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592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docx

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1

海淀区2007年高考语文读写一体化复习方案

第一专题读书:

智慧人永恒的话题

书籍记载了人类精神劳动的成果与智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很难设想,如果没有书籍,世界将会怎么样?

古往今来,多少人用最华美的语言、最虔诚的感情礼赞书籍,那么,对于智慧人最高尚的精神活动——读书,你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范文品读]

1.书与人的随想文/梁衡

在所有关于书的格言中,我最喜欢赫尔岑的这句话:

“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

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们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其中搭行一段的乘客。

每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是交班的嘱托。

由于有了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

书籍是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

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新世界,比如海洋、太空、微生物等等。

凡新世界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但真正大的世界是书籍,它是平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

有位养生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健康是幸福,无病最自由。

”这是讲作为物质的人。

正常人刚生下来没有任何疾病,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

以后风寒相侵,细菌感染,七情六欲,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

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

他刚一降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对来世。

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份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

所以一个学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缠身,身体的自由度已极小极小,精神的自由度却可达到最大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后他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仍然存在。

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困顿于城堡中,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行》。

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入世。

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分享他的自由。

中国古代有人之初性恶性善之争。

我却说,人之初性本愚,只是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慢慢开启智慧。

凡书籍所记录、所研究的范围,所涉及的东西,他都可以到达,都可以拥有。

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行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

既然书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总结了做人的经验,那么读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气质。

当然读书之后还要实践,但这里又用到了高尔基的那句话。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出多远呢?

那就只像一只不停刨洞的土拨鼠,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吃穿二字。

你可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已比别人少享受了半个世界。

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算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古语言:

读书知理。

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

所以读书人最勇敢,常一介书生敢当天下。

像毛泽东当年不就是以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面对腥风血雨坚信能再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

像马寅初那样,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

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

他知道即使身不在而理亦存,其身早已置之度外。

读书又给人最大的智慧。

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子进入一个新纪元。

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开辟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

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庖丁观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人之所难及。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造人。

你要成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得攻读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发现和创造就得先读过前人积累的书。

毛泽东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给以总结,历史也就真的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巨人。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民族的甚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最多的人。

我们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以书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为下班乘客留一点东西。

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没有求知心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

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

当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这就叫贡献。

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

写作是检验一个人的学识才智的最简单方法,写书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揉进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如鲁迅之谓吃进草,挤出牛奶。

这是一种创造,如同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要智慧和勇气。

小智勇小文章、大智勇大文章。

唐太宗称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其实文章也是一面大镜子,验之于作者可知驽骏。

古往今来,凡其人庸庸,其言云云,其政平平者,必无文章。

古人云立德立言,人必得有新言汇入历史长河而后才得历史的承认。

无论马、恩、毛、邓,还是李、杜、韩、柳,功在当世之德,更在传世之文,他们有思想的大发现大发明。

我们不妨把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文章或著作算作他搭乘历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逃票人。

这船票自然也轻重不同,含金量不等,像《资本论》或者《红楼梦》,那是怎样一张沉甸甸的票据啊。

书的分量,其实也是人的分量。

不读书愚而可哀;只读书迁而可惜;读而后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阅读提示]

梁衡的散文有嚼头。

本文虽冠以“随想”,实则处处警句,反映出作者丰厚的积累和深邃的思想,值得我们细细的咀嚼和品味。

如:

作者开头为什么要引用赫尔岑的话,作者认为“真正大的世界是书籍”,的理由是什么,作者列举了毛泽东、马寅初、爱因斯坦、马克思等伟人的例子,为了说明什么问题?

2.书海茫茫文/余秋雨

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

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沉浮于汹涌混沌之中。

如何泅得出来?

