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8980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docx

安顺市土地用总体规划说明

安顺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的指导意见》(黔国土资发[2005]34号)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安顺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按照《关于安顺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的批复》(黔土规修[2009]14号)精神,根据国家和省正式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对规划基础数据等作了相应调整。

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和“奋力提速发展,实现黔中崛起”的总体部署。

本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安排了农业、工业、交通、能源、城镇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各业各类用地。

规划提出了安顺市规划期土地利用战略和规划目标,是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依据。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规划范围为安顺市行政辖区,包括西秀区和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9253.06平方公里。

第一章市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

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地跨东经105°15′03″~106°33′44″、北纬25°21′04″~26°37′46″之间,南北长142千米,东西宽133千米。

东接省会贵阳市,西靠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南连黔南州,北邻毕节地区。

安顺素有“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之称。

全市土地总面积9253.06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26%。

二、行政区划

安顺市是贵州省四个地级市之一,现辖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6个县(区),内设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黎阳高新技术工业园区3个县级派出机构,市人民政府驻西秀区。

有7个办事处、38个镇、31个乡、11个民族乡,99个社区居委会,1837个村民委员会,11639个村民小组,2005年末总人口264.25万人,城镇化率28.57%,布依、苗、回、仡佬等39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38.43%。

三、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安顺市在地质构造上位于上扬子地台褶皱的中部,地层出露较全,除志留系外,其余各系均有出露,主要地层为三迭系和二迭系。

岩性以碳酸盐岩类为主,岩溶面积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1.52%,喀斯特分布广,发育强烈,形态类型齐全,是世界上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区。

市域内山形地势顺应大地构造的基本骨架而发育,形成以丘陵宽谷为主体的丘原和山地地貌。

山地占国土面积的46.8%,丘陵占38.2%,盆地占13.8%,河谷占1.2%。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平缓,南部地面起伏大,境内最高海拔1847米,最低海拔359米,相对高差1488米,呈现较为明显的多层性。

2、气候水文

安顺市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南部和西南部河谷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温暖春干气候。

年均气温13.9摄氏度,年日照时数1123.6小时,年无霜期平均284天,年降水量1172毫米,平均年径流量55.2亿立方米,可开发量1592.93兆瓦。

冬天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多种动植物生存生长,是贵州省优质大米、油菜、茶叶、生姜、油桐、烤烟、蔬菜、水果、地方名畜良禽等大宗农畜产品主产地和各类中草药材的生产及加工基地,是贵阳、昆明等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之一。

安顺市地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上,境内主要河流有打邦河、三岔河、老营河、乐平河、羊昌河、马场河、白水河等,河网密度北部密,南部稀疏。

属于长江、珠江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两江生态屏障重点区域。

3、土壤植被

全市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土、水稻土、紫色土、沼泽土、潮土等13土类,32个亚类,87个土属,180个土种。

受地势、地貌、气候、生物等成土因素的影响,土壤分布呈现垂直地带性、镶嵌性、耕作土同心圆式、阶梯式、对称式的特性,水平地带性分布不明显。

全市大部分耕地的栽培、管理条件较好,坡度<25°的耕地多数土层较厚,水稻土的水利设施已有一定基础,经过长期的耕作熟化和改良已培育出土壤肥力较高的小黄泥田、大眼黄泥田、大眼泥土等高产土壤,约占耕地总量的15%左右,中低产田土比重较大,坡度≥25°的陡坡耕地87355公顷,占全市耕地的29.46%。

境内植被有自然植被和栽培植被两类,品种多样。

自然植被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灌草丛、矮禾草草丛草地等类型;栽培植被有草本、木本、草木本间作等类型,草木类型包括旱地作物和水田作物,木本类型包括用材林和经济林。

植被在地理分布上的区域性、垂直带谱性和镶嵌性分布明显。

四、社会经济

2005年,全市经济总量和增速创历史新高,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06.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46:

38.57:

38.79。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1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4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03亿元。

实现财政总收入14.70亿元。

西部大开发各项战略重点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优势产业逐步形成;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对内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土地利用现状

安顺市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转换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基数后,全市土地总面积925306公顷,其中:

农用地6529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0.57%;建设用地3049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9%;其他用地2418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14%。

1、农用地

全市农用地中耕地296519公顷、园地6420公顷、林地192330公顷、牧草地110781公顷、其它农用地46903公顷,分别占农用地的45.41%、0.98%、29.46%、16.97%、7.18%。

