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40031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6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docx

通用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3年12年11年高考题分类汇编第3单元细胞的生命历

第3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专题7 细胞的生命历程

考点二十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高考试题

1.(2013年新课标全国理综Ⅰ,T2,6分,★☆☆)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对两种分裂方式的识记、分析及理解能力。

解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最大区别是染色体的行为不同。

有丝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进行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两者的染色体行为不同,而染色体的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也相同,A错误;在中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是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二者染色体行为是不同的,而染色体及DNA的数目是相同,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同源染色体分离,二者染色体行为不同,染色体数目也不同,而DNA分子数相同,C正确;正常情况下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的2倍,D错误。

答案:

C

2.(2013年浙江理综,T1,6分,★☆☆)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点睛:

本题考查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主要变化和特点、秋水仙素的作用时期和作用机理。

意在考查考生对有丝分裂各个时期变化特点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解析:

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G1期主要合成DNA复制所需的蛋白质,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细胞将不能进入S期,A项错误;S期主要发生DNA复制,核DNA分子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B项错误;G2期核DNA复制已结束,含量已增加一倍,C项正确;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抑制了分裂前期细胞内纺锤体的形成,但对M期细胞的数目没有影响,D项错误。

答案:

C

3.(2013年江苏单科,T3,2分,★★☆)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点睛:

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各时期的变化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易混知识的理解和辨别能力。

解析:

动物细胞中心体的倍增在分裂间期,同时还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项正确;分裂间期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B项错误;纺锤体在末期消失,C项错误;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D项错误。

答案:

A

4.(2012年四川理综,T1,6分,★☆☆)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  )

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DNA的半保留复制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等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别细胞分裂、分化及DNA复制的特点。

解析:

在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会出现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裂的过程有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不进行减数分裂,故C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答案:

C

5.(2012年上海单科,T1,2分,★☆☆)由细胞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最可能连续分裂的是(  )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之间的相互关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析:

A是精子、C是肌细胞、D是神经细胞,均是已分化的细胞,丧失了分裂能力。

而B所示的细胞从形态上看,仍处于原始状态,没有分化,可连续分裂。

答案:

B

6.(2012年海南单科,T22,2分,★★☆)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

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

染色体/条

染色单体/条

10

20

20

10

10

20

20

0

20

40

20

10

20

40

40

0

A.甲B.乙C.丙D.丁

点睛: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及染色体与染色单体关系,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解析:

由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可知该植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应为20条(10对)。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已经分离,此时的细胞中应含有10条染色体,包括20条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但细胞尚未分裂,此时细胞中应含有20条染色体。

答案:

B

7.(2010年海南单科,T3,2分,★☆☆)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

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区别,试题难度适中。

解答本题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突破: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子细胞的方式的区别;中心粒的复制和分离的时期。

解析: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所以A错误、C正确;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中,B错误;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D错误。

答案:

C

8.(2010年上海单科,T19,2分,★☆☆)下列是关于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变化的叙述,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内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

①两个相同DNA分子完全分开 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细丝

③中心体发生倍增 ④着丝粒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

点睛:

该题考查细胞分裂过程的特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题目较易。

正确记忆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析:

根据一个细胞周期的变化过程可知,首先发生的是间期,即DNA复制、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的中心体复制等,所以首先发生的是③,然后进入分裂期,根据分裂期的变化过程可以判断①发生在末期,②发生在前期,④发生在中期,然后排出发生的顺序依次是②④①。

答案:

C

9.(2009年天津理综,T1,6分,★☆☆)下列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

A.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

B.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

C.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

D.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

点睛:

本题考查呈周期性变化的细胞类型,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析: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才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题中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人成熟的红细胞、牛的精细胞均不再进行细胞分裂;小鼠骨髓瘤细胞、杂交瘤细胞、人的胚胎干细胞以及牛的精原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能进行有丝分裂。

答案:

B

10.(2012年上海单科,T(三),8分,★☆☆)回答下列有关细胞的问题。

下表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

小时)

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1)在图中绘出该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曲线图并注明各期名称(假设体细胞DNA相对含量为2C)。

(2)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    小时,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S期交界处;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    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1/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3)S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

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 。

 

(4)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可见纺锤体由细胞两极的    发出。

在M期中消失又出现的细胞结构是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DNA含量变化、细胞分裂周期分裂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分裂期细胞结构的变化等内容,考查了学生的作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解析:

本题以体外细胞培养过程为信息载体,考查了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在细胞周期中,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为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S期主要进行DNA合成;G2期DNA合成结束,为细胞分裂做准备。

因此,在细胞培养液中,若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处于S期的细胞因DNA合成受阻而处于抑制状态;消除抑制剂后,细胞分裂则正常进行;若将S期与G1期细胞融合,由于S期细胞中含有启动蛋白(启动信号),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提前;在电镜下观察处于分裂期(M期)的细胞,前期可见由中心体发出的纺锤丝,此时核膜、核仁消失,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答案:

(1)

(2)S 15 G1 (3)提前 (4)中心体 核仁(或核膜、或细胞核)

模拟试题

1.(2011江苏泰州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

B.温度和pH影响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周期

C.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缩短

D.已分化的细胞都失去细胞周期

解析:

大多数细胞分化后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没有细胞周期,也有少数分化的细胞仍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如肝细胞,这样的细胞仍可能具有细胞周期。

答案:

D

2.(2012安徽宿州一模)如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解析:

本题考查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以及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是因为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2个DNA分子变为1个DNA分子,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中DNA总含量不变,但染色体数目加倍,则A、B、D选项描述正确,C选项描述错误。

答案:

C

3.(2013浙江宁波高三一模)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是(  )

A.

(1)

(2)B.

(2)(3)C.(4)

(2)D.(3)(4)

解析: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2N,染色单体数为4N,DNA分子数目为4N,符合图(4);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少为N,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为2N,此时染色单体数目为0,DNA分子数目为2N,符合图

(2),综上本题选C。

答案:

C

4.(2013山西大学附中高三二模)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只包括两种: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分裂期可人为划分为: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完成时,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相比减半

D.人的成熟红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解析: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三种: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期又可人为划分为: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人的成熟红细胞无核及复杂的细胞器,不再进行细胞分裂。

答案:

C

5.(2013江西南昌二模)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

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赤道板

B.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阶段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乙图所示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阶段染色体着丝点发生分裂

D.如果丙图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可发生联会并产生四分体

解析:

甲图可能为有丝分裂后期,也有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赤道板是虚构的;乙图中染色体数目是成倍存在,具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发生分裂,染色单体将消失,而图乙具有染色单体,说明着丝点并未发生分裂;图丙若表示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只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所以不发生联会现象。

答案:

B

6.(2013武汉市四校联考)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③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 

④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解析: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联会,每条染色体均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断裂后,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遗传物质均分,质遗传物质随机分配。

答案:

B

考点二十一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高考试题

1.(2012年江苏单科,T15,2分,★☆☆)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点睛:

本题涉及“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内容,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解析:

解离的目的是便于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它是通过压片操作使细胞分散的前提;观察装片时应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只有分裂期细胞中才出现染色体形态,但因分裂期时间较短,处于此期的细胞数较少;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以选择在细胞分裂较旺盛期取材,保证较好的实验效果。

答案:

C

2.(2012年山东理综,T4,4分,★☆☆)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点睛:

本题考查“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以及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

解析:

A错误,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解离;B错误,吡罗红是染RNA的,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染色体用的是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液;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是一个动态过程,本实验中第一步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

答案:

D

3.(2010年天津理综,T3,6分,★☆☆)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

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B.如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

点睛:

该题考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有关内容。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解离液作用结果的正确分析及对各分裂时期图像的分析。

解析:

该实验中剪取的根尖长度应为2~3mm,解离液是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解离后应先漂洗再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色。

故A错。

图中可清晰观察到染色体的形态行为特点,故为高倍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所看到的视野。

故B正确。

解离过程中细胞被杀死,所以持续观察K细胞,其形态不再变化。

故C错误。

M细胞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中期细胞。

N细胞刚分裂成两个,为末期细胞,两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故D错误。

答案:

B

4.(2009年广东理基,T42,2分,★☆☆)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包括:

①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转换高倍镜;③把分裂中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④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步骤分析,考查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正确使用高倍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先将洋葱根尖永久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分裂中的细胞,再移至视野中央,转换成高倍镜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看到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

答案:

D

5.(2009年江苏单科,T6,2分,★☆☆)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B.②⑤C.①②⑤D.①③④

点睛:

本题考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和显微镜的使用,考查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解析:

由图观察,细胞大多已分裂结束,没有分裂期的细胞,故可能取材时间不合适,细胞分裂不旺盛;且视野中有一些细胞为长形,可能取自伸长区细胞,取材位置不合适,应取分生区细胞;也有可能是视野选择不当,没有找到合适视野观察;由图知细胞均分散开,故不可能为③④所述原因。

答案:

C

6.(2011年江苏单科,T28,8分,★☆☆)洋葱(2n=16)为二倍体植物。

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指数(即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洋葱的老根去除,经水培生根后取出。

②将洋葱分组同时转入质量分数为0.01%、0.1%秋水仙素溶液中,分别培养24h、36h、48h;秋水仙素处理停止后再转入清水中分别培养0h、12h、24h、36h。

③剪取根尖,用Carnoy固定液(用3份无水乙醇、1份冰乙酸混匀)固定8h,然后将根尖浸泡在1mol/L盐酸中5~8min。

④将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漂洗。

⑤用石炭酸—品红试剂染色。

⑥制片、镜检;计数、拍照。

实验结果:

不同方法处理后的细胞分裂指数(%)如下表。

秋水仙素溶液处理

清水培养时间(h)

质量分数(%)

时间(h)

0

12

24

36

0.01

24

10.71

13.68

14.19

14.46

36

9.94

11.99

13.59

13.62

48

7.98

10.06

12.22

11.97

0.1

24

7.74

9.09

11.07

10.86

36

6.12

7.87

9.98

9.81

48

5.97

6.68

7.98

8.56

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③中“将根尖浸泡在1mol/L盐酸中”的作用是  。

 

(2)步骤⑥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3)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石炭酸—品红试剂是一种   性染料。

 

(4)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

 

(5)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①质量分数为    秋水仙素溶液诱导后的细胞分裂指数较高; 

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提高细胞分裂指数的最佳方法是 。

 

(6)下面为一位同学在步骤⑥所拍摄的显微照片,形成细胞a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分析,考查学生的图示、图表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设计的综合应用能力。

解析:

(1)步骤③为固定和解离,盐酸为解离液,作用是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

(2)低倍镜视野大,故为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应在低倍镜下缓缓地移动装片寻找。

(3)染色体中含有核酸,故对染色体染色的石炭酸—品红试剂应为碱性染料。

(4)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可有效地避免偶然性,使统计数据更科学。

(5)考虑秋水仙素溶液的质量分数可得出结论①,同时考虑秋水仙素的质量分数和清水培养的时间可得出结论②,这对学生怎样得出结论应是一种启发。

(6)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如果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在上一个细胞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就会发生a细胞所示的染色体没有加倍的现象。

答案:

(1)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缓慢移动装片,发现理想视野后换用高倍镜

(3)碱 (4)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 (5)①0.01% ②0.01%秋水仙素溶液诱导24h,再在清水中培养36h

(6)秋水仙素处理发生在上一个细胞周期纺锤体形成之后

模拟试题

1.(2013河北省普通高中高三质检)在高倍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

A.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B.细胞壁、细胞膜、核膜

C.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D.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

解析:

染色体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的结构,细胞壁在细胞的最外面,纺锤体呈梭形,在高倍镜下,它们都能被看见;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没有核膜,且由于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表面,也无法看见;赤道板是一种位置,不是真实的结构。

答案:

A

2.(2013江西南昌高三联考)根据相关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在2mL蛋清稀释液中先加0.1g/mLNaOH溶液1mL,摇匀后,再加0.01g/mLCuSO4溶液4滴,摇匀

溶液呈紫色

B

用高温处理后冷却的过氧化氢酶溶液与过氧化氢混合

产生大量气泡

C

在剪碎的新鲜菠菜叶中加入二氧化硅、无水乙醇,充分研磨后过滤

滤液呈深绿色

D

洋葱根尖经解离、漂洗后,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细胞质呈紫色

解析:

B项中,高温处理后的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不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C项中,在剪碎的新鲜菠菜叶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充分研磨后过滤;D项中,是细胞核部位显紫色,不是细胞质。

答案:

A

3.(2012莱芜调研)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看到的细胞图像。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b细胞的2倍

B.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绝大多数与b细胞相同

C.c细胞所处时期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

D.a、c细胞中DNA数相同而染色体数不同

解析:

a为细胞分裂中期,此期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故A错;b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间期的时间长,故B正确;c细胞处于后期,故C正确;a、c细胞中DNA相同,而染色体数目不同,故D正确。

答案:

A

4.若图1、图2、图3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