到图书馆、书店走走,到街头的报刊亭看看,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

几年前还在热心地讨论“读书有没有禁区”的问题,我是主张对文化人不应有禁区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无奈:

必须自设禁区,否则将是时间的泻漏、生命的破碎,从一生的孜孜不倦走向一生的无所作为。

在一个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被印刷过的白纸黑字曾经是令人仰望的符咒,因此,读书很可能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

不管什么时候,在写字桌前坐下,扭亮台灯,翻开书本,似乎都在营造斯文,逼近神圣。

这种误会,制造了无以数计抛掷生命的游戏,而自己和旁人还十分安慰。

为此,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总是反对“开卷有益”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大大小小的书目,以防在阅读领域里价值系统的迷乱。

我赞成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带有常规启蒙性质,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

对于中年人来说,生命已经自立,阅读也就成了自身与阅读对象的一种“能量交换”,选择的重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了。

因此,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

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

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呢?

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就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

这就像我看电影,突然遇上一部好片,看完后绝对不会紧接着看另外一部,而会一个人走在江边,走在小路,沉湎很久。

我即便知道其他几部片子并不比这一部差,也舍不得一块儿奢侈地吞噬。

交朋友也是这样,天下值得交往的好人多得很,岂能都成为往来熟络的密友?

推心置腹的有几个,也就够了。

到处拍肩膀搂脖子,累死累活,结果一个也没有深交,一个也对不起。

阅读和交友差不多,贪心不得。

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一点听起来不难理解,事实上不易做到,因为我们在阅读时常常处于一种失落自我的被动态势,很少打开感觉选择的雷达。

其实,即便是公认的世界名著,年轻时老师都是说必须读只能遵循,到了中年发觉与自己的感觉系统不对位就有权利拒读。

人家好端端一本书,你也是好端端一个人,没有缘分就应该轻松地擦肩而过,如果明明别扭还要使劲儿缠在一起难受半天,多不好。

我所说的“感觉不对”,主要是指一些让我们感到某种不舒服的文章,或者做作,或者伪饰,或者炫耀,或者老滑,或者跋扈,或者酸涩,或者嫉妒,那就更要避开。

如果我们误会它们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解除误会。

避开了,误会也就不成其为误会。

也许我们会出于某种传统的责任感对这种文章予以批评,但这种责任感往往是以否定多元合理为前提的。

人有多种活法,活着的文明等级也不相同,住在五层楼上的人完全不必去批评三层楼的低下,何况你是否在五层楼还缺少科学论证。

也有极少数文章让我们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邪恶和阴毒,才读几句就像吃了一个苍蝇,最好的办法也是赶快推开。

有些朋友不理解:

雪白的纸,乌黑的字,怎么能印出一篇篇这样的文字来呢?

这是一种好心肠的痛苦,但不客气地说,这种痛苦产生于文化禁锢下的习惯和文化暖房里的梦幻。

生活格局的开放,书报市场的开拓,使各色社会情绪有了宣泄的机会和场所,从总体看来不是坏事。

例如嫉妒,既然有一批人成功了,难道那些暂时末成功的人连嫉妒一下都不可以?

雨果说,一片树叶受到阳光照耀,它的背面一定是阴影,阳光越亮,阴影越深。

树叶尚且如此,何况是人。

白纸黑字不会只反射阳光,它们也传导阴影。

把阳光和阴影加在一起,才是一个立体的社会。

因此,不仅要允许嫉妒,也要允许做作,允许伪饰,允许炫耀,允许老滑,允许跋扈,允许酸涩,当然,也要允许你的不舒服,允许你的不理睬。

从事事关注、事事难容,转变为关注不多、容忍很多,这应该是我们社会观众的一大进步。

以文字犯案,当不在容忍之列。

但是我仍然要说,不要在文字官司上过于敏感。

几百年的你争我斗,几十年的匕首投枪,使我们报刊上的有些文章保留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剑拔弩张、刁酸促狭,这是一笔沉重的历史旧帐,不幸让这样几个作者肩负着,是很值得同情的。

他们缺少法律常识,缺少人格概念,从来没有把人间的名誉当一回事,与他们打官司,自己也要回到人生的启蒙期,真是何苦来着。

他们的日子一般都过得不宽裕,因为根据经验,人的生态和心态是互为因果的,一打官司,他们就要赔偿大笔的名誉损失费,从人道主义的立场看,又于心何忍?

