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4625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5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的描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运动的描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的描述》.docx

《《运动的描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的描述》.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运动的描述》.docx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些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山师大附中2010年学分认定考试)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D.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

2.(广东惠阳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3.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一定是静止的

B.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

C.一定是运动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福建厦门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

A.速度  B.位移  

C.路程  D.速率

5.(山东潍坊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乙静止,质点甲的初速度为零

B.质点乙运动的速度大小、方向不变

C.第2s末质点甲、乙速度相同

D.第2s末质点甲、乙相遇

6.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

     

B.

C.0,

D.0,

7.(银川一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不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不为零

B.物体具有加速度时,它的速度可能不会改变

C.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随之变大

D.物体加速度方向改变时,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变

8.(江西高安二中08-09上学期高一期中)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始速度(m/s)

经过时间(s)

末速度(m/s)

2

3

11

0

3

6

0

20

6

0

100

20

A.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②的速度变化最慢

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9.在百米决赛时(如图),甲、乙两位计时员同时记录第一名的成绩.甲看到发令枪的烟雾时开始计时,乙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当运动员到达终点,甲、乙同时停止计时,已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那么(  )

A.甲、乙两位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相同

B.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比乙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大约少了0.3s

C.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比乙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大约多了0.3s

D.甲计时员所记录的时间不正确

10.(广东执信中学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小船匀速逆流而上,经过桥下时箱子落水了,船继续前进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并立即调头以相同的静水船速顺流而下,经过1h在下游距桥7.2km处追上.则河水流动速度为(  )

A.7.2km/h

B.3.6km/h

C.1m/s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1.目前实验室用的打点计时器有________计时器和________计时器两种,它们所接电源均为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流,所以都是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但前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V,后者所接交流电压为________V.

12.“大洋一号”配备有一种声呐探测系统,用它可测量海水的深度.其原理是:

用超声波发生器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海底会反射回来,若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通过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就可推算出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波速为1500m/s,船静止时,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为8s,则该船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是________m.

13.(山东潍坊08-0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用手拉动纸带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旁边附着一把毫米刻度尺,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根据纸带上点的排列情况可判定,手拉动纸带时,手的运动速度怎样变化________;由A到C这段距离上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打C点时手拉动纸带的速度约为____________m/s.

14.(浙江萧山三校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在上海的高架道路上,一般限速80km/h,为监控车辆是否超速,设置了一些“电子警察”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路面下相隔L埋设两个传感器线圈A和B,当有车辆经过线圈正上方时,传感器能向数据采集器发出一个电信号;若有一辆汽车(在本题中可看作质点)匀速经过该路段,两传感器先后向数据采集器发送信号,时间间隔为Δt,经微型计算机处理后得出该车的速度,若超速,则计算机将指令架设在路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汽车拍照,留下违章证据.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试写出微型计算机计算汽车速度的表达式v=________.

(2)若L=5m,Δt=0.3s,则照相机将________工作.(填“会”或“不会”)

三、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公路上有一只小鹿,于是立即刹车,汽车在4s内停了下来,使小鹿免受伤害.试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

 

16.(8分)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李讲的故事情节,作出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请你依照图象中的坐标,并结合物理学的术语来讲述这个故事.你在讲故事之前,先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否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

(2)乌龟做的是什么运动?

(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几次?

(4)哪一个先通过预定位移xm到达终点?

 

17.(10分)(成都航天中学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一辆汽车从原点O由静止出发沿x轴做直线运动,

为研究汽车的运动而记下它的各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见下表:

时刻t/s

0

1

2

3

4

5

6

7

位置坐标x/m

0

0.5

2

4.5

8

12

16

20

瞬时速度v/(m·s-1)

1

2

3

4

4

4

4

4

(1)汽车在第2秒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2)汽车在前3秒内的加速度为多大?

(3)汽车在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18.(10分)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s司机第二次鸣笛,3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10km/h(如图所示),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关于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B.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D.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图2-9所示是几个质点的运动图象,其中是匀速运动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

3.对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速度大的加速度大B.速度变化大的加速度大

C.速度变化率大的加速度大D.速度不变,加速度也不变

4.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相等

C.任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D.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是一个恒量,则这个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5.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一致。

现有加速度减小时的四种说法:

(1)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2)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3)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4)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其中正确的是()

A.

