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694553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6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

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投资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

**机械有限公司

3、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

###

4、建设性质:

新建

5、建设地点:

##省##市

6、建设期限:

2年

7、投资估算:

3000万元

8、资金筹措:

自筹

1.2编制依据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

(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

(6)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颁发的政策、法规及定额等。

1.3主要研究内容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机械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对项目技术内容、购置关键设备的技术性能、先进性以及工艺流程等进行分析和描述;对项目建设方案、建设的基础设施条件及环境保护、安全卫生、消防、节能等作简要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总投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估算和评价,同时对社会效益也进行了分析评价。

1.4承办单位概况

**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铜棒及铜制品。

我公司位于##县湾址镇**经济开发区,现有员工47人。

公司以一丝不苟抓产品质量,科学严谨抓过程管理,全心全意让顾客满意,不断进取促企业发展的质量方针,以质量为企业生存之本,全员参与,以质量开拓市场,通过持续不断的改善,为顾客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1.5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1、项目实施有利于满足市场对再生铜及再生铜制品的需求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铜消费量的增加,我国对于铜的需求日益增加,许多人认为,直接应用废杂铜的多少,大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铜的再生水平。

因此,提高再生铜的工艺水平迫在眉睫。

首先,在废铜回收利用形式方面,要规模化经营,以先进的技术和高利用率取胜。

由于废铜资源竞争激烈,品质高的杂铜价格也相当高,加上重熔和电解的成本,废铜精炼的利润空间很小。

建议直接利用废铜生产铜合金、铜材或铜制品,因为直接利用废铜具有工艺简化、设备简单、能耗少、成本低、污染轻等优点。

对于铜基体表面有镀层的废杂铜,建议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预先分离开表面层,再进行后续处理,因为镀层物质通常都是有价的金属如锡、镍等,如果不分离直接进行重熔或熔炼,镀层金属成为杂质得不到回收利用,同时会使处理工艺复杂化。

其次,在废铜贸易方面,目前由于我国废铜产生量还不是很多,现有的以国内废料为主的集散地也被周边的企业所利用,而且现在废金属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不尽合理,因此,建议以进口废铜为主,稳定生产经营,在国内的废金属集散地,选择适当地区,设立废铜分选、收集场地,使之逐步成为废铜的供应基地。

在国外采购废铜要选择有货场、有信誉的大型货商,采取严格的期货保值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大质量检测力度和提高部分进口商的业务素质以防止西方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洋垃圾。

最后,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金的优势,研究开发废铜利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废铜利用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

企业在提高废铜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应该搞好“三废”的回收利用,重视节能节水等工作,研究开发对废铜科学合理利用的新工艺,好的技术或研究成果要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示范项目或试点企业,争取国家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以促进废杂铜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废铜处理量逐年增加、利用率不断提高,尤其以国有大型企业的利用量增加较快。

据悉,中国最大的国有铜生产企业江西铜业集团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倾动式精炼炉,年处理废铜超过10万吨。

云南铜业公司、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天津大通铜业公司等大型企业利用废铜数量也都大幅增加,我国废杂铜再生、加工行业也正以蓬勃之力进行着废杂铜综合回收利用的工艺革新,并朝着科技、节能、环保的健康之路迈进。

2、项目的建设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求,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

建设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坚持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加强管理相结合。

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技术和引进进口先进设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

加强管理,减少损失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项目建设,购置先进的设备,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求。

我公司坚持发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方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路线,提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

3、项目的建设符合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

企业通过自身积累和不断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依托产学研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企业的技术与装备水平大大提高,产品的档次得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得到加强,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后劲。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

通过项目建设,购置先进的设备,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求。

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九、有色金属3、高效、节能、低污染、规模化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

(1)废杂有色金属回收”的范畴。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1.6建设规模与目标

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采用自有技术,购置先进的有色金属加工设备,建设年产5000吨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加工项目。

