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0970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区域经济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docx

《区域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域经济学.docx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新兴应用经济学科。

经济学、应用性、综合性与边缘性。

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区位理论就是确定经济活动的最佳区位和最佳空间结构的理论。

区位理论的研究始于19世纪初的德国,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先后形成了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以及市场区位论。

古典区位理论的发展并没有导致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产生。

二、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酝酿阶段:

20世纪20至50年代初

2.兴起阶段: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

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论”。

艾尔伯特.赫什曼的“核心与边缘区理论”。

埃德加.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1970年)和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1969年)。

3.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传统计划经济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上世纪90年代后

●“十一五”规划时期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区域与区域分异的基础

1.区域与经济区域

(1)经济区域首先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即它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地理单元,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且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

(2)区域内部具有经济活动的一致性(相似性)或关联性。

同质区

区域内部经济条件一致或相似的区域。

功能区

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而形成的区域。

区域是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区域分异的基础

(1)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2)经济活动的极化性

(3)空间距离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与空间运行规律的应用经济学。

2.研究内容

一、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

1.经济活动的空间运行与空间组织。

2.经济区划理论。

3.城市与区域经济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1.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般理论

2.影响区域发展的诸因素

3.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的空间布局

4.特殊经济区问题

三、区际分工协作与区际利益协调

四、区域经济的组织与管理

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2.区域规划与开发

3.区域经济政策

三、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经济学

生产布局学

经济地理学

第三节学习区域经济学的意义

经济活动的三个层面:

(1)国民经济活动

(2)企业经济活动

(3)以政府为中心的地方经济活动

第一章区位理论

●有关区位的几个基本概念

●古典区位理论

●近代区位理论

第一节有关区位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经济区位

1.区位

位置说、活动说、区域说。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指人类活动在特定区域空间中的位置。

这种人类活动本身或实体称为区位主体。

2.经济区位

经济区位即是指企业、产业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等区位主体在空间经济格局中的位置。

作为经济活动意义上的区位,它可以表现为空间上的一个点、线和面。

二、区位条件、区位因子与区位理论

1.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指某一区域所具有的满足某种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属性。

2.区位因子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3.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确定区位主体的最佳区位选择和经济活动的最佳空间组织的理论。

第二节古典关区位理论

一、农业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孤产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利润M=农产品市场价格P—(生产成本C+运费T)

二、工业区位理论

龙哈德的“重量三角形”理论

1.最低成本学派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

韦伯的代表作《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1909)和《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理论及资本主义的理论》(1914)。

●关于运费因子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关于劳动力费用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关于集聚效应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2.运输费用学派

胡佛的费用结构理论。

3.市场学派

利润=销售收入—成本

4.成本-市场学派

●艾萨德

●俄林

●维农

5.社会行为学派

6.对古典区位的简要评述

第三节近代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

一、克莱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1.有关中心地的几个概念

●中心功能商品与服务

●中心地

●中心地区域或市场区域

3.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1)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等级体系

K=3系列,其中心系列为1、2、6、18、54等,市场区域系列为1、3、9、27、81等。

(2)交通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等级体系

K=4系列,其中心地系列为1、3、12、48等,市场区域系列为1、4、16、64等。

(3)行政原则与中心系统的等级体系

K=7系列,其中心地系列为1、6、42、294等。

其市场区域系列为1、7、49、343等。

二、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第三章区域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理论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

●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形态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一节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与空间扩散

一、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

1.集聚与集聚经济效应

空间集聚: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

集聚有两种基本方式:

一是生产要素在企业内的聚合;二是若干企业在某一地域的聚合。

集聚经济效应是指由于产业在某一地域的集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

(1)生产成本的节约;

(2)降低协作成本;(3)形成外部经济性;(4)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形成;(5)扩展市场扩展。

集聚能产生巨大的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6)促进创新。

2.集聚机制

●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经济活动的关联性

●获取集聚经济效应

3.集聚的类型

●指向性集聚

●经济联系集聚

●效应集聚

4.影响集聚的因素

●资源条件

●区域经济基础

●区域内核心城市的管理水平、组织能力、城市的承载能力、政策环境等软环境条件。

●区域的文化教育、观念、开放程度、生活条件、素质对产业集聚有吸引能力;

●区域的自然地理位置、知名度;

●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5.集聚不经济

●因不合理的集聚而造成的不经济

●因集聚过度造成的不经济

6.集聚体与集聚的空间效应

集聚体:

(1)产业指向性相同形成的集聚体;

(2)经济联系形成的集聚体;(3)地方化的经济集聚体;(4)城市化的经济集聚体;(5)沿主要交通运输线路形成的产业集聚体。

集聚的空间效应

●区域极化现象

●区域空间的分化

●从动态过程来看,集聚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

1.空间引力与潜力理论

空间引力理论

空间潜力理论

2.空间扩散方式

哈格特的空间扩散模式:

●对流

●传导

●辐射

对空间扩散模式的概括

●周边式扩散

●等级式扩散

●点轴式扩散

●跳跃式扩散

第二节区域空间结构

一、区域空间结构及其基本要素

结构指整体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状态。

整体的不同结构表现为不同的排列次序、空间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其空间组合形式。

