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600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docx

19考研经验分享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19考研经验分享:

二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尘埃终落定,回想起这两年的研考之路,一个词儿形容我的心情——“辛酸”。

考研这条路,一旦决定选择,希望各位能够全力以赴,当时的我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儿,备考过程中思想顾虑太重(老想着考不上咋办、家里希望早点出来工作……),加上首战缺乏面试经验,没有狠下决心,没有做好每一步该做的工作,这篇也算是经验总结出的教训。

个人本科双非,本科院校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2018年一战中山大学社工全日382分排名25(中大一出初试分数就显示排名,但有些学校不会,当时看复试名单又退后几名),各科成绩如下:

政治65、英语二72、社工原理99、社工实务146。

二战同一学校中山大学社工全日338分排名92,各科成绩如下:

政治66、英语二67、社工原理95、社工实务110。

2018年中大社工招生情况统招45人,包括全日制25人(原本30人,推免5个,是历年推免较少的,而且是扩招了10个名额,以往全日招的不超过20人,中大研究生院的官网的历年招生简章、录取名单等可找到)、非全日制20人;2019年中大社工招生情况统招37人,包括全日制22人(之前招生简单显示招35人,夏令营已推免18个,只剩19个名额,后来根据报考人数招生有所变动,但不大)、非全日制15人(今年非全上线人数11个不够,剩下4个名额,所以全日可能调剂去非全,18年有2人是全日调剂去非全)。

一战中大,复习是在学校,当时是从3月份开始准备,正值大四上学期,还有几门专业课和公共课,平时除了一周几节课之外,除去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其它时间都用在自习室和图书馆,当时的我一开始压力并不大,但心情有点浮躁,在自习室饱满读书的氛围下也常常会走神,出现看不进书的情况(看似整天都呆在自习室学习,脑子却思绪万千,没用在扎实基础上)。

相较于其他同学,我是不太用功的一个(别人可能早上6点起床去教室,除了吃饭时间,其它时间一直在教室,学到晚上11点多熄灯才回宿舍,我是8点多到自习室,11点准时到饭堂,下午1点-3点午睡+乱七八糟刷手机,3点到教室,5点准时到饭堂,7点半-10点在教室,吃完饭后有0.5-1.5小时用来读书),我后来数了数发现,一战每天的学习时间不超过8小时(当时为自己找借口,6点多起床太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更好地思考问题,大学四年间我几乎不熬夜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计划,适合自己就好,千万别学我)。

公共课政治的复习推荐用肖秀荣套书,尤其是后期的模拟试题8卷和4卷,记得18年政治可以说是比较难考的,特别是选择题,50分选择题我考完后对下答案拿了不到25份,当时吓死我,还担心政治不过,分数出来后才知道是大题即简答题拉分,当时考前一个星期就整理四套卷大题答案,将每一道题分类整理好(马原、毛概、近现代史、思修、形势),足足地写了几页白纸,1套卷1条大题3个小问,4套卷1个专题12个小问……整理完后狂记答案(原理+材料分析),最后上考场前面选择题打击太大,看到大题欣喜若狂,原来5道大题4道是背过的,50分大题至少拿了40分。

似乎每年的公共课有个特点,如果今年政治难英语就简单,明年就可能出现政治简单英语难的情况。

所以,18年的英语二试题难度不大,而且当时报的班HW押中了作文题,但没准备好。

英语二的前期复习在单词上下了很大功夫,从3月一直背到12月,一开始是拿着笨重的辅导班HW发的单词书,烦的是每天都会看见熟悉的单词,想跳过,最后想到一个办法就是买了个小本子,将自己觉得不认识的很难懂的单词抄写在小本子上,翻完单词书小本子也抄写得差不多,就不看单词书了,后来做阅读中发现背单词是有好处的,背熟单词后做起阅读得心应手。

对英语,个人认为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其实是占了60分,4篇阅读40+1篇新题型10+完型10=60分。

所以,在英语复习上,我专攻阅读,用的是张剑老师的套书,历年真题至少要做3遍,认真分析阅读(看得懂单词、知道每个选项的意思、作者思路),做真题前做完了张剑80篇,当时每天下午2个小时(3点-5点)就练英语阅读4篇(尽量控制在1小时15分内完成)。

对专业课,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分析所选学校的历年真题,根据真题将社工的知识分几个板块:

社工定义(王思斌+14年国际定义“社会公正、人权”那个)、社工价值理念(接纳、非评判等)+伦理困境(勒温伯格7原则、实务各个群体困境)、社工理论模式(尤其是注重中大风格如增权理论、优势视角、任务中心模式、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等)、社工前沿(关注“社工客”、“社工观察”、“社论前沿”公众号等)、论文(中大老师+业内大咖)。

在一战备考过程中,看得最多的是中大里面老师(张和清、雷杰、裴谕新、贺立平、朱健刚等)的论文,特别是张和清老师的论文(因为历年的实务的第一道就是考他的),看过历年真题的人都知道,哪些老师都是有参与出题的(所以需要上该校学院即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官网上查看老师的研究方向、领域)。

在一战备考的几个月里,早前从知网上已经下载好这些老师的论文,每次在自习室都会有计划地看论文,在看论文的过程中,里面老师说过的一些观点、重要论述我都会记下来(用白纸抄写论文中原原本本的话,后来证明在考场用得上)。

当时的真题并没有手写过答案,每次看真题都只是在脑子里形成大概的思路,有些真题上概念性知识也仅仅做个标注(在哪本书哪一页有相关知识点),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寻找历年真题重合的考点,每年都会有那么几个知识点是常考不变的,如社工定义(16年考“社会公正、人权”、18年考“社工知识体系”、19年考“社会工作与社会学关系”,这些考点和社工定义知识是离不开的)、实务领域(重点关注“农村”、“家庭”、“儿童”,分别对应张和清、裴谕新、雷杰老师研究领域,涉及农村社区整合社会工作实践、儿童虐待+保护、家暴如何分析及介入,15年原理考“儿童保护体系缺陷”、16年原理考“婴儿安全岛”、18年原理考“儿童保护是社会性问题”离不开雷杰老师关于儿童保护领域内容,16、18、19年实务“实证为本社工实务三要素”、“社区资产评估”、“整合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农村社区问题介入”是关于张和清老师的农村社区方面的题,18、19实务关于家暴伦理困境涉及裴谕新老师研究的领域)。

一战中大,根据当时的初试分数及排名是很有机会上的,如果复试没什么差错的话。

2018年2月15号出初试成绩,知道分数及排名的我当时还在中山某机构实习,在等公交跑村途中查的分数,其实那时候的心情和状态都不太好,研考+毕业论文+实习工作……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加上所处的实习环境(站点在当地老人院、平时要跑村)和同事关系僵化,于是向主任(往届本科学校师兄)请了一个月假回湛江的学校备考复试。

在备考复试1个月,心情一天比一天焦虑,但每天还是会花时间去教室看书、练习中文介绍。

等到3月27面试那天,早上8点笔试,2小时,只有一道题(张和清老师的题):

如何理解实务研究?

刚开始看见题,是有点懵的,脑袋也没有转过弯来(实务研究实质上就是行动研究,这在张和清老师发表过的一篇论文有关),仅凭个人理解(实务研究定义、研究方法“定量+定性”、行动研究内容、实务经验等角度去分析,早前有看过古学斌老师关于行动研究的观点内容,就往那边写),笔试结束就马上开始面试,笔试时就有抽序号,我抽的序号排的较后,轮到我去面试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说到面试真是泪!

面试我犯了很多低级错误,比如中文介绍的背稿、回答问题的低级失误、英文没听懂就着急回答……受心情不好(去广州找错地铁站、阴雨天气、紧张情绪)+环境(现场摄像机和老师的压迫感)影响,我一进去关上门时还差点向上锁,懵了下走向讲台的一张椅子坐下(这里做的不太好,应该先向在场各位老师问好),讲台对面的一排老师齐刷刷地坐着,中间老师主考官贺立平说“你是XXX吧!

”,我说“是的”,当时已经是接近复试的尾声了,老师们都很疲惫,贺立平老师说“你先做个1分钟自我介绍吧!

”。

当时的我紧张的不得了,双手都不敢放在桌子上,在封闭的桌子底下双手一直在颤抖,然后飞快地做了个中文自我介绍,右手旁边记录的学姐在听的过程忍不住发出笑声,我当时一个惊啊!

做完自我介绍,发现老师的脸黑了一层,贺立平老师问“你写的文章是给自己看的吗?

