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53459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3分)

A、妖娆(ráo)嘶哑(sī)坟墓(mù)红晕(yūn)

B、分外(fèn)呢喃(lán)摇曳(yè)枉然(wǎng)

C、谪守(zhé)伛偻(yǔlǚ)拏舟(ná)绮户(qǐ)

D、歧路(qí)投箸(zhù)怒号(hào)宫阙(què)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3分)

A、天骄飘逸冠冕忧戚B、轻灵沉醉聘婷漫游

C、珍羞婵娟垂钓夕贬潮州D、黎明戍鼓腐烂红装素裹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3分)

A、 他可是文坛上的风流人物,他的散文影响了一个时代。

B、NBA全明星赛中的科比被美称为篮球场上的“一代天骄”。

C、国庆期间,同学们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了生病住院的李老师。

D、每逢中秋佳节,身在异乡的游子看到皓月当空,不由得触目伤怀。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3分)

A、《我爱这土地》表达了作者林徽因对祖国真挚的爱,诗中的“鸟”是一个饱受折磨,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B、《乡愁》这首诗以空间的变化来组织全诗,诗人为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

C、《岳阳楼记》中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D、《湖心亭看雪》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文章采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仿佛创造出一幅淡墨山水画。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的确如此,好书如“圣水”,坏书似“魔鬼”。

“圣水”可以人们的心灵,使读者思想境界升华;“魔鬼”会使人产生邪念,读者沿坡下滑,甚至会堕入阴暗的深渊。

②我们不能够,而是要承担;我们不能够畏惧,而是要面对;我们不能够迷失,而是要

时时要提醒自己:

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打击,要学会承受,这样才会成长,才能走向成功!

A.净化诱使逃避理智B.洗净诱惑逃跑智慧

C.洗涤迫使回避理性D.美化致使逃走明智

6、名著导读:

(4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是出自(作者)的诗歌《》,你还读过他的,。

7、综合性学习(11分)

从今年4月起,重庆市推出“百名重庆美德少年”展示活动,此举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学校准备开展“学习和争当美德少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请你说说开展“百名美德少年”展示这一活动有哪些意义。

(3分)

材料一:

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组织,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形成崇尚美德、见贤思齐,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氛围。

材料二: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龚云飞:

孩子们从生活、学习、创新等方面讲述他们的美德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独特的风采。

重庆市这几年评选美德少年,就是为了给孩子们树立身边的榜样,弘扬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

材料三:

重庆日报编委任锐:

美德,是孩子心中的一颗种子,不管他将来走向何方,所有前进的动力,都源自美德的力量。

听了他们的故事,谁都会给这些懂事的孩子竖起大拇指。

(2)本次活动需要一名学生主持人,你打算毛遂自荐,请用简明的语言向校团委老师推荐自己。

(4分)

(3)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同学李晓晓准备在活动中朗诵自己写的一段话,感谢老师三年来对他的关心和帮助,但他只写了前两句,请你帮他续写完成后面句子。

(4分)

感恩老师,是你给了我一粒饱满的种子,让我走进五彩缤纷的明媚春天,享受到了更为甜美的生活;感恩老师,是你给了我一双顽强的翅膀,让我飞向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感恩老师,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8、

(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汉文有道恩犹薄,。

(3),枳花明驿墙。

(4)知汝远来应有意,。

(5)《行路难》(其一)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的句子: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形象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并表现诗人积极进取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

,。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

,。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15分)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云归而岩穴暝()

(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间也。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1.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泻出于两峰之间者”的“泻”字写出山泉自高而下倾斜飞流的美态。

B.文章第一段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描述美景极富层次感。

C.文章第三段依次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太守醉、众宾欢”四幅图景。

D.文章第四段以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衬托出了太守之乐。

12.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一种著名的贬官文化,让一群山山水水中原本寂寂无名的亭台楼阁在失意文人的笔下不经意间扬出了墨香,站成了诗文。

有人认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是贬官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儒家心系天下、心境旷达的传统思想。

你赞同这一论述吗?

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4分)

三、现代文阅读。

(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完成13—17题。

(20分)

风起

张艳霞

四月,快要高考了,一个双休日,儿子在读书。

母亲进了屋,开门关门时,那扇破旧的门,发出吱吱地声音。

有点刺耳。

儿子皱了眉,说,妈,你干嘛呢?

母亲做错了事一般,说,没事,没事,你继续看书吧。

家里穷。

儿子的父亲,常年都在外地干活,给儿子赚未来上大学的学费,回来的次数极少。

母亲在家里,干些零活,兼顾着照料儿子。

儿子成绩好,是爸妈的希望。

儿子看了会书,饿了,喊,妈,我饿了,有吃的吗?

