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953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8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一个语文园地。

自然景物旖旎绚丽,四篇课文视角迥异,各具特色:

呢喃的紫燕、婀娜的柳丝、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如珍珠般的泉水,这些美景在作者的笔端涓涓流淌,点点入胸的鲜活文字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习本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

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积累优美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单元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燕子

一、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出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

1.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

2.收集有关燕子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2古诗两首

一、学习目标:

 1、学习两首诗中的生字新词。

   2、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3、背诵两首诗。

  二、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三、教学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3荷花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部分。

3、初步体会荷花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初步体会荷花的美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磁带。

4、教学安排:

 

2课时

4*珍珠泉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3.体会抓特点表达景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抓特点表达景物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一、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

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二、课前准备: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词语卡片。

三、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二单元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作文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组教材编排了四篇文章。

《翠鸟》和《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和《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含义深刻的话语,使人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感悟,读起来耐人寻味。

二、单元整体设计:

教学本组课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学会用对比、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

1、会认31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与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5、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6、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翠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4、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5、翠鸟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

   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新词,理解掌握“鲜艳”、“疾飞”、“锐利”等词语意思。

   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思路:

  针对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怎样理解词语”,在本课教学时应力求落实此项目的训练,在教学环节安排上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两种方法: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

教学时以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为线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应注意启发学生弄清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是有关系的。

如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

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

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起小鱼?

与翠鸟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有直接关系。

同时也要告诉学生,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身体某一部分有特点,而是由于它身体各部分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教学时间:

三课时。

6、燕子专列

 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课时:

3课时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了解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15个生字、12个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蕴含着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8、路旁的橡树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认识本课3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理解“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

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

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安排:

四课时

  `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一个语文园地。

选文语言平实,意义深远,形式多样,其中有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传说故事,也有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

“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方法,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类似的主题前面几册教材已有编排,要注意前后联系和区别,本单元的教学应该在以往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不断提高要求。

教学时,教师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学生分析

  有关思想方法的专题在前几册教科书中都有所涉及,学生并不感到陌生。

小故事大道理类的文章都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学起来也比较轻松。

但是对于蕴涵的道理,学生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如何增强行为的自觉性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并能抓住关键词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深入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教学设想

  1、对话。

熟读课文,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链接。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寓道理于实际行动之中。

  3、拓展。

搜集有关小故事大道理的文章,进一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学习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6个字,熟读课文。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

  3、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意思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投影。

  2、师生搜集的小故事。

 

9.寓言两则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并背诵其中的一则。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时间3课时

10、惊弓之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并不”“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学懂更羸说的话,体会更羸的分析是正确的。

  教学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联系全文内容体会更羸分析判断的合理与正确性为重点。

根据魏王由“不信”到“吃惊”“奇怪”的态度变化,使学生明确,把观察、思考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的,是值得学习

 

11、画杨桃

教学要求:

   1、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体会课文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叮嘱”“教诲”造句。

   4、朗读课文。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二课时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时间:

一课时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

    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教学安排:

四课时

第四单元

单元文化主题:

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这一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

导语中,把童年比作一条弯弯的小河,把课文中的故事比作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形象、生动,配上反映儿童生活的图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兴致盎然地进入本组的学习。

导语之后的几篇课文,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儿童生活的窗口:

《和时间赛跑》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启示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怎样珍惜时间,使人生的每一天过得更加丰富,更有意义;《检阅》透过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应该怎样维护自尊,怎样尊重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争吵》中讲述的小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体会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怎样对待生活中的小摩擦;《绝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农村孩子有趣的生活。

在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分别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同学交流自己学本领的经过,这样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整组教材,通过导语、课文和后面的语文园地,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

另一方面,还要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24个生字,会写41个字,正确读写54个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

4、真情实感地把自己学会的本领写下来;把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教学重点: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41个生字,正确读写54个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从生活中得到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

教学难点:

真情实感地把自己学会的本领写下来;把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13、和时间赛跑

一、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课文启示人们:

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这一启示,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难点:

由于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

因此,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

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的幻灯片

    学生:

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物和事例。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14、检阅

学习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

会写“俱、博”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15、争吵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

   3、朗读课文。

16、绝招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语文园地四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教你学一招”,要求学生和别人交流自己拿手的本领。

  一、教学前,详细布置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让学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如道具、作品或展示的材料。

 。

  三、示范交际。

  四、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

 

第五单元

1.教学内容分析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织专题,先后编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

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在第一篇和第三篇课文的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及提示。

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和回报父母之爱”来编排。

2.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2、会认25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积累词语。

3、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感受、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思想和行为。

4、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5、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过程方法技能:

1、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抓住描写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6、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思想感情,学习用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方法。

2、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

3、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4、培养知错认错、主动和好的美德。

17、可贵的沉默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18、她是我的朋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

  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孤儿院、休克、输血、颤抖、迫在眉睫、草垫、擦拭、呜咽、抽泣、竭力、轻柔”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其中,前者还是教学难点。

  三、课时:

2课时

19、七颗钻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像。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20、妈妈的账单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结合课文内容,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

  1.选定凝聚着父母之爱和回报父母之爱的照片、录像、玩具或小礼品等。

  2.准备为回报父母之爱而做的礼品。

  3.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口语交际课

第六单元

一、整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有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本组课文有以下几个目标:

1、了解有关宇宙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和兴趣。

2、了解有关科技发展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兴趣。

3、了解本单元的各类说明方法。

4、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动手设计发明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让学生得到有关的宇宙知识。

难点是:

学会收集资料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学生情况分析及教法学法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加上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

本组课文介绍的有关宇宙的知识,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如果单靠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老师只灌输给学生抽象的知识,这样恐怕学生是难以接受。

所以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

在本组课文中的学习中,资料的收集是非常重要的,拥有相关的资料不但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另外,还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发明。

三、每个教学内容分析

《太阳》一文用了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手法,形象地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和特点:

远、大、会发光发热,以及它和地球、人类的密切关系。

学习本篇文章,要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月球之谜》以几个事例为内容,阐述迄今为止人类对月球作出的研究、探索,从而引导同学们初步认识神秘的月球,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和兴趣。

同时积累有关古今文人对月亮的赞美的名言佳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库。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文用儿童化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神奇的电脑网络点有关知识,如电脑网络的含义,在网上我们可以观看节目、查找资料、发电子邮件…….组织本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详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