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4913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docx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文本资料

 

市规划局:

 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2007-2020)

目录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规划总体布局...1

第三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2

第一节 城市对外交通...2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2

第四章居住用地规划...3

第五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3

第六章工业及仓储物流用地规划...4

第七章生态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5

第八章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规划...6

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6

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7

第三节 供电电信规划...7

第四节 广电邮政规划...8

第五节 燃气供热规划...8

第九章环境保护及环卫设施规划...8

第一节 环境保护规划...8

第二节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8

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9

第一节 防洪排涝规划...9

第二节 消防规划...9

第三节 人防规划...9

第四节 抗震减灾规划...10

第十一章“四线”控制规划...10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策略...11

第一节 开发建设时序...11

第二节 分区建设引导...12

第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与保障...13

第十四章附则...1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加强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开发建设的管理,保障规划区内的土地得到科学、合理、经济的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编制本规划。

在白河南区域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所有单位、团体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作用

  本规划在《南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的基础上,对白河南区域的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配置作出进一步的深化安排,为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具体的技术依据。

      第三条规划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2005.12);

3.《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河南省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的暂行规定》;

5.《南阳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8-2020》,2008.8;

6.《南阳市生态工业园区分区规划》,2003.10;

7.《南阳市白河两岸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11;

8.《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

9.《南阳市白河南区域分区规划委托书》,南阳市规划局,2007.1;

10.其它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

           第四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区位于南阳中心城区的白河以南,规划范围为北和西至白河、东北至规划的城市干道、东南至许平南─二广高速公路、西南至宁西铁路,包括宛城区枣林街道的全部和白河街道、溧河乡的部分地区,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70.87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61.41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4.8%。

           第五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7~2012年,远期为2013~2020年。

           第六条功能定位

  本规划区是集生活居住、工业园区和交通物流商贸为一体的生态宜居型综合性新城区,是南阳市中心城区的副中心、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第七条产业发展方向

  规划产业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主要发展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源、新能源装备、新材料、机电装备制造和光电等6大产业集群以及纺织服装、轻工电子等其他产业;第三产业以现代物流服务业、商贸金融业、房地产业、科技教育、咨询服务以及文化休闲娱乐业为主。

           第二章规划总体布局

           第八条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一带一廊四片”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带”——城市发展核心带,位于规划的城南大道和仲景南路之间及其两侧部分地区,集中了规划区主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南北向贯穿规划区的中部;

  “一廊”——白河生态景观走廊,是规划区生态特性和特色景观的集中点与触发点,;

  “四片”——北部综合生活居住片区、西部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东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南部物流工业片区,其中北部综合生活居住片区以城市商业综合服务中心、居住功能为主,规划总面积为12.8平方公里;西部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以工业为主,配套部分居住用地,规划总面积25.2平方公里;东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在雪枫路两侧配套部分居住用地,规划总面积为15.63平方公里;南部物流工业片区以交通物流商贸、工业为主,规划总面积为14.5平方公里。

           第九条规划规模与空间组织

  人口规模:

规划区范围规划居住人口50万人。

  用地规模: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7087公顷,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6140.89公顷,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22.8平方米/人。

  规划区内拟设置6个街道办事处:

枣林街道、白河街道、溧河街道、新能源街道、高新街道和南站街道。

           第三章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第一节城市对外交通

           第十条城市对外交通发展目标

  建设和完善以铁路、高速公路、省道为主体,有机衔接规划区和城市内外、客货运便捷通畅的交通网络。

规划对外交通用地22.53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0.37%,人均用地0.45平方米。

           第十一条铁路及站场

  南阳南站主要以货运站和工业站为主,也是今后宁西线的辅助客运站;建设宁西铁路复线工程,与此同时启动铁路客运站场的改扩建工程,将现在的三等客运站扩大为二等客运站,并预留进一步扩大至一等客运站的站场用地。

           第十二条公路及站场

  规划312国道、103省道提升为一级公路。

312国道近期改线从规划区中部通过,建成雪枫路,并向西跨越白河,以此推动两个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远期进一步改线沿沪陕高速公路北侧和宁西铁路南侧可直达王村片区,形成城市南部和西部的一条快速通道。

