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89135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docx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西安市莲湖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人教版必修1。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高。

但是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加,好奇心和想象力很有可能会递减。

这是因为知识体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好奇心而想象力往往会挑战这些假定,突破现有框架,这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正确,所以会遭到批评,而这在客观上就容易产生压制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效果。

当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好成绩,教师教书的目标是传授标准答案,那么教育越投入,教师和学生越努力,好奇心和想象力就会被扼杀得越系统化、彻底化,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减少程度就越深。

如果创造力是知识与好奇心的乘积,那么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加,知识在增加,而好奇心却可能在减少,结果创造力就并非随受教育增多而单纯上升。

这就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一个悖论:

更多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增加知识而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又因减少好奇心和想象力而降低创造力。

我把上述想法进一步扩展,比好奇心和想象力更一般、更深层的因素,是心智模式或心态。

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心智模式或心态中的一种。

所以,我的更为一般性的假说是,创造力等于知识乘以心智模式。

我下面举四个人的例子,从不同角度论说具有创造性心智模式的人有何特征。

第一个是爱因斯坦和他的“简洁思维”。

爱因斯坦的心智模式是相信世界可以被简洁的理论理解,并可以用简洁的公式表述。

他说过,“如果你无法简单地解释,就说明你没有理解透彻。

”在他看来,科学研究不是为了智力上的快感,也不是为了纯粹的功利,而是想以最适当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

所以,推动他的创造性的动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来自激情。

第二个是乔布斯和他的“不同思维”。

在面对计算机领域的霸主——IBM这样的大公司时,乔布斯的心智模式是我要与你不同。

长期以来,IBM的座右铭是创始人沃森提出的“Think”(思考),这就是ThinkPad名称的来源。

1997年,当乔布斯重返苹果时,公司正处于低谷。

他花重金为苹果设计了一个划时代的广告,在展示包括爱因斯坦、爱迪生、毕加索等杰出人物之后,推出了广告词“Thinkdifferent”,就是“不同思维”。

第三个是马斯克和他的“反直觉思维”。

马斯克的心智模式受到物理学的影响。

他从量子力学中受到启发,发现在量子层面的物理规律与我们在宏观层面的物理学直觉往往是相反的,却是正确的。

他从中悟到,不能跟着在通常世界中形成的直觉走。

马斯克还推崇用“物理学第一性原理”,也就是一种追究最原始假设的方式思考,而不是人们通常用的“类比”方式思考。

他运用此逻辑打造可回收的火箭,这就是原始创新与边际创新的差别。

第四个是《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和他的“逆向思维”。

蒂尔的心智模式是“逆向思维”,但并不是在多数人想法的前面加一个“负号”,而是要想别人没有思考过的维度,要思考别人还没有想到的领域。

比如,当别人都在讨论技术问题时,他要提出商业模式问题;当别人都在商业模式上纠缠的时候,他的思维更多集中于技术创新。

他的逆向思维不仅使他在2004年成为Facebook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也使他在美国大选中成为硅谷唯一支持特朗普的风险投资人。

在我看来,上面描述的“简洁思维”“不同思维”“反直觉思维”“逆向思维”,都是具有创造力的心智模式。

它们不完全相同,也不应该完全相同。

我想强调的是,它们绝不仅仅是思维技能或技巧,而是一种心态,一种习惯。

虽然心智模式在学校很难讲授,但是我相信学生自己可以在感悟中塑造。

同好奇心和想象力类似,改变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需要我们的大学尽力创造条件,营造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自己“悟”出来,让人才自己“冒”出来。

创新取决于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取决于教育。

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决定未来。

科学探索,技术突破,商业创新,仅靠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好奇心和想象力,还需要一种开放的、多样的心智模式。

所以教育,不仅是教,更是育。

(摘编自钱颖一《中国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为什么缺失了?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随着受教育的时间增加会递减,这是教育面临的挑战。

B.好奇心和想象力往往会挑战现有知识体系的假定和框架,有必要被压制。

C.比心态和想象力更一般、更深层的因素是心智模式,人的心智模式很重要。

D.虽然心智模式在学校是很难讲授的,但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改变心智模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针对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力、改变心智模式的重要性。

B.文章在论证马斯克的“反直觉思维”时,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说服力。

C.文章论说了“简洁思维”“逆向思维”等四种没有任何共同点的心智模式。

D.文章指出了当前教育重在传授知识的弊端,但并没有完全否认知识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识体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知识不等于创造力。

如何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创造力值得探讨。

B.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研究不是为了纯粹的功利,推动创造性的动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计划。

