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257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docx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

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探析(7篇)

第一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

人类就是在创新的基础上才出现了不断发展的。

而创新是源于人才的培养,只有高科技的人才才会有所创新。

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离开了教育难以谈创新。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一切人才的出现都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

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小学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学生的养成和习惯都是在基础教育上,学生从小就要打好关键的基础。

我们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更是关键的关键。

数学是具有思维发展的学科,它以严谨的思维比较恰当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

因此,我们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使他们从小就有创新意识,不断成为科学的顶端人才。

笔者在本文重点阐述了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创新;小学数学;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类就是在创新的基础上才出现了不断发展的。

而创新是源于人才的培养,只有高科技的人才才会有所创新。

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离开了教育难以谈创新。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一切人才的出现都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

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小学教育是属于基础教育,学生的养成和习惯都是在基础教育上,学生从小就要打好关键的基础。

我们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更是关键的关键。

数学是具有思维发展的学科,它以严谨的思维比较恰当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

因此,我们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使他们从小就有创新意识,不断成为科学的顶端人才。

下面就根据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特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创新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情境的营造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因为只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学生才能够发挥他们的思维空间,他们才能够去想象和联想应该想的东西,他们的活跃思维才能得以施展。

素质条件的教学就可以极大地使学生进入到创新的优势环境学习中,他们就会发挥自己的创新特长,敢于想象创新。

而传统的教学则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丝毫的创新意识,他们只是极其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记忆,他们不敢去想,不敢去做未被书本上知识的规律。

这就极大地限制住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我们现代教师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的意义,在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注重对教学的环境创设,形成一种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利用导语营造一堂课的教学气氛。

比如,我执教“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的时候,我把20个不同颜色的篮球按照红、粉、绿的不同颜色编成号码。

然后让学生根据屏幕上的序号来考老师,老师就会轻松地说出它们的颜色。

通过这一表演,学生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就对这一堂课所讲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样就非常有利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也步入了创新的参与中来。

创设新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

新课标要求:

“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要完成自己的主导作用。

”由此,我们应该知道,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教师要把各种问题的思考都要引导学生来完成。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就要做到让学生具有自主探究的精神。

1.多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学生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他们认真地做着老师讲的课堂知识,他们丝毫没有想入非非的问题,认为老师是唯一的主宰者,没有可疑问的问题,只有老师才是唯一的,是知识的尊崇者。

因此,教师要明确注重给学生更多的创新机会,让孩子们大胆地去想象和猜测问题的形成,给他们创新的空间。

比如,在讲“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节课的时候,我便问及学生道:

“同学们,看看你们感觉应该有什么问题需要问吗?

只要你们感觉有疑问就可以放开心理的阻拦,大胆地发问。

”于是,学生便争先恐后地提出了各种问题:

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是怎么样的?

是怎么进行计算的?

它的面积是怎么计算的?

等等。

这就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发问。

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也得到了普遍提高了。

2.给学生一定空间。

数学的特点就是比较抽象,学生自然感觉到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我们作为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思考空间,让他们勇敢地走进分析中。

培养他们的敢字精神。

比如我在执教“时、分的认识”时,出现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孩子们对时针所指在2、3之间,分针指在11时,是2时55分还是3时55分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于是我就指导孩子们结合教具钟表的模型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和探讨,很快就得出了统一的答案了。

许嵩的想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所以,我们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结合生活情境让他们进行问题思考。

它要体现在小学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结合学生身边所经历的事实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

比如我在“相遇问题”一节,就谈到大伟和莉莉的事情,当大伟的笔记本落在家里的时候,莉莉怎么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呢?

通过激烈的探讨和争论,导出了三种方法,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按照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给孩子们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能够有着更多的广阔思考和学习的空间,努力提高学生们的探究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二篇:

小学教育管理中情感教学的运用

摘要:

情感教学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小学教育的管理中,其不仅顺应了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制度创新。

通过教师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培养与熏陶,可以实现教育管理的目标。

关键词:

小学教育;情感教学;有效运用

基础教学主要目的是帮助孩子完成向学生转变的过程,其与初高中的学习环境与背景完全不同,需要教师按照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教学安排,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运用情感教育的方式进行学生的教育培养。

一、小学班集体建设中的情感教育

1.低年级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

刚刚进入学校的一年级新生,会面临学习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转折,而这一转折对其生活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只有让孩子在情感上实现真正的过渡,才能使其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同时使其可以愉快地面对同学、老师以及所要学习的知识,而这一切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对犯了错误的小朋友可以批评和指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管理,同时锻炼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