1.7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在**经济开发区,租赁厂房3456平方米,采用自有技术,购置先进的有色金属加工设备,建设铜棒及有色金属制品生产线。

1.8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本项目预计投入总资金为3000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固定资产投资为20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1527.4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300万元。

达产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755万元,实现净利润245.3万元。

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1

项目投入总资金

万元

3000.0

1.1

固定资产建设投资

万元

2000.0

1.2

流动资金

万元

1000.0

2

项目总投资

万元

3000.0

2.1

固定资产建设投资

万元

2000.0

2.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300.0

3

年营业收入

万元

1719.9

建设期平均值

4

年总成本费用

万元

1411.4

建设期平均值

5

年增值税

万元

125.8

建设期平均值

6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12.6

建设期平均值

7

年利润总额

万元

295.9

建设期平均值

8

所得税

万元

74.0

建设期平均值

9

年税后利润

万元

221.9

建设期平均值

10

投资利润率(%)

10.9%

11

投资利税率(%)

15.6%

12

资本金投资利润率(%)

10.9%

13

资本金投资利税率(%)

15.6%

14

销售利润率(%)

18.6%

15

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8.1%

16

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

11.8%

17

税后财务净现值FNPV

万元

14.2

18

税前财务净现值FNPV

万元

461.7

19

税后投资回收期

7.97

含建设期

20

税前投资回收期

7.02

含建设期

21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55.93%

1.10结论

(1)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

通过项目建设,购置先进的设备,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求。

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九、有色金属3、高效、节能、低污染、规模化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

(1)废杂有色金属回收”的范畴。

(2)项目产品符合国内外市场对有色金属制品产品的需求,产品在国内市场都已建立起较完善的销售网络,产品销售前景广阔。

(4)项目宏观布局合理,厂址所在地的水电供应、交通运输等建设条件良好,**经济开发区投资环境优良,政府部门对项目建设非常支持,建设单位在钢结构产品的生产、管理、销售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充分的保障。

(5)项目经济效益良好,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经济上是可行的。

(6)项目产业关联度较广、经济拉动力较强,项目实施后,还将扩大劳动就业,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总之,该项目的实施具有优良的建设条件和外部环境,采用的技术和产品质量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项目的实施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预测

2.1产品市场供应情况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铜矿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铜矿资源短缺和精铜需求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近10年来,我国铜精矿的产量年平均增长9.02%,铜的消费量年平均增长20%左右。

以2009年为例,我国铜精矿产量为105.5万吨,而铜消费量达411万吨,有限的矿产铜原料远不能满足对铜的消费和需求。

业内专家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合理高效利用再生铜资源。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统计,我国三分之一的精炼铜来自再生铜,而再生铜的原料有60%来自废杂铜。

与此同时,由于废杂铜再生投资小、能耗和成本低等特点,废杂铜回收利用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明确,到2015年,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将提高到70%,其中再生铜占当年总产量的比例将达到40%。

这无疑给我国再生铜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可喜的是,近几年,我国再生铜产业发展迅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利用废杂铜量增加较快,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利用量。

据统计,我国最大的国有铜生产企业,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年处理废杂铜超过10万吨。

但我国废杂铜的再生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企业规模小、工艺技术水平低下、废杂铜利用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依然存在。

业内专家表示,废杂铜应用比例的大小是一个国家铜的再生水平高低的重要表现。

因此,提高我国废杂铜再生的工艺水平迫在眉睫。

首先,在废杂铜回收利用的形式方面,要规模化经营,提高工艺技术以及利用率。

由于废杂铜资源竞争激烈,品质高的杂铜价格也相当高,加上重熔和电解的成本,废杂铜精炼的利润空间很小,而直接利用废杂铜具有工艺简化、能耗少、成本低、污染轻等优点。

其次,在废杂铜贸易方面,可以扩大废杂铜进口。

由于目前我国废杂铜产生量还不是很多,同时现在废金属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不尽合理,因此,要稳定生产经营,企业可以扩大废杂铜进口,在国内的废金属集散地,设立废杂铜分选、收集场地,使之逐步成为废杂铜的供应基地。

