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1759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docx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

任务书

 

四川省水利厅

二〇一〇年六月

 

 

一、规划名称

四川省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

二、立项缘由

河道砂石是河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物质资源,在修筑堤防、填塘固基、工程建筑、烧制灰砖等方面应用广泛,我省江河河道中砂石资源储量丰富,主要以历史储量砂为主,开采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

到20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大型重点工程的全面提速,城市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各类砂料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近几年来,扩大内需项目与“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的重叠,使得对砂石资源的需要更是到达一个空前的高度。

在可观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开采砂石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在我省主要江河上,各类采砂设备蜂拥而至,无需采砂现象严重,一度形成滥采乱挖的混乱局面,不仅认为破坏了河床的自然形态,而且给河势稳定、防洪安全、通航安全、生态环境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如:

我省近年来屡屡发生采砂影响跨河高速公路、国道桥梁通行安全的事件,采砂使得堤防开裂,更有甚者直接将堤防挖掉。

采砂河道砂石的暴利性和采砂船只的流动性,给采砂管理带来相当的困难,也使得无序开采及滥采挖乱对河道防洪、河势、航运安全的影响大增。

主要表现为:

一是破坏堤防、护岸等防洪工程和设施。

导致堤岸崩塌,致使险段增加,严重影响防洪安全。

二是改变河势,导致水位降低,流路变化,致使供水、灌溉、水文观测等工程设施正常功能和效益受到影响。

三是影响交通设施和航运安全。

无序采砂可能引起河床下切,造成河道流速加快,形成险滩,出现堵船,并且危及过往船只的安全,同时还可能影响桥梁等涉水工程建筑物的安全。

四是可能导致污染扩散,影响供水水质,恶化和诱发水环境及水生态灾害。

五是给社会造成不安定因素。

部分采砂者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乘机进行势力扩张,垄断砂石资源的开采、运输及销售,并形成一定的地方势力。

为争夺砂场,相互结社争斗的事件时有发生。

一段时期以来,无序采砂成为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为使和道砂石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将采砂活动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加快编制我省江河重要和道采砂管理规划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1、制定和道采砂管理规划是切实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等公共安全的需要

河道砂石是河势稳定、水沙平衡的物质基础。

大规模无序、集中、超量的采砂,违反了河道演变的自然规律,破坏了河道原已形成的动态平衡,致使河床形态急剧变化,河床下切,深槽逼岸,危及堤防和防洪安全;无序采砂还可导致河势急剧变化,分汊河段和河网地区流量、水位和水量等分配比例失调,致使洪水、排涝、通航等基础设施难以正常运行,给河道两岸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2、制定河道采砂管理规划是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推进依法进行采砂管理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国家实行河道采砂许可制度。

河道采砂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在河道范围内采砂,影响河势或者危及堤防安全的,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禁采区或规定禁采期,并予以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取土、淘金、弃置砂石或者淤泥,必须报经河道主管部门机关批准,涉及其它部分的,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从近年我省采砂管理的实践来看,省厅及各地制定的采砂法规和区域性采砂规划在采砂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采砂规划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地区还未开展相关规划,采砂活动还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已制定的规划干支流、上下游管理标准不统一、分区划分和限制条件不一致。

部分采砂规划的研究基础还很薄弱,有些规划应急特征明显(如灾后重建项目及省内重点项目采砂场),采砂分区规划不尽合理,采砂总量未进行有效控制。

总体来看,现阶段采砂规划还不成熟、不完善,远未见建立起系统、全面、科学的全省性采砂规划体系。

因此。

迫切需要将各流域和地方编制的采砂规划进行汇总整理,按照一定的标准纳入全国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中,以提高采砂规划的完整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

3、制定河道采砂管理规划是为采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使砂石资源合理利用的需要

泥沙是河床组成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原料。

河道泥沙一般主要来源于上游干支流及两岸支流、湖泊入汇的泥沙,局部河段由于河岸崩塌、河床冲刷、水土流失等,也会成为泥沙的另一个来源。

河道采砂是采掘河床表层的床沙,而床沙是挟沙水流与河床相互作用的产物。

为保持采砂河段河势基本稳定,泥沙冲淤处于动态平衡,必须合理规划采砂范围和采砂深度。

如无节制掠夺性地采砂,将会破坏河床自然形态,影响水流走向和泥沙冲淤变化,不利于沙石资源的持续利用。

制定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为适度、合理地利用河道砂石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砂石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4、制定河道采砂管理规划是综合治理无序采砂,规范采砂行为的需要

