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63875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人教版必修5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人教版必修5专题训练四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Word版含答案

专题训练(四) 科技文整体阅读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境丧失的原因包括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等,这导致适宜于野生动物栖息的场所面积大大缩减,从而直接导致物种地区性灭绝或者数量急剧下降。

生境的丧失导致野生动物大块连续的栖息地被分割成多个片断。

这种片断化导致了以下情况:

第一,片断化的生境具有更长的边缘与人类环境接壤,人类、杂草和家养动物(如家猫、家狗和山羊等等)能够更容易地进入森林,不仅导致边缘区生境的退化,还大大增加对生境内部地区的侵扰。

第二,有些动物需要轮流利用不同区域的食物资源,有些需要多种生境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或者日常生活的不同需要。

例如草食动物需要不断迁徙以获得足够的资源,并避免对某一块区域资源的过度利用。

但是当生境被隔离后,动物只能留在原地,不仅因为过度利用导致生境退化,还会因为资源匮乏而降低繁殖速度或导致死亡。

第三,各个片断之间野生动物种群无法正常迁移和交流,这种状况导致小种群出现,长期下去,这些隔离的小种群的遗传水平会下降,出现近交衰退等系列问题,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地区性的种群灭绝。

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降低,也会对植物扩散产生影响,因为动物的活动会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花粉。

植物状况受到影响,自然会反过来作用于野生动物。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大熊猫。

由于大熊猫栖息地的分割,导致大熊猫难以抵御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包括正常的周期性环境变化,如每隔60~70年的竹子大面积开花,这是竹子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策略,因为依赖竹子,特别是以竹笋为生的物种很多,旺盛的竹林养育了各种大量的动物物种。

这些动物数量过多最终会抑制竹子的生长。

大面积的竹子开花和枯死,导致这些物种的个体或死亡或转移到其他地方,从而会大大减少当地物种的数量。

但在一个地方不会是所有的竹子都同时开花,因而总会有一定数量的个体保存下来。

竹子通过有性繁殖使自己的遗传多样性得到复壮,因此,当地食竹子动物数量的急剧减少为竹子的旺盛生长提供了条件。

几十万年来,大熊猫适应了竹子大面积开花的正常生态周期。

在正常状况下某地竹子大面积开花反而有利于促进大熊猫迁移和种群之间的交流,有效防止近交衰退,并淘汰老弱病残个体,促进了大熊猫种群的繁衍。

1.下列对“生境丧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等是生境丧失的原因。

B.生境丧失导致适宜于野生动物栖息的场所的面积大大缩减。

C.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是物种地区性灭绝或数量下降的反映。

D.生境丧失导致物种地区性灭绝或者数量急剧下降。

【答案】 C(应是“物种地区性灭绝或数量下降是森林砍伐、农业开垦、水和空气污染等的反映”。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边缘区生境的退化和人类、杂草和家养动物对生境内部地区的侵扰是生境片断化的结果之一。

B.生境退化使动物只能留在原地,导致资源过度利用,并且由于资源匮乏而降低繁殖速度或者说导致死亡。

C.小种群是由于各片断的野生动物种群无法正常迁移造成的,长期下去,会出现近交衰退等系列问题。

D.动物的活动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花粉,野生动物扩散能力降低了,植物扩散能力也会降低。

【答案】 B(“生境退化”是果,“动物只能留在原地,导致资源过度利用”是因,颠倒了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野生动物大块连续的栖息地被分割的片断越多,对野生动物的繁殖、生存越有利。

B.要减少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片断化和减少生境的退化就只能退耕还林。

C.一种植物的扩散或者灭绝与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降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D.熊猫栖息地如果被分割或减少,当当地竹林大面积开花时,反而会导致生存危机。

【答案】 D(A项中应是“对野生动物的繁殖、生存越不利”。

B项中“退耕还林”只是方法之一,不是唯一的方法。

C项中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降低只会使植物的扩散能力降低,一种植物的扩散则与野生动物扩散能力的增强有关。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潜力无限的“白色生物”

