0~K0+47路面20cm厚4m宽6%水泥级配碎石垫层

37.6

2

便道浆砌石护坡

K0+070~K0+102砌筑50cm厚1~1.5m高护坡

40

3

K0+255.2~K0+295.2砌筑50cm厚1.5m高护坡

30

4

K0+375~K0+385砌筑50cm厚2m高护坡

20

5

K0+476~K0+482砌筑100cm厚2~3m高护坡

15

6

K0+580~K0+650砌筑50cm厚2m高护坡

70

7

K0+580~K0+650发电排水沟外侧砌筑50cm厚30cm高护坡

70

8

K0+887.5~K0+927.5砌筑50cm厚1.5m高护坡

30

9

K0+957~K1+977砌筑100cm厚2~3m高护坡

45

10

K1+343~K1+383砌筑100cm厚2.5~4m高护坡

130

11

K2+210~K2+235砌筑100cm厚2.5~3m高护坡

63

12

排水沟

宽50cm*高40cm*厚20cm浆砌石

m

900

13

宽40cm*高40cm*厚20cm浆砌石

m

400

14

宽50cm*高30cm*厚20cm埋石混凝土排水沟

m

600

15

涵管

Φ1000排水管一处(K0+058.8)

m

18

16

Φ500排水管延长两处(K0+430、K0+470)

m

6

17

新增Φ500排水管六处(K0+088.8、K0+953、K1+089、K1+600、K2+036、K2+266)

m

36

注:

桩号以现便道起点为K0+000点控制。

排水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砌筑,回填区沿沟边采用浆砌石砌筑50cm*40cm排水沟;路堑浆砌石挡墙坡脚排水沟,采用浆砌石砌筑40cm*40cm排水沟;石方开挖区采用埋石混凝土浇筑50cm*30cm排水沟,已完成工程量及后续发生的工程量以现场实际为准。

1.2.2长龙山工区

序号

项目名称

部位

单位

工程量

1

便道浆砌石护坡

K0-004~K0+020左侧砌1~2m高钢筋网石笼

24

2

K0+000~K0+020右侧砌筑50cm厚1~2m高护坡

20

3

K0+21.8~K0+46.5左侧路肩砌筑3m高挡墙

40

4

K0+118~K0+144砌筑100cm厚3m浆砌石和钢筋石笼挡墙

75

5

K0+156~K0+186砌筑100cm厚4m浆砌石和钢筋石笼挡墙

120

6

K0+395~K0+410左侧边坡涵管以下砌筑1m厚浆砌石,涵管以上堆干码石护坡。

30

7

K0+675~K0+690左侧边坡涵管以下砌筑1m厚浆砌石,涵管以上堆干码石护坡。

30

8

K0+740~K0+760左侧边坡涵管以下砌筑1m厚浆砌石,涵管以上堆干码石护坡。

40

9

K0+830~K0+850左侧边坡涵管以下砌筑3~4m高浆砌石,涵管以上采用干码石护坡。

80

10

排水沟

宽50cm*高40cm*厚20cm浆砌石

m

115

11

宽40cm*高40cm*厚20cm浆砌石

m

140

12

宽50cm*高30cm*厚20cm浆砌石

m

575

13

涵管

Φ500排水管一处(K0+034.6)

m

6

14

Φ500排水管一处(K0+90.3)

m

6

15

Φ500排水管一处(K0+174.1)

m

6

16

Φ500排水管一处(K0+0400)

m

6

17

Φ500排水管一处(K0+680)

m

6

18

Φ500排水管一处(K0+750)

m

6

19

Φ1000排水管两处(K0+840)

m

18

注:

桩号以现便道起点为K0+000点控制。

排水沟及挡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砌筑,发生的工程量以现场实际为准。

回填区沿沟边采用浆砌石砌筑50cm*40cm排水沟;路堑浆砌石挡墙坡脚排水沟,采用浆砌石砌筑40cm*40cm排水沟;石方开挖区采用埋石混凝土浇筑50cm*30cm排水沟。

1.3工程特点

(1)施工征地协调难度大。

本项目所在地竹木茂盛,为风景区,且业主征地不足。

征地红线附近内存在古树、竹林、茶园等施工期需要保护的植物景观,扩大征地范围难度大。

(2)便道施工控制开挖难度大。

便道路线位于陡坡上,上下开口征地红线同样位于陡坡,开挖机械便道布置难度大,需防止开挖石渣滚至征地线外,现场坡脚防护任务大。

(3)便道施工无渣场,需自行解决。

本项目渣场主要在工区内,在便道施工过程中无法使用,需要在周边自行协调解决。

(4)线路布置困难,回头弯多半径小。

现场地形陡,道路依地形布置,弯道多,同时因工区和便道起点高差大,便道纵坡较大,弯道多。

(5)工程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暴雨发生机会较多,强度亦大,会带来临时道路塌方等问题,现场临时防护任务大。

