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621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届山东省潍坊市某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

高三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最大的“合理性”应是

A.封建政府人才选拔工作制度化B.贵族垄断官场局面开始被打破

C.底层知识分子社会流动均等化D.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得以塑造

2.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对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的资格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

这主要反映出

A.雅典的民主存在虚伪性B.民主与道德要求的统一

C.家庭是雅典民主的基础D.财产是享有民主的前提

3.《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五条规定:

物品之转让,通过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时缔结契约的方式,并通过在出庭辩论时于最高审判官前对该物品所有权之否认的方式。

这一规定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严控被统治阶级的转让行为B.在法律行为中强调程序合法

C.重视商品经济中的道德因素D.宣扬民主制度对公民的意义

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的法官如行为端正,得继续任职,并应在规定的时间得到服务报酬,此项报酬在他们继续任职期间不得减少。

这一规定

A.体现了联邦政府的高度集权性B.暴露了宪法表面民主实则专制的虚伪性

C.维护了司法机关所必需的独立性D.满足了统治者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愿望

5.太平天国一方面宣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

”另一方面对四书、五经也只是删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把儒家思想中的基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都保留了下来。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仍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局限B.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C.以“拜上帝会”为理论武器D.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

6.“旧官吏把乘坐豪华马车视为莫大的荣耀,而公社委员却将豪华马车看作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障碍。

当他们乘着马车奔驰在大街小巷,穿行于黎民百姓之间的时候,只觉得浑身不自在,甚至可以说是如坐针毡。

”材料反映巴黎公社

A.财政困难,倡导勤俭节约B.委员们具有“公仆”意识

C.坚决打碎旧的国家机器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7.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

这主要表明

A.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B.新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美国同意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

D.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

8.张鸣在《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中写道:

“对于农村而言,农民根本弄不清楚苏维埃是怎么回事。

广东的农民知

道著名共产党人苏

兆征,因此就把苏维埃当成苏兆征的弟弟;而湘赣边区的农民则管苏维埃叫‘埃政府’,因为当地方言‘埃’就是我的意思……苏维埃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

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这里的“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就是指中国革命

A.没有充分发动群众B.不了解中国国情

C.照搬苏俄模式D.以工人运动为中心

9.2009年5月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这样评价美国对欧洲国家安

全的作用:

“美国的安全保证,自二战以来一直让我

们受益,也使不少欧洲邻国在国家安全方面搭上了山姆大叔的便车。

”二战以来美国对欧洲国家的安全保证是通过

A.马歇尔计划B.欧共体C.联合国D.北约

10.亨廷顿曾说“欧洲的疆界结束于基督教的范围终结、伊斯兰教和东正教范围开始的地方”。

1994年春,欧盟明文规定,除信奉基督教波罗的海诸国以外,排除所有信奉东正教的前苏联共和国入盟的可能性。

上述现象共同说明

A.欧盟内部冷战思维严重阻碍其东扩B.欧盟现今各成员国皆为信奉基督教国家

C.欧洲的联合具有一定的文化认同基础D.欧盟各成员国都表现出很强的文化优越感

11.汉代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写道: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连续性D.脆弱性

12.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马,但边民却将铜钱铸造成铜兵器,到处侵扰。

为此,宋实行茶马互市,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药材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

这可用来说明

A.边疆地区有较强的军事实力B.北宋时期经济模式大大倒退

C.经济政策在于维护封建统治D.守内虚外导致北宋积贫积弱

13.1883年,《宇林沪报》报道:

“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

”这一报道反映了

A.洋务资本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B.私人资本在清末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C.洋务运动时期兴办实业的潮流D.近代企业之间已经出现激烈的竞争

14.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

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

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

以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

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15.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

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

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着重于解决苏联存在的根本问题B.实际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D.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16.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

会上,胡佛宣布:

“在以往的萧条中,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

我对这些政策和字眼都很反感,因为劳工不是商品,他代表了人类的家庭,此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

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

材料主要说明

A.胡佛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B.胡佛认为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不是很严重

C.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D.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

17.1953—1957年,中国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

上述数据说明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②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③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④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8.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前后。

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

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C.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程的加快

19.据报道:

“几乎所有的新兴国家都优先选择……由美元、欧元和日元组成的基准性货币篮子,不过,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近年来……这三大货币之间的波动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力,并且毫无规律。

很多人开始怀念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厌恶自由浮动时代的黑暗。

”对这种“怀念”情感理解正确的是

A.要求规范世界货币金融秩序B.希望强化美元对世界的作用

C.要求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D.主张提高欧元的世界影响力

20.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库特纳和理查德•N•库珀认为:

“从长远看,地区主义可能是对世界的一种有利的发展,地区内实行自由贸易和地区间实行有管理的贸易,可能是通向世界自由贸易的漫长道路。

从国别经济一下子跨一大步到世界经济,可能是步子太大了,难以跨越,有必要先采取一些较小的中间步骤,准贸易集团与有管理的贸易相结合,可能正是一种必要的中间步骤。

”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是个极其缓慢的过程B.经济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必经阶段

C.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区域性行为D.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

21.2013年9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拟将教师节日期由9月10日改为9月28日(孔子诞辰日),与此举相关的因素是

A.孔子主张仁者爱人B.孔子宣扬克己复礼

C.孔子主张为政以德D.孔子倡导有教无类

22.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

“(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

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

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A.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B.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C.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23.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

“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

”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B.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都是权利平等的教士

24.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

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D.近代科学的奠基人

25.“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如生,非有大天才真功力者不能也。

”看上去乱七八糟、随心所欲的每一个色点,都是经过科学的、精密的计算,所以每一名画家都是科学家或者数学家。

这种表现技法当属

A.古典派B.荒诞派C.印象派D.现代派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题号

26

27

28

29

总分

得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题,其中26题13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1分,共50分。

26.各国的外交政策常常因为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作出适时调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4月周恩来指出:

“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

”——《周恩来选集》

(1)概述材料一中周恩来的外交观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些外交方针体现了这一观点?

