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9523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docx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地故事

甘家口8号院李春平的故事

人物简介:

李春平

  1949年,李春平出生于一个革命干部家庭,老红军的后代,当过兵,后退伍到北影厂工作。

28岁那年,因为爱情决斗,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被送到农场,成为劳教分子。

迫于社会压力,李春平搬出家门,住进甘家口8号院,过起了穷困潦倒的生活,同时他还得了肝炎。

为了改变处境,他一心想出国。

  就像一部小说,1980年,一位年届花甲的好莱坞女明星在梦中得到启示,她将在中国遇到上帝赐予的最后情人。

在北京饭店,她邂逅了李春平,这个落魄的中国小伙子像极了她的初恋情人。

于是,作为儿子+情人,李春平随女明星来到美国。

12年后,影星辞世,李春平获得了一笔他自己也说不清的巨额遗产。

  1991年,李春平回到北京。

15年以来,他以平均每天15000元的速度,以现金方式向社会各界捐献了5000多万元人民币。

今天我却要给大家讲一个天上掉馅饼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李春平,此人有钱!

究竟有多少钱?

这么说吧,他自己也弄不清楚。

他住着1500平米,总价值高达8000万的豪宅;他被人称做“劳斯莱斯王”,拥有3辆豪华劳斯莱斯,另外在美国曼哈顿和北京华侨村还拥有大量不动产,凡·高和毕加索的四幅油画。

  这人干什么的,哪来这么多钱?

要说明白这事情,得从咱北京的甘家口8号院说起。

  (解说):

2005年夏天的一个午后,一辆豪华的敞蓬劳斯莱斯开过了长安街,开进了甘家口8号院。

甘家口8号院,北京城西边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属大院。

从车里出来的这人就是我们这期节目的主人公李春平,今年56岁,他是一位美籍华人。

  演播室:

  潮东:

这种94年生产的顶级劳斯莱斯,在全世界只有8辆,当年日本皇太子结婚时定了这么一辆,在亚洲的另一辆就是刚才我们见过的这辆了。

你猜猜,李春平这么个大富翁到甘家口这么个平常小院,来干吗?

  场外音:

一定是找人,或者。

  潮东:

先别忙着猜,咱们先看看一段电影

  演播室:

  潮东:

(电影片段的情节:

看过《基督山伯爵》的人都知道这个细节,主人公邓蒂斯在正要举行婚礼之际,被捕了。

邓蒂斯被投入了孤岛上的死牢。

(发感慨)瞧,人生就是这样,会在一夜之间发生天大的变化。

  场外音:

这和李春平有什么关系?

  潮东:

(拿着李春平年轻时候的军装照):

您看,这是李春平当年在部队时候的照片,真是风华正茂,英俊潇洒啊。

李春平出生在一个革命军人的家庭,父母是老红军老八路,高中毕业以后,他入伍当了9年的兵,并提了干入了党。

退伍以后,顺利的进北京电影制片厂成了一名演员。

应该说在此之前,他的人生之路是一帆风顺。

可是没想到,他为了女朋友和别人打的一场架,让他一夜之间沦为了阶下囚。

您看,这一个是在婚礼上,这一个是在除夕夜,一个有着大好前程的年轻人一夕之间沦为了阶下囚。

就象电影中的主人公埃得蒙。

  解说:

李春平:

  当初这个打架确实想象不到/当时的话那个年轻不懂事意气用事现在想起来很想笑,当时打架被劳教了,劳教之后,党籍厂籍都开除了,那个时候政治空气那么浓厚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的时候,这就意味着全没有,政治生命没有了,经济来源没有了,工作没有了,都没有了,还被劳教了,这个对别人来说最低谷,而且更可悲的是我从劳教回来以后,打电话给我这个朋友,她说她不认识我了,所以这一刹那…

  潮东: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那个时候打群架不是什么希奇事情。

  潮东:

唉,人年轻的时候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冲动,然后为自己的冲动付出或多或少的代价。

  解说:

半年以后,在狱中的李春平因病被“保外就医”,此时,那个让他为爱付出代价的女朋友却对他拒不相认。

在这个时候,家,理所当然应该是他受伤心灵的港湾。

  (同期):

  李春平00:

11:

18:

20我爸爸说,你现在这种状况,你下面还有四个妹妹他们要毕业分配工作要添政治履历表,如果有哥哥政治面貌被劳教释放,我说我离开这个家

  解说:

