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4834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docx

高考一轮复习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

2022高考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 现代文阅读Ⅰ——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7分)

深藏故宫里的古老“3D打印”技术

①紫禁城(今故宫博物院)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含有房屋9000多间。

这些古建筑以外观雄伟、造型优美、色彩绚丽、工艺精湛、构架有序等特点闻名于世,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及聪明才智。

②我们知道,紫禁城是皇帝执政和生活的场所,紫禁城古建筑的建造,是要经过皇帝事先批准的。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皇帝批准建造一座宫殿之前,是需要审核它们的实物模型的。

这种实物模型,就是烫样。

③烫样,也称“烫胎合牌样”“合牌样”,就是指古建筑的立体模型。

之所以被称为“烫样”,其主要原因在于有的部位在制作时需要熨烫成型。

古建筑烫样一般用纸张、秫秸、油蜡、木头等材料加工而成。

制作烫样的工具包括簇刀、剪刀、毛笔、蜡板、水胶、烙铁等。

其中,水胶主要用于黏合不同材料,烙铁主要用于将材料进行熨烫。

④紫禁城古建筑烫样最开始由皇家指定的民间工匠制作。

在清代,出现了制作烫样的御用皇家机构,即样式房。

该机构的功能犹如现在的建筑设计院,主要负责皇家建筑的设计与施工。

而在设计的初期阶段,则需制作出建筑烫样,供皇帝参考。

烫样可用于建筑群模型,也可用于建筑单体模型,还可用于建筑局部模型。

⑤与现代高科技的计算机辅助制作的三维模型(如3DStudioMax辅助设计)和高科技3D打印技术生成的模型相比,紫禁城古建筑烫样尽管在模型尺寸的精确性方面较弱,但有着诸多的优点,集古代建筑科学和营建技艺于一体,并主要体现在模型的直观性、简易性和修改的便利性等方面。

⑥紫禁城古建筑的烫样的直观性,表现在可以直接给皇帝展示拟建造建筑的三维效果,这种效果全面而又丰富,实现了宫殿建筑的形象性和具体性的完美结合。

由于一般的建筑平面图无法使皇帝获得建筑造型、内外空间、构造做法等准确信息,因而需要制作烫样来展示拟施工模型的效果,且烫样是根据建筑的设计情况制作,并标注有详细尺寸,因而又具有科学性。

⑦烫样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向皇帝展示拟建造建筑的大样,以缩微实体的方式来表现建筑样式,可显示出建筑的整体外观、内部构造、装修样式、彩画做法、细部尺寸等内容,以便皇帝做出修改、定夺决策。

制作好的烫样具有层叠性和灵活性,各个构件之间互不影响,彼此有所联系又各自独立,其屋宇、柱子、门窗,甚至内部陈设的桌椅、几案、床榻等每一个小部件都是活动的,每一块小板子都能移动,从里到外将建筑结构和形态表现得十分明确。

⑧烫样不同于现代建筑模型,现代建筑模型仅能反映建筑外观,且一般没有具体的尺寸;烫样则是按比例制作,尺寸具体详细。

烫样比一些用高科技手段建造的模型更直观,因为它不仅能展示建筑外观状况,而且还能方便地展示建筑内部的构造特征、装饰样式和彩画做法。

故宫博物院现藏烫样80余件,其内容涵盖圆明园、万春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紫禁城、景山、天坛、清东陵等处的实物模型。

