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35180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docx

精选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

精选2019-2020年高中选修语文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

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

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当(苏)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

苏秦曰:

“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对文段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妻不下纴:

指妻子不从织机上下来迎接。

B、式于廊庙之内:

式,用;廊庙,指朝廷。

C、未战一士:

没有让一个士兵去打仗。

D、使赵大重:

使:

假使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对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应"渑池之会"的开头,使故事完整。

B、点出廉颇在"渑池之会"中的活动,既详写相如,又兼顾廉颇。

C、指出蔺相如在外交上取得胜利的外在原因。

D、交待秦国不敢马上报复赵国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加线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宁许以负秦曲②大王必欲急臣③舍相如广成传舍④乃使其从者衣褐⑤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⑥卒廷见相如⑦毕礼而归之⑧于是相如前进缶⑨且庸人尚羞之⑩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A、①②⑦/③⑤⑩/④⑥⑧/⑨?

B、①②⑦?

/③④/⑤⑥⑧⑩/⑨

C、①②⑨?

/④⑧⑩/③⑤⑥/⑦

D、①/②⑦⑨?

/③④⑥/⑤⑧⑩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写蔺相如完璧归赵,情节一波三折,表现他大智大勇。

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奉璧"于秦王,见"秦王无意偿赵城",设计夺回玉璧。

B、蔺相如复得璧之后,"怒发上冲冠",数落秦王失信,并誓死与玉璧共存亡。

C、蔺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设计完璧归赵。

D、蔺相如私下完璧归赵,激怒了秦王,他自知欺秦王之罪,"请就汤镬"。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

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泰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C、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D、《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

“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报任安书》)

B、成王发府,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鲁周公世家》)

C、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本纪》)

D、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击匈奴。

(《李将军列传》)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加线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②璧有瑕,请指示王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④决负约不偿城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⑥明年复攻赵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A、③④

B、④⑧

C、⑥⑧

D、③⑥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加线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舍相如广成传舍

B、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C、左右欲刃相如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称:

称道。

B、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赋:

铺述,这里指创作。

C、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责:

责任。

D、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诚:

确实,实在。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全部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①璧有瑕,请指示王

②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③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④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⑤臣等不肖,请辞去

⑥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⑦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⑧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A、①④⑤⑦⑧

B、①②③⑥⑧

C、②⑤⑥⑦⑧

D、①③⑥⑦⑧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拜送书于庭

B、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请奉盆缶秦王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选出“所”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项()

A、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B、渔人……为具言所闻。

C、赐我南都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D、术(袁术)怒攻布(吕布),为布所破。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下列各句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以遣将守关者司马迁《鸿门宴》曩者辱赐书司马迁《报任安书》

B、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C、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吾属今为之虏矣司马迁《鸿门宴》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李密《陈情表》则仆偿前辱之责司马迁《报任安书》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可贵品质。

B、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不仅具有史学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完璧归赵”一节,在写蔺相如出使前,先借缪贤之口对其作出了介绍,这不仅从侧面表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也为下文写蔺相如作了铺垫。

D、本文在表现人物时,不仅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借人物自己的言行来刻画人物性格,而且还极力铺张,渲染烘托人物,使人物性格鲜明而又生动。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对蔺相如的做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

B、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

C、蔺相如害怕见廉颇,担心受到他的羞辱。

D、蔺相如自知自己是一个门客,地位低下,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面。

【答案】:

【解析】:

第16题【填空题】

拜送书于庭______通______,解释: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7题【填空题】

《廉颇蔺相如列传》文章开头两小段介绍人物的身份地位,除了循一般传记的写法之外,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8题【填空题】

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是______时期伟大的

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

《史记》原名《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体

______,全书共______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载了从______到太初四年约______年的历史。

鲁迅先生曾赞誉《史记》为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9题【填空题】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______通______,解释: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20题【填空题】

本文依时间顺序写了______三个故事。

前两个故事写的是______的矛盾,侧重表现______的______,后一个故事写的是______的______矛盾,侧重表现______的______精神。

【答案】:

【解析】:

第21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刘放,字子弃,涿郡人。

汉广阳顺王子西乡侯宏后也。

历郡纲纪,举孝廉。

遭世大乱,时渔阳王松据其土,放往依之。

太祖克冀州,放说松曰:

“往者董卓作逆,英雄并起,阻兵擅命,人自封殖,惟曹公能拔拯危乱,翼戴天子,奉辞伐罪,所向必克。

以二袁之强,守则淮南冰消,战则官渡大败;乘胜席卷,将清河朔,威刑既合,大势以见。

速至者渐福,后服者先亡,此乃不俟终日驰骛之时也。

昔黥布弃南面之尊,仗剑归汉,诚识废兴之理,审去就之分也。

将军宜投身委命,厚自结纳。

”松然之。

会太祖讨衰潭于南皮,以书招松,松举雍奴、泉州、安次以附之。

放为松答太祖书,其文甚丽。

太祖既善之,又闻其说,由是遂辟放。

建安十年,与松俱至。

太祖大悦,谓放曰:

“昔班彪依窦融而有河西之功,今一何相似也!