河道采砂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依法、科学、有序管理。

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

“有序”是目的,“科学”是基础,“依法”是前提和保障。

没有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有序管理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无序采砂之所以猖獗一时,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监管措施是重要原因之一。

采江砂重要的技术支撑,促进了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根本好转,扭转了长江河道采砂管理长期被动的局面,使得我省河道采砂管理总体上处于可控状态。

目前,我国大部分河道由于没有制定科学的采砂专业规划,没有划定河道的禁采区和禁采期,没有对开采总量等进行统一的规划,采砂管理缺乏科学依据,难以规范采砂行为。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对河道砂石利用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

因此,尽快制定采砂专业规划,是规范采砂管理行为,将河道采砂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需要。

5、制定河道采砂管理规划是完善水利专业规划,实现流域综合治理的需要

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是开发。

利用和保护河流的总体规划,是流域治理的纲领性文件,它涉及多项专业规划与之配套,如河道治理规划、防洪规划、航运规划、岸线利用规划等。

由于各种原因,在已制定的流域利用综合规划中,采砂规划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给采砂管理带来盲目和被动,大规模无序、超量的采砂已威胁了防洪的安全,并造成一系列的严重问题。

由于在管理、控制和审批采砂的具体操作时缺乏科学规划依据,给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采砂执法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为使河道向健康良性方向发展,保障行洪、供水、灌溉、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安全,实现河道采砂的依法、、科学、有序管理,需要制定采砂管理规划。

目前,各流域的综合规划正在进行修编,编制采砂专业规划,并将起纳入流域综合规划,是进一步完善水利专业规划,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的迫切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水利部的“三定规定”,为加强河道采砂管理,维护全国江河重要河段的河势稳定、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通航安全,水利部启动了全国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

2009年11月24日,《全国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任务书》(以下简称《任务书》)通过了水利部以水规计[2010]153号文对《任务书》进行了批复。

按照水利部的批复意见和要求,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于2010年5月编制完成了《全国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工作大纲》(以下简称《工作大纲》)。

按照《工作大纲》的安排,2010年12月底各流域要提交采砂管理规划初稿,其中2010年9月底各省完成采砂管理规划的初步方案并提交长江委汇总,2010年10月底完成经审查规划成果初稿。

四川省纳入本次规划的重要江河有4条,分别为岷江、沱江、涪江及嘉陵江,规划河道总长度为1967.6km。

规划涉及到全省14个市,分别为眉山市、乐山市、宜宾市、德阳市、成都市、资阳市、内江市、自贡市、泸州市、绵阳市、遂宁市、广元市、广安市及南充市。

根据水规总院及长江委的要求,我省纳入规划的四条重要江河需分别编制采砂管理规划报告单行本。

为切实做好该项规划编制工作,根据流域内我省各地市采砂管理的实际,由涉及规划河段各市(含县、市、区)、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共同协作完成本次规划工作,涉及规划河段各市、县(市、区)负责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负责提供规划所需水文资料,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规划设计分院负责资料分析、汇总及报告编制工作,具体工作安排及要求详见主要工作内容。

三、项目基本情况

1、主要江河流域基本情况

①岷江

岷江干流全长735km,总落差3560m,平均比降4.84‰,四川境内流域面积13.55万km2,其中岷江干流45153km2、大渡河77400km2、青衣江13186km2。

除大渡河、青衣江外岷江流域面积大于500km2的支流29条、大于1000km2的支流9条,主要支流有黑水河、杂古脑河、西河、南河、马边河、越溪河等。

岷江上游主要由岸坡崩塌、泥石流砂石进入河道形成推移质,根据紫坪铺水文站泥沙资料分析得多年平均含沙量为582g/m3,多年平均输沙量为824万t,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364t/km2。