和家庭划清界限的李春平孤身一人搬到了甘家口8号院。

这是他父亲单位所在的一处家属院,在这里父亲给了李春平一个15平米的栖身之处。

  同期:

边姨:

第一次认识他,就是通过查电费,他的身体不好,他那个时候有肝炎

  解说:

边英是甘家口8号院的老居委会主任,在这个8号大院已经生活了大半辈子,熟悉她的人都管她叫边姨。

  (同期)边姨:

那个时候对于这样的人一般都是很歧视。

小孩喊你小流氓。

  吴江明(片警):

他是双开的,开除党籍开除工作,也没有工资来源也没有生活来源,怎么生活,其实很简单,一个判刑的就跟要饭一样,差不多。

  同期:

李春平:

  我觉得自己做了这个事不要给家人造成什么负担,所以彻底跟我们家分开。

我也跟我妹妹说了,如果别人问你家里面的成员,你把我删除掉。

你没有哥哥,你们就姐妹四个,所以在那个情况下,我们当时政治环境造成这种状况。

  解说:

一无所有又没有经济来源的李春平把当兵复员回来时候的军大衣和自行车卖了,卖了55块钱。

靠这点钱维持着生活。

  李春平:

刚开始没有床,睡地下。

后来过了两个月以后,搞了一张床。

我们院里面另外一个阿姨,那个床破了要来了,我就睡了,一个床一个破凳子和桌子

  吴江明(片警):

做饭的地方也没有,在阳台上支不可能,阳台也转不开,只能拿三块砖头,拿个小药罐子坐在院里,院里不是有树杈吗,让他烧煤他哪烧的起啊。

院里也有供暖气也用不着烧煤只能拿树枝支着熬药。

要不然就去那个居委会上那里熬药。

  (同期)李春平:

那个时候我还得了急性肝炎,我就靠这些钱,买中药,按说正常的情况下,中药熬来两三回就要仍掉了,我要熬个十次慢慢泡清水,兑药慢慢喝,

  李春平:

过了几个月,五十块钱花完的以后我就跟居委会的大妈们,跟他们要饭吃,这家要一碗米那家要面条。

(记者:

一天三顿都要?

)中午吃一顿,晚上一顿,

  潮东:

瞧这哥们,混的可够惨的。

原本前程似锦的年轻退伍军人,就因为一场架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被家庭抛弃,被女友抛弃,那如果甘家口8号院不接纳他,他该怎么办呢?

  解说1-7

  边姨:

这个孩子我们知道他的家庭情况。

所以一边照顾他的生活,一边管他。

可是管他我们都是干部家属在这个院里,没有一个人歧视他,他到谁家去张阿姨,李阿哥这样叫,没有米了没有面了。

到我们这里来谁都给,没有一个人不给他,要什么给什么。

  潮东:

今天,8号院老街坊们回忆起过去对李春平的帮助,都认为没有做什么了不得的事儿。

可当时对正在受难中的李春平来说,他们的一个微笑,一句微不足道的问候,都弥足珍贵。

  解说:

李春平

  (当时)我熬药的时候,烧蜂窝煤,点火他们还帮我扇扇子,所以现在看他们的时候还是非常亲热。

我觉得咱们国家还是这个传统,这种好人还是大有人在。

  演播室:

  潮东:

就这样,一个正在劳教服刑的“保外就医”人员,没有户口,没有经济来源。

在粮、油、副食等绝大多数生活用品都凭票证定量供应的计划经济年代,大院里好心的街坊邻居,从自己的牙缝里省出来,这家给他一碗米,那家给他二两油,帮助他捱过贫病交困的日子。

  场外音:

可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呀?

大老爷们总是靠着街坊邻里这么接济,就这么一直下去也不是个事情啊?

  潮东:

谁说就这么一直下去?

说了你都不信,其实,当时的甘家口的街坊邻居也不信,在他们眼里可怜的无助的李春平,有一天突然时来运转了,怎么招?