”乃以放参司空军事,历主簿记室,出为郃阳、诩、赞令。

魏国既建,与太原孙资俱为秘书郎。

明帝即位,尤见宠任,同加散骑常侍;进放爵西乡侯,资乐阳亭侯。

太和末,吴遣将周贺浮海诣辽东,招诱公孙渊。

帝欲邀讨之,朝议多以为不可。

惟资决行策,果大破之。

近爵左乡侯。

放善为书檄,三祖诏命有所招喻,多放所为。

青龙初,孙权与诸葛亮连和,欲惧出为寇。

边候得权书,放乃改易其辞,往往换其本文而傅合之,与征东将军满宠,若欲归化,封以示亮。

亮腾与吴大将步止骘等,骘等以见权。

权惧亮自疑,深自解说。

是岁,俱加侍中、光禄大夫。

景初二年,辽东平定,以参谋之功,各近爵,封本县,放方城侯,资中都侯。

其年,帝寝疾,欲以燕王宇为大将军,及领军将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辅政。

宇性恭良,陈诚固辞。

帝引见放,入卧内,问曰燕王正尔为放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因赞成之。

又深陈宜速召太尉司马宣王,以纲维皇室。

帝纳其言,即以黄纸授放作诏。

放既出,帝意复变,诏止宣王勿使来。

寻更见放曰:

“我自召太尉,而曹肇等反使吾止之,几败吾事!

”命更为诏,帝独召爽与放惧受诏命,遂免宇、献、肇、朗官。

太尉亦至,登床受诏,然后帝崩,齐王即位。

以放决定大谋,增邑三百,放并前千一百。

嘉平二年,放薨,谥曰敬侯,予正嗣。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问曰燕王/正尔为放/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因赞成之

B、问曰/燕王正尔为/放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因赞成之

C、问曰/燕王正尔为放/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因赞成之

D、问曰燕王/正尔为/放对曰/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帝曰/曹爽可/代宇不放/因赞成之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教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值”的意思。

B、天子,古时臣民对于帝王的称呼。

历代帝王一直鼓吹自己是“君权神授”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帝王为天子。

C、檄,指檄文,古代文书、文告的一种。

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和声讨文章。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不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攻克冀州后刘放劝说王松审时度势,并学习黥布放下虚荣,趁早制造曹操以免最后被消灭。

B、刘放擅长起草书信檄文,皇帝诏书中有关招抚的谕旨,大多是刘放所写,刘放因此得到皇帝信任而不断被加官进爵,直至被封为方城侯。

C、刘放曾经篡改孙权的书信,并设计把书信传给了诸葛亮,以致孙权担心诸葛亮怀疑自己,因而不得不反复加以解释。

D、魏明帝卧病不起,刘放极力推荐太尉司马宣王来维护皇室,最终得到明帝许可。

明帝死后,刘放因此功劳而被再次加封。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黥布弃南面之尊,仗剑归汉,诚识废兴之理,审去就之分也。

②放为松答太祖书,其文甚丽。

太祖既善之,又闻其说,由是遂辟放。

【答案】:

【解析】:

第22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人。

祖梦奇,户部侍郎。

蒙正太平兴国二年擢进士第一,授将作临丞,通判升州。

未几,擢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上谓之曰:

“凡士未达,见当世之务戾于理者,则怏怏于心;及列于位,当尽其所蕴,虽言未必尽中,亦当俾协于道。

李昉罢相,蒙正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

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

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上嘉其无隐。

赵普开国元老,蒙正后进,历官一纪,遂同相位,普甚推许之。

俄丁内艰,起复。

先是,卢多逊为相,其子雍起家即授水部员外郎,后遂以为常。

至是,蒙正奏曰:

“臣忝甲科及第,释褐止授九品京官。

况天下才能,不沾寸禄者多矣。

今臣男始离襁褓,乞以臣释褐时官补之。

”自是宰相子止授九品京官,遂为定制。

至道初,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

真宗即位,进左仆射。

六年,授太子太师,封蔡国公,又封许。

景德二年春,表请归洛。

陛辞日,肩舆至东园门,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

上谓蒙正曰:

“卿诸子孰可用?

”对曰:

“诸子皆不足用。

有侄夷简,任颖州推官,宰相才也。

”夷简由是见知于上。

富言者,蒙正客也。

一日白曰:

“儿子十许岁,欲令入书院。

”蒙正许之。

及见,惊曰:

“此儿他日名位与吾相似,而勋业远过于吾。

”令与诸子同学,供给甚厚。

言之子,即弼也。

后弼两入相,亦以司徒致仕。

其知人类如此。

许国之命甫下而卒,年六十八。

赠中书令,谥曰文穆。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

B、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

C、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

D、命二子掖以升/殿因言远/人请和弭兵/省财古今上策/惟愿陛下以百姓为念/上嘉纳之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部为古官署,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财政事宜。

B、岁星(木星)绕太阳一周大约需要十年,所以古代称十年为“一纪”。

C、“陛辞”是指朝官退休时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

D、“谥”即谥号,是古代皇帝、贵族、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蒙正为人厚道正直。

他遇事敢出来讲话,每次讨论时政,只要有不公允的,他一定坚持反对意见,皇帝赞许他能无所隐瞒。

B、吕蒙正为官铁面无私。

前任宰相之子刚出仕就授官水部员外郎,吕蒙正做了宰相后,上奏反对,使卢多逊之子的官位止授九品京官,并被当作例制。

C、吕蒙正任人唯贤。

当皇上问他的两个儿子哪个可以重用时,他回答自己的几个儿子都不足任用,并且推荐了有相才的吕夷简。

D、吕蒙正关心国政。

退休之际,他到朝廷辞别之时,还不忘向皇帝进言,殷殷寄语。

皇帝非常高兴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士未达,见当世之务戾于理者,则怏怏于心。

②臣忝甲科及第,释褐止授九品京官。

况天下才能,不沾寸禄者多矣。

【答案】:

【解析】:

第23题【默写】

左丘失明,______;______,《兵法》修列。

(《报任安书》)

【答案】:

【解析】:

第24题【默写】

______,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______。

(《雨霖铃》)

【答案】:

【解析】:

第25题【默写】

______,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