2.中年级注重陶冶和引导学生的情感

在学生升入高年级后,其在各个方面几乎都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此时他们非常愿意去参加集体活动,同时变得特别的活泼开朗,并且会突然感觉到身边的朋友变得多起来了。

而在学习上也出现了极强的求知欲望,对于新鲜事物都想去尝试,但是此时的学生也是最缺乏耐心的阶段。

这一时期,更加需要老师进行适时的引导与关心,假如此时他们心情烦躁可以将其带出班级,使其可以充分地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心情上的舒畅,不断陶冶他们的情操。

而同时,他们也会有自己心烦的事情,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认真地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充分了解他们的烦恼,并为其解决这些烦恼。

比如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往往都是将烦心事藏在自己的心里,很少去发泄,如果遇到这类学生的话一定要及时地为其排解,千万不能放一边。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所有的孩子排忧解难,培养其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其从小形成良好的情感。

3.高年级加强自主管理,发展学生的个性

因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所以,在进行管理时应当将其视为班级的主人。

由于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较快,而其通常不希望受到老师过多的干扰,因此老师必须将全体学生纳入到班级工作的决策中去,为每个学生创造均等的机会,使其健康地成长。

使学生充分地了解班级工作的所有环节,同时对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最终使每个学生对班级都有一种主人翁的精神,才能使其将完成班级的工作视作自己的使命。

二、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中的情感

1.教育在学校,除了基本的德育教育外,其大部分教育还是在平时的课堂上完成的

只有将课堂充分地利用起来,才能使学生的情感迅速地培养起来,将其通过课堂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最终使情感教育的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始终保持愉快兴奋的学习状态。

同时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常识与经验,所以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有一种处于现实生活中的学习感觉,从而达到使其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同时还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情感丰富,使自身的情绪感染到每一名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受到鼓舞与鞭策。

教师应当采用激励的方式评价每一个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始终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从而将其在课堂中学习的激情激发出来,迅速地建立起面临挑战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真正享受整个学习的过程,为其以后步入初高中起到积极作用。

2.小学班集体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通过各种活动从而实现班级的组织与管理,使学生可以通过积极地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逐渐丰富自身的情感,同时表达自身的情感需求,而这样的方法也是最直接有效的。

其对于一些性格较为内向且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效果尤为明显。

这类学生通过参加班级的各种集体活动,像出黑板报、运动会等活动,使其得到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使其自身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

而像参加学校的各种竞技比赛,不仅可以发掘人才活跃校园生活,同时还在各个班级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氛围。

通过比赛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心理素质得到提升,同时使得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

三、结语

小学教育主要是启发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同时使其在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并对其自主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使其逐渐地养成自学的习惯,为其以后步入初高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臧以霞.试析小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5:

15-16.

2李吉海.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01:

261.

第三篇: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

摘要: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科目之一,对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事业从事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后,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创新,小学数学教师也开始积极探索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前言

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实现有效性教学,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充分发挥数学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原有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阐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表现为学生数学技能、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协调发展[1]。

教学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事业从事者所追求的重要教育成果,只有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学习,才能避免无益课程的出现,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因而,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从学生的数学知识、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提升学生对数学教学的兴趣,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取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2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2.1学生兴趣缺乏: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会有一定的难度。

小学生本身便活泼好动,教师单纯的理论化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一旦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枯燥乏味,便会大大降低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要想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还应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学生对与其生活相关的事物会更加关注,新课标也要求教师能够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连接,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教学内容,使数学知识具体化、生动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依然仅依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未能实现教学生活化,导致学生对一些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教学方法运用不得当:

新课程改革后,教学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创新,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教学方法运用的不得当,导致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流于形式或效果较低。

例如在合作学习法的运用中,一些教师认为只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了讨论,便完成了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小组学习内容和时间的设置存在问题,学生所讨论问题中,很多都属于无价值的问题,探讨时间也较短,一些学生还没有进入状态,教师便已经宣布合作学习结束,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再例如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情景导入及问题设置的不合理,使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被精美的图片、动画所吸引,失去了这一教学方法原有的效果,无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3.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小学生至关重要,因而,要想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首先培养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以及教学目标,充分运用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小学生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例如小学生十分喜爱零食,且记忆力较好,教师在“比较大小”问题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询问学生喜欢的零食都有哪些,以及这些零食的价格。

在黑板上列出这些零食的名称和价格后,教师再请学生将零食按照从贵到便宜的顺序依次排列,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对“比较大小”问题进行充分实践,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3.2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连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用生活实例简化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时,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学生是否喜欢玩滑梯,学生在生活中基本都接触过这一娱乐设施,教师的询问能够立即引发学生的关注,随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角度分别为30°、45°.60°的滑梯图片,请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最喜欢的滑梯,并引出“角的度量”问题,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化场景中,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再例如在认识圆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回想生活存在的圆,学生能够很轻易的想出大量物品,这时教师在询问学生“为什么这些物品被设计成圆形?