一个美国老太太,来到了甘家口8号院,她是来找李春平的,咱们接着往下看。

  解说:

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开进了甘家口8号院,车上下来一个美国老太太,口口声声说找李春平。

  同期:

  李春平很多人跑出来看,还有居委会人知道,还有开着车来,还有翻译,一个外国人在我们院里出现比较轰动。

有议论。

  同期:

边姨

  因为我开会了,等我回来的时候她在那里呆着,在我们服务站院子里面坐着。

我见她我有这样的印象。

我光听说有一个美国老太太我以为是很高很大很状一个人,一见,长的很漂亮,不高。

想象以为她很高,可是一见面,我觉得特别小巧玲珑的样子。

有那样的感觉。

  解说:

小院轰动了,而制造这个轰动的主角就是李春平。

原来这个美国老太太是李春平在北京饭店认识的,她要帮助李春平出国。

  潮东:

尽管8号院的街坊邻里对自己不错,但李春平认为,自己是想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而不是这种靠人施舍过一生的人,为了摆脱困境,李春平在自己15平米的小屋左思右想,认定自己只有出国才有转机。

  解说:

可家里又没有海外关系,怎么走呢?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处在中国的大门刚刚向世界打开。

那时北京城里头外国人比较多的地方有两处,国际俱乐部,还有就是北京饭店了。

于是李春平就常常出没于当时在北京外国人较多的北京饭店,寻找出国的机会。

  同期:

李春平我在我们居民委员会的阿姨们,副主任给我花了两块钱买了一块布,做了一个喇叭裤,然后的话我找他们那里借了一双破的皮鞋;每天花一块钱两块钱买咖啡,寻找机会看是否可以跟外国人接触上,过差不多两个星期后,碰到这个老太太,她主动跟我打招呼。

第一次跟我说话是问我旁边这个座位可不可以坐,我说可以坐,她用翻译,我们就聊天了,然后留了电话,她提出第二天要到我住的地方看看我,我也答应了。

  演播室

  潮东:

日后回忆起来,李春平承认没想到和美国老太太的这次偶遇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这么大的改变。

那时侯的李春平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出国!

  解说2-A

  同期:

李春平:

  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想了,也没有顾虑也没有什么想法。

就是一切按照自己想象的,怎么能够快出国。

  解说:

两年以后,李春平劳教期满。

以母子的名义,美国老太太帮他办了去美国的手续。

  同期:

李春平:

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自己走投无路了,我跟她说我跟你走吧,但是我有一个条件,我们现在以母子关系相处。

不结婚,等咱们感情发展可以结婚再结婚,她同意了。

我觉得到美国再说,走一步算一步。

先离开这个状况。

  吴江明:

走的时候我知道,但是没有送。

/可以说避嫌,那个时候他是劳动教养人员。

  李春平:

我是1979年年底走的。

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两件换洗的衣服,带了牙刷牙膏一个小茶杯就走了。

  演播室

  潮东:

就这样,1980年春天李春平去了美国,在那里一呆就是12年。

在这12年中,李春平和那位美国女影星一起生活了10年。

在这位好莱坞女影星生命的最后时光,李春平辞去了工作,在医院日夜陪伴着她。

李春平为她喂水、喂药、盥洗,服侍她治疗,用轮椅推着她,到医院的花园去呼吸新鲜空气。

为她接待客人,打理公司事务,还在她精神好的时候,为她读一段小说和诗歌,或是拉一段手风琴。

直到美国老太太生命的最后时光,老太太突然提出要和李春平结婚。

并在她逝世前两个多星期,和李春平在病床上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一个礼拜以后,她躺在李春平的怀里含笑走了。

在这里我们没有办法给您展示李春平妻子的相片,因为他们有个约定,不公开老太太的相片。

  解说

  同期:

李春平:

  在她临死之前,快去世的时候。

她提出来一定要把她的财产给我继承,那么继承她想用结婚的方式来完成,继承最快的,用别的方式慢,我想她快要离开人间,她对我那么好,为什么不答应她呢,我们举行的婚礼是在病床上举行的,而且那天早上她自己化妆,而且用小推车推着他举行婚礼,差不多一个多月去世,六个星期,我们办完婚礼办丧礼。

  同期:

李春平:

我跟她在一起生活这么长时间,从来不知道有多少钱,我也不问,她也不告诉我,我是觉得我们生活不错,而且经济条件相当好,但是没有想到她有多少钱;当时觉得挺惊奇有一些受宠若惊,后来现实接受了,当时情况这么发生了。

  解说:

妻子走了,处理完妻子的后事,李春平回到了阔别11年的北京。

回到了他阔别11年的甘家口8号院。

  同期:

李春平:

  在12年期间我真的非常想念我们国家。

当时在我的小屋呆了三个小时,那个心情说不出来,在回忆过去。

想当年在那里生活怎么熬药,怎么认识老太太怎么又跟我另外一两个女朋友在一起来往接触在那里面发生什么事情。

百感交集。

在那里呆了三个小时,静静坐着,看看周围小屋周围的状态,上面灰很多。

  潮东:

12年,游子终于归来了。

李春平发了,有钱了,身份也是美籍华人了。

就像《基督山伯爵》中成为富翁的埃得蒙。

  潮东:

一夜之间拥有天文数字的财富,是对人的一个考验。

有钱的李春平怎么花这些钱呢?

