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979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docx

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

数据业务专题优化

5.8.3.1GPRS网络无线侧优化

从网络拓扑结构角度,无线侧部分侧重于BSS部分,包括无线空口、Abis、G-Ater、GP等网络单元。

基与优化的最终目标—EGPRS的指标提升以及提升用户感知,可以将现有影响EGPRS性能众多的因素进行分解和划分,总的说来,可以分成容量资源的优化、无线环境的优化、EGPRS参数优化、核心网优化以及数据业务终端和上层应用优化等内容。

如下图所示:

优化前期对网络性能进行完整的评估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制定比较合理的优化目标;同时可以对网络的现状和潜在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为后期的网络优化方案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

通常在网络性能调查的时候,可以分成三个方面:

KPI指标收集和分析。

OSSKPI主要包括数据业务质量、移动性能指标、无线、GP、Gb/Iu_PS的拥塞情况;

外场DT和CQT测试。

基于外场的测试在获取无线环境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反映用户终端的实际感知度,主要包括无线信号强度、C/I、CS/MCS的分布情况、时隙分配情况、BLER、RLC层吞吐率、小区重选和路由区更新的频繁程度;

核心网侧的信令跟踪和分析。

主要分析Gb、Iu_PS、Gn、Gi侧信令,分析用户行为情况。

综上所述,数据业务端到端优化无线侧工作内容概述如下:

1、GPRS优化评估测试

在项目开始前期将根据局方提供的路段和测试点进行GPRS优化评估测试,以此对现网中数据业务的性能进行初步了解,借此辅助项目中后期对于GPRS的优化,并根据后期复测情况体现优化效果。

测试包括DT和CQT测试。

测试项目包括EDGE下载速率,FTP下载速率以及WAP首页显示时延等。

GPRS优化过程一个重要的环节:

测试优化,GPRS网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通过主动测试来发现并解决,通过实地的测试可以更好的优化GPRS网络,提升GPRS网络服务质量,如下图:

2、测试问题点分析处理

GPRS是承载在GSM网络之上的,因此它也和GSM网络优化有着共同之处――无线环境优化。

GPRS的数据业务好于GSM网络的同时,也对无线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无线环境的优化在GPRS网络中也显的尤为重要。

结合无线DT/CQT测试,我们对无线环境优化提出以下优化思路:

1)覆盖优化。

改善CQT测试点的信号覆盖,避免弱覆盖影响测试指标;解决DT测试中的弱覆盖路段,避免出现由于弱覆盖或越区覆盖导致的接收电平低,无法获得较好的载干比,占用不了高编码的问题;

2)小区重选优化。

通过优化调整增强CQT测试点主控小区,避免发生小区重选影响测试指标;通过合理的小区重选和路由区更新,提高DT中FTP&WAP图铃下载速率;

3)频点资源优化。

通过优化调整,使得GPRS使用比较干净的频点,从而增加载干比,提高测试时的编码占用方式;

4)无线参数优化。

通过相关无线参数调整,提高GPRS网络的整体性能。

5)根据测试数据从无线角度配合核心侧对存在问题的测试点进行分析,分别从干扰,容量以及移动性方面对问题点进行分析以及处理,并及时进行复测验证效果。

3、数据业务资源分配评估调整

根据CS域以及PS域相关话务统计在不影响话音业务的前提下对数据业务资源进行相应调整,保证PDCH资源充足,并且在忙时PDCH预清空流量比不会提高,进而提升包括FTP,EDGE下载速率等与空口数据传输速率相关性能。

网络资源的优化主要是对PDCH,ExtraAbis,Gater和GPU资源的优化,通过对相应资源的分析,对出现瓶颈限制的接口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提高网络速率。

GPRS网络,尤其是EDGE网络对无线资源及网络资源配置要求较高,为配合数据业务的大力推广,必须给EDGE网络合理的配置,预计数据流量发展趋势,适当超前预留资源。

因此,我们对资源配置优化提出以下优化思路:

1)通过日常话务报告分析,进行小区PDCH信道复用度的计算,筛选出复用度过高活过低的小区(复用度合理范围为0.15-1.2);

