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0808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docx

河北省届中考语文最后一卷含答案

河北省2020年中考冲刺最后一卷

语文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满分:

120分时间:

120分钟)

第一部分(共19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分)

(1)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2)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古代无数文人墨客心系国家命运、百姓疾苦,成为敢于“担当”的典范。

“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的诸葛亮临危受命,勇担大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心系天下,超越个人忧乐,成为后代无数仁人志士的楷模。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我们会在刹那间感到,在母亲的眼里,我们其实永远没有摆脱婴儿的感觉,我们永远是母亲怀里那个不懂事的孩子。

往往是在回首片刻,在远行之前,在离别之中,蓦然发现我们从未离开过母亲的视线,从未离开过母亲的牵挂。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我们总在想,我们又能回报母亲什么呢?

母亲是一种岁月,她担付着最多的痛苦,背负着最多的压力,咽下最多的泪水,仍以爱,以温情,以慈悲,以善良,以微笑,对着人生,对着我们!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

①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

3.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4分)

(1)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感触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所在的学校拟举办“写好汉字,传承文化”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5分)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老师们在进行网阅时发现,学生的试卷不乏字迹潦草、书写歪歪扭扭的情况,甚至很多字只能勉强认出。

而且,在学校里的不少学生作业也写得极不规范,甚至作业本封面上的名字都极难辨认。

材料二:

俗话说:

“字如其人。

”一个人的字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做事态度。

中小学生写字潦草,会带来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精心马虎等弊端,给学习、成长都会带来巨大危害。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右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5~20题,51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

(6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①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②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③去!

【注释】①星河:

指银河。

②谩有:

空有。

③三山:

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星河欲转千帆舞”用“转”“舞”二字化静为动,逼真地传达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

B.“我报路长嗟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借此表现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茫然不知所措。

C.上片写词人在风浪中颠簸中赶路,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地住所,听到天地情意恳切的问候。

D.下片从侧面感叹自己空有卓越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

6.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

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4分)

汉高祖诫子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

洎①践祚②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尧舜不以天下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立耳。

人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耶?

吾以尔是元子③,早有立意。

群臣咸称汝友四皓④,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

今定汝为嗣⑤。

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

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

今视汝书,犹不如吾。

汝可勤学习,每上疏⑥宜自书,勿使人也。

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倍年于汝者,皆拜,并语于汝诸弟。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⑦相累。

其余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注释】①洎(jì):

等到……时候。

②践祚(zuò):

即践阼,指帝王即位。

③元子:

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

④四皓:

秦末东园公、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避乱隐居商山,四人皆须眉皓白,时称“商山四皓”。

⑤嗣:

继承人。

⑥疏:

指上给皇帝的奏章。

⑦如意母子:

指汉高祖刘邦宠姬戚夫人和他的儿子赵隐王如意。

7.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4分)

(1)谓读书无益()

(2)但子不中立耳()

(3)群臣咸称汝友四皓()

(4)并语于汝诸弟()

8.下列选项中,与“尧舜不以天下与子而与他人”中的“而”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B.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C.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吾遭乱世,当秦禁学。

(2)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

10.选文中,汉高帝是从哪几个方面“诫子”的?

(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

(8分)

成语里有歌声

①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

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②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

于是,便有人用“引亢高歌”来描述其情状。

歌声亮传播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

“响遏行云”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

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

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

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

薛谭见此大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③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

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

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

“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

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④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

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

“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

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

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

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

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

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

“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

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

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⑤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

“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演唱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

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

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

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

《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

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⑥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

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

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

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

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

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

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

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⑦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

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

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

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

“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⑧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而精深。

11.第①段和第⑧段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完整。

细读这两段文字,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2分)

12.简要说明选文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分)

13.你从文中“成语里有歌声”得到的启发肯定不少,成语里还有什么,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3分)

四、文学名著阅读(6分)

14.简爱和冬妮娅分别是《简爱》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女性形象,她们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选择一位说一说。

(3分)

15.“以诗解文”是古典名著的一大特点。

下面这首诗出自《水浒传》,请简述其故事情节。

(3分)