徐新明

生物技术的发展引人注目。

以玉米和小麦为原料制成塑料和纤维的新技术,将在全球掀起一场资源和环境革命。

2006年4月,法国产业革新部发表公告,为推动产业技术革新,政府将实施六大计划,其中就包括白色生物产业计划。

该计划被政府概称为“生物淀粉计划”,其最终目标是将谷物的淀粉精制后开发出具有与石油产品同等质量的石油精制代用品,即研制出跟石油制品一样质量的谷物制的合成纤维和塑料等。

在生物技术的世界里,制药产业被称为“红色生物产业”;农业被称为“绿色生物产业”;现在,人们把大量用于工业产业的“谷物粉末”称为“白色生物产业”。

白色生物产业的崛起,为各类替代石油的技术开发开辟了广阔的领域。

世界上许多大企业都在发展壮大各自的“白色生物产业”。

据测算,2010年白色生物产业的市场规模将扩展到1250亿美元。

预计该产业占整个化学产业的市场率将达到10%。

现在已经达到770亿美元的规模,占整个市场的7%。

大部分白色生物产业将占领生物酒精等生物燃料市场。

生物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欧洲生物产业联合会现任会长西布斯认为,白色生物产业的崛起也为欧洲的复兴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难得的发展良机。

欧洲的目标是,用谷物淀粉制作轻软坚硬的新材料。

迄今,“生物淀粉计划”中各项具体任务尚没公开。

但纤维、塑料包装和道路铺设等产业部门却对此计划情有独钟,并联合起来组成了新的化工企业。

按照“生物淀粉计划”的框架,到2010年,将成立若干家生物精品研发所,并立刻投入开发研究工作。

目前,在白色生物产业的实用化领域独占鳌头的企业,首推美国谷物营销商卡基尔公司属下的某环保公司。

该公司用玉米为原材料生产出来的树脂,已被沃尔玛和戴尔等公司用来作为包装材料。

用玉米为原料制出的“生物PDO”系列产品独领风骚,据杜邦公司负责人布林克古博士讲,他们推出的“生物PDO”系列产品中的一种命名为“索罗纳”的纤维,质量上可与用石油原料制出的纤维相媲美,前者更为柔软和轻巧,不仅富有伸缩性而且便于着色。

再者,“生物PDO”系列产品,还可以作为增粘剂广泛应用于雪花膏里防止手皮肤皲裂和应用于体臭防止剂。

白色生物产业的各类产品将应运而生。

意大利诺克门特公司推出的一种命名为“马特比”的产品,就是从玉米、小麦、大豆的淀粉中提取材料制出替代型塑料制品的。

2006年在都灵举办的冬奥会上,便选用了由“马特比”生物原料制造的一次性玻璃杯。

美国轮胎大亨克特耶公司制造的“生物轮胎”,其中部分材料也应用了“马特比”原材料。

该生物轮胎的特征是比橡胶轮胎更加适宜路面的柔和性,大大降低了燃料费和减少了噪音。

白色生物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咄咄逼人态势令世人刮目相看,其发展潜力值得人们期待。

(选自《百科知识》2007年8月)

4.从原文看,下列对“白色生物产业”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色生物产业是以谷物淀粉作为原料,旨在开发与石油产品同等质量的石油精制代用品的产业。

B.白色生物产业生产重点在于研制跟石油产品一样质量的谷物制的合成纤维和塑料等。

C.白色生物产业风起云涌,短短几年工夫,业已占据整个化学产业市场的10%。

D.白色生物产业用途广泛,纤维、塑料包装和道路铺设等都是它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

【答案】 C(将未然说成已然。

文段说的是“2010年……预计该产业占整个化学产业的市场率将达到10%”。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白色生物产业是推动产业技术革新的一项生物技术工程,它的研究开发将会催生一场资源与环境的大革命。

B.白色生物产业在农业和工业两大产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工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将因之而彻底改变。

C.白色生物产业的市场规模将日益扩大,在化学产业领域则尤其突出,而其中的重点又集中在生物燃料上。

D.白色生物产业研制出来的一些产品已经在生产与生活中得到了运用,并且较传统原料制造的产品更具优势。

【答案】 B(“工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将因之而彻底改变”的说法武断,原文无相应依据。