2)对PDCH复用度过高的小区,结合实际情况和测试情况进行PDCH增配,对PDCH复用度过低的小区,结合实际情况和测试情况进行PDCH减配;

3)利用半速率、信道均衡、覆盖等手段解决数据、话音争抢无线信道的问题;

4)通过日常话务报告统计分析,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对额外Abis时隙配置不足的基站进行扩容;

5)通过日常话务报告统计分析,对全网流量进行分地区、分时段统计分析,了解其增长情况,并对增长趋势做出预判,做出资源扩容规划;

6)对长期存在Gater拥塞的BSC进行Gater扩容,对长期存在GPU高负荷的BSC进行GPU扩容;

7)对Gater/GPU存在资源负荷不均的BSC进行资源均衡优化。

资源评估流程

4、RADIO-STATUS/LLC-DISCARED/FLUSH等关键事件分析与优化

RADIO-STATUS:

由于无线链路原因,导致手机与网络失去联系。

LLC-DISCARED:

由于网络原因(设备、或者无线环境等),导致部分LLC数据包被丢弃。

FLUSH:

在数据业务中,由于无线环境差的原因,MS进行小区重选。

SUSPEND:

在数据业务中,突然的来话、位置更新、来短消息,都要中断数据业务。

RESUME:

数据业务被语音业务中断结束后,要继续恢复数据业务。

以上五个网络事件都会影响到2G/3G用户的业务性能,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感知度。

因此,我们要对以上5个事件在Gb/IuPS口进行统计,定位发生以上事件较多的小区,通过参数调整来优化。

5、小区重选性能分析

MS在空闲模式下时不区分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进行小区重选的规则是相邻小区C2值大于服务小区C2值5秒钟以上时,MS将重选到相邻小区,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当MS在使用数据业务时,小区重选的规则也相应有所改变:

相邻小区的C2值大于服务小区C2值与相邻小区CRH的总和5秒钟以上时,MS将重选到相邻小区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由于GPRS在传递数据时也是不断在移动的,或者用户不运动时也会因为所处位置在无绝对主导的服务小区时,由于无线环境的多变性,会使小区的信号电平发生波动,也一样会发生小区重选;但GRPS用户发生小区重选时,用户的数据业务会中断大约2到4秒的时间,过多的重选会降低用户的GRPS下载速率,为了提升用户使用GPRS时的真实感受,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减少这部分不必要的小区重选。

向优化人员提供关于区域内小区重选的时延、失败原因的报告,供优化人员全面把握网络运行状况。

小区重选时延直接关系到跨SGSN接入的快慢。

通过判断路由区更新时延快慢进一步分析网络情况,为优化提供参考。

小区重选成功率直接关系到用户跨SGSN重选是否成功。

通过判断路由区更新成功率高低方便对数据业务失败的问题定位。

按小区统计小区重选次数可以快速找出重选次数最多的源小区和目的小区,并可以在GIS中渲染出源小区和目的小区的地理位置和重选次数,更形象直观的看出小区重选情况,从而快速找出问题小区,进一步分析网络问题进行优化,改善网络质量。

6、其他方面优化

1)参数优化

参数核查主要是GPRS优化中常用参数的核查,另一方面,当网络出现有规律的疑难问题时,可以对其一定的区域进行新参数的试验优化及推广,如下图:

合理地调整参数,尤其是GPRS相关参数,对数据网络整体质量的提升是相当重要的,对与参数优化,我们提出以下优化思路:

对测试区域的所有小区进行统计筛选(通过过滤Cell.csv),关注下面几点:

是否打开EDGE;是否开了跳频(如果开跳频,GPRS频点最好单独跳频);初始化编码是否过低;允许最大的MCS编码是否为9;根据存在问题进行宏观调整;

根据网络负荷适当打开测试区域的NACC&P(SI)参数,减少小区的重选时间,加强数据传输的连续性;

打开上行TBF扩展模式可有效提高WAP测试项目指标;

