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7979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docx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学设计1

八年级下2011年毕业考试地理复习学案

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

知识目标:

1、了解农业的概念、部门及其主要产品。

2、建国以来农业的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3、掌握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类及分布。

4、初步掌握主要牧区的名称,了解其优良畜牧品种。

能力目标:

1、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

2、分析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的差异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提高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在地图上指出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大致位置。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以农业为基础的重要性。

2、树立科教兴农的观点。

3、对学生进行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优良品德。

学习重点: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学习难点:

我国主要牧区的分布及其优良畜种。

       

 

《课前预习》

   

、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小麦分布()()()等;水稻主要分布()()()等地区。

  种

、棉花分布()(),()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中植3、油料作物分布:

油菜产量最大、种植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花生主要产区为()()。

国业4、糖料作物的分布:

甘蔗分布()及()盆地,其中()产量最大。

甜菜主要分布()、()、()和新疆北部。

的5、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

()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农畜主要牧区:

()、()、()、()。

牧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与对象。

业业主要优良牲畜品种www.xkb1

农业发展的成就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农业的发展农业开发的潜力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

农业的发展前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及科技兴农

《学习过程》

引入:

牛奶、米饭、蔬菜、瓜果、鱼肉、衣帽都是由哪一个产业生产提供。

新课:

(合作交流)

一、农业的概念

1、狭义的农业是指什么?

2、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二、我国农业的发展

1、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

2、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

3、我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三、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1、完成书P4页活动题。

2、小麦、水稻分布的地区。

(见课前预习部分)

四、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读P6页图1—7和阅读部分,写出棉花、油料、糖料、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地区(见课前预习部分)

五、畜牧业分布

读P8页“国主要畜牧业分布”图

四大牧区:

()、()、()、()。

《知识巩固》

我国下列农产品中,居世界首位的有()

A、谷物、甘蔗、油菜籽B、甘蔗、甜菜、棉花

C、大豆、花生、甜菜D、猪、牛、羊

《课堂练习》

认真完成基础训练,填充图册。

第二节工业

学习目标:

1、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2、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3、使学生学会分析基础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了解各工业基地的优势和成就,增强振兴我国民族工业的信心。

学习重点:

基础工业的分布特点。

学习难点:

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

《课前预习》

()工业—著名的煤炭工业基地、五大著名油田。

中基础工业()工业—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

国的分布地()工业—()、()、()、()、()

的区()工业—()()()()()()()

工()地区——著名重工业基地

业主要工业基地()地区——北方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地区——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地区——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学习过程》

引入:

书本、文具、锅、计算机.汽车.等物品,说出是由哪一产业部门生产的?

新课:

(合作交流)

一、我国工业的发展

1、读课本P11页“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图”

(1)1978年到达200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

(2)其中增长倍数最大的是()。

2、读P11正文,

(1)旧中国我国工业集中分布在(),重工业主要集中在()地区,轻纺工业主要分布在()()()()等城市。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工业分布有什么变化,在书上用线条划出。

二、基础工业及主要工业基地。

(见预习部分)

《巩固提高》

1、关于我国能源工业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以水电为主,南方以火电为主

B、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江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大

C、黑龙江省的大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

D、三峡水电站的电能主要用于大西北的开发

2、以海盐为原料的化学工业中心是(  )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大连

    《学习小结》见预习部分

    《知识拓展》

工业基地

主要工业中心

发展条件

特点

发展方向

沪宁杭

工业基地

上海为中心,苏州、杭州、南京、无锡、

、常州

(1)基础好,技术水平高.

(2)农业基础好.(3)交通便利.(4)科技发达.(5)能源和矿产不足

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结构轻型化,实行内引外联,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京津唐

工业基地

 

北京,天津,唐山

(1)煤,铁,石油,海盐丰富.

(2)农业基础较好.(3)水陆运输便利.(4)科教发达.(5)基础好,技术水平高.(6)水资源不足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点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精细化工方面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沈阳和大连为中心,鞍山,本溪,抚顺,辽阳

(1)煤,铁,石油丰富.