同时,要加大质量检测力度,提高部分进口商的业务素质,以防止西方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洋垃圾。

最后,要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金的优势,研究开发废杂铜利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废杂铜再生的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

企业在提高废杂铜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要重视节能节水等工作,研究开发对废杂铜科学合理利用的新工艺,以促进废杂铜再生产业的发展。

2.2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2001~2013年,铜需求量从230万吨增长到975万吨,增长了3倍;铝需求量从330万吨增长到2196万吨,增长了5.6倍;铅需求量从77万吨增长到490万吨,增长了5.4倍;锌需求量从151万吨增长到590万吨,增长了2.9倍;镍需求量从8.5万吨增长到90万吨,增长了9.6倍,其他有色金属的消费也均有较大增长。

2013年我国铜、铝、铅、锌、镍、锡、钨、钼、锑、镁、金、银等消费占世界的比重分别达到46%、48%、45%、45%、51%、44%、53%、33%、32%、37%、30%、25%,均居世界第一。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我们不断地扩大有色金属矿山及冶炼产能产量。

但受资源条件制约,铜、铝、铅、锌、镍等大宗有色金属矿产的矿山产量增长低于冶炼产量增长,冶炼产量增长又低于消费增长,同时高强度的矿山开发导致矿山储量消耗大于储量增长,从而引发整个产业链条一系列供与需的矛盾。

未来5~10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之中,国民经济发展对有色金属需求仍将刚性增长。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测,2020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表观消费量将达到4990万吨,其中铜1300万吨,原铝3500万吨,铅788万吨,锌780万吨,镍116万吨,与2013年相比均有较大增长。

钨、锡、钼、锑、镁等有色金属的需求预计也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战略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2013~2030年我国铜累计需求量将超过2亿吨,我国目前保有铜储量约3600万吨,不足这一时期国内需求量的1/5。

有色金属地质调查中心研究表明,2013-2025年,我国镍需求量将超过1300万吨,我国目前保有镍储量仅193万吨,不足这一时期国内需求量的1/6。

我国铝土矿资源总量虽大但资源禀赋不佳;铅锌资源潜力很大,但大型、超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小型矿山占绝大多数,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破解有色金属资源供给难题,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已迫在眉睫。

2013年世界再生铜产量平均占世界精炼铜产量的42%和占世界铜消费量的36%。

美国2013年再生铜占本国精炼铜产量和消费量的95%和53%。

日本再生铜产量约占其本国精炼铜产量和消费量的77%和100%,其余像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均占有很大比例。

我国2013年再生铜分别占精炼铜产量的42%和消费量的33%。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相比,差距较大。

西方再生铝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体系已经趋于成熟。

2012年美国再生铝产量约占精炼铝消费量的62.4%,日本约占99.4%,德国约占60.7%。

从再生铝生产规模来看,美国为世界第一。

在美国50个州,6,000个场地都建有废铝的收集中心,位于德克萨斯州欧文市的美国伊姆科再生金属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废铝再生企业之一,在全美国设有20多家再生铝厂,年生产能力为150万吨。

欧洲现有217个再生铝加工厂,其中德国13个,法国26个,意大利45个,英国87个,其余分布在其他国家。

其中英国自上世纪20年代起就有完整的再生铝工业体系,交通运输业90%、建筑业70%的废铝得到回收。

我国近几年再生铝的生产量基本维持在118万吨左右,不到我国精炼铝产量和消费量的10%,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再生铅生产普遍占总产量60%以上,美国已达到90%以上,而中国再生铅占总产量比重接近30%,产量增长缓慢。