通过PAN_MAX,PAN_DEC,PAN_INC等重选参数的优化调整,改善测试指标。

2)话务调整

通过对超忙小区与周边较闲小区的话务调整(小区负荷分担、小区分层、切换参数、小区重选参数等),减少超忙小区争抢资源问题严重的现象,能够有效的提高PDCH分配成功率,从而提高用户感受;语音忙时相应提高半速率门限,尽可能减少话音业务与数据业务争抢资源的情况,PDCH分配成功率有较大提升,时隙满足率也会明显改善,GSM和GPRS的信道资源争夺情况下PDCH预清空次数也会减少。

GPRS用户可以得到更多的网络资源,传输性能得到改善,因此用户感受也会明显提高。

3)硬件传输优化

硬件、传输优化是我们网络优化的基础,GPRS硬件问题一般在MFS、GPU以及小区硬件(载频板、合路器等)中考虑,而传输问题主要是Abis链路的传输问题。

针对硬件及传输,我们提出了以下优化思路:

通过天馈调整,改善信号覆盖和重选问题;

通过话务统计和测试分析,对存在载频问题的小区更换其载频;

关注日常BTS告警信息,对第二条传输存在告警的BTS进行及时优化,使时隙配置能够发挥作用;

实时关注有无GPU吊死、Gater链路不可用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4)降低共享因子

共享因子的下降意味着单个终端用户的可分配带宽提高,用户可感知的速率会相应提高。

在前期PDCH分配成功率提高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对现网中一个PDCH所能承载的TBF数进行调整,从而降低同一时间占用同一PDCH的用户数量,提高每一个用户的下载速率。

5)提高时隙利用率

保证数据业务性能最重要的基础是可用信道数目、及其分配原则。

与语音业务相比,差别在于语音只需要一个时隙的TCH信道,而数据业务尽量选择多个连续的物理信道。

在保证语音业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空闲的信道是连续的,这就是单时隙分配策略,提高GPRSThroughput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能让手机获得连续的多个时隙,提高时隙利用率。

6)小区数据业务价值评估

站点的功能是有差异的,部分站点用于吸收话务,部分站点仅用于满足覆盖需求,这与用户的分布极为相关,正因如此,相对于数据业务而言,不同小区的数据业务价值也是不同的,而大部分的收入可能只是由小部分数据业务价值较高的小区产生,为此,针对这部分小区,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投入,并在日常优化中重点保障。

7)IP流程分析(以下图为例)

在MXBSC173和MXBSC172的BSC边界上均出现了流量热点,在这一点上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两个BSC属于不同的LAC区频繁的路由区更新以及小区重选将大大降低用户数据业务的使用感受。

建议调整上述问题区域的BSC边界和LAC区,尽量让数据业务热点不在边界上出现以提高用户感受。

8)日常指标优化

TBF上下行建立成功率为网络的重要指标,它较好的体现了网络为用户提供的服务质量。

从目前网络情况开看,中国移动近期EGPRS网络建设速度较快,EGPRS用户、数据业务流量都呈较快增长趋势,各类GPRS商用业务增长较快,这些对TBF上下行建立成功率例都有较大影响,这就需要对EGPRS网络进行实时监控,确保EGPRS网络运营正常,才能提高TBF建立成功率,保证用户使用数据业务的良好感知。

目前考核TBF建立成功率的网络侧指标为GPRS拥塞小区比例,该指标定义为忙时GPRS拥塞小区与全网总小区的比值,其中拥塞小区定义为TBF下行建立成功率低于92%的小区,所以,提升GPRS拥塞小区比例也就是提高TBF下行建立成功率。

造成TBF建立成功率低的原因主要有无线原因、无线拥塞原因、BSS原因和有线侧资源拥塞问题,其中无线原因占有较大的比重。

针对GPRS拥塞小区比例,我们提出了以下优化思路:

分地区、分时段统计分析每日指标GPRS拥塞小区比例指标,对全网流量实时关注,对流量的增长做到有准备;

对GPRS拥塞小区进行统计分类(通过MAPINFO,查看是否为某个BSC,是否都分布在LAC边界),并针对不同类别进行调整优化(BSC是否存在拥塞,LAC是否有插花现象,与相邻地区是否存在同邻频干扰,频繁的路由区更新会增加大量的下行TBF请求);