1.4主要设计参数

依据业主给定的便道征地红线范围,结合现场实际我部规划设计便道线路如图:

银坑1#、2#便道布置示意图,外长龙山便道布置示意图。

外长龙山及银坑便道设计路面宽度为4m,最小转弯半径为12m,根据地形条件确定平纵线形及路基断面宽度。

便道最大纵坡不宜大于9%,山岭重丘区可适当调整。

路面单侧横坡2%,便道靠山一侧设置排水沟。

每200米设会车平台一处,会车平台宽1米,长20米。

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征地红范围内线路设计通过天瓶5406和5405两条500KV高压输电线路。

银坑便道沿线可能受施工影响的电力设施有:

天瓶5405编号09#、10#铁塔,天瓶5406编号10#、11#铁塔。

其中天瓶5405输电线路距离便道开挖爆破作业区最近为160.0m,天瓶5405编号10#铁塔距离爆区最近为170.0m。

根据现场查勘及国网杭电局要求,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上述供电设施进行专门施工防护措施和控制爆破保护措施。

专门施工防护措施和控制爆破保护措施具体详见《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工程爆破施工电力设施保护方案》。

施工过程中根据几次台风雨对道路冲刷影响情况,为防止暴雨造成水土流失及对地方水系影响,按照地方和业主监理要求增加冲沟排水涵管等排水设施,确保便道满足环保及全天候通车要求。

1.5便道布置原则

(1)尽量少征土地、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环保的原则。

(2)施工前把各方面手续落实到位、避免和当地老百姓发生冲突。

(3)尽量做到挖填平衡。

(4)施工便道坚持“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便于维护”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满足工程施工机械、材料的进场。

(5)利用当地地材,做到节约资源。

(6)做好开挖过程中腐殖土的堆存保护工作。

2编制依据

(1)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TGT-JG-JA201501D)

(2)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勘探道路工程招标图设计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4)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5)相应法律法规及施工规范

(6)业主给定的道路征地红线范围

3施工布置

3.1施工风、水、电布置

3.1.1施工供风布置

(1)用风量

施工便道生产用风主要为开挖钻孔时,采用手风钻造孔用风,施工最大用风量约为36m3/min。

(2)风源

根据施工用风特点及用风量,在爆破施工区域就近布置3台12m3/min移动式柴油空压机总供风能力为36m3/min。

3.1.2施工供排水布置

(1)施工供水

本项目生产用水主要为砂浆拌制、车辆清洗及压尘处理的施工用水,最大用水量约3~5m3/h。

生产用水取水点为工区附近的地表集水和泉水接入,在工区高程以上的冲沟位置修筑10立方米的蓄水池集水,布置1台1.5KW水泵接DN32水管至至用水部位附近。

旱季采用水车自便道起点附近水源运输至施工部位。

(2)施工排水

便道施工部位排水范围主要为雨水和地下水。

为防止雨水和施工弃水到处漫流,采取拦截、引排的方式将场内雨水进行有序排放,即在场地坡顶设截水沟、坡脚设排水沟,截排水沟内汇积水,经现有坡面冲沟排放。

排水沟采用盲沟方式通过路面排水。

3.1.3施工供电布置

(1)用电量

本标段施工用电主要为现场照明、供水等用电,根据工期安排和设备配置,用电设备总装机容量约10kW。

(2)施工供电电源

施工用电主要采用自备电源。

主要用电设备空压机采用柴油空压机。

3.2营地布置

便道施工期间,工程营地还未建设,此期间生活及办公营地采用就近租住民房。

现场办公地点布置在便道进口段,设置一个30平方米活动板房。

3.3渣场

便道施工主要采用半挖半填方式进行,尽量减少开挖弃渣。

弃渣场由施工队自行就近选择。

渣场内做好排水设施。

4施工方案

4.1便道路基挖方施工

4.1.1便道路基开挖施工顺序

便道路基开挖主要为土、石方开挖,土方开挖及石方开挖施工顺序分别见图1、2。

 

图1土方开挖施工顺序图

 

