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96909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docx

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

2014年义务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配套教案

四班

金祖敏

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

一、四则混合运算

1、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

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

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例1、例2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问:

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理解图示内容。

问:

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

问题是什么?

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探讨运算顺序,强调书写格式。

③练习:

99×11-900585÷9+15

2、教学例2.

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理解图示内容。

问:

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

问题是什么?

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顺序。

③练习:

52+12×4110-11÷79

3对比、发现

引导对比所练习题,发现有何相通之处?

从而引导归纳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

先乘除、后加减。

指导完成第3页“想一想”中的题。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第7页第3题:

数学医院。

⑴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找找错在哪?

⑵正确计算。

2、解决问题。

练习一第7页第2题

四、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7页第1题。

2、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4—5页中的例3及相应的“算一算”,“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情境,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z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购物情境,掌握混合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例3的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前题诊测

1、提问:

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计算:

24+480÷6205÷5×8

432-23+5525×18-400

先指名口答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例3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理解图意。

问:

从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用分步式独立解决“儿童衣服多少元一件”这个问题,组织全班交流,说说分步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组织讨论“213-78÷3”这个算式是否符合解决此题的顺序,进而探讨出用小括号“”来帮忙。

③引导归纳出: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中的“算一算”。

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三、巩固深化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提问: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请举例说明。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7页第4题。

3、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页例4、例5,课本第6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3、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难点:

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下列习题:

12÷4+25400-20×16

213÷×45

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订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出示例4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理解图示内容。

问:

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

问题是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所提的问题:

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自主探索

教师提示学生试着用线段图来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合作交流

①指名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②教师引导分析,画图讲解,让学生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

③探讨:

为何表示“45只”的那一段要用虚线表示?

即时练习。

指导完成课本第5页“议一议”

全班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表示“多45只”的那一段要用实线表示。

2、教学例5

出示例5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理解图示内容。

问:

从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合作交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什么?

三、巩固练习。

引导完成第6页课堂活动中的习题。

四、全课小结。

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8页第5题。

4、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第8—10页练习一中的习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吗?

指导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共同归纳。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中的第6—11题。

1、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讨论比较运算顺序。

2、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再小组内比较交流。

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一说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各个算式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

4、第9题。

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分析题意,再列算式。

全班交流。

5、第10题。

让学生读题相互交流题意,并共同列出算式。

6、第11题。

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分析题意。

全班交流,列出算式。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再进行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对本节课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布置作业

第12、14题。

二、多位数的认识

1、多位数的读写

第一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

1、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

1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两步混合运算与同级两步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含有两级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请看:

都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呢?

学生观察,并说出货架上的商品名称和价格。

1教师:

小明、小红和小强,他们各买一个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钱呢?

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7+7+7=21或7×3=21

2李老师也来到商店,要为学校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需要多少钱呢?

还能用一步计算出来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步混合运算。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引导学生汇报

教师板书:

35×4=140140+45=185或35×4+45=140+45=185教师:

谁来说—说,他们是先算的什么呢?

学生1:

他们都是先算的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

学生2:

他们都是先算的乘法,再算的加法。

教师:

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

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学生:

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尝试练习

教师:

你知道下面两题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90×11-900585÷9+15指名学生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教师:

能正确算出答案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小青他们要为班上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作为奖品,付给售货员阿姨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呢?

教师: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算什么呢?

学生:

先算出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共要多少钱。

教师:

你知道怎么算买13个文具盒的钱吗?

学生:

7×13

教师:

能列出一个算式算出找回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板书:

100-7×13=100-91=9教师:

谁能说说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教师:

这两道题又该先算什么呢?

说给同桌听一听。

52+12×4110-117÷9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教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里都有哪些运算?

计算时是先算的什么?

学生:

有加法、减法,也有乘法、除法。

先算的乘法和除法,再算的加法和减法。

教师:

谁能小结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请同桌相互说说。

指名学生说。

教师小结: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5教师:

想一想,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725-43+21823×32÷8指名学生说说,然后计算出得数。

教师:

像这样,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呢?

请同桌相互讨论讨论,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指名说说运算顺序。

小结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运用

1第7页,练习一,第1题。

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第7页,练习一,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集体讨论。

3第7页,练习一,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的什么。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吗?

2、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3页例1、例2。

出示教科书第2页例1的情景图。

教师:

从图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1:

篮球每个35元,足球每个45元。

学生2:

体育老师要买个篮球和1个足球。

教师:

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学生:

体育老师一共要付多少钱?

教师:

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请在练习本上自己试一试。

教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1:

我是这样做的:

先算出买4个篮球要多少钱,然后再加上买1个足球的钱,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35×4=140140+4=185

学生2:

我是这样列式的:

35×4+4=140+45=185

教师:

请你说说,你是先算的什么呢?

学生2:

先算买4个篮球—共要多少钱。

教师:

他们都是先算出了买个篮球一共要多少钱,也就是先算了乘法。

教师:

这两道题该怎样计算呢?

0×11-900585÷9+15指名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教师: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像这样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按什么运算顺序计算呢?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在一个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计算时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4页例3。

1掌握有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探索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体会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四则混合运算的价值。

有括号的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复习引入

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4+13600-30×172

播放课件:

小红与妈妈一起到服装商场去买衣服。

妈妈告诉售货员买一件成人衣服,售货员报价:

78元。

妈妈:

再买3件同样的儿童服装。

售货员:

一共要213元。

小红:

儿童服装多少钱—件呢?

教师:

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二、引导探究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怎样才能求出儿童服装的价钱呢?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全班交流汇报,总结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13-78÷3213÷3-78÷34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得出正确的算法。

教师:

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应该先算什么呢?

