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6195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docx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doc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一:

中班健康《玩圈》教学反思

呼啦圈是我班的健康特色活动,在活动的前期开展中,我们发现孩子的兴趣很浓厚,但部分孩子喜欢拿着圈乱跑,同伴间不会学习交流各种玩法,玩法较单一。

为此,我生成此活动,目的在于提高班级特色活动质量,让幼儿学习创新玩、合作玩。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和自信心,使其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本次活动着利于充分挖掘和利用呼啦圈来让幼儿积累多方面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多种玩法,鼓励幼儿一物多玩,合作玩,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由此,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也随之大增。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我们班幼儿的能力,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探索呼啦圈的各种玩法,体验玩圈的乐趣。

2、学会一物多玩,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合作意识。

我把整个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热身活动、基础部分、游戏及放松活动。

热身活动是利用呼啦圈引导幼儿做简单的器械操,培养幼儿做操的兴趣。

也从一开始就引入呼啦圈,让幼儿清楚的明白我们今天上的内容离不开呼啦圈。

整堂课的重点在基础部分,让幼儿在自由探索及结伴探索中,认识到呼啦圈的多种玩法,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从而达到我的第二个目标。

游戏的进行是为基础部分服务。

最后一个环节是放松活动,也让幼儿学着帮老师一起整理物品。

这个环节在健康活动中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

 

我觉得整堂课上下来,有成功之处,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成功之处是:

选材适合我班的幼儿,呼啦圈是一种常见物品,而且是我班的班级健康特色,它轻巧、安全,让幼儿有很多空间去研究、探索它的玩法。

幼儿对活动很感兴趣。

整个环节比较清晰,三个目标基本达到。

当幼儿自主探索呼啦圈玩法的时候,能及时关注幼儿,并有效的与孩子进行很好的互动,一些幼儿想出的玩法,我能及时给予肯定及鼓励。

不足之处是:

在热身活动中,热身的力度还不够,没有很好的活动开,尤其是颈部、手部及腿部,呼啦圈操的内容还不够丰富,没有达到很好的热身效果。

 

通过这一教学活动,我充分认识到在健康课中,要在“引导幼儿探索、相互交流,掌握动作要领”上下功夫,让孩子在探索中,互相学习中提高学习动作的积极性。

教师的讲解要精炼、透彻,把握好幼儿活动的密度和强度,一节健康活动才能真正的使幼儿体质逐渐增强、动作发展更完善。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二:

中班健康《白白的牙齿》教案与反思>>(1552字)

活动设计背景

 

每个人都有牙齿,都知道牙齿的作用,但是有些人往往就是不懂得保护自己的牙齿,我发现我们班很多孩子牙齿都坏了,而且我还了解到有些孩子早上起床没有刷牙的习惯以及刷牙的方法不对,于是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了解到怎样保护牙齿的常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牙齿的构造,懂得牙齿的用处很大。

 

2、通过观察阅读画面,初步认识牙齿的好坏。

 

3、要注意保护好牙齿,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牙齿的用途很多,要保护好牙齿,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

牙齿的模型一副。

操作卡片《白白的牙齿》六张。

 

学具:

若干苹果块,虾条每人1~2根。

 

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让幼儿吃苹果,初步认识牙齿的用处。

 

今天请小朋友吃点苹果,请你们慢慢地吃,边吃边动脑筋想想看,你是怎么把苹果吃下去的?

 

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体验,知道是用牙齿帮助咬断嚼碎苹果,吃下去的。

 

二、活动新课:

 

(一)让幼儿认识牙齿的构造。

 

1、你们都有牙齿吗?

张开嘴巴让我们们看一看牙齿是什么颜色的?

 

让幼儿相互看一看,知道每人都有牙齿,牙齿是白白的。

 

2、出示牙齿模型(或看卡片1-4)并提问: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副白白的牙齿,让我们来看看牙齿是什么样的?

它是什么地方一样?

什么地方不一样?

 

教师讲解并演示:

牙齿有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是一样的,前面的牙齿是扁扁的,旁边的牙齿是尖尖的,后面的牙齿是方方的。

 

(二)这些不一样的牙齿有什么用呢?

