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3116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阅读课文“中国是弱国……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后,完成1—5题。

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是__________(谁)的看法,你能用一个例子批驳这种错误看法吗?

 

2.“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先离开东京,又离开仙台,两次选择的目的是什么?

他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何启示?

 

4.对本段选文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日本“爱国青年”的反感。

B、日本“爱国青年”的军国主义思想。

C、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

D、电影演的是日本抢毙中国人。

5.结合原文分析“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回答以下问题。

⑴“我的意见”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

⑵“意见变化”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意见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母亲

1.将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⑴本人身材矮小粗壮,面部丰满而不臃肿。

()

⑵我已经笑倒了,在他腮上吻了一下,把它当个小玩意。

()

⑶“娘(凉)什么!

老子都不老子呀。

”()

⑷蓝色的大湖是土地的眼睛,倒映着天上的阳光。

()

精读“我母亲管束我最严……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完成下列各题。

2.“我”在姨母面前说了句轻薄话,母亲责罚“我”时,为什么“气得坐着发抖”?

 

3.选文的开头说: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请问:

⑴这与选文中哪句话照应?

⑵选文中哪件事最能体现“我”的母亲是“慈母”?

4.选文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我的第一本书

1.没有书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可见他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但他却失去了学习机会,一辈子挎着篮子在几个村子里叫卖小东西。

而只考了第二名的“我”却转到了条件较好的学校上,后来,上了中学,读了大学,成了诗人。

由此,请你用一句名言表达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启示(名言):

 

精读张洁的《我的第一本书》,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第一本书

张洁

①我本以为,这一辈子再无出路了。

永远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被世人歧视,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为贫困所苦,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聪明才智,因为连__________它、__________它、__________它的机会都没有。

②在文学这一块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土地上,我开始了为时过晚的耕耘。

③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我写得很苦,前前后后修改了五遍。

投稿《人民文学》杂志,又被退了稿。

我又将退稿投向《北京文学》。

也是一位女编辑,诗人张志民的妻子付雅雯。

却得到意外的关注,一字未动的发了头条。

引起了社会的注意,并且在1978年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④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我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写作。

我只有一间房子,晚上为了不影响母亲、女儿的休息,我在厨房的切菜板上写。

在洗衣服时,或是上班的路上进行构思,就这样慢慢地集成了我的第一本书。

⑤当我第一次把稿费交给母亲的时候,我对他说:

“妈,我们终于有钱了,您可以不必再去卖冰棍、卖牛奶了。

”母亲哭了。

⑥我要说明的是,我从不歧视卖冰棍、卖牛奶的工作。

相反,我认为凭自己的劳动挣饭吃,比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或剥削生活光彩得多。

⑦我自己因为入不敷出,白天忙完办公室里的工作,晚上还要给工厂缝手套,给工程师抄讲义,以补偿工资收入之不足,母亲正是因为年迈,才从小学教师的位子上退休下来,但是为了帮我支撑这个家,不得不替奶厂卖牛奶,替冷饮厂卖冰棍。

她一生坎坷,自幼丧母,倍受后母的虐待。

结婚不久,又被我父亲遗弃,一个人拉扯着我,吃糠咽菜,千辛万苦才把我抚养大,又供我读了大学。

我本应侍奉母亲安度晚年,且不说享什么清福。

但是我却没有这个能力,使她在将近七十岁的高龄,还要在风吹、日晒、雨打之下辛苦地劳作。

⑧当我摩挲着我第一本装帧粗糙、纸张低劣的书的时候,我又悟到,我的痛苦,其实就是我的财富。

⑨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活在我周围的普通人。

当我写作的时候,我心里想着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老百姓,也想着整个人类,我爱人类,关心着他们的命运和前途,我将尽终生的力量为人类而写作,因为我是从普通人当中走出来的。

2.第①段中有几个漏写的词语,请根据句意,从被选词语中选出恰当的词语。

备选:

A.测试B.实现C.发现

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聪明才智,因为连_______它、_______它、_______它的机会都没有。

3.比较阅读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与张洁的《我的第一本书》,完成下面的填空。

牛汉的“第一本书”里镶嵌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张洁的“第一本书”里融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对普通人乃至全人类的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4.作者在第⑥段中说“我从不歧视卖冰棍、卖牛奶的工作”,而她又为什么让母亲“不必再去卖冰棍、卖牛奶了”呢?

 

5.在本文中,“我的第一本书”是指什么?

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去追忆“我的第一本书”的?

 

4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

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的与和蔼的笑容。

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

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

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

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

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高尔基对它们恰好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本段选自《列夫·托尔斯泰》,那么你知道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吗?

