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19332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docx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各章综合练习题及标准答案

中央电大《管理学基础》最新各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

1.管理者的首要职能是(A)。

A.计划B.控制C.协调D.指挥

2.在管理的各项职能中,最具有规范性、技术性的职能是(D)。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

3.八十年代,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度引起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

然而,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出现,反映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

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美国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有效。

对于这种情况,你赞同以下那种说法?

(B)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

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

D.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4.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在(B)。

A.计划B.决策C.组织D.协调

5.人们常说“管理是一门艺术”强调的是(A)。

A.管理的实践性B.管理的复杂性

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变动性

6.针对预期目标,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从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并付诸实施,这就是管理的(B)职能。

A、领导B、决策C、计划D.组织

7.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D

)的实现。

A、管理目标B、组织决策C、管理决策D.组织目标

8.组织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它是由(C)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A、目标、原则和结构B、目标、部门和效率

C、目标、部门和关系D.目标、部门和人员

二、判断正误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存在管理

2.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做出决策,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

3.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计划

4.经济环境对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关系,是组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

5.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

6.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目标、结构和关系。

(×)部门

7.奖励是人的需要和动机得到强化的心理状态,其作用在于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

激励

8.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所以管理者的出生背景、人际关系是管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个体素质,群体结构,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和联系

第2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A)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A.亚当?

斯密B.查尔斯?

巴比奇

C.泰罗D.大卫?

李嘉图

2.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产生了科学管理,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论,美国泰罗的(A)就是其中之一。

A、科学管理理论B、一般管理理论

C、行政管理理论D.行政组织理论

3.泰罗的管理理论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代表作是(C)。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D.管理的要素

4.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

韦伯提出来的。

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A)组织形式。

A、最有效和合理的B、最符合需要的

C、最经济和合理的D.最先进科学的

5.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

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由此创立了(D)学说。

A.行为科学B.人文关系

C.社会关系D.人际关系

6.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B)。

A.科研部门B.军队C.学校D.企业

7.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包括从阐明企业战略的任务、目标、方针到战略实施的全过程,一般由(B)等所组成。

A.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实施

B.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

C.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

D.战略目标、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

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A)。

A.培养并充分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9.(D)引起管理界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修炼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

A.迈克尔?

海默的《企业再造工程》

B.孔茨的《管理学》

C.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

D.彼得?

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与实务》

10.关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关系,正确的描述是(C)。

A.物质层规范和制约着精神层和制度层

B.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C.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D.制度层是物质层和精神层的载体

二、判断正误

1.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只但不

2.权变理论认为,组织和组织成员的行为是复杂的,不断变化的,这是一种固有的性质。

(×)行为科学理论

3.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

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一般管理理论

4.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

(×)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5.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必然发生相互之间的联系,产生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

6.企业作风是企业文化的后向层,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仰及行为准则。

它体现在企业经营哲学、宗旨、方针、目标等方面。

(×)企业精神

7.1993年,海默和钱皮合著了一本书,该书总结了世界成功企业的经验,阐明了生产流程、组织流程在企业竞争中的作用,提出了应变市场变化的新方法----企业流程改造。

企业流程再造

8.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

9.企业战略管理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企业流程再造

10.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

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程序性决策。

(×)非程序性决策

第三章:

计划

一、单项选择

1.确立目标是(A)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

A.计划B.人员配备C.指导与领导D.控制

2.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属于(A)计划。

A.专项B.综合C.财务D.生产

3.“第十个五年计划”属于(C)计划。

A.专项B.长期C.中期D.短期

4.管理过程中的其他职能都只有在(A)确定了目标以后才能进行。

A.计划职能B.组织职能C.领导职能D.决策职能

5.供应计划是按(D)进行分类的计划类别。

A.计划内容的表现形式B.企业管理部门

C.计划的内容D.企业管理职能

6.年度计划一般属于(C)计划。

A.长期B.中期C.短期D.生产

7.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采取行动,合理分配各种资源,以期达到既定目标,这也是计划的一种表现形式,即(B)。

A.目标B.策略C.规划D.政策

二、判断正误

1.决策工作是进行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工作的基础。

(×)计划

2.计划是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一定时期内具体任务的安排,他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3.严格意义上讲,确定目标是计划工作的开始。

(×)估量机会

4.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任务和目标,拟定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

(√)

5.政策是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政策必须保持灵活性和及时性。

(×)一贯性和完整性

6.长期计划往往是战略性计划,它规定组织在较长时期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

(√)

7.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它就是预测。

(×)预算

第4章目标管理

一、单项选择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的是(D)。

A、泰罗B、梅奥C、赫伯特?

西蒙D、彼得?

