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5968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7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docx

历史学业水平复习资料填空版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和宗法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目的:

为加强和巩固,“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内容:

①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鲁、晋、燕)、功臣、先代贵族。

②诸候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等。

评价:

积极性:

,扩大了疆域。

局限性:

造成了周后期,社会动荡。

(2)宗法制

内容:

按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

特点:

①以(最大特点)为核心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③和相结合,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周天子——诸侯————士)

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的稳定和团结

影响:

的传统延续至封建社会结束;

形成认祖归宗、落叶归根等传统观念,有利于;

宗族关系的长期延续有利于;

局限:

形成敬天法祖、男尊女卑等观念,具有落后性。

(3)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分封制是宗法制在的体现,二者。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

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秦的统一

时间:

前230—前221年

过程:

①灭六国②北击匈奴,修③修,平定岭南——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④开辟“五尺道”,设官“”——西南地区进入中原政权版图的开始。

意义:

①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进入“”的政治时代,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

②加强对周边地区政治控制,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郡县制(地方政治制度)

产生发展:

始见于,秦始皇推广到全国;

特点:

郡县长官由皇帝,不得世袭。

意义:

①形成的形式。

②是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皇帝制度(中央)

产生:

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

特点:

3、秦朝的中央机构:

①:

丞相:

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

:

地位次于丞相,负责监察百官;

:

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

特点:

三权分立

②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特点:

4、意义:

对当时:

巩固了;有利于维护统治,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民族融合

对后世:

奠定了的基本格局;

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1、汉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央:

削弱相权的措施:

设立、布衣丞相、频繁换相

中朝(内朝):

由尚书令、侍中、常侍组成,通常由皇帝挑选任职,以相权,加强皇权

地方:

实行,解决汉初(背景:

吸取秦亡教训)带来的王国问题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称13州,长官叫。

目的:

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发展特点:

监察权转为行政权)

2、唐朝三省六部制

中央:

设三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特点:

按行政程序环节划分政治权力

地方:

设道、州、县三级,在边疆设节度使(加强边防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出现)

作用:

分工明确,集体议政,有利于;三分相权,则有利于君权的集中。

3、宋朝:

中央:

中书门下(又称)和(负责调兵)的设置,又增设“”(分行政权)和“”(分财政权)。

地方:

设置(监察)和(财政),加强对地方的监管

特点:

文官政治,重文轻武;

局限:

机构重叠,人员臃肿,效率低下;危害:

三冗,二积

4、元朝的行省制度

元开创制度,设省、路、府、州、县五级地方行政区划,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管辖四川、西藏、青海地区。

另外设立管理少数民族地区

意义:

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是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开端

5、明朝

中央:

内阁制度的确立

原因:

废除宰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确立:

设内阁,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

变化:

明朝中后期获得批答、票拟权力(实质:

皇权畸形强化)

影响:

加强了皇权,但后来宦官参政导致明朝政治日益黑暗。

地方:

废行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6、清朝

中央:

议政王大臣会议(继承原始部落民主制传统)——南书房(康熙)——军机处(雍正)

军机处

设立:

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设立军机(房)处.

职能: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特点:

简、精、速、密

影响:

提高中央集权的行政效率,达到了顶峰。

地方:

督抚制度(监察机构转变为行政机构)

7、选官制度

春秋战国:

世官制——选官(门阀贵族把持官位)

秦汉:

察举制——品德(举)和(举贤良)选官(逐步发展为品德为主)

局限:

主观性强,,不利于中央集权影响:

魏晋南北朝:

——门第选官(门阀贵族把持官位)

隋唐:

科举制——选官

过程:

隋:

开科取士——唐:

进士科最为重要,殿试、武举兴起——宋:

糊名制,誊录制——清:

八股文

影响:

提供标准,有利于官员素质的提高;

破除门阀贵族对官位的垄断,扩大了,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重视教育,有利于的养成;

明清:

八股取士(局限:

束缚知识分子思想,不利于的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特点

①中央:

②地方:

,地方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压抑。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背景:

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急需开辟和原料产地。

②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

2、《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1)《南京条约》1842年8月中英

内容:

①割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厦门、、宁波、④。

(危害最大)

注:

鸦片战争后,列强还攫取了(破坏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权,“巡查贸易权”(破坏了领海主权),传教权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马关条约》1895年中日

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苏州、、、重庆为商埠。

(沿长江深入内地)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

危害:

