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28627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docx

核桃树整形修剪技术

核桃常用树形整形修剪技术

  

核桃材的整形,应根据品种特性、立地条件、株行距大小等确定。

直立性较强、立地条件较好,肥水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可采用疏散分层形;立地条件和肥水条件都较差的情况下,可采用自然开心形;密植核桃园,可采用扇形整枝,但在行间应留辅养枝,当行间交替而影响光照时,则可缩剪为结果枝组。

  

(1)疏散分层形(图一)这种树形的特点是,具有健壮的中心领导枝,通常有5~7个主枝,分2~3层着生在中干上。

一般第1层有主枝3个;第2层2个;第3层1~2个。

这种树形枝量多,树冠大,产量高,适于立地条件较好,土质肥厚的地上和直立性较强的品种采用。

  定干高度因品种和立地条件而不同。

土层深厚、肥水条件较好,实行果粮间作的核桃园,以及干性强的直立型品种,定干高度应适当高些,以1.2~1.5米为宜;土质瘠薄、肥水条件较差或树形开张品种,定干高度可适当低些,以1.0米左右为宜。

  萌发枝条后,选3~4个方位适宜,发育均衡,角度适宜的枝条,作为第1层主枝;其余枝条,强旺的直立枝,适当疏除;长势中庸的保留;角度不合适的,进行调整,控制其长势,增加枝叶量和营养面积,促进幼树生长和提早结果。

  基部主枝要错落选留,层内距离保持70~80厘米,以防出现掐脖现象,削弱中心领导枝的长势。

  核桃喜光性强,层间距离应适当大些,以免造成树冠内膛郁闭,小枝细弱和结果部位外移等而影响产量。

一般第1、2层的层间距离,应保持1.5米左右,在第2层主枝1.0米以上,再选留第3层主枝,各层主枝要插空选留,防止上下重叠。

如幼苗过高,分枝过少,也不要短截,以防抽干,可在7月下旬摘心,促使下部萌发枝条,再行选留培养。

  在选留和培养主枝时,应同时注意选留侧枝,第1层的每个主枝上,各选留3~4个侧枝;第2层选留2~3个,切忌选留背后枝作为侧枝。

核桃的背后枝,长势特别旺,选留背后枝作侧枝,会严重削弱主枝生长,这是与其他果树的不同之处,修剪时应予注意。

侧枝在主枝上的位置,也需均匀分布,避免对生。

基层主枝上的第1侧枝,应距主干1.5米左右,过近易形成把门侧,削弱主枝长势,第2侧枝应留在第1侧枝对面,两枝相距1.0米左右。

  在整形过程中,还应注意调整各级枝的从属关系和平衡长势,应保持中心领导枝和各主枝延长枝的生长优势。

当中心领导枝的长势变弱时,可选直立向上生长的壮枝代替原枝头,同时控制各主枝的长势;当中心领导枝长势过强,出现上强下弱现象时,可疏去强枝头,用长势中庸的枝条代替原枝头,以缓和其长势,但一般不要轻易换头,以防出现强枝变弱和弱枝更弱的不良现象。

  

(2)自然开心形(图二)在土质瘠薄,立地条件较差的地块和树性开张的品种,难以形成较强的中心领导干时,可采用自然开心形。

这种树形,由于主枝的数量多少不同,又可分为少主枝自然开心形和多主枝自然开心形两种。

  少主枝自然开心形。

特点是主枝少,一般只有2~3个,没有明显的中央领导干。

其构成形式是两大主枝并生于主干上。

主枝倾斜向上生长,开张角度小于疏散分层形。

每个主枝上培养2~3个侧枝,第1侧枝距主干80~100厘米,以后侧枝的距离,依次为50~60厘米和100厘米左右。

各侧枝上可再培养一定数量的副侧枝,使其充分利用空间,尽快成形。

这种树形成形容易,通风透光良好,便于管理,是一种较好的树形。

  多主枝自然开心形。

基本结构和少主枝自然开心形相似,只是主枝数量略多一些。

全株有4~5个主枝,均匀着生于主干四周,没有明显的中心领导枝,各主枝上再选留1~2个侧枝,或直接培养大型结果枝组。

这种树形不要选留过多的主枝,以防通风透光不良,影响小枝生长,导致结果部位外移而影响产量。

幼树期间,树冠多为圆头形;盛果期后,树冠逐渐扩大,枝条逐渐下垂而形成自然半圆形。

 这篇技术性文章,基本上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核桃树的大体树形分类,文章比较简洁,容易理解。