母亲在屋外,听到儿子的喊声,忙跑了进来,说,有,儿子,你等等啊。

一会,母亲端来几根玉米晶莹剔透地放在碗里。

儿子摇摇头,有些嗔怪地说,妈,你不是不知道,我不喜欢吃玉米。

母亲说,这玉米可好吃了,是……看儿子阴沉着的脸,母亲噤了声,说,儿子,那你想吃什么,妈给你去买。

儿子想了想说,我要吃蛋糕,那种提拉米苏的。

母亲愣了愣,有些犹豫。

这个叫提拉米苏的蛋糕,母亲给儿子买过。

那是在儿子生日的时候,是儿子硬拉着她去买的。

特别贵。

贵得让母亲心疼。

儿子看母亲犹豫的神情,说,妈,你到底给不给我买啊?

母亲说,行,行,我去买。

母亲手里攥着几张钱,匆匆地出了门。

提拉米苏买回来了,儿子高兴地从母亲手中抢过。

儿子没有注意到母亲脸上的表情,母亲心里在想着,这么贵,这么贵的蛋糕,孩子他爸可得干一天的活才能赚回来啊。

临下午时,儿子看着书,又有了其他的想法。

儿子说,妈,回头等考完试,我想到外面去走走。

母亲说,行,你走吧,现在不也没把你关住吗?

儿子苦笑,说,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等我考试考完了,我想到外地去旅游,旅游知道吗?

母亲摇摇头,她还真不知道什么是叫旅游,到外地去就算是旅游吗?

那儿子他爸,也算旅游吗?

儿子只好给母亲解释,说,妈,旅游呢就是去玩,不是去打工,坐火车,坐飞机去玩,到了那里,还住宾馆,上饭店吃大餐……母亲有些懂又有些不懂,母亲又想,那这可是要多少钱啊?

是不是会要很多钱呢?

母亲想着,心头莫名地沉了沉。

晚上,父亲的电话来了。

母亲喊儿子,说,你爸来电话了,让你听。

儿子说,妈,我正忙着呢,还是不听了吧。

母亲说,你这孩子,你爸是想和你说两句啊。

折腾了半天,儿子还是不肯听电话,母亲只好解释,说,儿子正认真看书呢。

父亲笑了,说,没事,没事,让儿子好好学习吧。

父亲还说,也就这个把月了,儿子想吃什么,想干什么,你就尽量满足他。

母亲就说了买提拉米苏的事儿,好贵。

母亲还说了儿子想去旅游的事儿,旅游要坐火车,坐飞机,要住宾馆,上饭店吃大餐。

这要好多钱呢。

父亲听着,说,没事,没事,我多加几个班,争取把钱赚出来吧。

母亲说,别,你一个人在外面,还是要多注意休息啊。

父亲说,我没问题的,身体可棒着呢。

后来的一段日子,儿子还是从早到晚的抓紧读书,周一至周五是在学校,周六周日是在家里。

有一天儿子回家,看到母亲的眼圈有点红,看到自己回来,母亲又似乎在极力掩饰着什么。

儿子说,妈,出什么事了吗?

母亲摇摇头,说,没,没什么事儿。

儿子哦了一声,就没再问了,儿子又钻进了房间,随手摊开了书。

六月初。

结束高考。

儿子一脸轻松地从考场走出来时,很意外地在校门口看到了母亲。

母亲说过的,这几天因为忙,就没送儿子进考场,更别说来接儿子了。

儿子还没开口呢。

母亲说,儿子,妈带你去一个地方。

第一次,母亲的口气是那么的不容置疑,儿子的心头莫名地闪过一丝不安。

在那块墓碑前,儿子站定了。

儿子看到了墓碑上的照片,竟是父亲。

儿子顿时就愣住了,母亲似乎看出了儿子心头的疑惑,说,你爸其实半个月前就离开了我们,你爸是加班加点赚钱累的,才不慎从二十多层的楼上跌落的,你爸临走前交代,他不想影响你的高考,嘱咐我等你考完再告诉你……

儿子一时哽咽,重重地跪倒在父亲墓前。

起风了!

13.请你联系全文,说说小说标题“风起”有什么含义?

(4分)

14.说说下面的句子都对人物采用了什么描写?

表现了什么心理?

(3分)

母亲愣了愣,有些犹豫。

15.“行,你走吧,现在不也没把你关住吗?

儿子苦笑”,请你说说“儿子苦笑”的内容是什么?

(4分)

16.你认为文中儿子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如果你是他,你应该怎样做?

