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1008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混合运算单元备课

课题

乘加、减乘混合运算

主备人

课时安排

共(4)课时

(1)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设计

个性修改

集体研讨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的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及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作业本及上课必备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果园里各种水果都成熟来了,人们忙着采摘,热闹非凡。

今天,我们一起到果园去看看。

多媒体出示课件

2、提出问题

果园到了,请你仔细观察,在果园里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1:

我们来了18家,每家分3只篮子。

生2:

一共有60只篮子。

生3:

这辆大巴车上共有48人。

生4:

后面还有两辆中巴车,每辆车上有26人。

教师引导: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生1:

18家用了多少只篮子?

生2:

还剩几只篮子?

生3:

后面两辆中巴车共有多少人?

生4:

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

······

师:

大家都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老师也提出两个问题行吗?

(1)还剩几个篮子?

(2)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

板书这两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探究先乘后减的混合运算

(1)独立或合作解决。

请同学们试着解决第一个问题:

还剩几个篮子?

(课件出示)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班内交流

如何求还剩几只篮子呢?

引导学生得出:

剩下的篮子只数=总只数-已分的只数

预测学生汇报:

(1)学生列分布算式

总只数知道了,要先求出已分的只数。

列算式18×3=54(只);再求还剩几只篮子,用60-54=6(只)

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把分布算式综合起来,再列综合算式。

60-18×3课件出示

(3)个别同学到黑板演示算法

同一个算式,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结果?

引导学生说出这种算法的理由。

课件出示

师:

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减法,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

生:

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探究先乘后加的混合运算

师:

仿照第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

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

温馨提示:

先列出算式,最后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课件出示

(1)个别学生汇报列式

48+26×2

(2)找学生到黑板板演运算过程

48+26×2

=48+52

=100(人)

(3)和学生一起总结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按板书算式总结〉

60-18×3

有乘有减要先算乘,再算减。

48+26×2

有乘有加要先算乘,再算加。

同学们,乘减和乘加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吗?

能不能把它们综合起来说一说?

先找学生回答,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乘再算加减。

四、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过渡: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有关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知识,你知道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吗?

瞧,(多媒体出示课件)

(1)独立计算

(2)指名汇报

(3)选有代表性的题目说明运算顺序〈再次复习巩固运算算理〉

2、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指名汇报结果并说明算理

3

(1)独立思考,判断对错。

(2)指名汇报结果并说明算理

(3)个别学生到黑板,板演正确的算法。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的表现真棒!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你又得到了哪些收获呢?

各抒己见谈收获:

1、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中有乘减的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2、计算的过程中等号要对齐

3、混合运算中题目的后面不能直接写得数,要往下脱式在最后的等号后写得数。

板书设计:

乘减四则混合运算

(1)还剩几只篮子?

(2)3辆车一共乘坐了多少人?

60-18×348+26×2

=60-54=48+52

=6(只)=100(人)

先算乘法先算乘法

再算减法再算加法

 

反思与重建:

课题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主备人

课时安排

共(4)课时

(2)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设计

个性修改

集体研讨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掌握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有关的混合运算的两步式题,并引导学生归纳出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运算的能力。

难点:

了解含有除加或除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旧知,引起思考

课件出示:

21×3﹢110110﹣21×3

17×3﹣2525﹢17×3

教师引导:

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教师小结:

算式中,如果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设计意图:

巩固上节课所学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2.引入情境,发现问题

杨阳一家来到了采摘节上,他们进入了葡萄园,

出示情境图:

教师引导:

请大家认真观察图,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发现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进行板书:

杨阳摘了35千克葡萄;

杨阳的爸爸摘了45千克;

杨阳的妈妈摘的葡萄可以装12箱。

每箱5千克共5箱。

教师引导: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提问题,教师选择相关的问题进行板书:

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葡萄?

【设计意图: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运算顺序,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并使学生体会到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第一个问题“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1.借助问题情境解决问题,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指导帮助。

学生自己尝试列式。

(2)你是怎样列式的?

你又是怎么想的呢?

2.尝试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①35÷5=7(箱)②12-35÷5

12-7=5(箱)

上面这些算式应该先算什么,请同学们把先算的算式用红色标记标出来。

再跟同学交流一下,然后计算。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全班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计算过程跟大家分享,你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预设:

生1:

我们小组用的是分步算式,先算杨阳摘了多少箱,再算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所以:

35÷5=7(箱)12-7=5(箱)

质疑:

②12-35÷5

这道算式都是先算什么?

