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89755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docx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

陈家沟中心学校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决定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操作考核,为此制定科学实验考核方案。

一、实验操作考核的组织领导

在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工作中,所有参加组织、实施考核的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执行考核纪律,要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考核。

严禁有徇私舞弊、违犯考核纪律的现象发生。

实验操作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

董武文

副组长:

蔺国康

成员:

张丽莲桑玉刘宗清

二、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的对象及内容

3—6年级小学生均需参加科学实验操作考核;并将考核成绩列入期末。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的命题范围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试题和评分标准由教导处拟定。

试题公开,并提前下发到学生手中。

四、考点的设置

考点设在各班教室,考点要张贴考生须知、考场分布图、考生分组及日程安排表。

五、考务人员的配置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的考务人员由教导处安排。

六、实验考核的时间、办法及程序

(一)考核时间

每学期末进行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

(二)考核办法

实验操作考核采取“二统一”和“二公开”的办法,即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和试题公开,评分标准公开。

实验操作考核每场考核时间为10分钟,场间间隔约8分钟。

每场考试前5分钟,考务人员检查考场实验器材准备情况;准备就绪后,考生入场后,考试开始,考生即可动手操作,考试结束时间一到,考场主任发出停止信号,考生立即停止操作,依次退出考场。

考生退场后,监考员填写好评分卡上各步得分和扣分,交给考场主任。

洪祥镇陈家沟中心学校

科学实验操作考核方案

实验名称五年级做滚动和滑动比较的实验

一、实验器材(10分)

木板一块,滚动轮子一个,弹簧称一个,斜面一块。

二、实验方法和步骤(20分)

三、实验记录(30分)

滚动

滑动

四、实验结论(15分)

五、操作的熟练程度(15分)

六、实验仪器的整理(10分)

实验名称:

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五年级下

一、实验器材(10分)

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

二、实验方法和步骤(20分)

三、实验记录(30分)

实验前玻璃实验后玻璃四、实验结论(15分)

五、操作的熟练程度(15分)

六、实验仪器的整理(10分)

实验名称:

探究物体的沉浮(三年级)

一、实验器材(10分)

橡皮泥、木块、螺丝钉、棉花、塑料瓶、小刀、玻璃片、石子、橡皮、水槽。

二、实验方法和步骤(20分)

三、实验记录(30分)

四、实验结论(15分)

五、操作的熟练程度(15分)

六、实验仪器的整理(10分)

2004-2005下学年小学五年级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一、考核说明:

1、将本年级的考生按每六人分为一组,每组在同一题下进行考核。

2、每组在考前10分钟抽取试题进行准备,答题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每题满分20分,10分——13分的为合格;14分——16分的为良好;17分——20分的为优秀。

3、各考点在考前按各题的要求为考生准备好实验材料,允许考生自带实验材料。

二、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

(1)、说一说实验思路。

要求(正确、合理、有新意),打分档次分为:

2分、4分、6分。

(2)、实验操作过程。

要求(正确、规范、熟练),打分档次分为:

2分、4分、6分。

(3)、实验结果。

要求(正确、现象明显、整体感强),打分档次分为:

2分、4分、6分。

(4)、整理实验材料。

要求(正确合理、干净),打分档次分为:

1分、2分。

三、考核内容:

1、做滚动和滑动比较的实验。

实验材料:

木板一块,滚动轮子一个,弹簧称一个。

2、制作一个泄水钟。

实验材料:

清水一杯,矿泉水瓶一个,缝衣针一根,采笔等。

3、做摆的轻重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的实验。

实验材料:

线绳一段,垫圈二个。

4、做摆绳的长短与摆的快慢是否有关的实验。

实验材料:

线绳一段,垫圈一个。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上册

1实验名称:

土壤的渗水能力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烧杯3个、三种不同的土壤、水、纱布、细线、剪刀

实验步骤:

5分

1)取三个同样大小的透明塑料瓶,去掉瓶底,用纱布蒙住瓶口,扎好,倒立在支架上,在瓶口下面放一只同样大小的烧杯。

2分

2)向三个瓶中分别装进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并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2分

3)对三只烧杯收集到的从瓶中渗出的水,进行比较。

1分

实验现象:

从沙质土中渗出的水最多,其次是壤土,最少的是黏质土。

1分

实验结论:

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

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2实验名称:

测量水温的变化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100毫升烧杯、100毫升锥形瓶、2支温度计、热水、冷水、铁架台、纸板。

实验步骤:

5分

1)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摄氏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分1毫升冰水。

80加入.