前不久我在东南亚的一些城市间独个儿漫游,遇到一位相知多年的佛学界朋友,问他这些年在干些什么,他居然说一直在打一桩名誉官司,我听他介绍了案情,觉得他遇到的事情在我们这里只能说是一种谁也不会在意的家常便饭,对他如此认真深感困惑,就笑着请教:

“佛家讲究宽容,你这样打官司与佛教理义有抵触吗?

”他回答,“如果我不去制限他们,他们还会继续伤害众生,因此我这一拳出去十分慈悲!

”我似乎有所憬悟,但回来一想,又觉得这毕竟与整体环境有关。

整体环境还很不卫生,你就没法对落在身上的尘埃过于认真。

有一个卫生的念头就好,慢慢来,别着急。

在这中间,唯一需要花点口舌对付一下的,是报刊间那些指名道姓,又完全捏造了事实的文章。

因为捏造的事实比大声的漫骂更能迷惑人心,人们如果相信了那种捏造,那么,被捏造而又没有辩诬的人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但是,话虽这么说,真正辩起来却十分气闷,我的原则仍然是能不理尽量不理。

这些年来本人由于不慎发表了一些文化随笔,有人说好话,干扰了几位先生的视听,于是逐渐有一些与我的名字牵在一起的“事实”刊载于几种报刊,起初以为有一个恶人与我同名同姓,后来搞清是在说我,刚想辩解说绝无此事,新的“事实”又刊布出来。

正烦恼,突然想起,海外一些年轻的演员刚刚成名总会遇到类似的境况,他们几乎不辩,依然笑眯眯地演着唱着,我比他们年长,为何连他们也不如?

这种想法解救了我,几年来未辩一言,到后来对那些文章读也不读,结果像没事儿一样存活至今。

当然我的躲避也有底线,简单说来,如果别人受到诬陷而我知道真相,我不会躲避;如果事涉公共道义,我也不会躲避;躲避的只是自己的事。

倒也不是大公无私,是因为自己的事怎么辩都是窝囊,我没有权利让我的朋友、学生、读者一起分担这份窝囊,窝囊比受伤更让人痛心。

总而言之,书海茫茫,字潮滚滚,纸页喧嚣,墨色迷蒙,这是市场化、多元化的现代文化景观,我们企盼了多年的,不要企盼来了却手足无措,抱怨不迭。

解除过度的防范敏感,降低高昂的争辩意识,减少无谓的笔墨官司,让眼睛习惯色,让耳朵习惯异音,不太习惯就少看不听,即便习惯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也可以少看少听。

一切自己作主,看一点悦目的,吸几口新鲜的,尝几味可口的,稍感不适就轻步离去,我没有义务必须接收我不想接收的一切,哪怕有人直呼姓名在门口喊阵也关窗拉帘,闭目养神,顺手打开柴可夫斯基或瞎子阿炳。

人们都说身处现代社会必须学得敏锐和迅捷,我却主张加一份木讷和迟钝。

人生几何?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比较正经的年代,赶快省下精神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哪里还有时间陪着陌生人胡乱折腾?