 

请幼儿看卡片1—4讨论,在教师的讲解和提问的帮助下,知道扁扁的牙齿可以切断食物,尖尖的牙齿可以撕拉食物,而方方的牙齿力量最大,可以压碎食物,它们各有各的作用,共同帮助我们把食物咬断嚼碎。

 

1、让幼儿尝尝虾条,再次体验一下不同牙齿的作用。

 

2、讨论:

牙齿除了可以帮助我们吃食物,它还有什么用呢?

 

让幼儿练习发音如:

“师”、“四”、“字”,等教师着重强调发这些音时上下牙齿分开并拢等情况。

知道牙齿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发音,使我们讲话清楚。

 

3、师生共同看操作卡片5-6讨论并小结:

牙齿有很多用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白白的牙齿呢?

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睡前不吃糖和其他东西、不吃过硬的东西等等。

 

4、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观察画面中刷牙的小朋友,说说:

他们是怎样刷牙的?

 

在活动区投放牙齿模型、张贴刷牙步骤的流程图,进行刷牙练习。

 

教师念《刷牙歌》,并带领幼儿念一念,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活动结束:

 

1、结合进餐活动,让幼儿谈谈怎样用牙齿吃牛肉,芹菜等难嚼的食物,不包、不吮饭菜,养成正确使用牙齿进食的习惯。

 

2、利用日常活动,让幼儿谈谈这些问题:

你的牙齿为什么发黑了?

为什么你的牙齿烂掉了?

这样有什么不好?

让幼儿懂得牙齿清洁整齐,不但美观,而且能减少疾病。

 

教学反思

 

由于幼儿的思维还是形象思维为主,在本堂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

在教具上有牙齿模型和图示。

活动开始后,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地提问,充分调动孩子的感官学习,让幼儿观察牙齿模型,说出牙齿的作用,认识到牙齿的重要性。

这样,注重了学习过程,孩子能主动探索,主动学习,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以达到让幼儿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

在整堂课中始终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操作,幼儿知道了刷牙的好处,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了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达到了本节课的活动目标。

考虑到卫生的原因,在课堂上我并没有让幼儿直接用牙刷刷牙,而是和幼儿一起利用手做动作模拟刷牙的方法,虽然形式不同但教学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让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整个课堂上幼儿表现积极踊跃,能够认真准确的回答我的问题。

我想如果在示范讲授刷牙方法这一环节中能够再细致再全面些(刷牙不仅要里里外外刷还要前后左右都刷到),课堂效果会更好。

课后我认真听取了听课老师和辅导员的意见,希望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做得更好。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三:

中班健康《阳台上的安全》教学反思>>(1001字)

今天的健康活动是《阳台上的安全》,在这个活动中和孩子探讨了一些关于阳台上安全的知识。

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对于这些自我保护意识还是很强的。

对这个话题也比较感兴趣于是我让孩子们自由发言,这样反而吊起了他们发言的欲望,开始一一举起手来要讲述自己的意见。

在问到:

一个人在阳台上,而阳台门被风关上了,家里又没有人你会怎么办?

这时榆濠高高的举起手滔滔不绝的说起了自己的经历,他说:

以前我跟我妈妈回家睡觉,但当我醒来时发现妈妈不在家了,找了好久都没找到,而且门也都关好了,我实在没办法就从阳台上跳了下来。

最后出了好多血送去了医院。

于是我问道:

“那你现在遇到了这样的事会怎么做呢?

”他大声的说:

“我会打电话给妈妈,不会像以前那样了。

”我听了,赞扬道:

“恩!

真好,榆濠长大了知道遇到事情要用对的方法来解决了,真棒!

 

接着我给小朋友看了观看图片,讨论在阳台上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图片一:

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

图片二:

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

图片三:

一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

图片四:

一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

片段五:

一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

孩子们讨论得很激烈,孩子们各自都发表了自己对图片上小朋友的行为的看法。

同时我也做了一些小结:

教师小结:

第一:

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这很危险,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或是让大人帮助。

第二:

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

第三:

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那除了这些事不能做,在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在家中,家长也应该经常提醒幼儿在阳台上注意安全,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增强安全意识。

当讨论即将结束时,我突然想起一则新闻:

一个小朋友在家看电视,看着电视里的人物都会飞,于是自己就跑到了阳台上学着电视里的模样“飞”下来,结果摔断了腿。

一说完,我就听到孩子们在说着这个孩子的不是,以哲站起来说:

“他真傻,电视里的又不是真的。

”想想又说:

“我们又飞不起来的。

”接着陆陆续续的都举起手……看来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很丰富的。

 

今天的这个活动,一直以讨论的方式进行着,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各各都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把自己遇到的事情拿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气氛非常的好。

我想以后对于这样的健康活动是否可以一直用讨论式进行呢?