图2石方开挖施工顺序图

4.1.2路基开挖施工方法

便道设计路面宽度为4米,便道路段因坡陡需进行大面积削坡开挖,便道总体开挖量较大,拟采用分层开挖法施工。

(1)首先进行施工测量及施工放样,根据施工设计图结合现场情况,测设路基中桩,并用木桩做好标记。

根据测设的中桩确定清理场地范围,并做好场地清理。

(2)路基挖方必须严格控制开挖边线,自上而下分层开挖,边挖边刷坡,加以人工配合,保证边坡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顺适美观。

(3)挖方区土方部分直接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部分采用装载机推松,堆集并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

(4)挖方区石方部分根据施工现场岩石的实际情况及爆破前检查情况:

如爆破段内有无缆线,地下有无管道,附近生产、生活设施的距离等,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爆破方案,并且考虑环保措施,坡面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对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孤石,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集中堆放在爆破影响较小的部位进行手风钻孤石解炮。

爆破过程中设立警示标志及安排专职的安全员指挥过往车辆及行人通行;爆破后首先将堆积在坡面上的大块危石清掉,然后再采用挖掘机进行装运作业,用装载机辅助清理场地与道路,运输车辆与挖掘机组成一个机械运输班组形成流水作业。

(5)所有爆破材料由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不得有任何爆破材料流失。

在爆破器材进入工地前28天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时将运入路线和时间报有关管理部门批准。

(6)对于零挖地段,视土质情况对于不合格地段采用合格材料进行换填。

(7)对围岩地质条件较差、影响交通安全的边坡,采取随机锚喷加固的方法进行加固。

(8)便道路面设计宽度为4m,为保证交通畅通,便道每隔200m左右增设布设一处错车道,错车道布设在靠山坡侧地形较宽敞处,错车道长度不小于20m,宽度为1m。

(9)在气候条件影响下使挖出的材料无法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用于填筑路基和压实时,应停止开挖,直到气候条件转好。

(10)施工中在路基靠山体侧设置排水沟,始终保证路基排水通畅,尽量避免破坏原有地形的排水系统,减少水土流失。

排水沟设置在便道底部坡脚处,形状为槽型,采用人工开挖形成。

排水沟沟底宽度为30cm,沟顶宽度为50cm,深度为30cm。

(11)在过冲沟且转弯半径过小位置外侧设置承重式挡土墙,在道路内侧土方边坡大于2m的部位设置贴坡浆砌石支护。

(12)便道开挖弃渣采用自卸车运至渣场堆放。

4.1.3挡渣防护

开挖前根据边坡坡度及需要在边坡下口征地线以内,采用木桩加杂木、竹篱笆、杂草的方式形成1米高挡渣防护带,防护材料主要利用清表遗留物。

以反铲配合打桩,局部反铲无法到达区域采用人工打桩,人工绑扎防护。

在冲沟位置砌筑承重式浆砌石挡墙和钢筋石笼挡墙进行弃渣防护。

4.2石方爆破施工

4.2.1坡口桩及坡面放样

基本测量放样方法与界桩测量一样,坡口桩放样完成后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包括:

本级台阶的坡率和台阶高度,以及碎落台的宽度和在刷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严格遵守的规范等等。

4.2.2爆破

针对本段的岩体实际情况,拟采用的爆破方法为浅孔预裂爆破,浅孔爆破深度小于5m,本段施工中局部面层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6m深层的爆破施工,因此本工程边坡台阶高度小于6m的均采用浅孔爆破施工方式施工。

(1)浅孔爆破

①台阶高度H

根据现场开挖高度而定,本工程施工时原则上不大于5m,当台阶高度大于5米时应分层开挖。

b

B

L2

L1

a

浅孔爆破台阶要素图

说明:

H为台阶高度,L为孔深,W底为前排底盘抵抗线,w为炮孔最小抵抗线,B为台阶上眉线至前排孔口的距离,L1为装药长度,L2为堵塞长度,h为超深,b为排间距,a为台阶坡面角。

②钻孔深度L

由确定台阶高度(H)和超深(h)确定,钻孔超深根据经验公式:

h=(0.1—0.15)H;则孔深L=H+h;

如已选定的台阶高度1.0~5.0m,则孔深LMax=1.1~5.5m;

③钻孔直径D

采用风钻进行钻孔,目前大都选用Ф42钻头,故取孔径D=42mm;

④底盘抵抗线Wd

根据各爆破点的台阶高度控制,台阶高度较高时取较小值,根据经验公式

Wd=(30~50)D;

在施工时一般取0.8~1.5m;