”(自我介绍中有讲到自己发表过几篇反思性文章)我一听老师的提问,当场懵逼,从未准备过这种问题啊!

脑袋里嗡嗡地响,一直回想着这个问题,老师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个提问我也不知道自己断断续续说了什么……紧接着,最左手旁边的头发发白的老师问“你写的文章发表在哪里?

”(这里自己犯了很低级错误)我说“公众号上”。

老师们脸上又黑了一层,我作死地又补充说“是因为热爱写作而写的反思性文章,文章发表的那个公众号我看过有超过1000的阅读量……”(当时完全是弱智的状态,虽然感觉现场氛围不对,但不知怎么转换良好沟通氛围)。

后来,老师几乎没怎么提问,一位外教直接抛了一个英文问题,其实当时没听懂,仅听懂一个“人类学”(中文介绍有讲到看过人类学方面书籍),就说人类学书籍方面的了,结果一开始外教懵了,他的反应告诉我答不对题的感觉,只能硬着头皮扯了几句,最后说完,主考官问我“That’sall”,一连说了几遍我才反应过来,回答“Yes”。

老师说“可以出去了”,听完老师的话我到了声“谢谢老师”,出场手还是颤抖的,心里想着完了没戏了。

等待过程中,见过前面几个人进去面试,我的面试时间是最短的,应该不超过10分钟就over了,当时的心一个慌啊!

特别地想哭却哭不出来,一个人漫无目的走在生机勃勃的校园,看着谈笑风生的人们,心里很烦闷,打了一同过来的隔壁班XXX的电话,没人接。

因为是第二天出成绩,只能在广州多呆一天。

当晚,和本科老师说了情况,老师安慰我别灰心之类。

第二天录上的名单贴在社人希门口的公告栏上,没有名字,意料之中,只是很不甘心(隔壁班XXX说这次有很多初试比我低分的都录上了),有了想二战的念头。

那个时间已经错过弄调剂的最佳时间,中大复试是比较晚的,从广州回到湛江,在学校宿舍一直在调剂系统上看还有没学校,结果发现在调剂系统上的某些学校都已经复试或录满,打电话给某些学校研招办或里面学院负责老师,都说没有名额了。

颓废了几个星期,重新回中山实习(当时约定实习到6月,第一次实习才知道实习1个月离开都行)。

实习到4月中旬,边修改毕业论文边写文书,某天本科班主任来电问我“江西XXX学校还有名额你要去吗?

”,当时经历中大面试失败心灰意冷,加上个人阅历尚浅(没出过省)和家庭等综合因素,拒绝了老师的好意,说“老师,我不想出省……”。

一战中大面试失败之后,个人的心情一直很低落,每天的情绪都很down,面试结束得知考不上的时候曾打电话给过本科的辅导员何老师,当时通电话还跟老师说是不是自己的阅历不够,要不要工作几年再考呢?

和老师以及一些同届同学讲过面试的事情,他们都很支持我继续二战,其实我当时的没有多大的信心和勇气继续二战的,但不甘心啊!

因为真的很想去读书,想去跟着老师做实践做研究,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019年3月16日,中山大学社人院出了复试名单,19号看了朋友圈之前加过的上年考上的朋友发了信息,才知道原来自己可以去一志愿学校复试,24和25号是一志愿学校的复试时间,短短几天时间看书+预定中大附近房间,自从2018年12月考完之后,可以说是荒废了时间,从知道分数那一刻起,一直在弄调剂学校的事情,感觉去一志愿学校复试就是去打酱油。

3月23调剂系统开放,一直在刷系统也刷不进去,好不容易刷了进去,调剂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工业大学(非全),凌晨两点多填报华南农业大学(非全),24号下午去了中大复试,下午先笔试,第二天早上面试,笔试还是挺顺利的,考了两道题:

一、如何理解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

(这道题和初试第一道题是一样的);二、王思斌认为的“行政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的涵义”,并结合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以及个人经验谈谈你对这两者的看法。

今年(2019)中大的初试和复试考的内容都很基础,不同于往年(往年有个别题目特别是实务偏向中大某几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所以构建起自己对社工的知识体系特别地重要。

第二天面试,老师就问了我几个非常基础的问题,可没打好基础的我越是基础的问题却越回答不出来,加上平常缺少思考就有点悲催了。

当时面试,一进去教师,先抽两张纸条,一张是中文的(社工知识内容,带有中大老师研究方向的如“社区为本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关系、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解等”),一张英文(一段英文先念再翻译),当时主考面试我的是一位和蔼的女老师,雷杰老师也在那个教室,我抽中的纸条是“你是如何理解青少年社会工作的?