1.点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点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形态。

一般地,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在空间集聚往往趋向于某一点,呈现出点状,从而形成了相应的工业点、商业网点和服务网点等。

2.线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线是指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形态。

线包括交通线、通讯线、能源供给线、给排水线以及由一系列城镇作线状分布所形成的线。

3.域面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域面是由区域内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所表现出的面状分布状态。

最常见的有,农业空间分布所呈现的域面,各种市场活动所形成的域面,城市经济辐射所形成的域面。

4.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中的网络是由相关的点和线相互连接所形成的网状形态。

网络是连接区域空间中点和线的载体。

当区域空间中相关的点和线连接形成网络后,网络会产生不同于单个点和单条线的功能。

空间要素的组合

“点—点”构成的节点系统

“点—线”构成的枢纽系统

“点—面”构成的城市区域系统

“线—线”构成的网络设施系统

“线—面”组成的产业区域系统

“面—面”组成的宏观经济地域系统

“点—线—面”构成的空间经济一体化系统

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1.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前工业化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成熟期

●空间相对均衡

2.唐富藏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3.陆大道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第三节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1.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增长极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来解释经济增长过程。

核心思想:

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不是均匀地体现在各个产业。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某些主导产业或者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会处于支配地位,吸引起更多的资本和技术的投入。

同时,这类产业或企业构成了产业发展的核心,对其他产业或企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这种产业或企业就称为增长极。

2.布德维尔对增长极理论的发展

(1)明确了增长极的地理位置是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2)投资应该集中于增长中心,并且增长会从这个中心向区域传播。

3.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1)极化效应

(2)扩散效应

(3)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理论

4.增长极理论的政策意义

二、点轴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陆大道院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

1.主要内容与观点

点轴系统的“点”即中心城镇,是各级区域的集聚点,也是带动各级区域发展的中心城镇。

点轴系统的“轴”是在一定的方向上联结若干不同级别中心城镇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产业带或人口带。

陆大道将发展轴分为:

(1)海岸发展轴

(2)铁路干线沿线发展轴

(3)大河河岸发展轴

(4)复合型发展轴

2.对点轴理论的评价

(1)积极意义

(2)不足

三、梯度发展理论

1.梯度概念

指各个地理单元在海拔高度上存在差异,并由此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形成一定的高低不同的等级分布。

经济梯度的内涵和意义。

2.经济发展梯度的划分方法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如何测度?

(2)在测度基础上如何归入相应的梯度?

3.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的理论基础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工业产品从生产投放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要经历四个阶段:

创新、发展、成熟和衰退。

与工业产品生产相对应的工业部门也就可以分为兴旺部门、停滞部门和衰退部门(朝阳工业、夕阳工业)。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助于解释区域经济为什么会呈现梯度发展现象。

第四章经济区与经济区划理念

●经济区及其形成理论

●经济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经济区的类型

●经济区划中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一节经济区及其形成理论

一、经济区

1.经济区的内涵

经济区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经济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所划分出的经济区域类型。

或者说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2.经济区的特征

●匀质性或同类性

●经济联系性

●经济管理的合理性

二、经济区的形成理论

劳动分工

自然分工

企业内部劳动分工

社会劳动分工:

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

第二节经济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一、经济区划的内涵

●从经济角度对区域进行的划分。

即含有过程或活动的意思;

●按一定标准和方式划分出的各类经济区。

二、经济区划的原则

●区域内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

●形成了一定的地域专业化分工优势;

●具有一个或几个中心地和一定的经济腹地;

●其区域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限一致

●同一级经济区之间在地理范围上不交叉

三、经济区划的方法

●聚类分析法

●地域分工分析法

●经济中心分析法

第三节经济区类型分析

一、按等级系统划分的经济区划

●经济带

●大经济区

●省级经济区

●县级经济区

●县内经济区

全国六大经济区

——东北区(东三省及内蒙东部三盟一市)

——华北区(京、津、冀、鲁、内蒙中西部、晋、豫)

——长江中下游区(沪、苏、浙、皖、赣、鄂、湘)

——东南沿海区(闽、粤、桂、琼、港澳)

——西南区(川、滇、黔、藏)

——西北区(陕、甘、青、宁、新)

四川省内经济区划

 ●成都经济区:

成都的全部及绵阳、德阳、眉山、资阳、乐山、雅安;

●攀西经济:

攀枝花市和凉山自治州;

●川南地区:

该自贡、泸州、宜宾、内江

●川东及川北地区:

遂宁、南充、达州、巴中、广安及广元等地市。

●川西北经济区:

甘孜州、阿坝州

二、按功能不同划分的经济区划

1.单一功能区

●部门经济区

●问题经济区

●特殊经济区

第五章城市与区域经济

●城市与区域概述

●城市经济区

●中心城市

●城镇体系

第一节城市与区域概述

一、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腹地)。

从空间结构上看,城市与区域是点与面的关系。

二、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SpatialInteraction)。

城市之间空间相互作用依赖于三个条件

互补性

中介机会

可运输性

1.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流。

即城市之间人员与物质的流动。

●传导。

即城市之间的各种交易过程。

●辐射。

即城市之间新思想、新技术、新观念的扩散与渗透,表现为信息流。

2.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城市向区域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