请写出两部。

 

2.在文中找出你所喜欢的词语,并将它们写在下面。

 

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内容。

 

4.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现出来。

你认为作者描写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试结合文段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5.你怎样理解“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

 

5我的童年

1.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朝庭万象更新大慨诞生

B、一丝不挂不折不扣振作锁事

C、溺爱蓝子光大门楣关键

D、家徒四壁高梁幻想相依为命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在我诞生前似乎也曾有过比较好的日子。

B、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肝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西。

C、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花朵当然要爱护。

D、乡下人一提到它,好像都肃然起敬,我当然更是如此。

3.品味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语,思考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悟。

⑴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⑵我每次想到这样一个光着屁股游玩的小伙伴竟成为这样一个“英雄”,就颇有骄傲之意。

⑶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梁饼子就苦咸菜。

 

6雪

1.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雪》是鲁迅散文诗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

B、作者把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进行对比,表达自己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战斗精神。

C、本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D、这篇散文诗,通过对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的细致描绘,在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的雪的喜爱。

精读鲁迅的《雪》选段,完成题目。

雪(节选)

[甲]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乙]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屋上的雪是早已尺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2.[甲]文中哪几个字能准确概括江南雪的特质?

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所描述的北方的雪的性格。

 

3.[乙]文中加点的“但是”有什么作用?

4.用原文回答本文的主旨,并说说你的理解。

5.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

他更欣赏的是什么?

为什么?

 

7雷电颂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

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

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

发泻出_______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

爆炸了吧!

⑴给加点字注音。

咆哮()尽量()

⑵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改为__________改为_____

⑶文中画线处应选择的恰当的词语是()

A、一望无际B、无拘无束C、无边无际D、无声无息

2.说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⑴风,你咆哮吧!

咆哮吧!

尽力地咆哮吧!

()

⑵啊,电!

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

⑶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

()

⑷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

3.联系课文,指出下列事物各象征了什么。

⑴风、雷、电:

⑵洞庭湖、东海、长江:

⑶“东皇太一”等众神:

⑷无形的长剑:

 

8短文两篇

1.写出下列意象的象征意义。

⑴“飞蛾”“夸父”象征:

⑵“火热的日球”象征:

2.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方式。

⑴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

⑵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

⑶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

3.整体感知。

⑴作者写“日”,可是为什么花大量的篇幅来写飞蛾扑火?

 

⑵《日》和《月》风格不同,但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

 

9海燕

海燕(节选)

①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②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③——暴风雨!

暴风雨就要来啦!

④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的叫喊:

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1.第②段共三句话。

第一句话,表现__________的猖狂凶狠,气焰嚣张;第二句话,表现__________的巨大声势和力量;第三句话,表现__________的垂死挣扎。

2.第④段中加点词语“高傲”一词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里的特定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描写海燕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现了海燕__________的情怀,刻画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在全文的作用是()

A、照应开头,总结全诗,充分表达全诗的战斗豪情。

B、再一次描绘海燕的形象,突出海燕的战斗精神。

C、使全诗的革命激情达到最高潮,突出了主题。

D、首尾呼应,充分表现了海燕对胜利的喜悦。

5.请试着概括一下这部分文字的思想内容。

 

10组歌

精读美文《绿之歌》,完成题目。

绿之歌

①光阴荏苒,绿色又向我走来,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于是又沉浸在绿色遐思之中了。

②我爱绿色,我爱这有着无限生命力,充溢着旺盛青春气息的滴翠的色彩。

这四季的绿就像人的一生。

③我喜欢独步于夏天的绿荫中,任凭清风轻吻我的秀发似乎吹动绿杨,欣赏柳枝摇曳的飘动。

绿色草地,两只白蝴蝶飞旋着,带给我神思飘渺的遐想。

④我喜欢金风送爽的秋天,绿叶凋零,万般地依依不舍,打着旋,悠悠地,缓缓地,逐渐萧疏,秋天显示了它们的秀逸。

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

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是眷恋眨眼即逝的生命么?

每每在生命的最后气息,也要不遗余力地描绘。

金秋丰收和喜悦,装点大自然迷人的画卷,这最后瞬间的绿,仍是美丽的。

⑤然而,我也爱冬天的松树,无数细小的针状绿叶在北风呼啸中奏响春雷般的松涛。

白雪飘落亲吻在松树上,一种心灵的纯洁之情油然而生。

每每此时我会披一件绿的披风和松树媲美。

争宠着雪的爱抚,好惬意,好洒脱。

⑥我最爱的还是初春的绿。

霏霏细雨般的清晨,那如云如烟的绿,似一位披着柔纱的仙子,飘飘地,柔柔地;似一杯浓浓的醇酒,一封爱情的信笺,一张温柔含着泪水的少女面孔,给人间带来了多少温馨。

⑦我喜欢绿,绿的可靠,绿的谦虚,绿的宽容,绿的博大和永恒。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

 

2.从内容上看,与第①段文字相照应的段落是第_______段。

3.作者认为“绿”具有怎样的品质和特点?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第⑥段写春晨的绿似“一位披着柔纱的仙子”“一杯浓浓的醇酒”等,发挥你的想像力,想想春晨的绿还似什么?

