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4886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9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Rs-449标准的电气特性有两个子标准,即平衡式的______标准和非平衡式的______标准.

2.数据链路层通常使用______器和______号来保证每帧最终能被正确地接收一次.

3.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是第______层,其中的HDLC协议,采用______填充的方法来保证数据传输的透明性。

4.一个典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可由______子网和______子网构成

5.通信同轴电缆按频带特性可分为______同轴电缆和______同轴电缆。

6.物理层是利用其物理、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在DTE和DCE之间实现对物理信道的______、保持和______功能。

7.OSI模型中实现______语法与传送语法间转换的是______层的功能.

8.______分组交换适用于端系统之间长时间的数据交换,尤其是在频繁的、但每次传送数据又很短的交互式会话情况下'______分组交换则兔去了呼叫建立过程,在分组传输数量不多的情况下比较简单灵活。

9.随机路由选择是一种______选择策略,集中路由选择是一种______选择策略。

10.x.25协议描述______与______之间的接口标准,使主机不必关心网络内部的操作,从而能方便地实现对各种不同网络的访问。

11.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可以用探询/选择技术来控制。

我们假定由一台卫星计算机进行探询和选择,由于卫星是离地面36000tm的高空中,信号以每秒300000km的速度传播,因此探询和选择信号至少需要______才能到达地面,而对于探询和选择的响应又需要同样的时间才能到达卫星,因此,每次探询和选择都要花费______。

12.在国际无线电通信中广泛采用"7中取3"定比码,这种定比码能表示______种码字.我国用电传机传输汉字电码时,只使用阿拉伯数字的组合来代表汉字,这时采用的所.谓"保护电码"实际上是一种______定比码,共有10种码字.

13.运输层网络服务按质量可划分为A型网络服务、B型网络服务、C型网络服务其中______型网络服务质量最差,它是完全不可靠的服务______型质量最高,分组的丢.失、重复或复位等情况可以忽略不计.

14.HDLC的信息帧用于传送有效信息或数据。

信息帧的控制字段中的______用于存放发送帧序号'______用于存放接收方下一个预期要接收的帧的序号。

15.CCITTX.400的扩充标准有二个z一个是美国的______制定的标准,另一个是由______制定的标准。

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数据压缩的实现与OSI中密切相关的层次是()。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运输层 

D.表示层

2.HDLC操作中,用于组合站之间的信息传输操作称之为()。

A.非平衡操作 

B.对称操作

C.异步操作 

D.平衡操作

3.BSC协议中,ACK表示()。

A.拆除已建链路 

B.请求远程站给出响应

C.正确接收发送方报文的确认 

D.未正确接收发送方报文的响应

4.SNA体系结构的网络采用()

A.虚电路操作支持虚电路服务的方式

B.虚电路操作支持数据报服务的方式

C.数据报操作支持虚电路服务的方式

D.数据报操作支持数据报服务的方式

5.在X.25分组级(层)协议中,分组格式的分组头部分用于网络控制;分组头的通用格式标识(GFD字段是由该分组的第一个字节的前4位(b8、b7、b6、b5)组成,这里,具有传送确认作用的是()。

A.b8  

B.b7 

C.b6  

D.b5

6.接收端检出有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

A.前向纠错 

B.自动请求重发 

C.混合差错控制 

D.冗余检验

7.在TCP/IP环境中,如果以太网上的站点初始化后,只有自己的物理网地址而没有IP地址,则可以通过广播请求,征求自己的IP地址,负责这一服务的协议应是()。

A.ARP 

B.ICMP 

C.IP 

D.RARP

8.每个报文包括两个同步字符、一个帧起始及一个帧终止字符的同步传输情况下,经一数据链路传输包含100个8位字符的报文时,所需的附加比特数为()。

A.32个

B.400个 

C.1600个 

D.1616个

9.在X.25分组级(层)协议中,分组头部分用于网络控制、分组头的分组类型标识由第三个字节组成,该字节最低一位(b1)是"0",则表示该分组为()。

A.请求分组 

B.接受分组 

C.确认分组 

D.数据分组

10.x.25的数据分组中P(r)、P(s)的主要作用是()。

A.控制每条逻辑信道上向分组网收/发的数据流,不提供确认功能

B.控制每条逻辑信道上向分组网收/发的数据流,提供确认功能

C.不控制每条逻辑信道上向分组网收/发的数据流,提供确认功能

D.不控制每条逻辑信道上向分组网收/发的数据流,不提供确认功能

11.OSI为运输层定义了五种协议级别,即级别0~级别4,其中复杂程度最低的是级别()。

A.4 

B.3或2 

C.1 

D.0

12.在OSI七层模型中,会话层允许会话用户在对话活动中设置同步点,一共可设置()同步点。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13.在HDLC协议中,监控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简称S帧。