C.彼得・蒂尔的“逆向思维”是要想别人还没有思考过的维度,要思考别人还没有想到的领域。

D.教育,不仅是教,更是育。

因为科学探索、技术突破和商业创新,还需要开放多样的心智模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0年6月2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等十家单位共同发布“顺风车绿色出行宣言”,呼吁顺风车发展共建共治、共用共享、共情共济,号召公众关注绿色出行,弘扬顺风车文化,协和人际发展,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他们还共同发起“国民顺风日”,并决定每年6月6日举行相关活动,将其塑造成全民顺风车文化日。

据了解,“国民顺风日”不是特定平台用户的专属节日,而是属于使用顺风车出行者以实际行动来减少碳排放,缓解城市拥堵的节日。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其中汽车排放占据较大比例,顺风车成为破解城市发展双刃剑难题的重要推动力量。

顺风车不仅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对减少碳排放,助推绿色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宗旨,应当获得社会各界以及主管部门的鼓励支持。

(摘编自张宇慧《“顺风车绿色出行宣言”发布》

材料二:

2016~2020年中国顺风车用户规模及预测

中国网民顺风车服务使用渗透情况

中国网民顺风车使用场景

[注]E:

表预测。

(摘编自《2019~2020年中国顺风车专题研究报告》)

材料三:

2020年6月1日起,滴滴顺风车在广州重启。

乘客需通过多道安全关,车主的准入门槛也进一步提高。

在使用体验上,乘客候车时间长,存在无人接单的现象。

多位用户表示,滴滴顺风车约车难,短时间匹配车辆不易。

有顺风车车主表示,车主只能设置常用地点接单,比如家、单位,而且14天内不能修改。

根据不同城市规定,车主每日接单数量限定为两单或四单。

为了更加安全,滴滴顺风车提高了用户准入门槛。

乘客首次使用滴滴顺风车需要完成“实名信息验证”“安全功能确认”“乘客安全学习”三个任务。

整个过程耗时5分钟左右,如果答错,需要重新回答。

车主注册和认证时,除了对三证(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车辆照片进行审核,还以动态拍摄方式采集证件,防止证件造假。

在行程发布页面上,滴滴顺风车增设了“女性安全助手”,乘客可以点击“110报警”按钮一键报警。

滴滴表示,如发生轨迹偏移、长时间停留等异常情况,“女性安全助手”会对用户预警。

(摘编自严艺文《广州记者体验:

打车没以前容易了》)

材料四:

在许多城市的规范文件中,都将顺风车明确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且无须获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

这种认定则考虑到顺风车出行属于“公益合乘”性质,车主接单目的主要是顺路出行、分担部分出行成本。

但由于顺风车既不同于出租车,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网约车,也导致顺风车存在着监管盲区和风险隐患,成为在行政执法、司法实践过程中的难题。

相比较其他网约车,顺风车在长途出行中更加划算,这也是许多乘客选择顺风车出行的原因。

而部分打着顺风车旗号的“黑车”加入,却增加了顺风车出行安全的管理成本,于是有些地方就用出租车的管理办法对顺风车进行管制,甚至要求顺风车不能跨省、市运行,而这些政策影响了顺风车的出行。

每个城市的出行状况、合乘乘客的需求都各不相同,这需要各地在政策制定中,尽可能地纳入合乘者起讫点、合乘路线与次数等更多考量因素,更加细化。

比如,通过每日接单次数限制,规避大量的职业司机;依据车主行程路线的设置,判定司机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顺风车司机;要让更多平台企业纳入政府监管平台,完善司机背景审查机制,建立健全智能数据分析体系,在确保安全同时对非法营运进行打击。

(摘编自《顺风车出行权益难保障?

》)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顺风车的发展关乎绿色出行,对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社会成员都应关注。

B.近五年来,我国顺风车的用户规模总体可观,预计2020年将比上一年用户人数有所提高。

C.滴滴顺风车在广州重新上线之后,虽然提高了安全保障系数,但实际操作没有以前方便了。

D.顺风车属于公益合乘,无须获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就可以进行营运,因此只能收取出行成本。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顺风车绿色出行宣言”的发布和“国民顺风日”的确定,对顺风车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和弘扬顺风车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B.有三分之一以上受访网民使用过顺风车服务,中短途城际出行、日常上下班、突遇紧急情况在网民乘顺风车出行中占比较高。