但是,根据现在的核桃品种特性,应该适当调节。

树形是为结果服务的,整理树形是过程,早结果、多结果是目的。

1、对于结果早、树形相对矮小的品种,适度密植,如“辽-!

”、“礼品”,可采用2m*3m的株行距,相对应的树形采用“多主枝自然开心形”比较合适。

或者干脆不刻意追求树形,相对降低树干高度,只追求结果枝组均匀分布、合理布局、适度调节的模式,对于有一定管理经验、经常进行夏季修剪的用户更加适用,我把它比作“李小龙的截拳道”或“霍元甲的迷踪拳”——不管过程如何,打倒对手才是目的,相对于我们的果树,不刻意追求树形,结果、丰产是目的。

你不妨把一棵树看作是一棵大树的一个枝来管理。

如果有一天苗木价格降了下来,不妨搞成1*2.5m,我想效果会更好(还没试验呢,正准备明年搞,有了结果会告诉大家)。

2、对于结果稍晚、属性相对比较大的品种,如“清香”、“石门核桃系列”等,采用疏散分层形。

层间距根据品种长势适度调整,长势越旺,层间距越大。

距离约80~1.2m,个别老品种可以1.5m。

最后的标准,达到树与树之间基本枝条相接但不重合,树内每条新枝有30cm的间隙,并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立地条件进行适度调整。

总体思想可以借鉴“中医学平衡施治理论”,达到树势中庸、密度中庸、生理生长与生殖生长平衡的目的。

其实这种指导思想可以借鉴到任何果树,我在葡萄、梨树上使用效果非常理想。

另外多说一句:

要想成专家,“少看别人的书,多看自己的树”。

呵呵,这都是我的经验之谈,因为我本来是外行,但是,你得相信,如果外行真的要干一件事情,并专研进去,往往比所谓内行更容易取得突破。

我做到了,相信你也能做到。

 

核桃幼树的整形修剪技术

一、幼树整形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品种特点、栽培密度及管理水平等确定合适的树形,做到“因树修剪,随枝造形,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切不可过分强调树形。

  

1、定干树干的高低与树高、栽培管理方式和间作等关系密切,应根据品种特点、土层厚度、肥力高低、间作模式等,因地因树而定,如晚实核桃结果晚,树体高大,主干可适当高些,干高可留1.5~2m。

山地核桃因土壤瘠薄,肥力差,干高以1~1.2m为宜。

早实核桃结果早,树体较小,主干可矮些,干高可留0.8~1.2m。

立地条件好的定干可高一些。

密植时干可低一些,早期密植丰产园干高可定0.2~1m。

果材兼用型品种,为提高干材的利用率,干高可达3m以上。

  

①早实核桃定干:

在定植当年发芽后,抹除要求干高以下部位的全部侧芽。

如幼树生长未达定干高度,可于翌年定干。

如果顶芽坏死,可选留靠近顶芽的健壮芽,促其向上生长,待到一定高度后再定干。

定干时选留主枝的方法与晚实核桃相同。

  

②晚实核桃定干:

春季萌芽后,在定干高度的上方选留1个壮芽或健壮的枝条作为第1主枝,并将以下枝、芽全部剪除。

如果幼树生长过旺,分枝时间推迟,为控制干高,可在要求干高的上方适当部位进行短截,促使剪口芽萌发,然后选留第1主枝。

  

2、培养树形:

主要有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两种。

 