(1)(3)B.

(2)(4)C.

(1)(4)D.

(2)(3)

6.如图2-10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t,在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和加速度A是()A.

,A随时间减小B.

=

,A恒定C.

,A随时间减小D.无法确定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是零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零

C.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零D.做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是零

8.对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方向不变,速度方向可变B.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可变

C.速度增量方向就是速度的方向D.位移和速度方向都可变

9.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

A.-200m/s2B.200m/s2C.-100m/s2D.100m/s2

10.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2-11所示,从图中看出,物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是()

A.只有0<t<2sB.只有2s<t<4s

C.0<t<2s和6s<t<8sD.0<t<2s和5s<t<6s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直线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内增加的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恒定的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恒定(不为零)的直线运动

1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则()

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

B.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C.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2m/s

D.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2m/s

13.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而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开飞机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则在运动员减速下降的任一秒内()

A.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5m/sB.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0.2倍

C.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5m/sD.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10m/s

14.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s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

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

15.证明: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即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1.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C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4s末通过C点时关闭发动机,再经过6s到达B点时停止.已知AB之长为3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3m/s

  B.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6m/s

  C.通过AC段的位移为12m

  D.汽车在AC与CB两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

2.两车从同一车站同时向同一方向行驶做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2-3-3.则

  A.在2s时两车相遇,乙车追上甲车

  B.在4s时两车相遇,乙车追上甲车

 C.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等于甲车的速度

  D.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

3.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最后三段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1∶1∶1           B.5∶3∶1

  C.9∶4∶1           D.3∶2∶l

4.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人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   

  A.v1∶v2∶v3=3∶2∶1

  B.vl∶v2∶v3=

∶1

  C.t1∶t2∶t3=1∶

-1∶

  D.t1∶t2∶t3=

-1∶1

5.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公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s      B.2s     C.3s     D.4s

6.如图2-3-4所示是某一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图象可知速度与加速度在下列哪段时间方向相同   

  A.0~2s            B.2~4s

 C.4~5s            D.5~6s

7.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s末开始刹车,经过4s完全停下,设刹车过程中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前后两段运动过程中汽车加速度大小之比是   

  A.1∶4            B.1∶2

  C.1∶1            D.2∶1

8.一个质点沿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测得从A到B的时间tAB=4s,经过B的瞬时速度vB=11m/s,从B到C的时间tBC=6s,到达C点的瞬时速度vC=20m/s,则经过A点的速度vA=________m/s.

9.汽车以10m/s速度行驶,刹车后获得2m/s2的加速度,则刹车后4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刹车后8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

10.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则前2s内物体的位移为________,此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前5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

11.甲、乙两物体在一直线上相距为d,从某一刻起甲做速度为v的匀速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在前,甲在后,则甲、乙能相遇一次的条件是________,甲、乙能相遇两次的条件是________,甲、乙不能相遇的条件是__________.

12.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0=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某一时刻起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2m/s2,此时刻在汽车后面Δs=7m远处有一自行车以v=4m/s的速度匀速运动,汽车开始刹车后,自行车追赶汽车所需的时间t是________.

13.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木板如果与水平方向有夹角,那么对研究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影响吗?

14.在处理纸带时,为什么常常不从第一个点开始计时?

为什么通常要把打5次点的时间作为计时单位?

15.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为了减小测量小车运动加速度的相对误差,下面列举的措施中,哪些是有益的  

  A.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一些

  B.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

  C.在同样条件下,打出多条纸带,选择其中一条最理想的进行测量和计算

  D.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然后选取计数点,进行计算

16.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为3m/s,加速度的大小为0.4m/s2,在某1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0.4m,问在这1s开始以前物体已经运动了多长时间?

从开始运动到这1s末的位移多大?

 

17.一个滑雪的人,从85m长的山坡上匀变速滑下,初速度是1.8m/s,末速度是5.0m/s,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1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增加到2v时经过的位移是s,测它的速度从2v增加到4v经过的位移是多少?