C.滴滴顺风车在广州重新上线营运,乘客需要完成三个任务,耗时较长,若答错则需重新回答,这是乘客难约到顺风车的主要因素。

D.虽然顺风车与出租车的性质不同,也有类似出租车存在的问题,但我们不能照搬出租车的管理办法对顺风车进行管制,阻碍顺风车发展。

6.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归纳滴滴顺风车通过哪些措施来保证顺风车车主安全可靠。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以茶为媒范晓波

安溪人的日子是靠茶水衔接的,自清晨至中午,自下午到晚上。

水一直在茶壶里热着,茶香始终在空气里蠕动着。

上班的做生意的如此,闲居在家的更是如此。

许多老人家,天还没亮透,就静坐在晨光里以茶洗肠,把肠胃洗醒了,食欲和行动的欲望才开始苏醒。

夜晚也是如此,天色渐渐下沉,似乎不是自己暗下去,而是被茶水一寸一寸熄灭的。

安溪人的社交也要靠茶来润滑,不管去人家里还是公司,首先迎上来的是茶桌和茶具,其次才是主人。

宾主先不谈事,一杯热茶下肚,暖意在肺腑间沁散,话题才逆着热流上扬。

哪怕是邻里纠葛上门叫板,人家也要以茶相待,让你先润润喉舌,不然就有半渡而击,乘人之危的嫌疑。

这些并非道听途说,源自我在大街小巷的观察,也可以说,是我用鼻子、眼睛、耳朵、皮肤共同触摸到的一种风尚。

在安溪城里和乡下走访了一些与茶业无关的地点,所到之处,进门第一件事不是动眼动耳,而是双唇翕动细腻地品茶。

就连在清水岩的寺庙,师父的禅房里也摆着齐全的茶具,人刚进去,不及寒暄,热热的茶水就递了上来。

在我看来,茶对于安溪人个性和习俗的塑造,才是中国乌龙茶之乡最具特色的景观。

茶水在安溪人日常生活里的贯穿,如时间在钟表里走,血在脉管里流。

不过,安溪人如此爱茶依赖茶,却不像世人对其他珍贵之物那样吝啬。

他们把茶看作上天的赏赐,再贵再稀有的茶,也舍得分享,乐于分享,勤于分享。

铁观音最高曾被拍卖到十六万元一斤,是从西坪打石坑铁观音母树上采摘制作的。

海拔近千米的山坳里那株活了两百多年的母树,矮小得让我吃惊,高不过一米,粗不过大拇指,不看石碑上的红字,会误以为它是普通的灌木,但它却像神话里的精灵,模样低调,魔力惊人。

铁观音的采摘和制作有十八道工序,这十八道工序必须在十八小时内一气呵成,因为要严格遵循天体运行的规律。

如采青需在晴天正午,晒青需在下午四至五点。

摇青必须敞开窗户,让微生物和自然界的各种元素渗入叶缘的伤口参与发酵。

时辰和分寸把握不好,茶叶就会中暑,或者缺氧无法呼吸,做不到茶人合一,天人合一。

这些拟人化的表述,出自铁观音非遗传承人魏月德之口。

魏月德小平头,一字胡,五十三岁的年纪看上去顶多四十三岁,我问是不是长期喝茶的功效,他笑着默认。

他没读过很多书,自小跟着父亲做茶,对茶的理解却有哲学意味。

在他眼里,茶在茶树上是有生命的,采摘下来后仍有生命和性格,喝到嘴里,也还是鲜活之物,所以种茶、做茶、泡茶、喝茶的过程都必须虔敬,每个细节都要体现人对茶的理解和尊重。

他一边讲述祖传秘笈,一边给我们泡母树产的极品茶,然后笑呵呵地一杯一杯地递上来,引导我们寻找“润动喉,香动鼻子,甘动舌头,韵动脾胃”的体验,好客与实诚,与我在安溪遇上的一些普通茶农没有两样,只是比他们多了些幽默和开朗。

在安溪,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去酒店一楼的茶室喝茶。

从晚饭后一直喝到睡前,每个人的肚腹胀鼓成满载的茶壶,结账时茶艺师却说,喝茶不要钱的,如果要买玻璃橱柜里的袋装和罐装茶才需付费。

那么安静的环境,那么精致的茶具,那么专业的茶艺师,那么爽口的新茶,即便喝上三四个小时也不收费,如此美妙的事,我只在安溪遇上过。

安溪的朋友说,进门就喝茶的礼仪,卖茶的商铺也一样遵循的,只喝茶不买茶也没关系。

难怪安溪街头少见卖饮料矿泉水的小店,行路渴了随便进一家店铺喝茶就是。

我平常少有兴致泡茶喝茶,即便现在,也不大品得出母树茶和一般铁观音回甘的明显区别,平日也几乎不去酒馆、茶馆群聊,在安溪小住四日之后,常怀想的竟是在酒店茶室喝茶的那几个夜晚。