  规划设置大型长途客运站2处,一是位于规划区中部东侧的南阳汽车东站,是规划区的公路长途客运枢纽;二是位于铁路南站东侧的南阳汽车南站,主要承担103省道去南面方向的客运任务和铁路公路联运职能。

  规划设置大型货运站2处,一是位于许平南高速公路双铺互通口西侧的双铺货运站,依托双铺互通口,为城区商业、市场和周边的工业企业服务;二是位于南阳火车南站东侧的南阳南站货运站,依托火车南站、沪陕高速翟庄互通口,主要负担铁路公路货运中转,服务城市和周边区域,形成综合性大型物流园区。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

           第十三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目标

  高起点、高标准构建规划区“通达便捷、结构合理”的道路网系统,规划道路网采用方格网为主的布局结构,按照功能等级的划分实现道路的合理级配。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1084.71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17.66%,人均用地21.69平方米;其中道路用地1052.17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17.13%,人均用地21.04平方米。

           第十四条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形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道路系统。

  规划城市快速路有“两横两纵”4条:

雪枫路、远期改线312国道、仲景南路(南段)─南新路、经十路,道路红线宽60米(仲景南路两侧有10米绿化带),双向6车道,路中央设分车带,行车道两侧设绿化分隔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在两侧绿化分隔带外侧设辅助机动车道。

快速路设计行车速度60~80公里/小时。

  主干路呈“七横五纵”布局,“七横”为长江中路─长江东路、黄河路、纬八路、纬十路、南纬一路、南纬四路、外环南路;“五纵”为长江西路、伏牛路─伏牛南路、仲景南路(北段)、城南大道、外环东路。

其中长江东路─长江中路、城南大道为综合性主干路,其它主干路为交通性主干路,道路红线宽50~60米。

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40~60公里/小时。

  次干路与主干路结合组成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并兼有服务功能,对道路主骨架起补充作用,规划22条次干路,道路红线宽35~40米。

次干路设计行车速度40~50公里/小时。

  支路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道路红线宽16~20米,支路一般不与主干路相通。

支路设计行车速度30~40公里/小时。

           第十五条道路横断面规划

  按照规划道路的四种类型和各自功能,规划其道路断面基本形式有8种。

由于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以及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设置方式不同,以及为适应出现的人流和自行车流不均衡的潮夕式交通,应在道路交通专项规划中设计多种方案供决策时选择。

规划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详见《规划说明书》表6-4。

           第十六条广场规划

  规划广场用地13.91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0.23%,人均用地0.28平方米人。

在规划区设置2处广场。

一处是位于行政办公区南侧的市政广场,另一处是位于火车南站北侧的交通集散广场。

           第十七条停车场规划

  规划大型机动车停车场(内含出租汽车停车场)11处,比较均衡地分布在规划区内,各停车场占地约1~2公顷。

  对于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场所,在换乘集中地点都应设置足够的自行车停车场。

自行车停车场应分散多处设置,并尽量不占用人行道。

在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能力的情况下允许自行车路边临时停车。

           第十八条加油站规划

  加油站的服务半径宜为0.9~1.2公里,规划区内设置20处左右。

加油站的进出口宜设置在次干路上,并附设车辆等候加油停车道。

           第十九条公共交通规划

  体现公交优先理念,在交通主次干路上开辟公交专用车道,公交车站采用港湾式站台。

在商业中心区和人流集散点如火车站、公路客运中心等处设置换乘枢纽站,逐步建立起以换乘枢纽及中心站为节点,换乘方便、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网络。

结合用地布局,规划设置公交枢纽站8个,公交枢纽站一般兼有停车场、保养场功能。

           第二十条道路交叉口设计

  快速路与快速路交叉口采用枢纽立交形式,快速路与主干路交叉口采用集散立交,快速路与次干路交叉口采用高架跨线桥立交方式,保证快速车道的通畅,并通过辅道与主次干路相通。