若非吴用施奇计,焉得公明离法场。

古庙英雄欢会处,彩旗金鼓势鹰场。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20题。

(17分)

锔匠

刘鸿伏

①在古玩市场收到一件宣德青花瓷器,深腹,侈口,平底,古人称为“洗”,文房中用品,专门洗笔的。

这件宣德青花瓷洗内外壁满绘萱草纹饰,华丽大气,青花发色浓艳,像一位大家闺秀穿着的华丽大方的锦衣。

这是典型的进口苏麻里青料,郑和下西洋时从海外带回的,专供宫廷烧制瓷器之用。

笔洗外壁有“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这是一件很珍贵的明朝宣德官窑文房佳器,体大工精,十分罕见。

②二十多年前收到这件东西时,价极低廉,因为它已经破了。

破成数块。

这件老物,我极喜欢,虽破,却很有研究与收藏价值。

然而因了它的残破,心中常耿耿,总想着怎样才能将这件宝贝复原如初。

③数年后,去乡间采风,结识了一位老锔匠。

锔匠年七十余,花白头发,一辈子只干锔匠活,别无生计。

他这手艺是三代传承,算得锔匠世家。

大抵破铜烂碗这类东西,只需经他双手,便可恢复完整如初,且坚实耐用。

活儿做得极精细,锔的花式美观,破物锔过后反比原貌要古雅漂亮,因此他在江湖上有不小的名声。

④锔匠的手艺,早已在乡间绝迹。

记得儿时家中常有破碗破锅破瓶之类,一有锔匠来,母亲便会捡来出要紧必用之物如盆、碗请匠人锔好。

锔匠一般是外地人,并不常见,所以一进村子,便忙个不停,总要锔上好多天才会离开。

当年物质贫乏,人人手上缺钱,旧衣必缝,破物必补必锔,而且老祖宗留下的惜物美德,在乡间也是根深蒂固的。

锅子补好可以再用许多年,瓷碗锔后照样好用。

⑤锔匠的手艺有高低,手艺精湛的,锔出来的碗儿瓶儿就很漂亮,破缝上打进小小的铜马打,将缝箍紧箍结实了,再在器物上依据残破的图形锔出花鸟藤蔓形状,不仅结实,而且较原先更加好看。

锔一只碗收一角或两角,有时几分钱。

大的器物如花瓶、瓷缸,费工费力,一天锔不完,便按工算价,每天在主家吃三餐饭,收二角钱工钱。

⑥记得我家曾有一件祖上传下来的大瓷缸,用来装米。

缸上绘有粉彩人物,是《水浒传》中李逵背母杀虎的场景,奶奶十分珍惜。

可是,一次意外,那口大瓷缸被砸成三片。

奶奶哭了,一家人很难过。

幸好不久后村里来了一个锔匠,赶紧请他修那口大缸。

⑦锔匠是一位中年人,脸上长了麻子,粗手粗脚,样子慈厚。

⑧他将破成三片的大瓷缸用木桩和铜箍先固定在禾坪里,再取出一应工具,坐在小板凳上慢腾腾地干着活计。

他手粗,但下手极轻,凝神屏气,心无旁骛。

我们小孩子围在他身边看热闹,捣蛋顽皮,他也不恼不气,专心手上功夫。

那大缸被他用铜马钉细致地联结起来,严丝合缝,而且坚固,奶奶一边递茶送水,一边夸他手艺,锔匠只憨厚地笑笑,也不吭声儿。

从上午到天黑,锔匠只吃了一顿饭,是坐在小板凳上吃的,没进屋也没上桌。

他很少说话,只是对着那口大缸叹息着,说:

“可惜了。

”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锔匠。

⑨大缸完全锔好后,摆在禾坪里。

真是神乎其技!

除了打出花式漂亮的锔钉,缸上的图案居然没有一点破坏!

锔钉总是很巧妙地绕过图案画面,又钉在紧要处,起到固定作用。

再细看,便发现锔钉居然不仅将破缸缝合如初,而且走出三株漂亮的牵牛花图案!