  潮东:

李春平有钱了。

怎么用这些钱呢?

其实这些钱怎么花都行。

分别了10多年,李春平想自己有能力了,他特别希望能为当年的老街坊们做点事。

  解说:

李春平:

  我回国这么多年,当年帮助我这些阿姨们,主任们,没有一个人打过电话,要求我帮助。

他们没有要求我回报。

他们是最有资格,最有权利。

比如说居民委员会边主任边阿姨生活也不是很好得病了,从来没有找过我帮助,所以心理想这些事很难受。

我每次看他们都想给他们带一些钱过去。

他们老拒绝我。

  同期:

边姨:

  我们这里残疾人非常困难,原来都救济过他,他在中央电视台自己也讲了,原来我们八号院没有一个人给他打电话,他从美国回来以后,给我留过电话,我也没给他打过。

  吴江明:

没有人找过他,包括边姨,是帮助他最多的人,他原来是居委会主任也是人大代表,是帮助他最多的人,他没有生活来源帮助他的人。

从来没有人找过他。

他富了以后没有人找过他,/

  潮东:

困难的时候在自己身边,可今天自己有钱了,却选择悄悄的远离。

老街坊们让李春平再次触动了。

  解说:

91年,已经42岁的李春平决定留在北京长期居住。

按当时的规定,外籍人在中国长期居住必须要在国内投资一家企业。

李春平毫不犹豫的选择投资北京朝阳区的一家福利企业。

  同期:

杨菊芳(北京青年报记者)

  在1995年94年左右,我曾经参加过两次他给福利人工厂,这个十全乌鸡精厂,残疾人一起过的新年晚会,当我看到那些残疾人,讲着感激他的话,而且给他送上他们送给他的利礼物我就特别感动,而且那个时候李先生不太习惯在那种大庭广众之下讲话。

00:

22:

35:

05他那个时候那种欢喜,那种羞涩他去对这些员工讲话的时候,我看了非常感动。

  解说:

从此,参加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构成了他的日常生活。

因为慈善,他出名了。

从91年回国到今天,李春平每一次出现在公众眼里都是因为捐款。

1993年,北京慈善协会成立收到的第一笔善款是他捐的10万美金。

到今天,他已经向社会捐赠了3000多万元人民币的善款,而且每一次都是以现金的形式。

  37年前,李春平与一位比他大38岁的好莱坞女影星结合并由此继承了巨额遗产;15年前,他回到中国,以日均15000元的速度,共为慈善事业捐献了5000多万元人民币。

  对于这样一位拥有传奇经历的人,大家在关心他慈善义举的同时,对他的财富来源、私人生活也充满了好奇。

  李春平的家位于北京建国门附近,这是一幢总面积为1500平方米、价值8000万元的豪宅,每个房间都按不同国家的风格设计,一个不起眼的柜子就价值千万。

根据主人的想法,豪宅中修建了游泳池和私人健身房,花房的许多花是从世界各地空运而来。

  他孑然一身,生活中最亲近的人,是他的4个司机、5个保姆,4个护士,3个保镖。

他拥有3辆劳斯莱斯轿车,不过,这些东西加起来,可能也只是李春平巨额财富的冰山一角。

拥有这一切的李春平祖上既没有殷实家底,自己又从不经商赚钱,还曾经是个走投无路的劳教释放人员。

他的财富究竟来自何方?