  主干路与主干路相交:

道路红线加宽5米,展宽长度55~60米,渐变段长度20~25米。

  次干路与主干路相交:

道路红线加宽5米,展宽长度40~45米,渐变段长度20~25米。

  次干路与次干路相交:

道路红线加宽5米,展宽长度35~40米,渐变段长度20~25米。

           第四章居住用地规划

           第二十一条居住用地规划目标

  提高居住区规划建设标准,把握生态、景观原则,充分结合地方特色,为城市居民创建优美、舒适、安全、方便、现代化的新型居住环境。

规划居住用地1196.99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9.49%,人均居住用地23.94平方米。

           第二十二条规划布局

  规划居住用地分布于6个街道,大部分集中于纬八路以北、经十三路以西的地区。

其中在雪枫路以南、纬八路以北的二个基本社区地块内布置农居点拆迁安置以及2个产业集聚区配套的生活居住用地;在南新路以西、南纬一路以北的地块设置一个为南部物流工业片区配套服务的基本社区。

  各街道居住用地及人口分别为:

枣林街道(I)居住用地226.70公顷,规划居住人口9.9万人;白河街道(II)居住用地175.14公顷,规划居住人口7.5万人;溧河街道(III)居住用地241.09公顷,规划居住人口10.1万人;高新区街道(IV)居住用地395.52公顷,规划居住人口16.0万人;新能源街道(V)居住用地120.57公顷,规划居住人口5.0万人;南站街道(VI)居住用地37.97公顷,规划居住人口1.5万人。

           第二十三条社区化居住模式

  运用社区理论和原则,结合道路交通网络,按基本社区和基层社区二级进行组织,并对居住用地进行适当划分,共形成13个基本社区。

  基本社区用地一般为70~120公顷,居住人口3~4万人。

基层社区用地一般为20~40公顷,居住人口7000~15000人左右,

           第二十四条社区配套设施

  1.社区中心

  基本社区配套的公共设施包括公益性、社会保障性和便民性三类。

每个基本社区中心配套公共设施用地约3~5公顷,另配置1~3公顷公共绿地。

   2.社区教育设施

  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数分别按其所占服务人口的比例测算,普高为34人/千人,初中36人/千人,小学70人/千人,幼儿园36人/千人,每班学生数分别为45人、45人、40人和25人。

  规划区内中、小学和幼儿园的配置:

1个街道配置1所高中或职业中学;1个基本社区配置1所初中和1~2所小学;1个基层社区配置1所幼儿园。

  九年一贯制学校按小学70人/千人,初中36人/千人,小学45人/班,中学50人/班配建。

九年一贯制学校设置规模宜为4轨36班或6轨54班,服务半径宜控制在500~1000米。

           第五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第二十五条公共设施规划目标

  合理组织公共设施的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完善公建服务体系,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良的服务。

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用地764.73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12.45%,人均15.29平方米。

           第二十六条公共设施中心体系

  规划设置1个城市副中心,4个片区级中心和13个社区级中心,设施配套集中紧凑布局。

  城市副中心位于位于城南大道北段两侧区域,是白河南区域的商业金融、文教体卫等公共设施中心,具有综合服务功能,承担部分城市级公共服务的职能。

  4个片区级中心分别位于雪枫路与城南大道交叉口区域、黄河路的西端区域、黄河路的东端区域、火车站区域,以白河南区域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起到对城市副中心级公共设施服务功能的延续和补充的作用。

  规划区内居住用地分为13个社区,在每个社区配套建设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在产业区内设置4个工业社区服务中心。

           第二十七条行政办公用地

  规划行政用地34.01公顷。

主要是位于城南大道中部两侧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办公用地,位于黄河大道西端的商务办公用地,以及街道办和其他一些政府机构用地。

           第二十八条商业金融业用地

  规划商业金融业用地394.68公顷。

结合城市副中心、片区级中心和社区级中心形成三级商业服务中心为本区域的居民服务。

  规划在设置3处大型市场,一是在雪枫路东端区域依托许平南高速公路互通口和312国道,建设大型建材、钢材、木材等的生产资料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服务于整个市域;二是在纬八路与伏牛路交叉口东北侧的溧河物流园,为综合型市场;三是在南阳火车南站东南面建设一个大型综合性的生活消费品和工业品市场。