●区域向城市提供原材料、劳动力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

●促进了城市与区域的专业化分工

●促进了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促进城市经济区的形成

第二节城市经济区

一、城市经济区及其一般特征

城市经济区以一个大城市或一组相关的城市为中心联合起来的经济区域。

城市经济区的一般特征

●从空间结构上看,城市经济区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

●从功能上看,城市经济区内城市(镇)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分工明确、协作紧密。

●从组建的目的看,为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合理地组织区域内城市群体经济,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经济区的构成要素

●中心城市

●城镇体系

●经济网络

●经济腹地

三、城市经济区的基本特征

●中心性

●层次性

●动态性

四、我国的城市经济区

1.城市经济区是我国区域发展的未来方向

2.国家有关发展城市经济区的战略部署

3.我国城市经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中心城市

一、中心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地区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超大城市。

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

●中心城市是在地区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非一般的中小城市。

●中心城市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

●中心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

二、中心城市的类型

●全国性中心城市

●地区性中心城市

●省级中心城市

●省内中心城市

三、影响中心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

●市场的形成与扩大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城市之间的分工

●自然与社会条件

第四节城镇体系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与特征

1.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又称城镇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之内由一组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特点各异而又相互关联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系统。

2.城镇体系的特征

●群体性

●关联性

●层次性

●开放性

●动态性

3.城镇体系的作用

●城镇体系是城市经济区经济网络的依托

●城镇体系是区域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

二、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

1.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

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结构是指城镇体系内层次不同、规模不等的城镇在质和量方面的组合形式与特征。

2.城市规模的分布

(1)顺序规模法则

某一城市的人口规模=

一国或较大区域第1位城市的人口数

该城市的排列位序

(2)城市首位度

首位城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

城市首位度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程度和规模分布状况的指标,一般可用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总量之比来表示。

第六章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

●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人口、劳动力与区域发展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制度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一、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指自然界一切能被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要素。

通常认为自然资源主要有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以及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的三个基本特征:

(1)其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非均衡性;

(2)各类自然资源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3)自然资源数量的有限性。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两个概念常常混用。

自然条件是指除自然资源以外的所有影响经济活动的自然要素,如自然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地貌条件、水文条件等。

二、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属于劳动对象的范畴。

自然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人类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对区域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三个命题

●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其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状况是否一定就好?

●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好的区域是否一定发展较快?

第二节人口、劳动力与区域发展

一、人口、劳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与人口相关的需求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区域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影响

●区域人口规模决定了区域消费需求总量

●区域人口构成影响和决定着区域消费需求结构

●区域人口的变动引起区域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变动。

2.对区域产业的影响

●区域人口状况影响区域的产业集聚

●区域人口状况影响区域非专业化产业的发展与布局;

●区域人口状况直接影响着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与人口相关的供给要素对区域发展的发展

1.人口红利与区域发展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2.区域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与成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劳动力的质量取决于以下因素:

(1)区域劳动者的身体素质

(2)区域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3)区域劳动者的文化程度、科学与技术素养

二、人口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1.人口移动

按移动时间长短,分为短期移动(一年以内)和长期移动(一年以上);按移动的距离,分为短距离移动和长距离移动;按移动的范围,分为国际移动和国内移动;按移动的方向,分为流入和流出;按是否长期定居,分为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2.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所作的短期的、重复的或周期性的运动。

其基本特征是流动人口没有长期改变居住地的意图。

人口流动包括劳动型流动、学习型流动、商务型流动、政务型流动等。

人口流动形成流动人口。

3.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行政区单位迁至另一个行政区单位长期定居。

(二)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人口流动对迁出地经济的影响

2.人口流动对迁入地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一、空间距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1.运输成本

使人和物完成空间位移所支付的运费。

2.时间成本

使人和物完成空间位移所耗费的时间换算而成的代价。

二、交通运输方式与区域发展

(一)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1.铁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全天候、运价较低、连续性强、占地较少、污染较小。

投资大、灵活性较差。

2.公路运输

灵活机动、可实现门到门运输、投资较小。

运量小、占地多、污染大、运价较高。

3.水运

运量大、运价低、投资少、占地少、能耗小、污染小。

空间灵活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速度慢。

4.航空运输

速度快、时效性强、运输范围大。

运价高、投资大、污染大、占地多、运量小。

(二)由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特征决定的产业布局指向

铁路运输:

大型装备工业、总装型工业、重化工业、钢铁工业

航空运输:

体积小、价值大、时效性强、对运费不敏感的电子信息、医药等产业

管道运输:

油气化工产业

三、交通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交通与聚落

1.交通的兴衰影响着聚落的兴衰

2.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形态

3.交通运输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

第四节制度与区域发展

一、制度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二、制度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政策差异与区域发展本

2.制度创新能力的差异与区域发展

第七章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

●区域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

●区域产业布局

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

一、产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数量比例关系。

关键词:

技术经济联系、数量比例关系

二、区域产业结构

●不具备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和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