 

19.一辆正在匀加速行驶的汽车,在5s内先后经过路旁两个相距50m的电线杆.它经过第2根电线杆的速度是15m/s,求它经过第1根电线杆时的速度及行驶的加速度.

 

20.一辆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历时5s.已知小车前1s的位移是0.8m,后3s的位移是16.8m,则小车的加速度是多少?

初速度和末速度分别是多少?

5s内的位移为多少米?

 

21.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但是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v=20m/s,乙车在甲车行驶至距离出发地2000m处时开始以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m/s2追甲,求乙车追上甲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知识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关系是。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有、。

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

4、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某段过程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两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假设初末速度均已知为V0、Vt)

5、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1T秒末、2T秒末、3T秒末……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1T秒、前2T秒、前3T秒……位移之比

_______________;第1T秒、第2T秒、第3T秒……位移之比_____________;

连续相等的位移所需时间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1.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一分钟行驶540米,则它在最初l0秒行驶的距离是()

A.90米B.45米C.30米D.15米

2.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A.L/2B.

L/2C.L/4D.3L/4

3.用

的式子求平均速度,适用的范围是()

A.适用任何直线运动;B.适用任何变速运动

C.只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D.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4.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头通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车尾通过该路标时的速度为v2,则火车的中点通过该路标的速度为()

A、

  B、

  C、

  D、

5.一个物体沿着斜面从静止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头2s内的位移为3m,则它在第四个2s内的位移是()

  A、14m  B、21m  C、24m  D、48m

6.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均分成四段,一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则()

⑴物体到达各点速度之比vB:

vC:

vD:

vE=1:

2

⑵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E=2tB=

tC=2tD/

⑶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等于vB

⑷通过每一段时,其速度增量均相等

A.只有

(2)B.⑴⑵⑶C.⑵⑷D.⑶⑷

 

7.物体沿某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则

的关系是()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

8.关于公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公式只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B.此公式也适用于匀减速直线运动

C.此公式只适用于位移x为正值的情况

D.此公式不可能出现a、x同时为负值的情况

9.某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若第1s末的速度为0.1m/s,则第3s末的速度为__________,前三秒内的位移为__________,第三秒内的位移为______。

10.初速度为零的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

2:

1的连续时间内所通过的位移之比为_9:

4:

1_,它在1:

2:

5的连续三段位移上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1:

:

_.

11.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底端a点上滑,最高可滑至b点,c是ab的中点,如右图所示,已知物块从a至c需要的时间为t0,问它从c经b再回到c,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12.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m/s2。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

 

1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一个4秒内的位移为24米,在第二个4秒内的位移是60米,求:

(1)此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第四个4秒内的位移。

 

14.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观察者站在这列火车第一节车厢的前端,经过2s,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观察者所在位置;全部车厢从他身边通过历时6s,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且不计车厢间距离。

求:

(1)这列火车共有多少节车厢?

(2)最后2s内从他身边通过的车厢有多少车?

(3)最后一节车厢通过观察者的时间是多少?

 

15.如图所示,物体以4m/s的速度自斜面底端A点滑上光滑斜面,途经斜面中点C,到达斜面最高点B。

已知VA:

VC=4:

3,从C到B点历时(3-

)s,试求:

(1)到达斜面最高点的速度;  

(2)斜面的长度

16.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相邻的两个1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2m和3.2m,求物体的加速度a和相邻的两个1s内的初、末速度v1、v2、v3。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小球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速度与落到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

A.

∶1B.

∶2C.2∶1D.4∶1

2、把自由落体物体的总位移分成相等的三段,则按由上到下的顺序经过这三段位移所需时间之比是

A.1∶3∶5B.1∶4∶9C.1∶

D.1∶(

-1)∶(

-

3、从同一高度处,先后释放两个重物,甲释放一段时间后,再释放乙,则以乙为参照物,甲的运动形式为

A.自由落体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a<g

C.匀加速直线运动a>gD.匀速直线运动

4、小球自距地面17m的高度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则小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