           第二十九条文化娱乐用地

  规划文化娱乐设施用地56.88公顷,按照城市副中心、片区和社区三级设置。

在城市副中心布置规模较大的图书馆、文化中心、青少年宫、科技馆、娱乐设施、影剧院等;在片区中心布置中小型图书馆、文化馆、老年活动中心、游乐设施、影视厅等;在社区布置小型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

此外,在本区域东北角结合白河游乐园布置集中的文化娱乐设施。

           第三十条体育设施用地

  规划体育设施用地61.65公顷。

在城市副中心南侧设置一个副中心级的体育中心;在黄河路东西两端的片区级中心各设置1处多功能体育场馆;在社区中心设置蓝球场、网球场等体育场地和健身房、乒乓球室等。

           第三十一条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医疗卫生用地47.08公顷。

完善现有的南阳医专三附院、宛城区中医院、仲景金方医院等医疗机构,改善其医疗设施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规划在黄河路西端南侧、黄河路中部北侧、纬七路与伏牛路交口东侧、经十路与雪枫路交口东南侧、经十路和长江东路交口东南侧和南经二路共设置6处市级和区级医院。

同时要配置齐全的基本社区医院诊所,健全医疗服务体系。

           第三十二条教育科研用地

  规划教育科研用地152.43公顷。

南阳理工学院在周边地区适当扩建;在黄河路西端北侧依托市广播电视大学,扩建、新建部分职业学校教育用地,在雪枫路中部新建职业教育学校。

  规划在雪枫路中部的两侧区域集中设置科研教育用地,形成科技研发、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等产、学、研紧密联系的科教基地。

           第六章工业及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第三十三条工业用地规划目标

  工业发展按照集群化发展、延长产业链、结构升级的理念形成生态工业园区。

规划工业用地2093.09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34.08%,人均41.86平方米。

           第三十四条工业用地调整

  雪枫路以北区域的现状工业用地逐步向南调整,包括南阳纺织集团、啤酒厂等;现状已批但未建的工业用地也应调整到雪枫路以南的产业区内。

           第三十五条工业用地布局

  1.太阳能光伏产业集群

  规划太阳能光伏产业区位于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的西侧,以河南迅天宇科技公司为主体,建设国家级技术中心,利用南阳市丰富的多晶硅生产原料及国际领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晶硅生产技术,运用资本扩张和企业合作等手段引导、推进多晶硅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产品革新,打造国家级多晶硅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研发、生产基地。

  2.生物质能源产业集群

  位于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的西南部,规划以天冠厂为核心,以生物质能源、生物化工为主体,重点发展纤维乙醇、薯类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沼气等主导产品及二氧化碳全降解塑料、1.3-丙二醇、PTT聚酯、乙醇乙烯、酶解木质素等相关下游产品生产领域。

沿白河区域重视绿化景观建设。

  3.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

  位于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的东部,重点发展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齿轮增速箱等风力发电装备,完善南阳风力发电总装生产线产业链条。

  4.新材料产业集群

  位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中东部,以中南工业公司为龙头,要不失时机地延长产业链,带动一大批利用超硬材料的相关产业发展,形成实力强大的超硬材料及其相关产业集群。

  5.光电产业集群

  位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中西部,以中光学集团为龙头,主要发展LCoS光学引擎、DLP光学引擎、数字高清投影机等产品;以南阳金光数字显示有限公司等为重点,主要发展MD电视、光学元件、高清电视投影屏、LCOS芯片封装等产品;以英宝电子有限公司等为重点,主要发展防盗器、GIS电子地图制作软件等。

  6.机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位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南部,积极抓住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转移和国际制造业资本中心选择区位的机遇,引进若干大型的机械电机制造企业。