6月,以李春平为原型的传记文学《忏悔无门》出版,迅速登上畅销书榜首。

李春平也一改之前的低调作风,终于现身媒体,讲述了他传奇的一生。

  走投无路的劳教人员

  李春平1949年生于北京的部队大院,当过9年兵,27岁时为了当时的女友打架被劳动教养,不久后保外就医。

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有过劳教经历的李春平找不到工作,甚至被父亲赶出了家门。

这时,李春平想到了另一条出路———出国。

他精心打扮后,来到了当时外国人出入最多的北京饭店,也就是在那里,他遇到了那个后来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李春平用化名“克劳迪娅”来称呼她,一位比他年长38岁的好莱坞女明星。

  “她主动朝我过来,看着我,我也看了她一眼,可能有点'一见钟情’吧。

  那一年,李春平27岁,而按照他的描述,“克劳迪娅”已经是个65岁的老人了。

李春平说,她个子不高,黑头发,蓝眼珠子,看着挺精神的。

  “克劳迪娅”说,可以和李春平结婚,然后带他出国。

李春平不愿意。

  而这时,李春平又认识了另一个英籍华人。

她有丈夫,也愿意带他去英国打工,不用结婚。

就这样,李春平去了英国,天天在餐馆里刷盘子洗碗。

有一天夜里下班,他被一辆急驰而过的出租车撞出了十几米,差点被撞死。

  李春平拄着双拐回到了北京。

这时,居委会主任告诉他,那个美国老太太又派人来北京等他了。

  “我心想,出国以后,至少没人歧视我了,不会像当时住在大院时,连一个小女孩跟我说话,她妈妈都给她一个大嘴巴,把她拉回去说,你怎么跟他说话。

  出卖青春的“儿子情人”

  根据李春平的叙述,1980年他以“克劳迪亚”儿子的名义到了美国。

这时,他才意识到,这位老太太的财富可能远超过他的想像。

  “她在美国好几个城市都有住宅,我跟她住过旧金山、芝加哥、纽约、洛杉矶。

1949年,她父亲买了毕加索的画,才花了3000美元,现在都值几千万美元了。

  “克劳迪娅”给李春平提供了一切物质条件,对他惟一的要求就是留在她身边陪伴她。

虽然没有太多的自我空间,但美国舒适的生活条件、“克劳迪亚”对他的一往情深,还是让李春平渐渐地习惯了“儿子情人”的生活,而她病重后,李春平成了惟一一个留在她身边照顾的人。

  李春平坦言:

“我们两个人之间,她对我感情应该是百分之百的,说实话,我对她没有办法百分之百。

  共同生活10年后,1990年,两人举行婚礼,62天后,患有癌症的“克劳迪娅”病逝于纽约,李春平继承了她90%的遗产。

  弥留之际,“克劳迪娅”对李春平说:

“李先生,其实我挺自私的。

我在你身上体会到了中国人的古代传统美德,夫唱妇随,白头到老。

我先走一步,到天上等着你。

如果有一天你来的时候也是单身一个人,我会很高兴的。

  社会上还有一种传言,说“克劳迪娅”和李春平曾有一个协议———如果她死后,李春平再婚,他所继承的财产将被剥夺。

李春平亲口否认了这种说法。

  而最大的谜团是,“克劳迪娅”到底是谁?

根据李春平的叙述,她有这些特征:

在李春平之前,结过两次婚,1990年因癌症在纽约去世,去世时年纪在70岁以上。

======================================================

大红色的是1970年-1980年生产的Corniche(险路),险路全中国就他一辆。

顶级绝版劳斯莱斯敞篷跑车

图为李春平于2006年4月18日参加2006中国慈善排行榜活动

白色和酒红色的都是1980-1995年间生产的Silverspur(银刺)。

“我是1978年到的美国,第一次到美国的时候,他们就用劳斯莱斯接的我,所以我就对这车很有印象。

1986年的时候她看我很喜欢劳斯莱斯,就送了我一辆,所以我第一辆劳斯莱斯就是她送给我的。

这辆敞篷劳斯莱斯是为了表达对她的一种思念。

“我的财产不是天上掉馅饼”

我走的时候,眼睛里很单纯的。

“现在的财产是用青春换来的。

”“也许你会憎恨我,也许你会怜悯我,但请你千万不要羡慕我。

谈及那位亡故的影星妻子,李春平都是用“老太太”这个称呼,他说:

“老太太很爱我,我不爱她,我感激她。

”在自传中,他写下这样一段话:

很坦然地告诉你,我不情愿却无奈地接受了我情人的身份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方式,逐渐适应了豪华,驾驭了奢侈,而陪伴她、照顾她、报答她,也成为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他说:

“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天上掉馅饼,其实不是的。

老太太得病的最后5年,可能是因为病态,她辞掉了所有佣人,就让我一个人陪着,我给她端屎端尿、洗衣服。

”李春平告诉记者,在美国读书期间,老太太还专门找了年轻貌美的女学生接近他,“最后我还是经受了考验,我没和女同学出去过夜。

”他说自己其实也教了老太太很多东西,一次,一个跟了老太太多年的黑人管家病了,没钱医治,老太太并没有任何表示,是李春平拿出1万美元给了管家,还把老太太“教育”了一番。

翻开自传,李春平指着自己30岁时的照片,说:

“这是我走的时候(即跟随好莱坞影星去美国)的样子,看看那时,眼睛里很单纯的,没东西的,一个男人最好的时候啊!

