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58273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docx

高中语文素质升级检测1新人教版必修五

第一单元 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B)

A.喝(hè)彩    剜心(wān)

彤云(tóng)    央浼(měi)

B.塑(sù)造    角隅(yú)

歇憩(qì)    睨视(ní)

C.讥诮(qiào)    怂恿(sǒng)

滑稽(jī)    撮合(cuō)

D.娇嗔(chēn)    辗轧(yà)

颤栗(zhàn)    蠕动(rú)

【解析】 “睨”音为n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D)

①喧闹了几个月的美国总统竞选至今终于尘埃落定,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获得了超过当选所需选举人选票,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将成为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

②在天山地区,牧民们都喜欢放马南山,因为天山南麓有大片丰沃的草场和洁净的水源,阳光充足。

③优等生的学习效率非常高,与其他同学忙着赶作业相比,他们常常能够无所事事地阅读课外书籍。

④台湾近日来遭受台风袭击,我们十分关心那里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对他们所遇到的困难感同身受。

⑤在文学作品中,对那些芸芸众生应该如何写,是大可研究的,所谓“中间人物”正是社会的主流。

⑥在博览了众多研究著作以后,他独辟蹊径,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三国演义》。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D.①⑤⑥

【解析】 ①尘埃落定:

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②放马南山:

比喻天下太平,不再作战,现用以形容因太平而产生的麻痹思想。

用在此句中属望文生义。

③无所事事:

指游手好闲,什么事也不干。

用在此句中属褒贬失当。

④感同身受:

指内心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恩惠)一样,代人表示谢意。

用在此句中对象不当。

⑤芸芸众生:

在这里泛指普通人(即“中间人物”),合乎语境。

⑥独辟蹊径:

形容独自开创一条新路,比喻独创新的方法或风格。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A.不论韩国政府如何从安全角度为部署“萨德”进行辩护,宣布在韩国国内部署“萨德”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一段时期内最大的政治热点。

B.作为“廉价”为最初出发点的坦克,无论F72还是96系列,主战坦克都在当年带着某种“可承受的缺陷”诞生,如今又要伴随着改进补上这些缺陷。

C.美国执法部门采用“钓鱼式执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禁酒令”时期。

9.11之后因反恐形势升级,FBI采用这种执法方式的力度和次数都明显增多。

D.本次里约奥运会,中国队的旗手是击剑运动员、伦敦奥运会冠军雷声。

中国虽然已经拿了很多奥运金牌,但雷声却是第一位担任旗手的奥运冠军。

【解析】 B.“补上……缺陷”搭配不当;C.“力度……增多”动宾搭配不当;D.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虽然”应放在“中国”之前。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

B.《水浒》是我国古代描写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小说,明朝施耐庵著。

最早的本子为一百回本,名《忠义水浒传一百卷》,后简称《水浒传》。

清初学者金圣叹删编成七十一回本,名《水浒》。

C.《边城》意图在于借一个中国边境小城的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

D.契诃夫小说的总体特点是:

运用出色的幽默讽刺手法,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沙皇专制制度,热烈向往新生活的到来。

【解析】 “边城”不是“边境小城”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含而有致,蓄而不露,言词已殚,意味无穷,是为含蓄。

《文心雕龙·隐秀》云:

“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

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

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

”这里所说的隐秀,就是指含蓄。

所谓重旨、复意,就是指辞约义丰,味在言外,在有限的言辞中寄寓着无限的情思。

所谓独拔、卓绝,就是指文中的精华、篇中的秀萃。

含蓄的特点是以一当十,寓十于一。

十,是指它的丰富性、多样性;一,是指它的集中性、概括性。

如果没有反映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和人的复杂情绪,就失去了含蓄的基础,成为苍白无力、空洞无物的东西,可见含蓄的具体特点首先在于生活的丰富性。

但这种丰富性并不是分散的纷杂的,而是集中的凝炼的,这就决定了含蓄的另一具体特点——概括性。

这种概括性并不是抽象的概念的,而是具体生动地显示在艺术形象之中的,因而又形成了含蓄的第三个具体特点——形象性。

生活的丰富性、艺术的概括性、描绘的形象性,乃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的。

没有生活的丰富性,就无法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没有艺术的概括性,就不能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凝聚、集中在一起;没有描绘的形象性,生活的丰富性和艺术的概括性也就无法得到表现。