德鲁克

2.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这就是确定目标的(A)原则。

A、现实性B、可行性C、程序性D、权变性

3.以下哪一条体现了目标管理的优越性(D)。

A、目标制定简便易行

B、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一致

C、目标管理的应用适用于任何企业

D、有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4.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B)。

A、适当利润B、满意利润C、最大利润D、理想利润

5.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

(B)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A、企业目标B、主要目标C、次要目标D、并行目标

6.企业目标具有变动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B)的企业目标日益普及。

A、利润目标B、顾客之上C、融入社会责任D、满意利润

7.目标设立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

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B)以内。

A.2个B.5个C.10个D.15个

8.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A)。

A.日本B.德国C.法国D.英国

9.(B)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80年代初

10.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D),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A.资源的再分配B.利益的再分配

C.劳动力的合理利用D.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判断正误

1.依据权变原则,企业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

比较看来,企业的长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短期目标应保持一定的针对性。

灵活性

2.著名管理学家彼得?

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创造顾客

3.在目标的内容方面,彼得?

德鲁克指出,企业的性质本身需要多重目标。

在每一个领域中,只要企业绩效和成果对企业的生存和兴盛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就需要订出目标来。

(√)

4.R?

利克特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他提出:

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

工作成果

5.彼得?

德鲁克认为,企业经理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一个整体,企业经理既是“作曲家”也是“指挥家”。

(√)

6.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首先在《目标管理》一书中提出目标管理思想。

管理实践

7.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工作

8.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低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企业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

目标过高,会因无法完成任务而使职工丧失信心。

(×)高于

9.目标的制定具有严肃性,确定之后不能修改。

(×)权变性,可以

10.在实践中,结合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将目标管理理论赋予日本化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

(√)

第5章预测

一、单项选择

1.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知因素,运用人们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未来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活动过程,称为(B)。

A、计划B、预测C、决策D、定性预测

2.如果企业要改变经营方向、进入新的市场领域时,就需要对该领域市场变化趋势进行(C)。

A、短期预测B、中期预测C、长期预测D、因果分析

3.在预测过程中,如果能够收集到足够可靠的数据资料,那么,可以采用(C)。

A、专家调查法B、定性预测法

C、定量预测法D、头脑风暴法

4.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要预测的变量和因果变量都不止一个,并且它们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这就需要将多个回归方程联立求解。

这种预测方法称为(C)。

A、时间序列法B、回归分析法

C、计量经济学法D、销售人员意见综合法

5.一般来说,预测时间范围越短,预测质量越高;反之,预测质量越低。

因此,要提高产品价格决策的准确性,需要进行(A)。

A、短期预测B、中期预测

C、长期预测D、中短期预测相结合

6.定量预测是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定量、具体描述的方法。

它需要完整有效的(B)作基础。

A.科学技术B.数据资料C.信息D、模拟试验室

二、判断正误

1.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

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关系。

(×)反比

2.定量预测比定性预测准确。

(×)不一定比定性预测准确

3.预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可能是预测过程失误,也可能是环境发生变化。

(√)

4.在现有经营范围内进行技术改造等投资时,需要对技术发展动态作短期预测。

(×)中期

5.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做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

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的预测。

(×)定性预测

第6章决策

一、单项选择

1.该项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和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有大量不确定因素,其方法和步骤也难以程序化和标准化,这项决策就是(D)。

A、风险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

C、程序化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

2.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这就是决策的(A)原则。

A、超前性B、目标性C、科学性D、可行性

3.在确定决策目标时,要注意把目标建立在(C)的基础上。

A、需要B、可能C、需要和可能D、必要的利润

4.例外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程序化、标准化,不能重复使用的。

这类决策又称为(D)。

A、风险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

C、战略决策D、非程序化决策

5.决策程序的首要环节是(C)。

A、确定决策原则B、确定决策方法

C、确定决策目标D、拟定可行方案

6.下面哪种方法具有“匿名性”的特点?

(A)。

A、特尔菲法B、哥顿法C、头脑风暴法D、群众评议法

7.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年度产品定单为10000件。

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D)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

A.300B.130C.60D.30

8.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3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3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45元,如果现在的产销量为25000件,则该公司的经营安全状况属于(C)。

附表:

经营安全率和经营安全状况表

经营安全率S>30%25%--30%15%--25%10%--15%<10%

经营安全状况安全较安全不太好要警惕危险

A.安全B.较安全C.不太好D.要警惕

9.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的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单位:

万元)

则用保守法选取的最优方案为(A)。

损益值市场状态

 

方案

畅销

一般

滞销

65

45

40

80

50

0

120

40

-40

A.甲B.乙C.丙D.乙和丙

二、判断正误

1.决策本质上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而非“瞬间”的“拍板定案”。

(√)

2.战术决策是指属于日常活动中有关提高效率和效益、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的决策,多为程序化决策。

(×)业务决策

3.盈亏平衡点法适用于风险型决策。

(×)确定性决策

4.当一个决策方案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可能状态,每一种状态都以一定的可能性出现,并对应特定的结果时,这种已知方案的各种可能状态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决策,可以采用盈亏平衡点法。