(5分)

17.有人说,就是因为小说中的母亲对孩子一味的爱、一味的付出才培养出对家庭对亲人“冷漠”的儿子。

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请简述理由。

(4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8-22的问题。

(20分)

当“敏感”成为一种时代病

【网友热议】

近几年,关于生存压力的话题又多起来,青少年如何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代,抗击敏感、坚持梦想,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网友们如是说:

相见也怀念:

青少年压力不小。

现在物质条件是好了,但是随着人口激增,城市化进程加剧,生存环境更拥挤,生存竞争更激烈。

小多:

这个时代看上去每个人都有机会,但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我们年轻人在占有资源上处于劣势,易受挫,会有人焦虑、躁动、迷惘,甚至迷失,我们如何是好?

万向轮:

很多青少年热衷刷微博、看微信、发动态,每时每刻都在“晒”自己,有些人变得太过注重自我满足而很少关心他人需求,于是变得自私脆弱。

(摘自《财经网》论坛)

【心理漫画】

 

(摘自心理漫画《趣味人生25条定律》)

【智慧小语】

最好能好过蒋方舟吗?

蒋方舟从小被誉为“天才少女”,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开专栏,18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刚毕业成为《新周刊》最年轻的副主编,但年少成名也让她开始在意外界的评价。

她认识到,人总不能活在外界的声音和眼光里面。

“太敏感是种病,它会毁了你的幸福。

无痛不人生,关键是你是否痛得起,输得起。

别人岂能为我定位?

我就是我的坐标,这是抗敏感青年的范儿。

”蒋方舟如是说。

最差能差过吴秀波吗?

在功成名就之前的20多年,吴秀波得过绝症,丢过铁饭碗,驻唱过酒吧,经营过餐厅、美容院、服装店,给人做经纪人……一路折腾,周遭的冷言酸讽自然少不了。

但他一直相信:

无路可退,便只能一往无前。

他说:

“其实最重要的是走路……我并不觉得直路走起来就幸福,弯路走起来就难过,每段路都有它特定的风景。

也许这是一个让人敏感的时代。

当你面对人生和社会上某些极端或意外情况时,要保持年轻的进取的心态,做一个抗敏感青年。

选自《意林》2014年第10期

【专家观点】

心理治疗师林建雄博士认为,青少年压力大很正常,因为他们处于人生最关键的阶段,即将面临着各种严苛的选择:

升学、就业、换工……这种压力一般25岁以后会自然缓解。

他给青少年提出几条建议:

第一,着装整洁。

衣服影响人的自我感觉方式。

常沐浴、穿干净的衣服以及换个清新悦目的打扮能帮助你取得重大的进步。

第二,坐在头排。

在公共场合,喜欢后排源于人们缺乏自信。

如果你坐在前排,你可以建立自信。

第三,大声说话。

有些人从不发言因为害怕说错话出丑。

其实只要努力在每个讨论中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你就会更自信。

德国施罗姆工程学院向压力过大的学生推出了一项“健步”行动——每周由健身教练带领学员到郊外练习快走。

这项活动的倡导者、心理学博士威尔利·葛林的研究表明,比一般步速走快25%可以让你感觉更加自信。

英国谢菲尔德高中每学年都会定期开展“感恩日”活动。

在每月一次的“感恩日”里,每位学生都会花一些时间列出需要感恩的所有事情,包括自己过去的成功、独有的技能、来自各方面的爱、积极的动力等。

校方认为这样会让学生“为自己拥有这么多适合自己的事物而感到震惊,更会有动力朝成功迈一步”。

摘自《中国心理咨询网》

18.根据材料,说说青少年感觉生活压力大、变得“敏感”的原因有哪些?

(4分)

1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网友热议”中三位网友提供的信息反映出目前青少年的心理比较敏感,很大程度上是时代因素造成的,青少年的心理总体情况是不够健康的。

B.吴秀波说的“我并不觉得直路走起来就幸福,弯路走起来就难过”与梁启超所说的“苦乐不在客观的事,全在主观的心”都强调了心态的重要。

C.“专家观点”中心理治疗师林建雄博士认为青少年压力大很正常,是每一代人都会经历的,过了这个年龄段自然会缓解,不需要调节。

D.心理学博士威尔利·葛林倡导通过“健步”行动克服焦虑与痛苦,他的研究表明,比一般步速走快25%可以让人感觉到你更加自信。

20.目前一组漫画《趣味人生25条定律》受到网友热捧,被视作“心灵正能量”。

请仔细观察“快乐定律”的图片,参考“动力定律”的内容撰写一条“快乐定律”。

(4分)

21.请从下列AB两项中选一项来做“智慧小语”材料的标题并说说理由。

(4分)

A.好不过蒋方舟,差不过吴秀波B.做一个抗敏感青年

22.好友蓝欣感觉初三压力大而产生焦虑,你很想帮她走出低谷。

当看到“南图”开展《感恩生命,拥抱阳光》的心理辅导讲座的公告,还安排有专家与听众互动环节时,你打算邀她一起去。

请结合“专家观点”的相关知识设计一段邀请语。

(5分)