S帧控制字段的

第三、四位为S帧类型编码。

若S帧类型编码为"00"则表示()。

A.接收就绪(RR) 

B.拒绝(REJ) 

C.接收未就绪(RN) 

D.选择拒绝(SREJ)

14.通信子网的虚电路操作方式和数据报操作方式与网络层提供的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在下列有关阐述中,()不正确。

A.虚电路提供了可靠的通信功能,能保证每个分组正确到达,且保持原来顺序,而数据报方式中,数据报不保证数据分组按序到达,数据的丢失也不会被立即发现。

B.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本质的差别在于是将顺序控制、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通信功能交给通信子网完成,还是由端系统自己来完成。

C.数据报方式中,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路由选择;而虚电路方式中,只需在连接建立时确定路由。

D.虚电路和数据报都提供了端到端的、可靠的数据传输。

15.在基带传输系统中,为了延伸网络长度,可以采用转发器。

IEEE802.3的标准以太网中,在任何两站之间的路径中最多只允许(),这就将有效的电缆长度延伸到2.5km。

A.三个转发器 

B.四个转发器 

C.二个转发器 

D.五个转发器

16.为了使接收方能判定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需在数据块的开始处加一个帧头,在结束处加一个帧尾。

加有帧头和帧尾的数据块即为一帧,帧头和帧尾的特性取决于数据块是面向字符的还是面向位的,这种通信方式称为()。

A.并行传输 

B.异步传输 

C.同步传输 

D.块传输

17.调制解调器所采用的调制技术直接决定了它所能运行的最大数据速率,那么低速调制解调器主要采用()技术。

A.PSK 

B.ASK 

C.FSK 

D.QAM

l8.ISO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是()。

A.面向字符型的同步控制协议

B.面向比特型的同步控制协议

C.面向字节计数的同步控制协议

D.异步协议

19.ARPANET自1969年投入运行以来,以其高可靠服务证明了ARPANET技术

的优越性。

在ARPANET中,()。

A.内部使用数据报交换方式,且可向端系统提供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服务

B.内部使用虚电路交换方式,且可向端系统提供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服务

C.内部使用虚电路交换方式,但不可向端系统提供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服务

D.内部使用数据报交换方式,但不可向端系统提供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服务

20.在我国众多的"金"字工程中,()通过公用数据网传输数据时,用户数据接口应符合X.25建议,增值业务以E-mail,EDI作为信息交换平台。

A.金农工程

B.金桥工程

C.金穗工程

D.金关工程

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在带宽为4ltHz的无噪声信道上采用3DPSK调制技术传输数字信号,则按奈奎斯特公式,信道的最大数据速率是多少?

(请给出公式与计算步骤)

 

2.EIAR$232C标准中,表示0和1的电平值各为多少?

实现该种通信时,至少需要

在通信双方之间连接多少根线?

 

3.设局域网采用路由器与X.25网互连,现有路由器每秒转发200个分组,分组妖度为X.25网的标准值128字节。

试问:

(1)路由器的转发速率为多少Mbps?

(2)计算一分钟内的通信量费用(通信量按段计算,每段64字节,需0.003元)

 

4.假设有两个LAN桥接器,各连接一对令牌总线局部网。

第一个桥接器必须每秒钟转发1000个分组(分组长度为512字节),第二个桥接器必须每秒钟转发500个分组(分组长度为2048字节),计算出每个桥接器的转发速度,并说明哪一个桥接器需用较快的CPU?

5.在令牌环网中,若传输速率为16Mbps,而传播速率为200m/us,那么在该环网接口中,1位的延迟相当于多少米长度的电缆?