新兴国家印度、墨西哥和巴西随经济增长,再生铅产量均稳定增长。

目前中国有再生铅厂300多家,生产能力从几十吨到上千吨不等,2万吨以上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平均产能规模仅4500吨/年。

而且,再生铅处理工艺落后,综合利用率低,能耗高。

近3年来我国再生铅产能有所增加,但产量却总体保持平稳,产量基本在150万吨上下。

随着有色金属回收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废旧金属原料的增加,我国铜、铝、铅、镍等有色金属供需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

我国在有色金属回收利用方面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值得政府机构、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关注。

 

2.3产品市场供需平衡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循环经济的一部分,固废回收近年来政策刺激不断,2011年10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网络完善、技术先进、分拣处理良好、管理规范的现代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各主要品种废旧商品回收率达到70%。

同时据环保部环境规划院预测,“十二五”固废处理行业投资将达到8000亿元,较“十一五”期间翻两番。

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对国内铜冶炼的原料主要来源之一,进口拆解废铜及回收拆解废铜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了相应研究分析。

2.2.1再生资源产业充满潜力

1、再生资源产业蓄势待发

再生资源是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以各种形态附存,但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途径而使其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物料的总称。

再生资源产业则是循环经济模式中极为关键的一环,覆盖循环经济中的“再利用和资源化”两大领域。

为应对天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约束、环境保护以及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个新兴的“老行业”,再生资源产业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有色金属资源再生行业现状

我国废旧有色金属回收利用行业目前的主要问题仍旧表现在产业集中度不够,仅2007年我国就有大大小小5000多家废旧有色金属回收利用企业,行业龙头型企业较少,亟待整合。

多数企业的装备水平较低、加工技术落后、二次污染控制能力较差。

此外,我国废旧金属回收利用行业还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

目前,我国每年进口各类有色金属废料约700万吨左右,国内回收约200万吨左右,但目前已经投产和在建的产能达到2000万吨,产能明显过剩。

虽然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但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有色金属再生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2.2.2我国废铜产业情况

1、我国废铜需求快速增长

我国冶炼企业与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原料需求增加,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例如,江铜集团旗下冶炼厂年产阴极铜板100万吨,其中消耗自有矿16万吨,进口矿34万吨,废杂铜50万吨。

可见在国内冶炼企业产能迅速扩张,而矿石原料供应却十分有限的背景下,冶炼厂对于原料的需求将越来越依赖于废铜。

从2011年到“十二五”末,国内铜冶炼及深加工将新增产能750万吨,未来中国对铜原料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大,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到2012年,精炼铜产能将比现在高出190万吨,相当于2010年全年废铜进口总量,在这些新增产能中,将有一半以上是以废铜为原料。

此外,本已处于行业竞争激烈的铜加工企业的利润近年来被快速上涨的精铜价格进一步侵蚀,不少加工企业已经开始考虑在自身原料中加入具备相对价格优势的废铜以降低原材料成本。

同时,铜材加工产能到明年也将扩大200万吨左右,这部分产能将会消费不少高品位废铜,高品位废铜的竞争也将比现在更激烈。

2.2.3我国废铜进口贸易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废铜回收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需求。

左图是近几年进口与国内回收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即使对进口废铜以30%的品位保守估计,国内回收的废铜数量也仅是进口数量的三分之一。

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估计,从2014年开始国内的废铜回收才会逐步进入高峰,短期内中国的废铜供应以进口为主的现状难以改变。

目前中国仍有约三分之二的废铜需求依赖进口,一个重要问题是国内废铜产量的大幅增长是否会打破铜市的均衡并替代铜精矿和中间产品需求。

尽管废铜储量迅速增长,铜较长的使用周期(平均为30年)意味着一段时间内中国大部分需求将继续来自于进口,而我们预计国内废铜产量的增长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废铜对外依存度相对较高的情况相当一段时间仍将持续。

项目单位已建立了完善的再生铜制品产业链,原材料的供应以及产品的销售均有保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条件。