6.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困扰人类的问题催生了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

B.欧洲的工业产业将会因为白色生物产业的兴起而起死回生。

C.白色生物产业计划被法国政府命名为“生物淀粉计划”,是因为其原料为生物淀粉。

D.白色生物产业的研究尽管已经拉开了帷幕,但大规模实用化还需要一段时间。

【答案】 B(“起死回生”说法不恰当。

原文中只是说“白色生物产业的崛起也为欧洲的复兴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和难得的发展良机”,这并不能表明欧洲的工业产业已死。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近十几年“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研究中的最大进展之一,在于对地圈与生物圈相互关系认识的突破,结果是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提高到一个空前的新高度。

地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并不是新命题。

地质学创立伊始,就与生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地质年代便是以生命演化为序的。

但传统的生物地层学是建立在化石形态的肉眼鉴定基础之上的,难免有片断性和表面性。

世纪之交,地球科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生命科学向愈益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正是在这里产生了两者交叉的新层次:

地下深处微生物的发现,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的层面上,开拓了全新的研究领域。

70年代末“Alvin”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发现深海热液活动和热液生物群,说明地球上不仅有我们所习惯的“有光食物链”,还存在着“黑暗食物链”。

前者依靠外源能量即太阳能,在常温和有光的环境下,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质,后者依靠地球内源能量即地热支持,在深海黑暗和高温的环境下,通过化合作用(chemosynthesis)生产有机质。

甚至数千米深海海底下面数百米的深处,还有微生物在地层的极端条件下生存,这种“深部生物圈”虽然都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却有极大的数量。

“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大大拓宽了生物圈的分布范围,直到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洋底地层,几乎无所不在。

生物的分类,也扩展到古菌、细菌与真核生物三大类。

地球历史的85%只有前两类组成的原核生物,它们从还原到氧化环境都有分布,在地球系统的时空坐标中占据一大片,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

从金属矿到水合物,从火山口到岩溶洞,无处不有微生物的活动,许多原来以为“无机”的地质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

传统地质学里生物的“主角”是大化石,其实改造地球的首先是原核生物,它们的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默默无声地“耕耘”了40亿年,直到今天才有可能得到重新评价。

生命深化史的研究很像社会历史,引人注目的恐龙、鳞木固然重要,但真的要揭示机理,还非要深入到原核生物不可。

全面看来,地球生态系统的根本基础在于原核生物,它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熟悉的大型生物其实是生态系统的顶层,相当于社会史里的“帝王将相”。

寻找地球和生命系统演变的规律,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到分子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水平,才能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

(选自2007年4月《新华文摘》)

7.下列对“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在用肉眼鉴定的化石形态基础上的生物地层学,已经显示出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

B.地学向地球深处和地球以外发展,生命科学向愈益深入的微观世界进军,于是产生了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

C.对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原核生物进行研究,标志着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

D.要理解地球系统的运作,就要由对大化石的研究转为对地下深处微生物的研究,深入到分子生物和生物地球化学的水平。

【答案】 B(“于是产生了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错,文中“地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并不是新命题。

地质学创立伊始,就与生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说明早已产生了交叉;原文中说“产生了两者交叉的新层次”,说明进入了新的交叉阶段。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将地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近十几年“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研究中的最大进展。

B.“深部生物圈”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以前以为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处于极端条件下的地层,如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海洋底层,分布的生物主要是真核生物。

C.直到今天人们才有可能重新评价原核生物在改造地球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D.地球生态系统的根本基础在于原核生物,所以人们的研究只要深入到原核生物,就可以探寻出地球地质过程的机理。

【答案】 C(A项中“最大进展”应为“最大进展之一”;B项中“分布的生物主要是真核生物”错,原文第三段说的是“这种‘深部生物圈’虽然都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D项中“只要……就……”是充分条件,不合原意,应该是必要条件“只有……才……”。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几年前,人们由于还没有在“全球变化”和“大洋钻探”中获得进展,因此对地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是相互孤立的,人们关于地质年代的判断,难免有片断性和表面性。