二、幼树修剪  核桃幼树修剪是在整形的基础上,继续选留和培养结果枝和结果枝组,应及时剪除一些无用枝,是培养和维持丰产树形的重要技术措施。

此期应充分利用顶端优势,用高截、低留的定干整形法,即达到定干高度时剪截,低时留下顶芽,达到定干高度时采用破顶芽或短截手法,促使幼树多发枝,尽快形成骨架,为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早成形、早结果的目的。

许多晚实类的核桃新梢顶芽肥大,优势很强,萌生侧枝及短枝力弱,可在新梢长60~80cm时摘心,促发2~3个侧枝,这样可加强幼树整形效果,提早成形。

核桃幼树的修剪方法,因各品种生长发育特点的不同而异,其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控制二次枝  早实核桃在幼龄阶段抽生二次枝是普遍现象。

由于二次枝抽生晚,生长旺,组织不充实,在北方冬季易发生抽条现象,必须进行控制,具体方法是:

①若二次枝生长过旺,可在枝条未木质化之前,从基部剪除。

②凡在一个结果枝上抽生3个以上的二次枝,可于早期选留1~2个健壮枝,其余全部疏除。

③在夏季,对选留的二次枝,如生长过旺,要进行摘心,控制其向外伸展。

④如一个结果枝只抽生1个二次枝,生长势较强,于春季或夏季将其短截,以促发分枝,培养结果枝组。

短截强度以中、轻度为宜。

  

2、利用徒长枝  早实核桃由于结果早、果枝率高、花果量大、养分消耗过多,常常造成新枝不能形成混合芽或营养芽,以至于第二年无法抽发新枝,而其基部的潜伏芽会萌发成徒长枝。

这种徒长枝第二年就能抽生5~10个结果枝,最多可达30个。

这些果枝由顶部向基部生长势渐弱,枝条变短,最短的几乎看不到枝条,只能看到雌花。

第三年中下部的小枝多干枯脱落,出现光秃带,结果部位向枝顶推移,易造成枝条下垂。

必须采取夏季摘心法或短截法,促使徒长枝的中下部果枝生长健壮,达到充分利用粗壮徒长枝培养健壮结果枝组的目的。

3、处理好旺盛营养枝 对生长旺盛的长枝,以长放或轻剪为宜。

修剪越轻,总发枝量、果枝量和坐果数就越多,二次枝数量就越少。

  

4、疏除过密枝和处理好背下枝 早实核桃枝量大,易造成树冠内膛枝多、密度过大,不利于通风透光。

对此,应按照去弱留强的原则,及时疏除过密的枝条。

具体方法是:

从枝条基部剪除,切不可留桩,以利伤口愈合。

背下枝多着生在母枝先端背下,春季萌发早,生长旺盛,竞争力强,容易使原枝头变弱,而形成“倒拉”现象,甚至造成原枝头枯死。

处理方法:

在萌芽后或枝条伸长初期剪除。

如果原母枝变弱或分枝角度过小,可利用背下枝或斜上枝代替原枝头,将原枝头剪除或培养成结果枝组。

如果背下枝生长势中等,并已形成混合芽,则可保留其结果。

如果背下枝生长健壮,结果后可在适当分枝处回缩,培养成小型结果枝。

核桃整形修剪技术

  整形修剪是核桃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以形成良好的树体结构,培养成丰产树形,调整好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从而达到早结果、多结果及连年丰产的目的。

  一、整形修剪的时期核桃修剪时期与其它果树不同。

如果时期不当,则会由伤口引起“伤流”,使养分流失,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枝条枯死。