为什么要先算?

预设:

要想求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用妈妈摘的

减去杨阳摘的。

妈妈摘的已经知道了,要先求杨阳摘了多少箱。

综合算式:

12-35÷5

=12-7

=5(箱)

这个算式中应该先算除法35÷5=7,再算减法12-7

质疑:

35÷5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先算?

总结: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减法,又有除法,应先算除法。

2.解决情景问题二:

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葡萄?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预设:

分步算式:

先算出爸爸摘了多少箱:

45÷5=9(箱)

再算出爸爸妈妈一共摘了多少箱:

12+9=21(箱)

综合算式:

12+45÷5

=12+9

=21(箱)

统一认识综合算式的算法。

3.想一想,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法,又有除法,应先算什么?

总结: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法,又有除法,应先算除法。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1.归纳运算顺序。

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加法、减法。

这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板书课题)

2.新旧知识比较。

出示复习中的第

(1)小题,和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提问:

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

在两步计算的算式里,如果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得都很好,你们敢接受考验吗?

1.课件出示课本第64页第1题。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运算的顺序

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完成并用直尺在先算的下面划上一条直线,然后进行自评和互评并展示计算过程。

2.课件出示课本第64页第2题。

(1)学生任选一组独立完成,请个别学生板演。

(2)集体订正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两道题的不同点,进一步理清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课件出示课本第64页第3题。

(1)出示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独立计算,全班共同订正。

4.课件出示课本第64页第4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说说错的原因。

(2)每道题先算什么,请同学们把先算的算式用红色标记标出来。

(3)学生独立操作完成计算过程,辅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集体订正,帮助有错的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达到修改和完善的目的】

5.课件出示课本第64页第5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提问:

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3)让学生独立解答。

(4)提问:

先说说运算顺序?

再说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交流、讨论、汇报)

(5)集体订正。

强调在做解决问题时,要写清单位名称和答语。

养成做题完整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

35÷5=7(箱)12-35÷5

12-7=5(箱)=12-7

=5(箱)

 

反思与重建:

课题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主备人

课时安排

共(4)课时

第(3)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设计

个性修改

集体研讨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情境图提供的信息提出有质量的数学问题。

2、能正确分析各种数量关系,列出综合算式。

3、掌握含有乘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含有小括号的先减后乘的四则混合运算。

4、积极参与共同探索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弄清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学会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活动一:

新课引入

师:

秋天到了,果园里硕果累累。

愿意继续和老师一起去果园里领略丰收的喜悦吗?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

出示信息窗3中的情境图片一)

活动二:

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

师: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你能利用刚才的信息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吗?

生:

同桌交流想法。

教师板书:

问题1:

1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问题2:

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

对于学生提出第1题时,直接让学生口头列出算式。

然后引导学生,能提出用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引导提出第2个问题:

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

板书这个问题,并指出:

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利用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继而进行计算教学,既给学生提供了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又让学生明白了计算来源于生活,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分析数量关系,确立解题思路。

1.把信息与问题连起来默读两遍。

2.你能自己来试着解决吗?

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如有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忙!

也可以同桌商量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

3.小组内交流想法,看看你们小组能用几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对小组的讨论进行指导。

4.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的方法?

学生汇报、质疑:

预设方法1:

60-38=22(个)22×3=66(个)

学生汇报这种方法时,互相质疑: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完善板书方法1

先算1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60-38=22(个)

再算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

22×3=66(个)

预设方法2:

(60-38)×3

学生汇报方法2时,互相质疑:

是怎样想的呢?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方法3:

60-38×3

学生汇报方法3时,互相质疑:

是怎样想的呢?

这种方法对不对?

(二)比较分析,加深理解数量关系,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比较方法2与方法3哪里不一样?

一样的地方又有哪些?

方法2:

(60-38)×3方法3:

60-38×3

预设:

相同:

数字一样;运算符号一样。

不同:

方法2含有小括号;运算顺序不一样。

师小结:

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你想对小括号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说)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两种算法比较,区别在哪里?