⑤炮孔间距a,排距b

同一排炮孔孔间的距离叫炮孔间距,排距是指多排孔爆破时,相临两排钻孔间的距离;

a=(1—1.5)Wd;m

b=(0.8—1.1)a;m

取:

a=0.8~1.8b=0.6~1.5

⑥标准单位炸药消耗量(q)

单位炸药消耗量是指爆破单位体积岩石所需要的炸药量,根据本工程区内岩石的性质、构造等因素、及实际经验,q值取0.30~0.50㎏/m3。

岩石风化、松软时取小值,岩石坚硬时取大值。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通过爆破漏斗试验及岩石性质的改变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⑦单孔装药量Q

根据单位炸药消耗量及欲崩落的体积进行装药量计算(松动爆破)

Q=q·a·w·H(单排前排)

或Q=k·q·a·b·H(第二排及以后排)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因开挖台阶高度不一,抵抗线随时发生变化,岩石的坚硬程度等不同,单孔装药量应视现场情况计算出合理的装药量。

当单位炸药消耗量q为0.35㎏/m3时可参考下表各参数的选取。

台阶高度

H(m)

炮孔深度

L(m)

钻孔超深

h(m)

最小抵抗线W(m)

炮孔间距

a(m)

炮孔排距

b(m)

单孔装药量Q

(kg)

前排

后排

1.0

1.1

0.1

0.8

1.0

0.8

0.28

0.30

1.5

1.7

0.2

1.0

1.1

1.0

0.58

0.62

2.0

2.2

0.2

1.1

1.2

1.1

0.92

0.99

3.0

3.3

0.3

1.2

1.3

1.2

1.64

1.77

4.0

4.4

0.4

1.3

1.4

1.3

2.55

2.75

5.0

5.5

0.5

1.4

1.5

1.4

3.68

4.0

浅孔台阶爆破参数(D=42㎜)

(2)预裂爆破

①炮孔直径受凿岩机具的限制,同时,在选定炮孔直径时,综合考虑孔径与孔深、孔距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选用较小的炮孔直径:

本次开挖边坡高度为3-6m,选用直径为50mm的钻机。

②炮孔间距a与炮孔直径有关:

当炮孔直径d≤6cm时,a=(9~14)d=5×12=60cm,对于破碎软岩,应缩小间距,并相应减少装药量。

对于完整硬岩,炮孔间距可选取大值。

③关于预裂爆破的装药量,一般以线装药密度表示。

影响装药量的因素较多,很难从理论上得出一个精确的解析。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是根据条件类似的进行比较选取或按照一些经验公式计算。

④一般预裂孔比底板高程深1~2m,至少与主爆孔同深,孔底严格控制在同一高程上,并与主爆孔有一定距离。

(3)装药量的计算

①爆破网络按大间隔微差梯形网络布置,梯形网络爆破在于基坑中心创造临空面,减少对围护结构破坏,大间隔等微差在于减少振动的叠加,把对周围建筑物的振动降低最低线。

根据以往经验初选用7段毫秒雷管为等微差的间隔雷管,间隔时间200MS。

②根据<<爆破安全规程>>,并结合现场情况,将振动速度控制在2cm/s以内是安全的.以振速v=2.0cm/s为计算依据在爆破现场选爆破点进行测试,按Vmax=K(Q/R)公式,根据测得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确定系数,从而检算段最大装药量(Q)的合理性,确保振动速度得以控制。

4.2.3爆破施工

施工前进行现场爆破试验以调整确定装药量。

工地周边有风景名胜,在爆破工程中,应当注意:

靠顺层边坡的一列炮孔,宜采用减弱松动爆破,严禁使用大爆破。

装炮工作时要注意:

①装药前对炮眼进行验收和清理。

②严禁烟火和明火照明;无关人员撤离现场。

③采用木质炮棍装药;深孔装药出现堵塞时,在未装入雷管,起爆药前,采用铜和木制长杆处理。

④装好的炸药包为硝化甘油类炸药,严禁投掷和冲击。

⑤不得采用无填塞爆破,也不得使用石块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不得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冲击起爆药包,也不得在深孔装入起爆药包后直接用木条填塞;填塞炮眼时不得破坏起爆线路。

引爆后,关于哑炮的处理方法:

一种是用水冲洗,再用吹风管吹掉;另一种是在距离炮眼20cm位置打眼引爆,打眼必须专业爆破人员进行操作,尽量保证人员安全。

如果是因为雷管的原因导致炸药未能引爆,可以再装一次雷管进行二次引爆。

另外,一般浅眼爆破时,个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00m;裸露药包爆破时距离不得小于400m。