(2)劳动力丰富.(3)交通便利.(4)工业基础好.(5)水和能源不足

我国最老的重工业基地

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适当限制消耗能源大,当地缺乏原料资源的工业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

广州,深圳,珠海

(1)农业基础好.

(2)劳动力丰富.(3)临近港澳.(4)水资源丰富.(5)能源,矿产不足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发展出口加工为主的工业

第三节高技术产业

〈学习目标〉

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举例知道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5、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6、从生活中的高科技产品的产地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7、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现状,激发学生发奋学习,献身祖国的高科技事业。

学习重点:

高科技产业的分布。

学习难点:

高科技产业的分布特点。

〈课前预习〉

()高技术产业带

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高技术产业带

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带

的分布()

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

()

〈学习过程〉

引入:

电话从无到有,再到都已普及,移动电话用户数量世界第一,这一变化是由于什么带来的吗?

新课:

〈小组合作〉

一、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高技术()业

1、高技术产业部门高技术()业

高技术()业

2、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高技术产品,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高技术产业的分布

1、读教材正文部分,三大高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和()。

2、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即()()()()。

〈巩固提高〉

1、下列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位于北京的是()

A、上海高新区B、深圳高新区

C、中关村科技园区D、西安—杨凌高新区

2、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资源和能源B、知识和技术C、劳动力数量D、交通

〈知识小结〉见预习部分

〈课堂作业〉

认真完成基础训练、填充图册。

〈拓展升华〉

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区:

(1)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环境优美,有“花园城市”“科学之都”“计算机之都”之称;

(2)日本“硅岛”——九州岛、科学城——筑波(世界最大、设备最完善的科学城);

(3)中国:

中关村、台湾新竹科技园;

(4)德国的“硅谷”——慕尼黑、斯图加特。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

知识目标:

1、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正确认识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

中国铁路干线分布。

学习难点:

五种运输方式特点。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

()线

()线

()线

南北向()线

(—)线

(—)线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线

(五纵四横)

(—)线

(—)线

东西向(—)线

(———)线

〈学习过程〉

引入:

同学们,你们外出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

新课:

〈合作交流〉

一、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

2、讨论:

“要想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3、完成教材20页活动题2。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以县城为例,了解交通的变化,及其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2、完成教材21页活动题1、2。

三、公路运输

1、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

在什么情形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

2、读“中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图,2000年的公路通车里程是否1952年的______倍。

3、读22页“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图,查找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的起讫点。

4、学生读图:

在9页“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填充图上,填出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的位置。

5、学生学习“公路分级与国道编号”

〈巩固提高〉

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可以满足“门对门”服务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

〈课堂练习〉

认真完成基础训练,填充图册。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2.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3.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4、中国铁路干线分布;五种运输方式特点。

学习方法:

读图分析法、知识小结法

第二课时〈课前预习〉

1、填出下列铁路干线交会的铁路枢纽站名称:

铁路干线

铁路枢纽站名称

京广线与陇海线

京沪线与陇海线

包兰线、兰新线、陇海线

京沪线、沪杭线

京哈线与哈大线

成昆线与宝成线

浙赣线与湘黔线

2、填写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现代运输方式

运输线路

运输工具

运价

时速

运量

水运

河道航海线

最慢

陆运

铁路公路

火车汽车

居中

居中

居中

空运

航空线

最小

〈学习过程〉

引入:

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有哪些?

