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2483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2.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docx

上海世博会B片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建筑策划页

 

前言

2010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是所有国家和城市都必须正视和面对的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从昔日小渔村到今天国际大都市的数百年变迁史,尤其是上海近20多年来巨大的变化,已经为众多国家展示了城市发展的绚丽篇章。

城市是生活的载体,城市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也为生活的丰富多彩提供了机遇。

正因为有了城市,人们才开始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建设它;正因为有了城市,人们才去考虑要如何生活才会使城市得以发展;生活是城市的灵魂,生活激发了城市的生命力,使城市可以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点。

如果只有城市,而没有人类没有生活,那么城市不过形同虚设。

是生活让城市蓬勃地生长,不同的生活模式让不同的城市各具特色;而建筑是对城市生活的诠释,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阐述着独特的语言,人们往往本能的从建筑中解读出时代的特点和人的存在方式。

作为整个世博会的地理中心和主要活动场所,B片区规划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我们需要建造怎样的建筑来诠释世博会这一特殊时间、特殊地点进行的特殊生活呢,这就是本次建筑策划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在本次策划中运用了多种方法,结合历界世博会的相关经验,针对以下四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先要研究包括主题馆、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等大型建筑在内的B片区公共建筑群的功能定位问题;其次要寻找这些建筑的临时功能和长期功能的契合点,即解决办博期间使用效率和办博后的后续利用问题。

第三,依据这些建筑功能定位,提出相应的主要技术参数;最后,根据建筑的空间结构和内部设置等基本设想对建筑的可能的造价进行了初步估算,以便给决策者提供依据。

百年前上海有了老城厢和外滩,至今仍然是这个城市的标志;过去十余年间建设了陆家嘴,也已成为了城市新的标志;未来十年以及往后,世博会地区中的建筑无疑将成为这个城市新的地标!

上海因世博会而蓬勃,世博会因上海而精彩。

1概述

策划背景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

作为首届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展期里,世界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充分交流经验,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世博会场址总体规划用地面积约平方公里,包括围栏区和非围栏区。

围栏区面积约为平方公里,其中浦东平方公里,浦西平方公里。

总体规划方案统筹了世博会期间的需求和各场馆的后续利用,形成围栏区内“一主多辅”的总体空间格局,核心展馆相对集中在主要区域,其他展馆区适度分散形成多个辅助片区。

浦东B片区内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主题馆、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等大型公共建筑群,是整个世博会址的地理中心及游客主要活动区之一,其规划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世博会展功能的发挥。

同时,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作为世博会结束后的永久性城市建筑,也承担了发展加强城市文化艺术、旅游休闲的作用。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总体规划》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世博会址进行了总体用地及功能划分。

在此原则下,需要深入的市场分析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设计导则,作为B片区布局及主要永久性建筑物的设计依据。

为此,受上海世博局委托,在世博B片区主要永久性建筑单体方案设计的前期,由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对B片区的总体布局及主要永久性建筑进行总体策划,以期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明确整体定位及功能布局、论证建设规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原则及主要设计参数,为B片区建筑的方案设计提供可靠基础。

策划依据

本次策划工作主要基于下列各类法定性文件、说明性文件及相关资料作为依据: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报告》;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册报告》;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方案(2005-2010)》;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总体规划》;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各类建筑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8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研究思路

根据世博会总体布置,浦东B片区将形成以展览、会议、贵宾接待和文化交流为中心的核心组团,成为多功能城市公共活动中心,承担世博会期间重要展览、会议及演出活动,并将作为永久性设施区域保留,目标是在本届世博会后建成亚太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文化商务交流中心和公共活动中心。

浦东B片区的核心功能是展览、会议及文化交流,其他辅助设施的建设将始终围绕这一核心功能展开。

在借鉴国际先进会展中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届世博会,我们对B片区内整体建筑策划提出如下思路,即:

根据功能和定位合理组织主题馆、公共活动中心和演艺中心,辅以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不仅确保在世博会期间提供优良的服务,而且在后续利用中能发挥最大效用。

研究方法

作为策划的第一个阶段,虽然本次的策划对象是B片区内的公共活动中心和演艺中心,但也必须从整个区域总体上进行考虑,同时结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与发展方向进行研究。