或许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畅所欲言,大胆讲述很有帮助。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四:

中班健康《青蛙跳跳跳》教学反思>>(609字)

这个活动的目标是学习模仿青蛙练习双脚跳。

重点定位于:

探索模仿青蛙的动作蹲跳。

难点在于:

掌握正确的起跳和落地姿势。

也就是有意识控制脚丫的活动,保持身体的协调。

我认为基本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目标基本达到。

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自由探索,巩固练习、游戏等环节中。

 

有几点不足之处:

有些幼儿的动作不到位,还不听老师的指挥。

场地布置不完整,应该加点情景,如:

小池塘、田埂、荷叶、稻田等情景的设置,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的兴趣。

在活动中,老师采用了提问的方法,如:

小青蛙有什么本领?

是怎么跳的?

幼儿都能讲的出来,但是我问幼儿你们见过青蛙吗?

好多幼儿就回答说,没有见过,我觉的应该要求家长在有空的时间带幼儿去田野里去看看,探险大自然的资源。

幼儿始终以青蛙的角色参与了整个活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如:

模仿探索到田埂上巩固练习到跳过荷叶抓害虫,使活动变得更加有趣,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

 

整个教学思路还是比较清晰,流畅,由小青蛙入场----热身运动----自由探索----巩固练习----集体活动(也就是游戏)----放松运动,教师情绪饱满,幼儿参与热情高。

游戏环节中,幼儿要让老师不停的提醒,在蹲跳的同时要把持身体的协调,游戏时,老师能以角色的身份加入游戏中,并能帮助能力弱的幼儿跳过荷叶,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最后,老师通过评价、小结,如:

抱一抱,用鼓励的语言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

 

>中班健康教学反思五:

中班健康综合活动教学反思>>(2630字)

一、活动名称:

《好玩的丝巾》

 

二、设计意图:

 

【在一个游戏活动中,几个围在一起摆弄着一条丝巾的小朋友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我心想就一条普通的丝巾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往脖子上一围就可以了吗?

我倒想看看他们几个能玩出什么花样。

我没有打断他们的活动,在一旁仔细的倾听他们的对话,认真观察他们的动作,出乎所料,他们对丝巾的玩法别出心裁,玩出了他们的花样,连几个男小朋友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时逢春天,正是围丝巾的时候,开展一节健康体育活动的想法在我的脑海里一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希望借助这一条普通的丝巾和幼儿对它的热情,既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又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发展能力以及动作技能。

 

三、活动目标:

 

1、学习向上抛接的动作,训练幼儿手眼配合的能力。

 

2、促进幼儿手臂肌肉发展及灵活协调能力。

 

四、活动准备:

 

1、丝巾(丝巾、沙巾)与幼儿人数相等。

 

2、游戏时背景音乐(三首)。

 

3、舞蹈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

 

五、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播放音乐,幼儿随着音乐节奏拍手进入教室。

 

【欢快的音乐节奏,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能随着音乐有序地进入教室,同时把注意力投向老师处,期待下一个精彩的出现。

 

2、教师与幼儿玩常玩的帽子游戏。

 

(1)、将大拇指大小的笔盖戴在拇指上扮演戴帽子的先生:

“嗨!

小朋友们好!

我是帽子先生,今天我又来和小朋友玩我们的帽子游戏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唱:

《郊游》的歌前半段。

念游戏词“东跑,西跑……)

 

(2)、反复游戏2―3次把丝巾变出来。

 

【这是一个老师与幼儿经常玩的游戏,但每一次“帽子先生”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地方出现,所以每一次游戏幼儿都会觉得意犹未尽,在这个小魔术进行了三次左右,便引出了这节课的主角――“丝巾”。

回看这一环节,总的来说效果很好,但在当时作为激趣引入活动的这个小魔术“帽子先生”,只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稍忽略了主题,次数的掌握在两次就差不多了。

 

(二)、游戏:

玩丝巾

 

1、帽子先生找到了什么?

(丝巾)

 

【简单的问题就带出了主题的名称。

 

2、小朋友们在哪里见到过丝巾?