(×)决策树法

5.决策者在作决策时,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上,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

这就是决策的完全满意原则。

(×)整体效用原则

6.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所作决策。

如企业方针、目标与计划等,都属于战术决策。

(×)战略决策

7.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来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

这就是决策的目标性特征。

(×)超前性特征

第7章组织概述

一、单项选择

1.提出组织的定义是“两人以上有意识地协调和活动的合作系统”的人是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A)。

A、巴纳德B、韦伯C、厄威克D、古利克

2.提出建立理想的组织模式的社会学家是(B)。

A、巴纳德B、韦伯C、孔茨D、厄威克

3.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A)。

A、权责利关系B、实现企业目标

C、分工合作关系D、一项管理职能

4.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A)。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

C、企业结构D、结构等级

5.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

这就是组织

作中的(A)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B、分工协作C、目标任务D、统一指挥

6.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它们包括:

(B)。

A、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协调,信息的交流

B、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

C、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D、相互的协调,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二、判断正误

1.组织作为人的集合,就是简单的个人的加总。

(×)不是简单的毫无关联的个人的加总

2.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责权利关系的划分。

核心内容

3.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

譬如某企业、某协会等。

一般意义

4.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多,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

(×)管理层次

5.企业在确定其上下级权力划分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是企业产品种类的多少,专业化生产企业,比如汽车制造等,由于规模较大,一般应采用分权模式。

(×)集权

6.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

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

(√)

第8章组织结构

一、单项选择

1.当组织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大时,企业组织结构可以体现较强的(B)。

A、弹性B、刚性C、不确定性D、柔性

2.小批量生产企业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对企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适于采用(B)组织形式。

A、集权式B、分权式C、均权式D、不确定

3.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能力较强,则适于采用(C)。

A、均权管理B、分权管理C、集权管理D、不确定

4.在组织结构的横向协调设计时,(D)认为协调方式经历了相互调整方式、直接监督方式、标准化方式三个阶段。

A、亨利•法约尔B、马克斯•韦伯

C、威廉•詹姆士D、亨利•明茨伯

5.通过职工联谊制度、上下级定期交流等制度实现协调的方式是(D)。

A、相互调整方式B、结构协调方式

C、制度协调方式D、人际关系协调方式

6.组织结构设计的主体阶段是(C)。

A、因素分析B、职能分解与设计

C、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D、运行保障设计

7.(B)即H型结构。

A.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B、控股型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D、矩阵制组织结构

8.M型组织结构是一种分权式结构,它的初创者是著名管理学家(A)。

A、斯隆和杜邦B、鲁梅尔特

C、福特和艾柯卡D、洛克菲勒

9.根据决策的重要性,若较低层次做出的决策比较重要,影响面较大,则表明该组织的权力划分特征是(A)。

A、分权程度较高B、集权程度较高

C、集权分权程度相当D、不确定

10.(B)组织结构最早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发展起来的,由铁路公司发展的高层管理方法和家族式企业发展的中层管理方法综合而成的。

A、M型B、U型C、H型D、矩阵制

二、判断正误

1.当外部环境处于剧烈变化状态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些临时性的部门、通畅的信息传递、分权程度的提高,发挥员工的潜力,减少外部环境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2.企业人员素质普遍较高,对领导意图能很好领会,则适合采取集权管理。

(×)分权

3.组织结构的具体模式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直线制和事业部制。

(×)直线职能制

4.M型结构和U型结构的相同之处是事业部和子公司都是独立经营的。

(×)H型结构

5.管理层次的增加必将导致管理人员数量的急剧增加,管理成本大幅度上升,所以应尽量减少管理层次。

(√)

6.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

因为在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

规模大,层次多,则呈高层型结构;反之亦然。

(√)

第9章人员配备

一、单项选择

1.组织各资源要素中占据首要地位的是(D)。

A、财力资源B、文化资源

C、物力资源D、人力资源

2.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

这就是人员配备的(A)原则。

A、因事择人B、因人择事

C、量才使用D、经济效益

3.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D)。

A、即席发言B、无领导小组讨论

C、结构式面谈D、非结构式面谈

4.考评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主要通过向(B)获取信息。

A、上级部门B、关系部门

C、下属部门D、主要领导

5.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职务的培训方法是(C)。

A、临时职务B、角色扮演

C、职务轮换D、委以助手职务

二、判断正误

1.采用外部来源选聘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内部来源

2.管理人员选聘的内部来源存在着“近亲繁殖”、易形成关系网、备选对象范围窄等缺点。

(√)

3.在管理人员考评时,由上级人员填写的考评表主要是考核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影响能力。

(×)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

4.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

(√)

5.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

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换轮

第10章领导

一、单项选择

1.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

构成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因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A)。

A、品德、学识、能力、情感B、品德、学识、能力、资历

C、品德、学识、资历、情感D、品德、威信、能力、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