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1796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添加剂 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docx

食品添加剂复合膨松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复合膨松剂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GB2760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经物理方法混合而成的复合膨松剂(又称为泡打粉、发泡粉、发酵粉)。

不得添加GB2760标准规定之外的其他物质(食品辅料除外)。

2 技术要求

2.1 基本要求

复合膨松剂应符合GB26687—2011中4.1.1、4.1.2、4.1.3和4.1.4的规定。

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的复合膨松剂中的铝含量应符合标识,检验方法见附录D。

未添加含铝食品添加剂(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的复合膨松剂中的铝(Al)含量应小于100mg/kg,检验方法按照GB5009.182规定进行测定。

2.2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

状态

粉末

2.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二氧化碳气体发生量(标准状态下)/(mL/g)

35.0

附录A中A.3

加热减量,w/%

3.0

附录A中A.4

硝酸不溶物,w/%

2.0

附录A中A.5

pH(10g/L溶液)

5.0~9.0

附录A中A.6

砷(As)/(mg/kg)

2.0

GB5009.76

重金属(以Pb计)/(mg/kg)

20.0

附录A中A.7

3 

标识

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的复合膨松剂产品应在包装标识上标示产品的铝(Al)含量。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警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本标准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之规定制备。

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 二氧化碳气体发生量的测定

试剂和材料

A.3.1.1 盐酸溶液:

1+2。

A.3.1.2 置换溶液:

称取100g氯化钠,置于烧杯中,加入350mL水使之溶解,再加1g碳酸氢钠和2滴甲基橙指示液,滴加盐酸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

仪器和设备

二氧化碳气体发生量测定装置见图A.1。

1——气体发生用圆底烧瓶;

2——水浴;

3——滴液漏斗;

4——冷凝管;

5——三通阀;

6——有外套的气体量管;

7——水准瓶;

8——温度计;

9——胶塞;

10——胶管。

图A.1二氧化碳气体发生量测定装置

分析步骤

按图A.1所示连接装置的各部分。

旋转三通阀5,使装置通大气,升降水准瓶7,以移动内部的置换溶液,调准气体量管6的刻度至零点。

将冷凝管4通冷却水,旋转三通阀5,使冷凝管4与气体量管6连通。

取下气体发生用圆底瓶1,加入100mL水,并将用软纸包裹的约1g,精确至0.0002g。

试样投入气体发生用圆底瓶1中,迅速将烧瓶连接好,置于75℃的水浴中加热,降低水准瓶7,由滴液漏斗3加入20mL盐酸溶液,立即关闭滴液漏斗的阀,不断缓慢振摇气体发生瓶。

3min后,适当调节水准瓶7的位置,当气体量管6和水准瓶7的液面取得平衡时,读取液面刻度V1(mL)和温度计8的读数,同时测定大气压力。

根据附录B和附录C查出大气压及蒸汽压的校正值。

按上述步骤作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其他操作及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标准滴定溶液除外)与测定试验相同。

结果计算

二氧化碳气体发生量以标准状态下每克试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以w1计,数值以mL/g表示,按式(A.1)计算:

…………………………………(A.1)

式中:

V1——测定试样时气体量管液面刻度值,单位为毫升(mL);

V2——空白试验时气体量管液面刻度值,单位为毫升(mL);

P1——测定时的校正后的大气压,单位为千帕(kPa);

P2——℃时水的校正后的蒸汽压,单位为千帕(kPa);

m1——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t——测定时的温度计读数,单位为摄氏度(℃);

101.3——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单位为千帕(kPa);

273——标准状态下的温度,单位为开氏度(K)。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3mL/g。

A.4 加热减量的测定

仪器和设备

A.4.1.1 电热恒温干燥箱:

温度能控制为105℃±2℃。

A.4.1.2 称量瓶:

ф50mm×30mm。

分析步骤

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已在105℃±2℃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称量瓶中,移入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在60℃±2℃下加热2h。

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结果计算

加热减量的质量分数w2按式(A.2)计算:

…………………………………(A.2)

式中:

m2——试样和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

m3——干燥后试样和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

m4——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

A.5 硝酸不溶物的测定

试剂和材料

硝酸溶液:

1+9。

仪器和设备

高温炉:

温度能控制为550℃±25℃。

分析步骤

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1g,置于250mL烧杯中,缓慢加入30mL约50℃的水,振摇混合5min后,过滤不溶物,用50℃左右无二氧化碳的水充分洗涤不溶物。

然后用玻璃棒在滤纸底部戳一个小孔,用胶头滴管将40mL硝酸溶液将不溶物完全洗入另一个250mL烧杯中,加热煮沸1min。

冷却后,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用水冲洗至洗液不显酸性为止(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不显红色)。

将滤纸连同残渣一并移入已在550℃±50℃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瓷坩埚中,在电炉上炭化,于550℃±50℃的高温炉中灼烧至质量恒定。

结果计算

硝酸不溶物的质量分数w3按式(A.3)计算:

…………………………………………(A.3)

式中:

m5——灼烧后坩埚连同残渣的质量,单位为克(g);

m6——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

m7——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

A.6 pH(10g/L溶液)的测定

仪器和设备

pH计:

精度0.02。

分析步骤

称取1.00g±0.01g试样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水,盖上表面皿,充分搅匀后,置于沸水浴中加热保温10min,冷却至室温按GB/T9724的规定测定其pH。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

A.7 重金属(以Pb计)含量的测定

试剂和材料

A.7.1.1 硫酸。

A.7.1.2 硝酸。

A.7.1.3 盐酸羟胺。

A.7.1.4 盐酸溶液:

1+1。

A.7.1.5 氨水溶液:

1+3。

A.7.1.6 乙酸溶液:

1+15。

A.7.1.7 硫化氢饱和溶液:

将硫化氢气体通入无二氧化碳的水中至饱和为止。

此溶液临用前配制。

A.7.1.8 铅标准溶液:

1mL溶液含铅(Pb)0.01mg。

用移液管移取1mL按GB/T602配制的铅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1+199)硝酸溶液至刻度,摇匀。

分析步骤

称取1.00g±0.01g试样,置于瓷坩埚中,加适量硫酸浸润样品。

小火炭化后,加1mL硝酸(A.7.1.2)和2滴硫酸(A.7.1.1),小心加热,直到白色烟雾挥尽,移入高温炉中,于550℃±50℃灰化完全。

取出冷却,用盐酸溶液湿润残渣,于水浴上慢慢蒸发至干。

用一滴盐酸溶液湿润残渣,并加10mL水,于水浴上再次加热2min。

将溶液过滤于50mL比色管中,洗涤,用氨水调节pH约为3(用精密pH试纸检验)。

加入0.5g盐酸羟胺,2mL乙酸溶液,摇匀。

加入10mL硫化氢饱和溶液,加水至刻度,摇匀。

放置10min后,在白色背景下观察,所呈颜色不得深于标准比色溶液。

标准比色溶液的制备:

用移液管移取2mL铅标准溶液置于比色管中,与试料同时同样处理。

附 录 B

气压计读数的校正

气压计的读数应先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校正,然后从气压计读数中减去表B.1所给的校正值。

表B.1气压计读数的温度校正

室温/℃

气压计读数/hPa

925

950

975

1000

1025

1050

1075

1100

10

1.51

1.55

1.59

1.63

1.67

1.71

1.75

1.79

11

1.66

1.70

1.75

1.79

1.84

1.88

1.93

1.97

12

1.81

1.86

1.90

1.95

2.00

2.05

2.10

2.15

13

1.96

2.01

2.06

2.12

2.17

2.22

2.28

2.33

14

2.11

2.16

2.22

2.28

2.34

2.39

2.45

2.51

15

2.26

2.32

2.38

2.44

2.50

2.56

2.63

2.69

16

2.41

2.47

2.54

2.60

2.67

2.73

2.80

2.87

17

2.56

2.63

2.70

2.77

2.83

2.90

2.97

3.04

18

2.71

2.78

2.85

2.93

3.00

3.07

3.15

3.22

19

2.86

2.93

3.01

3.09

3.17

3.25

3.32

3.40

20

3.01

3.09

3.17

3.25

3.33

3.42

3.50

3.58

21

3.16

3.24

3.33

3.41

3.50

3.59

3.67

3.76

22

3.31

3.40

3.49

3.58

3.67

3.76

3.85

3.94

23

3.46

3.55

3.65

3.74

3.83

3.93

4.02

4.12

24

3.61

3.71

3.81

3.90

4.00

4.10

4.20

4.29

25

3.76

3.86

3.96

4.06

4.17

4.27

4.37

4.47

26

3.91

4.01

4.12

4.23

4.33

4.44

4.55

4.66

27

4.06

4.17

4.28

4.39

4.50

4.61

4.72

4.83

28

4.21

4.32

4.44

4.55

4.66

4.78

4.89

5.01

29

4.36

4.47

4.59

4.71

4.83

4.95

5.07

5.19

30

4.51

4.63

4.75

4.87

5.00

5.12

5.24

5.37

31

4.66

4.49

4.91

5.04

5.16

5.29

5.41

5.54

32

4.81

4.94

5.07

5.20

5.33

5.46

5.59

5.72

33

4.96

5.09

5.23

5.36

5.49

5.63

5.76

5.90

34

5.11

5.25

5.38

5.52

5.66

5.80

5.94

6.07

35

5.26

5.40

5.54

5.68

5.82

5.97

6.11

6.25

附 录 C

水的饱和蒸汽压表(0℃~50℃)

表C.1水的饱和蒸汽压(0℃~50℃)

温度/℃

压强/Pa

温度/℃

压强/Pa

0

610.51

26

3361.22

1

657.31

27

3565.21

2

705.31

28

3779.87

3

758.64

29

4005.20

4

813.31

30

4242.53

5

871.97

31

4493.18

6

934.64

32

4754.51

7

1001.30

33

5030.50

8

1073.30

34

5319.82

9

1147.96

35

5623.81

10

1227.96

36

5941.14

11

1311.96

37

6275.79

12

1402.62

38

6619.78

13

1497.28

39

6991.77

14

1598.61

40

7375.75

15

1705.27

41

7778.41

16

1817.27

42

8199.73

17

1937.27

43

8639.71

18

2063.93

44

9101.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