若这种令牌网的电缆长度为10KIn-总共有100个站,则实际上环网的等效位长度为多少?

 

四、应用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若采用正反码传输,且传输中最多出现两位错,接收端收到两个码字1101100100和1101111010,问其原信息位分别是什么?

2.画出零调制解调器的最简单连接图,并说明其含义(零调制解调器)。

3.采用XON/XOFF方案进行链路流量控制时,请问这种方案是否为面向比特的制方案?

若希望发送方暂停发送数据,接收方应发什么控制字符?

4.在CSMA/CD媒体访问控制技术中,为了降低再冲突的概率,采用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1)对每个帧,当第一次发生冲突时,设置参数L=

(2)退避间隔取到个时间片中的一个随机数,每个时间片=2a

(3)当帧重复发生一次冲突,则将参数加倍。

(4)设置一个最大重传次数,超过这个次数,则不再重传,并报告出错.

这个算法是按后进先出的次序控制的,因此,很少冲突的帧具有发送权.请将上述算法中的空格处填上正确的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仿真试题第二套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

(1)电气特性

(2)EIAR$449及R$422与R$423接口标准 

【试题分析】物理层的电气特性规定了用于连接DTE和DCE的多根导线的电气连接及有关电路的特性。

DTE与DCE接口的各根导线(也称电路的电气连接方式有非平衡方式、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和平衡方式三种。

广泛使用的物理层接口标准有EIAR$232C,EIARS-499,V.24,CCITT的X.21及X.2Ibis。

其中EIAR$232C最为常用(微机的串口即为R$2320,EIARS-499是对R$232C进行改进后与其相兼容的、新的物理层接口标准(1977年颁布的,R$232C是1974年颁布的)。

EIAR$499的两个电气标准为平衡方式的R$422及非平衡方式的R$423(这两个电气标准是1978年颁布的)。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R$-422R$-423

2.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功能 

【试题分析】数据链路层具有差错控制功能,通常使用差错控制编码检测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差错,并使用ARQ方法进行控制。

网络在传送数据时,还可能产生以下两种错误并应能予以解决。

(1)一个数据帧或反馈信息帧可能由于突发噪声而完全被"淹没气使得发送方永远不到接收方发来的反馈信息,从而使传输过程停滞。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引人计时器(Timer)来限定接收方发回反馈信息的时间间隔,当发送方发送一帧的同时也启动计时器,若在限定时间间隔内未能收到接收方的反馈信息,EP计时器超时(Timeout),则可认为传出的帧已出错或丢失,需要重新发送。

(2)由于同一帧数据可能被重复发送多次,就可能引起接收方多次收到同一帧并将其递交给网络层,造成错误。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可以采用对发送的帧进行编号的方法,即赋予每个帧一个序号,从而使接收方能从该序号中区分是新发送来的帧还是已经接收但又重新发送来的帧,以此来确定要不要将接收到的帧递交给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通过使用计数器和序号来保证每帧都能被正确地递交给目标网络层一次。

这样,数据链路层便能很好地完成差错控制功能。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计数顺序(帧) 

3.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

(1)OSI参考模型

(2)数据链路层的帧同步功能

(3)HDLC协议 

【试题分析】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开放式层次结构模型,也即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

该模型共分七个层次,由下往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其中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主要功能是在网络中两个相邻节点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数据链路层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物理层以位为单位),每个帧除了包含要传送的数据外,还包括校验码、帧同步字段、帧控制字段、地址字段等。

帧的这些内容在数据传输时有的用一串字符表示,即面向字符的协议;有的用一串二进制位(比特)来表示,即面向位(特)的协议。

在面向比特的协议中(例如HDLC),帧起始终止字段用8位二进制位"01111110"作为标志码,如果帧的数据字段中也出现了"01111110"二进制位串,则接收数据的节点会误以为是帧的结束,造成接收错误。

ISO的数据链路层协议HDLC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即保证标志码能被正确识别),采用了"0比特插入法",也即使用比特填充的方法来保证数据传输的透明性。

【解题注意事顶】要区别字符填充和比特填充,要区别SDLC和HDLC。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二

(2)比特(位或bit) 

4.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试题分析】一个典型的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如解图2-1