它们是研究紫禁城等历史建筑的修缮或复建的重要参考依据,更是研究紫禁城等建筑的历史、古代科学和技术的直观资料。

⑨烫样具有简易性。

烫样的制作不需要依赖复杂的建模技术、高科技的辅助设备或大量的资金即可实现。

紫禁城古建筑烫样的制作包括梁、柱、墙体、屋顶、门窗等部分。

⑩同时,工匠会在不同的建筑构件表面,贴上含有设计者姓名、建筑名称、控制尺寸、施工要点等信息的标签。

制作好的烫样,皇帝认可之后,样式房方可依据烫样绘制施工设计画样,编制做法说明,支取工料银两,进而招商承修,开工建设。

上述模型制作所需材料造价低廉,加工简单,实物效果好,易于工匠在实际工程中指导施工。

⑪当然,紫禁城古建筑烫样的科学价值不仅仅如此。

烫样技术纠正了紫禁城古建筑工匠“纯经验”的传统错误观念,说明我国古代建筑工匠不仅具有建筑施工技艺,还具有立体模型表达能力。

⑫烫样技术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古代建筑“见物不见人”的弊病。

一般人往往认为紫禁城古建筑是建筑工匠的技艺成就,却往往对于它们的设计者姓名、设计理念、设计依据、设计技术等信息是一无所知的。

烫样模型给人以较为清晰的信息,便于人们了解、研究建筑实物的来源,并将其作为古建筑设计、修缮、研究参考的依据。

(摘编自《科技日报》)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皇帝执政和生活的场所——紫禁城,古建筑被批准建造之前,一定需要皇帝来审核它们的实物模型。

B.制作紫禁城古建筑烫样的工具数量不多,也很常见,包括簇刀、剪刀、毛笔、蜡板、水胶、烙铁等。

C.紫禁城古建筑烫样因为由指定的民间工匠或御用皇家机构制作,在模型尺寸的精确性方面较为薄弱。

D.烫样可展示拟建造建筑的大样,以缩微实体的方式来表现建筑样式,显示出许多内容,便于皇帝做决定。

解析 强加因果,“在模型尺寸的精确性方面较为薄弱”理解错误,原文有“与现代高科技的计算机辅助制作的三维模型(如3DStudioMax辅助设计)和高科技3D打印技术生成的模型相比”的限制。

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本文用赞赏的语言开篇,这种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以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B.为了细致地说明烫样,作者将它与三维模型和高科技3D打印技术生成的模型,以及现代建筑模型对比。

C.烫样技术作用很大,它能纠正古建筑工匠“纯经验”的传统错误观念,改变建筑的诸多弊病。

D.“体现在模型的直观性、简易性和修改的便利性等方面”“具有立体模型表达能力”观点相同。

解析 “它能纠正古建筑工匠‘纯经验’的传统错误观念”错误,原文只是说“纠正了紫禁城古建筑工匠‘纯经验’的传统错误观念”;“改变建筑的诸多弊病”完全错误,原文只是说“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古代建筑‘见物不见人’的弊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紫禁城古建筑烫样一般采用纸张、秫秸、油蜡、木头等材料加工而成,可见其模型的制作所需材料造价低廉,加工也简单。

B.紫禁城古建筑烫样根据建筑的设计情况制作,并标注有详细尺寸,具有科学性,所以作者认为它是一门深藏的古老技术。

C.制作好的烫样,其屋宇、柱子、门窗,甚至内部陈设的桌椅、几案、床榻等都是活动的,十分灵活、便利。

D.做好的烫样经皇帝认可后便进入设计、建设程序,这不仅是研究紫禁城建筑的依据,也是当今世界房屋建筑必须参考的材料。

解析 夸大功用,“也是当今世界房屋建筑必须参考的材料”概括分析错误,于文无据。

4.下列选项,不符合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3分)(C)

A.弘扬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历史悠久。

B.赞扬我国文化保护措施得当。

C.高度赞美大国工匠具有世界性的科技创新精神。

D.激发国人的自豪感,同时激励人们热爱、保护祖国文化。

解析 夸大精神,制作烫样实际是建造紫禁城建筑的实用性工作之一,谈不上“具有世界性的科技创新精神”。

5.文章第⑧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

作者采用这一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分)

答案 说明方法:

作对比、列数字、举例子。

效果:

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了烫样不同于现代建筑模型,具有更直观的特点,不仅能展示建筑外观状况,而且还能方便地展示建筑内部设计;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说明我国故宫博物院现藏烫样数量多,内容涵盖的实物模型十分丰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17分)

导航能力堪比GPS 动物们是这样做到的

张景阳

动物没有指南针,也没有GPS,它们是如何在或近或远的路程中保持正确方向,并最终到达目的地的呢?