试写出一例。

 

11敬畏自然

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

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甲)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乙),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

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丙):

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

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很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

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 发现科学史只是犯错误的历史。

那么,__________?

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碳、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丁),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④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

可以推想,在那些比我们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

这些生物的智慧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

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1.按照文意,将下列4个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丙)(丁)四处。

(只填序号)

①沾沾自喜②喜形于色③过分自傲④不自量力

(甲)_____(乙)_____(丙)_____(丁)_____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中“这种”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结合选文概括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

 

4.选文第②段的最后画横线处,需要增加一个总结性的反问句,请你试写一句在下面。

 

5.选文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作者说这句话的理由是什么?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精读《“沙漠明珠”珠光渐暗》,完成各题。

“沙漠明珠”珠光渐暗

①和莫高窟同称为敦煌两大奇观的月牙泉有“沙漠明珠”之称,但由于干旱缺水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月牙泉水位在不断下降,这颗“明珠”珠光渐暗,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②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管理处提供的水文实测资料表明,1960年月牙泉水域面积为22.3亩,最大水深为7.5米;1986年水域面积为13.3亩,最大水深1.2米;目前水域面积只有9亩,最大水深仅1米左右。

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明泉23日举行的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月牙泉是敦煌区域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头,是整个地下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月牙泉接受着区域地下水的补给。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敦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月牙泉水位也随之下降。

④地处中国西北的敦煌曾长期依靠疏勒河、党河等河流的上游来水补给地下水,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上游水库的修建,这些河流相继出现断流,敦煌地下水失去了补给来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敦煌需水量在不断增加,目前全市每年要抽取4000多万方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超采严重。

 

⑤为了保住月牙泉,现在每年需要回灌500余万立方米的河水。

尽管如此,根据测量表明,水位每年还在以15厘米左右的速度下降。

⑥专家认为,从长远来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使敦煌地下水位得到回升,是解决月牙泉水位下降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考虑进行跨流域调水,以进一步缓解敦煌水源短缺的局面。

⑦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区以南约5公里处,四面被鸣沙山环抱,流沙与泉相隔仅有数十米。

这里地处亚洲中部的大沙漠之中,年均降水量在40毫米左右,但蒸发量高达2480多毫米。

在这种极端干旱和强烈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月牙泉却能保持数千年不干涸,这更增添了她的神奇。

1.对本文的标题,你是如何理解的?

 

2.第①段中提到的“人为因素”,从全文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3.第⑦段中“约5公里”、“数十米”、“40毫米左右”、“2480多毫米”说明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4.月牙泉身处沙漠而能数千年不干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给我们的关键信息。

 

13旅鼠之谜

读美文《绚丽的蝴蝶》,完成各题。

绚丽的蝴蝶

蝴蝶翅上的色泽和图案堪称生物界最为优美和不可思议的组合。

其中有一些种类还会在阳光下不时地变换霓裳,就好像随身携带着化妆包,时刻不忘为自己浓妆淡抹一番。

那么,你知道蝴蝶绚丽的色彩是如何产生的吗?

物理学的优等生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当捉到一只美丽的蝴蝶时,轻轻地用手收拢它的翅膀,此时,碰触过蝶翅的手上会粘满许多细小的彩色粉末。

没错,这些粉末就是蝴蝶色彩的源泉。

科学家管它叫鳞片,那些漂亮的闪闪发光的蓝紫色荧光就是通过这些鳞片的光学反射和折射而产生的。

若是把鳞片放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则会发现每个鳞片都有数量不等的脊纹,它们具有很好的折光性能。

使照射其上的光产生折射、反射而形成各种华丽的色彩。

在脊纹上还叠合着许多并行的薄片,像竖起来的书的封面一样,脊纹越多,越能闪射出美丽的光芒。

通过光学作用产生的色彩叫做物理色或结构色,其变化随光照角度的不同而异,呈现出变幻绚烂的彩虹色彩,和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出绚丽的光彩的原理是一样的。