2)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孔。

1分

3)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冰水中。

1分

4)观测两个容器中水的初始温度和间隔1分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2分

实验现象:

把冷水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时,冷水逐渐变热,热水会逐渐变冷,最后达到共同温度后一块变成室温。

1分

实验结论:

热在冷水和热水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3实验名称:

物体传热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铁架台、铁棒、酒精灯(或蜡烛)、火柴、凡士林、小木棍

实验步骤:

5分

1)把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小木棍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粘在铁棒下。

(注意:

凡士林用量要相同,小木棍粗细要相同)2分

2)点燃酒精灯,对铁棒的一端加热。

2分

3)观察实验现象。

1分

实验现象:

小木棍会按照距酒精灯由近到远的顺序依次落下。

1分

实验结论:

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4实验名称:

颜色与吸热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两个大小一样的泡沫塑料、两支温度计、小刀、两张大小一样的白纸和黑纸

分5实验步骤:

1)在两块泡沫塑料上各挖一条槽,槽内分别放入一支温度计。

2分

2)在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黑纸,在另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白纸。

1分

3)将两块泡沫塑料放在阳光下。

1分

4)过一会,观察记录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

1分

(注意:

白纸、黑纸应与温度计紧密接触)

实验现象:

黑纸覆盖的温度计温度上升得快,白纸覆盖的温度计温度上升得慢。

1分

实验结论:

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能力强。

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5实验名称:

风的形成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风的形成实验箱、蜡烛、火柴、毛巾,冷水、香(蚊香)

实验步骤:

5分

1)把一支蜡烛放进实验箱内。

1分

2)把毛巾用冷水浸湿,放在实验箱一侧。

1分

3)点燃香放在实验箱小口处。

1分

4)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5)点燃实验箱内的蜡烛,再把香放在小口处。

1分

6)观察香烟流动的方向。

7)熄灭蜡烛。

1分

实验现象:

点燃蜡烛前,香烟向上流动;点燃蜡烛后,香烟向实验分1箱内流动。

实验结论: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6实验名称:

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报纸、铝盘子、带窄颈的干净瓶、勺、漏斗、干苏打、洗涤灵、醋、红墨水、杯子、铝箔

实验步骤:

5分

1)在地面或桌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子中间。

1分

2)往瓶中倒入50毫升干苏打,加入1~2滴洗涤灵。

1分

3)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

1分

4)将50毫升醋放入杯子中,然后加2~3滴红墨水。

1分

5)慢慢的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变化。

1分

实验现象:

杯中混合物发生反应后上升,有的会冲出杯口,向外流出。

1分

实验结论:

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裂缝上升,有的会在上升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五年级下册

7实验名称:

杠杆的平衡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杠杆尺、钩码

分5实验步骤:

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

1分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分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2分

实验现象:

钩码挂在不同的位置上杠杆有时平衡,有时不平衡。

1分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知道了杠杆尺的平衡规律: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动力点到之点的距离×钩码数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8实验名称:

探究轮轴

实验器材: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轮轴实验器材、钩码、皮筋秤

实验步骤:

5分

1)组装实验装置。

2分

2)将两个钩码挂在皮筋秤上,观察并记下皮筋伸长的长度。

1分

3)在轴上挂两个钩码,把轮的线绳下端系在皮筋秤钩上。

手握皮筋秤向下拉动轮子,观察并记下皮筋伸长的长度。

1分

4)在轮的线绳上挂两个钩码,轴的线绳上挂皮筋秤,再做上述实验,观察皮筋伸长的长度。

1分

实验现象:

把钩码挂在轴上时,皮筋伸长的长度最短。

1分

实验结论:

把重物挂在轴上带动轮转动,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实验名称:

研究定滑轮的作用9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定滑轮实验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

实验步骤:

5分

1)组装好定滑轮实验装置。

2分

2)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

1分

3)在绳子的一端挂一个钩码,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定滑轮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

2分

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发现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1分

实验结论:

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

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10实验名称:

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动滑轮实验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

实验步骤:

5分

1)组装好动滑轮实验装置。

2分

2)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

1分

3)在绳子的一端系在横梁上,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动滑轮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

2分

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发现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1分

实验结论:

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11实验名称:

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滑轮组装置、弹簧秤、钩码、细绳.

实验步骤:

5分

1)组装好滑轮组实验装置。

2分

2)直接用弹簧秤测量一个钩码的重量,记下读数。

1分

3)在绳子的一端系在横梁上,绳子的另一端挂在弹簧秤上,通过滑轮组装置匀速使钩码上升,记下读数。

2分

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发现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1分

实验结论:

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12实验名称:

探究斜面的作用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金属圆辊、弹簧秤、积木、光滑木板(只有长度不同)两块

实验步骤:

5分

1)将金属圆辊挂在弹簧秤上,记下读数。

1分

2)用短的光滑木板和积木在桌上搭一个斜面,通过弹簧秤沿斜面匀速向上拉金属圆辊,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2分

3)换成长的光滑木板重做上面实验,记下弹簧秤的读数,(注意:

斜面高度一样)。

2分

实验现象:

将金属圆辊直接挂在弹簧秤上读数最大,其次是沿较短的木板向上拉,读数最小的是沿着长木板向上拉。

1分

实验结论: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13实验名称:

冷热变化对岩石的作用

实验器材: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玻璃片、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

实验步骤:

5分

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1分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1分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1分

4)重复以上过程3次,观察实验现象。

2分

实验现象:

实验前玻璃表面是完好的,实验后玻璃表面出现了裂痕,甚至破碎。

1分

实验结论:

温度的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14实验名称:

煤的燃烧

实验器材(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1分):

酒精灯、火柴、试管、带玻璃导管的试管塞、铁架台、棉花、煤

实验步骤:

4分

1)在试管内装入一定量的纯净煤,在试管口放点棉花,用带玻璃管的试管塞将试管塞住。

1分

2)将上述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1分

3)在酒精灯上加热试管,直到试管里的煤发红。

1分

4)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观察发生的现象。

1分

实验现象:

2分

实验过程中,试管里的棉花有黑色的黏稠状的油状物产生,说明有煤焦油产生;

实验结束时,试管里的煤燃烧后产生了黑色炭状物,说明有焦炭产生;

当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处,能够产生蓝色的火焰,说明有煤气产生。

实验结论:

煤在加热过程中产生了焦炭、煤气、煤焦油。

1分

一分钟自由发挥1分

整理好实验器材1分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名称:

多种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

塑料袋、空杯子2只、水槽。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步骤:

共8分

方法1:

1)塑料袋充气捏紧口按入水中。

1分

2)在水中把充气的塑料袋捏紧开一小口,看现象。

1分

3)此方法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

1分

方法2:

1)将一个“空杯子”和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分别倒扣入水中。

1分

2)将盛满水的杯子提起(不要露出水面)将“空杯子慢慢倾斜”,使两杯口靠近,看现象。

1分

3)这种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1分

结论:

实验证明空气是能够占据空间的。

1分

自由发挥1分钟:

(贴近主题即可)1分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名称:

探究土壤里的砂和粘土、腐殖质

实验器材:

烧杯、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玻璃棒、土壤。

(整理分1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共8分

1在烧杯中倒入水和土壤,边倒边搅拌。

1分

2把烧杯放在桌子上,使砂和粘土沉降。

1分

3水变清后出现分层,粘土在上面,砂在下面。

1分

4将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石棉网上放些干土。

1分

5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

1分

6充分加热后,加热后土块颜色与原来颜色相比变浅。

(温度足够高,否则土壤中腐殖质不充分燃烧会变黑)1分

结论:

用水沉降知道了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燃烧土壤发现里面有腐殖质。

1分

自由发挥1分钟:

(贴近主题即可)1分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名称:

探究物体的沉浮

实验器材:

橡皮泥、木块、螺丝钉、棉花、塑料瓶、小刀、玻璃片、石子、橡皮、水槽。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步骤:

共8分

1将橡皮泥、木块等材料放入水中。

1分

2将实验现象记录在下面记录单上。

3分

橡皮泥木块螺丝钉橡皮棉花塑料瓶小刀玻璃片

浮沉

先沉后浮

先浮后沉.

3把橡皮泥包在塑料瓶上使橡皮泥上浮。

1分

4把石子装在塑料瓶里让塑料瓶下沉。

1分

结论:

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通过改变物体体积和质量可以改变物体浮沉1分

自由发挥1分钟:

(贴近主题即可)1分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名称:

怎样让小水轮转得快

实验器材:

小水轮、杯子、水盆、木架。

1分

实验步骤:

共8分

1将小水轮架在水盆上。

1分

2用杯子盛满水,在水轮20厘米处上方浇水,改变水流大小观察水轮转速快慢。

2分

3保持水流的大小不变,分别让水流从水轮上方20厘米40厘米处浇下来,观察小水轮转动的快慢程度。

3分

结论:

水流大,水轮转得快,水位高,水轮转得快。

1分

自由发挥1分钟:

(贴近主题即可)1分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名称:

制作纸飞翼

实验器材:

16K卡纸2张、曲别针5个、橡皮泥、秒表、剪刀、粗尼龙绳、硬纸板、吸管。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步骤:

共8分

分2利用材料制作纸飞翼。

1.

2改变纸飞翼之间的夹角,保持落下的高度不同,看留空时间长短的变化(每改变一次夹角测三次时间的平均值)。

2分

3改变纸飞翼的重量,保持落下的高度不同,看留空时间长短的变化。

2分

结论:

纸飞翼的夹角大一些,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多一些。

纸飞翼重一些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少一些。

1分

自由发挥1分钟:

(贴近主题即可)1分

整理实验器材1分

三年级科学(下册)

实验名称:

探究物体的发声

实验器材:

钢直尺1根、音叉、有水的培养皿、薄铁皮1块、鼓、2粒豆子。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步骤:

共8分

1钢直尺一端紧压桌面,一端悬空,用手指拨直尺,让直尺发声并指出直尺在振动。

1分

2敲击锣,听到锣声用手轻摸锣面,说出感觉。

1分

3在鼓面上放2粒豆子,敲鼓,听到鼓声观察到豆子在跳动。

1分

4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嗡嗡声,手摸音叉感到音叉在动,将音叉接触培养皿内的水面,水面振动。

2分

5将薄铁皮提在手中,由弱到强的抖动,观察到铁皮在振动。

1分

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分

分1分钟:

(贴近主题即可)1自由发挥.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名称:

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器材:

纸板三块、火柴、积木块6个、蜡烛、小钉子、带盖的纸盒、小刀、胶带。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步骤:

共8分

1用钉子把摞在一起的三张纸板中心扎一个小孔。

1分

2在桌上放蜡烛,离蜡烛15厘米的位置竖立一张纸板并用积木块使它站立。

点燃蜡烛,通过小孔观察蜡烛的火焰。

1分

3用同样的方法放置第二块纸板。

1分

4用同样的方法放置第三块纸板。

1分

5移动任意一块纸板,看不到光线。

1分

结论:

光沿直线传播的。

1分

自由发挥1分钟:

(贴近主题即可)1分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名称:

光能透过哪些物体

实验器材:

玻璃杯1个、手电筒1个、纸屏1个、鞋盒1个、硬纸板1块、卡纸1张、透明玻璃1块、半透明塑料1块、水、牛奶、剪刀。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步骤:

共8分

1让手电筒光对着装些水的玻璃杯照向后面的白色屏幕,观察屏幕。

1分

往水中倒些牛奶,充分搅拌成混浊液体,再用手电筒对着照射,观2.

