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1069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docx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

暖通空调专业知识-通风工程

(总分:

104.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

104,分数:

104.00)

1.关于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分数:

1.00)

 A.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B.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0.50m

 C.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 √

 D.按均衡排烟原则设置,不考虑排烟口距离的要求

解析:

2.造成粉尘进一步扩散,污染车间空气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

1.00)

 A.一次气流

 B.尘化气流

 C.二次气流 √

 D.室外气流

解析:

3.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的(),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分数:

1.00)

 A.封闭避难层

 B.有自然通风,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

 C.采用自然排烟措旋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D.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

解析:

4.为了保证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的正压值,根据设计的需要可在前室与走道之间设置()。

(分数:

1.00)

 A.止回阀

 B.防火阀

 C.压差自动调节阀

 D.余压阀 √

解析:

5.尘粒从气流中分离的能量不是供给气流,而是直接供给尘粒的除尘器的是()。

(分数:

1.00)

 A.旋风除尘器

 B.惯性除尘器

 C.颗粒层除尘器

 D.电除尘器 √

解析:

6.层数超过()层的高层建筑,其机械加压送风的防排烟系统应分段设计。

(分数:

1.00)

 A.10

 B.20

 C.32 √

 D.36

解析: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为()。

(分数:

1.00)

 A.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或净空高度大于6.00m的不划防烟分区的房间排烟时,其排烟风机的风量应按每平方米面积不小于60m3/h计算

 B.单台风机最小排烟量不应小于7200m3/h

 C.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排烟风机的风量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计算

 D.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排烟风机的风量应按每个防烟分区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120m3/h的总和来计算 √

解析:

8.一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中,可不设机械排烟设施的是()。

(分数:

1.00)

 A.面积超过100m2的多功能厅

 B.有自然通风,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

 C.无自然通风,面积超过50m2的房间

 D.净空高度为8m的中庭,可开启的高侧窗面积为中庭面积的5% √

解析:

9.带电物体火灾属于()。

(分数:

1.00)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 √

解析:

10.下列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是()。

(分数:

1.00)

 A.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2m2

 B.防烟楼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前室面积的2%

 C.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3m2

 D.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小于2m2 √

解析:

11.高层建筑内地下商场,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材料装修,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分数:

1.00)

 A.1000m2

 B.2000m2 √

 C.2500m2

 D.4000m2

解析:

12.静电除尘器必须具备()电场才能有效工作。

(分数:

1.00)

 A.高压、直流、不均匀 √

 B.高压、直流、均匀

 C.高压、交流、不均匀

 D.高压、交流、均匀

解析:

13.不属于通风空调系统防火措施的是()。

(分数:

1.00)

 A.利用挡烟垂壁设置防烟分区 √

 B.穿越空调机房的风管设置防火阀

 C.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相通的孔洞,其空隙处采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

 D.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胶黏剂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解析:

14.通风管道必须穿过防火墙和非燃烧体楼板等防火分隔物时,()。

(分数:

1.00)

 A.在穿过处设防火阀

 B.在穿过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C.穿过处的空隙应用非燃烧材料填塞

 D.上述三项都是必须的 √

解析:

15.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分数:

1.00)

 A.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边长尺寸大于等于400mm,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3m

 B.风管水平安装,直径或边长尺寸小于400mm,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4m

 C.风管垂直安装,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3m,但每根立管的固定件不应少于2个 √

 D.风管支、吊架不得设置在风口、阀门、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

解析:

16.可燃气体中甲类火险物质是指()。

(分数:

1.00)

 A.气体的爆炸上限小于60%

 B.气体的爆炸上限大于或等于60%

 C.气体的爆炸下限小于10% √

 D.气体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

解析:

17.一般工业建筑的机械通风系统,其砖及混凝土风道内的风速,宜选用()。

(分数:

1.00)

 A.干管4~12m/s,支管2~6m/s √

 B.干管6~14m/s,支管2~6m/s

 C.干管4~12m/s,支管4~8m/s

 D.干管6~14m/s,支管4~8m/s

解析:

18.机械加压送风和机械排烟的风速,应符合的要求是()。

(分数:

1.00)

 A.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8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B.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5m/s

 C.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0m/s √

 D.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8m/s,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15m/s

解析:

19.热压的大小与()无关。

(分数:

1.00)

 A.室内外的温差

 B.通风口的位置

 C.通风口的形状和大小 √

 D.两通风口的高差

解析:

20.设室内温度tn高于室外空气温度tw,仅考虑热压作用,则中和面以下的窗孔余压值()。

(分数:

1.00)

 A.>0

 B.<0 √

 C.可正可负

 D.=0

解析:

21.设置局部排风罩时,应尽量采用()。

(分数:

1.00)

 A.密闭罩 √

 B.伞形罩

 C.侧吸罩

 D.吹吸式排风罩或槽边排风罩

解析:

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为()。

(分数:

1.00)

 A.吸风点的排风量,应按防止粉尘逸至室内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

 B.吸风点的排风量,应按防止粉尘逸至室外的原则通过计算确定 √

 C.吸风点的排风量,可采用实测数据

 D.吸风点的排风量,可采用经验数值

解析:

23.通风管道的制作安装子目中,如果采用咬口连接,板材要计()的损耗。

(分数:

1.00)

 A.10%

 B.13.8% √

 C.14.5%

 D.15%

解析:

24.机械加压送风的余压值应符合的要求是()。

(分数:

1.00)

 A.前室、合用前室为10~20Pa

 B.消防电梯间前室为30~40Pa

 C.楼梯间为40~50Pa √

 D.避难层(间)为40~50Pa

解析:

25.圆形弯曲风管曲率半径是指()。

(分数:

1.00)

 A.内圆弧半径

 B.由设计人员指定位置的圆弧半径

 C.中心圆弧半径 √

 D.外圆弧半径

解析:

2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为()。

(分数:

1.00)

 A.干式除尘器的卸尘管和湿式除尘器的污水排出管,必须采取防止漏风的措施

 B.吸风点较多时,除尘系统的各支管段,宜设置调节阀门

 C.除尘器应布置在除尘系统的负压段 √

 D.湿式除尘器有冻结可能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解析:

27.下列关于贴附侧送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

1.00)

 A.送风口上缘离顶棚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处应设置向上倾斜10°~20°的导流片

 B.送风口上缘离顶棚距离较大时,送风口处应设置向下倾斜10°~20°的导流片 √

 C.送风口内应设置使射流不致左右偏斜的导流片

 D.射流流程中不得有阻挡物

解析:

28.矩形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630mm和保温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800mm,其管段长度在()以上均应采取加固措施。

(分数:

1.00)

 A.0.8m

 B.1.0m

 C.1.2m √

 D.1.5m

解析:

29.下列关于局部排风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

1.00)

 A.接受式排风罩与外部吸气罩的根本区别在于罩外气流的成因

 B.排风罩造成控制风速随控制距离增加而迅速衰减

 C.由于密闭罩将有害物源密闭于罩内,故不需要排风 √

 D.吹吸式排风罩在控制距离较大时有其优越性

解析:

30.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采用内表面光滑的混凝土等非金属材料风道时,其风速不应大于()。

(分数:

1.00)

 A.10m/s

 B.15m/s √

 C.20m/s

 D.25m/s

解析:

31.两个相同型号的除尘器串联使用,则实际运行时的全效率为()。

(分数:

1.00)

 A.两级一样

 B.第一级高 √

 C.第二级高

 D.不一定

解析:

32.设置系统式局部送风不符合要求的说法是()。

(分数:

1.00)

 A.不得将有害物质吹向人体

 B.不得将气流直接吹向人体 √

 C.送到人体上的有效气流宽度,宜采用0.6m

 D.当工人活动范围较大时,宜采用旋转送风口

解析:

33.为防止A室的有害气体扩散到相邻的B室,以下措施不可取的是()。

(分数:

1.00)

 A.对A室机械排风

 B.对B室机械送风

 C.A、B两室同时机械排风 √

 D.B室机械送风,A室机械排风

解析:

34.根据暖通规范规定,在自然通风的计算中,()。

(分数:

1.00)

 A.必须同时考虑风压和热压的作用

 B.仅考虑热压的作用,风压一般不予考虑,但必须定性地考虑风压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

 C.仅考虑风压的作用,热压一般不予考虑,但必须定性地考虑热压对自然通风的影响

 D.有时考虑风压的作用,有时考虑热压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解析:

35.某车间设有机械进风系统和局部排风系统,风量分别为1.1lkg/s和1.39kg/s,若在侧墙与局部排风口相同高度上开有自然通风窗孔面积F,当车间达到风量平衡和热量平衡时,窗孔处是()。

(分数:

1.00)

 A.进风 √

 B.排风

 C.既不进风也不排风

 D.不能确定是排风还是进风

解析:

36.热压作用下的热车间的自然通风,中和面的位置不宜选得太高的原因是为了()。

(分数:

1.00)

 A.减小有效热量系数

 B.减小天窗处的余压

 C.减少天窗的面积 √

 D.减少侧窗的面积

解析:

37.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一类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分数:

1.00)

 A.1000m2 √

 B.1500m2

 C.2000m2

 D.2500m2

解析:

38.放散热或同时放散热、湿和有害气体的工业建筑,当采用上部或上、下部同时全面排风时,其机械送风系统(包括与热风采暖合并的系统)的送风方式,应符合的要求是()。

(分数:

1.00)

 A.宜送至作业地带 √

 B.宜送至上部地带

 C.宜送至下部地带

 D.应直接向工作地点送风

解析:

39.有消声要求的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其风管内的风速()。

(分数:

1.00)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

 C.需要恒定

 D.无要求

解析:

40.下列关于回风口布置方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为()。

(分数:

1.00)

 A.回风口不应设在射流区内

 B.回风口应设在人员长时间停留的地点 √

 C.采用侧送时,回风口宜设在送风口的同侧下方

 D.条件允许时,可采用集中回风或走廊回风,但走廊的断面风速不宜过大

解析:

41.关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位置,应符合的要求是()。

(分数:

1.00)

 A.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 √

 B.应设在排风口的同侧

 C.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m处

 D.应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

解析:

42.利用天窗排风的工业建筑可不设避风天窗的情况是()。

(分数:

1.00)

 A.不允许气流倒灌时

 B.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室内散热量大于23W/m2时

 C.北方严寒地区,室内散热量大于35W/m2时

 D.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小于或等于1m/s √

解析:

43.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分隔设施,且裙房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分数:

1.00)

 A.2000m2

 B.4000m2

 C.5000m2 √

 D.8000m2

解析:

44.房间上部回风口的最大吸风速度取()。

(分数:

1.00)

 A.≤4.0m/s √

 B.≤3.0m/s

 C.≤1.5m/s

 D.≤1.0m/s

解析:

45.下列关于通风房间的风量平衡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

1.00)

 A.风量平衡是指通风房间的进风量等于排风量

 B.若机械进风量大于机械排风量,房间内的压力就会不断升高 √

 C.若机械进风量小于机械排风量,房间内会形成负压

 D.可利用正负压控制来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

解析:

46.关于外部吸气罩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

1.00)

 A.排风量一定,外部吸气罩的吸入速度随吸气范围的减小而增大 √

 B.吸入速度相同,外部吸气罩的排风量随吸气范围的减小而增大

 C.吸气范围一定,外部吸气罩的排风量随控制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排风量一定,外部吸气罩的吸入速度随控制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解析:

47.()、等间距孔口的送风管道不能实现均匀送风。

(分数:

1.00)

 A.变断面、等流量系数、变孔口面积

 B.等断面、变流量系数、变孔口面积

 C.等断面、等流量系数、等孔口面积 √

 D.变断面、等流量系数、等孔口面积

解析:

48.在通风工程中,()板材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能耐腐蚀,在摩擦时不会产生火花,常用于有防爆的场所。

(分数:

1.00)

 A.镀锌钢板

 B.不锈钢板

 C.铝板 √

 D.酸洗薄钢板

解析:

4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为()。

(分数:

1.00)