B.海洋深部存在着“黑暗食物链”,依靠地热支持,通过化合作用生产有机质,可见原核生物的存活并不需要太阳。

C.极地冰盖、火山热泉和海洋底层这些处于极端条件下的地方,可能有真核生物存在。

D.许多原来认为“无机”的过程,其实都是生命活动的结果,原核生物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可见没有原核生物这些生命体,也就没有铜、铁、钙等元素。

【答案】 C(A项前后无因果关系;B项,深海原核生物只是原核生物的一部分,因此只能说有些原核生物的存活不需要太阳;D项中“可见没有原核生物这些生命体,也就没有铜、铁、钙等元素”错,依据原文意思,原核生物影响化学元素,但不决定化学元素的有无。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让某些水果和蔬菜呈现丰富的红色、紫色和蓝色的天然色素能起到强效的抗癌作用。

在茄子、红甘蓝和欧洲越橘等食品中发现的这些色素化合物能限制癌细胞的生长,在一些情况下还能完全杀死癌细胞,同时不让健康细胞受损。

这项研究将有关人类癌细胞的实验室检测同动物实验加以结合,以观察富含色素的食品是否能影响动物的癌症发展状况。

拥有较高天然色素水平的食物在减缓癌细胞的生长方面效果最明显。

在实验中,紫玉米和北美沙果阻止了结肠癌细胞的增长,并杀死了20%的这类癌细胞。

含有较少天然色素的食物,如小萝卜,则使结肠癌细胞的增速降低了50%~80%。

这些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揭开给予水果和蔬菜抗癌特性的重要成分的真面目。

这些色素属于一种叫做花青素的抗氧化剂。

由于色素不容易通过血液吸收,它们会经过胃来到肠道,在这里被周围的组织吸收。

科学家认为,它们能幸存到肠的后端可能对它们的抗癌作用至关重要。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植物营养专家莫妮卡·朱斯蒂领导的研究人员从各种具有深红、蓝色或紫色的水果和蔬菜中提取了花青素,并将它们加入到含有人类结肠癌细胞悬浮液的试管中。

当这个团队计算需要多少提取物才能将癌细胞的增速减少50%时,他们发现从紫玉米中提取的花青素是最有效的。

北美沙果和欧洲越橘也具有相当的效力,而小萝卜的花青素则需要前两者9倍的数量才能达到同样效果。

在第二项实验中,研究人员给患有结肠癌的小鼠喂食含有从欧洲越橘和北美沙果中提取的花青素的食物。

同另一个没有喂食花青素的小鼠参照组相比,喂食组的结肠癌肿瘤缩小了60%~70%。

朱斯蒂说:

“富含花青素的所有水果和蔬菜都具有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化合物。

(选自2007年8月23日《参考消息》)

10.根据文意,下列对“花青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花青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它们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使得水果和蔬菜呈现红色或蓝色的色调。

B.花青素是一种能起到强效抗癌作用的天然氧化剂。

C.从紫玉米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属于花青素,它在减缓癌细胞的生长方面效果最明显。

D.在茄子、红甘蓝和欧洲越橘等食品中发现的色素化合物其实就是花青素。

【答案】 B(花青素是“抗氧化剂”,而非“氧化剂”。

11.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使深红、蓝色或紫色水果和蔬菜具备抗癌特性的唯一原因是其中含有花青素。

B.茄子、红甘蓝和欧洲越橘等食品中的天然色素能完全杀死癌细胞,同时不会伤害健康细胞。

C.色素不易被血液吸收,而是经过胃部组织吸收,到达肠道的后端,从而起到治疗结肠癌的作用。

D.美国科学家把有关人类癌细胞的实验室检测和小鼠实验相结合,观察到富含色素的食品能起到良好的抗癌作用。

【答案】 D(A项,“唯一原因”错,应当说是“重要原因”;B项,“完全杀死癌细胞”的说法错误,缺乏限制词,原文是说“在一些情况下还能完全杀死癌细胞”;C项,色素是被肠道里周围的组织吸收的,而且,科学家认为,“它们能幸存到肠的后端可能对它们的抗癌作用至关重要”。

