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561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docx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阅览室》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

在创设的情景中动手操作与观察来掌握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个位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一。

3、教学准备:

计算器、小棒、投影仪。

4、教学课时:

两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

孩子们,你们喜欢看书吗?

生:

喜欢。

师:

那今天我们一起去学校阅览室,看一看在哪里会遇到什么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

书中的表格)

师:

孩子们,观察观察这个表格,它记录了几种书的借阅情况?

生:

3种

师:

那你们再仔细观察,还能发现什么信息?

生:

我发现儿童画报原来有30本,借走了7本。

……

师:

你们现在已经获得了很多的数学信息,能不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呢?

生1:

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生2:

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

师:

同学们提出来这么多的问题,那今天我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

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师:

要知道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我们必须知道那两个数学信息?

生1:

原来有儿童画报30本。

生2:

儿童画报被借走了7本。

师:

这两个同学都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要求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应该怎样列式?

生:

30—7

师:

其他孩子同意吗?

生;同意。

师:

那我们应该怎样计算“30—7”呢?

同学们自己算一算,赶快行动起来。

师:

有没有同学计算出来了?

等于多少了?

生:

23

师:

老师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正确答案,我们用小棒来验证验证。

请一个同学上来摆一摆。

生:

先摆3捆小棒,表示30。

减7,就要从中拿走7根。

师:

可是我们现在的小棒都是一捆一捆的,没有单根的小棒怎么办?

生1:

可以把其中的一捆小棒拆开。

师:

那一捆小棒里面有多少根小棒?

生:

10根。

生1继续说:

把一捆小棒拆开,变成十根小棒,拿走其中的七根,还剩3根小棒,与俩捆小棒合在一起是23根小棒。

师:

从十根里面拿走了7根小棒,用算式应该怎样表示?

生:

10—7=3

师:

那现在我们一共还剩下多少根小棒?

生:

23根。

师:

用算式怎样表示?

生:

20+3=23

师:

我们除了用小棒来解决30—7等于多少这个问题,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解决它?

生:

计数器

师:

老师请一个同学上来拨一拨计算器。

师:

你能告诉其他同学你是怎么拨的吗?

生:

首先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表示30,因为要减7,个位上没有珠子,所以从十位拨走一颗珠子到个位,个位上就变成了10颗珠子,然后再拨走7颗珠子,所以最后就等于23。

(教师适当引导)

师:

来,我们在一起回顾一遍(教师在黑板上画计数器,并画出过程),同时提问减7是在个位上减还是十位上减。

生:

个位上。

师:

除了用这两种方法来解决30—7等于多少,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

列竖式

师:

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

生: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减起。

师:

那孩子们赶快行动起来。

把数学本拿出来,做在数学本上。

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做一做。

师:

时间到,头抬起来。

生:

我就抬起来

师:

我们来检查检查这位同学做的对不对。

首先相同数位要对齐,别忘了写运算符号,然后从个位减起,我们来看一看,个位上0减7不够,怎么办?

生:

向十位借一。

师:

那我们要向十位借一,就要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我们向十位借了一,有没有同学知道应该怎样表示?

生:

在十位的上面画一个圆点。

师:

看来有些同学已经知道了这个秘密,我们要在这个被借走一的十位的正上方画一个圆点,这个圆点就叫做“退位点”,有没有同学告诉老师,这个退位点表示什么意思?

生:

表示向十位借走了一。

师:

向十位借一到个位,个位就变成多少了?

生:

10

师:

那现在个位上就变成了几减几?

生1:

10—7=3

师:

那我们再来算十位,十位等于多少?

生1:

2

师:

为什么等于2呢?

生:

因为十位上已经借走了一个十到个位上,所以只剩两个十。

所以写2。

师:

这位孩子真能干。

我们再来回顾一遍。

先算个位,0减7不够,向十位借一作十,10—7等于3,再算十位,3被借走1还剩2,2减0等于2,所以30减7等于23。

师:

看来第一个问题已经被我们成功法解决了,我们继续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故事书还剩下多少本?

孩子们你们来观察表格中的数学信息,能自己列式吗?

生:

25—8

师:

25表示什么?

8又表示什么?