“78÷3”、“213÷3”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1:

“78÷3”表示把成人衣服的价钱平均分成3份。

学生2:

“214÷3”表示把买一件成人衣服和3件儿童衣服的总价平均分成3份。

教师:

这样求出来的,是一件儿童服装的价钱吗?

学生:

不是。

教师:

第三种方法应该怎么算呢?

先算什么?

“213-78”表示什么?

再除以3呢?

学生1:

先算“213-78”,表示件儿童服装一共要多少钱。

学生2:

再除以3就是求一件儿童服装要多少钱。

教师:

第三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比较,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1:

第三种方法有括号,第一种方法没有。

学生2:

第一种方法先算除法,第三种方法先算减法。

学生3:

第三种方法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第一种方法没有括号,要先算除法。

教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

算式里有了小括号,就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

4尝试练习。

教师:

请看,你知道这两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

同桌互相说说。

×25455÷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这两道题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运用

1算一算,并说说有什么不同。

100-72÷4÷4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两种混合运算的方法及小括号的作用。

2第7页,练习一,第4题。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读这两个算式,通过读让学生体会它们运算顺序的不同。

100加10乘10的积,和是多少?

100加10的和,再乘10,积是多少?

可以让学生反复读两遍,体会运算顺序的不同,然后再计算。

3第8页,练习一,第5题。

这是两种混合运算的综合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分清它们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进行计算,以利更熟练地掌握两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

4、解决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5~6页例4、例5及课堂活动,练习一第11题。

1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2会解决涉及倍数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算顺序。

125×4+54340×2-120×32

情境引入

教师:

你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称得上是森林医生吗?

学生:

啄木鸟、山雀。

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观察后提出问题。

学生:

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教师:

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4。

教师:

从这个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数量?

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1:

山雀每天吃害虫165只。

学生2:

啄木鸟每天吃的害虫比山雀的3倍少45只。

教师:

啄木鸟每天吃害虫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吗?

学生:

没有,比3倍少。

教师:

你能用图表示出他们每天吃害虫的关?

65×3得到山雀吃害虫只数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没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还要在此

基础上减去45只才得到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

指导学生写出答语。

教师将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学生画线段图并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学生1:

我的线段图这样画:

学生2:

我是这样列式的:

165×3+45。

教师:

你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

相同点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与山雀吃害虫的只数都有倍数关系。

但一个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计算出3倍后要减去45只;一个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计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2.教学例5。

教师:

刚才我们解决了森林医生吃害虫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小朋友在集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5,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

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1:

我这样思考:

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因为题中告诉了小青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

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可以直接用80减去15,因为题中告诉了小明比小华少15张。

由此可以这样列式:

×3。

学生2:

我这样思考,根据小明比小华少15张邮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邮票张数为:

80-15=65

张。

根据小青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邮票张数,即:

65×3=195张。

列成综合算式是:

×3。

指导学生写答语。

三、活动思考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计算两步混合运算与一步计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在计算中培养计算能力和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把探索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四则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欲望,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和做人、做事的责任心。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难点:

1

按照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3.关键:

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或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含有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顺序。

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教学结合起来。

适当安排对比练习,促进学生掌握运算顺序

课时划分。

1.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

?

?

?

?

?

?

?

?

?

?

?

?

?

?

1课时

2.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

?

?

?

?

?

?

?

?

?

?

?

?

?

?

1课时

3.用两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

?

?

?

?

?

?

?

?

?

?

?

?

?

2课时

1.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课本第1页至第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1.重点:

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2.难点:

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3.关键: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或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两步的混合运算顺序。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本第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师:

观察这幅图,你们了解了哪些信息,读出来让大家听。

2

指名口答后,教师说明: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l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例l:

一共要多少元?

理解图示内容。

提问:

从图里你找到哪些信息?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找出:

“篮球每个35元,足球每个45元。

”;“我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要多少元?

”这两条信息。

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买4个篮球和1个足球要多少元?

”这个问题,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用分步列式计算:

35×4—140,140+45=185。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②教师提出:

“你能列出一个算式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元吗?

学生独立尝试后,教师指名板演,进行全班反馈交流。

35×4+45

=140+45

=185

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每一步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算式”35×4+45”的运算顺序最后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练习。

让学生完成以下两道计算题。

90×1l-90085÷9+15

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2.教学例2。

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理解图示内容。

提问:

从图里你找到哪些信息?

3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找出:

应找回多少元?

“文具盒7元1个”、“小朋友用100元钱买13个同样的文具盒”、“应找回多少元?

”这三条信息。

解决问题。

教师要求学生列出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

”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后教师指名板演,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反馈、矫正。

100-7×13

=100-9l

=9

全班交流时,请学生结合题意说一说上面算式的运算顺序。

[先算出13个文具盒要多少元:

7×13-91,再算应找回的钱:

100-91=9]

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第3页的“算一算”:

52+12×110-117÷9

练习时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再在学生独立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3.对比、发现。

让学生观察35×4+45,90×1l-900,585÷9+15,100-7×13,52+12×4,1lO—117÷9的算式及计算过程,并在小组内讨论通过观察、对比发现了什么?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

上述六道小题都是含有两步混合运算题。

混合运算题的运算顺序是:

先乘除,后加减。

4.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3页“想一想”中的问题。

针对“如果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呢?

”这个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

如果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运算顺序一般是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教师可用以下题目进行说明

4

32-12+248÷4×7

=20+25=22×7

=45=84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以下两题,并进行反馈矫正。

725-43+2123×32÷8

三、巩固应用

1.计算。

80×12—50038÷3+2120一80÷4

324÷4×8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