新课:

四、铁路运输

1、铁路运输具有()、()、()的特点。

2、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1)南北向干线有()线、()线、()线、()线、(—)线、(—)线、(—)线;

(2)东西向干线有:

(—)线、(—)线、(—)线、(———   )线。

3.读“中国铁路线分布”图

(1)查找南北铁路干线;

(2)查找东西铁路干线。

4、在下图中画出主要铁路干线(熟悉铁路线的名称.分布.起止点及主要铁路线的交会点枢纽)。

5、学生完成教材P24~25活动题1~7。

五、海洋运输

1、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航线和()航线两大部分。

2、沿海航线一般以福建()为界,分()沿海航线和()沿海航线。

北方沿海航线以()和()为中心。

南方沿海航线以()和()为中心。

3、远洋航线以()、()、()、()、()、()和()等海港为据点。

4、完成书P25~26活动题。

六、航空运输

1、航空运输具有速度()、运价()和运量()的特点。

2、读书P27“中国民用航空航线里程的增长”图。

计算2000年的航空航线里程是1952年的()倍。

3、读书P28“中国主要航空港和航线分布”图,我国拥有最多航线的三个航空港是()、()、()。

4、学生完成课本P28活动题1~3。

〈学法指导〉

画铁路、公路、航空线分布草图,多采用“城市中心放射法”。

现以我国西南地区铁路交通为例:

1、定点。

以西南大城市重庆、成都、贵阳、昆明为铁路交通枢纽,将它们大致的相对位置固定在纸上。

2、连线。

每两个城市连一条路线,即成渝线、成昆线、贵昆线、川黔线。

3、放射。

以每一个城市为中心向外放射,即形成了宝成线、襄渝线、黔桂线、湘黔线。

至此,西南地区8条环状铁路已经画好了。

4、接轨。

向外区延伸出去的铁路线,还应当与全国铁路连接起来,形成全国统一的铁路网。

例如,宝成线—陇海线,襄渝线—汉丹线,川黔线—黔桂线,贵昆线—湘黔线,成昆线—南昆线.继续延伸,最后形成全国铁路网。

〈巩固提高〉

1、完成下列各题:

(1)运输距离在80千米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2)运输距离在80~550千米之内,最廉价的方式是();

(3)运输距离在550千米以上,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4)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

A、空运B、铁路C、公路D、水运

a、在抗击SARS过程中,医生需要使用广州非典康复者的血清为北京的非典患者治疗.将采集好的血清从广州运送到北京,最合适的运输方式();

b、一吨活鱼从郊区运到市区();

c、20万吨的煤炭从大同到秦皇岛();

d、从重庆到武汉旅游,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e、中国内地对台湾”零关税”开放水果市场,台湾果农将水果运到福建()

2、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1)铁路线是包兰线

B、

(2)铁路线是京九线

C、(3)城市既是铁路枢纽,又是省会城市

D、(4)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工业以煤炭工业为主

〈知识小结〉

交通事业的重要性

铁路、公路特点:

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

中国的交主要运输方式水运飞机、管道等发展成就及现状;

通运输航空、管道主要线路的分布

选择最佳可供选择方式: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

运输方式选择原则:

优选法(运距、运量、货物性质、时间等)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心脏—北京市”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历史文化和城市职能。

2、了解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3、熟悉北京的旅游景点。

4、理解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

5、理解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课前预习》

自主导学:

如何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

这节课我们进入省级区域地理学习了,研究区域地理的过程具体来讲就是解决区域“在哪儿”“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

在哪儿

怎么办

是什么

为什么

位置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

区域特征人地关系区域差异可持续发展

1、在哪儿:

北京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什么:

北京的城市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

北京的不资源匮乏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么办:

解决北京水资源短缺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引入:

北京虽不靠海,但离海不远,让我们的沿海之旅就从“祖国心脏”—北京开始吧。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对我们的首都了解多少?

新课:

(合作交流)

一、北京的自然环境

1、读书30页图2—1

(1)北京位置特点:

位于_________山,_________山和________平原的结合部.

(2)找出永定河的流向,北京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北京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我们每位同学都想亲眼目睹京城的风采,你认为什么季节是去北京旅游的最佳时期,为什么?

(4)读书31页”北京之夏”,北京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俗话说”条条道路能北京”,从我们这里到北京,可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交通工具,铁路线________—________线.公路线________国道—__________高速——京珠高速。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1、北京市的首要城市职能是_____________,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_____________.