1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对绿色食品而言,红色和蓝色的果蔬更有抗癌效果。

B.食物中天然色素含量的高低与阻止癌细胞增长的效力成正比例关系。

C.美国已经对结肠癌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吃了含有从欧洲越橘和北美沙果中提取的花青素的食物的患者结肠癌肿瘤缩小了60%~70%。

D.所有富含花青素的水果和蔬菜都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

【答案】 C(“已经对结肠癌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错,文中是说只做了人类癌细胞的实验室检测和小鼠对比实验。

(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皮肤——身体最大的器官

作为身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功能强大。

它是人类最奇妙的传感器、防护罩和通报器。

皮肤是一个很好的保护罩。

它的最外层是表皮,比莎伦包装膜还要薄。

它能抗污和防水。

编织紧密的表皮细胞形成了坚固的屏障,能保留水分,而把不必要的水挡在外面。

死去的和脱落的细胞在表面紧凑地排列好,使皮肤更坚韧,就像一层透明的装甲衣。

皮肤的智能连军队都羡慕不已,一旦需要的话,由干细胞组成的表皮就会加固皮肤。

生产色素的黑素细胞能够抵御皮肤的头号敌人——阳光,这东西对表皮下面的真皮伤害特别大。

真皮含有大量的胶原质,它能紧致肌肤,随着胶原质被不断降解,就会产生皱纹和皮肤松弛。

真皮下面就是皮下脂肪,它能软化皮肤质地。

分布在皮肤中的还有血管、毛囊、汗腺和产油腺。

这些小东西在有化学邮递员——荷尔蒙的血浆里游泳,白细胞则在一旁漫步。

大量的神经忙碌地穿梭其中,把大脑的信息传递给其他器官。

接收良好的感觉神经末梢,则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和细心处理我们周围的环境:

我们爱抚玫瑰的柔软花瓣,却因为害怕被它的刺扎痛而退缩。

皮肤是在思想、身体和外界之间强有力的分界面。

神经——免疫——皮肤——内分泌的网络把皮肤当做是一个独立自主、难以驯服的智者。

它会告诉我们很多它主人的情况。

想想看,如果一不小心泄漏了心里的秘密,你就会脸红;有什么东西出毛病时,皮肤会起鸡皮疙瘩发出警告;收缩的皮肤透露出你的害怕。

它作为内分泌器官也有充实的生活,为身体的其他部分制造像维他命D这样的激素,以及自己用的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等。

虽然不太清楚为什么,但是大脑里发现的很多的神经传递素也是由皮肤制造的。

另外,皮肤是免疫系统重要的前哨。

思想和皮肤的交流比我们看到的要多得多。

例如,在没有搔痒或者拍打的情况下,大脑可以不可思议地让你没有外因而感到痒。

情绪压力会影响到表皮的保护功能或者在内部引起炎症反应。

皮肤有专门的白细胞,能够吃掉入侵的微生物,并引发全身的免疫反应。

因为皮肤在这方面功效卓著,所以研究人员要挑战古老的实验,把牛痘疫苗直接注射进缺乏这种免疫力的肌肉里,这样可以减少痛苦,这类似肺结核实验,虽然只用了剂量中的小部分,但是效果好像还不错。

皮肤也需要性激素。

雌性激素能增加胶原质和皮肤水分,促进伤口愈合,而睾丸激素刺激油脂分泌和面部毛发的生长。

男性拥有这两种激素,因为皮肤能够把睾丸激素转换成雌性激素。

女性也能从这两者中得益,因为卵巢也能产生少量睾丸激素。

直到绝经期,随着性激素的逐渐消失,更容易显出鱼尾纹。

缺乏雌性激素的皮肤会变薄,流失胶原质和减慢细胞更新的速度。

激素代替品虽然能软化皮肤,但是它的风险更胜益处。

(选自《海外文摘》,有删改)