我市核桃伤流期一般在秋季落叶后到来年萌芽前(即11月中旬~来年3月下旬)。

为此,核桃修剪要避开伤流期。

适宜修剪的时期应在果实采收后到叶片未变黄以前和春天展叶以后。

但春剪损失营养较多,且易碰伤嫩枝叶,故结果树秋剪为宜,幼树则可在春、夏、秋季修剪。

  二、整形修剪的方法

(一)短截短截是指剪去一年生枝条的一部分。

在核桃幼树上,常用短截发育枝的方法增加枝量。

短截对象是从一级和二级侧枝上抽生的生长旺盛的发育枝,作用是促进新梢生长,增加分枝。

剪截长为枝长的1/4~1/2,短截后一般可萌发3个左右较长的枝条。

通过短截,改变了剪口芽的顶端优势,剪口部位新梢生长旺盛,能促进分枝,提高成枝力。

对核桃树上中等长枝或弱枝不宜短截,否则刺激下部发出细弱短枝,组织不充实,冬季易发生日烧而干枯,影响树势。

(二)疏枝将枝条从基部疏除叫疏枝。

疏除对象一般为雄花枝、病虫枝、干枯枝、无用的徒长枝、过密的交叉枝和重叠枝等。

雄花枝过多,开花时要消耗大量营养,从而导致树体衰弱,修剪时应适当疏除,以节省营养,增强树势。

枯死枝条是病虫滋生的场所,应及时疏除。

当树冠内部枝条密度过大时,要本着去弱留强的原则,随时疏除过密的枝条,以利通风透光。

疏枝时,应紧贴枝条基部剪除,切不可留桩,以利剪口愈合。

(三)缓放即对枝条不进行任何剪截,也叫长放。

其作用是缓和枝条生长势,增加中短枝数量,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幼旺树结果。

除背上直立旺枝不宜缓放外(可拉平后缓放),其余枝条缓放效果均较好。

(四)回缩对多年生枝剪截叫回缩或缩剪。

回缩的作用因回缩的部位不同而异。

一是复壮作用;二是抑制作用。

生产中复壮作用的运用有两个方面:

一是局部复壮,例如回缩更新结果枝组,多年生冗长下垂的缓放枝等;二是全树复壮,主要是衰老树回缩更新。

生产中运用抑制作用主要控制旺壮辅青枝、抑制树势不平衡中的强壮骨干枝等。

回缩造成过大伤口时,对伤口下第一枝有削弱生长势的作用,旺树回缩过重易促发旺枝,生产中应掌握好回缩的部位和轻重程度。

  三、核桃幼树的整形修剪核桃在幼树阶段生长很快,如放任其自由发展,则不易形成良好的丰产树形,尤其是早实核桃,分枝力强,结果早,易抽发二次枝造成树形紊乱,不利于正常的生长与结果。

  

(一)幼树整形1、定干树干的高低与树高、栽培管理方式和间作等关系密切,应根据品种特点、土层厚度、肥力高低、间作模式等,因地因树而定,如晚实核桃结果晚,树体高大,主干可适当高些,干高可留1.5-2.0m。

山地核桃因土壤瘠薄,肥力差,干高以1.0-1.2m为宜。

早实核桃结果早,树体较小,主干可矮些,干高可留0.8-1.2m。

立地条件好的定干可高些,密植时可低些,早期密植丰产园干高可定0.2-1.0m,果材兼用型品种,为提高干材的利用率,干高可达3m以上。

2、培养树形主要有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两种。

(1)疏散分层形该树形有明显的中心领导干,一般有6-7个主枝,分2-3层螺旋形着生在中心领导干上,形成半圆形或圆锥形树冠。

该树形适于生长在条件较好的地方和干性强的稀植树。

(2)自然开心形该树形无中央领导干,一般有2-4个主枝。

其特点是成形快,结果早,各级骨干枝安排较灵活,整形容易,便于掌握。

幼树树形较直立,进入结果期后逐渐开张,通风透光好,易管理。

该树树形适于在土层较薄,土质较差,肥水条件不良地区栽植的核桃的早实品种。

根据主枝的多少,开心形可分为两大主枝、三大主枝和多主枝开心形,其中以三大主枝较常见;又依开张角度的大小可分为多干形、挺身形和开心形。

  