2.中国近代史上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重大事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课标第一网

3.读书32页”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北京高等院校有_________大学和_________大学等.

5.读33页”北京市的环境问题”,一是_________环境问题;二是____________环境问题.

6.对于北京日趋严重的水资源匮乏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和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完成33页活动题1~3.

《巩固提高》

1、有关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西北地区B、位于燕山、太行山和东北平原的结合部

C、东部濒临渤海D、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

2、2003年8月3日18时30分,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会徽在北京天坛揭晓,如右图,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民传递了大量的信息。

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哪些信息呢?

(提示:

可从时间、地点等方面去考虑)

(2)你能列举三个位于北京市的旅游胜地吗?

(多列不限)

《知识小结》

位置特点:

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

北京自然地理特点:

地势、气候

城市职能与发展方向

《拓展升华》

如何设计简单旅游方案

北京的旅游资源和信息非常丰富,在学习时可利用网络信息和电子地图设计简单的旅游方案,既可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可熟悉北京各项旅游资源的分布。

设计方案时,可以采取专题的形式,如文化教育游、文物古迹游、奥运村游等,方案还应包括景点的选择、景点介绍、旅游线路、交通方式选择日程安排、各项开支、购物(纪念品、特产)等,资料是否丰富、线路选择是不恰当,方案是否合理等将成为评价你的设计方案优劣的标准。

第一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学习目标:

xkb1

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

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及其丰富的海洋资源。

3、掌握台湾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4、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5、了解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主要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

6、了解台湾省主要城市及其城市职能。

学习重点:

1、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台湾丰富的自然环境特征。

3、台湾省的经济特征。

4、台湾岛的地形特征。

《课前预习》

读台湾地图,回答: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城市或海港:

(1)_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域: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3、台湾岛南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北部的气候类型

是____________;台湾岛西部的地形是_________,东部的

地形是_________.

《学习过程》

引入:

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说出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我国哪个省?

属于什么民族?

新课:

(合作交流)

一、台湾省地理位置特点:

1、东临_________洋,西隔_________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2、主体是_________岛,以及附近的彭湖列岛,钓鱼岛等于200多个岛屿,面积3、6万平方千米,其中,_________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新课标第一网

二、人口与民族:

省内居民以_________族为主,约占人口的97%,约80%的袋人口祖籍为_________省,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___族。

三、自然环境特点:

1、地形:

(1)地形以_________为主,主要有台湾山脉,最高峰是_________山;

(2)平原多分布在台湾省_________部沿海,总称西部平原。

2、河流、湖泊:

河流短小流急,_________是岛内最长的河流,_________潭是最大的湖泊。

3、气候:

主要是_________季风气候。

四、资源丰富:

1、森林资源:

台湾山地众多,所以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很多,樟树最为著名,_________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2、农产品:

耕地多集中_________平原,水稻种植普遍,因而被称为“米仓”。

这里甘蔗、蔗糖的产量也很大,有“糖缸”之称。

另外还盛产香蕉、菠萝和茶叶,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及“茶叶之乡”的美名。

3、矿产:

台湾的矿种主要有6种______、______、硫磺、______、石油、天然气。

4、海洋资源:

台湾海峡的鱼类特别多,是我国优良的渔场。

五、经济特点:

以“______”——加工——“______型”经济为主。

六、主要城市:

______、高雄、基隆。

《巩固提高》

1、台湾岛与祖国大陆之间隔着_________海峡。

2、台湾岛多火山、地震是由于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板块相互碰撞。

3、台湾岛地形以______为主,河流落差大,水量丰富,所以水能蕴藏量大。

4、台湾_________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平原。

5、台湾被称为“东方甜岛”,是因为台湾盛产_________。

6、台湾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知识小结》

位置特点:

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地形:

多山

台湾自然环境特点河流湖泊:

河流短小流急

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资源丰富:

森林资源、农产品、矿产、海洋资源

经济特点:

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课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