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衬托,共同表现为含蓄的风格。

含蓄的风格,历来受到重视。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把含蓄列为一格,并用“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几个字准确地揭示了含蓄的本质,实际上是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意思。

且看其具体表现: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在缥缈无垠的太空荡漾着尘埃,在广阔的大海中滚动着泡沫,或浅或深,或聚或散,变化无穷。

从这千变万化的现象中摄取某一点,就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了。

梅尧臣在《续金针诗话》中强调“有内外意:

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含蓄,方入诗格”。

明代诗论家陆时雍在《诗境总论》中则具体指出:

“少陵七言律,蕴藉最深,有余地,有余情,情中有景,景中含情,一咏三叹,味之不尽。

”这些,都是从总体上论述整个作品的含蓄风格的名言。

含蓄,或指字句,或指意思,或二者兼指;但作为风格所要求的含蓄则是指整个作品。

仅有某些字句的含蓄,而没有整个作品的意思的含蓄,还不能构成含蓄的风格。

正如释惠洪《冷斋夜话》中所说:

“诗有句含蓄者,如老杜‘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郑云叟曰‘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是也。

有意含蓄者,如《宫词》曰: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又《嘲人诗》曰‘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

总向春园里,花间语笑声’是也。

有句意含蓄者,如《九日》诗曰: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宫愁》诗曰‘玉容不及寒鸦色,犹带朝阳日影来’是也。

含蓄绝非雍塞阻滞、晦涩难懂。

“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隐秀》),因而也称不上是含蓄。

含蓄也非含糊。

吞吞吐吐,摸棱两可,叫做含糊。

含蓄则思想清晰,表达有致。

含蓄与朦胧有别。

含蓄不尽朦胧,而朦胧必然含蓄。

有的作品既有含蓄美,又有朦胧美。

含蓄有借助于寄托者,有不用寄托者。

李商隐的诗《锦瑟》就含情托意,且喜用典,但由于运用了典故和一些象征手法,故历来诗家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含蓄并不排斥明朗,它和明朗是密切联系的。

含蓄离开明朗,就失去含蓄的特质而变得含糊、晦涩;明朗离开含蓄,就失去明朗的特质而变得浮泛、浅薄。

含蓄和明朗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

(选自王明居《含蓄》,有删节)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所谓“文外之重旨者”,指言辞表面意思以外的丰富含义,即在有限的言辞中寄托无限的情思,与独拔、卓绝一起,都指含蓄的特点。

B.含蓄一定要做到辞约义丰,以一当十。

反映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和人的复杂的情绪,是含蓄的基础,否则,艺术就成为苍白无力的东西。

C.艺术的概括性是指能够把分散的纷杂的社会生活凝聚集中在一起。

这种概括性不是抽象的概念的,而是通过艺术形象具体生动地显示出来的。

D.含蓄的具体特点有丰富性、概括性、形象性,三者同等重要,互不割裂,相互渗透,相互衬托,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

【解析】 “三者同等重要”错误,原文是“含蓄的具体特点首先在于生活的丰富性”“丰富性……决定了……概括性”。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A.晦涩难懂、雍塞阻滞称不上含蓄,吞吞吐吐、模棱两可也称不上含蓄;含蓄未必朦胧,但朦胧一定是含蓄。

含蓄美和朦胧美可以在一部作品中兼而有之。

B.梅尧臣在《续金针诗话》中的观点和陆时雍在《诗境总论》中的观点,都是从整个作品来谈含蓄的风格,并非针对字句或意思上的含蓄。

C.释惠洪认为,老杜的“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是句含蓄者,不是整个作品意思的含蓄,郑云叟的“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也是如此。

D.无论是句的含蓄、意的含蓄,还是句意兼指的含蓄,因为不能从整个作品的意思上来表现含蓄的特点,所以都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含蓄。

【解析】 “都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含蓄”错。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在司空图看来,含蓄的本质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一“秋”字,却写尽深秋的肃杀,正体现了这一本质。

B.既然含蓄既有字句含蓄,又有意含蓄,又有作品整体风格的含蓄,那么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总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含蓄的特点。