①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标志列强瓜分中国的开始)

②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新要求。

意义:

刺激民族觉醒。

(3)《辛丑条约》1901年9月中国与西方11国

内容:

①赔款4.5亿两;②划定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③拆毁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禁止斗争;⑤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⑥修订商约。

危害:

清政府成为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特点:

既有屈辱性,又有

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三元里抗英

发生在1841年5月的广州三元里,是近代史上的大规模抵制外来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辱的爱国主义精神。

2、黄海海战

清军爱国将领:

海军提督丁汝昌、“致远”管带邓世昌

地位:

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结果:

失去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起因:

《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主要力量:

和领导的义军以及刘永福的黑旗军。

2.3伟大的抗日战争

背景:

原因:

;;;

条件:

中国国内混战给日本可乘之机;

▲日本侵华罪行

1、事变(1931)——侵略东北

2、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

3、华北事变(1935)——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4、卢沟桥事变又称“”(1937年)。

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

5、事变(1937)——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6、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30万人遇害;

7、日军在侵华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

特点:

经济——以战养战;政治——;文化——奴化教育

▲中国军民的抗战

局部抗战:

中共坚决抗日的态度:

九一八事变后:

发表宣言

华北事变后:

瓦窑堡会议;;东北抗日联军

冯玉祥、吉鸿昌——

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自发抵抗蔡廷锴、蒋光鼐——上海

安德馨、宋哲元——长城一带

★1931—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①、形式多样②,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③抗日与相结合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原因:

日本大举侵华,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过程:

①1931年,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方针;

④1936年,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⑤1937年,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中共军队(:

长江以北;:

长江以南)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意义:

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抗战,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正面战场:

(1);(1937年8——11月,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2)太原会战(1937年9——11月,——首次)

(3)徐州会战(1938年1——6月,——最大)

(4)武汉会战(1938年6——10月,进入)。

(5)枣宜会战:

殉国

敌后战场:

洛川会议:

1937年,确定;毛泽东《》

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小规模部队的灵活运用)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胜利时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10月25日,台湾光复。

胜利原因:

①中共主导下实现;②国共合作,两个战场相互配合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

意义(历史地位):

1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②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1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兴起原因:

①根本原因: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矛盾)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③自然灾害严重

④主观条件:

:

洪秀全创立,组织和发动民众起义

经过:

1851年: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

1853年:

定都天京,颁布《》

内容:

平均分配;(落后性)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革命性);

局限:

绝对平均主义,是空想

1853-1856:

北伐;西征;天京突围(东征)

1856-1857年:

,石达开率军出走。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59年:

洪仁玕发表《》

特点:

第一个发展的方案;(先进性)不足:

缺乏社会基础(空想性)

1860年:

(二鸦后,太平军攻打上海时)外国侵略者开始勾结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

年:

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作用和局限:

作用:

打击了清朝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局限:

运动失败说明作为小生产者代表,由于自身阶级局限性(自私狭隘,愚昧落后,封建等级观念强),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责任

3、2辛亥革命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的成立

兴中会:

1894年,美国。

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

同盟会:

成立:

1905年日本。

领导人:

孙中山。

机关报:

性质: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政治纲领: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即)

2、武昌起义的爆发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组织社团:

文学社和。

结果:

占武昌,成立。

(十八星旗)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的成立

(1)概况:

1912年1月1日在成立。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1912年2月,清帝退位(中国的“光荣革命”)

(2)政权的性质:

以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

制定:

目的:

为限制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内容:

①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主权在民、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②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等自由和请愿、选举、被选举等项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权利);

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的原则)

④实行制(限制袁世凯)

意义:

①是中国第一部宪法(性质)②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局限:

因人设法,违背法治原则。

5、评价

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

①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体制,沉重打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②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深入人心,③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局限:

未完成任务,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3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

根本原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导火线:

中国外交失败

过程:

1919.5.4—6月初,中心,主力学生;1919.6初开始,中心,主力工人。

口号:

初步成果:

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职务,中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意义:

①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

②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革命的开端。

③促进了的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了基础.