生:

25表示原来有故事书25本,8表示故事书被借走了8本。

师:

那为什么要用减法呢?

生:

因为要求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所以用减法。

师:

回答的非常好,那你们能自己计算计算25—8等于多少?

请同学们用计数器来算一算。

请一位同学上来。

师:

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同学是怎样拨的计数器,这位同学首先在十位上拨了2颗珠子,再在个位上拨了5颗珠子,表示我们这里的25,然后要减8,个位上只有5颗珠子,不够,所以要从十位拨走一个珠子到个位,那现在个位上有几颗珠子?

生:

15

师:

真能干,因为我们原来就有5颗珠子,向十位借了一个珠子到个位,就变成了15颗珠子,所以15减8得7,十位还剩多少个珠子?

生:

1颗

师:

所以25—8=17

师:

我们再用竖式来检验一下我们的得数对不对,赶快在数学本上列竖式,算一算。

老师请一位孩子上来做一做。

师: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孩子做的对不对,首先相同数位要对齐,先算个位,个位上的5减8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十,在十位上方画一个退位点,个位变成10+5=15,再减8等于7,在算十位,2被借走1还剩1,1减0等于1,所以25减8等于17。

师:

老师还有另一种计算方法,聪明的你们想知道吗?

生:

想。

师:

那仔细听老师说哦!

老师把25分成15和10,用15减8等于7,再用10加7等于17。

看一看老师的这种方法是不是就把这道题转化为我们之前学习过的20以内的加减法了。

生:

是的

师:

这也是一种计算方法,利用数的组成,把他们转化为我们学习过的20以内的加减法。

师:

同学们,看一看这两道题,想一想我们今天都学习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六、板书设计

阅览室

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30—7=23(本)

 

10—7=3

20+3=23

23

第二课时

师:

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玉米吗?

生:

喜欢。

师:

过一段时间又到了玉米收获的季节,我们看一看小熊他们在做什么?

生:

收玉米

师:

从这幅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

小熊妹妹收了35个玉米。

生2:

小熊哥哥比小熊妹妹少收8个。

师: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

小熊哥哥收了多少个玉米?

师:

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要求小熊哥哥收了多少个玉米,我们首先应该找到那个数学信息?

生:

小熊哥哥比小熊妹妹少收8个玉米。

师:

那我们还需要知道那个信息?

生:

小熊妹妹收了35个玉米

师:

那这道题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生:

比35少8的数是多少.。

师:

比35少8的数,这个数一定比35大还是小?

生:

师:

我们把这样的数叫什么?

生:

较小数

师:

求一个较小数,用什么法?

生:

减法

师:

那应该怎样列式?

生:

38—8

师:

非常好,请同学们翻到书第76页,把算式写上,并在这道题的旁边,列竖式,算一算35—8等于多少?

请一个同学上来做一做。

师:

孩子们,都完成了吗?

你们算出来等于多少?

生:

27,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同学的竖式对不对

师:

首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先算个位,个位上的5减8不够减,从十位借一作十,15减8等于7,再算十位2减0等于2,所以35—8等于27

师:

和这位孩子一样的请举手?

师:

我们来看一看小熊妹妹和小熊弟弟是怎样列式的,他们列的正确不正确?

生:

不正确

师:

错在哪里?

生:

个位上应该是5减8,它用的是8减5,所以错了。

师:

这位同学观察的可真仔细。

第一个算式他用8—5,应该是5—8。

师:

我们继续来看一看第二道题,观察他做的对吗?

生:

不对

师:

为什么?

生:

十位应该是2,因为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了一,所以十位应该是3减1等于2.

师:

看来很多同学都可以当小老师了,你们观察这两道题,能告诉老师在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生1:

相同数位要对其,从个位减起.

生2:

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

生3:

计算十位时,不要忘记减去被借走的1

……

师总结:

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2、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后,计算十位不要忘记减去被借走的1。

3、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分成借1后,用10加个位上原来的数,在减一位数。

师:

所以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

在这个时候淘气说我还有和你们不同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淘气是怎样计算25减8的。

看了这幅图,有没有同学知道淘气是怎样做的?