”,当时的我有点懵,说话没有分点也没逻辑,支支吾吾地讲了“首先需要了解青少年这个群体的特点如叛逆……”一大堆,结果老师听了脸不太好看,就问我有学过这门课程吗?

我说有,然后就问青少年社会工作有哪些理论,我回答不上,想了老半天说“不好意思”,然后我讲到所做的实践主要是长者群体这块的,青少年这块没有接触过,但有同工是做学校社会工作了解到那里的青少年怎么叛逆之类的,还讲了做长者这块的原因(和个人经历有关,小时候可以算是留守儿童,童年几乎是祖母陪伴度过的,对这个群体有很特殊的感情,渴望能为这个群体做些事情)。

女老师听了,可能同情心起了就没再问我青少年这块,打算再给我一个机会,转问老年这块,问我“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有哪些?

”,我马上就说了“活动理论,活动理论认为社会给活动水平高的人比活动水平低的人更能XXX”(这里悲催,正巧不巧平时最记得这个理论而且写活动文书也用过的,居然在重要时刻忘记了断片了,一直重复着这句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知道结束我才记起要说的是“活动水平高的老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人更能适应社会生活,所以要为老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参与环境,促使其积极地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再结合实践谈来参与的服务对象是如何参与活动提高其自信之类,甚至可比较没有参与活动的容易产生脑退化现象等”)。

后来老师也很无奈,大概认为我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吧!

(我也承认,确实没有打好基础)我在回答时有谈到在中山汇能社工服务中心做了半年以上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对社区领域很感兴趣(中大的大多数老师是研究“社区”这块的),雷杰老师听到“汇能”向旁边的老师要了一份我的简历(我们没有拿过任何材料进去,老师却有我们的简历,我也很奇怪),然后女老师就问了我“农村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的区别和本质是什么”,我一听又悲催了,虽然之前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没准备过,而且这二者本来就很像,我只是讲了社区涉及的群体范围较大之类,但老师马上打断,就问我“这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我当时好像是说了范围不一样(直到结束我才清晰思路,社区的领域是比农村的要大,社区不就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社区社会工作是有包含农村社会工作的一部分,二者是有重合之处的,后来问了中大的张导他说“农村社会工作就是农村社区社会工作”)。

接下来,老师没再问任何问题了,然后胡乱地念了英文坑坑洼洼地翻译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念什么,当时就觉得这次来面试真的是打酱油了。

中大这场结束后,当天上午面试完就离开了,当时来面试的大约有120人,一直到下午才结束,分三组,我那组(a组)有30多人,笔试时抽序号抽的比较前(7号),感觉老师都很好,没有为难我们,而且老师也给我机会了,只是我自己的问题(基础没扎实),就这样错过了调剂去非全的机会(分数太低338,复试线330,如果面试表现得好,调剂去非全还是有可能的,当时非全的还有名额)。

后来听我另一个同学说,她也在a组,排号较后是下午面试,她说老师挑她刺了。

25号面试结束后和姐姐及她的朋友Zhang去了广工的附近公寓,Zhang也要去广工面试,那几天就呆在公寓里,每天都在看调剂系统,在打电话问调剂的学校(当时填报过华农非全,询问过上年考上的同学说填报了系统的一般都会有复试通知,没想到今年的华农有点坑,官网上放出消息有几十个非全名额,问了那边才知道政策变了,一志愿全日可调非全,向外校开放的只有十来个,当时大多数的学校都已经开始复试和确定好调剂名单,即使是非全也确定好名单,往年了解到的好几所全日或非全缺额的学校今年都很多人报考,生源充足),当时的心情十分地煎熬,想着都已经二战了,难道还要继续战下去吗?