本领卓越源于能力特殊

有研究证实,很多导航能力卓越的动物都具有某些特殊的能力,如偏振光视力、空间记忆力和磁感知能力等。

早在1949年,奥地利动物学家卡尔·冯·弗里士发现,蜻蜓、蜣螂等许多昆虫具备超越人类的偏振光识别能力。

据了解,光在大气中传播的过程中会形成少量偏振光,且偏振光波的分布具有空间分布的稳定性,这些偏振光就像是画在天空中的地图。

复眼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头部有一部分小眼专门负责探测偏振光。

这些小眼的颜色和形状与其他小眼有着明显差异,小眼上还排列着两组或者三组垂直的微绒毛,正是这些微绒毛上的视色素颗粒帮助昆虫捕捉到了偏振光,进而帮助它们进行导航。

蝙蝠利用声波避障的能力广为人知,但很少有人知道,蝙蝠也是导航的高手。

来自希伯来大学和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蝙蝠在大尺度的地理位置上进行导航时,能够表现出非凡的空间记忆力,这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接近了人类。

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的雷达追踪实验,发现蝙蝠可以在大脑中绘制一座城市的“认知地图”并以此导航。

在寻找食物时,它们很少随机乱转,而是直奔目标,并且还能够找出更便捷的路线来“抄近路”。

此外,科学家目前还发现了约50种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类、昆虫)具备利用地球磁场为自己的活动进行导航的化学感知能力。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者沃克·迪贝尔曾发现,在虹鳟鱼的三叉神经处能够观察到与磁刺激相关的神经电反应,并且虹鳟鱼的嗅上皮细胞可随着磁场的旋转而旋转。

由此,沃克·迪贝尔推断,该部位所分布的大量含铁细胞或许是与磁感应相关的神经元。

不仅认路还会计算路程

生理结构的独特性,是动物具备卓越导航能力的基础条件。

更神奇的是,一些动物甚至掌握了特殊的路线计算方法。

据了解,蚂蚁的眼睛里也有对偏振光敏感的光感受器。

法国生物机器人专家斯特凡·维奥莱表示,在利用偏振光进行导航的过程中,蚂蚁首先会利用这些光线确定方向,然后计算出返回起点的最直接路径。

例如,无论蚂蚁寻找觅食地的路径多么曲折,当它返回巢穴的时候,几乎都是沿直线返回。

昆虫可以通过估算自己走过路线的方向和距离,判断自己与起始位置的相对位移,这种方法叫作路径积累。

动物学家发现,蜜蜂不仅掌握了路径积累的方法,还能将路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同伴。

奥地利动物学家卡尔·冯·弗里士通过实验发现,当一只工蜂满载花蜜返回蜂箱时,它来回摇晃地舞蹈,如果花蜜的位置与蜂巢的距离在50米之内,那么工蜂就会跳圆舞,一旦花蜜位置距离蜂巢超过50米,它就会跳起一种“8”字舞,在跳到“8”字交界处时,它会以每秒13次的频率快速抖动身体,发出嗡嗡声,同时左右摆动,每摆动一次表示大约50米的距离。

而且,工蜂摇摆的方向还能表示花蜜的方位,摇摆的平均角度则表示采集地点与太阳位置的角度。

当然,有学者表示,这种路径积累方法只适用于短距离旅程,而不适用于长距离旅程。

动物导航也会看“路标”

就像我们人类导航会看路标一样,自然界中,很多动物导航也需要借助一些参照物。

对于不同的动物而言,其选取的参照物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动物所选取的参照物往往取决于其生活的环境,并且这些参照物的选取便于操作。

例如,刚孵化出来的小海龟需要立即游进大海来躲避天敌的侵害,它们能够以光线来辨别海面和海岸,只要海岸上没有灯光,光线明亮处一定是大海。

一旦进入海中,海龟又会切换到以海浪的方向为参照物,海浪扑来的方向才是大海深处。

鸟类是偏向以天体作为参照物的典型代表,这是因为鸟类的眼睛长在头部的两侧,这使它们能够同时看到头部两侧的区域,有利于实时观察太阳、月亮、星辰等天体的运动。

当太阳落山后,又一重要“路标”——北极星就会出现。

北极星在天空中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参考点,其他星座都会沿着这个参考点旋转。

夜间迁飞的鸟类并不见得能认出北极星,但它们能够知道星座旋转的中心是正北方,从而准确判断出飞行的方位。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有奥地利动物学家发现,蜻蜓、蜣螂等许多昆虫,具备超越人类的识别天空地图路线——偏振光的能力。