C.李商隐的诗《锦瑟》,意境含蓄而深沉,虽然运用了典故和一些象征手法,意思不一定明朗,历来诗家慨叹难解,但思想毕竟是清晰的,不是含糊的。

D.杜甫的《登高》,意境辽远空旷,情感抑郁深沉,节奏一咏三叹,形象生动鲜明,真正做到了陆时雍所说的“情中有景,景中含情”。

【解析】 “意思不一定明朗”错,因为文中说“含蓄离开明朗,就失去含蓄的特质”。

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董仲舒,广川人也。

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今上即位,为江都相。

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

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

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

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

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救之。

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董仲舒为人廉直。

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

董仲舒以弘为从谀。

弘疾之,乃言上曰:

“独董仲舒可使相繆注西王。

”胶西王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

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

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

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

仲舒弟子遂者:

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

褚大至梁相。

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於诸侯擅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

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

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节选自《史记·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注:

繆:

狠毒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  治:

研究

B.主父偃疾之    疾:

嫉妒

C.董仲舒以弘为从谀    从:

跟从

D.仲舒弟子遂者    遂:

成功

【解析】 从:

逢迎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B)

A.其止雨反是 取其书奏之天子

B.学士皆师尊之 当死,诏救之

C.以修学著书为事 以《春秋》之义正之

D.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 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解析】 B之:

代词,他;A前“其”,代词,他;后“其”,代词,他的;C前“以”,介词,把;后“以”,根据;D前“而”,连词,但是;后“而”,连词,表顺承。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董仲舒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

他讲究礼仪,出入仪容举止无不合礼度,学生们都很尊重他。

B.董仲舒为中大夫后,在家写了《灾异之记》。

这时辽东高帝庙火灾,主父偃就窃其书上奏天子,认为书中有指责讥讽朝政之意。

C.董仲舒认为公孙弘为人阿谀逢迎,公孙弘因此就憎恨董仲舒,故意推荐他担当狠毒暴戾的胶西王之相。

D.董仲舒对《春秋》很精通,他学以致用,根据《春秋》经义公正断案,天子都认为很对。

【解析】 “认为书中有指责讥讽朝政之言”的不是“主父偃”,是“诸生”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1)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弟子之间便按照学辈先后相互传授学业,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

(2)吕步舒官至长史,手持符节出使去决断淮南王刘安谋反的罪案。

【参考译文】

董仲舒,是广川郡人。

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

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

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观赏园圃,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

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

当今皇上即位后,他出任江都国相。

他依据《春秋》记载的自然灾害和特异现象的变化来推求阴阳之道交替运行的原因,因而求雨时关闭种种阳气,放出种种阴气,止雨时则方法与之相反。

这种做法在江都国实行,无不实现了预期的效果。

后来他被贬为中大夫,居家写作了《灾异之记》。

这时辽东高帝庙发生火灾,主父偃嫉妒他,就窃取了他的书上奏天子。

天子召集众儒生把书拿给他们看,儒生们认为其中含有指责讥讽朝政之意。

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不知道这是自己老师的著作,认为它愚蠢至极,于是把董仲舒交法官论罪,判处死刑,但是皇上降诏赦免了他。

于是董仲舒始终不敢再讲论灾异之说。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

这一时期朝廷正用兵向外排除四方边境内外少数民族的侵扰,公孙弘研究《春秋》成就不及董仲舒,但是他行事善于迎合世俗,因此能身居高位做了公卿大臣。

董仲舒认为公孙弘为人阿谀逢迎。

公孙弘憎恨他,就对皇上说:

“只有董仲舒可以担当胶西王的国相。

”胶西王为人狠毒暴戾,但是一向听说董仲舒有美德,也很好地礼遇他。

董仲舒害怕居官日久会惹祸上身,就称病辞官回家。

直至逝世,他始终不曾营治私产,而一心把研究学问写作论著当做本职。

所以自汉朝开国以来历经五朝,期间只有董仲舒对《春秋》最为精通,名望甚高,他师承传授的是《春秋》公羊学。

瑕丘人江生研究《春秋》谷梁学。

自从公孙弘受到重用,他曾收集比较了谷梁学和公羊学的经义,最后采用了董仲舒所传授的公羊氏的学说。

董仲舒的弟子中有成就的人是:

兰陵人褚大,广川人殷忠,温人吕步舒。

褚大官至梁王国相。

吕步舒官至长史,手持符节出使去决断淮南王刘安谋反的罪案,对诸侯王敢于自行裁决,而不加请示。

他根据《春秋》经义公正断案,天子都认为很对。

弟子中官运通达的,做到了大夫之职;谒者、掌故的则有百余人。

而董仲舒的儿子和孙子也都因精通儒学做了高官。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8分)