那牵牛花在乡间常见,所以人人识得,邻人一齐叫好。

我们小孩子家不懂好坏,只晓得这个锔匠有点儿神秘,非同寻常。

⑩有关乡间锔匠给我的印象,大抵如此。

⑪回到前面采风偶遇的那位老锔匠身上来。

老人姓葛,他看了我的宣德青花瓷笔洗照片,惊叹不已,说:

“这种东西台北故宫有一件类似,但无款识,先生的有款识!

”我也很吃惊,老人竟能识得此物好坏。

原来,老锔匠祖上是安徽有名的世家,曾祖精于古物的收藏、鉴赏,琴棋书画样样皆通,为了打发时间,还拜了一个师傅学锔瓷器,哪晓得他把这爱好爱到入迷,竟能巧手复原任何残器。

后来家道中落,无意间传下的这门技术,让后人赖以求生。

⑫我谈及儿时在乡间所见锔匠种种情形,老人说:

“先生看到的印象,也是我们这些锔匠生计的缩影呢。

老祖宗传下的这门手艺,于今已经鲜有人记起,更没有人学它,将来失传,是必然的了。

现在年轻人,哪个能静得下心来做这种费力不挣钱的活?

我儿子不学,孙子更指望不上,葛家锔艺,也就到我这里打住了。

”老人叹息,神情落寞。

谈到收费问题,老人笑了:

“藏家给多少就多少吧。

一是我自己喜欢这活计,弄漂亮了自己也高兴。

再者呢,如今不缺衣少吃,要那么多钱也没用。

⑬谈及我的宣德青花洗,老人说,若信得过他,东西可先放他这儿,时间不能急,这活儿催不得,半年之内不接别的活,专门弄这件洗。

我当然愿意。

如能让这件残破了的宝贝恢复如初,再次呈现几百年前的皇家风采,不仅了去我一桩心病,或许还有功于子孙。

⑭我的眼前,不禁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

那件华美大气的青花洗,有一天摆在晴窗下的案几上,幽幽地呈现出古远的气韵与神采。

倘或这世上破碎的一切都可以复原如初,倘若有一双妙手能让这个世界完美,那该多好!

16.请从“我”的角度,概括文章相关的内容,写在下面横线上。

(3分)

“我”意外收到一个罕见的笔洗→  →“我”结识了一位技艺高超的老锔匠→  ;“我”放心地将笔洗交给老锔匠修复→  。

17.从修辞的角度,说说第①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3分)

18.结合上下文,分别说说下面两句话中“笑”的内涵。

(4分)

①奶奶一边递茶送水,一边夸他手艺,锔匠只憨厚地笑笑,也不吭声儿。

②谈到收费问题,老人笑了:

“藏家给多少就多少吧。

一是我自己喜欢这活计,弄漂亮了自己也高兴。

再者呢,如今不缺衣少吃,要那么多钱也没用。

19.文章主要是写“我修复笔洗”,为何花大量的笔墨回忆儿时的锔匠修复大瓷缸?

(3分)

20.请阅读上文的第⑭段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分析这两段文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点和用意的不同点。

(4分)

【链接材料】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

①表现手法相同点:

②用意不同点:

第三部分(21题50分)

21.请以“别担心,我可以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不限;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语文参考答案解析版

第一部分(共19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分)

(1)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2)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古代无数文人墨客心系国家命运、百姓疾苦,成为敢于“担当”的典范。

“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的诸葛亮临危受命,勇担大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的范仲淹心系天下,超越个人忧乐,成为后代无数仁人志士的楷模。

【答案】

(1)学诗谩有惊人句

(2)年少万兜鍪(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

作答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

注意“谩”易写成别字,“鍪”笔画易写错。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我们会在刹那间感到,在母亲的眼里,我们其实永远没有摆脱婴儿的感觉,我们永远是母亲怀里那个不懂事的孩子。

往往是在回首片刻,在远行之前,在离别之中,蓦然发现我们从未离开过母亲的视线,从未离开过母亲的牵挂。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我们总在想,我们又能回报母亲什么呢?

