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0860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开课教案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开课教案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开课教案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开课教案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开课教案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公开课教案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公开课教案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开课教案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x

《公开课教案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开课教案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docx

公开课教案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规律的含义,规律的两个特征

2、通过辨析实例,培养学生在对生活实例的分析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归纳观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对生活现象的解析中,加深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2、注意对规律认识的几个误区辨析,懂得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自觉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哲学知识和哲学思维能力,但本课内容较为抽象,理解起来仍有一定困难。

且学生参差不齐。

因而要注意从现象入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2、规律的含义,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或创造规律。

四、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法、比较法、启发式教学、师生合作,探究知识与多媒体课件综合运用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学生:

讲成语《断鹤续凫》的故事

师:

很好,生活处处有哲理。

请同学们思考:

《断鹤续凫》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

合作学习,回答问题(略)

师:

仙鹤的腿长和野鸭的腿短都是自然选择和自身遗传变异的结果,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多媒体打出课题: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题:

运动是有规律的

讲授新课:

(一)、规律具有普遍性

师: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资又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的请思考下面现象说明什么【课堂探究】

课件:

1、日月星辰总是按照一定轨道运转

2、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返

3、青蛙冬眠春晓

生:

讨论回答:

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师:

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那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没有规律呢

生:

师:

自然界的运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那人的思维领域的活动有没有规律呢请同学们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图说明了什么

生:

师:

小结:

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正如荀子所说“天有常道,地有常数矣,人有常体矣”规律具有普遍性。

那么,什么是规律呢下面我们就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做一下判断。

(二)、什么是规律

课件:

判断:

哪些属于规律

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2、新陈代谢

3、价值规律4、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生:

讨论回答

师: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规律都是事物发展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不是主观赋予不是上帝创造判断:

下面哪些是现象,哪些是规律

课件:

1、春夏秋冬、四季更替2、万有引力定律

3、水往低处流4、苹果落地

生:

讨论回答

师:

可见我们要注意规律都是事物运动中的本质联系,不是表面的、现象的、外在的。

现象和本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课件:

学生比较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出示漫画: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到引力

问题:

这幅漫画给你什么启示

生:

讨论回答

师:

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规律,透过现象揭示规律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和汗水,在这里我们要向牛顿学习。

他用了19年的时间不断研究探索才发现了万有引力。

请同学们接着思考:

【课堂探究】

1、守株待兔中的宋人犯了什么错误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必然联系吗

生:

探讨回答(略)

师:

理解规律的概念还要注意,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必然如此,确定不移,不是偶然的。

课件:

判断下面哪些是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

2、元素周期变化

3、汽车靠右行使

4、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生:

探讨回答

师:

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稳定联系,具有重复性,不是多变、易逝的通过对规律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规律不但具有普遍性换具有客观性,那么,什么是规律的客观性呢

(三)、规律具有客观性

出示名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生:

探讨回答

师: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即它是不可违抗的。

人们一旦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下面请同学们看视频。

师:

【合作探究】

1、分析造成我国北方各省沙尘暴频繁发生的原因。

2、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生:

探讨回答(略)

师:

同学们说的很好,近年来,我国各种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们地理上讲的气候异常、大凤、干旱、植被覆盖率低等,但是都与人类自身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眼前的利益,无视客观规律,掠夺式的开发自然,乱砍乱伐、毁林开荒、围湖造田,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导致了沙尘暴频繁发生,人类遭到了无情的惩罚。

同学们讲的启示,也是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对我们的要求,下面请同学们看投影:

多媒体出示

(四)、规律普遍性客观性原理的要求

师:

规律普遍性客观性原理要求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那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就无能为力呢生:

探讨回答

师:

同学们说的不错,这个事例说明了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规律,造福人类。

现实生活中人们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的事例很多,同学们能不能列举出一些呢

生:

师:

大家列举的不错,现实生活中人们认识了引力规律,克服地球引力,发射火箭、卫星、飞船为人类服务(如:

卫星上天);认识了水的流动规律,变害为利(如:

三峡大坝);掌握了化学规律,能在能制造各种化工产品(如:

晶体胰岛素)等。

规律是客观的,我们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遵循规律办事我们可以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违背规律,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师:

好,最后请同学们谈一谈要想在学习中达到预期的目标,应该怎么办

生:

师:

好、我们认识规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规律。

我也希望同学们现在努力学习,掌握规律,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将来把我们的家乡石河子建设得更美好。

师:

今天的新课内容就结束了,哪位同学能够就我们所学做一下小结。

生:

小结

师:

刚才那位同学概括的不错。

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就是(课件打出知识结构,老师表述,学生观看)

课堂小结: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

4、自觉遵循规律,并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课堂巩固】

1:

单项选择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些话说明()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可以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

B、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

C、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

D、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2、“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A夸大的规律的客观性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想一想P33页

(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七、板书设计: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

4、自觉遵循规律,并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八、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规律知识写出自己要想在学习中达到预期的目标,应该怎么办

九教学反思:

本课的优点:

1、本节课的理论性较强,有些知识点也比较抽象,因此学生要理解清楚并能灵活运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本节课的设计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广告、生活案例、名言、成语故事、哲学故事等,力求变枯燥的哲学观点为生动的生活感受。

2、导入新课时,运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成语故事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到规律的含义时,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事物或现象,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提高了课堂效率。

3、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学生把深奥的哲学道理具体化和形象化,能够积极地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一定的理解、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4、教学设计体现课改理念,重视价值观教育。

本节课不足之处:

1、虽然能够积极地调动学生思考问题,但是这种思考还停留在被动的思考问题。

要加强和生活实际的联系。

2、在学习新课程理念后,对于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学生应该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合作探究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方面还做的不够。

3、时间分配不太合理,未能给与学生充分思考空间,今后教学过程中需不断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