一伙作家,因年龄、方言和写作旨趣的差异,彼此交谈并不特别松弛,但大家围在一起,即使一时无话也不尴尬,因为水在用温度造势,茶在用体香发言。

人把脸隐在清甜的水汽后,面孔模糊,目光潮润,想千里之外的故乡和亲人,想茶在山上的履历,并不会在神色上显出不在场的突兀。

那几天,茶成了我与人交往的助理,茶也成了我与闽地气候、群山、云雾及日光交流的媒介。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安溪人与茶相关的方方面面进行描写,表明生活中安溪人对喝茶的喜爱。

B.文中说母树“模样低调,魔力惊人”,这既是对母树的赞美,也是对安溪的赞美。

C.“也不大品得出母树茶和一般铁观音回甘的明显区别”,作者以此表明“我”对当时没有体悟魏月德给我们泡母树产的极品茶盛情的懊悔。

D.本文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为我们呈现一幅风俗人情画卷,让我们对中国的茶文化有了进一步认识。

8.文中说魏月德“对茶的理解却有哲学意味”,请结合文本说说魏月德对茶的理解有哪些“哲学意味(6分)

9.文章以“以茶为媒”为题,请分析其内涵和作用。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汤兆京,字伯闳,宜兴人。

万历二十年进士。

除丰城知县。

治最,征授御史。

连劾礼部侍郎朱国祚、蓟辽总督万世德,帝不问。

巡视西城,贵妃宫阉竖涂辱礼部侍郎敖文祯,兆京弹劾,杖配南京。

时矿税繁兴奸人竞言利有谓开海外机易山岁可获金四十万者有请征徽宁诸府契税鬻高诸县草场者帝意俱向之兆京偕同官金忠士、史学迁、温如璋交章力谏,不报。

出按宣府、大同,请罢税使张晔、矿使王虎、王忠,亦不纳。

掌河南道。

佐孙丕扬典京察,所谴黜皆当,而被黜者之党争相攻击。

兆京亦十余疏应之。

其词直,卒无以夺也。

详具《丕扬传》中。

寻出按顺天诸舟。

守陵中官李浚诬军民盗陵木,逮系无虚日。

兆京按宣府时奏之,浚亦诬讦兆京。

帝遣使按验,事已白,而诸被系者犹未释,兆京悉纵遣之。

东厂太监卢受纵其下横都市,兆京论如法。

还复掌河南道。

福王久不之国,兆京倡给事御史伏阙固请,卒不得命。

南京缺提学御史,史部尚书赵焕调浙江巡按吕图南补之,寻以年例出三御史于外,皆不咨都察院。

兆京引故事争。

图南之调,为给事中周永春所劾,弃官归。

兆京及御史王时熙、汪有功为图南申雪,语侵永春,并及焕,二人连章辨,兆京亦争之强。

帝欲安焕,为稍夺兆京俸。

兆京以不得其职,拜疏径归。

御史李邦华、周起元、孙居相遂助兆京攻焕。

帝亦夺其俸,然焕亦引去。

兆京居官廉正,遇事慷慨。

其时党势已成,正人多见的监龁。

兆京力维持其间,清议倚以为重。

屡遭排击,卒无能一言污之者。

天启中,赠太仆少卿。

(选自《明史•汤兆京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矿税繁/兴奸人竞言利有谓开海外机易山岁/可获金四十万者/有请征徽/宁诸府契税/鬻高淳诸县草场者/帝意俱向之/

B.时矿税繁兴/奸人竞言利/有谓开海外机易山/岁可获金四十万者/有请征徽/宁诸府契税/鬻高淳诸县草场者/帝意俱向之/

C.时矿税繁兴/奸人竞言利/有谓开海外机易山岁/可获金四十万者/有请征徽/宁诸府契税/鬻高淳诸县草场者/帝意俱向之/

D.时矿税繁/兴奸人竞言利/有谓开海外机易山/岁可获金四十万者/有请征徽/宁诸府契税/鬻高淳诸县草场者/帝意俱向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贵妃,皇帝妃嫔封号之一。

地位次于皇后,与贵嫔、贵人号称三夫人,自隋至清多沿置。

B.东厂,文中指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

C.福王,王爵名。

一般是皇帝的直系亲属,或是开国元勋,或有赫赫战功的人,才封王。

D.赠,文中指赠官。

赠官是古代中国的政治行为,意为给在位或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封官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汤兆京忠于职责。