本项目主要采用实证和规范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来进行研究。

技术路线

本次策划工作将根据不同阶段分步展开,主要包括:

资料收集、调查分析、功能定位、规模分析、功能分析、设计导则等六大步骤。

为了确保本次策划有理、有据,我们对B片区内的单体建筑做了充分、广泛的调查,收集了历届世博会相关资料,作为参考和借鉴。

在资料收集完整的基础上,进行整理、类比分析。

同时结合本届世博会的总体规划方案和上海城市规划发展,对B片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和演艺中心进行功能定位研究,确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对公共活动中心和演艺中心建设规模进行市场分析及论证,提出建议,最终形成本次策划工作的建筑总规模。

确定单体建设规模后,根据同类项目建设经验以及上海的特定市场环境,进行单体功能分析,提出各单体细部功能建议。

在明确定位、规模、功能的基础上,对单体建筑提出了场地规划、基本设置、空间结构,以及主要技术参数等方面的详细设计导则。

技术路线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技术路线图

研究内容

浦东B片区位于浦东卢浦大桥以东的园区中心位置,占地面积约公顷。

在对浦东B片区内整体建筑策划进行统筹考虑的前提下,我们抓住本次策划的工作重点,即B片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和演艺中心进行定位研究和功能规模分析及论证。

2市场分析

2010上海世博会作为一届综合性世界博览会,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展览会,是全世界展会市场的最重要成员。

做好本届世博会浦东B片区内整体建筑策划,首先要在明确展览作为世博会首要功能的前提下,对世界展会市场充分研究。

其次分析B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和演艺中心的潜在市场,从而使公共活动中心和演艺中心既能在世博会期间充分发挥作用,又能在会后继续发挥其功能。

同时,结合展会规模,开展相关服务配套设施的市场调查,作为各单体建筑策划的指导和依据。

宏观背景

上海是我国每年举办会议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自2000年1月以来,在上海举行的大型国际会展数量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接踵来沪“催生”了上千个会议,其中40%是国际会议。

2002年4月2日,世界第三大展览公司---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会有限公司落户申城,至此,德国汉诺威、意大利米兰和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这三个世界展览业巨头都在黄浦江畔设立了分支机构。

同年4月25日,上海又在全国率先成立省一级的会展行业协会---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从而使上海向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城市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上海市外经贸委统计,2002年上海举办了262个会议或展览,直接收入18亿元,成交额550亿元,会展业产生的相关经济带动效益超过200亿元,观众总数近500万人次。

处于新兴产业阶段的中国会展业,虽然在近年来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但就其竞争力、效益水平而言,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其相关的配套服务产业发展已经暴露了一些问题,诸如配套设施不够全面、展会服务水平较低,因此无法与国外发展成熟的会议中心相竞争。

上海正朝着创建一流的国际型大都市目标努力,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城市的资源条件,最大程度发挥城市资源优势,借世博会之机,建设一批功能齐全、规模适当的配套服务设施,改善会展市场硬件,吸引更多、更专业的国际会议和其他大型活动在上海举办,提升上海乃至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会议、新闻中心等公共活动市场前景广阔

推动上海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大陆会展产业的产值不到GDP的%,香港的数字约为%。

德国作为世界会展大国,其会展产值已达到GDP的2%左右。

如果以2020年的中国GDP35万亿元和%的比例进行测算,则届时中国会展产业的产值可能达到2100亿元之多,其绝对产值就将居于世界前列。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受经济发展及上海市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带动,其会展业也与北京、广州一道处于全国中心地位。

按照2002年上海GDP约5400亿元及%的会展产业比例测算,会展业的产值应达到亿元。

而事实上,上海2002年的实际会展业产值为18亿元,会展产业的产值占GDP的%。

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上海能够达到香港%的水平,因此,上海会展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有相当的上升余地。

促进上海成为国际会展中心

一流的会展场馆需要为参会的展商、观众及相关产业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

会展中心的会议、办公等配套功能必不可少,完善的配套设施是成功举办高层次国际性会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国际会展中心吸引高端展商的需要。