蝴蝶中的白色同样可由结构色产生,微小的透明颗粒将光分散,其效果与雪呈白色是相同的。

__________

拥有了七彩阳光垂爱的蝴蝶依然还不满足,这些大自然的艺术家们还用各种化学颜料将自己涂抹一番,描绘出一幅幅佳作。

蝴蝶的颜料是自己身上的色素,色素可以吸收部分光波而反射其他光波,从而使画面呈现出相应的色彩。

蝴蝶身上的黑色、黄色、红色、绿色也是由色素决定的,不同的是鳞片上的这些色素化合物大部分是新陈代谢的产物,当化学性质有所改变时,色素色就会由于氧化或还原反应而褪淡甚至消失。

蝴蝶翅色中最常见的颜色是黑色,黑色素是由酪氨酸氧化而成的新陈代谢产物。

黄色、红色、橘红色则是由类胡萝卜素、花青素、花黄素等等色素产生的,它们都是蝴蝶还是毛虫宝宝时从食物中摄取来的。

多数蝴蝶的鳞片中都含有蝶呤素,这是一种荧光色素。

白蝶呤、黄蝶呤、红蝶呤、金蝶呤以不同的组合方式产生出绚丽的色彩。

为了生存,所以美丽

拟态是一种自我防卫的方式,枯叶峡蝶是世界著名的拟态昆虫。

它的前后翅合起来,极像阔叶树的枯叶,翅上的斑纹,更像一张枯叶上的主脉、支脉和真菌斑点,混杂在枯叶堆中,极难发现。

眼蝶科蝴蝶的眼斑,常常可以吓跑捕食的小鸟或转移攻击目标,使身体较重要的部位免遭袭击。

灰蝶的眼斑配合翅尾,可以模仿头部,同样起到引开敌人注意的目的,避免真正的头部受到致命袭击。

除了恐吓与转移目标,蝴蝶还是隐藏自己的高手,他们利用保护色和环境融为一体,来起到隐身的效果。

比如,柑橘凤蝶的终龄幼虫变成和叶片相同的绿色,它们若化蛹在叶片附近,则蛹为绿色,若化蛹离叶片较远的树枝上则变成褐色蛹。

保护色让蝴蝶尽可能地消失在敌人眼前,与此相反,那些味道难吃的蝴蝶则尽量使自己翅膀的颜色鲜艳耀眼,宣布自己的存在。

这些蝴蝶体内含有有毒成分或不良味道的体液,它们用明显的花纹警告捕食者,自己的味道很糟糕,敢吃我,后果自负,这样就让捕食者在尚未攻击之前,即能辨识而退避三舍。

1.文章主要介绍了与蝴蝶相关的两个方面的内容,试作简要概括。

(2分)

 

2.按照你对选文的理解完成题目。

⑴怎样理解“物理学的优等生”?

⑵揣摩文章小标题拟制的特点,在文章空白处,拟写一标题。

3.第三部分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2分)

多数蝴蝶的鳞片中都含有蝶呤素,这是一种荧光色素。

 

14大雁归来

精读王宗仁的《静悄悄的昆仑山》,完成各题。

静悄悄的昆仑山

昆仑山下,部队营院一角的枯草丛中,亮亮地袒露看一个野兔窝。

额角上有块白印记的兔妈妈,带着三个儿女旁若无人地生活着。

日出而起,日落而归。

炎阳爆燥的中午,它们到太阳晒不到的不冻泉边散步。

大雪扫山的傍晚,它们躲开口喧闹到雪水河里爽饮。

偶尔也会看到老兔独自离开营院,随心所欲地走在通往荒原的山径上,走走停停,停停又走走。

它是在默默体味着它们一家拥有一座山的快乐吗?

在距离野兔那块自由天地的不远处,驻着一个汽车连队。

百十个兵在军号声中过着整齐划一的生活。

起床、早操、出车、开会、熄灯。

兵和动物,相安无事。

时间在昆仑山静悄悄地流逝了半年。

这天,一只灰鸽子不知从何处突然飞到军营里。

它站在战士们当年搭地窝子的残墙上,尾巴一撅一撅地急叫着,似乎在呼唤什么。

灰鸽子肯定是长途跋涉而来,要不它为什么灰头土脸地显得那么疲惫?

一噢,它是没有地方栖身,无家可归呀!

昆仑山从古至今树木不落根,鸟儿筑巢少依托。

一连好些天,每到傍晚,外出的灰鸽子就飞回军营,悄没声地站在残墙土过夜,光天赤身,风雨不避。

静静的军营生活因为添了一只鸟儿而变得快乐,兵们自然也多了一份情趣。

但同时也让他们的心不安起来,无遮无掩的墙头毕竟不是灰鸽子的久呆之地!

一天深夜,陡地飘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