”,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出圆的特性,使学生在了解有关圆的知识后,能够在生活中实现对其的实践运用。

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3合理应用教学方法:

对于一些教学方法,教师应实现合理运用,以充分实现这一方法的原本价值,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时,教师应抓住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学生设置有价值的讨论内容。

同时,应合理掌控讨论时间,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使所有学生都融入到小组讨论之中,避免时间过短而失去合作学习效果,也避免时间过长而影响课程进度。

另外,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实施,教师需要将这一学习方法进行拓展应用,例如在学习“认识百分数”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寻找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实例,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价值。

再例如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合理设置情境导入问题,明确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情境效果。

如在学习“相遇问题”时,教师可以创设小明同学和小李同学相遇的情景,并向学生展示两个动画人物从屏幕分别两端面向对方行走的动画,询问学生这两位同学行动的方向及结果,从而使学生了解“相遇”、“相对”等概念。

4结论

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所有教育事业从事者的目标。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众多问题,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合理应用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斐.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3):

184-186

[2]杨兰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2016,9(9):

85-86

[3]张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海峡科学,2014,4(4):

96-97

第四篇:

小学数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有许多教师采用游化教学模式。

本文主要针对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应用做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小学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面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各种教学方法逐渐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小学教育中,游戏教学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这种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利用游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方法突出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情感和活动的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缺乏直接兴趣,会使学习成为枯躁乏味的负担,反之,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把数学游戏引入课堂教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要求,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教学方式的改变提供一种参考。

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改革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仍存在一些差强人意的地方。

接下来笔者将从游戏的选择、设计、两个方面就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发表浅薄的观点。

1游戏方法引入的必要性

1.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要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成功的地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胜、好强”的心理,把他们喜欢的爱玩的游戏引入课堂,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1.2活跃了课堂气氛。

一个好的游戏活动会把课堂教学气氛推向高潮,使每一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3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小学低年级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

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

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知时,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这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4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练习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低年级学生对于大量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如果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和设计了许多新颖有趣的游戏和竞争活动。

2游戏教学的特点

2.1将抽象感性化:

由于小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小学生,其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导致在对数学的抽象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游戏化教学模式在数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在趣味性非常强的游戏中愉悦地接受数学知识的学习。

2.2循序渐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它主要的任务便是训练学生在思维上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生活中可以充分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理解及分析能力上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实施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2.3知识与游戏的有机结合:

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最主要特点就是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游戏进行充分的融合,形成完美的有机体。

通过游戏吸引学生,通过游戏传授知识。

因此在教学时,协调好游戏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真正的实效。

3小学数学游戏的设计

游戏的顺利开展,需要较为完备、严密的规则。

游戏规则是根据游戏任务而提出的、每个游戏参加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及行为结果的评判处理规定。

它是游戏教学中控制学生认识活动和游戏活动的主要武器。

教学正是通过游戏规则来引导游戏朝既定的方向发展,通过游戏规则把教学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游戏规则的制定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基础。

在游戏的制定与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在游戏中体会抽象的数学概念、原理、方法等。

3.1游戏目的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教学游戏是围绕教育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它不同于一般游戏娱乐性,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目的而从事的游戏活动。

把抽象的、严谨的数学知识与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目的在于教学,而且还要以学生为主。

游戏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层次等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活动为了学生,一切活动为了教学。

脱离了教学,游戏只能是“玩”;脱离了学生主体,游戏就失去了本身的吸引力,连基本的活动都完成不了。

同时游戏设计要给学生留有创造、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成为游戏的真正主人。

3.2让孩子们在游戏教学中体验快乐:

游戏教学的重点,最根本的是让学生快乐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体验数学游戏活动的快乐。

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一课时,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大都经历过这种真切的感觉,只是他们不知道“平移”“旋转”这两个数学中专门的术语。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可以创设一个游乐场的情境,游乐场是让他们感到快乐的地方,把游乐场引入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来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