察屏幕。

1分

3再向水中加牛奶,直至液体变成全白为止,将手电筒照向玻璃杯,观察屏幕。

1分

4分别用手电筒照向鞋盒、硬纸板、卡纸、透明玻璃、半透明玻璃纸,观察屏幕。

3分

结论:

有些物体是透明的,有些物体是半透明的,有些物体是不透明的。

1分

自由发挥1分钟:

(贴近主题即可)1分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名称:

探究光的颜色

实验器材:

三棱镜1个、白色纸屏1个、手电筒3只、橡皮筋、红和绿和蓝玻璃纸、白纸。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步骤:

共8分

1让阳光通过三棱镜,慢慢转动,当调到适当位置时,在屏幕上会看到一条彩带。

2分

2用橡皮筋把三色纸包在手电筒上。

1分

3固定一只手电筒照射在光屏上,两手分别拿其它两只手电筒使三只手电筒的光线合在一起,变成白色光或灰白色光。

3分

结论:

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红、绿、蓝三色光合在一起变成白光。

1分

自由发挥1分钟:

(贴近主题即可)1分

分1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名称:

磁铁能吸哪些物质

实验器材:

条形磁铁1块、蹄形磁铁1块、环形磁铁1块、钉子、铁屑、1元钱硬币、纸、橡皮、大头针、塑料尺、棉花。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步骤:

共8分

1分别指认三种磁铁的名称。

2分

2用三种磁铁分别去吸所给材料。

3分

3把能被磁铁吸和不能被磁铁吸的物体一一分出。

2分

结论:

磁铁能吸铁制的东西。

1分

自由发挥1分钟:

(贴近主题即可)1分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名称:

让小灯泡亮起来

实验器材:

电池、小灯泡2只、电池夹2个、灯座2个、开关2个、导线7根。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步骤:

共8分

1用1节电池,使1只灯泡发光。

1分

2用1节电池,使1只灯泡发光,并能用开关控制灯泡亮灭。

2分

3用2节电池,使2只灯泡发光,并通过一个开关同时控制灯泡的亮灭。

3分

结论:

电流从电池流出通过灯泡,然后返回电池,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灯泡才能工作。

1分

分1分钟:

(贴近主题即可)1自由发挥.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名称:

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

电池1只、小灯泡1个、灯座1个、电池1个、导线4根、锡纸1片、小木板1块、图钉2个、铜丝、铁丝、铝丝、炭棒、玻璃片、瓷片、棉纱、木条。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步骤:

共8分

1用电池、灯泡、灯座、导线联接完整的电路。

2分

2再电路里分别接入器材中的导体和绝缘体,通过灯泡的亮灭指认导体和绝缘体。

5分

结论:

电流从电池流出通过灯泡,然后返回电池,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灯泡才能工作。

1分

自由发挥1分钟:

(贴近主题即可)1分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名称:

小磁针的制作

实验器材:

缝衣针、具有较强磁力的磁铁、曲别针。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实验步骤:

共8分

1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

1分

2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一端划向另一端。

2分

3重复的向同一方向划20次。

2分

4用有磁性的缝衣针吸曲别针。

1分

分1结论:

缝衣针被磁铁磁化变成小磁针了。

自由发挥1分钟:

(贴近主题即可)1分

整理实验器材1分

小学科学实验展示试题四年级(上)

二、实验名称:

模拟昼夜的形成

实验器材:

手电筒(或蜡烛)、地球仪、小纸人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1分)

操作步骤:

1、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