他担任御史,连续弹劾朱国祚、万世德,皇帝不过问;就开矿等事务,他和同僚上章劝说皇帝,没有结果;他请求罢免张晔等人,没被采纳。

B.汤兆京刚强正直。

他辅佐孙丕扬贬黜了不少官员,遭到无端攻击,他予以回应;宦官李浚乱抓人,他上奏皇帝,后来他释放被无辜关押的人。

C.汤兆京不惧权贵。

汤兆京和王时熙等人为吕图南申冤,得罪了周永春和赵焕,李邦华等人也帮汤兆京说话,皇帝最终剥夺了赵焕的俸禄。

D.汤兆京为官清廉。

朝廷形成了党派,正直的人多被陷害,汤兆京在其间维持,被社会舆论倚重,多次被排挤,最终没有什么可以诬陷他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词直,卒无以夺也。

详具《丕扬传》中。

(5分)

(2)帝欲安焕,为稍夺兆京俸。

兆京以不得其职,拜疏径归。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千塔主人王维

逆旅逢佳节,征帆未可前。

窗临汴河水,门渡楚人船。

鸡犬散墟落,桑榆荫远田。

所居人不见,枕席生云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代时间和缘由,“征帆”点出了作者拜访千塔主人是在出征的途中。

B.颔联写诗人在旅舍所见到的此时此地的特有景致,对仗十分工整。

C.颈联中上半句,作者用一“散”字,写出了村落中鸡和犬无拘无束的觅食情景。

D.颈联写景由近到远,勾画的田园风景和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美景有相似之处。

15.诗人笔下的千塔主人是一位世外高人,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论语•为政》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写旧地重游,引发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剌秦王》中写易水诀别的场景,表现众人同仇敌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自然纪录片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鲜明的自然观察特性。

但捕捉野生动物的画面无疑是巨大挑战,摄影师________为了克服自然条件限制和极端环境的阻隔而付出巨大艰辛。

纪录片《天行情歌》的主角天行长臂猿,是由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

为了使观众获得________的观影体验,国际自然纪录片领域对画质、音效的追求从未止步。

近期上映的几部国产自然纪录片采用4K超高清摄像技术,________使视听效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让观众获得了在日常审美中无法企及的视觉体验。

自然纪录片使观众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从中体会到动物和人类一样的情感,同时也对人们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天行情歌》中,天行长臂猿的“天行”二字,既展现该长臂猿具有在树上灵活行走的________,又为中国的长臂猿保护行动赋予了更加鲜明的国际标识。

纪录片的传播效果与受众认知心理过程密切相关,大致可以分为认知、情感、行动三个层次。

一部优质的自然纪录片,()。

中国、越南联合摄制的《方舟•东黑冠长臂猿》,讲述中越两国科学家和保护工作者十余年跨国联合保护工作的历程,使观众意识到全球共同行动的意义和价值,号召更多人加入到长臂猿保护行动中来。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常常设身处地进而工夫

B.常常身临其境从而功夫

C.往往身临其境进而功夫

D.往往设身处地从而工夫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观众通过自然纪录片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从中体会到动物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情感,同时自然纪录片也能对人们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B.自然纪录片可以使观众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从中体会到动物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情感,同时也能增强人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C.自然纪录片可以使观众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使观众体会到动物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情感,同时也能增强人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D.观众通过自然纪录片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从中体会到动物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情感,同时也能提高人们保护大自然的意愿。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激发其美的感受和心理认同,同时能够使观众获取科学知识,使其主动参与生态保护行动

B.使其主动参与生态保护行动,并能使观众获取科学知识,再激发其美的感受和心理认同

C.能够使观众获取科学知识,使其主动参与生态保护行动,最终激发其美的感受和心理认同

D.能够使观众获取科学知识,激发其美的感受和心理认同,使其主动参与生态保护行动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蚯蚓不仅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①。

但以前,蚯蚓为何拥有再生的本领一直是个谜。

近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成果,揭示了蚯蚓再生的分子细胞学机制。

课题组发现,蚯蚓②,这些大量复制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发育生物学通路,而发育和再生在某些通路可能往往是共通的。

此外,蚯蚓再生早期的单细胞转录组解析显示,蚯蚓再生早期损伤愈合部位细胞的高比例组分是干细胞,这表明,③。

此项研究提供了一些蚯蚓再生的侯选分子细胞学机制,提出蚯蚓可作为研究再生生物学或再生医学的新模型。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5分)

有机化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国际奖项之一、2020年“亚瑟·科普学者奖”日前揭晓,西湖大学理学院化学讲席教授邓力成为获奖者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家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