由图可见,计算机网络物理上由PSE(分组交换设备)、PAD(分组组装/拆装设备)、集中器C、网络控制中心NCC和网间连接器G、主机HOST以及终端T等组成。

通常人们又将计算机网络从逻辑上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

通信子网负责全网的信息传递,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向网络提供可用的资源。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通信、资源(注:

两空答案可互换) 

5.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同轴电缆分类 

【试题分析】同轴电缆是一种常用的有线传输媒体。

同轴电缆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基带同轴电缆的阻抗为500,用来直接传输数字信号。

宽带同轴电缆的阻抗为75欧,用于频分多路复用的模拟信号发送,如闭路电视所使用的CATV电缆。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基带宽带(注:

两空答案可互换) 

6.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

(1)物理层功能

(2)DTE和DCE

【试题分析】

物理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即通信通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bit),即二进制位("0"或"1">。

实际的比特传输必须依赖于传输设备和物理媒体,但是,物理层不是指具体的物理设备,也不是指信号传输的物理媒体,而是指在物理媒体之上为上一层(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网络节点的物理层控制网络节点与物理通信通道之间的物理连接。

物理层上的协议有时也称为接口。

物理层协议规定与建立、维持及断开物理信道有关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的和规程性的四个方面。

这些特性保证物理层能通过物理信道在相邻网络节点之间正确地收、发比特流信息,即保证比特流能送上物理信道,并且能在另一端取下它。

它仅关心比特流信息的传输,而不涉及比特流中各比特之间的关系(包括信息格式及其含义),对传输差错也不做任何控制,这就像装卸工只管装或卸货物,而不关心货物为何物和做何用一样。

ISO对OSI模型的物理层所做定义为:

在物理信道实体之间合理地通过中间系统,为比特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的激活、保持和去除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和规程性的手段。

比特流传输可以采用异步传输,也可以采用同步传输完成。

另外,CCITT在X.25建议书第一级(物理级)中也做了类似的定义:

利用物理的、电气的、功能和规程特性在DTE和DCE之间实现对物理信道的建立、保持和拆除功能。

DTE(DataTerminalEquipment)指的是数据终端设备,是对属于用户所有的联网设备或工作站的通称,它们是数据的源或目的或既是源又是目的,例如数据输入/输出设备、通信处理机或计算机。

DTE具有根据协议控制数据通信的功能。

DCE(DataCircuit-Ter-minationEquipment或DataCommunicationsEquipment)指的是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或数据通信设备,前者为CCITT所用,后者为EIA所用。

DCE是对网络设备的通称,该设备为用户设备提供入网的连接点。

自动呼叫应答设备、调制解调器及其他一些中间装置均属DCE。

本题涉及的是CCITT在X.25建议书中对物理层做的定义。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建立拆除

7.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表示层功能 

【试题分析】

每台计算机可能有它自己的表示数据的内部方法,例如ASCII码EBCDIC码,所以需要协议和转换来保证不同的计算机可以彼此理解。

表示层的主要功能就是处理所有与数据表示及运输有关的问题,包括数据转换、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

所谓抽象语法是对数据一般结构的描述,传送语法是同等表示实体之间在通信时对用户信息的描述,是对抽象语法比特流进行编码得到的。

抽象语法与传送语法之间的转换涉及的内容有代码转换、字符转换、数据格式的修改以及对数据结构操作的适应、数据压缩、加密等,这些均是由表示层完成的。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

抽象表示(第6或P) 

8.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

(l)虚电路

(2)数据报 

【试题分析】

在存储转发的分组交换网中,通信子网内部的操作方式,只有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

分组交换通信子网向端系统提供的服务也只有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方式。

虚电路方式是在两个通信节点之间建立一条虚电路,端系统中的数据(某一进程)沿着这条虚电路传输,虚电路提供的是一种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地的、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

数据报方式提供的是面向无连接的服务,各数据报不能保证按顺序到达目的地。

因此虚电路分组交换适用于端系统之间长时间的数据交换,尤其是在频繁的、但每次传送数据又很短的交互式会话情况下,免去了每个分组中地址信息的额外开销,但是每个网络节点却需要负担维持虚电路表的开销。