2、建设用地

全市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21040公顷、交通水利用地7696公顷、其他建设用地1760公顷,分别占建设用地的68.99%、25.24%、5.77%。

3、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中水域6989公顷、滩涂沼泽279公顷、自然保留

地234589公顷,分别占其他用地的2.89%、0.12%、96.99%。

安顺市土地利用现状构成表(2005年)

地类名称

面积(公顷)

占总面积

比例(%)

占一级地类

比例(%)

土地总面积

925306

100.00

一、耕地

296519

32.05

45.41

二、园地

6420

0.69

0.98

三、林地

192330

20.79

29.46

四、牧草地

110781

11.97

16.97

五、其他农用地

46903

5.07

7.18

小计

652953

70.57

100.00

一、城乡建设用地

21040

2.27

68.99

二、交通水利用地

7696

0.83

25.24

三、其他建设用地

1760

0.19

5.77

小计

30496

3.29

100.00

一、水域

6989

0.76

2.89

二、滩涂沼泽

279

0.03

0.12

三、自然保留地

234589

25.35

96.99

小计

241857

26.14

100.00

二、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图斑破碎,耕地较分散

安顺市地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华南喀斯特地貌的中心部位。

境内山岭纵横,河流深切,地貌形态有山地、丘陵、盆地、河谷,山地居多,河谷最少,构成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全市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3个,二级分类11个,三级分类34个,图斑破碎,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图斑56个,耕地分布较分散。

2、难利用地比重大

全市喀斯特地貌发育显著,难利用的裸岩石砾地及裸土地分布广,数量大,面积达211137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2.82%。

3、过度开垦,土地垦殖率高

陡坡垦殖严重,全市土地垦殖率高达32.05%,分别是全国(12.72%)、全省(25.57%)平均水平的2.52倍和1.25倍。

4、建设用地率低

全市建设用地率3.29%,略高于全省3.07%的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国3.33%的平均水平,比我国中、东部省建设用地率7-29%相差较大。

5、旅游资源特别丰富

市域内汇集了黄果树、龙宫、格凸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关岭花江大峡谷、平坝天台山——斯拉河、普定梭筛等省级风景名胜区,普定穿洞古人类遗址、宁谷汉墓、平坝恐龙遗址、安顺府文庙、云山屯古建筑群、王若飞故居等28处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红色旅游等旅游资源特别丰富,风景名胜资源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91%,远高于1%的全国平均水平和4.2%的全省平均水平。

6、矿产资源丰富

境内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煤矿、铝土矿、铅锌矿、锑矿、金矿、重晶石、萤石、石膏、硅石、方解石、炼镁的白云岩、饰面用灰岩、汞矿、水泥用灰岩、耐火粘土等矿产资源分布。

此外还有镁、硫铁矿,优质矿泉水等还有待开发利用。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用地结构不合理

全市土地利用中以农用地为主,比率高达70.57%,建设用地仅为3.29%,其他用地较多达26.14%,三者用地比例为

21.5:

1:

8.0。

农用地中,耕地比重大,垦殖率高,林地占20.79%,牧草地11.97%。

园地过低,只有0.69%,其它农用地仅占5.07%。

坑塘水面只有0.08%。

如此用地结构很不合理。

2、人地矛盾尖锐,耕地保护难度大

全市人均土地0.35公顷。

分别相当于全国人均土地0.76公顷、全省人均土地0.46公顷的46.05%和76.09%。

人均耕地0.11公顷,与全省人均耕地持平,略高于全国人均耕地0.09公顷,耕地中尚有87355公顷不宜耕作,需有计划、有步骤退耕还林、改园、改草。

1997—2005年全市人口增加20.98万人,耕地面积净减30502公顷,而人口以平均2.33万人的速度增加,耕地则以年均3389公顷的速度减少。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耕地仍会继续减少,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很匮乏,人地矛盾尖锐突出,保护耕地的难度加大。

3、田少土多,坡地多,耕地质量差,后备资源紧缺

全市田少土多,水田106340公顷,旱地190179公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5.86%和64.14%;耕地以坡耕地为主,15°以上坡耕地137454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6.36%,其中25°—35°的陡坡耕地87355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9.46%。