四、写作(55分)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等。

(1)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由蝌蚪到青蛙,褪掉尾巴,才能长大。

从蝌蚪到青蛙,可能转身并不需要华丽,但一定需要彻底。

即使能生活在岸上,也不要永远留在岸上。

即使能生活在水里,也不要永远留在水里。

冬天来了,它也需要蜷伏一个冬季,但春天来了,它一定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50分

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C)(3分)

A、妖娆(ráo)嘶哑(sī)坟墓(mù)红晕(yūn)

B、分外(fèn)呢喃(lán)摇曳(yè)枉然(wǎng)

C、谪守(zhé)伛偻(yǔlǚ)拏舟(ná)绮户(qǐ)

D、歧路(qí)投箸(zhù)怒号(hào)宫阙(què)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B)(3分)

A、天骄飘逸冠冕忧戚B、轻灵沉醉聘婷漫游

C、珍羞婵娟垂钓夕贬潮州D、黎明戍鼓腐烂红装素裹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C)(3分)

A、 他可是文坛上的风流人物,他的散文影响了一个时代。

B、NBA全明星赛中的科比被美称为篮球场上的“一代天骄”。

C、国庆期间,同学们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了生病住院的李老师。

D、每逢中秋佳节,身在异乡的游子看到皓月当空,不由得触目伤怀。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C)(3分)

A、《我爱这土地》表达了作者林徽因对祖国真挚的爱,诗中的“鸟”是一个饱受折磨,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B、《乡愁》这首诗以空间的变化来组织全诗,诗人为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

C、《岳阳楼记》中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D、《湖心亭看雪》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文章采用白描手法,极力渲染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仿佛创造出一幅淡墨山水画。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A)(3分)

①的确如此好书如“圣水”,坏书似“魔鬼”。

“圣水”可以人们的心灵,使读者思想境界升华;“魔鬼”会使人产生邪念,读者沿坡下滑,甚至会堕入阴暗的深渊。

②我们不能够,而是要承担;我们不能够畏惧,而是要面对;我们不能够迷失,而是要

时时要提醒自己:

不管遇到任何困难和打击,要学会承受,这样才会成长,才能走向成功!

A.净化诱使逃避理智B.洗净诱惑逃跑智慧

C.洗涤迫使回避理性D.美化致使逃走明智

6、名著导读:

(4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是出自(艾青)的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你还读过他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

7、综合性学习(11分)

从今年4月起,重庆市推出“百名重庆美德少年”展示活动,此举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

学校准备开展“学习和争当美德少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请你说说开展“百名美德少年”展示这一活动有哪些意义。

(3分)

材料一:

此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联合组织,旨在通过活动的开展,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形成崇尚美德、见贤思齐,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氛围。

材料二: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龚云飞:

孩子们从生活、学习、创新等方面讲述他们的美德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独特的风采。

重庆市这几年评选美德少年,就是为了给孩子们树立身边的榜样,弘扬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

材料三:

重庆日报编委任锐:

美德,是孩子心中的一颗种子,不管他将来走向何方,所有前进的动力,都源自美德的力量。

听了他们的故事,谁都会给这些懂事的孩子竖起大拇指。

在全市未成年人中形成崇尚美德、见贤思齐,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氛围;给孩子们树立身边的榜样,弘扬传统美德,传递正能量;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美德的种子,为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提供前进的动力。

(一点1分)

(2)本次活动需要一名学生主持人,你打算毛遂自荐,请用简明的语言向校团委老师推荐自己。

(4分)

有称呼(1分),扣主题(1分),讲明自己的优势(1分),语言得体(1分)。

(3)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同学李晓晓准备在活动中朗诵自己写的一段话,感谢老师三年来对他的关心和帮助,但他只写了前两句,请你帮他续写完成后面句子。

(4分)

感恩老师,是你给了我一粒饱满的种子,让我走进五彩缤纷的明媚春天,享受到了更为甜美的生活;感恩老师,是你给了我一双顽强的翅膀,让我飞向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感恩老师,是你给了我一座耀眼的灯塔,让我奔向绚丽斑斓的人生旅途,使我走向了更为灿烂的明天。

(比喻恰当,语意连贯顺畅,字数基本一致即可)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10分)

8、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3)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4)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5)《行路难》(其一)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的句子: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形象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并表现诗人积极进取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离人美好祝愿的句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娟。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9—12题。

(15分)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

(2)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3)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快乐)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的人,就是太守啊。

11.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泻出于两峰之间者”的“泻”字写出山泉自高而下倾斜飞流的美态。

B.文章第一段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描述美景极富层次感。

C.文章第三段依次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太守醉、众宾欢”四幅图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