通过信令跟踪可能会找出与用户行为有关的TBF建立失败原因,可与用户沟通解决;

通过话务统计分析,对PDCH,ExtraAbis,Gater和GPU资源进行负荷评估,及时解决资源拥塞问题;

关注各种告警,及时解决,避免影响指标;

针对小区级的调整可以适当降低拥塞小区的DL/ULInitCS/MCS(由其是农村乡镇的基站);对持续出现拥塞的小区进行GPRS使用载频、频点调整,PDCH配置调整、重新激活操作。

9)数据业务功率控制

数据业务与话音业务复用相同的TCH频点,且大部分厂家设备都不支持数据业务下行功率控制,大量的数据业务话务量必然对话音业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同邻频干扰。

数据业务对话音业务下行链路质量有干扰影响。

启用GPRS下行功率控制将改善话音业务信噪比,从而提升话音业务下行链路质量,但同时会恶化数据业务性能。

数据业务对话音业务上行链路质量有干扰影响。

关闭GPRS上行功率控制使话音业务上行链路质量下降、EDGE上行RLC误块率减少。

说明启用GPRS上行功率控制将改善话音业务信噪比、提升话音业务上行链路质量、但会恶化数据业务性能。

10)数据业务对话音业务质量影响

启用数据业务功率控制

数据业务对话音业务存在干扰、恶化话音业务信噪比。

为减少此影响程度,建议开启数据业务的功率控制。

其中上行功率控制参数的设置值需要针对具体区域进行调整。

划分数据业务/话音业务专用频点

数据业务对话音业务质量的影响原因在于数据业务下行满功率发射对周边小区带来的同邻频干扰。

若在全网频率规划时限定数据业务/话音业务各自的专用频点,则可以控制数据业务对话音业务带来的同频干扰、减弱邻频干扰。

1800M频点可以同样将TCH专用频点划分为话音/数据专用频点。

建议在划分话音业务/数据业务专用频点的同时,在高业务量区域将话务量向1800M小区迁移,这样既保证了话音业务容量需求,也避免了将话音业务分配到数据业务频点而信噪比恶化、话音质量低的情况发生。

针对数据业务类型精确分流

现网数据业务类型包括小流量的浏览类和即时通信类业务、高流量的下载业务,以及少量TD业务驻留流量;从终端类型看存在手机终端流量、数据卡终端流量。

TD/EDGE双模手机、上网卡在TD网络弱覆盖区域会切换到2G网络并产生驻留流量,分析此部分流量的产生小区可以有针对性的发现TD网络弱覆盖点从而提高TD网络覆盖质量。

分析方法简述如下:

TD终端具有不同于2G手机的IMEI/IMSI,而相关信息会保留在SGSNS-CDR话单中。

通过将TD终端相关的S-CDR话单区分出来并根据CGI信息定位2G小区,可以统计出相应TD网络弱覆盖点。

该分析同样可以根据IMEI信息定位数据卡终端,建议寻求将数据卡终端产生的流量迁移至WLAN网络,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同时有效降低2G网络压力。

11)日常投诉处理

在数据业务大力推广的过程中,相应的投诉用户数也会增加,在做好测试区域优化的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对于用户投诉问题的处理,在问题点测试处理后,及时与用户取得联系并告知处理结果。

针对日常投诉处理,我们提出了以下优化思路:

与用户及时沟通,及时处理用户投诉问题;

结合测试情况,将投诉问题分类总结,找出具有共性的网络问题并加以解决;

通过日常测试和话统分析,发现潜在的用户投诉,及时解决,避免不必要的用户投诉。

5.8.3.2TD-SCDMA网络无线侧优化

1、分析思路

TD数据下载速率优化专题,涉及覆盖质量、干扰控制、资源调度效率、资源配置、切换效率、TCP优化、关键信道功率控制参数优化、终端支持能力、业务QOS设置等多方面密切优化。