 A.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

 B.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当水平距离不足20m时,排风口必须低于进风口,并不得小于6m √

 C.事故排风的排风口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当水平距离不足20m时,排风口必须高出进风口,并不得小于6m

 D.当排气中含有可燃气体时,事故通风系统的排风口,距可能火花溅落地点应大于20m

解析:

50.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表面不应大于()。

(分数:

1.00)

 A.100mm

 B.200mm √

 C.500mm

 D.600mm

解析:

51.无特殊要求时,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系统的尾气应排至室外,排风口应符合一定的要求。

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

1.00)

 A.设在人员不经常通行的地方,距地面高度不低于3.0m √

 B.水平安装的排气管,其排风口伸出墙面不少于0.5m

 C.垂直安装的排气管,其排风口高出半径为6.0m以内的建筑最高点不少于1.0m

 D.排气管穿越外墙或屋面处加装金属套管

解析:

52.下列关于孔板送风的描述错误的是()。

(分数:

1.00)

 A.孔板上部稳压层的高度,应按计算确定,但净高不应小于0.2m

 B.向稳压层内送风的速度,宜采用3~5m/s

 C.除送风射程较长的以外,稳压层内可不设送风分布支管

 D.在送风口处,宜装设使送风气流直接吹向孔板的导流片 √

解析:

53.工程中确定全面通风换气量的最常用方法是()。

(分数:

1.00)

 A.按照有害物散发量及进风有害物浓度进行计算

 B.按建筑面积估算

 C.按换气次数法计算 √

 D.按有害物毒性估算

解析:

54.当通风系统的风量或阻力较大,采用单台通风机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可采用()。

(分数:

1.00)

 A.两台或两台以上同型号、同性能的通风机并联或申联安装,但其联合工况下的风量和风压应按通风机和管道的特性曲线确定 √

 B.两台或两台以上不同型号、同性能的通风机并联或串联安装,但其联合工况下的风量和风压应按通风机和管道的特性曲线确定

 C.两台或两台以上不同型号、不同性能的通风机并联或串联安装,但其联合工况下的风量和风压应按通风机和管道的特性曲线确定

 D.两台或两台以上同型号、不同性能的通风机并联或串联安装,但其联合工况下的风量和风压应按通风机和管道的特性曲线确定

解析:

55.同时散发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的工业建筑,除设局部排风外,宜从上部区域进行自然或机械的全面排风,当房间高度小于6m时,其排风量应按()计算。

(分数:

1.00)

 A.不小于1次/h √

 B.不小于2次/h

 C.不小于3次/h

 D.不小于4次/h

解析:

56.下表所提供的粉尘要求净化效率为82%,甲、乙两种除尘器中()满足。

(分数:

1.00)

 A.甲可以 √

 B.乙可以

 C.甲和乙均可

 D.甲和乙均不可

解析:

57.高层建筑高度是指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的高度。

(分数:

1.00)

 A.建筑最高处

 B.檐口或屋面面层 √

 C.女儿墙顶部

 D.屋面面层

解析:

58.设计空调进风用吸附设备时,应按其()确定使用时间。

(分数:

1.00)

 A.静活性

 B.动活性

 C.平衡吸附量

 D.平衡保持量 √

解析:

59.一栋商住楼,地下3层车库,地上30层,6楼以上是住宅,1~5层为商场。

该楼的一个消防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按一个出入口计),其加压送风机系统送风量应为()。

(分数:

1.00)

 A.防烟楼梯间25000~30000m3/h;合用前室15000~20000m3/h

 B.防烟楼梯间16000~20000m3/h;合用前室12000~16000m3/h

 C.防烟楼梯间35000~40000m3/h;合用前室28000—32000m3/h √

 D.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分别采用2个加压送风系统,每个防烟楼梯间为16000~20000m3/h,每个合用前室为12000~16000m3/h

解析:

60.放散热量的工业建筑,其自然通风设计()。

(分数:

1.00)

 A.仅考虑热压作用 √

 B.考虑热压、风压和穿堂风作用

 C.考虑热压和风压作用

 D.仅考虑风压作用

解析:

61.根据液体的闪点,将液体火灾危险性分为()类。

(分数:

1.00)

 A.2

 B.3 √

 C.4

 D.5

解析:

62.采用等高条缝式槽边排风罩时,关于条缝口上的速度均匀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

1.00)

 A.增大条缝口阻力,可促使速度分布均匀

 B.槽长大于1500mm时可沿槽长度方向分设两个或三个排风罩

 C.增大条缝口的高度 √

 D.采用楔形条缝口

解析:

63.关于除尘系统的风管应符合的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为()。

(分数:

1.00)

 A.宜采用明设的圆形钢制风管 √

 B.应采用暗设的方形钢制风管

 C.细矿尘风管最小直径不应小于80mm

 D.较粗粉尘风管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

解析:

64.热空气幕的送风温度应计算确定,()。

(分数:

1.00)

 A.对于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外门,不宜高于40℃;对于高大的外门,不应高于70℃

 B.对于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外门,不宜高于50℃;对于高大的外门,不应高于70℃ √

 C.对于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外门,不宜高于40℃;对于高大的外门,不应高于60℃

 D.对于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外门,不宜高于50℃;对于高大的外门,不应高于60℃

解析:

65.通风系统的风管截面()。

(分数:

1.00)

 A.宜采用圆形或长边之比不大于4的矩形截面 √

 B.不宜采用圆形或矩形截面

 C.应采用椭圆形或矩形截面

 D.应采用圆形或椭圆截面

解析:

66.夏季室外平均风速应()。

(分数:

1.00)

 A.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 √

 B.采用累年最热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最大值

 C.采用累年最热门平均风速

 D.采用累年最热月的最大风速

解析:

67.水平悬吊的主、干风管长度超过()时应设防止摆动的固定点,且每个系统的固定点不应小于1个。

(分数:

1.00)

 A.10m

 B.20m √

 C.50m

 D.70m

解析:

68.排除有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气溶胶等物质的排风系统,当防爆通风机不能满足技术要求时,可采用()。

(分数:

1.00)

 A.排尘通风机

 B.高温通风机

 C.消防排烟风机

 D.诱导通风机 √

解析:

69.下列关于吸收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

1.00)

 A.吸收是用液体净化排气中有害气体的一种方法

 B.吸收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C.用于吸收的液体称为吸收质 √

 D.为提高吸收效率,通常采用气液逆流方式

解析:

70.以下关于电除尘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

1.00)

 A.电除尘器利用电场产生的电力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是一种高效干式除尘器

 B.与其他高效除尘器相比,电除尘器的阻力较低,仅为100~200Pa

 C.电除尘器处理的气体量越大,经济效果越好

 D.用于通风空调进气净化的电除尘器,通常采用稳定性强,可以得到较高操作电压和电流的负电晕极 √

解析:

71.尘粒的驱进速度是指它在静电除尘器中()。

(分数:

1.00)

 A.随气流运动的速度

 B.因电场力作用而获得的运动速度

 C.电场力与空气阻力平衡时的横向运动速度 √

 D.向集尘极的运动速度

解析:

7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为()。

(分数:

1.00)

 A.允许由室内供应空气的厂房,应能保证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

 B.允许由室内供应空气的房间,应能保证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

 C.当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超过该房间的换气次数0.5次/h时,应增加房间的换气次数 √

 D.当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超过该房间的换气次数0.5次/h时,应由室外供应空气

解析:

73.确定密闭罩吸风口的位置、结构和风速时,应使罩内负压均匀,防止粉尘外逸并不致把物料带走。

吸风口的平均风速不宜大于某数值,应确定为()。

(分数:

1.00)

 A.细粉料的筛分1m/s;物料的粉碎2m/s;粗颗粒物料破碎3m/s

 B.细粉料的筛分0.6m/s;物料的粉碎2m/s;粗颗粒物料破碎3m/s √

 C.细粉料的筛分1m/s;物料的粉碎2m/s;粗颗粒物料破碎3m/s

 D.细粉料的筛分0.6m/s;物料的粉碎2m/s;粗颗粒物料破碎3m/s

解析:

74.下列关于降低除尘器入口的含尘浓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