”放下书,抬起头,他说:

“现在的财产是用青春换来的。

他在自传中写道:

“也许你会憎恨我,也许你会怜悯我,但请你千万不要羡慕我。

”“人生最大的本钱就是爱……到头来情海茫茫,我为此而祭奠,也为此而忏悔。

李春平

慈善家旷世情缘有个好莱坞亡妻据说,他是好莱坞某老牌女明星的前夫,据说他收藏有毕加索和凡。

高的画作真迹,他捐款的数额达数千万元……昨天(13日)上午,被罩上种种神秘面纱的著名慈善家李春平在北京推出了个人传记《忏悔无门——慈善家李春平的旷世情缘》,在长江文艺出版社举行的传记首发式上,57岁的李春平给大家讲述了他的故事,但还是拒绝透露他前妻的名字。

谈传记“我没什么可忏悔的”自从李春平15年前从美国回国后,一直有人对他的传奇经历感兴趣,要为他出版自传,他一直没有同意。

直到去年,他才一改初衷,决定出版自传。

在这本自传中,除了他本人所有人物都使用了化名。

该书解答了关于他如何结识好莱坞女明星“克劳迪娅”,并成为她的情人和丈夫、年轻的丈夫如何与比自己大38岁的妻子相处、他的财产有多少、如何成为慈善家等等一系列的疑问。

在昨天的首发式上,面对大家对书名《忏悔无门》的疑问,李春平说:

“我没什么可忏悔的。

所谓'忏悔无门’,实际上是通过我的经历,以及我曾经的迷茫和现在的清醒,向世人发问:

如果一味地追求财富,那是否将'忏悔无门’?

”谈婚姻“我不能透露她的名字”关于李春平的旷世情缘,他的财富究竟来自于哪个好莱坞女星的馈赠,社会上已经流传了近20年,有众多版本。

对此,李春平本人一直三缄其口,使得这段天方夜谭一般的民间传说越发扑朔迷离。

李春平在书中向大家讲述了这段情缘:

“1980年,她(李春平前妻)以母子关系的名义把我带到了美国。

作为他的男伴,我在美国上学、打工,直到她一生中的最后两年。

当她被诊断患了不治之症后,我辞去工作,陪伴并照顾她。

每天给她擦身子,端屎端尿。

在她去世的前一个月,她提出要与我结婚,在她去世的两周前,我们举行了婚礼。

在她辞世时,将绝大部分遗产给了我。

我没想到她会有这么多财产,其中包括毕加索和凡。

高的名画,也没想到她会把遗产几乎全部给了我。

”有记者向李春平求证这位女星的名字,李春平拒绝了,他说:

“根据美国的法律和对当事人的隐私权的保护,我不能透露她的名字,而且我的妻子临终前也嘱咐我,不要告诉大家她的名字。

”谈慈善“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今年,李春平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慈善家称号,这也是中国红十字会百年来第一次授予个人这样的荣誉。

因此,他也被称为“百年慈善第一人”。

从1991年李春平回国以来,他总计捐献了5000多万元人民币,平均每天捐出15000元。

在昨天的首发式上,也请来了当年李春平住过的甘家口8号院的老居委会主任边阿姨和管片民警吴江明。

在李春平谈到当年他们对他的关心和帮助时,几度哽咽,当众洒泪:

“他们当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当知道我衣锦还乡的时候,却没有找过我,向我提出过任何要求,所以我要报恩,我要回报给社会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这句话,他昨天重复了好几次。

有记者提问:

“对今后的慈善事业有什么规划?

”他说:

“我也许以后会成立一个基金会,这样我的捐赠可以更系统,也能帮助到中国最需要的地方。

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投入到慈善事业中来。

有人说他是中国版的“基督山伯爵”,他的传奇经历是“天方夜谭”。

拥有三辆劳斯莱斯和天价豪宅,他—是被各种排行榜遗忘的财富巨鳄。

解说:

李春平194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