本次世博会在浦东B片区内规划建设项目完整,配套设施齐全,将充分满足会展层次及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会展影响及规模不断扩大、参展客商和观众迅速增加的现实需求。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举办极大地推动了汉诺威的会展业发展,使之成为与杜塞尔多夫、慕尼黑齐名的三大会展中心城市。

借2010年世博会之机,上海争取像汉诺威一样成为世界着名的会展中心城市。

提高整个城市吸引力

随着上海的城市发展,其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上海不仅是上海人的上海、中国的上海,也是全世界的上海。

在此举办的会展也不仅仅面向华东、中国,最终是面向全亚洲、全世界的。

2010上海世博会后,利用先进的会议、新闻、VIP接待等公共活动设施吸引高层次的客商参加,从而带来一批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消费群体。

这些高层次的合作商及具有潜在高消费能力的观众群体的到来,将有助于提升上海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上海演出业发展潜力巨大

2005年下半年,上海的演出市场已经排定的各类演出约82个,共计341场次,平均每天演出场,是中国最大的演出市场之一。

城市文化形象基本形成

2004年底,上海东方文化艺术中心正式落成,与浦西的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大舞台和逸夫剧场等一同成为凸现上海文化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

这些演出剧场各自有着不同的定位,其中,大剧院将着重于西洋歌舞剧演出,上海音乐厅则以着名音乐家或乐团的独奏音乐会、专场音乐会演出为主,上海大舞台着重于流行音乐、歌星演唱会的演出,逸夫剧场着重于民族戏曲的表演,而东方艺术中心则致力于原创剧目。

一个城市拥有多个重量级的演出剧场在中国目前还是相当少见的,体现了上海在文化设施建设中的巨大手笔。

上海国际艺术节自1999首届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7届,带来了众多国际演艺盛事,吸引了世界知名文艺表演团体的参演,确立了上海在中国的文化城市形象,同时也将上海逐步推向世界。

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风尚莱卡颁奖典礼等大型的时尚活动逐渐成为上海的传统节目,上海的文化内涵变得丰富而广阔。

在市场的培育中,观众见多识广了,潜移默化中欣赏趣味提高了,原来少人问津的西洋歌剧、交响乐等高雅艺术,现已成为流行,诸如《阿依达》、《剧院魅影》、《猫》等景观歌剧,以及爱尔兰大型踢踏舞《大河之舞》等选择到上海演出,逐步培育起一批规模可观的观众群。

演出市场异常活跃

据统计,上海在2003年共有各类剧场、影剧院等文化演艺场所185家,演出条件基本充分。

从观众人次来看,去年上海共有750万人次走进剧场,其中一半以上走进了知名大剧院,观众群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2004年的上海演出市场异常活跃,大型音乐剧《剧院魅影》于12月18日在上海大剧院首演后,连续演出97场,一直持续到了2005年2月。

此前《悲惨世界》和《音乐之声》上座率都超过了110%,连加座位置也非常抢手,《剧院魅影》在上海的演出总共吸引了15万人次的观众。

2004年,作为上海主要演出剧场的上海大剧院,其大中小剧场全年演出场次达到了694场。

其中,大剧场达到227场,创造了平均3天演两场的高纪录。

近年来,不但高雅艺术与传统民族艺术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大幅增长,流行音乐也是人气冲天。

去年,由于文化部放开了港台歌手赴大陆演出的配额限制,大幅度调整了演出市场准入政策,鼓励了竞争,促进了发展。

从去年8月至年底,诸多港台歌手在上海举办演唱会,令歌迷大饱眼福,过足耳瘾。

上海现在每年都举行亚洲音乐节,不但丰富了演出市场,更提升了上海乃至中国的流行音乐的影响力,已经吸引了许多亚洲乃至世界的流行歌手、演出团体来此一展风采。

整个上海的演出业呈现了一派蓬勃发展的态势。

流行音乐演出场地依然缺乏

目前,上海大剧院、东方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厅等大型文化活动中心承办了歌剧、戏曲、传统音乐等演出,但是真正能够举行流行音乐演唱会、音乐会的专业场所还较少。

目前流行音乐的演出主要在上海大舞台、八万人体育场以及虹口足球场举行,演出设施每次都要临时搭建,缺乏专业性,演出效果不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流行音乐演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在时尚聚会、时装表演、新产品发布会越来越多的的趋势下,专业演出场地的市场供给远没有满足需求。