以汽车配件和石油机械设备为主体,重点发展汽车前后桥、水泵、减震器、变速箱、制动器、盘式刹车片和改装、专用车及农业机械等汽配产品和石油轻便钻机、海上石油钻机、特种车辆等石油机械设备产品。

  7.纺织产业集群

  位于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的伏牛路东侧。

规划以南阳纺织集团为核心,重点培育棉纺、化纤、家纺等纺织工业。

规划以一类工业为主,不得布置污染大的工业项目。

  8.建材与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位于南部物流工业片区的东部,适应城乡建设需要,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合成耐火材料、节能环保型耐火材料和绿色装饰材料等新型建材产业。

由于处于规划中心城市最南端的下风向,可以发展部分少污染的精细化工企业,但严格禁止重污染的工业企业进入。

  9.其他优势工业

  发挥已有的食品、医药等优势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若干优势企业发展壮大。

           第三十六条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规划仓储物流用地118.6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93%,人均用地2.37平方米。

  规划三处大型仓储物流用地,一处位于许平南高速公路双铺互通口的西侧,发展为城市生产资料、建材和农副产品交易服务的物流园区;另一处位于远期312国道与仲景南路交叉口东南侧,以工业生产资料和工业品交易为主;还有一处位于南阳火车南站东南侧,发展成为南阳市的商贸物流中心。

           第七章生态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第三十七条生态绿地系统构建

  以建设水城、绿城、生态城为理想目标,以水道、绿道组成的绿色廊道为纽带,将规划区的公园、游园、专用绿地等绿地斑块串联起来,共同构成“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的生态绿地系统格局,为形成合理的城市发展框架提供生态依据。

  规划绿地面积772.7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58%,人均绿地15.46平方米。

           第三十八条公共绿地

  1.公园绿地

  规划的主要公园有7个:

①南阳动物园(市级),集休闲娱乐、儿童游乐园于一体的综合性动物园;②白河游乐园(市级),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③科圣公园(片区级),以科圣张衡为主题的科普公园;④宛南公园(片区级),片区级中心综合性公园;⑤医圣公园(片区级),以医圣张仲景为主题的国医国药公园;⑥智圣公园(片区级),以智圣诸葛亮为主题的历代圣贤公园;⑦商圣公园(片区级),以商圣范蠡为主题的商贸文化公园。

还要建设13个基本社区级公园。

  2.城市广场

  规划城市广场2个:

一是作为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前面的市民广场,二是作为南阳城区门户和交通集散型广场的火车南站站前广场。

  3.街头绿地

  街头绿地主要是沿各景观道路和主干道两侧的绿带,其中主干道两侧设置10米的绿带;白河西路-白河中路-白河东路作为一条景观性次干路南侧设置20米宽的绿带。

各基本社区内以及沿河的众多小块绿地都是街头绿地。

  4.滨河绿地。

  滨河绿地主要是沿白河的开放型生态绿地、沿溧河两侧25米、人工渠两侧各15米的休闲性公共绿地。

           第三十九条生产防护绿地

  防护绿地主要由沪陕高速和宁西铁路的防护绿带和高压走廊防护隔离绿带构成。

  高速公路与铁路防护绿带:

在沪陕高速和宁西铁路两侧设置防护隔离绿带,设置标准见绿线控制要点。

  高压走廊是规划区的110千伏架空高压线路,主要是沿仲景南路、雪枫路和经十路东侧各设置20米绿化带。

  在大面积的防护绿带内应当有10%左右的面积建设城市绿化需要的林木花卉苗圃等生产绿地。

           第四十条开敞空间的营造

  ──保护白河水质,打造高品位的滨河景观

  ──精心塑造公园环境品质

  ──整治城市河流水系

  ──加强环境景观设施建设

  ──形成开敞空间周边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

           第四十一条景观规划结构

  形成“一轴五区五群多廊多点”的景观结构。

一轴是白河复合景观主轴;五区是公共建筑景观区,居住建筑景观区,生态工业景观区,仓储物流景观区和大片绿地景观区;五群是主要分布于公共建筑景观区和居住建筑景观区内的5个景观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