(商场,超市,街上。

妈妈围过……)

 

3、妈妈是怎么围的?

请个小朋友给老师也围一下!

(请幼儿上来)

 

4、这样围着很漂亮,可是我们的妈妈还可以把它做成一朵花来,那就更漂亮了!

(请家长将丝巾做成花)小朋友们一起表扬这位妈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领域要求: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形成安全、信赖感。

 

5、刚才xx妈妈把我们的丝巾做成了一朵花,小朋友也想一想你们可以把它做成什么?

还可以怎么玩?

 

【自然的过渡,简单明了的提问,不限制幼儿的思维,带领幼儿发散思维还可以怎么玩?

还可以做什么?

 

6、请小朋友拿起凳子下小篮子里的丝巾自己做一做玩一玩!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观察引导并与幼儿一起玩耍丝巾)。

 

7、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玩法(做成了什么或怎么玩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领域要求:

“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老师、同伴或他人的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提出:

“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的、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的大胆创新、互相交流合作……”有的将丝巾当作一块飞毯,眯上眼睛想象,有的两人一组划船,有的几个一组跳起来,有的还将丝巾盖在头上扮成了新娘……】

 

(三)、游戏:

丝巾舞

 

1、在玩耍是时发现有幼儿将丝巾盖在头上,扮成了新娘,教师和所有的幼儿一起扮扮新娘!

 

2、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的音乐。

教师与幼儿一起舞蹈。

 

【一段欢快的音乐和优美的舞蹈,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艺术的机会。

教师抓住时机自然的将活动衔接到下一环节,一边跳起丝巾舞,一边进一步增加幼儿兴趣又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

 

(四)、游戏:

抛接丝巾

 

1、我们刚才扮成了新娘跳了个舞,问一问爸爸妈妈我们跳得好吗?

那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吧!

(教师数到三,所有的幼儿一起将丝巾抛上去,连续三次左右)。

 

2、请幼儿说说你刚才是怎样抛的?

教师模仿他的动作(单手从下往上抛,单手从上往上抛,双手从下往上抛)。

 

3、请所有幼儿空手和老师一起学学三种抛接动作,每一种空手模仿2―3次(讲解手臂的动作要领,大臂带动小臂使劲往上抛,在抛的同时眼睛注意上方,做到手眼配合,最后接住丝巾)。

 

4、请小朋友一起拿起丝巾,随音乐自由选择喜欢的动作抛接丝巾。

 

5、分组比赛(教师注意请拿材质差不多的丝巾的幼儿为一组)。

 

【此活动中教师对动作以及幼儿自己对动作感受进行了讲解,教会幼儿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抛接的目的,使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随着音乐抛接。

在幼儿较为熟练掌握抛接后,还进行了一定的抛接比赛,教师能在比赛中注意到丝巾材质的不同,提醒幼儿抛接动作协调、灵活。

 

这一环节达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健康领域的要求:

“用幼儿敢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但在这一环节中不足的是教师对抛接动作的讲解应该再详细准确点,比赛活动的时间再延长一点,不将幼儿分为大的三组,以让每位幼儿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每一位幼儿都得到竞赛的体验。

 

(五)、游戏:

丝巾不见了

 

1、在最后一组比赛的时候,教师将自己的丝巾藏在身上某处,故作丝巾不在了的神情,请幼儿帮忙找,吸引幼儿的注意,然后再将丝巾拿出来告诉幼儿是老师自己把他藏起来了!

 

2、请幼儿和老师一起玩藏丝巾的游戏,幼儿随着音乐开火车,音乐停止后开始将自己丝巾藏起来,老师数三声便开始找(鼓励幼儿藏到不一样的地方)。

 

【这是一个延伸趣味活动,幼儿能想出身体的不同的部位来藏起丝巾,活动效果很好!

 

六、结束活动:

 

游戏2―3次后:

“我们的丝巾真好玩,它有这么多的玩法,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玩玩!

现在我们开着我们的小火车出教室玩玩吧”!

 

【整个活动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和表达,幼儿在活动中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每一环节过渡自然且形式、风格各异,活动材料做到一物多用。

 

但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这还需要在反思后通过实践与经验的积累,以将活动考虑得更周到,上出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需要,更有特色的活动课,使幼儿在我们的教学中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