耕地质量差,中低产田土占耕地面积的84.85%,略低于全省87.13%的中低产田土比例。

耕地后备资源紧缺,且零星分散,开发潜力不大。

4、土地利用效率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

2005年全市农用地单位产值0.57万元/公顷,低于全省0.74万元/公顷的平均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61万元/公顷的35.35%;建设用地二三产业增加值为26.9万元,只相当于全省29.9万元,全国50.0万元平均水平的89.97%和53.80%。

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粗放型增长的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5、其他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

全市241857公顷其他土地中,除适宜开发利用的荒草地23415公顷,仅占其他土地的9.68%外,其余多为难以利用的裸岩石砾地。

且荒草地多分布在交通不便,远离村寨的山坡,土层浅薄,坡度大,开发投资高,利用难度大;由于交通、旅游等基础设施尚未完全改善,一些矿产、旅游资源还等待开发利用。

6、土地石漠化严重

受喀斯特特殊地质条件的影响,全市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严重。

据调查,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达2965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05%,潜在石漠化面积1180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76%。

石漠化程度仅次于六盘水市,居全省第二。

7、城镇建设规模扩展较快,内涵潜力挖掘不足,功能分区混乱,土地利用率和绿化率低

城市、城镇建设规模扩展较快,而对旧城改造的内涵潜力挖掘不足,且城镇用地结构不合理,功能分区混乱,相互干扰;高层建筑少,容积率小,土地利用率低;公共绿地面积很小,绿化率低。

第三章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评价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与执行情况

安顺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与执行情况统计表

单位:

公顷、%

名称

1997—2010年规划指标

1997—2005年执行情况

已执行百分比

耕地保有量

295405

296519

99.62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230659

223831

-

新增建设用地面积

小计

3724

3834

102.95

其中占用耕地

2570

2532

98.52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

2933

2471

84.25

生态退耕

31333

23500

75.00

灾毁耕地

800

4302

537.75

从1997至2005年,安顺市现行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灾毁耕地三项均已突破规划指标。

但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未突破,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贵州省下达给安顺市建设占用耕地指标2570公顷,1997-2005年全市实际占耕25321公顷,其中西秀区、平坝县、关岭县占耕指标较多,提前用完建设用地指标。

从全市来看,规划实施期间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缺口大,全市占耕面积2532.11公顷,占控制指标的98.52%。

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今后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建设用地需求量与控制指标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此外上一轮规划在用地指标区域分配上的不合理,造成局部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矛盾突出。

二、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

1、强化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发挥了国土管理工作的龙头作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实施,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依据,强化了规划在土地利用上的权威性,其它专项规划必须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统筹城乡、区域各业用地,既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又保护了资源,发挥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

2、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拉动安顺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以来,新增建设用地3834公顷,为能源、交通、水利、教育、卫生、城市公益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用地保障,投资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3、划定基本农田,加强耕地保护,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将优质高产粮食、疏菜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科研试验地等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不得占用;严格保护耕地,控制新增建设占用耕地,2005年耕地保有量296519公顷比规划目标295405公顷多1114公顷,保持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4、增强了依法管地,按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的观念和意识。

按照土地基本用途的不同,划定土地利用区,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明确各区土地管制规则,依法按规划用途使用土地。

三、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1、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大。

1997——2005年全市交通、水利、能源等各类建设用地3834公顷,比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724公顷多110公顷,超过规划指标2.95%,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满足不了实际用地的需要,部分县(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

2、规划缺乏必要的弹性。

一是在指标上缺乏弹性,现行规划采取自上而下逐级分解指标的编制方法,缺乏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带有主观性和随意性;二是新增建设用地布局缺少弹性,城镇发展控制区和各类预留区与实际用地布局存在差异,各类不可预见的建设项目尤其是省级以上项目多,难以纳入规划。

3、对国家政策和规划实施条件的变化预测不够。

近几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发展战略和政策,使已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行规划对形势发展预测不够,前瞻性差。

4、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目标过高。

2005年安顺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223831公顷,比规划目标少6828公顷。

基本农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其次是灾害毁地。

现行规划目标以1996年耕地面积为基数,按70.5%的保护率计算确定的,由于我市25度以上陡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28.13%,为完成保护任务,不得不将25度以上不宜耕地划定为基本农田,规划实施期间按照生态建设的要求,部分25度以上的基本农田已退耕,加之少量自然灾害毁坏,使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没有实现。

5、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目标未完成,占补不平衡。

1997——2005年全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耕地2471公顷,比规划目标2933公顷少462公顷;与实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2532公顷相比,缺口61公顷,占补不平衡。