2、中国共产党“一大”

召开:

年7月在上海召开。

内容:

①规定党的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新领导阶级、新革命前途)

局限:

照搬苏联,脱离国情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概况: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革命纲领):

打倒,推翻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特点:

马克思主义开始同相结合

意义:

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4、国民革命(1924——1927)

(1)国共合作实现——建立——国民革命兴起

合作原因:

必要性:

工人运动受挫教训可能性: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理论基础:

合作标志:

的召开(1924)

合作方式:

——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成果:

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

(2)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高潮(1926年):

目的:

打倒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除列强和统一中国。

结果:

从打到长江流域,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28年蒋介石形式上统一中国)

(3)国民革命的失败

标志:

1927年,和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失败原因:

客观——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主观(主要原因):

中共缺乏经验,犯了机会主义错误。

放弃对的领导权。

(4)国民革命的意义:

是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基本上推翻了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5)教训:

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坚持对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武装。

5、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1927年

南昌起义(8月):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领导;

意义:

打响了武装第一枪;

秋收起义(9月):

毛泽东亲自领导,起义受挫后,经过文家市决策和三湾改编改向敌人力量薄弱

的山区——进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0月):

内容:

、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

发展:

1931年,瑞金,成立(毛泽东任中央临时政府主席)

意义:

开辟,找到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6、红军长征及其意义

原因:

根本原因: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

直接原因:

反围剿失败

过程: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初:

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身道路问题,是中共从的标志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在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

成功实现战略转移,为革命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

7、解放战争

爆发:

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战略转折:

1947年夏,挺进大别山(拉开反攻序幕)

三大战役:

1948年底——1949年初,辽沈、、平津战役,消灭了国民党主力,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军事基础

渡江战役(1949年4月):

,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

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意义:

①改变了广大人民的地位:

结束了受奴役受剥削的历史,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

结束了历史,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开始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③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推动世界民族运动发展,增强世界和平力量。

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时间、地点:

1949年9月、北平。

(2)内容:

①确定了国名、国旗、国歌等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具有性质;

③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时间、地点:

1949年10月1日、北京。

(2)意义: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国家政治建设逐步展开奠定了基石,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

3、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确立:

年,一届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该制度确立。

内容:

①确定了国家的性质(国家)、根本的政治制度();

②规定了公民权利和义务(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权力机构——各级人大;组织原则——)

③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原则:

人民民主原则和原则

意义: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开创人民民主新阶段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确立与发展:

1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2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人民政协职能结束;作为组织继续存在。

31956年,“长期共存,”方针的提出。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

①统一的多民族长期存在②的民族分布特点决定③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和命运

确立过程:

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到1965年成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

,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意义:

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愿望,保证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1)对公民的民主政治、人身权利和尊严的践踏。

(2)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

(3)教训:

要完善建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年)

主题报告: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内容:

①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

停止以“”的口号,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组织路线: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④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

意义:

①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②开创了的新道路。

③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就

①年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

②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997年,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人大会议把依法治国的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下来。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以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4、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极其实践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过程:

①1979年,《》,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主张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③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1984年全国人大会议通过,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2)含义: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

①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思想;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部分。

②为国际上解决争端提供新途径。

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①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990年,根据“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原则,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③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

①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年12月20日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港、澳成功回归的原因:

①前提(根本):

②群众基础:

港澳同胞渴望回归

③关键:

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④法律依据和保障:

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港、澳回归的意义:

①国内:

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②国际:

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①1979年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开创了两岸关系的新局面。

②1992年,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原则”达成共识,史称“”。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背景:

(1)国际:

①二战后美苏为首的对峙,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敌视;

②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大量出现;

(2)国内:

①新中国成立,政治上赢得独立地位,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②新中国初期面临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客观上需要一个;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

(1)新中国外交的总方针和总原则:

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

①“”方针:

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即清除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

▲注意: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二个方针的区别:

前者重在建立平等外交关系;后者

重在破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③“”方针

A内容:

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一边。

B表现:

与苏联等10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的签订

C作用:

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掀起第一次建交高潮(同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背景:

国际: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大量出现;1953年朝鲜停战,国际关系趋于缓和;

国内: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国内即将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B提出过程:

1953年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该原则。

C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1955年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1954年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影响:

开始由外交转向外交(一边倒方针实际上被停止),标志中国外交政策的;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⑤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A.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出席国际会议,当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的建议推动了会议进展,促进了印度支那地区的和平进程,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B.1955年,第一届亚非国际会议(),提出了“”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结束。

意义:

掀起第二次建交高潮(同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注意:

A第一届亚非国际会议的特点:

第一次没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B“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同指:

共同的愿望和要求——发展经济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