怕越考越回去了(越考越糟糕,当时在家复习的大半年心态很不好,一是家里没有学校的学习氛围;二是心情很不好,当初一战的同学都去读书了就自己还在苦读),二战中大失败后,让我开始怀疑人生,甚至一度想过转行做文编(以前有想过如果将来不做和本科专业相关的职业,就根据自身兴趣做写文章相关的工作)。

渐渐开始的转折在29号,29号我打了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大”)文法学部负责社工复试的方老师,从填报系统后到29号,我就一直都打不通方老师电话,后来我直接打了文法学部社工系电话,终于接通了,是一位男老师接听的,我把自己的情况(我是XXX,一志愿报考中大社工全日制……之前调剂系统开放第一志愿填报贵校,虽然被查看却没有发复试通知,想咨询下老师这边的社工的非全还有调剂的名额没),男老师说话很温柔,说他们这两天是社工复试时间,可以帮我询问专门负责复试和调剂的方老师,让我15分钟后再给他打电话。

20分钟过去,我打了过去,没人接听,30分钟再打过去,接听了。

男老师说,他们的一志愿复试和第一批调剂的名单已经出来了,我一听心凉了,心情有点低落,打算就这样谢谢老师挂电话了。

没想到,老师说,你周六晚(31号)给我发封邮件,可能有第二批调剂。

我当时听了挺懵逼的,我怎么给老师您发邮件(我当时不清楚这位老师就是年前有邮件联系过的陈F老师),我说“好的,谢谢老师,但是老师,我不知道您的邮箱,我只知道这个社工系和方老师的联系方式”。

然后男老师就说了一句“我就是陈F老师,之前你发过几封邮件给我,我记得的”。

我恍然大悟,心情激动地说“原来就是陈F老师啊……”(在初试分数出来后有邮件联系过老师,专门去那学校研究生院找导师的信息“研究领域、文章、邮箱等”,找到心仪的喜欢的研究领域的导师就发邮件“个人简历、所写原创性文章、获奖证书压缩”)。

听完心仪的导师的话,少女心突然爆棚,脑海里浮现“老师说话的声音好温柔啊、老师好好人啊……”。

等熬到31号晚,当时住在大学同学YM和她姐姐租住的小房子里,8点多给那老师发了封邮件(XXX老师您好,我是XXX,前几天电话联系过您的,是关于贵校社工的非全的调剂的事情,当时您说一志愿复试和第一批调剂名单已经确定好,这几天是贵校复试时间,今天应该刚结束,所以想了解一下情况,想知道贵校还会有第二批调剂吗?

……)当晚老师并没有回邮,第二天8点多,看见有老师发过来的两封邮件(非常重要),一封是老师说学校还有几个外校调剂名额,问方老师还没有给我发复试通知吗?

如果没有,就可能没有了;一封是老师发了一个他的私人手机号码让我速给他回电话。

我当时很慌,马上打电话给老师,可能老师在忙没接到,后来老师给我电话,说“只有1个名额了,4或5个人竞争,明天就面试,你确定要来吗?

广东离北京这边还是挺远的,要来的话今天就要过来了,而且非全学费住宿各方面需要自己搞定之类”,我一听,肯定地跟老师说“老师,我要去,我很想去读书,我家人也很支持我去读书,非全我家里那方面是没问题的(其实,我家还是挺困难的,弟弟上大学,姐姐今年研究生毕业7月才正式上班,父亲无业,母亲工资低,我这样是权宜之计,不然老师都不给我机会怎办,想着以后也可以边工作挣钱边读书)”。

然后老师说“那好,你过来吧!

”,我询问老师“可以发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等事项给我吗?

”,老师说“等下发给你”。

就这样,我开始手忙脚乱收拾一些衣物生活用品,向姐姐和Zhang说了一下情况,让Zhang帮我看路线订机票,坐了十几个地铁站往白云机场方向赶,路上遇到一位好心的小哥哥(南师大毕业),聊天聊着就到了白云机场,他办理好自己的登机事项(拿登机牌等),好心地带我去托运处弄行李箱托运事情,还教我怎么看怎么找办事的地方,拿到了机票过了安检,我们各自告别,很感谢小哥哥的帮助。

找到候机厅,原本下午2点10分的飞机一直在延迟,等得黄花菜都凉了还没上飞机,直到下午5点多才登上飞机,坐上飞机那一刻心情是十分兴奋的,人生第一次去北京,第一次去坐飞机,第一次做了很多以前从来都不敢尝试做的事情。