而在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每天会有大量的文艺演出以及表演活动接踵举行,将对周围的演出场地配套提出现实需求。

因此,无论从上海本身的演出市场需求趋势分析,还是从本届世博会B片区本身的配套服务来看,演艺中心都非常必要。

3B片区整体定位、规模及功能分析

区位分析

浦东B片区位于浦东卢浦大桥以东、白莲泾西的园区中心位置,占地面积约公顷,交通便捷、景观突出,南端广场为浦东主要入口之一,北端为举行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世博广场,具有十分突出的区位优势。

该区域的世博大道平台是人流活动的枢纽,B片区内各主要建筑通过世博大道平台相互衔接,使整个建筑群既不显得过于集中又能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世博大道东侧布置演艺中心,为永久性建筑。

展会期间为各国家、地区组织文化交流的主要场所,展会后将成为上海市重要的文化设施之一。

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

世博大道西侧布置公共活动中心、主题馆等建筑。

公共活动中心为永久性建筑,由会议中心、VIP接待、宴会厅及新闻中心等功能组成,展会期间为各国家、地区举行会议、新闻发布、宴请和接待贵宾的主要场所,展会后将成为上海市重要的会议举办场所。

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

主题馆和游乐中心为临时性建筑,主题馆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

B片区总平面图

整体定位

世博会期间:

世博会的主要活动中心

B片区不仅是重要展馆的集中区,而且是整个世博会配套服务功能的集聚区。

区域内将建设满足世博需要的配套公共活动中心及演艺中心,使得参加世博会的展览人员、观众能够享受完善便捷的商务、生活配套服务,并能欣赏到高质量的表演,实现展览与旅游娱乐功能的结合。

B片区集中了世博会的主入口、开闭幕式主会场、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无疑将成为世博会期间人流最为密集的区域。

其间,参展的国家及企业将在此举办各种旨在宣传各自国家或企业的各种展示活动,加之各种大型的演出活动,必将使B片区成为世博会公共活动的焦点区。

世博会后:

城市功能提升的载体

本次世博会的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为实现这一主题,需要世博会无论在展期及展后,都能为举办本次世博会的上海市带来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环境的美化,使得城市生活因世博而更美好。

世博会B片区的建设,不仅包括大型综合展览设施,还包括公共活动中心、演艺中心和完备的配套服务设施,共同构成以文化艺术、旅游休闲为中心的综合功能区。

在世博会结束后,该区域能够结合世博会的概念,发展大型的会展、旅游产业,促进上海市进一步发展,争取使上海成为召开国际性会议的首选地,提升上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世博会B片区原为一些老的城市工业及港口、船厂,旧有的城市功能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现实要求,无论从城市景观环境还是产业与城市的关系,都要求旧有的老工业向城市外围搬迁,而世博会建设为城市功能的更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尤其是世博B片区的建设项目,包括公共活动中心及演艺中心,均作为永久性建筑,在世博会结束后继续发挥其城市建筑的功能,极大的改善区域城市形象及环境品质。

从B片区建设项目内容看,公共活动中心及演艺中心均属于现代都市型服务产业,符合国际化大都市的产业发展方向。

B片区的建设以新型的高层次产业模式替代原有的较低层次的产业模式,不仅补足该地区城市服务性功能的不足,实现了城市功能的快速提升,而且以之为核心,形成新的区域城市功能中心,通过聚集及辐射作用大大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发展。

新一轮上海市城市规划定位黄浦江两岸滨水区将成为城市重要的景观轴线和生态走廊,是未来城市公共活动的重要区域。

本届世博会B片区内的永久建筑群,因其坐落于黄浦江畔,携世博会概念之利,其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不言而喻。

这里集国际文化商务交流、会议展览、文化交流、旅游休闲于一体,必将成为上海城市的新亮点及重要的城市活动中心。

4公共活动中心

定位及布局

公共活动中心是本届世博会主要公共活动设施之一,规划布置在浦东B片区内,紧邻世博大道,在整体规划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世博会期间各参展国会议和主办方会议的召开场所。