山 居

(明)刘球

水抱孤村远,山通一径斜。

不知深树里,还住几人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写景上“看似寻常最奇崛”,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该诗在写景上的特点。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本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环绕孤村,山径通幽,茂林掩人家的古朴淳美(冲淡清远、山清水秀、清新自然、清幽、幽静)的山居景象。

(2)本诗运用了拟人、白描的手法,由水而村、由远及近、由下而上描绘出清幽静远的山水村庄;层次清晰,疏密有间,自然成趣。

首句用一“抱”字,写出了孤村与山水相依相恋的情态;第二句用一“斜”字,描写出山径的幽长弯曲;第三句以一“深”字,写出了山林的稠密,也才有了诗人“不知”的感慨,水到渠成地引出第四句的疑问“还住几人家”。

顿觉诗中有画,画中有人,意趣深远、言简义丰。

(或:

诗人首先运用拟人的手法,以一“抱”字,写出了孤村与山水相依相恋(曲水环绕孤村)的情态;又运用白描的手法,明写远水、孤村、斜径、深树,暗写山居人家,以这些常见的意象几笔勾勒出山里之居的清幽、古朴。

由远及近、层次分明、明暗有序,画中有人。

(或:

诗人首先运用拟人的手法,以一“抱”字,写出了孤村与山水相依相峦(曲水环绕孤村)的情态;又运用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实写眼前所见远水、孤村、斜径、深树,虚写(想象)山村深处是否还住着几户人家,以这些常见的意象几笔勾勒出山里之居的清幽、古朴。

由远及近、层次分明、明暗有序,让人顿觉诗中有画,画中有人,言简而意丰。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孔子《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2)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名句通过视觉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江天秋色。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名句,阐明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答案】 

(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黄金指

冯骥才

黄金指这人有能耐,可是小肚鸡肠,容不得别人更强。

你要比他强他就想法儿治你,而且想尽法子把你弄败弄死。

这种人在旁的地方兴许能成,可是到了天津码头上就得栽跟头了。

码头藏龙卧虎,能人如林,能人背后有能人,你知道自己能碰上什么人?

黄金指是白将军家的清客。

先不说黄金指,先说白将军——

白将军是武夫,官至少将。

解甲之后,选中天津的租界作为安身之处。

白将军手里钱多,却酒色财一样不沾,只好一样——书画。

那年头,人要有钱有势,就一准有人捧。

你唱几嗓子戏,他们说你是余叔岩;你写几笔烂字儿,他们称你是华世奎,甚至说华世奎未必如你。

于是白将军就扎进字画退不出身来。

经人介绍,结识了一位岭南画家黄金指。

黄金指大名没人问,人家盯着的是他的手指头。

因为他作画不用毛笔,用手指头。

那时天津还没人用手指头画画。

手指头像个肉棍儿,没毛,怎么画?

人家照样画山、画水、画花、画叶、画鸟、画马、画人、画眼、画眉、画樱桃小口一点点。

这种指头画,看画画比看画更好看,白将军叫他在府中住下来,他就做了有吃有喝、悠闲享福的清客,还赐给他一个绰号叫“金指”。

这绰号令他得意,他姓黄,连起来就更中听:

黄金指。

从此,你不叫他黄金指,他不理你。

一天,白将军说:

“听说天津画画的,有奇人。

黄金指说:

“我听说天津人画寿桃,是脱下裤子,用屁股蘸色坐的。

白将军只当笑话而已。

可是码头上耳朵连着嘴,嘴连着耳朵。

三天内这话传遍津门画坛。

不久,有人就把话带到白将军这边,说天津画家要跟这位使“爪子”画画的黄金指会会。

白府以文会友这天,请来好大一帮宾客,个个有头有脸。

大厅中央放一张奇大画案,足有两丈长,文房四宝,件件讲究。

待唐、钱二位到,先坐下来饮茶闲说一阵,便起身来到案前准备作画。

画案已铺好一张丈二匹的夹宣,这次画画预备家伙材料的事,都由黄金指一手操办。

看这阵势,明明白白是想先叫钱、唐两人露丑,自己再上场一显身手。

钱二爷一看丈二匹,就明白叫自己开笔,也不客气,走到案前。

钱二爷人瘦臂长,先张开细白手掌把纸从左到右轻轻抚摸一遍,画他这种细线就怕桌不平纸不平。

钱二爷一摸,心里就咯噔一下,知道黄金指做了手脚。

一丈多长的纸至少三处放了绿豆大小的石子儿。

他嘴没吭声,面无表情,却都记在心里,只是不叫黄金指知道他已摸出埋伏。

只见钱二爷从笔筒中抽出支长锋羊毫,在砚台里浸足墨,长吸一口气,存在丹田,然后笔落纸上,只见画面上先在孩子手里的风车上绕几圈,跟着吐出线条,线随笔走,笔随人走,每到纸下边埋伏石子儿的地方,则再提气提笔,顺顺当当不出半点磕绊,不露一丝痕迹,直把手里这根细线送到风筝上,才收住笔,换一口气说:

“献丑了。

”立即赢得满堂彩。

钱二爷拱手答谢,却没忘了扭头对黄金指说:

“待会儿,您使您那根金指头也给大伙儿画根线怎样?

黄金指没答话,好似已经输了一半,只说:

“等着唐四爷画完再说”。

他心里对弄垮使舌头画画的唐四爷更有底。

黄金指叫人把钱二爷的《春风得意》撤下,换上一张八尺生皮。

胖胖的唐四爷脸皮亮脑门亮眼睛更亮,他把小半碗淡墨像喝汤一样喝进嘴里,伸出红红的舌头一舔砚心的浓墨,俯下身子,整张脸像贴在纸上,吐舌一舔纸面,一个圆圆的梅花瓣留在纸上,有浓有淡,鲜活滋润,舔五下,一朵小梅花绽放于纸上;只见他小红舌头一闪一闪,朵朵梅花在纸上到处开放。

唐四爷画得来劲,可愈画愈觉得墨汁里的味道不对,正想着,又觉味道不在嘴里,在鼻子里。

刚一直身,鼻子眼里奇痒,像一堆小虫在爬,跟着一个喷嚏打出来,刹那间,喷出不少墨点子,哗地落下来,糟蹋了一张纸一幅画。

眼瞧着这是一场败局和闹剧,黄金指的心里乐开花。

众人惊呆。

可是只有唐四爷一人旁若无事,他端起一碗清水,把嘴里的墨漱干净吐了,再饮一口清水,像雾一样喷出口中,细细淋在纸上,跟着满纸的墨点渐渐变浅,慢慢洇开,好像满纸的花儿在一点点张开。

唐四爷又在碟中慢慢调了一些半浓半淡的墨,伸舌蘸墨,在纸上画出错落有致的树干,一株繁花满树的老梅跃然纸上。

白将军欣喜若狂地说:

“刚才你这喷嚏吓死我了。

没想到这张画就是用喷嚏打出来的。

唐四爷微笑道:

“这喷嚏在舌画中就是泼墨。

白将军没听过“泼墨”这词,连连称绝,扭头再找黄金指,早没影儿了。

从此,白府里再也见不到黄金指,却换了二位清客,就是这一瘦一胖一高一矮——钱、唐二位了。

(选自《收获》,有删改)

14.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黄金指这人有能耐,可是小肚鸡肠,容不得别人更强。

你要比他强他就想法儿治你,这充分说明他是一个个性十足的实力派。

B.白将军赐给黄金指一个绰号叫“金指”。

这绰号令他得意,从此,你不叫他黄金指,他不理你。

表明黄金指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

C.小说虽然以“黄金指”这位主人公的名字为标题,但是却以大量的笔墨描述了“钱二爷”和“唐四爷”,这似乎显得本末倒置了。

D.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钱二爷”发现纸下有小石子,以及“唐四爷”知道墨中参合了辣椒粉却不露声色,都写得惟妙惟肖。

E.发生在黄金指与钱、唐二位之间的故事十分生动,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时上流社会生活奢侈腐化和追求享乐主义的厌恶之情。

【答案】 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

【解析】 E.“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时上流社会生活奢侈腐化和追求享乐主义的厌恶之情”牵强附会。

A.强加观点。

“说明他是一个个性十足的实力派”错,联系全文,从小说结局看,不符合原文意思。

C.“本末倒置”分析不当。

这是作者运用对比手法,或衬托、渲染的艺术表现手法。

15.小说多处设置伏笔,请列出三处,并作简要分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