2、结合算式讲讲算理。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在解决“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

”问题时,先算的问题不同,列式也就不同,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不管用哪种方法,我们都要想一想,分析一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想清楚后再去列式计算。

一般混合运算,要按照先乘除、后加减法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这就是我们研究的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自主练习第一题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自主练习第2题

(1)仔细观察画面,弄清楚图意。

温馨提示:

说一说有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要求现在有多少台电脑?

必须先求什么?

怎样列综合算式解答?

(2)学生自己解答。

(3)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收获?

【设计意图: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相关问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和意识,进一步感受了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课时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

板书设计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

分步解答:

综合算式解答:

(1)1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60-38)×3

60-38=22(个)=22×3

(2)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

=66(个)

22×3=66(个)

 

反思与重建:

课题

混合运算综合练习

主备人

课时安排

共(4)课时

第(4)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设计

个性修改

集体研讨

教学目标:

1.掌握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及其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与他人的交流的能力。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难点:

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会运用不同的解法。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在采摘节里我们通过到果园里采摘各种水果,解决了很多的数学问题,还记得我们都列出了哪些类型的混合运算吗?

(1)学生独立思考、回顾,小组交流。

(2)班内汇报:

①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

②除加、除减的混合运算;

③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回顾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6组算式:

①27×3+305②(60-38)×3

③42×6﹢18④47-5×6

⑤120-96÷8⑥17+49÷7

(2)学生结合举例具体说明:

①27×3+305乘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②(60-38)×3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③42×6﹢18乘加混合运算先乘后加

④47-5×6乘减混合运算先乘后减

⑤120-96÷8除减混合运算先除再减

⑥17+49÷7除加混合运算先除再加

3.揭示课题:

同学们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真是了不起。

那你们能运用这些混合运算的顺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吗?

(板书“混合运算综合练习”)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谁表现最棒?

谁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强?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70页的第1题。

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先让学生结合题说一说运算顺序,集体订正时找出错误的原因,进一步强化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提高计算速度与准确率。

(2)出示70页第3题

算一算,比一比。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运算符号和小括号作用的理解,同时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3)小兰要去买学习用品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①自读信息和问题。

②独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③全班交流得出:

方法1:

80-56=24(元)

24÷3=8(元)

方法2:

(80-56)÷3

=24÷3

=8(元)

质疑:

列综合算式时,可以不加括号吗?

他一边说一边笑。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3)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我(小心)地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抬起头来,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1)本周的实践活动,我们南关小学的一部分学生要到野外去探究,至少需要租几条船?

(出示教材第70页第2题)

(14)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

荷叶像一把小圆伞。

我们像花儿一样美丽。

四、课文(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完成分析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明亮的灯光红红的太阳漂亮的衣服列出:

(46+28)÷6

=74÷6

=12(条)……2(人)

答:

至少需要13条船。

(2)四年级阅读课上的问题,同学们能帮忙吗?

例:

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

(18)青蛙小的时候叫蝌蚪。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引导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也可适当渗透用排除法)

扩词,扩句(3)一直沉浸在书海里,相信同学们一定很累了吧,让我们到体育课上休息一下吧。

看看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吧!

青青的豆角青青的草地青青的瓦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

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要解答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让学生独立解答。

提问:

为什么要用小括号?

不用行吗?

(讨论、汇报)

集体订正。

学生上黑板板演:

张雨:

124×5=610(个)

王文:

(124+34)×5

=158×5

=790(个)

李宁:

(124-16)×5

=108×5

=540(个)

答:

张雨5分钟掂了610个,王文5分钟掂了790个,李宁5分钟掂了540个。

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咱们学校的问题同学们解决的非常捧,你能再帮助实验小学解决他们学校的问题吗?

观察4幅图,找出数学信息。

解决每个问题的步骤:

①读信息

②自主练习

③班内交流

④教师小结(找出不会解决的问题,以便辅导)

指导提问:

根据

(2)、(3)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合作)

解决问题。

2.出示新课堂62页智慧园地。

分组比赛规定时间,优胜小组奖励一颗五角星。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尽量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1)如何解决两步计算的的实际问题

(2)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哪些学习方法。

(4)有什么新的感悟新的收获诸如合作方面等。

2.师总结:

我们今天不但解决了咱们学校的问题,还帮助了实验小学,在列综合算式时,同学们一定不要忘了小括号,在计算时想清计算顺序……能做到吗?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综合练习

①27×3+305②(60-38)×3

③42×6﹢18④47-5×6

⑤120-96÷8⑥17+49÷7

反思与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