13.下列对皮肤结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皮肤是由干细胞、胶原质和大量的神经组成的。

B.皮肤是由表皮、真皮和能软化皮肤质地的皮下脂肪组成的。

C.皮肤是由荷尔蒙血浆、白细胞和大量的神经组成的。

D.皮肤是由表皮、真皮以及血管、毛囊、汗腺等物组成的。

【答案】 B(A、C两项错在用部分替换了整体,如胶原质仅是真皮的主要成分。

D项错在用附属物替换了主体,如血管、毛囊仅是皮肤的附属物。

14.下列不属于说明皮肤是人类最奇妙的传感器、防护罩和通报器的一项是(  )

A.因为死去的或脱落的细胞在皮肤的表面紧凑地排列着,所以就使皮肤更加坚韧,能够更好地抗污和防水。

B.有良好的接收功能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以高度的警惕监控周围的环境,并把大脑的信息传给其他器官。

C.雌性激素能够增加胶原质和皮肤水分,加快细胞更新速度,而雄性激素则刺激油脂分泌和面部毛发的生长。

D.皮肤能为身体的其他部分制造像维他命D这样的激素,而从大脑里发现的很多的神经传递素也是由皮肤制造的。

【答案】 C(错在把激素对皮肤的作用当做皮肤的功能。

此项实际是在说明皮肤需要性激素。

1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皮肤可以为身体其他部分制造像维他命D一样的激素,为自己制造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为大脑制造神经传递素。

B.研究人员勇于挑战传统的皮肤实验,把牛痘疫苗直接注入缺乏免疫力的肌肉里,这样做可以减少因全身免疫反应带来的痛苦。

C.女性到了绝经期,随着性激素的逐渐消失,皮肤会变薄、流失胶原质和减慢细胞更新速度,所以更容易产生皱纹。

D.皮肤能够把周围的环境传给大脑,例如害怕被玫瑰刺扎而退缩;也能反应思想情绪,例如收缩的皮肤说明你害怕。

【答案】 B(将“彼”说成“此”,原文中的“这种免疫力”是指皮肤中的白细胞吃掉入侵微生物的免疫力,而不是“肌肉”的免疫力,不能笼统说成“缺乏免疫力的肌肉”。

(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1911年一位叫基尔纳的英国医生发现:

一名裸体病人的体表出现了15毫米厚的模糊光圈。

后来,基尔纳又多次看到了这种情景,于是他宣称:

人体能放射出类似月晕和日晕的光圈,并把它称为“人体辉光”。

20世纪40年代,苏联科学家基利安夫妇在一次电学实验中,惊奇地发现人体的各部位发出的光有不同的颜色:

手臂是蓝色,心脏是深蓝,而臂部是绿色。

更有趣的是,人体相对发光比较明显的一些部位,恰好与中国人发现的700多个穴位相对应。

在拍摄饮用烈性酒的人的手指时,他们发现,随着不断饮酒,饮酒人的手周围的光晕会变得越来越亮,颜色逐渐接近玫瑰色。

而当人喝醉时,手指头所发出的光就会变得模糊,并失去正常色彩。

近些年,科学家利用专门的仪器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健康状况的人进行了数万次测试,结果无一例外地测出了每个人体表的每个部位都在发出极其微弱的可见光。

这种光不是红外线,也和人的体温无关,而是一种蓝色的类似萤火虫发出的超微弱冷光。

研究证实,人体体表各部位发出的冷光强弱不同。

比如,手指尖发出的光比虎口强,虎口发出的光又比手心强。

伴随人的年龄增长和健康状况的变化,以及饥饿、睡眠等生理变化,冷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一般来说,青年人发出的光强度比中老年要强,体质强壮的人发光强度也大于体质较弱的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人体有经穴的地方,比没有经穴的地方发光强度要大。

科学家认为,人体散发冷光,很可能是由于人体内藏有发光细胞的缘故。

最近,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经多年研究,初步揭示了“人体光”的奥秘。

大量实验证实:

人的细胞能够发光,并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