4.2.4爆破清渣及防护

爆破完成后,对坡面上残余的石方采用挖掘机进行清理,个别地方采用人工清理。

中风化以上的大石料可以分解利用在换填和护坡工程上,碎石可以用于便道的修补工作。

石渣清理完成后,人工休整坡面至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然后及时进行加固防护工程施工,以免边坡暴露时间太长而失去其良好的稳定性。

陡崖部位钻爆施工前,先在崖顶内侧按2m间距用手风钻打0.8m深插筋孔,安插Φ25钢筋,插筋高出施工层面1.6m,分别在1.4m、0.9m高处设两道Φ16钢筋横杆,用10#铅丝将插筋与横杆绑扎固定,插筋封口用木楔楔紧,当炮孔装药完成后,拆除防护栏杆,每层依次进行。

在陡坡及过冲沟部位设置浆砌石和钢筋石笼挡土墙,挡护弃渣减少压覆盖。

4.3爆破安全措施

4.3.1边坡防护

无论滑坡机制如何,治理措施均为减少下滑力,增加阻滑力。

除采用削坡、防水、排水、软弱带置换、坡面防护、岩体加固措施外,对爆破施工技术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1)加强地质调查,根据边坡已有的层理、层面、断层的形状、方位,判定可能产生滑动的空间部位与形式,根据可能允许的影响程度确定爆破规模和爆破方案,以及开挖空间顺序。

(2)为尽量减小爆破振动影响,应降低台阶高度,减小炮孔直径与孔深,缩小孔网参数,增加起爆段数,减小每段起爆药量,严格控制爆破规模,采用合理的起爆顺序,创造良好的临空面。

毫秒微差起爆技术可以既保证破碎效果又使两次起爆产生的地震波在同一空间位置叠加的不利影响最小。

接近设计边坡和坡脚开挖时或留有保护层,或采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在孔底加柔性垫层,采用反向起爆技术以保护边坡岩体完整性和基础岩体不破坏。

针对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不断调整爆破方案和装药结构,优化爆破参数。

(3)沿设计边线开挖和坡脚切层时,采用斜孔爆破,使保留坡面平整。

(4)安全监测。

可以在岩体表面设监测点,监测边坡整体稳定,比较重要的地方在岩体内部设点,内外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保证资料完整连续。

4.3.2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

(1)爆破器材的运输。

爆破器材实行凭证运输,必须由爆破器材收货地或储存地的县、市公安局申领“爆破物品运输证”才能运输爆破器材。

(2)爆破器材的储存。

施工现场不存储任何爆破器材,根据爆破需要向爆破器材库领取,及时退库。

4.3.3爆破飞石防护

炮孔采用沙或土封堵,严禁含有碎石。

炮孔采用:

竹跳板或竹排覆盖和密钢丝网覆盖后再采用沙袋压重进行防护。

4.4便道路基填方施工

便道施工基本上在斜坡上采取半挖半填的方式修筑,需进行填方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先用装载机对原地面进行平整及表土的清除,清除表土30cm。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已清除表土的原地面,再用合格材料分层平行摊铺,每层松铺厚度,应根据现场确定。

(3)填筑土方时,应均匀地把接近正常含水量的填料摊铺在路基的整个宽度上并大致平整,以保证对路堤的均匀压实。

严禁将不同含水量的土进行混填。

(4)根据便道地形情况,隧洞进口有较大冲沟,且进口便道末端位于设计道路路基上,因此在便道施工时,对隧洞进口冲沟按照永久路基进行填筑施工。

在便道施工时对冲沟进行分层回填碾压,填筑由低向高,先从低洼处开始在地基上分层填筑,控制好含水率,根据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确保便道路基的压实度。

填筑施工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分层进行碾压。

每层碾压厚度根据现场确定,以保证路基的压实度。

填筑层顶面做成向两侧倾斜2%~3%的横向排水坡,以利路面排水。

4.5挡墙施工

4.5.1浆砌石挡墙

护坡浆砌石采用M7.5砂浆砌筑,施工部位主要在土质边坡砌筑,砌筑高度为土质边坡高度1/2。

路面加宽浆砌石采用M10砂浆砌筑。

4.5.1.1砂浆拌制

(1)砂浆采用机械或人工现场搅拌,投料顺序应先倒砂、水泥,最后加水。

(2)砂浆配制应采用质量比,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h内使用完毕,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h内使用完毕。

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4.5.1.2片石墙身砌筑

(1)放线:

基础施工后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