补充耕地目标未完成和占补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一是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二是各县(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资金少且不能及时到位,使相当多的项目在规定时间达不到验收标准,增耕周期过长,难以获得新增耕地指标;三是工作力度不够。

6、生态退耕力度不够,灾毁耕地仍较严重。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市按照国家生态退耕还林规划进行了大面积生态退耕,但由于市域石漠化严重,土层薄,保水保肥能力低,加之管护措施不力,一些种植的林木生长缓慢,树木郁闭度低,达不到变更为林地的规定要求,仍保持现状为耕地;少数种植的林木甚至死亡。

致使生态退耕目标只完成75%。

生态环境失衡,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灾毁耕地仍较严重,极大超过灾毁耕地目标。

第四章规划编制背景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

在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总结现行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规划期间安顺市土地利用供需的总体态势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明确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建立了系统的指标体系,从总体上把握各类用地总量,提出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规划编制工作始终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从2006年开始共经历了组织准备、前期专题研究、方案拟定、大纲编制、协调论证和修改完善六个阶段。

一、组织准备

成立由安顺市人民政府市长申晓庆任组长,罗荣彬副市长任副组长,政府办、市委政研室、发改委、经贸委、教育局、规划局、建设局、旅游局、农业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等22个单位领导为成员的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加强对规划修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单位明确一名联络员,负责向修编办公室提供部门资料,由市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牵头,抽调相关人员具体承担市级规划的编制工作,拟定了编制工作方案及编制思路。

二、前期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成果是规划编制的指导和依据,是整个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

除必须完成国办发[2005]32号文件要求的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问题研究、促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问题研究、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问题研究、统筹区域土地利用问题研究、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研究,强化规划管理保障措施问题研究6个专题研究课题外,结合安顺市实际,增补了安顺市土地利用与旅游业发展关系问题研究、安顺市土地石漠化及其治理研究、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3个专题研究课题及上轮规划实施评价、规划编制主要指标预测报告,分别由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管理局、市旅游发展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国土资源局6个市直部门承担,按相关规定编制完成。

三、方案拟定

根据专题研究成果和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通过综合平衡和充分协调,提出安顺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确定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规模、范围和重点,提出对规划编制的要求。

规划编制方案以安顺市土地有效供给量为基础,坚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适度发展城市、城镇用地规模,保障教育、卫生、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坚持统筹安排各类,各县(区)用地;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坚持占用耕地整理耕地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占补平衡的原则,优先安排农业用地,调整农业用地结构,以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安顺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大纲编制

根据省的统一部署,于2007年7月开展了规划大纲编制工作,2008年11月大纲成果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2009年7月修改完善后报省修编领导小组审批,于2009年10月15日通过省修编领导小组的审查,以黔土规修[2009]14号《关于安顺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的批复》。

五、协调论证

规划编制成果报请市级规划修编技术咨询组专家、领导初审,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论证会进行论证,按初审和论证意见修改完善,第二次定稿。

各专题报告,规划成果以市政府文件按规定时限上报省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办公室,请求省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六、修改完善

征求公众意见,各专题报告、规划成果征求市直各部门、社会团体、广大市民的公众意见,按照公众意见修改完善规划成果、规划成果公示;各专题报告、规划成果在市国土资源局网站上公示,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第五章规划主要内容的说明

一、规划指标的落实与分解

1、规划指标的落实

根据省下达给我市的规划指标,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为支持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按照安府专议[2008]13号专题会议纪要的精神,经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研究,同意从紫云自治县调剂400公顷、从镇宁自治县调剂300公顷、从关岭自治县调剂300公顷,共计1000公顷建设用地指标给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解决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用地指标缺口问题,以下为重新分解落实方案:

表一

安顺市土地利用的主要调控指标

指标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指标

属性

(公顷)

耕地保有量

296519

291300

284900

约束性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223831

211759

211759

约束性

园地面积

6420

6700

7500

预期性

林地面积

192330

203700

214600

预期性

牧草地面积

110781

109800

108300

预期性

建设用地总规模

30496

34496

42196

预期性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21040

23300

27200

约束性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

5585

7800

12200

预期性

交通水利用地规模

7696

9196

12596

预期性

其他建设用地规模

1760

2000

2400

预期性

总人口(万人)

264.25

274

295

预期性

GDP(亿元)

106

152

262

预期性

(公顷)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

4500

11700

预期性

新增建设占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