在飞机冲上云霄那一刻,心里默念这次的面试一定要好好表现,一定不能让自己失望,不能让老师失望。

当时正值夕阳西下,红烧云就在远方,很漂亮,夜幕降临,透过机舱窗往外看,一团团云儿在下方飘移,还有一轮明亮的月亮和数不清的星星,真的很漂亮,心情也异常地兴奋。

去到北京南苑机场是晚上8点多,一下机场就和陈F老师联系(之前加了老师微信,飞机误点时也跟老师说明延迟的情况,一下飞机给老师微信“老师,我下飞机了,现在去往学校的路”,老师还回复了我“到了给他打个电话”,后来因到学校附近的酒店的时间太迟怕影响老师休息,跟老师说第二天再电话联系),去地铁站的专车已经停止售票,只能滴滴打车了,等了好久滴滴才过来,其实心里还是有点害怕,单独一个女孩子人生地不熟的坐夜车不安全,但是没有办法,还好遇到的司机小哥挺好人,没有兜路,到了地铁站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人了,一个人就这样拖着一个笨重行李箱走来走去,搭上了地铁转乘继续过站,最后在十点多的时候到了“北工大西门站”,当时出了地铁站就等联系好的Zhang的一位师弟Y,Y就带着我去提前订好的7天连锁,路上还在大街上遇到一个酒鬼闹事,吓得我经过闹事的酒鬼旁边时拉紧Y的手臂躲在Y的旁侧(其实Y挺健壮的,肌肉结实,人高马大,跟在他旁边挺有安全感)。

在7天订的房间里放完行李,和Y去北工大找明天面试的地方(人文楼9XX,因为Y明天满课,没有时间带我去熟悉路线),一路上校园几乎没几人走动,周围都是漆黑的一片,去到人文楼下,已经锁门了,Y用了他的学生卡刷开门,Y也是第一次来人文楼,进去兜了半天都没找到按电梯的9楼,说会不会是外面的电梯上去的呢?

于是,又走出来找找,没找到第二次进去才发现里面还有一条漆黑的通道,拐弯过去终于看见能按9楼的电梯,大晚上的没啥人,于是Y跟我说“你现在知道地方了吧!

很晚了,我们就不上去了,明天你早点过来就行”,我们就各回各住的地方了。

回到7天已经11点多,从早上到晚上累了大半天(坐了几十个地铁、3个多小时飞机、滴滴打车),洗完澡已经12点多,本来还打算看会书,翻了两页眼皮在打架,实在太困了,就整理那些明天需要交的个人简历和材料(学校要求带5份简历,恰好我只带了5份,再加上获奖证书那些,其实之前在家整理过,现在重新将一小部分不太重要的证书去掉),整理完差不多凌晨1点,弄好明早需要的东西后睡觉,结果刚才眼皮一直在打架,明知道自己的身心都很疲惫,不知怎么地躺在床上却睡不着,一直和自己的思想做斗争“我要睡觉,我要睡觉,明天早点起床再看书”。

到了凌晨2点多,慢慢睡着。

调了凌晨5点45分的闹钟,累得真是不想起床,没办法只能顶着黑眼圈洗漱完,开始吃早餐(提前准备的面包),6点多再看了一会《社会工作概论》,然后从之前加入的19北工大的社工群里下载往年的面试题目,边看边思考回答问题的思路,除了往年试题,还专门思考北工大里面导师的研究方向(社区治理、社区建设等)+社工前沿热点(北方推崇“三社联动”等)。

没来得及看完书,8点25左右出门,匆匆忙忙十几分钟后去到人文楼9XX(那时候约定时间9点正等方老师,交材料),去到办公室9XX,方老师不在,办公室其他老师让我坐着等会,等了不久方老师来了但她说“原本是9点开始笔试再面试的,现在还有几个学生没到,就推迟1小时,10点先开始面试再笔试”,我问老师“简历那些现在要交吗?

”,老师说“等会面试再交”,我说“好的,那老师我可以先出去外面等吗?

”老师说“可以,等会到了时间到指定教室就行”。

于是我道谢后,去9楼的一处安静通道上再翻看几遍中英文自我介绍,期间在微信上和陈F老师说了面试延迟的事情,陈F老师鼓励我好好看书,认真准备中英文自我介绍。

终于到了面试的时间,现场原本4/5个人过来仅有我和另一个男生过来面试(那个男生是一志愿北工大社会学调剂过来),竞争1个名额。

方老师问我俩面试谁先上,我说“都行”,那男生有点犹豫,支支吾吾不知说了什么,方老师就说“那女士优先吧!

XXX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