B.蚂蚁也能利用偏振光进行导航,它会先利用这些光线确定好方向,之后计算出返回出发点的最直接路径。

C.研究发现,工蜂外出采花蜜时,距离蜂巢不超过50米,会跳圆舞,超过这一距离就会跳一种“8”字舞。

D.因为鸟类的眼睛能同时看到头部两侧的区域,有利于实时观察天体的运动,所以鸟类偏向以天体为参照物。

解析 “识别天空地图路线——偏振光的能力”曲解文意,原文是说“这些偏振光就像是画在天空中的地图”,偏振光并不是真的“地图”,更不是“路线”。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本文开篇以对比、设问的方式引入,这种行文方式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以进一步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B.文章结构清晰,首先总写,再以三个小标题来分写,说明动物具有某些特殊能力,会计算路程,会看“路标”。

C.文章用蚂蚁觅食后返回几乎是沿直线、工蜂采花蜜返回摇晃地舞蹈的事例,说明动物掌握特殊的路线计算方法。

D.小海龟游进大海以光线来辨别海面和海岸,夜飞的鸟类都以北极星来判断飞行的方位,它们都会选择“路标”。

解析 “夜飞的鸟类都以北极星来判断飞行的方位”不合文意,原文只说“夜间迁飞的鸟类并不见得能认出北极星,但它们能够知道星座旋转的中心是正北方,从而准确判断出飞行的方位”。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蝙蝠导航时“能够表现出非凡的空间记忆力,这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接近了人类”,这说明人类可以借助蝙蝠飞往各处。

B.科学家还发现了约50种动物具备利用地球磁场为自己的活动进行导航的化学感知能力,故沃克·迪贝尔推断它们存在磁感应相关的神经元。

C.动物学家发现蜜蜂不仅掌握了路径积累的方法,还能将路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同伴,这比昆虫能估算自己走过路线的方向和距离更进一步。

D.小海龟一旦进入海中,又会切换到以海浪的方向为参照物,这表明海龟善于从身边生活的环境中选取参照物,超过一些普通鸟类。

解析 A项,“这说明人类可以借助蝙蝠飞往各处”不合情理。

B项,“故沃克·迪贝尔推断它们存在磁感应相关的神经元”推断结论失当,原文只说“在虹鳟鱼的三叉神经处能够观察到磁刺激相关的神经电反应……沃克·迪贝尔推断,该部位所分布的大量含铁细胞或许是与磁感应相关的神经元”。

D项,“超过一些普通鸟类”于文无据。

9.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动物导航也需要借助一些参照物”观点的一项是(3分)(A)

A.信鸽从千里以外能飞归老家,美国科学家认为是用自然光确定迁徙方向。

B.鳗鱼可记清路线抵达数千公里之外的马尾藻海产卵繁殖。

C.墨西哥无尾蝙蝠为了寻找飞蛾或者蚊子,可以远离洞穴抵达70公里外捕食。

D.撒哈拉沙漠蚂蚁可抵达巢穴外0.5公里外寻找食物,它们通过步数来精确测量路程。

解析 B项,“记清”,表明鳗鱼是靠记忆。

C项,文章中的蝙蝠是靠“非凡的空间记忆力”。

D项,“通过步数来精确测量路程”,表明蚂蚁靠的是特殊能力。

10.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分)

答案 ①作者借“有学者表示”的内容,来表达该段核心观点“蜜蜂通过舞蹈计算距离、角度”存在适用性,从而表达出文章第二部分的中心观点“动物不仅认路还会计算路程”同样存在适用性;②作者的观点不是想否定科学研究得出的观点,相反,更具有严谨性、科学性,补充更多的学者研究内容,来论证其观点的正确性。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19分)

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揭晓获奖艺术家名单,越剧一代宗师、“王派”艺术创始人、93岁高龄的表演艺术家王文娟荣获“终身成就奖”。

《新民周刊》记者对王文娟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

祝贺您荣获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真可谓实至名归!

王文娟:

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与厚爱,总感觉自己受之有愧。

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唱好越剧,演好角色。

记者:

1953年,您与剧团的姐妹们参加抗美援朝,并为中朝人民带去了《梁祝》《西厢记》等作品,您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切身感受?