(4分)

 

材料二(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我首先提出一个原则:

我们将继续承担我们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我们以往的政策是向别的国家提供武器、人员和物资以帮助它们反抗侵略,保卫自己。

过去我们在朝鲜就是这么做的,在越南我们也是这样开始的。

我说,但是从现在起,我们只准备向那些愿意承担责任以自己的人力来自卫的国家提供物资和军事经济援助。

只有一种例外情况:

如果一个核大国对我们的盟国或友邦发动侵略,我们就要用核武器作出反应。

——《尼克松回忆录》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外交政策作出了哪些调整?

指出影响其外交政策调整的外部主要因素。

(4分)

 

材料三20世纪最后的10年里,……(美国)参与调解了世界上一些重要地区的冲突,……。

美国决心在世界上发挥自己的作用,几乎一有机会就毛遂自荐,扮演调解人的角色,……美国把自己看做是全球民主体制的发源地和保护人,越来越频繁地扮演裁决他国选举是否公正的法官。

倘若达不到它的标准,美国马上实施经济制裁,要么以其他方式施压。

——《美国的全球战略》

(3)据材料三,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哪些角色?

分析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5分)

27.消费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消费社会是指

……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

……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

(3分)

材料二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这或许可以被原谅。

但是,并不是所有消费社

会的产品都具有复杂的技术。

实际上,最为简单的莫过于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

整个“冷战”时

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

——尼尔·弗格森《文明》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

(4分)

材料三 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

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

1992——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

据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原因。

1992——1994年我国物价为什么会大幅上涨?

(5分)

 

28.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

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明清史志资料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4分)

 

材料二先在英格兰发生,很快就席卷整个欧洲的棉纺织革命,事实上首先是对印度工业的模仿,然后作为一种报复,赶上并超过印度。

——《十五至十八世纪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三 光绪十二年《遵化通志》记载:

洋线盛行以来,价廉易售,玉(田)丰(润)产棉之境苦难销运,种棉倍少,纺线织布亦鲜利益,多至辍业。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首先发生于英格兰的“棉纺织革命”主要成就是什么?

对印度和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材料四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共产党宣言》

(3)据材料四,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

(6分)

29、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学、艺术总会刻上这个时代的烙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既能回顾寻根于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方法,又可以立基于世俗音乐的主调风格音乐,终于在1600年前后应运而生,在音乐舞台上出现了歌剧这一体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歌剧的出现是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这一“时代潮流”对当时的文学、艺术、科学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列出这一时期在文学、美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例)。

(3分)

 

材料二 

(2)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两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4分)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位思想家主张的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从历史作用的角度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

(4分)

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2.B3.B4.C5.A6.B7.A8.C9.D10.C11.D12.C13.C14.C15.B16.D17.C18.C19.A20.B21.D22.A23.D24.A25.C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题,其中26题13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1分,共50分。

26.

(1)观点: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1分)

方针:

“另起炉灶”;“

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分)

(2)调整:

调整与盟友的关系,继续承担条约义务,但希望盟友分担责任;战略重点调整,由直接的军事干涉转向为盟友提供军事经济援助和核保护伞。

(2分)

原因:

欧洲日本崛起;陷入越战泥潭;苏联逐渐成为超级大国;第三世界和中国崛起。

(2分,答出其中的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3)角色:

冲突调解人、民主保护人和法官。

(3分)

影响:

一方面缓和冲突、有利于形势稳定;同时,也成为冲突的制造者,干涉他国内政等行为造成他国或地区混乱。

(2分)

27.

(1)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确立并逐步完善,社会秩序稳定;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扩大,英国可以消费世界廉价产品。

(3分)

(2)原因:

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视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冷战”的持续发展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4分)

(3)1978年前总体上稳定的原因: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必答项,1分);生产能力不足;人们消费水平低等(答对一点即得1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992——1994年上涨原因: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答项,1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的初步放开与市场的活跃;科技发展、生产能力的提升;人们消费观念经历剧变。

(答对一点即得1分,总计不超过2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8.

(1)变化:

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

(4分)

(2)主要成就:

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从输入棉纺业产品到大量输出。

(2分)

影响:

大量的廉价棉纺织品流入印度和中国,造成当地传统的棉纺织业破产;中国和印度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2分)

(3)有利条件: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

(2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得2分)具体表现:

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不断强大;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把亚非拉美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成为主流。

(4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得4分)

29.

(1)时代潮流:

文艺复兴运动。

(1分)文学:

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等;美术:

达·芬奇、拉斐尔等。

(2分)

(2)时代背景:

《红楼梦》:

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

(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2分)《人间喜剧》:

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2分)

(3)相同点:

都反对君主专制(或反对封建专制)。

(2分)不同点:

前者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革命;后者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