生:

淘气是把8分成5和3,35减5等于30,30减3等于27。

师:

那现在老师就要来检验你们把这些知识掌握好了没有。

(带领学生做书上)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跳绳》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逐步掌握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启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3、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4、教学过程

师:

同学们,你们在每周五下午大课间的时候都会做一些什么体育运动?

生1:

踢毽子

生2:

跳绳

……

师:

看来你们的大课间很有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3个新朋友,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在玩什么?

生:

跳绳

师:

那今天我们就在跳绳中学习我们的新知识。

师:

这三个小朋友正在进行跳绳比赛,老师吧他们跳绳的情况整理成了表格形式,那么,从表格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

小红跳了40下,小亮跳了28下,小东跳了21下。

师:

非常棒,那么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些数学问题吗?

生1:

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生2:

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生3:

小东比小红少调多少下?

……(教师选择性的把有关问题进行板书)

师:

那我们先来解决“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要求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我们必须知道哪些信息?

生:

小红跳了40下,小亮跳了28下

师:

非常棒,很快就把我们的关键信息找到了,那这道题实际上是求什么?

生:

40比28多多少?

师:

也就是说40和28在做比较,两个数在做比较,应该用什么法?

生:

减法。

师:

那应该怎样列式?

生:

40—28

师:

非常棒,看来以前学习的知识还没有忘记。

那你算出得数是多少吗?

赶快行动起来。

师:

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你的得数是几,怎样计算的?

生:

40—20=2020—8=12,所以40—28=12

师:

这位同学把28分成20和8,并采用连减法来计算这道题,非常棒。

这也是一种计算方法,那现在请同学们用另一种计算方法,拨计数器,来解决这一道题。

请一位同学上来画一画。

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

生:

我首先在十位上拨了4颗珠子,个位上没有拨,表示40,然后要减28,从个位减起,个位上的0减8不够减,就要从十位上借一(退一?

)当十,现在,个位上有10颗珠子,减8就拨走8个珠子,还剩2个珠子。

十位上原来有4颗珠子,被借走了1个后还剩下3颗珠子,再减2就再拨走2颗珠子,最后剩下1颗珠子,所以等于12。

师:

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画的吗?

画对的请举手。

师:

看来很多同学都掌握了拨计数器这种方法,那我们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一道题?

生1:

数小棒

生2:

列竖式

师:

今天老师没有带小棒,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这一道题。

请一位同学上来做一做?

(还是教师直接示范)

师:

我们来检查这位同学算对没有,首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先算个位,0减8不够减,要从十位上借1(退1)当十,在十位上方画一个退位点,个位上10加0等于10,10减8得2,在个位写2。

在算十位,十位上的4被借走1后还剩3,3减2的1,在十位上写1。

所以40—28=12

师:

其他同学你们作对了吗?

没做对的同学你们学会了吗?

生:

对了。

(学会了)

师:

那老师来考一考你们,个位不够减,向什么位借1?

生:

十位

师:

那十位不够减,想说什么位借1?

生:

百位

师:

同学们真能干,那有没有同学告诉老师这个十位上面的退位点表示什么?

生:

表示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

师:

所以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减去这个被借走的1,也不要忘记画这个退位点,当然,当我们个位不够减的时候,向十位借1的时候,要画这个退位点,那我们个位够减,不用向十位借一,还画不画这个退位点?

(这里用不用总结)

生:

不用

师:

那现在我们举行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那两个信息?

生:

小亮跳了28下,小东跳了32下。

师:

那这道题我们实际上是在求什么?

生:

28比32少几?

师:

应该怎样列式?

生:

32—28

师:

请同学们自己尝试着算一算。

师: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你的得数是几,是怎样计算的?

(如果学生直接采用竖式计算怎么办?

生:

32—20=1212—8=4,所以32—28等于4

师:

这位同学是吧28分成20和8,再采用连减的方法,先减20在减8,最后正确算出我们的得数,非常棒,那现在请同学们采用另一种计算方法,列竖式,再来计算计算。

记住在列竖式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请一位同学上来做一做。

师:

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同学作对没有,首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先算个位,2减8不够减,向十位借一当十,在十位上方画一个退位点,个位变成10加2等于12,再见8等于4,个位写4,在算十位,十位上的3被借走1还剩2,再减2等于0,十位上什么也不写。

所以32—28等于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