2.4国内生产力布局

随着国家对再生循环产业的重视,相继出台了再生铜产业鼓励发展的相关政策,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截止目前涌现出了不少新生的再生金属园区,当前中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再生金属园区超过30家,但相对成熟和完善的仍然是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珠江三角洲3个重点废杂铜拆解、加工、消费地区。

根据政策引导我国的废杂铜市场形成了两大不同功能,一为再生金属园区,即“圈区管理”园区,这些园区规模相对较大,配套较为完善,同时具备良好的海陆空运输条件,大批量集中加工国外进口的废杂铜和部分国内收购的废杂铜。

二为国内的回收集中地,这些地区主要是分散在各省市地区,以国内回收为主进行拆解和分拣,虽然交易量和收购量都不如再生金属园区的规模,但仍然是中国废杂铜供应的重要一环。

 

  从进口的情况来看,浙江、广东、天津是中国最主要的废杂铜进口地,在2011年,这三个地区的总进口量占到全国的84%左右的实物量。

其中广东实物进口量最大,占到了34%,广东清远在这其中的比重最高,占到了全广东省的1/3的废杂铜加工量;其次为浙江地区,从宁波海关和杭州海关进口的实物量占据了总进口量的34%左右,天津海关的进口量则为总进口量的13.5%左右。

而从国内回收的交易市场来看,国内废杂铜回收的集中地主要在山东临沂、湖南汨罗、河南长葛、河北保定等地。

 

  目前国内主要再生金属园区有:

浙江宁波、浙江台州、浙江永康、江苏太仓、江苏张家港、广东肇庆、广东江门、广东南海、广东清远、江西鹰潭、福建漳州、山东烟台、广西梧州、天津子牙、河北六安、河北保定、辽宁中宏、辽宁大石桥等。

2.5价格现状与预测

本项目产品为各种有色金属产品,种类不同、规格型号不同,其价格相差较大。

同时,其原材料的价格随废杂铜价格的波动而变化,同时,质量要求的差别,对价格也有相当的影响,因此,为了测算的方便,以统一产品价格进行本项目的测算。

2.6市场竞争力分析

2.6.1资源优势分析

本项目依托的优势资源包括市场资源、材料资源、劳动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项目产品市场资源良好;项目产品所需的主要材料为布料及各种染料,主要从周边地区采购;项目所在地以及周边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工业大学、##机械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能够为企业提供一定职业技能的技术工作;项目承担单位为专业从事钢结构产品开发生产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信誉,并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资源。

2.6.2产品性能价格比分析

项目产品的定价以中档偏低水平为主,通过培训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来保有性价比优势。

2.6.3产品服务的优势分析

与客户距离近,产品的质量跟踪及服务比其他外省企业具有较强的优势。

2.6.4产品技术优势分析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大力引进的各类管理人才,除在培养内部和选拔的骨干分子和技术骨干级优秀员工队伍外,招聘了一批素质较高、德才兼备、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管理团队、研发队伍、技术人才。

成立研发中心,建立了一整套科学而严密的管理体系,利用人才优势,加快开发新产品力度。

与此同时,企业更加重视科技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强化企业质量体系建设,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狠抓产品质量,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运行指标控制和管理生产,通过不断改进,逐步形成了以高效率、程序化、制度化的生产作业流程。

公司生产设备齐全,工艺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检测手段完善,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检测设备;公司管理基础稳固,人力物力资源充裕,研发团队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研发能力;公司将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以科技兴厂,走长期稳定高效的发展道路。

2.7项目风险分析

A、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

(1)政策风险

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技术进步要求,不存在政策风险。

(2)技术风险

本项目技术采用行业内专有技术,可确保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项目面临的技术风险不大。

(3)生产风险

公司日常的生产操作和生产管理不存在风险。

(4)财务风险

项目投产后,可能面临成本上升、售价下降的财务风险。

(5)管理风险

公司十分重视企业管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