门外的风,天边的云,一阵去了一阵来,当不得认真,哪怕这些风这些云是白纸黑字组成的,也是一样。

文化是社会的一种定力,文化人不可自己乱了方寸。

[阅读提示]

余秋雨这篇文章,同学们读来会有读不太懂的地方,比如“人们都说身处现代社会必须学得敏锐和迅捷,我却主张加一份木讷和迟钝”,这不要紧,各取所需嘛。

倒是最后一句话值得重视,读书是需要定力的,学生们不可自己乱了方寸。

3.忆读书文/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7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就只学过那个字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就同时还看了母亲针钱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时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

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36天罡72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

在此顺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得我11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

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

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传》,看了人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等等。

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那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几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阅读提示]

冰心老人如话家常地向我们叙述她孩时读书的经历、心得和体验,如数家珍地说出一部部名著、一句句诗词、一个个人物,体现她年幼时读书的广博和记忆的深刻。

你现在读书的状况如何?

4.好读书文/贾平凹

好读书就得受穷,心用在书上,便不投机将广东的服装贩到本市来赚个大价,也不取巧在市东买下肉鸡针注了盐水卖到市西;车架后不会带单位几根铁条几块木板回来做做沙发,饭盒里也不捎工地上的水泥来家修个浴池。

钱就是那几张没奖金的工资,还得抠着买涨了价的新书,那就只好穿不悦人目的衣衫,吸让人发呛的劣烟,吃大路菜,骑没铃的车。

但小屋里有四架五架书,色彩之斑斓远胜过所有电器,读书读得了一点新知,几日不吃肉满口中仍是余香。

手上何必戴那么重的金银,金银是矿,手铐也是矿嘛!

老婆的脸上何必让涂那麽厚的脂粉,狐狸正是太爱惜它的皮毛,世间才有了打猎的职业!

都说当今贼多,贼却不偷书,贼便是好贼。

他若要来,钥匙在门框上放着,要喝水喝水,要看书看书,抽屉的作家证中是夹有两张国库券。

但贼不拿,说不定能送一条字条:

“你比我还穷?

”三百年后这字条还真成了高价文物。

其实,说穷也不是穷到要饭,出门还是要带十元钱的,大丈夫嘛,视钱如粪土,它就只能装在鞋壳里头。

好读书就别当官。

心谋着书,上厕所都尿不净,裤裆老是湿的,哪里还有时间串上级领导的家去联络感情,也没有钱,拿什麽去走通关关卡卡?

即使当官,有没有整日开会的坐功?

签发的文件上能像在新书上写读后感一样随便?

或许知道在顶头上司面前要如谦谦后生,但懒散惯了,能在拜会时屁股只搭个沙发沿儿?

也懂得猪没架子都不长,却怎麽戏耍成性突然就严肃了脸面?

谁个要整,要防谁整,能做到喜怒不露于色?

何事得方,何事得圆,能控制感情用事?

读书人不反对官,但读书人当不了好官,让猫拉车,车就会拉到床下。

那麽,住楼就住顶层吧,居高却能望远,看戏就坐后排吧,坐后排看不清戏却看得清看戏的人。

不要指望有人来送东西,也不烦有人寻麻烦,出门没人见面笑,也免了有朝一日墙倒众人推。

好读书必然没个好身体。

一是没钱买蜂王浆,用脑过度头发稀落,吃咸菜牙齿好肠胃虚寒;二是没权住大房间,和孩子争一张书卓,心绪浮躁易患肝炎;三是没时间,白日上班,晚上熬夜,免不了神经衰弱。

但读书人上厕所时间长,那不是干肠,是在蹲坑读书;读书人最能忍受老婆的咕囔,也不是脾性好,是读书入了迷两耳如塞。

吃饭读书,筷子常会把烟灰缸的烟头送到口里,但不易得脚气病,因为读书是最习惯抠脚丫子。

可怜都是蜘蛛般的体形,都是金鱼似的肿眼,没个倾国倾城猊,只有多愁多病身。

读书人的病有读书病的药,药不在《本草》而直接是书。

一是得本性酷好之书,二是得急需之书,三是得未见之书。

但这药医生常不用,有了病就让住院,住院也好,总算有了囫囵时间读书了。

所以,约火打架,不必寻读书人,那鸡爪似的手没四两力,要欺负也不必对读书人,老虎吃鸡不是山中王。

读书人性缓,要急急不了他,心又大,要气气不着,要让读书人死,其实很简单,给他些樟脑丸,因为他们是书虫。

说了许多好读书的坏处,当然坏处还多,譬如好读书不是好丈夫,好读书没有好人缘,好读书性古钻。

但是,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独时不孤独,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说到这儿,有人在骂:

瞧,这就是读书人的酸劲了,为什麽不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呢?

