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1388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2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docx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

201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4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学生版)

【解读考纲】

课标分解

考纲细化

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阐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1.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哲学的运动概念: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物质运动的规律:

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

1.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1.实践:

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与条件性;真理与谬误

4.认识过程:

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把脉高考】

1.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

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的规律、真理等。

2.从命题的形式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

特别是认识论的内容,连续两年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了考查。

3.2013年复习备考中要注意: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立足信息的解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以启示类和措施类主观题考查为主,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特点,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高考常常以漫画、名言警句等为载体,主要立足于信息的解读。

主观题主要以社会热点材料为背景,以原因类和认识类等形式综合考查对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发展等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知识体系构建】

 

【真题剖析定位】

(2012安徽卷)10.荀子曰: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

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2012福建卷)36.图11、图12蕴涵的哲理有

①图1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②图1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③图11、图1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④图11、图1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2全国新课标卷)1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②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③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2安徽卷)9.“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

”图2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2012江苏卷)33.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说,“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人都要努力学到。

”这句话说明,学习雷锋同志更加需要

A.走出自我的狭隘天地B.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D.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

(2012上海卷)2012年本市“两会”前夕,当地一家媒体就“两会焦点话题”,分别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居

民进行了调查,位列前三的分别是

外来务工人员

城市居民

热点话题

得票率(%)

热点话题

得票率(%)

社会保障

56.4

房价调控

41.6

收入分配

40.1

食品安全

35.9

医疗改革

25.1

物价问题

34.5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对象所关注的热点不同。

从哲学上看,其原因是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不同

B.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认识阶段不同

C.客观对象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

D.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不同

(2012全国新课标卷)2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

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考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产。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2安徽卷)11.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

这说明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

超越自身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2上海卷)“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

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如果在古人外人直接经验时是符合于列宁所说的条件‘科学的抽象’,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的事物,那么这些知识是可靠的,否则就是不可靠的。

”(引自毛泽东《实践论》)对这段话概括最全面的是

A.“科学的抽象”是达到理性认识,即真知的方法

B.在今人为间接经验的东西,在古人仍为直接经验

C.真知最终来源于直

接经验,且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D.获取真知的过程是

一个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过程

(2012山东卷)24.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于的研究不断深人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

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2012全国大纲卷)29.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

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

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

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归纳1】辩证唯物论

1.把握两组基本概念:

哲学的物质概念和运动概念

(1)哲学的物质概念。

①物质的含义:

哲学上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如下表:

物质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来o

它所概括的仅仅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的唯一特性

它除了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外,还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不能用物质去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去代替物质,否则看不到世界的物质性

联系

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物质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中,它们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2)哲学的运动概念。

①运动的含义:

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②运动的形式:

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精神运动和社会运动等。

③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个统一体,不可分割。

A.运动对于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B.物质对于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C.错误倾向:

否认物质的运动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区别

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绝对的

有条件的、暂时的、

相对的

联系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②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彼此统一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错误倾向

①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

②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

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规律的含义:

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稳定的必然联系。

(2)规律的特征:

客观性和普遍性。

(3)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因为意识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4)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①原理: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按照规律办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②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反对错误的倾向: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3.正确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及其辩证关系

【突破归纳】

1.辩证法、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形而上学的区分

类别

基本观点

辩证法

 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形而上学

 运用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关于规律的几个误区

(1)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无好坏之分。

规律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的作用有消极和积极之分,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在于规律发生作用依赖的条件不同。

(2)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是说规律是一成不变的。

规律会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及其所依赖的条件变化而变化。

因而我们要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按变化了的规律办事。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是什么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

①必要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也是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

②重要性:

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和依据。

(3)怎么办

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

、无所作为的思想。

4.从主观出发、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从实际出发的反面,就是从主观出发。

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从主观出发的典型表现。

从主观出发还有其他表现,如以某种愿望作为立足点来想问题、办事情;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曲直;以主观想象来代替客观事物。

教条主义又称本本主义,它以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为出发点;经验主义是从狭隘的经验出发,把个性当成共性,把偶然当成必然。

二者的错误在于割裂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典题探究】

【例1】【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2012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中,三次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达到了预定的试验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说明了

A.规律是可以创造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例2】[2011•重庆卷]地震发生时,会同时产生纵波和横波,纵波破坏力较小,但速度相对较快,横波破坏力较大但速度相对较慢。