(二)幼树修剪核桃幼树修剪是在整形的基础上,继续选留和培养结果枝和结果枝组,及时剪除一些无用枝。

此期应充分利用顶端优势。

用高截、低留的定干整形法,即达到定干高度时采用破顶芽或短截手法,促使幼树多发枝,尽快形成骨架,为丰产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早成形、早结果的目的。

许多晚实类核桃新梢顶芽肥大,优势很强,萌发侧枝及短枝力弱,可在新梢长60-80cm时摘心,促发2-3个侧枝,这样可加强幼树整形效果,提早成形。

  四、核桃成年树的修剪

(一)结果初期树的修剪此期树体结构初步形成,应保持树势平衡,疏除改造直立向上的徒长枝,疏除外围的密集枝及节间长的无效枝,保留充足的有效枝量(粗、短、壮),控制强枝向缓势发展(夏季拿、拉、换头),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结果枝(包括下垂枝),达到早结果,早丰产的目的。

  

(二)盛果期树的修剪盛果期的核桃树,树冠大部分接近郁闭或已郁闭,外围枝量逐渐增多,且大部分成为结果枝,并由于光照不足,部分小枝干枯,主枝后部出现光秃带。

结果部位外移,易出现隔年结果现象。

因此,此时修剪的主要任务是:

调整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不断更新结果枝,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其修剪要点是:

疏病枝,透阳光,缩外围,促内膛,抬角度,节营养,养枝组,增产量。

  五、核桃衰老树的修剪核桃进入衰老期,外围枝生长势减弱。

小枝干枯严重。

外围枝条下垂,产生大量“焦梢”,同时萌发出大量的徒长枝,出现自然更新现象,产量也显著下降。

为了延长结果年限,对衰老树应及时进行更新复壮。

更新的方法主要有:

  

(一)主干更新(大更新)将主枝全部锯掉,使其重新发枝,并形成主枝,具体做法有两种:

(1)对主干过高的植株,可在主干的适当部位,将树冠全部锯掉,使锯口下的潜伏芽萌发新枝,然后从新枝中选留方向合适、生长健壮的枝条2-4个培养成主枝。

(2)主干高度适宜的开心形植株,可在每个主干的基部锯掉。

如系主干形植株,可先从第一层主枝的上部锯掉树冠,再从各主枝的基部锯掉,使主枝基部的潜伏芽萌芽发枝。

  

(二)主枝更新(中度更新)在主枝的适当部位进行回缩,使其形成新的侧枝,具体修剪方法:

选择健壮的主枝,保留50-100cm长,其余部分锯掉,使其在主枝锯口附近发枝,发枝后,每个主枝上选留方位适宜的2-3个健壮的枝条,培养成一级侧枝。

  (三)侧枝更新(小更新)将一级侧枝在适当的部位进行回缩,便形成新的二级侧枝。

其优点是,新树冠形成和产量增加均较快。

(周晓东)

 

核桃树整形修剪

     核桃树良好的树形,正确的修剪,有利于骨架形成、枝组合理分布、解决生长与结果的矛盾,做到早产、丰产、稳产、优质。

   1、树形:

不同树势核桃树,不同栽培条件,应采用不同树形。

   在密植栽培条件下,对生长势强、树姿直立的品种如香玲、辽核4号、鲁光,采用自由纺锤形。

其树形是:

干高0.6m,其上从下而上每隔30㎝留一主枝,螺旋排列,树高4m左右,其上分布10个左右大枝,主枝角度70度左右,应比苹果角度小,主枝上直接分布结果枝组。

此树形大枝少,结果部位多,有利于早期丰产,抗风能力强。

整形方法是:

栽植后定干高度80~90㎝,剪口下有4~8个饱满芽,定干当年可抽生5个左右新梢,5~6月份剪口下第一新梢留作中心领导枝,选分布均匀、生长旺盛的侧枝作主枝。

第2年中央延长枝留60㎝短截,其它主枝留40-50㎝短截并拉枝,角度60度左右。

当中央延长枝长到60㎝时,留50㎝左右摘心促分枝,其上选留角度良好的作为主枝,秋季主枝拉枝角度到70度左右。

第3-4年中央干和主枝修剪同第2年,其余枝若密挤应疏除;这样到第4年树高能达到4米左右,中央干上分布10个左右主枝,基本成型。

   元丰、鲁风由于干性较差,树姿开张,采用延迟开心形,干高60㎝左右,主干上分布5-6个主枝,然后落头开心,中央干高2米左右,树高3米左右。

此树形成型早,光照条件好。

其整形方法:

定干高度80㎝,剪口下第一旺枝作中央领导干,中央干用大竹竿固定,让其直立生长,其他选分布均匀、生长旺盛的2-3个侧枝作主枝。

第2年中央延长枝留60㎝短截,主枝留40㎝短截,主枝角度拉至60度。

中央干上继续选留主枝,当中央延长枝长到60㎝时,留40㎝摘心促分枝,主枝上选留方向好的新分枝作为侧枝。

第3年整形同第2年,第3年末树高可达3米左右,中央干上能选留5-6个主枝。

   2、修剪时期

   核桃树枝条髓心粗,且有伤流现象,应在秋季落叶时和春季发芽时进行修剪。

   3、核桃修剪中应用的基本方法

   

(1)短截:

良种核桃,应用短截修剪法较多,这也是与实生核桃修剪方法不同的主要方面。

实生核桃雌花芽多着生于结果母枝顶端1-2个芽,故修剪多用疏枝、长放的方法,而少用短截法,而良种核桃1年生壮枝侧芽85%以上枝能形成雌花芽,开花结果,短截可以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充实基部,并能起到疏花、提高座果率的功能。

短截的程度不同,修剪反应则有较大差异。

   重短截:

对1年生壮枝,剪去枝长的2/3左右,一般剪口下可抽生1-2个壮枝,下部不太饱满的芽不萌发或萌发成中、短枝,有的萌发后即枯死,特别是徒长旺枝,这种反应更为明显。

轻短截:

剪去枝长的1/3左右,剪口下抽生1-3个长势较旺的壮枝,其下抽生许多中、短枝,如果枝条粗壮、营养充足、抽枝壮,坐果率高,并能结好果。

反之则差。

如剪留过长留芽多、发枝多,结果也多,但分散生长势,易使枝条转弱,且基部小枝枯死,很快光秃,造成结果部位外移。

   中短截:

剪留枝条1/2左右,反应介于重短截与轻短截之间,剪口下可发2-3个壮枝,长势壮、坐果率低,其下可抽生长势中庸枝3-4个,结果好,坐果率高,果实种仁饱满,幼树中整形,各级延长枝枝头修剪,可用中短截,有利于扩大树冠,培养结果枝组。

   

(2)长放

   长放后拉枝可抽生枝条多而短,不拉枝,只有枝长头抽生少量易枝,易造成后部光秃,结果部位外移。

   长放后,不同品种、不同的枝条,反应不同。

树姿直立品种、直立生长的枝条,只有枝头抽生少量枝,且生长旺盛,中后部不发枝,易造成后部光秃,结果部位外移;而树姿较开张、角度开张的枝条,能萌发大量分枝,坐果率高,结果部位紧凑。

   (3)疏剪

   核桃树复叶肥大,留枝不能过多,应及时疏除直立旺枝、交叉枝、重叠枝、过密枝、细弱枝、雄花枝、背后大枝,解决内膛通风透光条件,复壮结果枝,提高结果能力,树姿直立的品种上部易发生大量旺枝,应及时疏除。