王文娟:

我们跨过鸭绿江演出的消息越传越远,等到开演时,前来看戏的战士到了一批又一批;有的远程跋涉,戏开演后还在一批批地涌来。

我们为了满足亲人看戏的要求,往往演了几场又从头开始。

一台原来不过三小时的戏常常几经从头,演到四五个小时。

当时环境艰苦,演出条件差,但我面对最可爱的人,从不畏难退却,夜以继日地在阵地上、病房里演出,一演就是八个月。

有天晚上演出,我们一开口,呼出的气都快冻成冰了,我一声“梁兄”竟冻得嘴巴也合不住了……逐渐地,我们习惯了在各种气候下演出。

记者:

说起越剧与电影艺术的结合,除了《追鱼》之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红楼梦》了吧!

您也被誉为“永远的林妹妹”。

王文娟:

当年在演出前,我仔细地阅读了这部经典作品,有关章节我用心地、反复地读,就在一遍遍的阅读中,我逐渐地熟悉、理解了林黛玉,而且深深爱上了这个人物。

排演《红楼梦》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十年来不断演出,不断修改,不断提高。

通过越剧《红楼梦》的排演,我明白了经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修改、打磨,才逐渐成为经典的。

记者:

原本作为一位名演员,享受艺术带来的荣誉就可以了,但出人意料的是,1986年您和徐玉兰老师却大胆地共同组建了“红楼剧团”。

在出人、出戏上,红楼团的经验是什么?

这些对今天的剧团管理者,是不是有些借鉴启发?

王文娟:

当时我已届花甲之年,按理可以退居二线,坐享清福。

但为了探索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越剧改革的道路,我与徐玉兰等一起,冲破重重阻力,成立了“红楼团”,它的前身是上海越剧院二团,我和玉兰大姐也就成了这个团的负责人。

作为团长,我在红楼剧团成立大会上坚决表示:

“只要需要,我们就是打起背包,住在后台,也心甘情愿。

”几年来,剧团吸收了一些有前途的新人到上海舞台上来崭露头角,在传承经典传统大戏的基础上,我们又大胆排演了农村题材的现代戏《瓜园曲》,为了开拓题材,又编演了《神王恋》等戏,始终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

红楼团组建后,我们曾赴海南,奔江苏,回浙江,下乡村,就是为了进一步探索越剧的改革方向。

目前越剧也和其他剧种一样面临着不少问题。

要使这一艺术兴盛,我们的经验就是——一定要跟上时代的节奏,不但演技要提高,剧目要更新,音乐、舞美、灯光都要创新。

对人民要有奉献精神,不然越剧就要衰落。

记者:

您一生创作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您对于越剧艺术的发展有何期望?

王文娟:

百年间,越剧既有过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有过艰难曲折的岁月。

通过这些年来总结回顾我所走过的艺术道路,我也梳理了一下自己的艺术心得。

首先,要贴近时代,但不能随波逐流。

越剧百年是紧贴时代发展的百年,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剧种,越剧一直能够迅速地吸收新事物,希望我们的后辈能够发扬这个好的传统。

但是,越剧也有属于自己的“戏脉”,也就是它擅长抒情的剧种特色。

我希望我们的越剧工作者既能够紧跟潮流,又有所坚持,坚持自己的艺术品位,坚持我们剧种的优势与特色。

然后,既要勤于实践,又要善于积累。

我们这代人,都是几十年来在舞台上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希望我们的青年,能够通过舞台演出不断积累经验,磨炼演技,比如《梁祝》《红楼梦》等,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反复修改、精心打磨,才成为保留剧目的。

最后,既要尊重传统,又要勇于创新。

越剧能够发展到今天,靠的是几代人点点滴滴的革新和持之以恒的奋斗。

我希望年轻演员们有勇气去突破传统。

常常有人问我:

你认为作为一个演员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觉得是真诚。

一个演员要从台下做起,对人对事永怀一颗赤子之心,真诚面对艺术,真诚面对生活。

记者:

获得“终身成就奖”,您最想对年轻的戏曲人说的是什么?