年最大含沙量1520g/m3(1964年),年最大输沙量为2450t(1964年)。

岷江中游的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以及河流两岸表层的侵蚀,岸坡坍塌和人类活动,岷江中游地区平均输沙模数约296t/km2,岷江中游段的输沙特性,以彭山水文站实测泥沙资料进行计算,悬移质多年平均输沙量909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658g/m3。

岷江下游段加入大渡河、青衣江后水量得到大幅增加,同时输沙量也大幅度增加,根据下游控制站五通桥站输沙资料统计,该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990万t,多年平均含沙量504g/m3,多年平均输沙模数315t/km2。

②沱江

沱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是四川省腹部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位于长江左岸,它发源于九顶山南麓绵竹县断岩头下的大黑湾,流经绵竹、金堂、简阳、资阳、资中、内江市中区、富顺、泸县至泸州市注入长江,河流全长627.4km,河道总落差4756.7m,平均比降7.58‰。

沱江上游汉旺场以上属山区,地处龙门山断裂带,构造发育,岩石破碎;同时上游山区处于鹿头山暴雨区的中心,暴雨量级和强度较大,加上河床比降较陡,一遇暴雨风化破碎的大块状岩石被冲至河槽形成大量的推移质。

六、七十年代上游森林砍伐过量,导致水土流失,以及矿山开采的弃土、废渣进入河中以及“5.12”汶川大地震地质灾害作用均构成沱江上游泥沙的主要来源。

另外青白江,毗河的汇入也带来了大量的泥沙。

根据三皇庙站的实测水沙资料分析,沙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沙量集中在汛期和大洪水。

主汛期6~9月的沙量占年水量的93.1%~96.5%。

青白江的泥沙主要来自沿程的冲刷以及沿途的水土流失,上游的蒲阳河接纳了都江堰市及彭州山区的挨山河、土溪河等山溪,暴雨季节有山洪汇入,会带来大量泥沙。

另外濛阳河,蒋家河的汇入也会带来部分泥沙。

沱江上游三皇庙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559g/m3,多年平均输沙量394万t,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598t/km2。

中游澄赢岩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716g/m3,多年平均输沙量720万t,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497t/km2。

下游李家湾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745g/m3,多年平均输沙量977万t,多年平均输沙模数为420t/km2。

③涪江

涪江是嘉陵江右岸一级支流,长江二级支流,古称涪水,内江、武水。

主流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黄龙乡岷山雪宝顶峰西北之雪山梁子,自西北流向东南,经平武县、绵阳、三台、射洪,至遂宁市三新乡出川,入重庆市潼南县,至合川市汇入嘉陵江。

流域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44′~106°16′,北纬29°18′~33°03′之间。

全流域面积35982km2,主流全长697km,总落差3730m,河口多年平均流量55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3.45亿m3。

涪江流域上游段以高山及深切河谷为主,植被良好,河流悬移质含沙量相对较小,推移质较大;中下游为丘陵区,域内少部分区域植被较好,大部分区域为耕地,河流含沙量相对较涪江盆地边缘区大。

在支流凯江和梓潼江汇入后主流含沙量减小明显。

主流下游段的小河坝水文站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为1030g/m3,多年平均年输沙模数为558t/km2.a。

小河坝以上涪江流域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约为2010万t/a,输沙量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占全年总量的98﹪以上。

④嘉陵江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左岸的主要支流,流经陕西、甘肃、四川、重庆四省(直辖市),干流全长1120km,落差2300m,平均比降2.05‰。

全流域面积15.98万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中流经我省的长度为625km,途径广元的朝天区、元坝区、苍溪县,南充的阆中市、嘉陵区、顺庆区,广安的武胜县、岳池县。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重点产沙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支流,支流中产沙最丰的是上游支流西汉水和白龙江。

北碚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2000万t;武胜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5970万t,占北碚站49.8%;渠江罗渡溪站为2410万t,占北碚站20.1%;涪江小河坝站1660万t,占北碚站13.8%。