否则,易造成下部枝条枯死。

结果部位外移。

   (4)缩剪

   采用不同程度的回缩,都具有复壮下部的作用,回缩的部位及其枝条的粗度对复壮效果则有差异。

回缩的部位与剪口下第1枝的着生位置、生长强弱有关,一般剪口下第1枝生长旺、着生位置靠上时,其复壮效果好,否则效果差。

   (5)夏季摘心

   核桃幼树从第2年开始,新稍生长旺盛不摘心,抽枝长度可达1.5~2米,应进行夏季摘心,可促进分枝,增加枝量,尽快扩大树冠,增加结果母枝量,提早结果,提早丰产。

对生长旺盛的长度达到60㎝左右的枝在半木质化以上部位摘心。

   (6)拉枝

   核桃幼树新梢生长旺盛,为促进分枝,可在8月底9月初拉枝。

   4结果树修剪

   从结果初期开始,有计划的培养强健的结果枝组,增加结果部位,扩大结果面积,提高幼树产量。

进入结果盛期,随着树冠的扩大和结果部位的增加,容易出现生长与结果的矛盾,这一时期的修剪任务主要是调整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在修剪上主要是平衡树势,缓放或短截壮枝,缓和其长势,增加枝量,及时回缩更新复壮结果枝,防止早衰。

继续培养结果枝组,利用好辅养枝和内膛徒长枝,防止树冠内膛空虚和结果部位外移。

及时处理背后枝、下垂枝、密挤枝,防止郁闭。

   

(1)骨干枝修剪:

及时回缩交叉的骨干枝,对过弱的骨干枝回缩到斜上生长的生长较好的侧枝上,以利抬高延长枝角度。

对树高达到3.5米左右的及时落头。

   

(2)结果枝组的培养

   良种核桃结果枝组的培养是增加产量、稳定树势、延长盛果年限、防止结果部位外移、防止早衰的重要措施,培养结果枝组的方法有三种:

   先放后缩:

即对1年生壮枝进行长放、拉枝,一般能抽生10多个果枝新梢,第2年进行回缩,培养成结果枝组。

   先截后放:

在空间较大,培养大型结果枝组时,先对1年生壮枝中短截,第2年疏去前端的1~2个壮枝,其它枝长放,从而培养成结果枝组。

也可在6月上旬进行新梢摘心,促使分枝,冬剪时再回缩,1年即可培养成结果枝组。

   辅养枝改造:

对有空间的辅养枝,当辅养作用完成后,可通过回缩方法培养成大型枝组,一般采用先放后缩的办法,枝组的位置以背斜枝为好。

背上只留小型枝组,不留背后枝组。

枝组间距离控制在60~80㎝左右。

   (3)结果枝组的修剪

   结果枝组形成后,每年都应不同程度地短截部分中长结果母枝,控制留果量,防止大小年现象,及时疏除过密枝、细弱枝和部分雄花枝,直立生长的结果枝组剪留不能过高,留枝要少,3~5个即可,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防扩展过大影响主、侧枝生长。

斜生枝组如空间较大时,可适当多留枝,充分利用空间,及时采用回缩和疏剪的方法,去下留上,去弱留壮,更新结果母枝,使其始终保持生长健壮,防止内膛秃裸,结果部位外移。

   (4)背后枝处理

   核桃树大量结果后,背上枝生长变弱,背后枝生长变旺,形成主、侧枝头“倒拉”的夺头现象。

若原枝头开张角度小,可将原头剪掉,让背后枝取代,若原枝头开张角度适宜或较大时,要及时回缩或疏除背后枝。

  (5)徒长枝处理

   徒长枝在结果初期一般不留,以免扰乱树形;在盛果期,有空间时适当选留,及早采取短截、摘心等方法,改造成枝组。

而对辽核4号这样的品种,对上部徒长枝应及时疏除。

   (6)二次枝处理

   良种核桃易形成二次枝,由于二次枝抽枝晚、生长旺、枝条不充实,基部很长一段无芽,成光秃带,应及时处理。

当有空间时,应去弱留强,并在6~7月份摘心,控制旺长,促其形成结果母枝,无空间时及时疏除。

   5密植园的处理

   定植3~4年后,树冠开始交接、郁闭,修剪任务由培养单株变为对整园的管理,当整个核桃园空间全部郁闭,外沿树冠互相交叉时,对临时株(行)骨干枝要进行回缩控冠,为永久株让路,保证永久植株的正常生长;当生长到5~6年,临时植株(行)生长已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