首先保证定点轻载测试达标、在此基础上,ATU或专项拉网测试时如果出现测试速率偏低;存在比较明显的深沟/毛刺;速率不稳定等性能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排查。

终端问题

信号质量

传输受限

H资源配置、参数优化及调度策略优化

天馈干放问题

容量问题

其他因素

2、需收集的网络数据

网络配置、现网参数、MR数据、HS-SCCH、HS-PDSCH、A-DPCH覆盖电平、现网下载速率

3、分析方法/步骤

4、优化方案

此项工作的基础任然是要首先进行覆盖整治、干扰优化提升,其次,要提前制定合理的考核测试保障路线。

最后,通过TCP层、RLC层、MAC层开展基于“数据业务三层优化”。

1)终端问题

目前上下行2:

4配置下,单载波最大吞吐量为1.68M,测试终端必须满足UE能力等级为9或者9以上才可达到速率要求(UE能力等级为1~3的终端不支持16QAM;UE能力等级为1~6只支持HS-DSCH最大时隙数为2)。

如果测试终端满足UE能力等级要求,但速率偏低,检查SIM卡的签约速率和申请速率是否足够大。

比如sim卡的签约速率为1024Kbps,则终端的下载速率不会超过1M。

上述两项均检查无误,更换该型号不同终端进行测试,确认是否是个性终端问题。

根据情况,进行测试手机和商用测试卡的对比测试,或是调配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终端进行对比测试更易发现终端性能差异对HS业务的影响。

2)物理层链路质量优化

首先确保测试环境信号良好,测试点的PCCPHRSCP和C/I是否良好。

目的要降低干扰,保证信号强度,提升链路质量。

对于系统外干扰,推动局方进行解决。

对于系统内干扰,多小区联合检测对上行干扰,MDIC对下行干扰均有一定消除效果。

由于HSDPA慢速功控会降低强场用户下行HS-PDSCH发射功率,有可能使中强场用户的平均速率降低。

对于并非多用户导致小区间干扰产生的低速率情景,不建议使用。

1、NACK数目多

大量Nack表示HS-PDSCH信道可能恶化,结合CQI进行分析,检查HS-PDSCH功率配置以及HS-PDSCH实际功率,尝试调整功率,或者换点测试。

2、NoData数目多

NoData多表示NodeB的缓冲区中数据量不足,如果发现NoData较多,可以尝试灌包。

如果灌包后速率正常,故障发生在非接入层,与空口无关,尝试以下解决方法:

更换下载终端,包括PC机,下载软件或者终端。

增加或减少下载线程数。

尝试修改线程数是否可以改善下载速率。

检查上行链路,是否上传的TCP包被正确接收。

扩大上行链路容量,经验表明,上行64kbps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业务,但低于此值在高速率时有影响。

排除以上原因后,检查RNC硬件配置,IUPS局向配置,RUB单板是否配置用户面IP。

联系核心网一起排查IU口原因。

如果灌包后速率仍然很差,则是空口的原因。

发生故障的原因有很多,目前已知的有:

Iub口丢包,或者带宽不够发生拥塞。

申请业务流量不足以满足空口容量。

空口丢包导致RLC窗卡死无法滑动,如NACK过多,或者Discardtimer定时器删除超时包等。

上行RLC包接收不对,或者延时过大。

尝试以下解决方法:

检查Iub接口

IUB口带宽是否受限。

检查AAL2链路带宽是否满足速率要求,AAL2有保留带宽,因此配置的带宽必须大于业务速率才可。

检查申请的业务,需要根据RNC信令RAB配置,检查业务速率和保证速率。

检查空口是否正常,以及MAC-HS配置(如T1,Discardtimer是否过小等等)。

检查上行是否正常,或者提升上行伴随信道带宽。

经验表明,上行64kbps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业务,但低于此值在高速率时有影响。

3、NoAnswer数目多

表示NodeB没有检测到HS-SICH信道信息,可能是HS-SCCH信道恶化导致UE接收HS-SCCH错误,或者上行HS-SICH信道质量恶化导致NodeB没有检测UE上报的ACK/NACK。