根据这一特性,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数十秒对较远地区发出预警,为人们争取应对时间。

材料蕴涵的

哲学道理是(  )

A.对地震的成功预警,根源于地震活动的规律性

B.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推测,提高了地震预警的预见性

C.地震预警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不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认识地震规律的程度,决定着地震预警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变式精练】

1.【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期初考试试题】“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如此葱郁茂盛。

而今,曾经丰茂的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

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风吹草低见沙梁”说明( )

A.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C.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核心考点归纳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1.全面掌握一个核心概念:

实践

(1)实践的含义及基本形式。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包括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和科学实验活动三种基本形式。

(2)实践的三个特点:

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三个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其中,实践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的反作用表现在:

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推动、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的认识则阻碍实践的发展。

2.多角度把握真理及其特性

(1)真理的含义:

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属性。

属性

表现

错误

客观性(最基础的属性)

真理只有一个。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条件性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具体性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不顾历史条件的变化照抄照搬;或超载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

(3)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3.认识过程的特点:

反复性和无限性

特点

原因

反复性

①从主体来看:

人们总要受到主观和客观的限制。

A.客观上,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B.主观上,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②从客体来看: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无限性

①认识的对象是变化的。

②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认识基础(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方法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总结

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者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突破归纳】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

区别

意识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与物质概念对应,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认识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过程,又指反映结果,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与实践对立。

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分

真理

 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理论

理论是人们把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它包括正确的理论,也包括不正确的理论。

不形成体系的认识不成为理论

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是正确的理论

联系

 它们都来源于实践,都是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主观的东西,是第二性的,它们统一于实践;它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理论,是真理性的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都属于人们的认识

【典题探究】

【例3】【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阶段性考试】免疫系统,是人体和动物健康“防线”,用以抵御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随着免疫系统疾病的增加,科学家加强了对此项目的研究。

2011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认定,美法3名科学家“发现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我们大家对免疫系统的理解”。

免疫系统研究获得新成果说明(   )

A.实践的需要是推进免疫系统认识的根本动力

B.认识的发展根源于社会或专业部门的奖励机制

C.科学家

的兴趣是推进免疫系统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

D.严密的逻辑和长期的研究能确保科研成果的如期成功

【例4】(2012年深圳一模)2011年5月,一部汇聚深圳改革开放30年观念创新成果的《深圳十大观念》,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深圳十大观念”如实反映和记录了30年间深圳特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发展历程,也是对深圳30年跨越式发展的高度的理论概括。

这说明“深圳十大观念”()

A.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是深圳这座城市精神的标志,需要弘扬,不能扬弃

C.还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检验,把意识变为物质

D.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具有客观物质性

【变式精练】

4.【山东省莘县重点高中2013届高三期中阶段质量检测】2012年6月24日17时41分,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向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7000米新纪录的3位潜航员表示祝贺和问候。

中国太空探索和深海探索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神九”“蛟龙”为探索大自然奥秘提供了平台和技术支持。

材料集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充满了曲折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准备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常考易错分析】

 

【易错点1】 不能准确理解物质概念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易错点2】 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2.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

该哲学家所说的作为世界本原的“水”,同我们日常所说的“水”是(  )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D.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易错点4】 对规律的理解有误

4.日本观叶石楠、美国红栌、鸡腿菇……一个个农业新名词日益走进百姓生活。

如皋市近年来引进农业

新品种约50个,农艺师结合如皋农业生产的实际,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

农艺师的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易错点5】正确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

5.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分解物质,使物质变成极细的结构,由于结构变化导致物质性质的改变。

这说明()

A.物质具有客观性

B.人们可以改变和创造物质

C.物质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具体物质

【易错点6】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6.“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永恒不变的

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易错点7】 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7.[2012•温州模拟]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

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③

【易错点9】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做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9.[2012•通州模拟]基于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国务院决定2011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体现了政府在决策中做到了(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及时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坚持客观和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易错点10】将物质的反应与意识的反映混淆 

10.[2011•全国卷]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

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

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

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易错点11】认为“意识能直接能动地改造世界”

11.(2011·新课标卷)医学临床

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

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易错点13】 不能正确理解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3.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

“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

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

”从这一自白中得出的结论是(  )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 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易错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