王文娟:

我常对学生说:

“台上演戏要复杂点,台下做人要简单点。

”这也是我的人生信条,回顾我的一生,天资平平,无非肯下一些纯粹的“笨功夫”,如果算是侥幸有所成就的话,只不过是因为这辈子没有什么太多的杂念,把有限的能力,全部投入到越剧事业中去而已。

(摘编自《独家专访王文娟:

复杂演戏,

简单做人》,《新民周刊》)

1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新民周刊》记者认为“终身成就奖”颁给越剧一代宗师、表演艺术家王文娟,与她取得的成绩相匹配。

B.王文娟当年到前线演出带去《梁祝》《西厢记》等作品,感受最深的是当时战士们的热情之高,以及环境之艰苦恶劣。

C.王文娟通过越剧《红楼梦》的排演,自身得到很大的提高,剧目能成为经典,就是王文娟刻苦排练所致。

D.王文娟认为越剧自身拥有特色,希望后辈不要放弃属于这个剧种本身的“戏脉”,即越剧擅长抒情的剧种特色。

解析 过于绝对,“剧目能成为经典,就是王文娟刻苦排练所致”理解错误,应该是“原因之一”。

1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前来看戏的战士很多,说明王文娟个人演出十分成功,超出了一般人,战士们即使远程跋涉,也要来看王文娟的表演。

B.王文娟逐渐地熟悉、理解了林黛玉,深深爱上了这个人物,表明她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琢磨艺术人物,达到了演员与人物的统一。

C.“既要尊重传统,又要勇于创新”是王文娟辩证地分析越剧艺术发展的心得,并以此对年轻演员们提出了殷切希望。

D.王文娟把越剧唱好,把角色演好,把有限的能力全部投入到越剧事业中去,她的成功绝非“侥幸”,相反,是必然。

解析 于文无据,结合原文记者第二次提问和王文娟的回答可知,只能表明到前线的演出很成功,受到战士们的喜爱。

1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总感觉自己受之有愧。

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唱好越剧……”“天资平平,无非肯下一些纯粹的‘笨功夫’”,这些表明了王文娟谦虚的优秀品格。

B.王文娟勇于创新,在已届花甲之年,自己成立了“红楼团”,为了进一步探索越剧的改革方向,曾赴海南,奔江苏,回浙江,下乡村。

C.王文娟认为越剧要跟上时代节奏,提高演技,更新剧目,要创新音乐、舞美、灯光,对人民要有奉献精神,不这样做越剧就会衰落。

D.“夜以继日地在阵地上、病房里演出……我们习惯了在各种气候下演出”,这些表明了王文娟与剧团的姐妹们面对最可爱的人,克服困难,坚忍顽强。

解析 “自己成立了‘红楼团’”错误,应该是与徐玉兰等一起成立了“红楼团”。

14.“台上演戏要复杂点”中的“复杂”具体指什么?

试加以概括。

(4分)

答案 ①反复演戏,长期演出。

如“演了几场又从头开始。

一台原来不过三小时的戏常常几经从头,演到四五个小时”“夜以继日地在阵地上、病房里演出,一演就是八个月”。

②反复阅读作品,不断排演。

如“有关章节我用心地、反复地读”“排演《红楼梦》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十年来不断演出,不断修改,不断提高”。

15.这篇访谈中,记者的提问有哪些技巧?

(6分)

答案 ①顺着话题引入:

开头记者由对王文娟的祝贺,自然地引入戏剧表演话题,再由表演引入人生感悟话题。

②由浅入深地提问:

由王文娟代表作品、形象扮演,引入艺术形象塑造的体会的话题。

③用术语拉近距离:

记者熟悉戏剧(越剧)行业和王文娟代表作品,提问时尽量使用行业术语。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19分)

湖畔的梭罗

汪家明

梭罗这样的人,是人类的异端,唯其异端,才展示出奇才,就像凡·高,其极端的行事,他人难能仿效,但却会被后人奉为至尊。

在美国,梭罗(1817—1862)算是古典的作家,是美国文学的开创者之一。

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梭罗就得以亲近爱默生,经常参加爱默生家的文人聚会,受其超验主义观点的影响:

反对权威,提倡个性的绝对自由;崇尚直觉,认为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直接认识真理。

爱默生也喜欢这个年轻人,曾致信哈佛总裁推荐梭罗,使梭罗获得奖学金。

1845年春,他决心进行向往已久的生活实验。

在征得爱默生同意后,他在离村镇不远的瓦尔登湖畔属于爱默生的林地上,着手自建木屋,并于7月4日搬进新居,独自在此居住26个月之久,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自己垦荒种植,自己伐木劈柴烧壁炉,自己做饭,用自己生产的豆子换取必需的日用品,还给人帮工。

他追求“一周里只有一天工作,而有六天自由支配”的生活。

这些自由支配的时间,他用来会友交谈,用来参加文人聚会,更以绝大多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