真是阿Q精神喽!

这骂的好,能骂出个阿Q来,便证明你在读书了,不读书怎麽会知道鲁迅先生曾写过个阿Q呢?

因此还是好读书着好。

[阅读提示]

有的同学建议删掉这一篇,理由是这篇文章主要不是给中学生读的。

其实,这不是恰恰找出了读这篇文章的可比点了吗。

循这看法读下去,贾平凹对世态人情入木三分的观察,这里一句半句,那里三言两语,可能触动你的心,这便是收获。

5.读书的三重境界文/徐宗文

黄健先生在《读书的两种境界》(见《跬步斋读思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一文中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读书故事:

孔子曰: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他在读大学一年级时曾望文生义地解释为:

“古代学者读书学习是为了自己,现今的学者读书学习是为了别人,我们应该摒弃‘古之学者’的个人主义,像‘今之学者’那样,端正学者的目的。

”后来经过洪诚先生的指点及读了杨伯峻先生的译著,才知道自己的理解全“拧”了。

本意应该是,古代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这个故事意味深长,使我想了很多:

读书不要望文生义,不求甚解,而要多读多思,力求把握古书的真义;应该端正学习态度,努力追求古人的那种读书境界,莫学“今之学者”的炫才耀己;为人、为学都应坦诚,要勇于自我批评,做到有错必纠……但是我想得最多的还是有关学习的目的———“自以为是”的读者的三重境界。

何谓“读书的三重境界”?

曰:

为知,为己,为人。

为知,就是为了积累知识,增长学问、识见和智慧。

为此,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宋太宗说:

“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皇帝如此,一般读书人更应该把读书当成一种永不疲倦的好事来对待。

在一定情况下,“书淫”、“书疾”、“书呆子”,作为一个读书过程,作为一种用功精神与状态,是不应当受到嘲笑的。

只要是有利于知识积累,有利于开慧益智的书,用鲁迅的话说:

哪怕是讲扶乩的书,讲婊子的书,也不要皱眉头,装出一副很憎恶的样子;相反,不妨翻一翻遇有和自己观点不同的或者不适时宜的书,也要拿过来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从正反两面获得经验和教训,增加知识和才智。

总之,博学从而多才多艺,这些都是“为知”的需要,也是读者的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为己,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正己,培养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

这是读者的第二重境界。

中国的读书书人向来把占有知识视为人品、人格自然升华的保证,苏东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表达的就是这一意思。

事实证明,读书与不读书,读书多与读书少的人,所表现出的内在气质与素质是绝不相同的。

常言“独善其身”,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从而也有益于身心健康,这是古今知识分子共同追求的读书目标。

读书固然要博览,但是所读之书,也要尽可能有所选择。

换句话说,不仅要多读书,还要读好书,这是甚为关键的。

对于读书完全“为知”而言,“为己”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一个层次和境界。

这是非常宝贵的,非正人君子是不易做到的,应该大力提倡,并且大加发扬。

但是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从更高的层次上说,还应该向前人学习,“为人”而读书。

我所说的“为人”,不是“今之学者”的“装饰自己,给别人看”的“为人”,也不是董健先生开始理解的那种“为了别人”,而是他所私心“向往”的“为了别人”,即我所要表达的“为黎民百姓”而读书,或即周恩来少时所说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比较而言,“为己”是读书人“能够”做到的,“为人”则是读书人“应该”做到的。

读书有三重境界,每一重境界都是一个新的逻辑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