嘉陵江干流多年平均含沙量从上游至下游量沿程递减趋势。

干流多年平均含沙量由略阳站的3940g/m3至亭子口站减少为2450g/m3,至武胜站再减少为2110g/m3,再往下游至北碚站减少为1690g/m3。

嘉陵江流域输沙量的年内分配不均,汛期5~10月输沙量占全年的94.4%以上,其中北碚站为97.4%;武胜、罗渡溪、小河坝站分别为98.4%、98.1%、99.9%。

嘉陵江流域输沙量年际变幅较大,如1981年武胜站为丰沙年,其输沙量为20200万t,而输沙量最小的年份为1997年,年输沙量仅为34.5万t,最大年输沙量与最小年输沙量比值高达585倍;北碚站年最大输沙量为35600万t(1981年),最小的年份为1997年,年输沙量仅为609万t,最大年输沙量与最小年输沙量比值达59.9倍。

嘉陵江干流亭子口以下河段1997年以后年输沙量减少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宝珠寺水库建成运行拦沙影响。

2、河道采砂及管理现状

2006年以前我省河道采砂管理基本上由国土部门管理,水利部门协助。

2006年以后,根据四川省人大批准实施的《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全省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统一由水利部门牵头管理,责任单位有厅河道管理处、防洪办、水利监察总队等。

2006年以来主要通过申请方式和招、拍、挂等市场出让方式公开出售砂石资源开采权,其中公开拍卖为主要方式,政府对重点工程项目及“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进行定额配置等方式实施采砂活动。

截至2010年底,大部分河段出让或者配置给重点项目的砂石开采权基本到期,个别县、市、区(如江油市)已经开展了新一轮规划并已开始拍卖,部分县、市、区(如简阳市、射洪县)采砂许可期限过长,达到10年之久,至今还在期限内。

根据的本次全省江河重要河段采砂管理规划的范围进行前期资料收集,省水利厅采砂管理部门---建管处对2006年以来审批的省管河段采砂规划进行了统计,目前规划范围内河道共有13个地市开展了采砂规划,规划采砂规划的河道长度为1592.66km,规划采砂点数459个,规划时限大部分至2010年,总混合砂石量62034.13万m3,大部分采砂场均已出让。

本次重要河道采砂规划范围内已开展规划情况统计表

序号

地区

规划河段

批准文号

规划河段长

(km)

规划

采砂

点数(个)

规划时限

混合砂石量

(万m3)

出让情况

1

内江市

沱江资中段

川水函[2006]22号

82.5

22

2006~2015

1500

部分

2

眉山市

岷江干流青神县河段

川水函[2006]70号

39.5

5

2006~2010

700

部分

3

资阳市

沱江雁江段

川水函[2006]75号

92.9

9

2005~2010

6998.96

全部

4

遂宁市

涪江遂宁段

川水函[2006]716号

171

22

2006~2015

6307.25

部分

5

乐山市

乐山市境内岷江、

青衣江、大渡河

川水函[2006]951号

岷江117

大渡河172

青衣江48

143

2006~2010

6416.44

绝大部分

6

广元市

嘉陵江干流广元段

川水函[2006]1015号

216.162

73

2006~2015

10342

部分

7

资阳市

沱江简阳段

川水函[2007]340号

84.9

6

2005~2010

6983.22

全部

8

德阳市

绵远河

川水函[2007]781号

75.4

57

2006~2010

批文规定在规划期内开采总量应控制在481.04以内

绝大部分

9

眉山市

岷江干流东坡区河段

川水函[2007]807号

36.2

6

2007~2011

349

部分

10

南充市

嘉陵江干流南充段

川水函[2007]865号

301.3

66

2007~2011

17100

部分

11

眉山市

岷江干流彭山县河段

川水函[2007]1298号

41.2

10

2007~2011

224.22

部分

12

广安市

嘉陵江干流武胜段

川水函[2008]611号

105

15

2008~2012

1595

部分

13

自贡市富顺县

沱江干流富顺段

川水函[2008]1418号

85

25

2008~2015

3037

绝大部分

合计

1592.662

459

 

62034.13

四、规划指导思想及编制原则

1、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等;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75号);

(3)技术标准:

《河道采砂规划编制规程》(SL423-2008)、《河道演变勘测调查规范》(SL383-2007);

(4)四川省水利厅制定的法规、规章等,如《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

(5)有关规划文件:

各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内河航道与港口规划、河道治理规划和航道整治规划、岸线利用规划,各市县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国民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等。

2、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和促进人水和谐的理念,正确处理砂石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综合协调、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及相关部门和行业对砂石资源利用和管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采砂规划,维护河势稳定,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通航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河道采砂实行依法、科学、有序管理奠定基础。

3、编制原则

(1)坚持以维护河道河势稳定,保障防洪、通航、供水和水环境安全的原则。

采砂规划要充分考虑防洪安全和通航安全以及沿江沿河涉水工程和设施正常运用的要求,要与各流域或区域综合规划以及防洪、河道整治、航道整治等专业规划相协调,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2)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体现人水和谐、协调发展的治水理念和“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要求,适度、合理地利用江砂资源。

(3)坚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原则。

正确处理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以及各地区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与利用、规划与实施、实施与监管、灾后重建重点项目与地方建设用砂的关系,按照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要求,最大限度将采砂规划与河道治理和航道治理相结合,尽量满足新形势下河道采砂的需求。

(4)坚持总量控制、分年实施的原则。

突出规划的宏观性、指导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为采砂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5)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对采砂管理矛盾突出、流域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采砂对河道影响较大的河流,采砂规划应尽量详细集体,在此基础上,兼顾一般河流的采砂规划。

五、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以满足水利部关于全国江河重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的汇总要求,四川省需报水利部汇总的长江流域河流有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

本次采砂规划结合河段砂石储量、沿岸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确定在省管河道中选择有采砂需求及采砂可能的河道(河段)纳入本次规划范围,共计1967.6km。

各地市涉及采砂规划河段情况统计表

单位:

km

行政区

岷江

沱江

涪江

嘉陵江

总长度

长度

区、县

长度

区、县

长度

区、县

长度

区、县

成都市

79.2

温江区、崇州市、双流县、都江堰市、新津县

58.5

金堂县

137.7

乐山市

114.8

市中区、五通桥区、犍为县

114.8

眉山市

99.1

彭山县、东坡区、青神县

99.1

宜宾市

76.9

翠屏区、宜宾县屏山县

76.9

德阳市

75.4

旌阳区、绵竹市、罗江县、广汉市

75.4

资阳市

171.5

简阳市、雁江区

171.5

内江市

97.9

资中县、市中区、东兴区

97.9

自贡市

127

富顺县、沿滩区大安区

127

泸州市

44.3

泸县、龙马潭区、江阳区

44.3

绵阳市

227

平武县、江油县、游仙区、涪城区、三台县

227

遂宁市

171

射洪县、船山区、蓬溪县、大英县、

171

广元市

238

朝天区、利州区、元坝区、剑阁县、苍溪县、

238

南充市

271

阆中市、南部县、仪陇县、蓬安县、顺庆区、嘉陵区、高坪区

271

广安市

116

岳池县、武胜县、

116

合计

370

574.6

398

625

1967.6

六、规划期及规划任务

规划基准年为2008年。

采砂规划是一项限制性规划,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考虑到河道的动态变化特征与规划的时效性要求,本次规划的规划期确定为5年。

本次规划研究的对象为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所有采砂活动,包括建筑用纱、吹填用砂、制砖用砂、取土、淘取金属和非金属等。

本次规划任务是根据各流域河道的演变情况、演变趋势、来水来砂情况,充分考虑保障防洪和通航安全、保障沿江涉水工程和设施正常运用以及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研究提出规划期内河段禁采区、可采区、保留区规划,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及分配规划,在认真总结以往采砂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河道采砂规划实施与管理意见。

七、主要工作内容

1、基础资料收集

本次规划要求收集社会经济资料、气象水文资料、地形地质资料、河道、航道、涉水工程基本资料、生态环境资料、河道采砂及监管自律、相关规划资料及采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10项资料。

这些资料中,社会经济资料、气象水文资料、地形地质资料、河道、航道、涉水工程基本资料、生态环境资料、相关规划资料主要是为描述河道的基本情况服务的,因此,资料深度不要求太高,能够将河道的基本情况描述清楚即可。

河道采砂及监管现状资料与采砂管理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