公共活动中心在世博会期间作为浦东B片区内重要的展览配套设施,发挥会议安排、新闻发布、贵宾接待等一系列商务作用。

同时,公共活动中心提供各方召开新闻发布的及时服务,帮助宣传本届世博会,扩大2010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上海作为全国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市场发展相对成熟。

在频繁的经济活动中,必然衍生许多围绕经济、技术的论坛及国际会议在此召开。

世博会后,公共活动中心将成为上海举行重要会议、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活动场地。

同时,在上海市政协、市人大会议期间,将作为两会举办地使用,发挥重要的政治文化作用。

公共活动中心作为亚太区综合性展览中心的主要配套设施,将成为亚太区召开国际性论坛和交流大会的首选地,同时为国际性大会提供最佳选择,进一步提升上海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功能及构成

德国、美国作为会议展览大国,会议中心的建设经验相当丰富,其功能布局对本届世博会会展中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以下将对各主要会议中心功能布局进行类比:

表世界着名会议中心功能布局表

编号

会议中心名称

国家

城市

大会堂I(3000人以上)

大会堂II(1500-3000人)

中小会议厅

多功能厅

国际会议厅

演讲/报告厅

演艺/影视厅

新闻中心

展览

餐饮商业

1 

柏林国际会议中心

德国

柏林

2

Estrel会议中心

德国

柏林

3

ExCeL会展中心

英国

伦敦

4

圣地亚哥会展中心

美国

圣地亚哥

5

东京国际论坛

日本

东京

6

香港会展中心

中国

香港

7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中国

北京

8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中国

上海

9

上海展览中心*

中国

上海

10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中国

上海

功能比例统计

100%

100%

40%

10%

20%

30%

10%

100%

70%

有该项功能无该项功能

(*上海展览中心没有固定大会堂,可根据需要将展厅布置为临时大会堂。

从以上分析来看,在总共10个会展中心中,设置3000人以上规模大会堂的会议中心占60%,同时设有2个大会堂的仅为10%;所有会议中心均设有不同规模的中小会议厅及展览厅若干;设有多功能厅的占40%,且全部为亚洲国家;仅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设有国际会议厅和新闻中心;设演讲报告厅的占20%;设演艺影视厅的有30%。

本项目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将作为重要的展览配套,并在世博会后成为上海两会的举办地,具有特殊性,因此设置新闻中心用以发布、交流2010上海世博会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而考虑到同时设有2个大会堂的会议中心仅为少数,鉴于利用率考虑,不推荐本项目设置第2个大会堂;在功能设计上,部分会议厅兼可作为演讲报告及演艺影视厅使用,因此不建议本项目特别设置此类特殊功能的会议厅。

公共活动中心是世博会期间主要会议场所,承办大型专业性论坛式会议、各类研讨会、讲演会以及工作人员会议;同时为国内外新闻媒体报道世博会提供新闻中心,为世博会期间工作人员提供行政工作中心。

建议本项目公共活动中心应具以下功能:

大会堂1个;各类规模会议厅若干;多功能厅;贵宾接待;新闻中心;以及商业餐饮等相关服务设施。

为了进一步明确会议厅的规模设置,在对以上会议中心的调研中,特别对其中各类中小会议厅面积及所占比例进行了汇总,结果如下表:

表世界着名会议中心内会议厅规模及比例表

编号

会议中心名称

国家

城市

分类

小厅

(建筑面积)

中厅

(建筑面积)

大厅

(建筑面积)

<100

100-200

>200

1

柏林国际会议中心

德国

柏林

单位面积(平方米)

20-60

100-150

200-1287

比例(%)

47

41

12

2

Estrel会议中心

德国

柏林

单位面积(平方米)

20-80

100-200

300-1050

比例(%)

90

3

ExCeL会议中心

英国

伦敦

单位面积(平方米)

23-95

185

/

比例(%)

47

53

/

4

圣地亚哥会议中心

美国

圣地亚哥

单位面积(平方米)

/

100-200

250-600

比例(%)

/

88

12

6

东京国际论坛

日本

东京

单位面积(平方米)

26-85

144-206

285-1500

比例(%)

75

20

5

7

香港会展中心

中国

香港

单位面积(平方米)

50

100

430-740

比例(%)

79

10

11

8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中国

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