可以分别尝试调整HS-SCCH最大发射功率或者检查HS-SICH初始目标SIR值和ACK/NACK功率偏移值设置是否正确。

如果NoAnswer较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还是测试点信号太差,结合CQI分析,重新选择测试点进行测试。

4、CQI纠偏

在LMT查看上报的CQI值,CQI是UE接收质量的直接量化值,如果CQI低则速率也低。

TD-HSDPACQI算法优化,通过CQI限制下调验证,调整CQIOFFSET纠偏,对UE上报的CQI进行调整,以避免不同UE上报CQI不同策略的影响。

在负载较小情况下,设置较小的纠偏目标值,能较少重传,得到更大的吞吐率。

一般HSDPA业务测试速率提升50~100kbps左右,但BLER可能会有小幅抬升。

3)层二数据传递与调度优化

1、传输格式--最大TBS优化

通过实验室环境和现场环境的测试验证,HSDPA单载波吞吐量应能到1.5M,但达到这个极限速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设备要尽可能发最大的传输块TBS,即按照最大码率发射。

目前HSPDSCH信道配置3个时隙,最大传输块对应CQI为55。

通过调整OAM基带参数“最大传输TBS选择使能TransmitionEnableofMAX_TBS”为1,来打开最大码率。

系统按照最大传输块发射,终端能否正确解调最大块是速率能否达到极限值的关键因素。

如果终端不能正确解出TB块,将引起系统重发,甚至下调CQI,反倒带来负面效果使速率下降。

通过多个终端对比测试,三星H128在强场能够达到1.5M以上的下载速率,鼎利T3G终端有时可以达到1.5M,不太稳定。

其他终端目前还不能达到1.5M。

2、调度策略优化

调整快速DCA参数,快升慢降。

上行初始接入速率适当上调,缩短速率爬升时延,用户发起业务之后上行带宽能够够尽快的升至64k,获得稳定的上行带宽;同时,当速率出现波动或者数据业务传输完成之后逐步降速至最小速率。

加快用户升速,可能会导致负荷较高的网络区域拥塞情况加重,影响PS接通率指标。

提高ATU测试终端的GBR保障速率,可能会导致其他用户PS接入失败的情况发生。

(1)RNC综合考虑RAB指派携带的Trafficclass、ARP、THP、速率(GBR\NBR)等多种Qos相关参数,来映射RNC侧的资源调度优先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H业务下载速率。

(2)针对全网热点区域通过引入小速率数据业务承载策略及小速率识别资源分配策略,优化提升HSDPA数据业务高速共享信道数据传输效率,提高HSDPA资源利用率,提升数据业务的用户感知度。

(3)功能应用成熟的情况下,开启CELL_FACH迁移功能;

通过FACH承载小速率业务,有效的提升在线用户数。

当业务的上行和下行的传输数据量均减小时,业务调整至FACH上。

当业务的上行或者下行的传输数据量增大时,业务调整至DCH上。

4)RLC层数据传递优化

重传次数优化

从层2优化考虑,增加底层重传,对残余bler的有效控制,合理的底层重传次数已达到控制初始bler的效果,在确保时延要求前提下,最大化传输速率。

RLC顺序传递优化

分组数据包RLC层通过采用AM(AcknowledgedMode,确认模式数据传输)提供自动重传请求机制来纠正传输错误。

AM模式支持无错传递、唯一传递、顺序传递和无序传递。

通过对AM模式下的RLC数据传输顺序优化提升分组数据业务传输可靠性。

5)TCP优化

从经典的TCP协议原理来看无线设备是不需要去解析数据的报文内容的,到了设备侧只管转发采用先进先出队列,如果出现丢包需要TCP的接收方和发送方等待TCP定时器超时之后才向对方去请求在重传一次上一个报文,这样必然增加传输时延。

此时我们采用快速重传的话,RNC复制了TCP报文在缓存中当RNC检测到发送方TCP的sn序号不连续,就认为发送方到RNC之间丢包,直接要求发送方重传;当RNC检测到接受方确认SN不连续,认为是RNC到终端丢包,RNC把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