母亲是一种岁月,她担付着最多的痛苦,背负着最多的压力,咽下最多的泪水,仍以爱,以温情,以慈悲,以善良,以微笑,对着人生,对着我们!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

①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2)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

【答案】

(1)①辉晖(1分)②付负(1分)

(2)①chànà(1分)②mòrán(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本题中注意“晖”与“辉”的区别。

3.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4分)

(1)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感触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把“讨论并阅读”改为“阅读并讨论”

(2).在“养成”前加“能否”;或将“能否”删去。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1)语序不当,应先“阅读”再“讨论”,符合认知规律。

修改意见:

把“讨论并阅读”改为“阅读并讨论”。

(2)一面与两面不搭配,“能否”包括能和不能两种情况,后边只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一种结果。

修改意见:

在“养成”前加“能否”,或将“能否”删去。

4.你所在的学校拟举办“写好汉字,传承文化”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5分)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

老师们在进行网阅时发现,学生的试卷不乏字迹潦草、书写歪歪扭扭的情况,甚至很多字只能勉强认出。

而且,在学校里的不少学生作业也写得极不规范,甚至作业本封面上的名字都极难辨认。

材料二:

俗话说:

“字如其人。

”一个人的字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做事态度。

中小学生写字潦草,会带来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精心马虎等弊端,给学习、成长都会带来巨大危害。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右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少中小学生书写潦草、不规范,这会给其学习、成长带来巨大危害。

(2)一位男士坐在电脑前,扭头摆着手对身后匆匆赶来的钢笔、铅笔和毛笔三个小人说:

“都什么年代了,写不好字无所谓。

”。

(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提炼概括材料信息。

材料一,“学生的试卷不乏字迹潦草、书写歪歪扭扭的情况”,提炼概括“部分学生的字迹潦草”,“在学校里的不少学生作业也写得极不规范”可提炼“不规范”。

材料二,“中小学生写字潦草,会带来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精心马虎等弊端,给学习、成长都会带来巨大危害”,可提炼“字迹潦草的危害”。

整合信息:

不少中小学生书写潦草、不规范,这会给其学习、成长带来巨大危害。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先观察画面,由图文组成,左边,电脑前坐着一名男士,回头摆手,右边是绘成人形的三种笔:

钢笔、铅笔、毛笔,中间是一段文字“都什么年代了,写不好字无所谓”,然后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述,语言要简洁清晰。

第二部分(5~20题,51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

(6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①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②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③去!

【注释】①星河:

指银河。

②谩有:

空有。

③三山:

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星河欲转千帆舞”用“转”“舞”二字化静为动,逼真地传达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

B.“我报路长嗟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借此表现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茫然不知所措。

C.上片写词人在风浪中颠簸中赶路,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地住所,听到天地情意恳切的问候。

D.下片从侧面感叹自己空有卓越才华,虽辛苦求索,终因遭逢不幸,未能找到光明的出路。

6.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

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4分)

5.【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的写作手法。

下片词人通过“天帝”和“三山”这两个形象,将自己理想抱负表达出来,为直抒胸臆,D项“侧面”表述有误。

6.【答案】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情感的抒发。

根据诗中内容,体会情感。

北宋灭亡,李清照逃到南方之后,丈夫去世,自己无家可归,感到人生渺茫,这首词就是写于那个时候。

“路长”、“日暮”是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

“嗟”,感叹自己虽然学习写诗,却不能有所成就,正如伍子胥“吾日暮途穷远”和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意念与过程,倾诉的是空有才华却遭逢时事不幸的苦闷。

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4分)

汉高祖诫子

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

洎①践祚②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尧舜不以天下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立耳。

人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耶?

吾以尔是元子③,早有立意。

群臣咸称汝友四皓④,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

今定汝为嗣⑤。

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

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

今视汝书,犹不如吾。

汝可勤学习,每上疏⑥宜自书,勿使人也。

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倍年于汝者,皆拜,并语于汝诸弟。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⑦相累。

其余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注释】①洎(jì):

等到……时候。

②践祚(zuò):

即践阼,指帝王即位。

③元子:

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