数据报免去了呼叫建立过程,在分组传输数量不多的情况下要比虚电路简单灵活。

每个数据报可以临时根据网络中的流量情况选取不太拥挤的链路,不像虚电路中的每个分组必须按照连接建立时的路径传送。

每个节点没有额外的开销,但每个分组在每个节点都要经过路由选择处理,会影响传送速度。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

虚电路数据报

 

9.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路由选择策略 

【试题分析】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提供了多种传输路径的可能性。

网络节点在收到一个分组后,要确定向下一节点传送的路径,这就是路由选择。

确定路由选择的策略称路由算法。

路由选择策略主要包括静态路由选择策略和动态路由选择策略两种。

静态路由选择策略不用测量也无须利用网络信息,按照某种固定规则进行路由选择。

静态路由选择可分为泛射路由选择、固定路由选择和随机路由选择三种算法。

动态路由选择依靠网络当前的状态信息决定路由的策略,能较好地适应网络流量、拓扑结构的变化,有利于改善网络的性能。

动态路由选择又分为独立路由选择、集中路由选择和分布路由选择三种策略。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静态路由动态路由 

10.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X.25协议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X.25协议。

X.25协议是CCITT提出的对于分组交换网(PSN)的标准访问协议。

X.25协议的适用范围见解图2-2.

即X.25描述了主机(DTE)与分组交换网(PSN)之间的接口标准。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主机(DTE)分组交换网(PSN)(注:

两空答案可互换) 

11.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

(1)卫星通信

(2)探询/选择系统

【试题分析】

地面站之间利用卫星进行通信,卫星只能起一个转发器的作用,即向地面转发它接收到的所有信息。

卫星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可以用几种不同方式来控制,一是探询/选择系统,二是非探询同等站系统,三是非探询主从系统。

在探询/选择系统中,由一个指定为主站的地面站发送探询/选择信号给卫星,由卫星中继发回到一些地面从站。

另一种做法是由卫星发送探询/选择信号来控制网。

本题假设由一台卫星计算机进行探询/选择,则探询/选择信号需要3600km/(300000km/秒)=0.12秒=120ms,才能到达地面,而对于探询/选择的响应又要同样的时间才能返回到卫星,因此,每次探询选择都要花费2×120ms=240ms的时间。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

120ms(0.12秒)24OEms(0.24秒) 

 

12.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

定比码 

【试题分析】

定比码是一种检错码。

定比码中的每个码字中均含有相同数目的"1"(码字长一定、"1"的数目一定后,所含"0"数目必然相同),因此每个码字中气"的个数与"0"的个数之比保持恒定,因此称为定比码。

国际无线电通信中广泛采用的定比码是7中取3码,即码字长度为7,码字中"1"的个数为3,因此共有c73=35种码字,这35种码字分别代表26个英文字母和其他符号。

我国用电传机传输汉字电码时,只使用阿拉伯数字的组合来代表汉字(通常用四位的阿拉伯数字来表示一个汉字),在电传机上传输的编码也是一种定比码,叫"5中取3码",即码字长5位,码字中"1"的个数为3,它可表c53=10种码字,这10种码字分别表示阿拉伯数字的0~9。

了解了上述编码,我们可以较容易地回答本题。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355中取3 

13.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运输层服务质量 

【试题分析】

运输层的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有效、可靠和价格合理的服务。

用户可以在连接建立时指明所期望的、可接受的或不可接受的服务质量。

根据用户的要求和差错的性质,网络服务按质量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1)A型网络服务

(2)B型网络服务

(3)C型网络服务

其中,A型网络服务质量最高,分组的丢失、重复或复位等情况可以忽略不计。

一般来说,能提供A型服务的公共宽域网几乎没有。

B型网络服务质量次之,大多数X.25公用网均为B型,其中丢失的分组可以忽略不计。

C型网络服务质量最差,它是完全不可靠的服务,那些单纯提供数据服务的宽域网、无线电分组网和很多国际网都属此类。

 

【参考答案及得分点】

CA 

 

14.分析与解答

 

【相关知识】

HDLC帧格式 

【试题分析】

HDLC是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控制协议。

在HDLC中,所有的数据和控制报文均以帧的标准格式传送。

HDLC的帧格式见解图2-3。

1-14

HDLC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帧,即信息帧(I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